fgo宫本武藏同人图p站:乔羽、张棣昌和《人说山西好风光》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37:07

乔羽、张棣昌和《人说山西好风光》

(2010-12-03 01:14:33)转载 标签:

杂谈

    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是电影《咱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创作于1959年,60年代开始响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民歌的经典之作。张棣昌的谱曲、乔羽的作词,郭兰英的演唱,都近乎完美,把山西民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1989年28首歌曲获广播金曲奖,《人说山西好风光》获奖。

    张棣昌(1918-1990),男,中国著名电影作曲家,广东梅县人。他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吉林省分会副主席。作品有歌曲《八路军留守兵团歌》等。曾为《赵一曼》 、《党的女儿》 、 《丰收》 、 《甲午风云》等影片作曲。毕业后分配到刘伯承一二九师麾下三八五旅(旅长王宏坤,参谋长耿飚)政治部宣传队当教员。1940年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四年后升为研究生。1918年生于广东省梅县。少年时代随父母侨居印度尼西亚,1932年来到南京,在中央大学附中补习班上了一段学,后考取国立体育专科学校,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音乐系。曾任东北鲁艺教员、东北电影制片厂作曲组组长。1947年后任“鲁艺”合江分团乐队指挥、作曲兼队长。东北文工一团艺术部任副部长,1948年,他成为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第一任作曲组组长,时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后,历任长春电影制片厂乐团团员、音乐创作室主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音第三届常务理事、第四届理事、吉林分会副主席、广东分会主席,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战火中的青春》、 《甲午风云》等近三十部影片谱曲。其中《神秘的旅伴》中《缅桂花开十里香》 ,《红孩子》中的《中国儿童团团歌》,《党的女儿》中《兴国山歌》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人说山西好风光》 、《樱桃好吃树难栽》等歌曲广为传唱,深受观众的喜爱。早在1940年,张棣昌就谱写了《留守兵团军歌》,到1948年以前,他又写了《运粮歌》、《铁树开花》等近百首歌曲,在东北相当流行。  他所谱写的电影歌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时代气氛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他奉信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原则,多次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搜集素材。他注重用音乐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为影片主题思想服务。

    乔羽(1927.11.16—) 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幼时家庭生活拮据,靠哥哥做店员维持生活。高中期间,当过小学教员。1948年毕业于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1948年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专业创作。 创作以歌词和剧本为主。《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一经谱曲,广为传唱。1956年与时佑平合作创作电影文学剧本《红色少年行》,(即电影《红孩子》),描写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一群儿童成长为革命少年的故事。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0年署上自己名字不署真作者名字的将1959年广西柳州彩调剧团原创的彩调剧《刘三姐》弄出电影剧本《刘三姐》,柳州彩调剧以反映反压迫敢于阶级斗争为主线将一个隐约的传说创作为歌颂美丽智慧勇敢的民间歌手刘三姐,带有浓郁的地方民族色彩。1964年还参加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诗词部分的写作。粉碎四人帮后,与树园等合作创作了话剧《杨开慧》并继续创作了歌词,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是中国音乐创作界不折不扣的词坛泰斗。历任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歌剧舞剧院专业创作干部,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院长,一级编剧。全国第八届政协委员。著有歌词集《小船儿轻轻》,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祖国颂》、《牡丹之歌》、《难忘今宵》、《思念》、《说聊斋》等。上列歌曲均获全国大奖。

    1958年,在创作《人说山西好风光》之前,张棣昌也就随摄制组来到山西省娘子关及汾阳峪道河沿线采风。那一带风光优美,民风淳朴。山西本来就是民歌的海洋,有谱可查的民歌就达两万余首。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唐风》和《魏风》,大都是产生在山西地区的古老民歌。如《击壤歌》和《南风歌》,相传是舜时歌唱运城盐池和人民生活关系的民歌。尤其是汾阳地秧歌曲调优美,委婉动听,感情真挚,丰富生动,极富浓郁的乡土气息,张棣昌在创作时大量借鉴了当地的民歌和地方戏剧 歌词采用了二段式。第一段写景,坐北面南,大有指点江山之气概。首先概括,“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然后是远景,“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然后由远及近“站在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最后是特写,“哗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这一部分指点江山,意境开阔,颇有盛唐之风。然而叙述全是地方土话,的确做到了雅与俗的结合。第二段写人,则是豪情万丈。“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人有志气永不老,你看那白发的婆婆,挺起了腰板也像十七八。”连白发的婆婆都老当益壮,志气昂扬,这是何种的精神面貌啊!这首歌曲的作词,主题具有深刻性、集中性,形象具有可歌性、可唱性,情感具有根本性、真实性,而语言,也确实做到了凝练性、通俗性, 歌词采用了我国古典诗词和民间文学的“七言”、“五言”习惯,去除一些地方话习惯的垫字、衬字,基本上是七言一句。用韵也很讲究,第一段使用了响亮的“ang”韵,第二段使用了“a”韵,并且隔句押韵,使歌词无论唱还是诵都很顺畅,畅如汾河之流水。“七言”和韵脚的使用,节奏的鲜明确定,韵律和谐性明快,成就一首绝佳之作。素材。这些素材的收集,为歌曲打上了鲜明的地方特色烙印。

    这首歌的作曲清新自然、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非常亲切,把民歌风味与时代精神融汇得恰到好处,把当时人们热爱家乡,坚定信心,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歌的作曲,是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最有力的佐证。1959年电影上映后,这首歌不胫而走,很快风靡全国。到如今快半个世纪过去了,依然充满活力。很多民族唱法的歌手都将此歌作为保留曲目。而一提起山西好象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这“人说山西好风光”,多数人忘了这本来是一个电影插曲,堂而皇之的成了新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