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忍者龙剑传1汉化剧情:别让作业压垮我们的孩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4:05:53
19日下午2时10分许,江西九江市庐山区人民医院急诊中心送来3名小学女生,个个脸色惨白,不断呻吟,一人脸上还有明显的擦伤,嘴巴不断出血。据了解,这三名女生都才10岁左右,相约跳楼后被送医院急救。3名小学女生相约跳楼,称“跳楼死了就再也不用写作业了!”(9月21日大江网)
  天真烂漫的孩子,居然因为写作业相约跳楼,实在令人震惊和惋惜。这除了孩子们的天真和幼稚外,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模式是否适应孩子的发展,我们的老师布置作业量是否过大,我们的老师是否给予孩子过多的压力等,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孩子的跳楼事件就不可避免,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对于孩子的作业,我们应该量力而行,适当地布置一些作业,不仅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需要,而且也是作为学生应该完成的事情,这是无容置疑的,我们应该支持。作为一名学生,如果仅仅限于课堂上学习一些知识,这是很有限的,因为毕竟课堂时间短,很多学生难以掌握,所以无论是小学教学任务需要,或是学生发展需求,都是需要适当做一些作业的。可是,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甚至为了在一些学校中排名次需要,人为加大作业量的情况比较多。有的地方,不仅学校要在区县排名,而且学校内部也有班级排名、学生排名等,这无疑中给了学校和老师一定的压力,所以为了成绩,一些学校和老师任意加大学生作业量的现象就比较常见,有的甚至让学习不堪重负,所以导致意外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改变这种排名,改变这些错误做法是避免悲剧的关键之一,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这次事件中,据她们说,这次学校布置的作业特别多,若数学老师(班主任)发现她们没写完,就会让她们在教室外面罚站,或站在学校外面,直到老师让她们进来。这种非正常的做法,让学生不理解,更增加了她们的学习压力,以致于采取这种跳楼的做法,这是很可惜的,也是令人痛心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为她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她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成长,这是我们学校的责任,这是我们老师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引起重视,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减负,别让作业压垮我们的孩子!

 

 

  都说要给孩子减负,可是喊了这么多年,我们看到却是孩子的书包一天比一天沉,看到的是双肩背变成了拉杆箱,看到的是为了作业三个女孩纵身一跳的悲剧。

  已经记不得是第几次听到了小学生自杀的消息了,不久前10岁小学生未写完作业怕老师打喝农药身亡。看着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消失,有谁不为之动容呢?看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自杀事件的报道,我不禁要问一句:到底是谁逼得学生?是学校?是老师?是巨大的压力?是莫名的冤屈?还是学生本身脆弱的心理承受力?

  在唯分数论的促动下,学校、家长、孩子,都在不断地扩大着补习班、培训机构的存活空间。很多学生被迫报的班越来越多,书包越来越重,现实情况表明,喊了多少年的“学生减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口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披露的一项跨度十年的3次对比调查结果显示,十年来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持续减少,目前近八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比五年前增长了三成。难道有首“校园歌曲”唱道:“上学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是我;睡觉最迟最困的,是我是我还是我……”虽说这搞笑了一些,却是中小学生们的睡眠不足、作业太多的最直观的反映。

  现在学生作业量大,已是一种普通现象。有的朋友说,他的孩子有时作业要写到深夜。假期里,孩子们大部分时间不是在玩,而是在做作业。真为现在的孩子感到悲哀。

  作业的作用无非就是检查和巩固: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可有的老师把作业当成一种管理学生的手段,认为学生闲着就不好管理,为了不让学生闲着,就布置大量的作业,甚至连午饭后都有作业。当有学生没完成作业时,老师会非常生气,有的老师会指责学生:“连作业都不做,还是学生呢?”老师们,你们是否考虑过,你们布置的作业是否都是必要的,是否考虑过“玩才是孩子的天性”。作业量过大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老师又太严厉的话,学生还会恐学心理,甚至会导致学生退学。严重的,往往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就在前不久,中国音乐学院附中8名学生,因期末考试不及格被校方劝退。结果其中一女生服了安眠药,另有4人突然失踪。再早些时候,河南洛阳一个15岁的初一女孩,因为和同学打架要受处罚,班级集体公决让她回家思过一周,结果她再也没有回来。离家出走、突然失踪、自残自杀,类似的事件和悲剧时有所闻。我们的孩子究竟怎么了?为什么变得如此惊恐、如此自卑、如此脆弱、如此叛逆?

  发生这一类事件,个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有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许多孩子已经迷失了童年,失去了自然成长的和谐环境。他们没有童趣。在中美专家联合调查的问卷上,有三分之一的中国学生回答,因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存在心理问题,从小学到中学越来越找不到学习的乐趣。他们遗忘童真,没了烂漫天真。他们丢失童心,不敢好奇,不能质疑,不会异想天开,做什么都要按照家长、老师规定好的路线走。这样的童年还有什么快乐可言?这样匆匆催熟长大的孩子,偶经风雨,突遇挫折,就难免心理失控,行为失常,悲剧也容易在瞬间发生。

  我发现一个很怪的现象,就是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字写的越差。我分析原因就在于高年级的学生作业多,主要是机械性的作业多,学生疲于应付,字越写越快,于是越写越差。有时老师要求学生把什么东西抄几遍,于是孩子们竟然创造了校园奇观——有的学生就同时用两三支笔写作业!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多年,教育部门多次呼吁给中小学生“减负”的今天,我们很难相信还有小学生写作业手指写出了老茧。这一现象经媒体报道后,让不少教育界人士感到震惊。古有悬梁刺股,没想到今天却出现了“握笔成茧”。他们手上的茧不是因为努力学习有用的知识而生,也不是为了努力掌握必备的生活技能而生,而是因为重复机械地抄写!这些孩子们稚嫩手指上的老茧,说明的是与现行新课改理念背道而驰的教学仍然存在。 新课标指导下的作业内容应努力体现作业的发展功能,促使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同时使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过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成功。

 

  理解孩子吧,孩子们知道父母、老师是为他们好,但他们只希望找回自己的童年,无忧无虑地成长,千万别让作业压垮我们的孩子!

  教师和家长应当调动儿童写作业的热情,不要刺激起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之情。

  但现实中,许多教师和家长却把方法用错了。在一些学校,经常看到有的老师很变态的做法。比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发作业本时有几种发放方法。如果都做对了,就把本发到学生手上;如果有错题,就将作业撕掉,扔到地上,让学生弯腰去捡;如果学生的错题较多,不但作业本扔地上,还要捏学生的脸蛋,甚至扇耳光等等。而最典型且最愚蠢的做法是以“写作业”作为惩罚手段,来对付学生的某个错误。许多家长或教师的口头禅就是“你要再不听话,就罚你写作业”。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普遍了,惩罚手法之多之重,简直是触目惊心。

  我听一位家长说她儿子因为忘了带英语作业本,被老师罚写一百遍“我忘记带英语作业本是不对的”这句话。老师这样做,已完全不是为了教育,仅仅是报复心理下的滥施淫威。孩子是弱势者,他没有办法,只能把这句话写一百遍。可以想象,这会让孩子感到多么恶心,英语课在他心中可能永远成为一门恶心课程了。

  我还见识过一位老师,对于班里不听话的孩子,不打也不骂,就是下课不让玩,叫到办公室写作业。孩子的顽劣倒是治好了,但经她这样治理的孩子,基本上都永远不再爱学习了。

  北京某所小学,要求孩子作业本不许有一个错字,如果出现一个错别字,不仅这一个字要写一百遍,整个这一页内容都要重写一次。这种“株连法”使孩子们在写作业时提心吊胆,生怕写错一个字,他们早已忘了为什么要写作业,他们只是在为“不出错”写作业。孩子们刚刚开始进人学习的征途,就已经开始迷失学习的方向了。

  还有更惨痛的例子。2007年4月25日,广东增城市某中学一名初一的学生,因为英语考试时说话,被老师罚抄单词,从第一课到第十四课,每个单词罚抄10 遍。这个孩子当晚自杀。

  许多家长和教师,一方面要求孩子热爱学习,一方面又把“学习”当作暴力手段运用于对孩子的惩戒上。当“作业”变成一种刑具,它在孩子眼里能不恐怖吗,孩子还能对它产生好感吗?

  这个问题追究到底,至少可以看出这些成年人的三个问题:一是在教育孩子中不能细腻体察孩子的心理,不考虑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只是满足于孩子表面的、暂时的服从;二是自己内心不热爱学习,潜意识中把学习当作苦差事,就会在生了气寻找“刑具”时想到写作业;三是权威意识在毫无反击之力的儿童面前变得肆无忌惮,人性中的恶不小心流露出来。

  惩罚性质的作业,无不说成是为了孩子,其实它的第一动因只是成人在出恶气,和教育无关。它对儿童的学习只有毁坏,没有成全。从本质上说,它只是教师或家长对学生的一种施暴手段。

  孩子天生不反感写作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之所以后来变得不爱写作业,是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写作业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坏了。被罚写作业,就是弄坏胃口最有效的一招。正如“满汉全席”人人爱吃,但如果我们这样对待一个人,让他天天吃满汉全席,而且规定他必须顿顿吃够多少,少吃一口就罚多吃一百口——这样做上一段时间试试看,这个人以后再见到吃的不吐才怪呢。

 

  减负,家长或许不屑一顾,学校或许阳奉阴违,主管部门或许只是喊喊口号,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减负却是一件关系身心成长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不过,换个角度,或许我们得说,如今的孩子是不是也太过脆弱了,他们最需要的不仅仅是减负,还有一堂心理塑造和生命教育之课。

 

  这三名小学生自杀的原因让人心寒,我们可以指责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制度给孩子们带来了多少繁重的课业负担,也可以指责学校方面监管的失位和培养方案的不科学,甚至也可以指责家长没有去关心孩子们的心理动态,但我们不应该忽视的一点是,孩子们为什么没有和老师交流呢?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这是中国的师生关系里存在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年级越低这种现象就越普遍。我们的小学生总是怯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敢对老师有半点质疑。再回到这次的事件中,这几名孩子连死的勇气都有了,却没有勇气去和老师聊一聊自己的想法,如此可见,在他们心中,老师甚至比死亡还要可怕。堆积如山的作业固然是她们自杀的导火线,但是如果她们能够学会倾诉,能够找到老师交流一下,抛开老师的个人品质不论,情况或许就不会是这样了。

  孩子们不懂如何表达和倾诉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压抑在心中的恐惧便诱发了她们跳楼自杀的极端想法,孩子们是无辜的,这种极端事件的发生也正是他们内心诉求长期得不到保障的一次爆发。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加强对这孩子们表达的重视培养,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也更要给孩子们一个空间,鼓励他们大声说出内心的想法,去了解最真实的他们。保持这条倾诉渠道的畅通,是随时了解到孩子的心态变化的最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