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香菜苦吗:无赖不可憎 原“赖”更可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1 04:17:04
毫无疑问,今天的“赖”和“无赖”这两个词语,都是不折不扣的贬义词了。对于“赖”字的造字理据,人们一般是这样讲解的——

    许慎《说文》:“赖,赢也。从贝、剌声。洛带切。”就是依赖、依持的意思。

    后人进一步演绎说:因为“依赖、依持”必须要有经济基础,所以从“贝”。隶变时,为了让字写成方块儿,就把立刀旁“刂”变成了“刀”字放在“贝”字上,成了个“负”字。整个字体变成了左“束”右“负”的“赖”了。

    在这里,许慎是把它看成一个“形声字”了,可我是从不相信所谓的什么“形声字”理论的。假若真地是“从贝、剌声”,那它就应该界定为“左贝、右剌”的字形结构,而实际上它并不是这样的。这是我的第一个疑点。其次,我还有一个疑虑:剌声是干什么用的?“赖”字读作“lai”,而并非“la”呀!要想配读“la”,应该选用“拉”、“垃”、“辣”、“腊”或“蜡”等常用易识的字的!反过来说,倘若选用“来”作声符,不是更直截了当吗?

    另外,既然有人认为:为了让字写成方块儿,隶变时,就把立刀旁“刂”变成了“刀”字放在“贝”字上,成了个“负”字。也就是说,“赖”字的原初字形应该是“左贝右剌”了。可是,有谁见过这种字形的实例呢?

    因此,我可以肯定地说:许慎对“赖”字的解说,是臆测的,是唯心的,是不折不扣的错误的!因为他的“形声字”理论,从根本上就是完全错误的!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他就很难对文字作出正确的讲解。

    在文字学界,有一个词语非常地让人忌讳,人们常常躲避着它,远远地绕着它走,那就是“望文生义”!人们生怕被扣上“望文生义”的帽子!而我却一直纳闷:望文生义,不正是人类创造文字的目的吗?望文生义,不正是人们检验某个或者某种文字是否合理、是否适用、是否优越的基本标准吗?无论是哪种文字,当它在你无论如何地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也不能够被“望文生义”的时候 ,那它也就到了该“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在我自己发掘出来的“汉字原理”的指导下,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赖”字是可以很巧妙地“望文生义”的啊!

                     

    “赖”字的原初字形就是“左束、右负”,但它和“束”、“负”这两个字的意思都没有什么关系。在这里,仅仅是借用这两个字的字形的。“负”字,是这样一幅情景的侧视图:大人头上有一个小孩子;“束”字,是这幅情景的俯视图:左右有两杆叉扶持着大人上面的孩子。哈哈!这下您该明白了吧,原来这个“赖”字竟然是一架“背裝”的示意图啊!(注:“背裝”是每逢春节时的一种古装文艺节目。)

    这下,“赖”字以及和它有关的文字现象,势如破竹般地迎刃而解了。小小孩童当然是柔弱无能、有气无力,处处依赖大人们的呵护和扶持的了。初始就有软弱无能、懒惰漫散的意思,如《孟子·告子上》中有“富岁子弟多赖”的句子,就有这些意思。后来,把其“懒惰”之意分化成了“懒”字,“赖”字仅表示因为年幼而“无能为力”。“无赖”就是过了幼年而到了童年或少年,已经可以脱离大人们的看护,自由自在地嬉戏玩儿乐了。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里“最喜小儿亡赖”,这里“亡赖”基本上相当于“无赖”。起初的“赖”与“无赖”,都并没有什么贬义的。只是到了后来,才逐渐转化成贬义词的。

    其读音,我推测大概是这样来的:在造“赖”字之前,已经有了“来”字。“来”字表示“走来、走过来”的意思,读扬声。而给“赖”字配上个读去声的“lai”音时,是对“来”字本义的否定,是为了表示“不能来”或“来不了”的意思。

    再来看“癞”字,它取“赖”字的多处附着和支持之意,引申为“表面的、大面积的”意思。“癞”就是一种大面积的皮肤病。

    当然了,我的文字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走向鼎盛。因此,我的许多看法还只能算作是猜测推理般的尝试,愿与读者朋友们推心置腹地探讨!

    记得当年胡适先生在北大教书时,曾说过这样的名言:“大胆猜测,小心求证!”我想我们不应把它仅仅作为宝贝般的口号而束之高阁,在学术探讨的具体实践中脚踏实地地用用它,才是胡适先生的真实的殷切的意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