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辣狗肉火锅:谁来关注他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00:30
(2008-04-09 20:56:16)  




  一条沉重的锁链,一段分裂的人生。

  一次解锁的行动,一次艰难的拯救。

  重症精神病的解锁行动。

  《真情实录》,敬请关注《解锁行动》。

  (字幕:2008年1月9日 下午两点 厦门翔安区内厝镇)

  (阿东住的地方是一废弃了的猪圈,和他一墙之隔拴着一头牛。

  记者:他就样一个被铁链子锁了多长时间了?

  潘护士长:八年多了,这个是病人的父亲。

  记者:为什么要这么锁着他呢?

  父亲:他出来不认人,会打人,连我都被他打好几次了。

  嫂子:他那个头经常被他打,流血,现在都长期头疼。)

  2000年,28岁的阿东开始了他被锁的岁月。

  (阿东的父亲0830:不关起来会伤人,伤了别人那不好,我们补(赔)不起。)

  今年36岁的阿东,在15岁的时候,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随着病情的加重,阿东渐渐地开始有严重的幻听和幻视,直到生活都不能自理,并且有愈来愈强烈的暴力倾向。他四处乱跑,砸坏别人的东西,攻击家人和邻居。无奈之下,八年前,家人决定把阿东锁起来。

  (1302:阿东的父亲:付不起。但是还治了两三万块钱。后来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家里负担很重。)

  这样的饭盒,在送给阿东后,就成了这副模样;而崭新的冬衣,也被阿东撕成碎片。阿东的父亲老曾,每天只能无奈地守在儿子旁边。全家人的生活,只能靠阿东的弟弟在外打工维持,而家里,因为给阿东治病,还欠了别人两万块钱。

  (1233:记者:你不想再帮他治了吗?

  阿东的父亲:治是想治,但是这实在是很困难。)

  2748(衣服赶紧穿起来//好//你既然说好,就赶紧把衣服穿起来,赶紧把衣服穿好,拿东西给你吃。)

  (你想不想出来,这个药吃了是补脑的,不是害你的,也有很多人在吃。听话,先喝一口水再吃药,来喝一口水,来吃口药。)

  (2020记者:他今天状况怎么样?

  潘护士长:他今天状况不好。)

  (2535:潘护士长: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就是从草窝里面钻出来,瘦得皮包骨,没穿衣服。当时我心里面非常难受,怎么到现在还有这样的病人被关在这个地方,没有接受治疗,真的是不敢相信。没有让我亲眼看到,我一点都不会相信。)

  (2850不要!3007 喂药)

  潘护士长来过很多次,阿东没有太强烈的抵触,但就是不肯吃药。重症精神病人的治疗,完全依赖药物,阿东能否控制住病情,最关键的,是看他能否坚持服药。为了让阿东顺利地把药吃下去,在一次次的接触和尝试中,潘护士长想出了很多办法。




  (实况喂药)

  (3930记者:他这个药是又被打掉了?

  潘护士长:打掉一部分也喝一点进去。他一般来讲,他如果这样子有时候他会有点敌意,他就是很害怕别人害他,不敢吃他不想吃的或者是他认为有毒的东西,他不可能吃。

  记者:那么对他采取什么治疗方式呢?

  潘护士长:有好几种办法,就是我们用药时候包在他喜欢吃的食品里面让他吃进去,他有时候非常好吃的东西他吃得比较快,这样子就能吞进去的。)

  老曾一家放弃对阿东的治疗已经长达七年了。而七年后,厦门仙岳医院的潘护士长和丁医生来到了这个锁着阿东的牛棚前。从2007年6月以来,她们经常自发地来给附近农村里没钱治疗的重症精神病患者送药。而阿东是他们免费治疗的第十名患者。

  (字幕:拍摄于2006年3月)

  照片中的这个男人名叫洪建筑。他是丁医生和潘护士长免费治疗的第一位重症精神病患者。洪建筑是在他31岁那年患上精神分裂症的,随病症一起降临到他身上的,是强烈的暴力倾向--殴打家人,抢砸东西。原本恩爱的妻子,也因此离开了他。

  (记者:那之前在家里头这个媳妇好吗?

  洪建筑的姐姐:好。她每天都帮我父母烧水。他回家的时候让他洗澡。(她)盛饭,(她)帮我照顾我的孩子。

  3730:记者:作为姐姐,弟弟被关到这个屋子里,你心里面是怎么想的?

  姐姐:心里当然是很痛苦了,就是冷的时候也想,热的时候也想,夏天的时候蚊子叮了也想,晚上天气冷了就是想他太冻了,整天都在房里偷偷地哭。

  记者:那他这个样子不要锁他不行吗?

  答:不行啊,就是跑掉了,丢了三个多月了。

  记者:他跑丢过?

  答:3815跑掉三个多月才回来,找回来的时候脚都烂了,剩下一条短短的裤,什么都没有,头发就是橡胶一样打结,什么都没有了。回来的时候我们都哭。)

  (洪建筑的母亲:五六年了,如果不是医生护士来,或许就只能把他关到死,死了算了。)

  这些精神病患者的亲人们曾被疲劳、无奈、痛苦和气馁所击倒,这种濒临绝望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05年底。那时,厦门仙岳医院的丁医生和潘护士长在一次下乡进行医疗服务时,偶然听说了这件事。当她们赶到村里,第一眼见到洪建筑时,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 丁医生:那个屋子非常臭,大便都在里面,然后他吃饭的一个饭碗就在他的铁门底下挖了一个小洞,我觉得好像这是给狗喂饭的饭碗一样。

  ( 潘护士长:我非常地吃惊,非常地震撼,心里非常难受。)

  看到洪建筑的处境,丁医生和潘护士长立刻就想把他从那个猪圈一样的地方给解救出来。

  ( 潘护士长:6-1500三十几年,就没想到二十一世纪了还有这样的病人被关在里面不能接受治疗,我心里很难受。)

  ( 潘护士长:我就想能够尽快地用我们的技术、我们的药物来让他起码穿上衣服,能够起码睡在木板上,盖上被子。)

  由于当时家人放弃治疗已经七年(也是七年吗?),洪建筑也拒绝配合,对洪建筑的治疗计划并不顺利。不过,在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中,潘护士长和丁医生逐渐根据洪建筑的情况制定了详细周全的治疗方案。

  (记者:你不怕他会对你有什么攻击行为?

  潘护士长:病人他也有清楚的一方面,他看到你是真心的,他会从你的身体语言感知到你对他是好不好。

  记者:那当时你用什么身体语言告诉他,对他是很善意的?

  潘护士长:用我们的眼睛,用我们的近距离的接触,让他感受到我们是爱他的。)

  丁医生选用了一周服用两次的长效制剂,并根据经验把药混在洪建筑爱吃的食物里,让他服用。根据医疗记录,在那一个月,潘护士长和丁医生去了洪建筑家里5次。在这样精心的跟踪治疗下,一个月后,洪建筑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




  (实况:洪打水吃饭:2830:记者:这些医生到你们家来过几趟你知道吗?

  洪建筑:很多趟。

  记者:到底有多少趟?

  洪建筑:忘记了。

  记者:那你见到她以后对她们熟悉吗?

  洪建筑:熟悉。

  记者:认得她们吗?

  洪建筑:认得。)

  (洪建筑妈妈:我心里很开心啊,叫我,他会叫我了,就像小孩一样,他也会说话了。有一次吃饭,他还会说给你吃。)

  现在,洪建筑已融入正常的家庭生活中,阿东也正在接受治疗,潘护士长和丁医生对此特别高兴。但让她们担忧的是,这被锁住的人是否只是个体呢?如果不是,那些被隐藏的人又究竟在哪里呢?他们有没有被家人锁着?他们有没有定期接受治疗?他们的病情程度又怎么样呢?

  果然,随着洪建筑被治好了的消息在当地传开,一些家庭主动找上门来。丁医生和潘护士长这才发现,在厦门农村,和洪建筑一样的患者的情况远远比她们推断的要严重。丁医生在重新统计数据和整理新的患者资料时久久说不出一句话。

  (丁医生:几乎每个村庄都会有放弃治疗的病人,但放弃治疗的病人不是都锁起来,有的就是因为有危害到邻居村民里的暴力行为,才会被关锁起来。)

  (记者:那人们通常概念当中对这种精神病人是有恐惧的//2030对他恐惧索性就把他锁起来,2030那这样会对这种精神病人带来什么?

  厦门仙岳医院院长王文强:它对精神病人的心灵上,至少我觉得他有一种被家人被社会所抛弃的感觉。//第二个由于长期把他锁在里头,他的人格会扭曲。//第三个就是说因为他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他在衰退,他症状在进展,本来还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变成一个社会的废人了。)

  潘护士长和丁医生自发组织的救助行动,很快地得到了她们所在医院的支持,作为厦门唯一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他们展开了针对农村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行动,并把它命名为"解锁行动"。

  (丁医生:我们在学术方面有这方面的研究,就是说一个精神疾病患者会拖累6个家庭成员。记者:当初我们为什么会想到用"解锁行动"?

  丁医生:8-0033我们确实是把锁住患者的大门的锁打开了,让患者走出来了,同时我们也希望借这个行动开启患者的心灵之锁。)

  但"解锁行动"并不像想像的那样简单,在实际接触和深入治疗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而她们没有想到最开始的困难,竟是病人家属的不理解。

  (丁医生:7-2030因为他曾经他有住过院的,曾经达到过很好的疗效,以后病情又复发了。那反反复复几次以后,他家属对他失去了信心,他觉得反正治不好,我何必现在去给他治疗。治好了他下次又复发了。他认为是徒劳无功的。)

  由于这次解锁行动的患者几乎全是被家属放弃治疗的,医护人员决定首先做家属的说服工作。

  (记者:完全你有可能在医院里照顾你的病人,为什么要到他们家里去,还要再说服他的家里人让他接受治疗呢?

  潘护士长:因为我在医院里没有看到过关得那么久的病人,一般家属都相应比较重视,送到那边去治疗,而且非常地宝贝,而且他们整天送点心,送很多水果,经常来关心他们。而这些病人都相当年轻,被关在那里,又不是达到不可治疗的程度,还是可以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的。)

  潘护士长说,她们也明白仅靠一次的解锁行动,几个医护人员的坚持,就想把每个病人治愈,这根本就是一个奢望。但通过他们的治疗,至少患者们能认出家人,能叫一声“妈”,能够不惊扰邻居;亲人们可以放心在外劳动,她们就很开心了。把病人关着或锁着,病人痛苦,家人也痛苦,作为医护人员的他们,内心痛苦。

  (潘护士长:这个病人他们的病情可以得到相应的控制,会提高他的生活质量,起码不会让他的父母亲当作一个包袱。)

  不过,要实现这样的愿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天早上,潘护士长接到一个患者家属的电话,原来一个经过他们治疗、已经有所好转的患者的病情又发生了反复。

  (字幕)2008年1月12日 早上九点

  洪丽文,32岁,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已有19年,行为紊乱,发病时不肯穿衣服。而洪丽文的父亲,同样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在镇上的一家酱菜厂打工,平时不回家,家里就全靠洪丽文年迈的奶奶一个人打理。每当洪丽文发病时,奶奶就只能把她锁在小屋子里。

  从2006年8月开始,医护人员上门对洪丽文进行治疗。针对洪丽文的病情特点,潘护士长需要给洪丽文打一针。打针前,洪丽文的奶奶小心翼翼锁上了大门。

  (潘护士长:丽文,你吃了吗?我来给你检查一下血压,看你有没有好一点?不要紧到外面来,坐这边。

  洪丽文:不要。

 




  (实况:给丽文打针5-1335)

  (潘护士长:打一针,一下就好,不要动,针会折断的。不要怕不要怕,坐着坐着。拿吃的东西给她吃,给她拿糖。我买香蕉给你吃,你的头不要去撞,你的头是怎么撞破的?)

  (丁医生:1459她不肯吃药,这个针可以保半个月。(半个月就不用吃药)如果能吃药最好还是吃药,如果不能吃药的话,(这个针)至少可以打个基础。对她的病情有个稳定的作用。)

  精神疾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经过规范治疗,约有80%的病人能够临床治愈,但是临床治愈后的病人必须进行长期的追踪治疗,因为复发的比率可能高达80%。洪丽文就是这种情况,她原本已经有了明显好转,但这次,却再次显得焦躁不安。

  (丁医生:她第一个是有家族性的,因为他父亲也是这个病史,第二她发病的年龄非常小,她在十三四岁就发病了。//并且她对药很敏感,当时比较苦的那种药给她吃了以后,她就马上丢出来,所以她服药不是保证得非常好,有些断断续续的。)

  由于病情的反复,小丽文又被家人锁进了这间小屋,这把锁,锁住了小丽文一个人的自由,也锁住了一家人的希望。潘护士长说,像洪丽文和阿东这样的重症精神病患者,病情非常容易反复,治疗周期持续长,需要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病情监控,这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费用。几名医护人员仅仅依靠自筹资金来实施“解锁行动”,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王院长:9-1000所以我们的防治站从一开展的时候,最初的时候一星期就有几十个来访者来寻求治疗。我们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工作量上涨到一周就上百个,再慢慢几百个。

  (记者:那你们现在是不是能够坚持下去?

  (厦门仙岳医院院长王文强:我们尽我们所能坚持多久,我是希望一直坚持到我们相关的政策配套、我们的举措配套的时候为止。)

  厦门的这场解锁行动从2006年开始,目前已救助了17名患者,其中6名患者达到了临床痊愈,其余的患者还在治疗中。让潘护士长和丁医生在内的所有医护人员感到欣慰地是:这场行动最大的收获,还不仅仅在于患者得到了救助,更多的,是周围的村民对精神疾病的观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王院长:结果阿洪治疗好了以后,出来后四邻五舍都处理得很好。而且他自己还可以到工厂里去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大家对这个病的认识都发生了改变。/通过阿洪的这个事,9-0940他们知道,啊!这个病人关了这么多年,他可以治疗好,不是无可救药的。9-0944所以他们就慢慢地相信了医护人员的努力。也相信了这个病慢慢能治好。)

  (王院长:1238现在通过卫生、民政、残联、财政,等等几个口,目前正在协商研究对厦门市贫困精神病人免费药物救助治疗的问题。

  ( 字幕阿东一家放弃了对他的治疗,但医护人员们仍在努力……)

  ( 字幕 经过治疗,洪丽文的病情逐渐好转)

  (实况:1309洪建筑的儿子在屋里写作业。1317洪建筑在天井打水。1432洪建筑在盛饭。1600一家人吃饭。

  (字幕:洪建筑痊愈了,他想找回妻子,恢复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

  东方卫视每晚21点敬请关注《真情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