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灯的设计论文:关于孩子家庭教育的一些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9:11:36
关于孩子家庭教育的一些思考 熊勇军4推荐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部分。孩子生下来就是白纸一张,纸上的色彩,是后天绘就的。孩子是父母养的,与父母朝夕相处,家庭是孩子最早、最久的学校,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持续存在的。家庭教育得当与否关系孩子一生。

家庭教育,就是要与学校、社会等方面教育紧密结合,促进孩子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并在孩子品德、性格、心理、习惯或人生态度、生活情趣、处世能力等个性培养上发挥主导作用。

成功的家庭教育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世上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愿意为孩子而尽可能付出。但仅仅有良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家长为自己不如意的孩子而苦恼,孩子不管不行,管又没有效果;打骂孩子也不行,不打骂又没有什么别的招。家庭教育确是一本难读的书。

一、成功的家庭教育必须对教育的实质有准确的理解。教育是育人,是独立的两个主体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必须良性互动的、用心沟通的活动。家长是外因,孩子是内因,外因一定要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两个主体之间没有前置性心灵的冲突是前提,心灵沟通过程的自然顺畅是关键,孩子的心灵自我觉悟是最后的检验标准。因此,家庭教育既是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持续过程,也是有时间、有地点、有情景、有方法的一个个具体教育实例的连结。

二、成功的家庭教育必须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既然教育是两个独立主体之间的事情,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那么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是首要的。平等是信赖的前提。家庭教育中,虽然父母处于主导性的教育者地位,但必须从内心深处确立与孩子平等的思想。父母只有树立这种平等的伙伴关系理念,才能体现对孩子身心的真正的爱护,才会真正去重视孩子、研究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同感受共进步,才能培养出人格完整的、有自我尊严的、能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健康发展的孩子,才能为持续获取孩子信赖、实行无障碍交流奠定基础。我们很多家长,总习惯于高高在上的传统教育孩子心态,总认为孩子听父母的话是天经地义的,总是简单地命令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不注意孩子感受,不维护孩子自尊心,不分析成长心理规律,不愿意和孩子平等讨论、沟通,家庭思想教育的效果非常有限。一些孩子一定时期,表现对父母教育的逆反心理,就是由于缺乏这种建立在平等伙伴关系上的对父母的信赖。

当然,孩子对父母的信赖,肯定也离不开孩子对父母各方面爱的具体感受。如对在校学习情况的关注,对多种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的支持、对孩子参与学校集体活动热情的理解、经常同孩子一起参加旅游、文娱体育等方面的活动,经常和孩子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经常鼓励孩子、赏识孩子、帮助孩子排解不良情绪,适当尊重孩子秘密,容许孩子有独立发展的空间等等。有些家长,平素对孩子学习不关注,对孩子正常活动不支持,一旦孩子成绩不理想或者出现大的坏毛病,才急着去指责孩子,可孩子并不卖父母的帐,依然我行我素。原因就在于孩子认为父母只管大人的事,并不真正关心他们,重视他们,自然对父母不信赖,也就不把父母的情绪、意见当回事,甚至想和父母对着干。

另外,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也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榜样示范。家长不能搞双重标准,要求孩子的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一套。应该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必须自己做到。而且对于自己的缺点,要允许孩子批评并及时改正,不能因为自己是大人,就对孩子说大人不同,可以这样。自己错怪了孩子,也要及时向孩子道歉。否则父母教育的诚信就会受到影响,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成功的家庭教育必须保持正确的心态并讲究沟通的方法。正确的心态就是对孩子要有信心和耐心。我们的家长往往容易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恨不得孩子一下子掌握什么,改正什么,容许不得孩子有缺点或毛病。一个人有点这样那样的毛病是正常的,何况是一个对世事了解不多、正在成长进步过程当中的孩子呢。孩子的毛病是孩子接触事物中产生的,可以说,孩子没有毛病,也就没有进步,对孩子毛病不理会、不重视是不对的,但对孩子毛病过于苛刻也是不必的,而且很多毛病是小毛病,用不着大惊小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己逐渐会改正。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首先是表明态度,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这些毛病不赞成、不满意,并清楚指出其后果;其次是要信赖自己的孩子,改正错误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的进步只能最终依靠自己的自觉,孩子追求进步是一种趋势;最后,孩子纠正缺点需要过程,需要时间。关键不在一时的强迫强制,而在于这个过程当中,家长要重视,要坚持,要适时帮助,要循循善诱,要相信功到自然成。现实中的两种倾向都是不对的,要么一开始暴跳如雷,急于求成,要么久而久之,家长自己灰心丧气,听之任之,过早放弃。

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重视情景、重视效果。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对就不对,必须马上照父母的意见办,不服从也得服从、甚至高声责骂、拳脚交加。其实人是有情绪的,孩子正是偏激的时候,除了紧急情况下控制一下现场,否则,以急对激又有什么效果呢?只能导致孩子和你对峙或僵持。教育孩子,家长们往往容易忽视情景,也就上文提到的时间、地点、人物心情等背景因素。教育孩子主要是靠心理说服,当场发生的事情,不一定硬要当场处理,换一个时间、地点换一个环境,孩子平静的时候,和父母亲近投机的时候,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时机。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允许孩子陈述理由,发表感受,可以让孩子辩论,也可以找人评判,要理解孩子感受,肯定孩子对的地方,指出孩子错的地方,分析行为后果,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使孩子心悦诚服。

四、成功的家庭教育必须为孩子全面自由发展提供有利的空间。教育孩子好比放风筝,家长管的是方向,要紧的是把线牢牢抓在手里,防止风筝断线失踪,风筝能飞多高,就让它飞多高。教育孩子又好比写散文,要形散而神不散,心中只要有中心,作者的思绪可以尽可能自由放任。家庭教育不成功,有时往往是管得过多、过严。事无巨细,孩子的事都要管,甚至都要包办,孩子没有自主发展的自由,也不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只要是对孩子身心有利的事,都要尽可能放手让孩子去做,只是交待好原则,就是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不能造成太多的负面影响。孩子想玩、看电视、上电脑、吃零食等等,这些要求是正常的,过多的禁止是不必要的。像上网,玩游戏,以后迟早会要接触,现在完全禁止,只会越禁越神秘,越禁欲望越大,到时候反而会出问题,不如现在让孩子适当接触,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并告诉孩子沉湎于电脑的危害,合理疏导孩子兴趣。孩子文体上的一些业余爱好,只要条件允许,都要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哪怕以后没兴趣了半途而废都不要紧,这样至少不会隐没孩子某些特长,压抑孩子发展的热情和欲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有些不成功的地方,会有一些挫折。家长要容许孩子失败,失败是必须经过的历练,孩子不需要父母的求全责备,需要的是鼓励和有效的帮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活上孩子能够自理的事都要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办,并通过一段时期的培养,让孩子形成习惯,只是开始时,大人应在旁边指导帮助,特别是那些有安全风险的事。其实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自己有愿望,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创造,不仅对能力培养有意义,而且对孩子心智培养有帮助。况且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超过一定时期再去培养,难度会更大。总之,孩子成长,就会需要相对独立的空间,这个空间,这个实验场所,家庭不提供,实在难以想象还有什么别的更好的地方可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