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琴抄读后感:华夏第一古城遗址城头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47:18
华夏第一古城遗址城头山

                                                                                           于乾松

    华夏第一古城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位于澧县县城西北10公里的车溪乡南岳村,地处该村徐家岗南部的东端,经纬度为东经112°,北纬29°。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是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址。距今约7000年至6500年,汤家岗文化的一支先民落脚在城头山聚族居住。约在65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早期,人们开始在居住地周围掘起了壕沟,筑起了城墙。从此,人们在此城居住了2000多年,历经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几个历史时期,直至石家河文化中期(距今约4000年),古城才遭废弃。在古城使用的2000多年中,古城的居民对城垣进行了多次修缮,其中大型的扩建工程就有3次,使得城垣不断增宽、增高,乃至能保存至今。

    城头山古城,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最早的古城,它略呈圆形,城垣外圆直径340米,内圆直径325米,围绕城垣的护城河宽35米,总计占地面积达1 5万多平方米(228亩),其中城内面积8.8万平方米(132亩)。城内已发掘出大片台基式的房屋建筑基础、设施齐全的制陶作坊、宽阔的城中大路、密集而重叠的氏族墓葬和保存完好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6500年前)。城垣外坡有大溪文化早中期的壕沟,壕沟内留存了100多种动物骨骸和植物籽实、竹苇纺织物、船桨、船艄、船板和大批榫卯结构的木构件等。围壕长1000多米、宽10米以上、深3~4米,比西安市半坡遗址围壕大得多,说明洞庭湖平原早在古城出现1000多年前就已形成了雄踞一方的中心大聚落。并表明长江流域古文化发展的高度水平,与素称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流域相比毫不逊色。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曾经于1992年和1997年两度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殊荣;1995年3月2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澧县时,欣然命笔题写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八个大字。也就是在这年春节,台湾黄埔同学会会长蒋纬国先生应黄埔同学会执行长黄琏先生之邀,到黄琏先生家做客,了解到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的发掘情况之后,十分高兴,当即为城头山古文化遗址题写了“中华文化亿万载,澧州古城七千年”的对联。1996年该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5月25日,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拍摄的大型电视艺术片《中华文明之光》,在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举行开机仪式,拍摄了《中华文明之光》的第一集,拉开了中华文明上下6000年的序幕。2001年3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杂志社组织全国著名考古专家对20世纪中国考古发现进行综合价值评选时,又将该遗址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其考古发掘成果已经载入了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国家文物局拟将城头山古遗址在内的澧阳平原原始社会遗址群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航拍的城头山古遗址图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从1978年起被发现、发掘,经历了20多个春秋,其间大的发掘有7次之多,经专家鉴定,它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最具典型意义的古城遗址、是研究中国史前社会文明起源、稻作农业起源、城邦发展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该遗址区内的城垣和整体格局至今都保存完好,其中的重要遗迹有:

     (1)城垣遗址
     现存城垣系经大溪文化早期、大溪文化中晚期、屈家岭文化早期、屈家岭文化中期四次修筑而成,城垣呈圆形,周长约1000米,其高度高于城外稻田5~6米。城垣基脚宽30余米,顶部残宽10余米。城垣外墙紧贴护城河,外墙坡度大,约为50°,内墙坡度较小,约为1 5°。城垣东、西、南、北四方各有一门,东门为东偏南4°,西门为西偏北4°,北门为北偏东13°,南门为南偏西13°。城垣遗址整体保存较完整。

     (2)东城门遗址
     东城门残壳约19米,进深约11米,下压一长条形水田,田中部农耕土之下,有一条长8米、宽12米的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卵石路,由城外向城内斜坡而上。卵石路面由5~10厘米直径的河卵石整齐铺垫,比较平整,路下为较多的红烧土块夹杂的灰土堆积。在东城门北侧约1 0米处的城垣上,有大溪文化的墓葬十余座,人骨架20余具,并有大溪文化时期的建筑遗迹和筑城祭祀遗址。

     (3)南城门遗址

     南城门现存宽度约20米,进深约15米,为一块十分规整、表面平坦的稻田。这里发掘出了大溪文化早期的壕沟,壕沟外坡发现有用竖立木桩、芦席、横木条和子篾扎紧成篱笆状的相当坚实的护坡设施,并保存十分完整。壕沟中还发现一批有榫卯结构的木构件。从木构件在壕沟中的位置和分布情况看,应是一座进出城垣的木桥遗址。另外壕沟中还发掘出了大溪文化时期的木桨、木艄以及包括象、鹿、牛、猪在内的20余种动物骨骸,包括稻、冬瓜、葫芦等栽培作物在内的100余种植物籽实。 
 
     (4)居住遗址   
     居住遗址位于城西偏南。为屈家岭文化早期的房屋,有两座。一座建在高80厘米的夯土台基上,前后套间。前为大居室,后为大厨房,厨房中有一排4个方形灶,并遗留下多件较完整的陶质食器。另一间为中间走廊,两边门道对向的排房,共10多间,每间面积仅4~5平方米,内无火塘灶坑。两座房屋的墙基、墙体下部、门道、柱洞均保存很好。在大房子的北面有一条属于大溪文化时期的、东西向的大道。大道用红烧土块铺成,宽约2米,两旁有排水沟。该大道沿用至屈家岭文化时期。

     (5)制陶遗址
     制陶遗址位于城中部。已发掘出8座陶窑,其中一座陶窑为屈家岭文化时期,其余均为大溪文化早、中期。这些陶窑有的专门烧红烧土块作为建筑材料,有的专门烧一种陶器支座。与陶窑组合一起的有料坑、贮水坑、工棚。料坑中还残存浅黄色制陶粘土,并发现有获取陶土的数条取土坑道。如此完整的制陶遗址,在史前考古中是十分罕见的。 
   
      (6)稻田遗址
     稻田遗址位于东城门北侧lO余米处的城垣之下,属于汤家岗文化时期,距今约6500年。稻田系利用原生地面由东南向西北略呈倾斜走向的凹槽地形,采取与凹槽两边平行垒筑田埂形成田丘,现已揭露出三丘。这三丘古稻田平行排列着,长度在30米以上,最大的一丘宽4米多。田埂之间是平整的厚30厘米的纯净的灰色田土,为静水沉积。田丘平面平整,显出稻田所特有的龟裂纹,剖面可清晰见到水稻根须。田土中含有不少稻叶、稻茎、稻谷,田土中的稻谷硅质体含量很高,接近于现代稻田。稻田旁边有蓄水坑、流水沟等灌溉设施。这处稻田遗址是目前已揭露出来的世界上最早的、形状最好的、保存最完整的水稻田,它确证了中华民族在驯化和栽培稻谷这一伟大事业中的历史功勋。

     (7)墓葬遗址
     墓葬区位于城内西北部,主要为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墓葬。1994年在4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内,共清理出近600座墓葬,墓葬主要为瓮棺葬,其埋葬方法是:先将死者放在氏族公共墓地之外,让尸体腐烂,然后把剩下的骨骸盛于陶罐、陶釜中,葬入本氏族公共墓地。该处墓葬层层叠叠,达6~7层之多,分布密集程度前所未见。墓葬随葬物的多少,已反映出明显的等级分化,有的墓葬随葬仅1~2件陶器,有的墓葬随葬陶器达100余件。

     (8)道路遗址
     道路遗址呈东西向,连通城址的东、西门。宽2米,长300余米。为红烧土铺成。

     (9)祭祀遗址
      祭祀遗址由完整的祭坛和众多的祭祀坑组成。位于东城墙内,属大溪文化早期,距今6000年左右。祭坛用黄色纯净土筑造,略呈椭圆形,南北长径在20米左右,东西短径约在12米左右,估计面积为250平方米左右。祭坛东缘有数座大溪文化早期的墓葬,并有丰富的随葬品,包括人头骨、牛骨、鹿牙,精美的玉器,磨光陶器等等。祭坛边缘的祭祀坑,有圆形、方形、长方形,形状和坑壁均十分规整。坑内祭物各种各样,或为满坑倒扣的陶器;或为满坑的大块红烧土;或为满坑的草木灰;或为牛、犀牛的肩胛骨、腿骨;或为釜、碗、碟等炊具、餐具和经过烧灼的大米。而祭坛又紧傍水稻田,大概先民们在这里除了祭拜祖先外,还常常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古护城河遗址

    (10)护城河遗址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的护城河,当初主要由城西南至北门、北门至东门的人工河与绕经东门和南门的澹水河支流(自然河道)所组成。由于北门至东门的护城河、南护城河都已干涸,并已辟为水田,加上东边护城河已被淤积成为河流漫滩,现存的护城河遗址即是城西南至北门的一段人工护城河。该段护城河现长460米,宽35米,深约4米,其宽窄规整,河岸甚陡,是当年古人们将徐家岗挖断而开凿出来的人工河道,它汇集了徐家岗的来水,常年不干。它还通过素称水门的“北门水道”,与北门内东西长37米,南北宽32米,略呈圆形的大堰相通,具有集城市供水、护城、航运于一体的功能,成为水乡泽国的建筑典型。(澧县党史办供稿 常德史志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