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w安定器亮还是55w亮:开动脑筋 人人可以有作为(释“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01:01
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叫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前人解字,往往是上来就说。而学生们又往往像是被动的填鸭似的,似懂非懂地含含糊糊地接受着。我常常地想:我们今人为什么不一反常规,撤除横亘在学者和学生之间的旧有的壁垒,将解字的思路和方法归纳归纳、总结总结,然后公之于众,传授给大家呢?

    科学史上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当今的网络时代是一个思想活跃、学术开放、知识共享、万众参与的大好时代,汉字系统的发掘、整理、研究和开发,需要千千万万的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汉字是我们的华夏祖先给我们流传下来的极其珍贵的宝贵遗产,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她、爱护她!我们首先应该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树立起这样的一个信念,那就是:汉字是过去了的数千年的历代中国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她凝结了我们无数先人的智慧和心血!因此说,她本身是充满着无穷的知识和智慧,充满着无尽的理性和机巧的!

    文字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杰出的发明创造,但无论它如何地神秘、如何地玄妙,它仍将和其他所有的人造物一样,具有一般人造物的共同规律和特性。人造物或者叫人工物,具有什么样的规律和特征呢?一般都应该是这样的:从粗放到精致,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但是,辩证法的观点又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利和弊总是紧密地相随着的。简单的、低级的、粗放的东西,也往往是易识的、直观的;而复杂的、高级的、精致的事物,又往往是不易识、不直观的了。

    比如苹果和牛肉,我们很容易分辨出来。但做了深加工之后的苹果酱和牛肉酱,我们却不大容易分辨了。再比如计算机的软件吧,早年苹果机时代的编程语言就很直观明白,而今天的Windows系统早已把它覆盖起来了。今天的电脑简直就是傻瓜式的,好用多了,但却看不到它是如何工作的了。

    叫我看,汉字也正是这样的。越是原始的,就越是粗放的、易识的,越是能够“望文生义”的。当我们掌握了这个重要的规律的话,我们将会把前人视为大海捞针般艰难的古文字本意的探寻之路,一下子转变为如探囊取物般地轻巧、简单!

    就说这个“为人民服务”、“大有作为”的“为”字吧,许慎《说文》:“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像也。下腹为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古文‘为’,象两母猴相对形。”甲骨文字典上是这样解释的:其甲骨文字形像是一只手牵着一头大象在做活儿。无论是把小篆的“为”字看成是一只母猴,或者把战国古文“为”字看作是两只对脸儿的母猴,还是把甲骨文“为”字看作是一只手牵着一头大象在做活儿等等说辞,叫我看,它们大都不太可信!不要以为考古学家发掘出来了一具黄河象化石,就天真地以为我国古代到处都跑着大象。殷商时代,人们见没见过大象还是一个问题呢!

    这样的说解文字,才是我国历代学者真正竭力反对的臆测式的“望文生义”。这种方法是只看不思,或者说是只看少思。一个文字要是仅仅看它像什么,就认为它就是什么的话,那文字界早就乱了套了。古文字虽然一般是从原始绘画进化过来的,但它已经毕竟不是图画了,它更不是照片儿。文字的实质是一种符号,是一种既有象形模拟功能、又有集体约定性质的表达符号。

    要探求金文、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本义,我们已经不可能直接寻找到那个时候的文字创造者了,流传下来的说解材料又少又不太可靠。只好我们自己去寻找。探求每一个古文字的本义有两条线索:一、观摩古文字字形;二、推测它应该是什么。这两条线往往不会是平行的,它们总会有一个交叉点的。一般地,这个交叉点就应该是该古文字的本义了。

    我们要探求“为”字的原始本义,仅仅靠大胆和勇敢是远远不行的。科学的探索之路是重在思路、重在方法。若是仅仅看它的字形,它象的东西很多,我们是无法准确地确定的。我们先来看看“为”字的今义,它的常用义是“变成”、“是”,如:一分为二、十寸为一尺等。它还有其它一些用法,如表示被动、表示语气,表示做什么、干什么等。但是它的这些意思都比较虚浮、比较空泛,按照人类表达需要的急缓程度先实后虚可知,这都不会是它的本义的。

    在以“为”字为字根的后代文字中,最直接、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伪”字了。它的意思就是伪装、伪造,就是假装、作假,是指有意识地去掩盖本来的真实面目。它在汉朝就已经是这个意思了,许慎《说文》:“伪,诈也。”许慎的记录材料往往是真实可靠的,而他的解字思路却是虚无的、飘渺的。许慎的“形声字”理论绝然割裂了文和字之间的血脉关系,就像是把他们父子阴阳两隔一般,使他们孤立无助。要想弄明白汉字字义演变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得破除对“形声字”这一荒唐理论的迷信。只有彻底地摈弃错误的“形声字”的理论假设,才有可能踏上寻找古文字本义的正确的坦途。

    “伪”是“为”的直系后代,那它就一定继承有古“为”字的重要意义。“为”字添上个单人旁“亻”变成了“伪”,就能表示伪装的意思,那古“为”字就很可能含有“伪装”的意思。当然,这还仅仅只是推理,还需要做进一步地确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为”字的甲骨文字形,果然有点儿像是一个人半匍匐着,前后都有一束茅草或树枝。为什么要半匍匐着呢?这是一种折中的考虑。因为伪装的动作有可能是在直立的行进中,也有可能是倾身趴在沟坎旁,还有可能是完全地趴在地上等等。因此,折中地选择了倾身的半匍匐姿势,以此囊括各种各样的伪装情景。

                 

    “为”字的读音“Wei”就是“围”的意思,是指把一个人用茅草或树枝“围”住,才能做到伪装、隐蔽起来的效果。以往传统的解字方法,一般是不解释其读音来历的。这也是它们的简陋不足之处吧!

    至此,我们就得出了“为”是“伪”的古字的结论。甲骨文“为”字的本义就是伪造、伪装。在这里,我并不是只是想要告诉大家某个古文字的本义,重要的是想提供给大家释读古文字的一种思路和方法。在我的内心里,我一直坚持这样一个信念——

    只要我们愿意开动脑筋,在汉字学的研究领域里,人人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