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先锋等级边框没了:《客体关系》中德精神分析系列课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01:19

主讲人:雷正则

(为遵循保密原则,真实案例部分略去)
首先澄清一个问题,客体关系理论家强调关系,但是他们并没有否认驱力。他们基本不提驱力,不是因为认为驱力不重要,而是认为驱力实在太重要,重要到已经不需要强调了。
精神分析学派分为四大类:经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不成熟)。


客体:
广义的客体是指被爱或恨的人、地方、物体、幻想。
狭义的客体是指被爱或恨的人(重要的人,如父母等)。
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首先使用客体一词。
如,性变态对人不感兴趣,替代为物。
一定是被爱或恨吗?怕(蛇)能作为一个客体吗?
答:怕(恐惧)也可以解释为爱或恨,解释为爱或恨都可以。
内在客体:与他人有关的影像,想法,幻想,感觉,记忆。如,幻想前面出现一个女人形象(幻想)。
外在客体:真正的人或物体。
重要的不是区别内在客体还是外在客体,而是整合主体-客体,整合内在-外在客体。
客体的属性是不会改变,而我们对客体的认识会改变。

自体:
指心理表象,想法,感觉,代表一个被爱,恨的人或物体。
如,反复照镜子,长相不会变,但看着看着自己的想法感觉会变化。
人区分不同客体的能力的出现,要早于察觉自体是独立个体的能力的出现。
即,区别客体较早,区别自体较晚。
如,共生期前,婴儿能区别妈妈和其他人,但是区别不了自己与妈妈。
现实也有这样的例子,如:
妈妈问孩子,想不想学钢琴,孩子说想学。
而实际上,孩子可能分不清自己和妈妈,他以为是他和妈妈一起学。
所以,4、5岁的孩子说话时要注意,这年龄的孩子,往往是父母希望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实际是因为对主客体区别不大清楚。
自体是私密的,总是内在影像。
没有办法把一个人的自体描述出来,没办法直接看到。
只可能通过梦,幻觉,互动模式,语言特点等看到。
如,有前语言期问题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行为模式的问题。
如,一个人,换了几十个职业,而且很多是可以发财的职业,这提示,这个人可能客体影像不恒定,或者自体不好,觉得我不可能成功。

自我:
这是一个功能的概念,而自体是一个组织的概念。
都由弗洛伊德提出。但他自己有时也用的很乱。

客体关系就是研究自体-客体之间的关系。
科胡特说,把自体当客体。

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不单独存在,
而是以一个客体关系单元的关系存在,
一个自体表象和一个客体表象之间,由情感或驱力连接。
最早的自体-客体单元,是共生状态。
共生状态里,自体与客体区别不明显。
承认和容忍同时存在相互矛盾的情绪的能力,就是完整的客体关系。

所谓共生,就是自体与客体混在一块的状态。
传统观点认为,共生和享乐原则有关。
如,喝酒,做爱都是一种共生状态。
认为人类总趋乐,但是病人往往不是愉快,如恐惧,破坏等。
共生期的时期划分也有很多说法,本人常用马勒的分法:
0-2个月自闭期,2-6个月共生期,6-10个月孵化期。。。。。。
参考:《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治疗与自体心理学》(本站“电子书”版块提供下载)
共生又叫做融合状态,自我界限模糊化,没有边界。
如,一个人帮另一个人倒了一杯茶,递过去,那个人死活不接,非要自己倒。这个不敢接茶的人,就是在防御他融合的需要,他很害怕融合。
如果没有客体来和自体做比较,自体和稳定的现实感将不存在。
如,二战时曾做过,剥夺人的感知觉的实验,让一个人处在失重的,黑暗的,没有感觉,知觉的环境下,这个人的自体会崩溃。
如,电脑如果没人用,它就没有意义。

如,宇航员心理素质再好,也必须定期接收地球的信息指示(客体)。

所以,在临床中,治疗师不要表现的过于敏锐,
如果表现的太敏锐,可能让病人的自体与治疗师融合的太快,会崩解。
所谓的共情就是一种融合状态。
如,病人哭,医生跟着哭,最后不知道谁在为谁哭,进入了融合状态,病人还先出来,看着医生哭,后来,病人对医生表达强烈愤怒,指责医生。
我们作为非精神病人,可以控制界限,明白到底混淆与否。
而精神病人就是处在共生状态。
当治疗有效果的时候,病人则开始自己可以控制界限。
例,《美丽心灵》中的那个病人,到后来还是有幻觉,但是他后来认为,那些身边的人(幻想出来的)是存在的,但是他们对我不重要。
虽然他还有幻想,但是认为“不重要”,这实际也反映他发展出了控制界限的力量。

分裂:
指主动将自体与客体的矛盾经验分开来。造成全好或全坏。
常见分裂类型,如,治疗师是好的,配偶是坏的。
分裂在小孩子身上非常常见。好妈,坏妈之间经常发生切换。特别是5岁前超我形成之前。
另外,躁狂或抑郁都首先吃药,特别是躁狂,它没有恒定的客体表象。
严重的分裂导致知觉扭曲,思考能力的减退,客体表象残缺不全。
同时,分裂是整合的先决条件,分裂→才能感觉到边界→才分得开主客体。
所以,分裂是判断力的基础。

理想化、贬低:
成为病人理想化的对象,迟早会成为他贬低的对象。

过渡性客体:
温尼科特提出来。
它既非自体,也非客体,它具有二者的性质。
如,洋娃娃。抱着的时候,像是一个自体,跟它说话的时候,像是一个客体。
起源:婴幼儿对排泄物刺激的温暖而兴奋的感受,演化为对过渡性客体的感觉,及对屎尿的兴奋。
经常看到精神病人把屎尿往身上抹,还吃屎。
屎尿本身不是什么坏东西,是社会人的评价,它才成了所谓的坏东西。
客体只有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才能认为是过渡性客体。
如,断奶后,焦虑升高,要吸奶嘴,咬羊皮(有奶腥味)等。
过渡性现象:唱歌,跳舞,兴趣爱好等
过渡性回忆:回想去世的亲人,爷奶等。
关系是这样:
自体与客体关系互动中受挫(断奶等)→过渡性客体安抚(奶嘴)→逐渐得到安抚,内化,不需要奶嘴。
成年后,过渡性客体会有残留,不会被完全抛弃。
如,抱枕头睡觉
如,毛泽东穿补丁睡衣

投射性认同:
克莱因提出这个概念。是防御机制的一种。
人心理历程的基础是压抑。
所有的防御机制都可以概括为一种:投射。(李孟潮)
投射的东西也可能是好的。
投射认同是互动的过程,是双向互动。(潜意识层面发生)
有时,发动者(投射者)是意识层面发动的投射认同。
卡什丹定义的投射性认同:
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行动或做出反应的行为模式,实际上涉及了对他人行为和情感的操纵。
我个人认为投射认同比投射更高级,因为它发生了人际沟通,当然有的人持相反的观念。
4种投射性认同:
类型关系姿态元信息诱导反应依赖无助我活不下去照顾权利控制你活不下去无能情欲性爱我会让你在性方面满足性兴奋迎合自我牺牲你欠我的感激与赞赏
主讲人:李鼎智

精神分析分为三大块: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很大程度上从温尼科特等人的理论中发展而来。
经典理论强调驱力,客体关系理论强调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确实非常实用,有时比驱力理论好用多了。
但理论发展时间不客,才几十年,是不太成熟的理论。
有些现象无法用客体关系理论解释。
但驱力理论经过了时间的验证,已有100多年,有很多精辟的地方,不要否认它。
客体关系理论更强调前俄底普斯期,强调关系。
人是哺乳动物里生存能力最弱的,特别是刚出生的时候。
生存下来靠的就是关系,和抚养人的关系。

在客体关系理念中,客体这个概念,就是指除了主体以外的所有东西(主要指人)。
过渡客体可以是物,但它是有条件的。(雷正则的课中已经讲到)
关系可能是内在的,也可能是外在的。(和弗洛伊德关于客体的概念有区别)
如,我做事的时候,内心总有另一个声音。
关系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本质上基于与他人的互动。认为客体是人。
而弗洛伊德认为,性驱力是人发展的基本动力。认为客体是原欲的目标。
所谓动力,就是那些冲突、不适应、焦虑。

客体关系理论暂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总结归纳。
所以相比理论,更重要的是临床实践。
马无名说,精神分析是做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
经典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都是因果决定论,都在归因。
经典:强调本能,研究固着、退行,因为内驱力紧张、所以投注到客体、最后释放、消失、否则****、固着
客体关系:强调关系,研究缺失、建构、成长环境、早年亲子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家费尔贝恩说,没有本我,人最重要的自我,自我是与生俱来的,力比多是自我的一个功能。(他将本能终极原因替换了)
客体关系理论寻求客体的指向作用。否认弗提出的死本能(克莱因除外),认为死本能其实是对挫折的反应,表现出的焦虑、敌意。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攻击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防御,是对某一病态情境的响应或反应,受到挫折后的反应,他们更关注人格结构的形成,外显出来就是严重的关系困扰。重复过去早年的关系模式。

如,自杀是种攻击性行为,没法对外攻击,只有对内攻击,对自己,是极度受挫后的反应。
母子关系(广义的母子,指第一抚养人和孩子的关系,可以是爸爸或其它抚养人),决定了自我对客体世界的完整印象。决定了与人交往的模式和剧本。
如果这个关系不好,婴儿的自我可能扭曲,不完整。可能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发展出不良的人际关系。婴儿一定会和周围人有互动,如游戏,这是最早的客体关系。
如, 有人看到领导就怕,这时领导就好像他的父母,他就好像领导的孩子,重现着小时的关系模式。

客体是个体愿望或行为所指向的人,一个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包含着爱和恨,爱恨总是交织在一起的)
如,父亲干扰我太多,我恨他,为什么会恨?为什么会难受,因为恨的同时还有爱,还有内疚,所以有内心冲突。如果没有爱,就不会难受。

表象:
人如何有或会有一个客体。人内心是如何呈现一个客体的。
自体表象:
自己体验到的自己心理表达。带有情绪情感能量。
人出生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饿了,妈给奶吃的,就觉得妈是好妈,我是有人爱的好孩子。(情绪高兴)
饿了,妈没给奶吃,就觉得妈是坏妈,我是没人爱的坏孩子。
情绪会影响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本质。
逐渐这个好妈,会内化为内在的好客体,自己内化为好自体。

结构:
种种组织良好且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功能。
观察者只能从其行为或内在经验中所呈现的来认识。
如,一个单位里有上下级别之分,有时直接看得出来,有人高,有人低,有时直接看不出来,但可以通过那两人之间互动感受到。
精神分析感兴趣的是种种心理表象的内在世界。
只有当事人能反省并谈论他或她的感受及关系,治疗师才得以获得有关该人内在客体关系的种种资料。
通过治疗室里正在发生的事情,通过来访者呈现的内在主体-客体关系,及心里印象对待现实人的方式,逐渐达成领悟、修通。

弗洛伊德说,人的本能是性,先于客体存在,驱力基本决定了关系的质量。
克莱因说,婴儿与客体的交流是通过幻想达成的。
费尔贝恩说,驱力是关系的驱力。
关系心理结构的本性和形成。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都是感觉到的,而不是看到的。是稳定,一致的。这影响到人的行为,如果不做心理治疗,将保持终生。
弗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易。注重处理对待驱力时的防御。
弗认为,观察者无法看到内在结构,那只是假设。
客体关系理论反对弗的说法,强调个体与外在人物,特别是重要关系人物之间的互动,受重要人物的重要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的性格可能随外在关系而改变。(这又让我们看到的希望。)更注重关系的内化作用。注重处理关系过程中的防御机制。是好是坏,维护好的,遗弃坏的,从分裂逐渐到整合。
强调在共生期,要“填满”(刚出生时本来是空的)。人心就像蓄水池,本来是空的,出生后,外在东西摄入进来(互动,发生关系),填满,结构多起来,丰富起来,进来的有好的水,也有坏的水,可能原来以为是好的水,后来觉得是坏的水,可能水又流出一部分(被剥夺或抛出),这时就有缺失,又需要注入新的水。还有可能是自从出生后,蓄水池一直是空空的。
所以人需要不断和外在客体发生关系。关系好坏决定于外在客体和内心及之间的互动。
另外,早年客体关系,除了要给予爱,还要有足够多的挫折。如果婴儿所有需要一直被没有挫折的满足,也将妨碍婴儿自体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