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逆天下红莲:《精神分析入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4:36:05

工作告一段落,再没借口不读书了。下周是小组读书计划约定的布伦纳之完结时间,《精神分析入门》之前进行快速浏览,大体框架还是有数,但一旦问题细化,估计我的老毛病“不靠谱联想”又会产生了,好在这本里面都是些基础概念。

第一章:两个基本假设。关键词是心理决定论和潜意识,由前者的推论开始,很自然的涉及后者,由此可见两者的相互联系。也简要介绍了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技术是如何开始的(医学背景——电疗和催眠术等技法的探索——引导病人“解除意识指向或稽查束缚,向分析者全盘托出内心想法”)。佛洛依德发现潜意识心理现象有两大类:第一类是通过注意力集中可转回意识;第二类是消除阻力和障碍方可回到意识面。他将第二类称为严格意义的潜意识。

第二章:内驱力。设:本能的内驱力是产生心理活动的能量。此章重点在于通过本能内驱力来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模式进行探讨。文中对“本能”和“内驱力”做了一个区别比较,说明“内驱力”这一概念更适合本章节展开的论述。提到心理学概念从物理学概念当中所进行的类比(个人认为“借鉴”或是“譬喻”更好理解?),如“能量”、“投注”等,此处需关注术语运用上的混乱和争议性——可结合小组讨论的具体事例进行重申,包容并不等于可以滥用。性驱力(对应力比多*同时包括性和攻击的能量)和攻击驱力(对应攻击能量),佛氏的二分法理论,混合体。需大致了解佛氏初期和晚期的概念转变以及当前理论分支的不同方向(取舍,接受与否,与哪些学科链接等),并结合临床运用的实况来理解。
此章提及儿童性欲,并讲到儿童性愿望与成人性愿望的相似性。对此我有不同的理解,仍然围绕内驱力,再结合个体生理发育和所处环境状况的变更,此处应该有个从模糊到明晰,从自由到束缚以及引导、教化和强化的过程(性行为的最终习得和明确定义),即能量的方向设定,从成人角度往幼儿身上回溯,坚持“相似性”,会流失更多的可探讨内容。这方面在佛氏之后的精神分析著作里也有很多说法,建议导读老师给小组成员开个书单,以扩大化应用上的参考。(上次小组活动中,几位分析师和母亲们对孩子“要不要”以及“如何进行”前期性教育进行过讨论,看的出,大家颇为尴尬。如何教育,我的看法是没有标准化的具体方案,而是根据各自的家庭环境和孩子特质来做解释。我更兴趣了解做为分析师和教育者“为什么会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上产生尴尬?”)

第三章:心理结构(之一)。先谈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大系统的区分以及动态性阐释。1923年,佛洛依德就心理系统提出新的假设——结构假设,试图将功能性相关的心理内容与过程组织在一起,并在功能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划分:本我、自我、超我(佛氏假定本我先存在,后面的分析学者假定新生儿的心理结构是未分化结构,再从中分化出本我、自我、超我)。接下来讲分化与发展,区分本我与自我,需关注各方面的密切关系(如自我与本我的冲突与合作)。*从发展心理学提供的知识当中,我们可以有解读的新角度。举了婴儿躯体和行为发展的例子(从不曾意识到一体到各个不同部分再到逐渐认识到的整体?突然跳出“元婴”一词,搁在一起想挺好玩的)。认同。经验、模仿,个体与环境中力比多高度投注的人或事认同的倾向,分析“与攻击者认同”现象。此外,佛氏还提出认同过程中一个重大因素:“对象的丧失”。接着讨论“初级过程”(佛氏认为这是心理结构起作用的原始方式)与“次级过程”(以相对成熟的自我活动为特征),两者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分,可以指两种类型的思维状态,也可以指驱力能量释放的不同方式,关键词是“成熟”。这一主题与区分自我、本我的主题密切相关,需关注两者的基本特性:初级过程——即刻满足,投注释放方式的取代(无意识状态);次级过程——延迟满足,投注的紧密锁定(动机与方法)。从初级到次级过程是渐进变化,无泾渭分明的界线。初级过程的思维,互为相反的事物可相互取代,相互矛盾的观念可并存,无专用的言辞表达,无时间观念。有两个术语用来描述初级过程思维的一些特征——“替代”(displacement)和“缩合”(condensation),另一个特征是象征性的表达(symbolic representation)。内驱力能量的中立化(“去性”,“去攻击性”,渐进,能被自我接受),神经症患者的内在心理冲突会干扰这一功能(口吃等——不恰当的中立化,癔病失语等——去中立化,退行)。
*从“初次过程、次级过程、中立化”联想到拜昂(Bion)的“二级元素、一级元素、首席功能”,概念的参照有助于加深理解。

第四章:心理结构(之二)。继续阐释自我与本我的关系,上一章是内在关联与转化,本章是应对外部现实。现实检验——外,自我区分外界刺激或知觉的能力;内,自我区分本我冲动与欲望的能力。谈现实感的发展,佛洛依德的挫折研究,自我界限确立*使用自身界限(self-boundaries)比自我界限(ego-boundaries)更确切。安娜.佛洛依德的类比:本我与自我的关系有如个人与政府机构的关系。自我形成及其功能的重要性,从服务本我到控制本我,消耗本我能量。*本我只被消耗吗?从快乐原则(相对于客观描述的初级过程,它是个主观术语。佛氏论述主要在紧张与释放上面,注意跟焦虑的关系)出发,要解决焦虑问题(自我是焦虑的发源地),自我是否也需饲养并壮大本我的力量?——在控制权不被挑战的基础上。
《抑制、症状与焦虑》一书中,佛洛依德放弃力比多释放障碍转变为焦虑的观点,提出焦虑的外在表现和“创伤情境”之间的关系。关于出生创伤说*走极端的奥托.兰克。两种典型危险情境:“所爱的客体的丧失”与“客体的爱的丧失”。焦虑功能并非全然病理性,它也是人的精神生活和成长过程之必需。
现实检验——信号焦虑——防御措施(安娜.佛洛依德定名为“防御机制”《自我及其防御机制》)*调控的维度失衡导致神经症?各种防御机制:压抑,抗投注作用;“反向形成”;隔离,以强迫症为特点;抵消作用;否认;投射;反向自身,本能冲动转为反对自身;认同或内射(“合并”);退行,部分的。防御机制很少单一使用,往往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综合启动。“升华”与心理防御机制相补充,被认为是自我正常功能的表现形式(减少环境压力,让内驱力得到最大满足),是一种替代活动。*需要由次级过程做优势引导。

第五章:心理结构(之三)。主题是个人与他者的关系,超我的发展。早期依恋的重要性。婴儿对客体的认识过程。自恋概念。对客体投注的持续性。“部分客体”,客观存在的整体事物在婴儿认知过程中会被当做分离的客体、不同的客体,又由于持续性,因此“矛盾情绪”是早期客体关系的特征之一,这种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贯穿人的一生,与神经症冲突密切关联。早期客体关系的另一个特征是对客体的认同现象。
海伦(Helene Deutsch)提出“认同在客体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定”(as if)人格,视为自我发展障碍。*但是如果自我接受这种认同形式,有何不可?除非主体受此困扰而产生心理问题,否则我不觉得这是一种障碍。这跟“认同”是否是防御机制一种引起的争论有一定关联。
在精神文献中,儿童的客体关系通常按性感带来称呼,具有历史意义。2.5-6岁,性器期儿童能区分客体和自身,以同样的情感和思维把客体构想成自己。爱、恨、嫉妒、恐惧、愤怒等情感的基本特点在此时成为可能。*我觉得这个阶段的儿童有自觉为情绪贴“标签”的过程,试图把矛盾情绪明晰化,以适应初级过程到次级过程的转化。此时来自成人的干预将起到重要作用。
这阶段的最重要客体关系被组合在一起,成为佛氏定义的“俄狄浦斯情结”。逆反的、负的俄狄浦斯情结起先被认为是特别的,现在已被认为是普遍现象。该情结关注要点在于情感的强度与力度。惧怕报复又惧怕失去爱——“阉割”恐惧。*男性视角,早有异论。儿童个人的体质、素质,还有环境因素等会对该情结的发展有不同影响。
超我的形成——由人格的道德机能构成。潜意识里的道德要求和禁令。五到六岁,大致开始道德内化。超我认同对自我的影响(有利,不利)。“良知的声音”,言语形式。儿童欲望中攻击强度与超我严格性的关系。自恋投注。超我在成年期的转变。超我的两个特点:一是报复法则;二是对欲望和行为缺乏辨别。

第六章:过失与诙谐。“意外事故”背后的心理功能知识,现象发生的目的性。遗忘往往由压抑造成,基本目的是防止产生焦虑和罪恶感。防御机制作用的结果。失误的含义明显,并不能说明压抑浅显短暂——但无论如何,解释一定来自失误者的联想证实才可确立。起辅助作用的其他因素,举了黑夜打劫的例子。“失误”里可发现初级思维过程的特征。压抑可能针对本我,可能针对超我,也有可能两者同时针对。潜意识里需要惩罚、牺牲、偿还……等,这些动机属于超我。犯罪和惩罚两个成分有时候会存在于同一个行为里。口误与隐喻(经过思考,有意说出)的不同,但存在中间状态。自我的工作——将来自不同方面的许多潜意识影响整编成单一的、协调的整体而进入意识,成功了,即达成心理行为正常。过失是不能成功整合引起的,自我整合活动越不成功,过失越明显。
诙谐的产生基于初级思维过程的作用,用次级过程的语言梳理,将使其丧失诙谐的特点。“好”的谐语可通过发笑释放心理能力。诙谐的产生需要言说者和听者都暂时退行到部分初级思维过程,才可实现传达和理解的合拍。克利斯认为,诙谐是自我造成的、可控制的退行作用。这种体验的效果是,释放被禁止表达的冲动,产生了愉悦。
诙谐与过失均为潜意识意愿的暂时流露,由初级思维过程起重大作用。不同之处在于自我能不能控制住潜意识意愿。过失的发生不顾及自我,而诙谐则由自我制造,受自我欢迎。另一个区别是,过失的潜意识意愿可来自本我、自我或超我,而诙谐所表现出的潜意识意愿来自自我。

第七章:梦。睡眠中出现在意识中的主观体验,通往潜意识领域的捷径。显梦。显意(显梦的各个组成部分)和隐意(潜意识思想和欲望)。梦的工作是将隐意变成显梦的潜意识心理过程。注意区分“梦”的术语。梦的隐意有三个主要范畴:一、侵扰到睡眠者感觉器官的感觉刺激物,包含夜间感觉印象;二、醒时生活中的活动,以及密切相关的想法和观念、情感体验;三、包含一个或者几个本我冲动。*主要部分是被压抑的欲望和冲动,第一、二项多作为取材?显意与隐意之间的关系。自我防御反抗梦的隐意(对自我而言的不愉快体验,可引发焦虑、罪恶感),造成显梦的难以理解。佛洛依德称显梦为“妥协形成”。防御失败。愿望梦。焦虑梦。惩罚梦。“后期修饰”。显梦并不全是感觉印象,常有片段的思想出现在其中。显梦的感知觉逼真成分跟严重精神病时的幻觉有可比性,佛氏曾把梦比做一过性的精神病。睡眠时,自我检测现实的功能受到明显破坏。
释梦仅限于精神分析治疗之时,是一个技术过程,是精神分析实践的一部分,而非精神分析理论。

第八章:病理心理学。精神障碍的精神分析理论之变化和发展。治疗适当与否,主要依据症状原因而非症状本身。对第四章的回顾。佛洛依德从来没有放弃,神经症均源于儿童期性生活障碍的观点。他认识到,从婴儿最早期开始,性的兴趣和活动就已成为人类正常心理的一部分(婴儿性欲理论)。佛氏设想,素质因素和经历因素是引起神经症的两大成因。*性欲望?还是亲近欲望?在我理解中,幼儿早期的类似性行为模仿是源于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和试探,而非出自于生殖欲望,是比性欲更为整体更为广阔的欲望,指向性并不明确。成人对其行为的反应才使得婴幼儿逐渐习得性行为在社会意义上的定义,并受到压抑和强化。
逃出压抑,神经症和显梦的相似性——再次提到妥协形成。从症状学转向病因学研究,佛氏的成果指出,正常人与神经症病人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量的差异而非质的不同。依照现代精神分析理论,最好将精神障碍理解和解释为心理结构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功能障碍。结合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正常与异常没有明显界线,带有主观性判断。依据个人处理愉快的能力(痛苦?)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严重冲突?)做出判断——心理结构的发展形式和功能形式是否属于病理性。心理的稳定和平衡——来自心理的各种力量和成长过程中来自外界的影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关注术语——疾病或症状形式的原始获益以及继发获益。Loftus的实验。司法心理学(鉴证)。记忆的建构。

第九章:心理冲突与常态心理功能。推论基于个体分析和对人性的总体分析。大量的例举。要留有余地,约束自己在充分证据下才做出推论,并留意所存在困难的性质。童话与神话、传说基本衍生于幼儿期的本能生活,衍生于本能生活中的热情、恐惧与心理冲突。宗教与心理。佛洛依德(1933年)提出,宗教对于教徒有三重功能:提供一种宇宙论;一套行为准则;一个奖惩系统。父母亲提供给幼儿相同的功能。*因此,与原生家庭的矛盾关系往往影响到个体的宗教观以及对信仰的某种需求?宗教仪式与幼儿期的愿望和恐惧有联系。(在这个章节,深感经典精神分析与西方文化和宗教的不可分离,因此精神分析实践放在我国,需对文化差异做重点关注——在我国,宗教起内观的、化解的作用,而非强调冲突与妥协。轮回意识,儿童有可能是父母的父母或者祖先。)
社会为个人提供道德准则和宗教,个人遵循的程度以及是否信仰,要看个人是否能从中获得可行的方法来解决潜意识心理冲突。权势的分析,个人神化的内在成因。谈论到迷信和魔法,“思维全能”,万物有灵的信念*科学理性主义和科学相对主义?
文艺心理学在研究上的难点——保密限制,不可能展示的个案,无法将自己的发现作为交流。因此,关于潜意识精神过程对文艺活动影响的资料非常缺乏。白日梦与文学作品的关系。

第十章:当今的精神分析。对儿童头两年的精神分析研究。对隐藏的力量之寻觅与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