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裁判公式书扫图:熊召政:我本江城士大夫·杭州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12:49
熊召政:我本江城士大夫2012-01-20

  特派记者 余加新 文/摄 发自武汉

  

  2011年12月23日,熊召政58岁生日。

  之前几天,江湖已经热闹,雪片般的贺电自不必说,更有好友挚交门生弟子从江苏、浙江、广东、山东、陕西,甚至韩国赶到武汉为他祝寿。

  年底了,熊召政还是忙。作为作家,今年要出版的新书《明朝大悲咒》熬夜在写;作为编剧,《光武大帝》的剧本在赶制中;作为策划师,在策划设计了世博会湖北馆之后,找上门来的活很多,手头上正忙的是武汉地税博物馆的总体策划和设计;作为湖北省政协常委、省文促会会长、省文联副主席,岁末年初,事情一点都不少;太忙,他只好把自家影视公司、度假村、水电站等企业的事务,交给别人去打理。

  如此忙,加上湖北风俗,过寿“赶九不赶十”,熊召政本想生日一年后大办。看看躲不过去,好客的主人也就放下手头工作,应酬起来。

  生日这一天,熊召政特意从东湖边别墅的车库中挑了一辆白色路虎,亲自驾车领航,一行七八辆车,浩浩荡荡,向熊召政老家英山县大别山中的度假村进发,近两百公里,一路谈笑风生,无丝毫倦意。到深山腹地,当地亲朋好友,政府要员,乡绅精英早已等候,宴开八桌,觥筹交错,酒后K歌,写字吟诗,山中一夜,好不热闹。

  

  生活一开始并不如此。

  熊召政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幼时嗜书如命,17岁茅塞顿开,开始写诗;19岁发表诗歌处女作《献给祖国的歌》,一战成名;26岁时,凭借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获全国首届中青年优秀新诗奖,名满天下;28岁加入中国作协并调入省作家协会,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专业作家;30岁受任《长江文艺》副主编;32岁当选湖北省作协副主席;39岁时,义无反顾,下海经商;45岁,钱已赚够,回头上岸;之后闭门五年,写出皇皇巨著《张居正》,获2005年茅盾文学奖。最近几年,推出《文明的远歌》、《明朝帝王师》等数十本畅销书作。

  2010年,熊召政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和《饮一口汨罗江》两篇散文分别入选湖北江西两省高考试卷,当年有两篇文章同时入选两地高考卷的当代名家,除了熊召政,只有季羡林。

  

  住别墅,开豪车,打高尔夫,进健身房,喜欢名牌,偏爱茅台,善写文章,会做生意,纵横商界儒界,擅长新诗古体诗小说散文骈体文五种文体……

  过去五十多年,共和国每一次重大事件,熊召政都主动或者被动参与其间,并努力让这些成为自己精彩生命的一部分。

  由贫穷而富足,由文人而商人,由商人而商儒,由孤独而绽放,由绽放而绚烂,由绚烂而静美……

  他的经历像一部传奇,青春励志,少年成名,中年多姿,一生大开大合,波澜壮阔。

  

  他说,现在的生活,满意谈不上,但很饱满。

  他说,生活要精致,还要有品质。

  他说,大悲心不灭,方为楚狂人。

  他说,最大的遗憾是成名太早,醒悟太迟。

  他说,一个人要会坐冷板凳,也要有一副热心肠。冷板凳是修身,热心肠是社会责任。

  他说,最爱还是创作,写文章,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他说,面对人生就六个字:不怕难,不懈怠。

  他说,我本江城士大夫。

  

  李鸿章晚年曾手书一条幅,上联:享清福不再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下联: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善哉,熊召政可以无求矣。

  奋斗

  越过一个又一个黑夜

  我试图寻找

  和你联袂的那阵高风

  可是,一次又一次

  我只看到

  雨,淋湿在另一片豆蔻里

  云,闲卧在

  宋朝的秋千上

  ——熊召政《越过一个又一个黑夜》

  

  熊召政很小就随父母下放农村,在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常生活中,5岁时跟着喜欢舞文弄墨的外祖父练习书法,吟诗作对。私塾式的学习方式让他写得一手好字,也让他的文字充满古意和诗意。

  如今,他的字在文学界和贾平凹并称“南熊北贾”,是中国作协出国访问的馈赠礼物。他的文章,仅就散文而言,评论界认为,和余秋雨各有千秋。至于小说,茅盾文学奖已经证明。

  回到幼时,无力购书的熊召政为了借一本《古文观止》,曾饿着肚子走几十里山路,哭求主人借书一读,而一个月后还书的时候,他已经能一字不漏地背诵;他也曾因家中没钱买灯油,在山村月夜下,借月亮的光亮,读书至不知今夕何夕;种田下地之余,他和村里一位五十多岁的赤脚医生,一位六十多岁的木匠,煞有介事地组成“闲人诗社”,天天读诗,夜夜写诗,一身破衣斟酌平仄,打着赤脚切磋诗艺。

  偶然的机会,看到贺敬之的《放歌集》,激发了他写新诗的冲动。

  成名

  十里车程

  怎盖得住

  土圆仓凄凉的蛛网

  卖嫁女泪湿的衣襟

  一笛秋风

  不忍传递

  报纸力夺的丰收

  白发疾病的呻吟

  ——熊召政《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

  

  1972年,19岁的熊召政写下第一首新诗《献给祖国的歌》,寄给《湖北文艺》,几个月后,一辆轿车开到村里,山村轰动,省里和县里的大领导来看望“知青诗人”熊召政。作品发表后,他收到全国各地近千封信,有探讨诗歌的,有表达爱意的,还有拎着酒瓶子上门讨教的。

  生活依然贫困,县文化馆的辅导创作老师去看熊召政,家中找不到一粒米,母亲只好到村里去借,借了几十家,凑了点米,穷人也怕丢脸面,母亲就从后窗的窗格间一把一把,把米递给父亲,熊召政为了掩护父母的行动,站起来挡住客人的视线,大声朗诵自己写的诗歌。

  几个月后,他被调进县文化馆,吃上皇粮,专职创作。

  1979年9月1日,熊召政写下抒情长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诗作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巨大的争议,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被一些人解读为对社会的恶毒攻击。一首218行的长诗,引来公开发表的评论超过30万字。直到当时的湖北省委书记陈丕显召见作者,并明确指示把熊召政调进省作协后,争议才渐渐隐去。这首诗获得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奖。

  进入省作协,28岁的熊召政成为全国最年轻的专业作家,32岁时当选湖北作协副主席,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那时,文坛“大佬”姚雪垠,徐迟,骆文是熊召政的领导和恩师,也是他一辈子尊重和感谢的前辈大家。

  很多年后,当熊召政提起那时岁月,他说,一生两大遗憾,其一就是成名太早,云里雾里,不知天高地厚。

  下海

  三秋空过

  又是一年了

  熊召政,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饮一斗不醉的日子

  已经回到盛唐的长安街上

  在黄叶间作十日清谈

  又因为霜来得太迟

  只能说在风中、雨中、舟中

  我们曾讨论

  死亡是一部庸书

  ——熊召政《庸书》

  

  1992年,熊召政参加外地一个笔会,托朋友买硬卧车票,朋友开玩笑说,专业作家连个科级干部都不是,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买一张软卧,文人叫文丐还差不多。朋友的玩笑话严重刺激了熊召政,他撕掉卧铺票,决定下海。

  观察了几个月后,在恩师徐迟和爱妻的坚决反对中,熊召政创办了湖北第一家高尔夫球俱乐部,他说,挣够200万就收手,回来写作。

  半年后,借来的几百万不但收本,还有赢利。熊召政过上了锦衣玉食,美酒十千,香车宝马,招摇过市的日子,不再为区区一张卧铺票发愁受辱。

  但200万已经挡不住人的欲望。

  两年后,熊召政受聘拥有七家上市公司的深圳运通集团,担任副总裁,同事兼任上海一家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还是君安证券等大公司的首席顾问。

  赚钱似乎对熊召政来说很容易,但商场纷乱的生活,让他开始了煎熬一样的沉重思考,梦醒时分,他明白他一生的积累都是用来当作家的,他所有的兴奋点都在写作上,钱多不是坏事,但钱不能让人的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既然曾经发愿要成为一个一流的作家,就没有必要为了二三流的生意而放弃一流的理想。

  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回归

  我本江城士大夫

  天台又到总踟蹰

  昔年秋暮看红叶

  此日春深听鹧鸪

  ——熊召政《飞浙江天台山吟句》

  

  大梦迟方觉。

  像当初离开文坛,这一次回归,恩师徐迟和妻子再次反对:文坛已被铜臭侵蚀,文人已经无心为文,既然能挣到许多钱,为什么不远离文坛?

  1998年,熊召政还是回来了,他说,他听到了一部史诗般作品的召唤。

  熊召政是有准备的,在过去的五年,他做了大量明史的研究,明代的风俗,明代的官职,明代的典章制度,以及和张居正相关的一切资料,他说,要对资料做到脱口而出,写到哪儿笔都不能停顿,打了停顿,就是功夫还没到家。

  关上家门,坐进书房,熊召政切断几乎和外界的所有来往,孤身一人,进入《张居正》的明朝世界,第一部写完,37万字,交给几个朋友“先睹为快”,朋友说,他写的不是小说,是传记。比较真实,但想象力束缚。熊召政断然把稿子烧掉,推倒重来。第二部写到8万字的时候,再次烧掉。他不能容忍文字的“豆腐渣工程”。

  当一个懂得宽容,知道敬畏,不再恃才傲物的全新的熊召政回来后,他爆发出的能量是惊人的。2002年,历史小说《张居正》四部《木兰歌》、《水龙吟》、《金楼曲》、《火凤凰》出齐,次年,诗人熊召政凭借《张居正》获首届姚雪垠文学奖,2005年,更是以全票通过获茅盾文学奖第一名。

  感恩

  我的再细腻的诗句,也粗糙得

  如同我家后山上风雨剥蚀的岩石

  但我能因此,把这几页铺了多时的

  稿子,弃于岁月的劳尘吗

  在通向母亲心灵的路上

  诗句,在拥挤

  ——熊召政《写在母亲的寿辰》

  

  没有母亲的支持,就没有熊召政的后来。

  熊召政小学时想写字,但家里穷,买不起毛笔,母亲每天做饭时夹出一点木炭,攒了半年,卖两毛钱,一毛七给熊召政买了平生第一支笔。有一次,熊召政读书读到灯干油尽,看看家里还有二两菜油,问母亲能不能用一点点菜油点灯看书,母亲二话没说,把菜油全部倒进灯里,一家人六天没有吃到一滴油。那时候,他家一个月只能从生产队分到四两菜油。熊召政写诗投稿,从家到小镇七八里地,每寄一封信,带两个鸡蛋,卖了做投稿的费用。父母病重,从来舍不得吃……

  在熊召政后来遭遇歧路而幽居的一段时间,母亲始终陪在儿子的身边。在写《张居正》的几年里,母亲整天整天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默默地看着书房中伏案疾书的儿子的背影,儿子写累了,她就陪儿子说说话,儿子回书房了,她就看着儿子的背影。

  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熊召政第一个电话打给弟弟,让弟弟把消息告诉当时已经昏迷的86岁的老母亲,当弟弟一遍一遍在母亲耳边说获奖的消息时,近乎植物人的母亲慢慢睁开眼睛,说了一句,哎呀,召政不容易啊!然后又昏迷过去。

  法国小说家篷塔里斯说,写作是为了让母亲看的。加缪,普鲁斯特,库切也这么认为。熊召政的写作,无疑也是给母亲看的。

  情结

  江南山色有无中

  木叶经秋意转浓

  三五行人青岭上

  芦花白对夕阳红

  ——熊召政《江南道上》

  

  每年,春天,或者秋天,熊召政都要来江南,杭州,苏州,扬州是必去的地方,随身带两样东西:檀香,高尔夫球杆。遇庙烧香,遇地打球。

  他以古人的方式,行走。

  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灵隐,净慈,龙井,九溪……

  孤山,秋雨,古寺,梵音。悲欣交集李叔同,僧衣葬我苏曼殊……

  像前辈苏东坡一样,熊召政寒江钓雪,空山踏雨,肩挑明月,心怀禅音。

  他迷恋西湖,每次来,住在香格里拉饭店,推开窗户,看水汽弥漫湖面,寸寸节节,全是诗意,便惊叹于西湖不仅有苏东坡,白居易,还有岳飞,于谦,张沧水,秋瑾……名士英雄把西湖的风景堆得扎扎实实,他说,西湖在中国,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名人史和英雄史,即便是和尚,也能给西湖增色。

  他说,浙江文人多大家,就像浙江的山水,不是异峰突起,而是绵延不绝。赏心悦目。

  他说,浙江人有两个本事,一是能化腐朽为神奇,二是能化高雅为风俗。浙江人有本事把最高和最低的两端连接起来。

  而在他的新作《明朝帝王师》中,明朝十六个帝王师,浙江占五人,他们是刘基,宋濂,张璁,沈一贯,方孝孺。

  对江南如许赞誉,想必也因着他最敬重的两位恩师吧,一位是徐迟,浙江南浔人。另一位是骆文,江苏句容人。

  尤其是徐迟,耳提面命很多年。熊召政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熊召政@观点

  熊召政@当年明月

  见过当年明月,翻过《明朝那些事儿》,很有锐气,有才华,带着叛逆式的写法解构颠覆,用一种崭新的语境写作。现在不能一味地批判他们,也要研究他们的优势。大家都在写作,无论是网络还是传统,本质上没什么差别,他们的缺陷就是太随意。

  看过《步步惊心》,一是要肯定年轻人的奇思异想,另外也看出现在年轻人书读的不多,从读图时代到穿越时代,讲故事的方式太过于简单。

  

  熊召政@读书方法

  我年轻的时候把名著读完了,四十岁时回头看先秦诸子,西方经典。五十岁以历史书为主,今年看《东汉传记》,《二十二史杂记》,重读《史记》。

  我是这样读书的,喜欢的书,第一遍粗读,第二遍择录,做笔记。第三遍,重要部分进行考据。

  年轻人读书,我有几个建议:1,首先阅读量要大,每天最少两个小时,即便是消遣,也要读,到一定的时候就有用了。2,喜欢的书不要粗读。第二遍要研究道道。

  年轻人求知欲望强,要多读书,到了我这个年纪,读书的目的性太强了。

  

  熊召政@推荐书单

  1,党益民,《石羊里的西夏》

  2、范稳,《水乳大地》

  3、麦加,《刀尖上行走》

  4、王蒙,《庄子的奔腾》

  5,祝勇,《辛亥年》

  如果推荐自己的作品,《张居正》就不说了,首先是《明朝帝王师》,明朝269年的历史,16位皇帝的老师,值得一读。还有《文明的远歌》和即将出版的《明朝大悲咒》。

  

  熊召政@成为作家的方式

  1,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学历,不是大学的学历,是读了多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就是这个道理,行万里路是阅历。

  2、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怕失败。作家都有失败的时候,要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

  3、要树立精的意识,可以从小事做起,但境界一定要高。

  

  熊召政@年轻人

  不怕难,不懈怠。这是张居正说的,他晚年总结自己一生,认为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不怕难,一件是不懈怠。这句话后来也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想把这六个字送给如今的年轻人。吃透这六字真言,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不愿意做的事情,不勉强,愿意做的事一定要做好。作为社会公民,要有担当,有责任,有热心肠。但作为一个劳动者,做什么事情都要耐得住寂寞,学会坐冷板凳,孤独中才会有灿烂。

  一个人要有菩提境界,真正做到慈悲,俗世中再苦难的折磨都不再是折磨,再渴望的渴望都不是渴望。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