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簌纸鸢作品:经济学的标签:经济人假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29:36
           记得在一次学术会议的间隙,我对一位国内颇有名气的经济学家说,我所在的学校的研究生正在兴起一股阅读科学哲学的热潮。他对我说,这是因为教师的失职。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说过,50岁之前谈论方法论问题属于无知者的无畏(这个转述不是很准确,大意如此)。              因此,见到最近经济学消息报发表的一系列讨论经济人假设的你来我往的文章,本不想插言,但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后,有些话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我认为,一个人经常思考经济学最基本的经济人假设,大概反映这个人的经济学还没有入门。我最喜欢的是张五常的说法,一门学科的基础假设是不容置疑的。对经济学来说,是否从人的理性自利角度解释人的行为,就决定了你是否在经济学的框架内思考问题。这看似武断的断言,没有对这门学科的内在的知识的演绎逻辑和在现实当中的应用的数十年之功大概无法领会。对于初学者,存在本能的疑问,总是试图寻找替代性的假设似乎在情理之中,从而也需要我们对于经济学在这一假设上的处理的方法做出更详细地说明。              一、 科学地看问题就是片面地看问题 批评经济人假设存在盲区,实际上是没有认识到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局限。             相对于我们有限的认识能力,世间万事万物由于普遍联系(有人发明了蝴蝶效应的说法)而复杂无比,没有一门学科能够穷尽所有的宇宙当中的奥妙。我们知道,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早期,没有学科分工,但当时的知识增长也非常缓慢。科学是近代的事情,其主要特征就是人们开始采取分工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结果形成了由不同的学科组成的知识体系,每门学科都限制了自己的边界,结果,知识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了。             第二个局限含义是每门学科都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独特的角度和工具,这是区分不同学科的重要的标志。例如,社会科学都把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在经济学帝国主义运动当中,当经济学把研究领域大量的扩展到人类各种社会事务当中后,人们识别这些研究的学科归属依据的就是研究的角度。 记得有一期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的访谈嘉宾是金庸先生,最后天津科学院的何祚庥院士在场发言。他说,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侠客在修炼时,既要练内力,又要练外力。而在科学上,没有内力、外力之分,只有一种力,叫牛顿力。 是的,科学就是选择一个角度来片面的看世界,当然这个角度有其局限。我们要知道,如果把多个不同的角度混在一起,似乎能够更为全面地看问题,但却不仅会导致学科内部逻辑上的不一致,更会导致思维上的混乱。 全面地看问题等于思维混乱,我举一个例子。记得曾经讨论过这样的一个问题:罪犯的后代是否应该得到社会的抚养。一位有经济学背景的人说这要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但是他又接着写道,罪犯的后代也是人,凡是人都应该得到爱和关怀。所以到底该不该抚养呢,说不清楚了。              二、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标签 实际上,经济学的很多奥妙就体现在经济人假设上。           经济人假设是指自利的个体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理性的不现实性的批评已经取得了相当的共识,人们认识到不能通过否定理性假设的方式否定这一假设对人的行为的解释性,这属于否定前提的错误,而阿尔钦的方法论思想则认为理性假设与生存竞争一致。 从而争论更多的来自人的行为产生于自私的考虑这一假设。人被作为理性计算的经济动物来看待,从而忽略了情感等因素的影响。是的,人的行为受多种动机影响,马歇尔就曾经说过,宗教和经济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最基本的力量。除此之外,心理状态,价值观等也会发挥影响。但是,从不同的动机思考问题恰恰体现了科学的分工。也就是说,人是否是自私自利的属于生物学的研究对象,而自私自利好不好则属于道德哲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家不讲道德)。经济学选择这个起点,从而在经济学里面讨论问题就不能怀疑这个起点。 实际上,选择自利,还是利他作为解释行为的基础,判断的标准只能是看它们被用来解释或推断人的行为时的可靠性。例如,如果一个国家承诺为捐赠者减免税负,我们观察到的事实是捐赠行为更多了,试问,如果人的捐赠行为仅仅是仁慈心作用的结果,这两个现象之间如何可能有这样的关系呢?                三、偏好无法解释行为 但是,总有人想把这些因素也纳入经济学当中来,而且他们还发现了引进的途径。             经济学在理解人的行为时,把影响因素分为两类:偏好和约束(选择集)。情感和道德等的作用就通过偏好的改变来改变人的选择和行为。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这种做法在科学上是不被允许的。 反对用偏好差异和变化来解释行为差异和变化的原因并不是人们的偏好相同或从不变化,问题是,我们无法利用它来解释行为。为什么呢?             第一, 偏好的解释是把需要解释的行为本身作为目的。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了一个非常怪异的举动,利用偏好的解释提供的回答是,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他想这样做。你能认为这种回答的逻辑回答了问题吗?            第二, 偏好的变化无法观测。任何一个科学的解释都必须能够被验证,即含有可以被事实否证的含义,但是偏好变化和行为之间无法构成可以否证的假说。因为偏好虽然是现实之物,但却是不可观测的。是的,理论概念并不要求而且也不能与现实直接对应,极端的科学方法论认为假设可以完全无关,但这些抽象的理论却必须能够与现实发生联系,联系的方式就是蕴含着可以被观测从而被验证的现象的规律性。                举个例子来说,你如何解释一个教师在课时费上涨之后增加了教学工作量的现象呢?我说我的思想道德水平上升了,你能反驳我吗?张五常在《交易费用的争议——可以观察的重要性》中就写到,在合约理论的发展方向上,有些人走风险和道德风险的道路,他坚持走交易费用的道路,因为,交易费用可以观察。            四、科学就是调查局限条件的学问,经济学也不例外           那么,如果不能用偏好来解释,那么是否大量的行为无法运用自利假设来解释呢?经济学是否应该声称,他天然的局限无法理解大量的人类行为呢?实际上,不运用偏好,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调查局限条件来理解大量的看似反常的现象。 让我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吧。雷锋经常被人们拿来否证经济学的假设。经受不住考验的人开始修改雷锋的效用函数,认为雷锋除了追求货币收益之外还追求非货币收益,帮助别人是为了获得快乐,从而雷锋仍然是一个自利的个体。          结论是对的,但回答的逻辑却错了。雷锋和很多人一样,在这两种收益当中,我们要假设他更偏好前者,他的选择不是产生于特定的效用函数,而是产生于时代的约束。在那个时代,货币的分配功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当时流行的是带有明显的等级特色的配给制度。请问,在这种制度下,你会理性的追求什么呢?实际上,在无法通过货币交换来满足欲望的地方,人们都会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并不是感情投资,而仅仅是为了能够在以后获得别人的帮助。           对反常现象的另外一个反应就是轻率的认为不理性。实际上,好多经济学家就是拿着理性的方法调查了大量的所谓的非理性的领域。结果,理性假设并没有被证伪,人们发现的是以前被忽略的局限条件。 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去农村调查,临走时给当地的乡亲们出了一些主意。回来后跟我抱怨,说农民们比较愚昧,不愿意采纳他的建议。我详细地问了一下,结果发现他所提供的方法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其一,必要的资本量比较高;其二,风险比较大。当我跟他说,农民存在筹资困难时,他翻出了一份报纸对我说,中央明文规定地方银行机构要积极支持农民贷款。对此,我一时无语。 是的,理论工作者似乎只能告诉人们想问题的逻辑,却永远无法代替当事人进行决策。想到这一局限,我突然有一个担心:不知道那些总是想到企业家那里蹭饭吃的所谓的专家还能维持多久?   杨民:基础假设就不容质疑吗?
     我看了张树民先生“经济学的标签:经济人假设”(见本报No.593期)一文后,对“一门学科的基础假设是不容质疑的”、“科学地看问题就是片面地看问题”、“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标签”颇有异议。先看下面一段: “让我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吧。雷锋经常被人们拿来否证经济学的假说,经受不住考验的人开始修改雷锋的效用函数,认为雷锋除了追求货币收益之外还追求非货币收益,帮助别人是为了获得快乐,从而雷锋仍然是一个自利的个体。     结论是对的,回答的逻辑却错了。雷锋和很多人一样,在两种收益当中,我们要假设他更偏好前者,他的选择不是产生于特定的效用函数,而是产生于时代的约束。在那个时代,货币的分配功能受到严格的限制,当时流行的是带有明显的等级特色的配给制度。请问,在这种制度下,你会理性地追求什么呢?实际上,在无法通过货币交换来满足欲望的地方,人们都会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并不是感情投资,而仅仅是为了能够在以后获得别人的帮助。”(请原谅我完整地引了这么长一段话,因为怕部分引述不能准确地传达他的意思)。      文中认为,雷锋助人是为了能够在以后获得别人的帮助,而这又是因为在那个时代货币的分配功能受到了限制。但又一想,不对呀,雷锋即使没有宣传的那么高尚,也不至于这么功利这么“算计”吧?帮助别人就是想着以后获得别人的帮助?那样似乎不用把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用在帮助别人上面吧?在今天这个时代,货币的分配功能应该是没有受到严格的限制了,照此逻辑,就应该没有什么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了,但生活中见义勇为乃至英勇牺牲的也不是一例两例吧?  退一步说,即使他们有别人遇到事情时我帮忙,我遇到事情时别人也可能帮我的想法,但如果纯粹是为了交换,不至于牺牲生命吧?能这样揣度英雄?生活中助人为乐侠肝义胆的人就更多了,我就见过别人有困难总是无私地帮助,自己有困难却总是自己抗着的人,他们的交换在哪里呢?如果说中国的货币分配功能还不够彻底,那美国应该是比较彻底了吧,助人为乐在那里也屡见不鲜啊。张先生在前文还举了慈善捐赠的例子,暗示他们主要是为了减免税负。但据我所知,比尔.盖茨准备捐献作慈善事业的财产占的比例超过了99%,巴菲特等人也有此意,这是减免税负所能解释的吗?  再来看看这个观点:“一门学科的基础假设不容质疑”。这是谁家的王法?在牛顿时代,时间和空间是独立的,时空是绝对的,速度是可以合成的,这都是基础性假定,是公理。爱因斯坦质疑了这个基础性假定,大胆假定光速是不可合成的(光速恒定),发现了相对论,推出时间和空间是联系在一起的,是相对的。相对论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是对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证伪”。在哥白尼之前,太阳围绕着地球转是基础假定,在珈利略之前,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是基础假定,物体要推才能动也是基础假定,在更早之前,地球是平的也是基础假定,所以太阳是从西边掉到海里,从海底运到东边------ 每一次对基础性假设的质疑都导致了科学的重大进步,我没研究过科学哲学,只知道一些科学史的皮毛,就举出了这么多反例,怎么张先生就视而不见了呢?就以理性人(经济人)本身来说,对理性的质疑不是导致了行为经济学和心理经济学吗?有人说他们的工作将重塑经济学大厦,这话见仁见智,但诺贝尔奖授给他们说明他们的工作绝不是无足轻重的。  当然,我们不可能和他们比,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兴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我们没有必要那样武断吧?否则贻笑大方事小,扼杀思想事大。当年德国组织了100位科学家批驳爱因斯坦,如果爱因斯坦相信了“不容质疑”,放弃了相对论,那我们现在还生活在牛顿时代。我国没有得诺贝尔奖固然有评奖的因素和基础研究不够先进的因素,但和这种“不容质疑”的心态也有很大关系吧?王淦昌是我国科学界的泰斗,两弹一星的元勋,年青时他聪明刻苦,深得导师喜欢,是得诺贝尔奖的料子,事实上他也确实和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比仑琴更早发现X光,但“不质疑”的他放过去了,而“质疑”的仑琴追根究底,发现了X光。回忆起这件事,为个人计,为民族计,怎一个遗憾了得!在今天举国上下思考怎么“创新”反思传统思维方式的时候,张先生的“不容质疑”是不是有点开倒车呢?  文章结束前,附带说一句,免得在这个问题上又纠缠不清,就是质疑不一定是全部否定,可能是全部否定,也可能是部分否定,也可能是对以前的理论条件的深化。比如物体要推才能动的假定被全部否定,时间和空间独立、速度可以合成的假定被部分否定——当速度很低时是这样的,而行为经济学和心理经济学没有推翻理性人假定,而是深化了对理性人的理解,使我们对“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中的“约束条件”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
当然可以质疑基础性假定,但前提是可以建立解释力更强的理论。

楼主可能误会“一门学科的基础假设是不容质疑的”的意思了,据我所知,张五常来提出过同样的意思,人家的意思是说,先不要争论我在基础假定,让我从这一基础假定出发,推出种种可验证的假说,然后你用事实来验证这些假说,要是建立在基本假定上的假说错了,被事实推翻了,那个基础假定就得修正或放弃。因为作为一门科学,许多基础假定是很难直接验证的,假定的主要作用不是用来验证,而是作为推测的基础,能推出有验证性的假说的,就是有用的假定,对理解现实情况和增长知识有帮助。
雷锋的现象许多人提过。可不可以这样看,雷锋的财富不是也有限的吗?他捐多少钱,留多少钱还是要做选择的吧,做好事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吧,他在做好事与学习、生活间也得花费时间精力的吧。所以说,雷锋的行为也是受经济学稀缺性约束的,他的行为没推翻这一基本假定的,也是在这一基本假定下的选择行为,他的行为也是受成本约束的,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经济学可以解释的行为呀。
  基础假设是一个学科的起点,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起点,是不容许有争议,道理简单,在基础上争议,等于永远在学术之门外徘徊,1+1=2是武断的,但是没有人争议。经济学是社会科学,就有人起来争论人是不是自私的……实际上没有明白,假设只是科学的起点,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映照。程恩富们写出许多文章证明自私人假设与事实不符,主要原因是没有受过科学的训练。或者即使受过训练,心里也不认同。但是科学需要武断的假设,推理的过程与结论却一定能够经得起事实的检验。一旦被证伪,就需要:要么抛弃陈说,另创新说;要么修修补补,增加理论的解释力。

完全同意4楼的观点,欢迎提供对现实生活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是的,理论的对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能否准确地解释和推断人的行为。张五常这样说,弗里德曼好像也是这个观点。本人看到,许多经济学系的学生,学了许多方程式和模型,但是对于真实世界的人的行为解释起来,却模糊不清,不得要领。原因在于,工具与理念的把握出了缺口。工具知得多而理念站不稳,总是回到起点来质疑自己的科学基础,这样的学者,论文内部逻辑一定成问题,模型再漂亮,也没有用。所以,还是要了解真实世界的人的行为,然后调研,得出制约行为的本质因素。然后再把结论一般化。 是的,一边是看好的理论(解释力强),一边是细仔地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理论提供了看现象解释现象的角度,看看用现有理论能否解释看到的现象,能的话就加深对现实与理论的理解,不能的话,可以自创理论,呵呵,当然,这类机会是很少的。这种两边作战的方式,我认为是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纯理论也是要的,也是有用的,即当作一作过程,一个解释的工具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