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表情包带字:钱学森葬礼为什么国家领导人会全部到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01:29
共75个回复

钱学森葬礼为什么国家领导人会全部到场

[置顶][取消精华][推荐]
  • 发表于:2009-11-02 19:34:21


      钱学森一生非常传奇,我们不说那些尽人皆知的,就说说他的妻子。其妻蒋英是民国着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三女儿,是其四个女儿中最漂亮的一个(非常漂亮),二战期间在德国学习音乐,主修独唱,着名武侠小说家金庸是其表哥,蒋英在德国经历了完整的二战战火,后期前往瑞士继续学业,一共10年。战后回国,本来,钱学森应该是蒋英的“哥哥”,因为钱学森的父亲和蒋百里的当时都是留学日本后归国,经历相似,都在上海,因此两家人是世交,钱家只有钱学森这一个孩子,而蒋家有四个女儿,因此钱学森的母亲提出把最漂亮的三女儿蒋英过继到自家做女儿,蒋家答应了,但是钱学森却从八搭理这个妹妹,不和他玩,呵呵,钱家看这个过继过来的女儿过得不快乐,所以又送回去了,但是两家约定,两个孩子长大后,结婚:)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二战结束后,钱学深已经功成名就,只是不太为国人所知,而蒋英也10年学成归国,在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两个人恰巧同时归国,于是就很快结婚了——在此前,两个几乎指腹为婚的人基本没有两个联系,一个在美国,一个在德国,两个国家正在对打:)所以,钱学森的婚姻,是典型的“门当户对,包办婚姻”,呵呵,但婚姻的质量却很好:)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钱学森在结婚时,其实已经功成名就,但在那时,钱学森的专业领域实在太尖端,对当时的中国人而言,闻所未闻,属于“墙里开花墙外香:


      1、他在当时世界上最早从事弹道导弹、运载火箭、空气动力学的少数几位科学家之一,注意是三个领域同时涉足,钱在当时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基础理论研究能力


      2、他在二战末期盟军攻占德国后,作为美国首席代表。前往德国接收德军遗留的火箭、导弹、空气动力学研究资料。举个例子,由于钱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空气动力学研究并且终成大器的少数几位科学家之一,你们所熟知的二战德国V-1和V-2导弹,正是德国科学家根据钱学森当时超前的研究成果,才突破导弹空气动力学的关键技术。二战末期给伦敦带来巨大灾难V1和V2导弹尽人皆知,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她们和钱学森的密切关系。


      3、数年后,钱学森亲手为美国设计了有关导弹、火箭的一整套研究规划,没有钱学森,美国初期的火箭和导弹研究规划无从谈起,钱为美军的设计的规划,主导的美国此后长达20年的导弹和火箭研究进程,其在空气动力学领域的着作,被作为进入此领域的入门必读


      直接导致钱学森归国的导火索,是战后美国横行一时的麦卡锡主义,简单说,任何和共产主义国家能扯上边的人,都遭到调查,钱来自中国,当然跑不掉,这是“美式的文革”。钱被软禁的时间长达5年,在这5年里,他那里也不能去,不过也就此完成了《工程控制论》这部巨着,成为该学科的奠基人,此时,巨匠空气动力学之父冯.卡门对他的评价是:钱的成就,已经超过了我。


      钱学森之所以能从美国人手里跑掉,其实得益于其妻蒋英,她非常聪明,抓住软禁5年后中美谈判的时机,悄悄跑到一个超市(在家寄信通信会被检查),偷偷给在欧洲的妹妹写了一封暗示的信,他的妹妹也不笨,看懂了,辗转交到周恩来手里,然后中国提出交涉,美国政府先是声称钱不愿意回国,但中国代表出示了这封信,美国人没法了,只能放回来。就钱学森个人而言,他对美国是有私愤的,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去过美国:)


      钱最大的贡献,不是一两件具体的科研成功、武器装备,而是他主导设计了中国有关航天、导弹、火箭的一整套发展规划,催生出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么多东西,他对中国的贡献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所以,钱的葬礼,必将是全部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应该是后无来者了,应该的。


      今天着名的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其实是钱学森和另外三位科学家二战末期自费创建的,自费资金1000美元,之所以需要这钱,因为其他前几个都不擅长深奥的基础理论,理论计算的工作,全部由钱学森负责。


      美军的太空、火箭、导弹研究的起步,其实是在钱学森的领导下开始的,这种能力也是钱最擅长的。


      对于 70年代的人而言,看到钱去世的消息,是有些莫名伤感的,似乎是某种标志倒下了,虽然不愿意,但这一天终将到来。


      应该认真给钱写篇文章的,但是猪实在是集中不起精力,累。


      我只是简单表达一下,钱的存在,对中国的贡献。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117.32.95.* 中共日本市委书记 120.34.28.* 220.166.94.* 210.83.11.* 119.177.14.* 119.39.43.* 125.69.6.*
     58.41.149.* 221.10.24.* 59.51.220.* 218.104.71.* 125.119.155.* 121.4.66.* 123.65.220.* 113.12.124.*
     117.66.150.* 221.8.205.* 114.244.82.* 122.193.158.* 119.52.154.* 122.248.16.* 115.59.224.* 124.42.78.*
     124.116.198.* 60.16.108.* 123.160.202.* 60.215.237.* 118.112.207.* 119.129.236.* 221.215.149.* 218.63.174.*

    更多>> 反 对

    2票

     222.181.11.* 123.130.73.*


    錢學森在美國的成長與巔峰時期

     

     

    中國人會讀書的太多了,中國留學生在國外表現傑出的也非常多,拿瑞典炸藥獎的就有六、七個,但是他們的影響力都很有限。錢學森一九三五年來美國作研究生,一九四五年就成為五角大廈導彈技術核心顧問組的成員,為美國未來的軍事發展規劃藍圖,成長速度之快、影響之深遠令人瞠目結舌。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中國留學生的成就和影響力能夠跟錢學森相比,也沒有一個外國科學家能相提並論,譬如費米博士來美國以前就已經是世界知名的偉大物理學家了。錢學森在美國的事業成長是傳奇性的。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談錢學森在美國非常燦爛的事業與學術生涯。        (1)寬廣的學術背景        科學的領域太廣了,通常的學者只能在很窄的範圍內做很深的研究。一般說來,研究越是深入的學者,知識範圍越是狹窄,因為人的學習總量通常只有這麼大。理論大師進入實驗室不是打翻瓶子,就是被地上的電線絆倒;會動手的工程師通常數學不怎麼樣,理論走不深。錢學森學習的領域廣闊,因此比別人更能做出革命性的突破,也比別人有前瞻性,更能做出開創性的規劃。        尤其要做一個好的領導者,知識的博大比精深更重要。這方面負面的例子很多,現成的例子就是李遠哲。李遠哲的知識太窄,深而不博,導致他領導的「教改」工作徹底失敗,連中小學的教育改革這種並不算複雜的工作都一敗塗地,更不用說領導什麼開創性與前瞻性的科技規劃了,完全超出他的能力範圍。離開化學裏他專精的那一小部份,李遠哲什麼都不懂。李遠哲若是為中華民國未來二十年的科技發展作規劃,一定是災難性的。        錢學森則是一個典型正面的例子。他在一九四五年為頂尖富強的美國規劃未來的軍事科技,又在一九五五年為一窮二白的中國規劃未來的軍事科技。這兩個國情完全不同的國家,他的長期規劃工作都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如此艱鉅的任務能夠成功絕不是偶然,也絕不是運氣,而是憑藉淵博的知識與務實的經驗。這種既廣且深的領導工作就連偉大的全能物理學家楊振寧都做不了。        軍事科技涵蓋面之廣、牽涉知識之深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舉一個例子,二戰時期為了發展雷達美國國防部在麻省理工學院成立了「放射實驗室」(Radiation Lab)。從零開始,「放射實驗室」在高峰期有超過一千名科學家在裏面全時間工作。戰爭結束後,大部分的科學家回到學術界,其中有六位拿了諾貝爾獎,兩位成為美國總統的科學顧問,發展軍事科技所需要的天賦與知識由此可見。軍事科技處處是學問,雷達不過是軍事科技很小的一環而已。錢學森的影響力之所以超出絕大多數的科學家就是因為他能夠跨越「科學」與「工程」這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做到了既博大又精深,這是非常困難與罕見的。    錢學森1936年轉入加州理工學院就讀。這所學校強調理工結合,培養的學生既是科學家,也是工程師,博大精深就是在這種環境成長的。所以錢學森雖是航空系的學生,但是經常去數學系和物理系修課。譬如當時數學的前沿複變函數論、物理的前沿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等,他都進修了。化學、生物學有些課程錢學森也去聽講,因此跟教授量子化學的鮑林(Linus Pauling,1901-1994,獲得1954年諾貝爾化學獎和1962年諾貝爾和平獎)大師成了好朋友,並且一同探討未來化學的發展。就是這樣,錢學森打下了堅實而又廣闊的數理化基礎。在火箭的研製工作中,錢學森負責設計並建造了加州理工學院的小型高速風洞,累積了工程經驗。這是導致他日後能夠為五角大廈規劃長遠發展計畫的重要原因。        (2)“自殺小組”(the suicide squad)        美國在上個世紀的三0年代沒有什麼科學家願意從事火箭的研究,他們把火箭跟星際旅行連在一起,看成是科幻式的旁門左道。因此當時的美國沒有科學家會正經八百的看待火箭。但是加州理工學院出了一個研究生名叫馬林納(Frank Malina)要挑戰傳統,他倡議成立一個火箭研究小組。根據張純如(Iris Chang)的書,加州理工學院的火箭研究小組初始成員只有四個人:馬林納(Frank Malina),派生斯(Jack Parsons),福曼(Edward Forman),和錢學森。這就是後來著名的“自殺小組”(the suicide squad)成員。        錢學森在晚年回憶說:“馬林納這個人很聰明,小組的其他幾個人動手能力也強,但他們理論上不怎麼樣,於是找到我,要我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理論計算的問題,就這樣我參加了火箭小組的工作。”        火箭小組成立了,但沒有經費。同事把他們看成一幫怪人,他們就打工購買二手材料製作火箭。後來有一位研究生阿諾德(Weld Arnold)願意給小組捐獻一千美元,條件是允許他進行拍照,於是這一千美元就成為美國火箭研究小組的第一筆資金。        有了這一千元,大家立即著手展開工作。錢學森首先對火箭研究進行分析計算,於1937年5月29日向小組提供了一份研究報告,解決了火箭設計中遇到的幾個理論問題。報告的內容包括:燃燒室中的溫度、火箭的理想效率、燃燒產生氣體膨脹不足和過度膨脹對火箭效率的影響、燃燒噴嘴的設計、發動機推力的計算等等。這份報告被收進他們的火箭研究課題選集,該選集被小組成員稱為他們的“聖經”(美式幽默)。    到了6月份,小組的工作得到馮卡門的支持。於是小組可以利用學校的實驗室設備進行試驗。但是隨後的試驗有多次失敗,並且給校園造成許多災難性的損失。火箭試驗時產生的腐蝕性氣體使許多儀器的金屬表面氧化,有一次爆炸差一點使馬林納喪命,污染性氣體瀰漫著辦公樓的許多房間,嗆得人喘不過氣來。    馮卡門不得不把他們趕出校園,全校師生從此戲稱他們是一個“自殺俱樂部”,這個火箭小組就成了日後大大有名的“自殺小組”(the suicide squad)。        “自殺小組”並不因此而灰心喪氣,他們把設備搬到市郊一個名叫阿洛約.塞科(Arroyo Seco)的乾枯河床上進行試驗。於是這個地方就成了美國火箭的搖籃,後來發展成為全球著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簡稱 JPL)。
    海归多了去了, 没见一个能发明个国产汽车发动机的,就凭这一点,钱老功不可没,         现在的海归也太惨了,怕是骗吃骗喝骗待遇的那种吧?

    希望如楼主所说啊!

    (续1)

     

    (3)助飛火箭(JATO)與噴氣推進實驗室(JPL)

           1938年的秋天,馮卡門和加州理工學院的校長參加一個美國科學院所屬的軍事航空委員會召開的會議。軍方在會議中建議發明一種火箭能夠助推重型轟炸機,使它能在很短的跑道上或是航空母艦上迅速起飛。當時傳言納粹德國正在發展火箭,所以美國國防部感到壓力,特別是時間上的緊迫。馮卡門回到學校後立即找馬林納、錢學森等人商議,決定接受這個名為“JATO”的任務。JATO 就是 Jet-Assisted Take Off(噴氣助飛)的縮寫。        錢學森原本對火箭就很有興趣,也意識到火箭技術的軍事用途,他的博士論文最後一部分就是探討和論証連續脈沖的火箭推進方法,題目是「探空火箭的飛行分析」。有了“JATO”的任務,在馮卡門的支持下,火箭小組做了一隻八英吋長的小火箭吊在實驗室的屋頂上作理論實驗,然後再到山谷裏作規模較大的試驗。如此理論與試驗反覆進行,終於在一九四一年8月的火箭試飛取得成功。“JATO”誕生了。“JATO”這種火箭助飛器很快就在二戰時的美國空軍得到戰場應用。        1944年德國的V1和V2飛彈發展成功,希特勒開始大量使用飛彈攻擊英國,倫敦不斷遭受飛彈襲擊。美國國防部急如星火,希望加州理工學院的火箭小組能製造出新式飛彈來對付納粹德國。馮卡門和錢學森等研究後認為美國的技術水平和實驗條件比德國差太多,必須耗費鉅資建立一個全新的、大型的噴氣推進實驗室,才能設計出射程超過一百英里以上的飛彈。於是美國軍方投入三百萬美圓正式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實驗室,這就是加州巴沙迪那「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簡稱 JPL)的誕生。    V1 是一種非常恐怖的飛彈,因為它飛行的時候發出「嘶---- 嘶----」的恐怖聲音,然後突然停止,死一般的沈寂,飛彈開始向下俯衝,接著就是轟然巨響的爆炸。這種恐怖的聲音對人心和士氣造成非常大的衝擊。    JPL 成立後,美國國防部要求 JPL 不僅進行火箭的研究,而且負責製造出可以控制的導彈(台灣稱作「飛彈」,其實「導彈」更為恰當,因為導引是飛彈飛行的重點,火箭一般說來是沒有導引系統的)。JPL 成立時馮卡門是當然的主任(Director),錢學森是研究分析組的組長,林家翹(1962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錢偉長(1955年返回大陸)、郭永懷(1956年返回大陸)等華人科學家都在這段時間為 JPL 效力。       (4)美軍上校錢學森赴德國考察    有了「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自然成為美國研發導彈的核心,馮卡門從一九四四年10月起擔任美國空軍科學顧問團的團長,錢學森作為團裏唯一的外國人,配戴可以參與最高軍事機密的金色証章出入五角大廈。    1945年春,盟軍勝利在望,羅斯福總統要求迅速派遣專家前往德國的軍事工業重地探索所有可能的隱密。四月底,馮卡門組建了一個由三十六位專家組成的「科學諮詢團」前往德國。馮卡門受聘擔任這個科學諮詢團的團長,被授與少將軍階;錢學森受聘擔任火箭組的主任,被授予上校軍階。一群美國科學家浩浩蕩蕩前往歐洲訊問德國軍事科學家,收繳德國掌握的軍事科技和最新裝備,並且爭取優秀的德國軍事人才來美國效力。           錢學森參與訊問的第一位德國火箭專家就是馮.布勞恩(Wernher von Braun),他是德國 V1 與 V2 飛彈的總設計師。錢學森讓布勞恩寫出【德國液態燃料火箭發展及未來展望概論】,受到美國軍方的重視。美國將布勞恩和他的設計小組都帶到美國。移居美國的布勞恩後來擔任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空間研究設計師,主持設計了「阿波羅4號」太空計畫。        馮卡門與錢學森在德國布隆施維市郊外一片茂密的松林中,意外發現納粹空軍元帥戈林直接領導的、高度祕密的「氣體動力學研究所」。他們不但查驗了研究所,而且還檢驗了高速風洞、實驗室、和所屬工廠等等總共五十幾個偽裝良好的建築物,並且用儀器探測到埋藏在密林深處的數千件機密文件。這些發現使錢學森對德國火箭與炸藥的研製有了深刻的瞭解。   1945年四五月間,錢學森跟隨馮卡門訊問馮卡門的老師——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家普朗特。這是錢學森(中),馮卡門(右),和普朗特(左)三人會見時的合影。     這張照片是世界氣體動力學三代掌門人的合照:徒弟錢學森,師父馮卡門,和開山祖師爺普朗特。這是一張歷史性的照片,非常有趣。師父和徒弟聯手審訊師祖,更是歷史的玩笑。

    (续2)

     

    (5)錢學森對美國國防的貢獻

           自從1941年火箭助推器發展成功以後,美國軍方不但需要火箭,而且需要培訓一批瞭解這門新武器的軍官。於是錢學森除了為航空系的研究生講課外,還要為這些軍官開設工程數學原理和噴氣推進原理等課程。這些軍官後來成為美國先進部隊的骨幹。        在培訓這些軍官研究生的第二年,錢學森編了一部內容豐富的教材,取名【噴氣推進】,成為美國第一部全面系統論述噴氣推進的基本原理和火箭性能的著作。此後的十幾年,這部巨著一直是美國研究生和軍事工程師必讀的教材和參考書,被奉為權威性的著作。        錢學森對美國國防最大的貢獻是二戰結束,馮卡門率領的三十六人科學諮詢團從德國回來以後,向美國政府提出的書面報告。這時候的錢學森不但從德國帶回豐富的資料,而且走訪了美國各處的研究中心和實驗室,對美國航空事業的發展現況和未來潛力有了全盤瞭解。        科學諮詢團從歐洲回到華盛頓後,便開始整理資料,最後向美國國防部提出了著名的【邁向新高度】研究報告。這份遠景規劃的國防報告一共有九卷,其中第3、4、6、7、8卷和技術情報附錄是出自錢學森之手。        作為「科學諮詢團」的核心成員,並且代表戰勝國審訊代表戰敗國的普朗特和馮.布勞恩,錢學森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而且深刻瞭解德國在飛機和火箭技術上已經走在美國前面。錢學森總結了歐洲各國特別是德國的科研成果與發展經驗,向美國政府提出戰略性發展的獨創見解和實際可行的技術路線。在【邁向新高度】研究報告中,錢學森翔實論述了高速空氣動力學的發展,涵蓋了脈沖式噴氣發動機、沖壓式噴氣發動機、固態與液態燃料火箭、超音速導彈、以及核能作為飛行動力的可能性等等先進技術,評估這些技術已有的研究成果、目前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的前景。        【邁向新高度】是美國二戰後航空與航天發展的規劃藍圖,它為美國空軍未來50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從根本上改變了未來戰爭的型態。有了【邁向新高度】所奠定的理論基礎,二十世紀的下半葉美國在航空與航天事業上獲得飛躍的發展,成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專欄作家米爾頓.維奧斯特曾這樣寫道:「錢(學森)是幫助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流軍事強國的科學家銀河中的一顆明亮的星。」         (6)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正教授        1946年,錢學森應聘為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的副教授。同年,錢學森在美國的【航空科學期刊】發表題目為「原子能」的論文,提出了原子能如何應用在航空與航天上。他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行一系列的演講,敘述核燃料助推火箭的設想和相關工程問題,引起廣泛的興趣與討論。        一九四七年初,麻省理工學院決定破格提升錢學森為終生職的正教授,並恭請馮卡門教授寫推薦信。在馮卡門的高度推薦下,錢學森成為當年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正教授。這一年,錢學森榮昇正教授、返國探親、結婚、再回到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園繼續研究和教學,一切都那麼的順利和完美。

    (续3)

     

    (7)回到加州理工學院任教

           雖然享有麻省理工學院的終身職,錢學森並沒有在這個校園住多久。    1948年的夏天,實力雄厚的古根漢基金會(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在加州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各成立一個「噴氣推進中心」。這兩個中心不約而同地熱情邀請錢學森擔任這個中心的主任。加州理工學院新任校長杜布里奇親自寫信歡迎錢學森回到巴沙迪那的校園來,錢學森接受了他的邀請。第二年,錢學森奔赴加州理工學院,進入他事業充滿曲折的第二階段。   一九四九年初夏,錢學森與妻子蔣英前往加州理工學院,途中留影。(郭永懷攝)
    续2为何不见了?

    70后的人应该都知道钱学森这三个字就代表科学家,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个人签名:


    京城的白雪为他而下

    引用:以下是清心散仙在 2009-11-02 21:42:18 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营业员器乐器在 2009-11-02 21:34:35 发表的:


    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

    伟大的科学家70后人人皆知的的民族脊梁!

    引用:以下是民族脊梁—钱学森在 2009-11-02 21:59:45 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清心散仙在 2009-11-02 21:42:18 发表的:


    ddddddddddddddddddd

    DDDDDDDDDDDDDDDDDDDD

    钱老是一个真正伟大的人

    引用:以下是笑看群魔乱舞在 2009-11-02 20:05:17 发表的:

    (续3)

     

    (7)回到加州理工學院任教

           雖然享有麻省理工學院的終身職,錢學森並沒有在這個校園住多久。    1948年的夏天,實力雄厚的古根漢基金會(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在加州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各成立一個「噴氣推進中心」。這兩個中心不約而同地熱情邀請錢學森擔任這個中心的主任。加州理工學院新任校長杜布里奇親自寫信歡迎錢學森回到巴沙迪那的校園來,錢學森接受了他的邀請。第二年,錢學森奔赴加州理工學院,進入他事業充滿曲折的第二階段。   一九四九年初夏,錢學森與妻子蔣英前往加州理工學院,途中留影。(郭永懷攝)       没有下文了么?

    民族的脊梁,汉子的榜样。

    对于像钱学森这样对国家的科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而又品格高尚之人,应该国葬

个人签名:


谨请‘笑看群魔乱舞’网友继续贴完文章,您的这篇极其的好,让偶等更深入感受钱老的伟大,同时进一步了解美国某些军事科学历史。 在此,郑重表示对您的感谢。非常期待读完整篇。衷心感谢您! 
您的帖子被润泽于2009-11-03 00:21:41编辑过

个人签名:


由于钦佩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钱学森终于回来了。

回26楼和31楼:

 

此文是叙述“錢學森在美國的成長與巔峰時期”的文章,其作者为大名鼎鼎的台湾网友YST,是两年前写的,至于48年-55年钱学森在美国的经历,YST并没有叙述(或我还没看到),你们的期望也是我的期望,如有发现一定转贴出来。明天如有时间就转贴YST另一篇关于钱学森的大作-【钱学森的少年时代与留学美国】,敬请留意(另开新帖)。


引用:以下是笑看群魔乱舞在 2009-11-03 00:32:56 发表的:

回26楼和31楼:

 

此文是叙述“錢學森在美國的成長與巔峰時期”的文章,其作者为大名鼎鼎的台湾网友YST,是两年前写的,至于48年-55年钱学森在美国的经历,YST并没有叙述(或我还没看到),你们的期望也是我的期望,如有发现一定转贴出来。明天如有时间就转贴YST另一篇关于钱学森的大作-【钱学森的少年时代与留学美国】,敬请留意(另开新帖)。


由于钦佩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钱学森终于回来了。

好贴为什么不置顶?

好贴为什么不置顶?顶上去!!

好贴为什么不置顶?顶上去!!

70年代人成长中的标杆人物,真的伟大!

对他的一生很感兴趣,有描写他的一生的书如《钱学森传》吗?如果还没有这一本书,那就可惜了,他现在已经逝去了,很多东西都无法从他那儿得到求证了。

个人签名:


钱老在科技界相当于政坛的毛主席,居功至伟,无可比似。

应该的做了那么大的贡献,我想国家会这样做的

应该把他的历史尤其是从美国归国过程及归国后的所以细节都要有个纪录性的纪录。感觉现在媒体只是在追思,并没有给钱老的一生有认真做过纪录,总结。我看,我们不能把这个希望放在CCAV,地方台如果有条件应该起来做这个事情。这是我们中国的宝贵财富,失去了就不可再挽回了。

个人签名:


引用:以下是悠闲十分在 2009-11-03 08:40:17 发表的:

应该把他的历史尤其是从美国归国过程及归国后的所以细节都要有个纪录性的纪录。感觉现在媒体只是在追思,并没有给钱老的一生有认真做过纪录,总结。我看,我们不能把这个希望放在CCAV,地方台如果有条件应该起来做这个事情。这是我们中国的宝贵财富,失去了就不可再挽回了。赞成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