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4所有食物:“食色性也”非孟子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1:57:50

“食色性也”非孟子说

王福湘

许多年前就看到报刊上有文章把告子的“食色性也”说成是孟子的话,当时以为是作者和编者的偶然失误,没有管它——当然,管也管不了。近年来,随着“食色性也”日益普及和深入人心,把这句名言张冠李戴的错误也越来越流行。我觉得这种知识性的错误不应该将错就错“约定俗成”,还是澄清一下为好。特别是在人们侈谈中国传统文化,却少读古代文化典籍的虚浮风气之下,纠正这一错误就更有必要。

告子与孟子是同时代的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应该也算一家,可惜早已失传,只在《孟子》书里(《告子上》、《公孙丑上》)记录了他的片言只语,而且都是作为被反驳的对象得以保存下来的。与孟子的性善论对立,告子提出“性无善无不善”论,其基本观点是(括号内采用杨伯峻的译文):1.“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天生的资质叫做性。饮食男女,这是人的本性。)2.“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人性好比急流水,从东方开个缺口便向东流,从西方开个缺口便向西流。人之所以没有善与不善的定性,正同水之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一样。)3.“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仁是发自内心的东西,不是从外面来的;义是外来的东西,不是发自内心的。人的本性好比杞柳树,义理好比杯盘,以人的本性去行仁义,正好比用杞柳树来制成杯盘一样。)4.“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假若不能在言语上得到胜利,便不必求助于思想;假若不能在思想上得到胜利,便不必求助于意气。)这些记录是否真实准确,固然有可疑之处(如对“仁”的说法就自相矛盾),但后人已无法考证,只能以此为据来看告孟之争了。

对告子的有些观点,似乎孟子也是认可的,如“仁,内也,非外也”,“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但两人对“性”、“仁”、“心”、“气”这些概念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我这里不作概念的辨析,只想指出他们两种“人性论”的根本区别,即:告子所持的是以感性欲求为基础的生命本体论,孟子所持的则是以内圣外王为目的的道德本体论。孟子虽然承认“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承认“人悦之,好色,富,贵”都是“人之所欲”,承认“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但他强调这些基于感性的东西都属于“小体”,惟能“思”的“心之官”才是“大体”,同样是人,“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他认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四端“人皆有之”,是人所固有的善的本性,然而这四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贤者“知皆扩而充之”,小人则“失其本心”,所以要专心致志地学习修养,而“养心莫善于寡欲”,生命与理义不可得兼,乃“舍生而取义”。于是,一方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等,孟子所宣传的这些尽心知性修身立命的原则和理想,两千多年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道德格言,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知识分子的良好人格起着有益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先验的伦理主义的人性哲学,被后世的业儒发展演化成“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又极大地束缚着中国人的身心解放,阻碍着人性的健康发展和整个民族的进步,其利弊至今都仍不可低估。而与此相反,告子主张“勿求于心”,认为“生之谓性”“无善无不善”,肯定“食色性也”,指责“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即仁义扭曲人的本性,这种强调生命本能欲望和感性需要的人性论,却从来没有在中国取得合法的席位,既被儒家批驳和否定,又被法家防范和压制,作为一派一家其文献和思想都已在历史上消失殆尽,在五四启蒙运动中提倡了一阵很快又销声匿迹,今天虽然看起来得到了承认,但实际上远未达成共识,对“食色性也”就一面有诸多的理论保留和行为禁锢,一面却又被某些人曲解作为纵欲的理由。既要解放被压抑的人性,又要防止人欲的恶性膨胀,仍须进行人性论的启蒙教育。

现在到处都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历代的皇帝、名臣、大儒的遗迹都成了旅游的景点热点,连宋明的理学家们也重新被人们供奉起来,还要把属于告子的名声遮蔽起来就太不公平了。因此我呼吁,恢复中国第一位真正人性论者告子在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把“食色性也”的知识产权还给这位太不著名的思想家,须知他的人性论思想比所有反人性的理学家的总和还要伟大得多。

 

(作者是广东肇庆学院中文系教授,电话:0758-2716385,邮编:5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