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达尼亚:《九都释道》目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20:42:54
赵荣珦 著
(洛阳市第一高中高级教师,洛阳老庄研究院院务委员)
说 明:
赵荣珦先生是洛阳市专门研究道教的仅有的学者之一,现在我们将要推荐的《九都释道》一书,虽限于丛书体例,较注重于知识普及,但其视界的广泛,研究的深入,资料的丰富,已叹为不及。这是我们特别地将其推荐给读者的原因了。本书原为《九都洛阳历史文化丛书》十种之一,由中州古籍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有删节。这里刊载的是该书的全文首发。
洛阳老庄研究院秘书处
2001年6月25日
目 录
凡 例
第一章 释道传略
第一节 高僧佛经翻译家 摄摩腾佛经翻译家 竺法兰小乘佛经翻译家 安世高大乘般若翻译家 支娄迦谶洛阳第一汉僧 严佛调大乘佛经编译家 支谦佛教传戒之祖 昙柯迦罗汉地第一受戒僧 朱士行敦煌菩萨 竺法护般若学重译家 竺叔兰佛典校订家 支孝龙头陀行者 诃罗竭高术僧人 耆域健行僧人 犍陀勒写经僧人 安慧则
拯救众生的佛学家 佛图澄
中国第一比丘尼 净检
绳床奇僧 竺法慧
佛经翻译家 道安
佛教思想评论家 僧睿
首任僧官 僧略
净土开祖 慧远
毗昙学家 僧迦提婆
顺应时主的僧人——释慧义
奇黑僧人——释慧静
顿悟法门继承人——释法瑗
超慧神异僧人——释法通
少林禅寺的创建者——佛陀禅师
《十地经论》翻译家——普提流支
地论南派大师、四分律宗初祖——慧光
北朝官禅领袖——僧稠
北方弥陀净土之祖——昙鸾
北魏禅论家——昙无最
西域取经、旅行家——宋云、惠生
禅宗初祖——达磨
禅宗二祖——慧可
两朝僧官四十年——法上
洛阳沙门都——净影慧远
佛学著作家——道世
慈恩宗创祖、万代名僧——玄奘
禅宗北派之祖——神秀
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义净
武则天的御用僧人——怀义
华严宗实际创始人——法藏
万法百通的佛学家——菩提流志
开元三大士、密宗创始人之一——善无畏
开元三大士、密宗创始人之二——金刚智
开元三大士、密宗创始人之三——不空
天文学家、数学家——一行
禅宗第七代顿门传人——神会
东渡传法的律学大家——鉴真
选佛而烧佛的怪僧——天然
华严五祖——宗密
禅宗临济宗黄龙派传人——克文
文武谋士——道衍
第二节 名道
天师道祖师 张道陵
大贤良师 张角
万古丹经王 魏伯阳
天师道系师 张鲁
上清始祖 魏夫人
炼丹术家 葛洪
道教改革家 寇谦之
茅山法主 王远知
药王——孙思邈
体玄先生——潘师正
道门奇人——王玄览
通玄先生——张果老
贞一先生——司马承祯
玄静先生——李含光
宗玄先生——吴筠
道门论辩家——李筌
纯阳帝君——吕洞宾
醉仙——谭峭
睡仙——陈抟
内丹学家——朗然子
全真道开祖——王重阳
全真南无派开祖——谭长真
全真随山派开祖——刘长生
全真清静派开祖——孙不二
第二章 历史故事
汉明帝“永平求法”
楚王英崇信道佛蒙大冤
汉桓帝崇信黄老道
汉灵帝崇信《太平经》
帛和与他的帛家道
曹操攻降黄巾军
曹操攻降天师道张鲁
曹操对方术道士“聚而禁之”
曹操控制道教祠祀
道徒孙秀与八王之乱
道士王浮和他的《老子化胡经》
北魏太武帝废佛
北周武帝灭佛
隋炀帝佛道并重
初唐三帝崇道抑佛
武则天利用道教
唐玄宗推崇道教
唐武宗崇道废佛
唐哀帝与洛阳太微宫
后唐主坚持崇道
周世宗崇道废佛
宋太祖太宗道佛并崇
宋真宗结缘北邙上清宫
第三章 经典简介
第一节 释教经典
《四十二章经》
《安般守意经》
《道行般若经》
《般舟三昧经》
《维摩诘经》
《无量寿经》
《正法华经》
《生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般若经》
《解深密经》
《阿弥陀经》
《大宝积经》
《圆觉经》
《不空羂索陀罗尼经》
《华严经》
《胜鬘经》
《十地经论》
《菩萨戒本》
《瑜伽师地论》
第二节 道教经典
《道德经》
《太平经》
《阴符经》
《周易参同契》
《抱朴子》
《黄庭经》
《老君音诵诫经》
《存神炼气铭》
《坐忘论》
《玄纲论》
《玄珠录》
《化书》
《仙乐集》
《水云集》
《孙不二元君法语》
第四章 寺观简介
第一节 佛寺
东汉白马寺
北魏少林寺
唐大福先寺
唐佛授记寺
唐大徧空寺
唐长寿寺
唐天竺寺
唐天宫寺
唐龙兴寺
唐荷泽寺
唐广福寺
武周香山寺
明迎恩寺
第二节 道观
西汉中岳庙
汉濯龙宫
汉濯龙祠
隋玉清玄坛
唐上清宫
唐弘道观
伪燕圣武观
唐圣真观
唐通玄观
第三节 历代寺观名人祠庙一览表
(一)历代佛寺一览表
(二)历代道观一览表
(三)历代名人祠庙一览表
后记
凡 例
一、本书内容包括:《释道略传》、《历史故事》、《释道经典》和《寺观简介》四大部分。
二、本书记事时间:上起春秋,下迄清代。
三、春秋时,老子的道家学派创始于洛阳;至东汉,道家学派直接衍变为黄老道于洛阳;黄老道又直接演变为传统道教: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均与洛阳有关联。为探寻来龙去脉,所以,从春秋写起。
四、本书记事地域:为九都洛阳历史上所属范围,后不隶属洛阳的有:
密县:东汉时,属司隶河南尹(治洛阳)。
济源县: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至会昌三年(公元843年)隶属河南府(治洛阳)。
登封县、巩县、渑池县:清代仍隶属河南府(治洛阳)。本世纪五十年代后,行政区划变更,不隶属洛阳。
五、《释道传略》包括:《高僧》和《名道》两部分。无论其籍贯,也不论其居洛久暂,只要其在洛阳的活动事迹,载之于史、影响较大的,则酌情选入。
六、《历史故事》部分,主要是指能推动洛阳释、道两教的传入、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则采纳编入。
七、《释道经典》包括:《释典》和《道经》两部分。均为洛阳籍人或 在洛阳的外籍人的译作和著作,并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作用的。以时代先后为顺序,简要选入,略作介绍。
八、《释典》包括:经、律、论三部分。简介以经为主,律、论 次之。
九、《道经》包括:原在洛阳或流传于洛阳的个人哲学著作,后又被道教奉为经典的,如老子《道德经》、于吉《太平经》等;有在洛阳弘道传法的道人的专著,如寇谦之的《老君音诵诫经》、孙思邈的《坐忘论》等。
十、《寺观简介》包括:《寺观事迹》、《历代佛寺一览表》、《历代道观一览表》和历代名人祠庙一览表》四部分。
十一、《寺观事迹》包括:《佛寺》和《道观》两部分。主要选择洛阳的寺观,在历史上,出现过与国家直接有关的大事;还有释、道名人的译经、题诗、著述和弘道传法等活动,简要列入。
十二、《历代佛寺一览表》和《历代道观一览表》:为曾在洛阳历史上存在过的寺观,无论其后来毁灭与否,尽量录入,并标定其具体位置和创建年代;弄不清楚的,空缺。
十三、《历代名人祠庙一览表》:为洛阳或在洛阳的名人,包括政治、思想、文学、科技以及造福时人的著名人物,被后世尊敬和崇拜,特建祠庙,供奉其塑像或牌位,以作纪念的。虽不属传统释道信奉,但属于民间信仰的,如《周公庙》、《狄公祠》等,一概列入。
十四、本书旨在为九都洛阳,收集和保存较为系统的释、道两教的重要资料,以供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和研究。但由于作者为非专业研究者,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本书的框架结构、立意布局、选材内容和语言表述等方面,肯定有不少缺憾,望读者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