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唯高级动物mv: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2:43:25
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二十七本人体软组织损伤学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内容开始: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很多,各科医师都有一些治疗方法,有中医的,有西医的,也有中西医并举的。从非手术到手术,有中医传统疗法,也有许多创新疗法,疗法优劣应以取效快慢、收效时间长短、留下后遗症多少、有无复发率为选用标准。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辨证,找出主要症结,采用最佳疗法,有主有次,有先有后,或以某疗法为主,辅以综合治疗,或以几种方法同时或分期进行。这样才能对复杂的软组织损伤的不同程度、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组织选用恰当的治疗方案及治疗方法,从而取得良好效果。
第一节推拿疗法
中医推拿疗法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容丰富。推拿疗法可以治疗许多病症,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中被广泛应用,而且有许多流派,各有独特的长处。推拿疗法是医生在病者不同的部位如穴位上、疼痛处使用某种规范的手部动作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推拿”这一名称在我国最早见于明代张介宾的《类经》 注释和龚云林的《 小儿推拿治婴秘旨》 。在古代也称为“按摩”(《 素间· 血气形志篇》 )、“按跷”(《 素问· 异法方宜论》 )、“案机”(《 史记· 扁鹊传)) )等。
虽然,推拿在我国古代也称为按摩,但它与目前国外的按摩、整脊、指压等方法有很大区别,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中国的推拿疗8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常以中医经络、穴位理论为依据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推拿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的颈肩腰腿痛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医宗金鉴》 记有“夫手法者,谓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之复于旧也”, “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凝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奎滞,以散郁结之肿,其患可愈”。《血气形志篇》 中还说:“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醒药。”《 内经· 举痛论》 中述:“按之则热气至,热至则痛止。”《 汉书· 东方朔传》 中颜师对压痛点有描述,称“阿”是呼痛的声音,以痛为脸,称为“阿是穴”。
目前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的颈肩腰腿痛症中使用的推拿方法是属整个推拿学中的一部分。各类手法、理论在中医西医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有所发展,不但有中医理论的指导,且融入西医解剖及西医一些理论基础,使在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中疗效不断有所提高,学说和理论也有很大的发展。
一、推拿手法的作用及其分类
推拿手法的作用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滑利关节。在《 素问· 血气形志篇》 中王太仆注述有“惊则脉气并,恐则神不收,故经络不通,而病不仁,按摩者开通闭塞,导引阴阳”。
从现代医学来看,推拿疗法是通过医者施行的各种手法对病者身体的一些特定部位进行一种良性的物理性刺激,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血管、淋巴、内脏的功能,使疾病症状得以缓解或者消除。有时对内、外、骨伤、妇、儿等科的一些疾病往往起到手术和药物不能起到的作用。
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通过手法对特定部位的治疗,可以使肢体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循环增加。上海复旦大学曾在1979 年报道在治疗肩周炎的病人实验中观察到患侧上肢手指末端毛细血管的流量比治疗前增加了4 一5 倍,认为手法具有改善损伤处及其周边的血液循环,促进患处修复的作用。另外,手法通过似脉冲状的挤、8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压、推拿等方法,除增加血液循环之外,还可加快淋巴的循环。有人报道在狗体上进行实验,观察到手法后淋巴的流动较受手法前增加7 倍。由于推拿后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所以对软组织损伤病者来讲,具有加速消除肿胀,促进对一些致病致痛物质的吸收作用。符合中医理论所提出的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效果。另外,通过手法的力的作用,对缓解和消除肌肉的紧张、痉挛,消除软组织损伤处所造成的粘连,帮助腔鞘、滑膜内积液的吸收,整复关节的嵌顿、错位,恢复关节、肢体的活动功能有明显的效果。此外,推拿治疗还能调整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相对平衡作用,通过手法在一定部位上的治疗使神经、体液对人体整体和局部产生作用。我国生理学家冯德培教授有这样的论述:“在一切压痛点现象中,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亢进这个因素总是存在的。”而手法治疗中对这种神经兴奋性亢进的抑制作用在临床观察中得到证实。比如当受试患者一侧下肢肌肉出现疼痛,在肌电图的检测下,对另一侧下肢进行手法治疗,最后可以从肌电图记录中发现疼痛一侧的肌紧张电位出现减低或者消失。这证实了手法对中枢神经调节所起的作用。中医历来就有“上病下治”、“左病右治”的治疗方法。此外,手法治疗的镇痛效果还表现在对致痛物质的作用上。南京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推拿手法治疗,同时对患者推拿前后尿中5 一经叫噪乙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患者在首次推拿后尿中5 一经叫噪乙酸含量显著升高,而且升高的程度与治疗效果有关。这个实验提示,推拿可以加速患者病体内5 一经色胺的破坏,从而使损伤过程中大量生成或者释放的致痛物质5 一经色胺含量下降,产生镇痛效应。本书作者之一昊文豹医生在上海时曾与上海医科大学针麻研究室、中山医院推拿科对颈肩腰腿痛症病人进行推拿治疗前后血清中内啡肤含量测定,被测定患者年龄最小的为21 岁,最大的为58 岁,病程最短的为1 年,最长的为8 年。发现病人在推拿前后体内的内啡肤含量均有变化,作推拿后血清中内啡肤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8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高,竞争率从40 . 9 士4 . 3 %增加到47 . 9 士3 . 5 % ,平均值增加7 % ,推拿后血清中内啡肤含量与推拿前相比,经t 值测验(P < 0 . 01 ) ,增高值有显著差异。在此同时,另外对19 例正常人血清中内啡肤含量进行测定,平均竞争率为43 . 2 土5 . 5 % ,这说明患有慢性软组织损伤性颈肩腰腿痛症的患者,他们在作推拿前的血清中内啡肤含量较正常人低。瑞典TeseninS 等人也报道说,慢性疼痛患者脑脊液中内啡肤含量较正常人低。经手法后有明显升高,这可说明推拿可达到镇痛作用,这种镇痛作用是与人体内血清中内啡肤的含量有关。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研究室的研究人员报道,观察了推拿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病人血浆单胺类物质的影响,在推拿前和推拿后30 分钟分别取血测定样品。结果显示,推拿前与推拿后相比,血浆中单胺类物质含量与推拿所起的作用有密切的关联,血浆中5 一HT 含量增加以及CA 含量减少越显著,推拿疗效越好。提示了在推拿治疗过程之中,血浆中的单胺类物质可能也是参与调整镇痛的主要物质之一。
上海伤骨科研究所符诗聪等人用家兔作为肘关节血肿模型,观察手法治疗肘关节血肿的组织学变化,得到的结果是:① 手法有利于滑膜功能的恢复,手法第一天后在组织学观察中可见大量的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参与对红细胞的清除工作,以利于尽快促使积血吸收,减少关节腔内的纤维素沉着,使滑膜层的炎性反应大为减轻,加快滑膜功能恢复。② 手法有利于恢复滑液对软骨的营养。由于外伤使滑膜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改变了滑液成分,使关节软骨的营养来源与动力全遭破坏,积血难以很快吸收,由于营养障碍,造成变性。手法使关节内血肿可尽快地扩散、吸收,滑液恢复其营养软骨的功能。无疑对维护关节软骨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是有益的。
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研究室刘志诚等人,用家兔的病理模型,观察损伤和推拿治疗前后脑脊液和血液内介质、激素和活性酶的含量变化,揭示手法的治疗作用。① 推拿治疗后损伤肢体立即从苍白变84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为红润;一天左右出现轻度红肿热痛,损伤肢体可以负重,运动功能开始改善;三天左右损伤处红肿热痛开始消退,运动功能基本正常。② 损伤后家兔脑脊液中Tyr 、DA 和NA 均大量增高。手法治疗后家兔脑脊液中NA 含量显著减少,而HVA 含量显著增高。故损伤后可以增强中枢DA 和NA 的合成,而推拿可使之减弱,还可增强DA 的分解。③ 损伤后脑脊液中TrP 和5 一HT 含量显著减少,推拿后Trp 、5 一HT 和5 一HLAA 含量均显著升高;而5 一HT 比5 一HLAA 含量的升高更显著。说明推拿可以增强中枢5 一HT 的合成和分解代谢。④ 损伤后脑脊液中AchE 活性明显下降,而推拿后恢复正常水平。⑤ 损伤随着时间的延长家兔脑脊液H 含量明显下降,而推拿后明显升高。⑥ 损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家兔血浆中Phe 、Tyr 、DA 和HA 的含量均显著增高,而血浆中HVA 含量却明显减少。推拿后家兔血浆Phe 和HVA 含量显著升高,而DA 含量明显减少。说明推拿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外周DA 和NA 的合成,而且还可以增强外周1 ) A 的分解。⑦ 推拿治疗可以促进软组织损伤的家兔全血AchE 活性升高,还可以缩短全血AchE 活性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⑧ 损伤后家兔血浆中NA 、Ad 、CS 和BS 含量均显著升高,推拿后家兔血浆中NA 、Ad 、CS 和BS 含量均明显回降。⑨ 损伤后家兔血浆中T 印、5 一HT 和H 含量显著增高,而推拿治疗可以逆转以上变化。说明推拿可以降低5 一HT 和H 的合成,还可以增强5 一HT 的分解。推拿具有对外周致痛性和致炎性介质的影响和调整作用。
上海中医学院姜宏等人报道“指压推拿对腰腿痛患者皮层诱发电位的影响”一文中运用神经电生理学方法观察指压推拿前后腰腿痛患者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手法镇痛治疗与皮层诱发电位晚成分波幅的受抑有关(P < 0 . 05 ) ,手法停止后仍有一定的抑制后效应。上述变化与镇痛药物对皮层诱发电位的影响相似,从而推测指压推拿镇痛效应环节可能在于激活了大脑皮层的下行抑制系统。
8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推拿手法在临床之中逐步形成的各种流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是几千年来所积累而成的,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之中方法多种多样。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体会,得出这样的治疗原则,即不管手法形式的多变、多样,手法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之中应围绕消除疼痛、消除压痛点以及解除肌肉紧张、肌肉痉挛为主要任务,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使软组织损伤病症得以缓解或治愈。推拿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可分为以下儿类。
1 .消除疼痛点(区)的手法。如推、按、拨、点、压等比较集中于疼痛处的点状或者小面积治疗的手法,加强消除疼痛点(区)的直接作用。
2 .用以解除肌肉紧张、肌肉痉挛以及牵涉性区域的疼痛类手法。比如有攘、摩、推、揉、平推、拿等治疗面积较大,通过放松肌肉、神经、筋膜以达到活血解痉目的的手法。
3 .拉伸软组织的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使病肢体加深效果,恢复肢体功能的各种被动运动动作。如伸展、屈曲、拉伸、直扳、斜扳、旋转、牵拉、分合等手法动作,起到恢复病者肢体功能,增扩患肢、患体的活动范围,使患处肌肉紧张得到进一步恢复,解除肌肉紧张及痉挛,促进疼痛消失的作用。
以上三大类手法及动作是治疗软组织损伤时推拿手法的基本大类。相互配合效果颇佳。
二、推拿手法的要求
推拿治疗疾病,是以手法为主。何谓手法,我们体会是:“手法应有法。法者,法度也。逐长期训之悟得。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心灵神至。心与手合,气与力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蓄力于内,发力于外。软如锦绵,刚如沉铁,起手循法,收手有度。”
手法必须经过长期的正规的专门训练,掌握手法操作时的“法度”,根据各人不同病情而施以相应手法治疗。决非动手推推拿拿即可成为手法医生,它有许多要求、要领。只有通过长期训练及体86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会才能领悟其中的要求,使手法在治疗中发挥重大的作用。要想在软组织损伤中所产生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病症的治疗中取得满意的效果,除了弄通中医学理论以及经络学说、穴位之外,还要全面掌握西医有关病理、生理、解剖知识,尤其是肌肉、筋膜、韧带、关节、神经等方面的各种变化。首先在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前提下,选定治疗方案,明确治疗部位,分清主次,才能使推拿手法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说手法的功力大小、熟练程度以及如何对症选用恰到好处的手法是取效的关键。比如说,不同的疼痛点的深浅、肌肉和筋膜紧张程度、软组织损伤的程度、疼痛的状况、手法的作用力点(区)、施行手法的时间长短、用力大小、受力的角度等都可直接影响疗效。故在明确疼痛处病灶位置、软组织的紧张状况的前提下,手法作用力的大小、方向是根据人体病发各部的不同解剖位置,肌肉、筋膜、肌纤维走向排列的不同情况来进行辨证施手法的,起到祛疲镇痛,松解粘连,消除压痛点,解除肌紧张,舒筋活血,活跃组织循环,恢复生理功能的作用。手法要求可归纳为:“找准压痛点(病灶),解除肌紧张,用力要恰当,辨证施手法。”使手法做到准确、柔和、轻快、有力、有效。根据病变深浅、层次不同,从点到面,从面到点,有深有浅地进行治疗。真正做到一旦临诊,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法从手出。
手法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疾患中的三个要素是:恰当的点(部位)、恰当的力度、恰当的施用手法时间。
恰当的点(部位)― 当选定恰当的治疗点(部位)后,必须做到手法用力点(部位)固定,不能在做手法时随意移动,忽东忽西、忽上忽下。使手法在所要治疗点(部位)产生作用力。恰当的力― 对治疗点(部位)上,使用合适的推拿力度,使手法对病灶起到应有的作用力。
恰当的时间― 选定恰当的点(部位),用合适的手法力度,还要对病灶治疗保持恰当的治疗时间。病情不同,时间可以各异。上述三个要素,在软组织损伤治疗中正确配合、合理安排才能8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使手法在治疗中发挥最大作用及效能。三者不可缺一。
以推拿治疗疾病而论,主要是通过手法的作用力来产生效应,犹如中医内科施之中药的配伍,针灸治疗使用的银针。手法实是一种力的疗法,不论从古至今,国内外诸多流派和有关书籍对此如何论述。手法治疗既然是一种力的疗法,应该对一些常用手法所产生的作用力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客观的认识和测定。推拿的一些常用手法在施治时随着手法进行时位置的变化,其基本的动作的压力、压强、面积、角度有些什么变化,什么规律,是应该作些研究及观察的。这可对今后总结、整理、提高手法的理论和仿生推拿学等方面提供一些客观的科学依据,使常用手法有一个最基本的力学数据和指标。本书作者之一吴文豹医师几年前与上海科技大学力学系合作,对中医推拿手法中常用的六个类型十三种手法进行了力值和手法接触面积的测定,现将手法的具体测试介绍如下,以供研究手法的医生作为参考。
测试的推拿常用手法计有:① 推法;② 按法:有拇指按法、掌根按法、屈指按法、屈肘按法;③ 摩法:有指摩法和掌摩法;④ 平推法:大鱼际推法;⑤ 攘法;⑥ 揉法:有大鱼际揉法、小鱼际揉法、掌根揉法等六个类型十三种手法。推法、拇指按法和攘法属摆动类手法,而摩法、揉法属回旋类手法,平推法则属移动类手法。这次测试所用的主要仪器计有WDZ 一2 型万能电子测力仪两台,IOkg 和10Okg 的压力传感器各一台,测试手法运动幅度的量角器一只。主要测试各种常用手法在不同运动幅度时的压力值和接触面积。每种手法各测试三次,每次手法所产生的压力值可由万能电子测力仪直接读出,然后取其平均值,这样可减少由于手法用力不均而引起的误差。至于各种手法的接触面积,则采用直接刻印法,即对回旋类和移动类手法,则由演示者手部着力处涂上印油,直接刻印在标准的毫米格纸上,而对摆动类手法则在一个周期中,从开始到终止,每巧。为一间隔,刻印一次,以便对不同运动幅度的接触面积进行计算。
88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测试数据。这次测试所得数据计有六个类型十三个手法的接触面积及其压力值。详见表7 一1 和表7 一2 :
表7 一1 摆动类手法的压力值、接触面和平均压强值
度一
压力(吨)接触面( ct 褚)平均压强(吨左扣2 ) 压力(随)接触面( crn 勺平均压强(掩友In2 ) 压力(吨)接触面( cmz ) 平均压强(掩如内
表7 一2 回旋类和移动类手法的压力值、接触面和平均压强值
掌揉法大鱼际揉法小鱼际揉法大鱼际推法
平推法
掌摩法
指摩法
屈肘按法屈指按法双掌按法
单掌按法
手法
压力值(味)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分析和讨论:
① 摆动类手法所产生的压力大小与手法的摆动角度O 值有关,一般力是角度0 的函数,这类手法摆动一次,即为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内,上半周期作往前摆动,下半周期作复回摆动,在往前摆动期间,手作加速减速运动,此时发力是主要的,它是手法的主要用力阶段,用力的轻重直接影响疗效。在复回阶段,一般力维持在较低值,而要求手有急回作用,此时运动是主要的,摆动类手法就这样周而复始,直至操作完毕。
在往前摆动期间,当手的运动幅度自始值增加时,手法所产生的压力也随之增加,而当手的摆动幅度与体表趋近垂直时,手法的压力也迅速增大。据测定:摆动类手法在O = 750 一900 时,压力可达最大值(表7 一3 ) ,这主要与手法在着力处的曲度有关,而当O > 900 后,虽O 值增加,但压力却迅速下降,在日<900 之前,以每隔150 为一间隔与0 > 900 之后相应的每一间隔相比,后者比前者的压力值小,至上半周期结束时,一般压力值维持在较低值。表7 一3 各种手法在不同角度时的压力值
有关摆动类手法的压力值与运动幅度角O 的关系见图7 一1 。此外,手法的压力还与时间t 有关,这主要是由手法反复摆动形成的,使产生的压力呈周期性的脉冲力。
② 由上所知,各类手法实质都是用手在患者体表各部通过点、线、面的接触作推、按、摩、攘、揉等运动,通过运动产生手法的压力,故力是动力性质的,它与时间因素密切相关。摆动类手法利90
手法
压力值(吨)
0 = 75 。
日=900
推法
3 . 27
3 . 22
拇指按法
7 . 63
攘法
9 . 69
9 , 61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图7 一飞摆动类手法的压力值与运动幅度的关系图
用手的摆动产生周期性的脉冲力,回旋类却利用手的回旋方式产生,而移动类手法则利用手的移动方式产生,虽运动的方式不一,但都能产生一周期性的脉冲力,而刺激的程度不一,故力的作用方式是周期性的,刺激的形成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推拿疗法实为一周期性的脉冲力的刺激疗法,它积极刺激肌肤、经络、穴位和神经末梢感受器。其中手法的形式选择、压力的大小、运动的速度、作用的时间是推拿疗法中的四个重要因素,可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人的老少、身体的强弱、病症的虚实、治疗部位的大小和肌肉的厚薄等情况,确定出合理的定量指标,以供临床参考,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其中手法的压力的大小尤为重要,只有在确立了各种手法的力值指标的基础上,才能深深体会到手法要达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的要领,从而达到“深透”的作用。这次所测得的各种常用推拿手法的力值数据可供制订合理指标的科学依据。③ 如上所述,推拿疗法实是一种力的刺激疗法,其疗效与力的刺激程度密切有关,疗法中一般将刺激量只定性地分为强、中、轻三个等级,至于这三个等级的数量标准和手法过程中刺激程度的变化却很少提及,这样极易造成因各人理解不同而体会不一,因此对9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刺激的等级也就较难掌握。通过这次测试,我们可得出一些具体的力学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可客观地评定各种手法的刺激量的程度,以利于今后在大量测试的基础上科学地定出这些指标。例如摆动类手法中的攘法,其运动幅度为300 一巧0o 之间,力值变化范围为3 . 92 一9 . 69kg 之间,接触面积为9 . 08 一23 . 4c 时之间,平均压强为0 . 168 一0 . 595 掩/m 产之间,总的定为中等刺激;而回旋类手法中屈指按法,其压力值为ZI . 87kg ,接触面积为1 . 17c 时,平均压强为19 . 69kg / c 澎,则为强刺激;在指摩法中,压力值为o . 91kg , 接触面积为5 . 87cm2 ,平均压强为0 .巧5 吨左mZ ,与上相比,则可定为轻刺激。其实,有了定量指标后,也可将刺激量的等级定得多一些,面可宽一点,这样更有利于治疗。以上是对各种手法的等级评定,此外,在手法的一个周期内,其力的刺激的程度也是变化的,例如图中的攘法,在往前的半周期内,其力值经小~大~小的变化过程,其刺激的程度也不一,因此也可根据定量数据来评定刺激量的等级。中医推拿疗法既然从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种“力”的疗法,我们的实验仅仅是初步的探索,只是对手法力的一种尝试研究。实际上推拿疗法中手法千变万化,其中有着十分复杂的生物力学问题,有待人们去进一步探讨及研究。如:
① 在诊断和治疗中如何运用生物力学观点去辨证施治。② 各种手法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研究。
③ 在人体软组织体表上手法力的测定、分析和研究。④ 手法中使用的被动动作的力学分析。
⑤ 人体软组织体表在手法强迫干扰力作用下软组织(如毛细血管、肌肉、血液、韧带、筋膜等)的力学分析和研究等。⑥ 由于人体软组织本身材料是具有大变形、变截面、不匀质、猫弹性或猫塑性等特点,故软组织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力学特性。比较复杂,而且有许多内容可供研究。
另外,我们还认识到推拿疗法实际上还不光是一个力学问题,它在治疗中所产生的效应除力的作用外,尚有热量的产生、生物电9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的作用、被动动作对软组织的作用、推拿治疗中传导油发热与药理的作用、中药热敷的药理作用等,都是可以在今后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研究的。
三、软组织损伤临床常用手法
我们把推拿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的颈肩腰腿痛症分成三个类型,即消除局部疼痛、放松肌肉紧张以及恢复正常肢体活动的被动动作。下面就软组织损伤临床常用手法进行介绍。
(一)以解除局部疼痛、消除压痛点为主的手法:
1 .推法:用大拇指指端、螺纹面或者偏峰着力于所需要治疗部位。沉肩,垂肘,腕端平,指吸定,指实掌虚,以腕关节为主动作来回摆动,谓之推法(图7 一2 )。
一夕吓多
冷产
悬腕,手握空拳,拇指端自然着力
腕部向内摆动燕户一
腕部向外摆动图7 一2 推法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动作要领:上肢放松、自然垂腕、手握空拳、拇指端着力治疗部位,紧推慢移、行如直线。压力均匀,腕部摆动幅度在300 一1200 之间。
2 .点法:点法可有多种,根据病情选用,有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的指尖、螺纹面或者各指关节的中节部位点住所需要的治疗部位,根据治疗处的肌纤维、韧带、筋膜等分布走向作横向点压,可先轻后渐重或时轻时重用力点压,谓之点法(图7 一3 )。一般多用于较深层次的软组织病变的治疗,具有解痉镇痛,消除压痛点的作用。
厂2
大拇指点大拇指中节点图7 一3 点法动作要领:蓄力于腕,发力于指,指实掌虚,力度适当。
3 .指拨法:沉肩,垂肘,微屈肘关节,以拇指的指端或者螺纹面着力于所需治疗的压痛点(病灶)处,与肌纤维、韧带、肌键等组织垂直,作横行的拨动,谓之指拨法(图7 一4 )。此法用力较小时适用于浅层的韧带、筋膜及肌肉附着点,力大时可应用于肌层比较深处的压痛点病
\
灶。为消除压痛点常用手法之一。动作要领:蓄力于肩,发力于指端,时重,轻重交替,恰到好处。
94
图7 一4 指拨法
用力时要刚中有柔,时轻
矛r 奋毛仑}西三七刀承』 翻『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4 .单掌按法:伸腕,以手掌的掌根面着力于所需要的治疗部位,使掌根用力时轻时重按压患部,谓之单掌按法(图7 一5 )。此法常适用于疼痛面积较大的治疗部位。
动作要领:沉肩,垂肘,用力于上臂,聚力于腕部,发力于掌根,指虚掌实,柔中见刚,时轻时重进行按压,消除肌肉痛。5 .双掌按法:一手如单掌按法,另一手以整个手掌再加压在手背上,双手同时用力,蓄力于腕,发力于掌,谓之双掌按法(图7 一6 )。此法常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患部。
图7 一5 单掌按法

厂又分
用力于上肢,指虚掌实,用力要
沉而深透。使较深层的病痛处起图7 一6 到作用。
6 .屈指按法:屈曲示指中节,以该处关节屈曲顶面按定在疼痛点上,与所需要治疗部位的肌肉纤维、肌健、韧带垂直作定时按压,谓之屈指按法(图7 一7 )。常适用于一些较顽固的压痛点以及肌肉附着点处。
动作要领:沉肩,垂肘,蓄力于掌,指实掌虚,发力于指关节面,时轻时重,刚中有柔作用于患处。
双掌按法
图7 一7 屈指按法
7 .屈肘压法:沉肩,屈曲肘关节,以尺骨鹰嘴突为着力点9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按压患处,聚力于肩、发力于肘,时轻时重对患处进行按压,谓之屈肘压法(图7 一8 )。此法常适用于病人肌肉丰厚处的深层的软组织病变。
动作要领:沉肩,屈肘,塌腰沉胯,助以发力,蓄力于肩,发力于肘部,用力要恰当,刚中带柔,沉而不滞,力达深层。
(二)以解除肌肉痉挛、松缓筋膜紧张、松弛韧带等组织为主的手法:
图7 一8 屈肘压法
1 .攘法:以手背外侧面及掌指关节、小鱼际外侧附着在所需要的治疗部位,用上述部位作为着力点,以腕关节为主动,屈伸外旋的来回动攘,谓之攘法(图7 一9 )。此法对于解除肌肉紧张,调节神经,改善血液循环有良好的作用。
入人
掌背小鱼际着力
腕部屈曲外旋
一了一一一益卜、、少从叭沙
着力部分
图7 一9 攘法
动作要领:沉肩,上臂用力,肘关节屈曲1200 ,肘部离身前30 一40cm 。前臂放松,此手背外侧着力作攘动状运动,来回幅度在300 一1500 之间。用力要均匀,动作要有节奏。
96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2 ,拿法: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的指端或罗纹面,作对称拿捏状用力,拿住所需要治疗的部位。即拿住治疗的肌肉、肌膛等软组织作一紧一松、时轻时重的拿动,谓之拿法(图7 一10 )。此法常用于解除局部或者成条状肌肉紧张,松弛紧张之肌纤维及肌腔。常有很好解痉止痛的作用。
图7 一10 拿法
动作要领:手握空拳,指实掌虚,蓄力于腕,发力于指端。3 .掌摩法:伸腕,以/
手掌面或者掌根,附着于
所要治疗的部位,以腕关
节为主动,作环形圆状面
的有节律的摩动,环状摩
动面积根据病情之需可大-气二甲‘护,,份坦‘子里士罗伙竺遭可小,此谓之掌摩法(图、7 一11 )。此法常用于放松浅
层的筋膜、肌肉。也可用
于比较丰厚的肌肉层等。
动作要领:沉肩,垂肘,伸腕,发力于掌,掌实指虚,用力要均匀,
缈气夕
图7 一11 掌康法
以腕关节为主动,蓄力于肩,动作要缓和深沉、协调而有节
奏。柔中见刚,缠绵透劲。
4 .指摩法:稍竖腕,手掌自然下垂,手指略为并拢,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面螺纹面附着于所需要治疗的部位,摩动时以腕9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关节为主动带动手指关节作环形而有节律的手指摩动,谓之指摩法(图7 一12 )。此法常适用于浅表处,疼痛较剧烈的压痛点及皮下层的韧带、筋膜的损伤。卜动作要领:沉肩,垂肘,稍竖腕部,以腕关节为动作的枢纽,带动前臂运动,蓄力于腕,着力于指面,发力于指尖。浮,重而不滞,连绵不断。
5 ,掌揉法:沉肩,用手掌面或者掌根贴定所需要的治疗部位,以腕关节为主动作回旋而轻柔地圈状揉动,才谓之掌揉法(图7 一13 )。此法常用于g 少面积较大的肌肉疼痛及紧张状的软组织。
动作要领:沉肩后聚力于肩,上肢放松,蓄力于腕,发力于掌,以腕
/ '

指康法
摩动时须做到轻而不
图7 一13 掌操法
关节为主动作含蓄而深沉不浮的回旋揉动运动,压力柔和而透出刚劲,动作连绵不断。
6 .大鱼际揉法:沉肩,垂肘,平腕,用手掌掌面的大鱼际吸定所需要的治疗部位,以腕关节为主动作回旋状而轻柔明快的圈状揉动,谓之大鱼际揉法(图7 一14 )。该法适用于浅表层的肌肉、韧带、肌腔、健鞘、筋膜等损伤与炎症。具有松弛紧张、消肿止痛的作用。
动作要领:沉肩,垂肘,上肢放
松,揉动时劲力从腕关节透出,集聚
在鱼际,紧揉慢移,用力轻而不浮,
力透肌肤。
7 .小鱼际揉法:沉肩,伸腕,用
手掌的小鱼际吸定所需的治疗部位,
98
图7 一14 大鱼际操法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以腕关节为主动作回旋而轻柔适中的圈状揉动。谓之小鱼际揉法。动作要领:沉肩,垂肘,上肢放松,蓄力于腕,发力于小鱼际,紧揉慢移,动作连贯而深沉不滞。
8 .平推法:沉肩,上/
肢放松,以手的整个掌面(大小鱼际、掌根、掌面)贴附所需的治疗部位,以肘关节伸屈作单向的直线来回的推动,谓之平推法(图
图7 一15
7 一15 )。此法适用于大面积的软组织治疗,具有改善血供、散寒止痛、放松软组织的作用。
动作要领:沉肩后聚力于肩与上臂,前臂放松,发力于掌面,来回推动用力均匀,做到重而不滞,轻而不浮,发劲透热。9 .大鱼际推法:沉肩,上肢放松,/ /
一\、\
以大鱼际紧贴所需要治疗部位,伸屈肘关节作单向直线状来回推动,谓之大鱼际推法(图7 一16 )。此法常被用于面积较大的软组织治疗,具有很好的透热消肿、活血祛癖、解痉镇痛、消除组织间水肿的效能。
图7 一16 大鱼际推法
动作要领:沉肩后聚力于肩与上臂,前臂放松自如,蓄力于腕,发力于大鱼际,推动来回均匀,重而不滞,轻而不浮,力透肌肤。本法可透热较快而强。
10 .小鱼际推法:沉肩,上肢放松,蓄力于腕,以小鱼际紧贴所治疗的部位,作单向直线状来回推动,谓之小鱼际推法(图7 一17 )。此法适用于肢体僵硬、酸胀发冷、麻木不温等症。本法使用得当,皮肌层可迅速增温,达到很高热量,故具有明显祛寒通络、解痉、调节神经和改善血液循环之功效。
动作要领:沉肩,聚力于肩及上臂,前臂自然放松,蓄力于掌99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腕部,发力于小鱼际,用力均匀,重而不滞,轻而不浮。劲透肌层。此法以讲究透力,不求与皮肤表面摩擦为原则。力求深透,对深层组织起作用。
以上是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病症时的JL 种常用手法。这些手法都是以消除压痛点、疼痛部位,解除肌肉紧张,去除因软组织损伤所产生的粘连、疼痛以及随之发生的肌肉紧张、活动功能受限等一系列症状为主要治疗目标。在临床使用时,根据病情的轻重,病灶的深浅,常选用一种手法,或者几种手法配合应用。从点到面,从面到点,有深有浅地进行治疗。手法必须熟练而有力,根据病情,恰到好处。手法动作须均匀、
二“,、幼犷


图7 一17 小鱼际推法
持久、柔和、有力、有节
律,达到力透肌肤的作用。手法在使用中应“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医者在使用手法治疗中应该达到“心领手会,手随心意,法从手出”。我国的推拿手法流派甚多,手法操作形式可有不同之处,但在对软组织损伤中这些基本原则及要求应该是一致的。四、被动动作在推拿治疗中的应用
被动动作是在推拿治疗时,根据患部的功能受限情况而逐步帮助功能恢复到有功能范围的一些动作。是恢复患体生理功能,使手法不能起到作用的部位的肌紧张得到解除。但被动动作必须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否则要造成再度的损伤。
对软组织中的肌肉、筋膜等应探讨其共性的原理,必须从肌肉等组织的物理特性这一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因为一切治疗中的被动动作有效与否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结合病理、解剖,了解人体各部正常生理活动范围,被动动作才能真正做到“切忌暴力”四个字。避免医源性损伤在治疗中的发生。
100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推拿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的颈肩腰腿痛中,手法主要对压痛点(病灶)进行机械性的破坏,消除压痛点,而且还能解除肌紧张导致的活动受限,这是临诊医生都有体会的。但对某一些肌肉的紧张,韧带、筋膜的挛缩,关节紊乱等软组织疾病在施用手法的同时配合被动动作可使效果更显著。手法与被动动作在治疗中是相辅相成的。被动动作是通过关节的各类运动牵拉肌肉、韧带、筋膜,使这些软组织受到纵向外力的作用(与肌纤维方向一致的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因为肌肉、韧带、筋膜的物理特性都是属于非完全J 性的弹性体,即在外力的作用下能伸长,外力除去后能恢复原来的长度(这叫弹性),但这种弹性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才起作用,物理上叫弹性限度,而外力的拉长如果超出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原有的长度,总要留下那么一点永久性的变形部分。在一定的弹性限度内,外力的作用与所留下的形变是成正比的(这叫虎克定律), 人体软组织中的肌肉、韧带、筋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合这种虎克定律的,但又不完全遵守虎克定律,主要不同点是:肌肉、韧带、筋膜的形变虽与外力成正比,但更与外力作用的时间成正比,外力的作用越长,肌肉、韧带、筋膜等的形变也愈大,恢复原来的长度也就越难。因此,骨折、创伤、软组织损伤后的功能锻炼及体疗,对功能治疗恢复能起作用的主要原理就在于此。再如正常人在体育运动中,如在武术、体操、芭蕾舞中训练“搁腿”、“压腿”、“拉韧带”等,日积月累可使这些运动员、演员的关节活动范围比一般人大而灵活,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根据肌肉、韧带、筋膜的这个物理特性,被动动作的关键之一是:
被动动作应在被牵拉动作后的时间上下功夫,只要病情允许,动作必须维持相应的时间而不是在用力的大小上下功夫。被动动作要柔和、缓慢一些,在时间上要稍长一点,当然要根据病情而论,并非越长越好,要结合临床体会,正确掌握。
关键之二是:根据病情、症状,每次治疗中的被动动作一定要10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超出原有患部的活动范围,但不得超过人体正常的生理解剖范围。在病情的允许范畴,每次治疗的被动动作须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一点,用柔和缓慢的作用力使患部限度逐步增大,直至恢复正常。但必须注意,在病情允许,病人能忍受的范围内进行治疗,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造成损伤。
简而言之,被动动作应对患处活动受限不能屈曲的,要做屈曲动作,不能伸展的,要做伸展动作,不能旋转的,要作旋转动作,以求达到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恢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一)被动动作技术的力学原理分析:人体的运动器官的部分骨、关节、肌肉可以看作是个杠杆系统,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肌肉是动力。但是在被动动作中,动力是医生的力,被拉伸的病人肌肉是阻力。如何使医生用最小而适当的力,在患者所需治疗的肌肉韧带、筋膜处发挥最大的效应,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由于人体上有许多肌肉的起止点不只跨越一个关节(也有跨越一个关节的单关节肌),而是跨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节,这种肌肉称为双关节肌。比如大腿后面的股三弦肌(半健肌、半膜肌、股二头肌)是跨过硫关节和膝关节的。小腿后肌群是跨过躁关节和膝关节的。在被动动作中,拉伸肌肉时,要使肌肉的起止点离开得越远越好。根据这个原理,在许多情况下,压痛点推拿疗法中的一切被动动作,要固定其中的一端即需治疗的部位。我们先来举一个例子,如作屈膝屈脆被动动作,其目的主要是拉伸有病的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臀大肌是只跨越一个关节― 髓关节的单关节肌,因此在作屈膝屈硫时,假如治疗的是臀部肌群,要尽可能地去固定骨盆,如果出现骨盆跟着一起起来,臀部离床面,那拉伸臀大肌的作用就减少甚至失去,被动动作虽已做过,但对要求治疗的臀大肌毫无实效。而在拉伸双关节肌群时,要考虑到隔开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的起止点尽量离开得最远,通常办法是将你所要治疗的一端部位固定,拉伸另一端,如直腿抬高的被动动作,要固定其骸关节的上端环节― 骨盆。作被动的直腿抬高时,可以令助手按住骨盆的耽前10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上峪处,不能让骨盆跟着动作上转,臀部离开床面,即充分发挥被动的直腿抬高动作的治疗作用。另外,我们的目的是要将治疗作用放在艘关节臀肌群上,所以,应把整个下肢作为它的杠杆,这样力臂最长,对髓关节的效果最大。为此,一定要固定伸直的膝关节,这时如果膝关节发生屈动,杠杆上要求达到臀部的力化去而达不到骸关节处,因为这一屈动,股后肌群的止点就靠近起点,使被动动作的作用力大大下降,失去效果。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的颈、肩、腿病中,动作在各关节肌群的治疗中均采用这些原理,其他关节不一一举例。
压痛点推拿疗法中,被动动作的设计均须遵循软组织的物理特性、运动中的杠杆原理。因此,推拿中的被动动作切合临床实践,有其科学道理。如何使之在临床中发挥其更大的治疗作用,成为推拿治疗中与手法相辅相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二)推拿治疗中的主要被动动作介绍:在推拿对软组织损伤性颈肩腰腿痛症的治疗中,在手法治疗上配合适当的被动动作,可以增加疗效,进一步解除肌紧张或肌痉挛而引起的肢体活动功能障碍。此外,被动动作不仅具有恢复正常生理活动功效,而且随着肌紧张的消失还可以使因肌紧张而出现的一些疼痛随之得到消除。使“不松则痛”向“松则不痛”方向转
化,达到“因松止痛”的目的。1 .颈部常用被动动作:
( l )拔伸牵拉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病人背后,双手大鱼际抱住枕骨后方,掌指托住病人双侧下领骨,医者双侧前臂压住病人双肩,再以腕部用力将颈部向上拔伸,维持2 分钟左右。牵引放松颈部肌肉,扩大椎间隙(图7 一18 )。
( 2 )颈部侧扳法:患者取坐位,医者
图7 一18 拔伸牵拉法10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立于病人背后,医者用胸及上腹部抵住病人背部,以求固定病人身体,用一手抱住病人对侧的面领部向同侧缓缓扳动,维持2 分钟左右。牵拉放松病人对侧的胸锁乳突肌及前斜角肌群(图7 一19 )。( 3 )颈部旋转侧扳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病人背后,医者用胸及上腹部抵住病人背部,以求固定病人身体,令病者低头100 一200 , 以达放开颈椎后关节。医者一手大拇指抵按在病变棘突,另一手按抱住病人对侧下领部,缓缓向同侧扳动,当旋转至300 一400 时,一手大拇指开始用力下压,同时另一手稍用力扳动,有时可听到“喀哒”’一声。此方法对扩大椎间孔容积有作用(图7 一20 )。
圈7 一19 颈部侧扳法
图7 一20 颐部旋转侧扳法
( 4 )颈部卧式旋转侧扳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站立在病人头顶上后方,弯腰以一手托抱病人枕部,另一手扶住病人对侧面领部,将病人头部微微上托屈至20 . ,以求放开颈椎后关节,扶面一手将病人头部向手同侧慢慢转动,转至300 一400 时稍稍加力,有时可听到病人颈部“喀哒”一声。此法作用同前法,但比坐位更正104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确、安全(图7 一21 )。
( 5 )颈部前屈后伸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病人背部,一手扶住病人头顶与前额,另一手在颈部作攘法或推法,同时帮助病人往返作颈部前屈后伸动作。牵拉放松颈部肌肉,改善颈部受限的前屈后伸活动(图7 一22 )。

司了
图7 一21 颐部卧式旋转侧扳法
图7 一22 颈部前屈后伸法
11 、、、‘注了.
( 6 )颈部侧屈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病人背部,一手按住病人同侧肩部,另一手按在病人头顶部,同时慢慢用力,使病人颈部向被压的肩部对侧侧屈,然后维持约1 一2 分钟,放松被拉一侧颈部的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群及斜方肌的上部(图7 一23 )。2 .肩部常用被动动作:
( 1 )托肘摇肩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病人患肢一侧,一
{
/
圈7 一23 颐部侧屈法10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鼠脚
手按住病人肩峰处,另一手托起病人肘关节呈上臂侧平举状,并令病人肘关节屈曲900 ,前臂轻放于医者的前臂,由小到大作圆圈状转摇,活动肩关节,帮助松解肩关节粘连,改善肩部活动范围(图7 一24 )。
( 2 )握手摇肩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病人患肢一侧,微弯腰,一手按住病人肩部,

卜~
图7 一24 托肘摇肩法
病人肘关节伸直,另一手握住病人手掌或腕部,提起患肢呈外展400 。医者作环圈状摇动,同时一面摇动,一面可将患肢向外向下
户纷内
牵拉,由小到大帮助病人肩部活动,( 3 )大云手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肢一侧,稍弯腰,令病人肘关节伸直,外展400 ,医者一手按在病人患肢手背上,另一个手掌托住病人手掌心,作由内收、外展、上举、外旋向下内收的大圆圈状运动。在病人上肢开始外展、上举时,医
改善肩关节功能(图7 一25 )。
图7 一25
者按在病人手背的一手沿上肢内侧向下按抹,直至肩关节,医者托住病人掌心一手,在当病人上肢到上举时反掌转腕,握住病人手腕,帮助病人作向下外旋内收动作,此法在肩关节治疗后期使用,帮助加大恢复肩部活动,直到正常(图7 一26 )。
( 4 )肩部侧扳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病人患肢一侧,然后下蹲,将病人肘部搁在医者一侧肩部,与医者双手相叠,按住病人肩部然后开始慢慢起立,帮助患肢从小到大侧平举。此法常用于疾病后期,使肩部尽快恢复到正常侧平举范围,也使用于有明显肩关106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节粘连的病人。此时,用力要慎,慢慢加大,每次治疗增大一点切不可急进求成,引起损伤(图7 一27 )。
' } / 大云手(l )
卜1 。

大云手(2 )
图7 一26 大云手法.( 5 )肩部内收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病人背后,以胸及上腹抵住患肢肩脚部,手法之后,医者双手手指相叉抱握患肢的肘关节,令病人肘关节屈曲900 ,手掌搭向对侧肩部,医者慢慢加力,帮助患肢向对侧肩部靠拢,帮助恢复患肢内收活动(图7 一28 )。( 6 )肩部后弯法:患者取
图7 一27 肩部侧扳法
弓李咬绘
图7 一28 肩部内收法
坐位,医者立于患肢一侧,一手握住病人腕关节,使前臂紧贴肋10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部,肘关节屈至后手背靠紧腰部,之后沿脊柱慢慢向上,帮助作后弯动作,另一手在病人通过胸前按住对侧的肩关节固定身体,不使晃动,改善病人后弯欠利的生理功能(图7 一29 )。
( 7 )肩部卧式外展外旋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坐或立于病人患肢同侧,令病人患肢侧平举,医者一手握住患肢肘关节处,另一手可用攘法、掌按法等予以治疗,医者握住病人肘关节,一手帮助患者作外展、外旋的活动,恢复患者外展外旋的活动功能(图7 一30 )。
图7 一29 肩部后弯法
图7 一30 肩部卧式外展外旋法
( 8 )肩部卧式上举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坐或立于病人患侧肩部旁,令病人作上举动作,医者一手握住患肢的肘关节并向下缓缓用力下压,另一手在病人腋下外侧肌群及上臂内后侧用攘法、掌揉法、掌按法进行治疗,恢复患肢的上举功能(图7 一31 )。
3 .肘部常用被动动作:( 1 )肘关节卧式伸直法:患者取仰卧位,令病人自然放松在床面,医者坐在患肢一侧,一手108
, . .一一一图7 一31 肩部卧式上举法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握住病人上肢腕关节,另一手可在肘部内侧及其关节上下的肌肉处用攘法、掌按、掌揉、平推等法进行治疗,然后医者治疗的一手按住病人肘关节,握腕一手慢慢地向下压,帮助恢复肘关节的伸直功能(图7 一32 )。
/ ,
图7 一32 肘关节伸屈法
( 2 )肘关节卧式屈曲法:患者取仰卧位,该法同前伸直方法相同,不同的是治疗后令病人作肘部屈曲动作,医者握住病人患肢腕关节,另一手用力于病人腕部背侧处,慢慢用力下压,帮助恢复患肢屈曲功能(图7 一32 )。
( 3 )肘关节内外旋扳伸法:患者取坐位,医者位于患侧前方,或立或坐均可。医者一手托握住病人患肢肘关节,令病人手掌心向上,作外旋时,医者另一手慢慢用力,逐步扩大外旋角度,放松拉伸前臂屈腕肌群。作内旋时,医者握住病人腕部,一手慢慢用力
尹尹“、产:
图7 一33 肘关节内外旋扳伸法
向内向下,帮助作内旋运动,放松拉伸前臂伸腕肌群(图7 一33 )。4 .腕部常用被动动作:
( 1 )腕关节背伸法:患者取坐位,医者一手以对掌状握住病人109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手掌,另一手在病人腕关节背面作攘法、推法等治疗。之后,医者作治疗手法的一手改为用手掌按住病人患部腕背,同时医者握住病人手掌一手慢慢用力使病人腕部逐渐背伸,改善病人伸腕活动(图7 一34 )。
聆煞
图7 一34 腕关节背伸法
( 2 )腕关节屈曲法:患者取坐位,患部放松后放在床面及治疗台上,手心向上,医者立、坐均可,位于患部一侧。医者一手以掌心向上插入病人手背后握住,另一手在病人腕横纹处,腕关节内侧范围先用攘法、推法、揉法作治疗,之后医者治疗的一手按住病人腕横纹近侧前臂,医者握住病人手背一手,慢慢用力并作病人屈腕动作,改善病人的腕关节屈曲运动(图7 一35 )。
一一一耸声口,. ,抽,, ~一
图7 一35 腕关节屈曲法
( 3 )腕关节内收外展法:患者取坐、卧位均可,医者位于患肢前方,一手握紧病人患部腕关节,另一手握住病人患肢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之后,帮助病人作内收外展运动,改善110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腕部内收外展活动(图7 一36 )。
、灼洲当袄
;八引
图7 一36 腕关节内收外展法
( 4 )腕关节旋转法:患者取坐、卧位均可,医者位于患肢前方,一手握紧病人患肢腕关节作固定,另一手握住病人除大拇指外的四指,之后,作环圈状3600 的旋转,改善腕关节旋转的功能(图7 一37 )。
图7 一37 腕关节旋转法
5 .腰部常用被动动作:( 1 )腰部旋转侧扳法:肢髓关节,助手一手按在病人骼前上蜡下缘处,另一手按住病人膝关节上方部,以固定碗部,使扳动腰部时臀部不活动。医者坐在患者背后部,一手过患者腋下经肩前达病人颈部,以手掌按住,一手抵住病人腰部棘突,“压颈抬肘”将病人腰部向患侧旋转。松开腰椎后关节并帮助作旋转动作。左右可交替进行(图7 一38 )。
患者取坐位
令丁助手固定病人一侧下
图7 一38 腰部旋转侧扳法11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 2 )腰部旋转摇扳法: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病人背后,一腿跨前,夹住病人一下肢,医者一手经病人腋下扶握病人一肩前,向后上方扳起,另一手向前下方推动,医者双手同时用力使病人腰部作旋转运动,之后换手再作反方向动作,帮助患者作左右腰部旋转活动(图7 一39 )。( 3 )腰部卧式侧扳法:患者取侧卧位,使肩、髓在一直线上,医者立于病人背后腰部位,一手按着病人肩部向后推动,另一手按在病人的骼前上峙处向前扳动,使病人腰部交叉,有时可听到病人腰部有“喀嗒”之声,帮助病人作腰部旋转(图7 一40 )。
图7 一阳
图7 一40 腰部卧式侧扳法
( 4 )屈膝屈髓卧式压腰法:患者取仰卧位,令病人作屈膝屈俄动作,医者立于病人一侧臀部位置上,双手按着病人双腿膝下胫骨胫突处,用力下压,压时力点稍向后一点,防止臀部离床面,尽量避免骨盆发生上转,帮助病人拉松腰锨部韧带及肌肉(图7 一41 )。( 5 )单侧卧式扳腰法: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立于病人一侧腰部旁边,一手肘关节伸直,用手撑按住病人患处腰部棘突,另一手抱11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l

二派级
图7 一41 屈膝屈艘卧式压腰法
握起病人对侧下肢膝关节略上部位,医者以腰部发力将病人下肢提起至400 后再向脊柱中线靠拢上扳,有时病人腰椎可听到“喀嗒”之声。治疗病人后关节紊乱症及加强腰椎深度后旋(图7 一42 )。
犷会比今
图7 一42 单侧卧式扳腰法
( 6 )直腿抬高拉伸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立于患下肢一侧床旁,令一助手立于病人腔下肢一侧;助手一手按压在病人的铭前峪,一手按压在病人下肢的膝关节略上方以使固定,医者一手托握病人患下肢的跟部,前臂压住病人整个脚掌面,另一手按住病人的11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膝关节使其下肢伸直,
慢慢提起,在病人可忍受的直腿抬高角度维
持2 一3 分钟,然后医者托住病人跟部,
一手的前臂用力缓慢下压。
拉松病人下肢后伸肌群,牵拉下肢坐骨神经。(图7 一43 )。
恢复直腿抬高活动
图7 一43 直腿拾高拉伸法
( 7 )叠掌压腰法:患者取俯卧位,在病人胸前及大腿下1 乃处各垫上4 一5 只枕头,使病人腰腹部离开床面,医生立于病人腰部一侧,双手相叠,以手掌面按住腰椎中线,用力下压,时轻时重,使病人腰部作弹状运动,恢复病人的腰椎生理弧度,放松腰腹肌肉(图7 一44 )。
图7 一44 处掌压腰法
( 8 )双人弯腰法:患者取仰俯位,仰卧起坐
双手向前伸,医114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者与一助手各立于病人一侧腰部位置,医者与助手一手上肢相交于病人背部,并握住病人双侧腋下处。另一手扶住双侧床边作固定,用力慢慢下压,令病人努力向前弯腰,帮助病人作前弯腰动作,拉松病人腰背肌群及下肢后侧肌群(图7 一45 )。
6 .膝关节常用被动动作:


图7 一45 双人弯腰法
( l )膝关节屈曲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或坐于病人患肢膝部一侧,病人膝前可垫一枕头,医者一手可在病人胭窝周围处作攘法、揉法、按法等治疗,另一手扶在下肢躁部前面,然后,将治疗的一手按住下肢胭窝上方,另一个握住跺关节,慢慢托起作膝关节屈曲活动直至极限度,恢复膝关节屈曲功能(图7 一46 )。
图7 一46 膝关节屈伸法
( 2 )膝关节伸直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或坐于病人患肢膝部一侧,病人膝前可垫一枕头,医者一手可在病人胭窝周围处作攘法、揉法、按法等治疗,另一手握住下肢躁关节,然后,医者将治疗的一手换成按住胭窝上方,握躁关节一手用力下压,帮助患肢作伸直活动(图7 一46 )。
7 .躁关节常用被动动作:
( 1 )躁关节背伸牵拉法:患者取仰卧或坐位,医生坐于患肢踩1 1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部一侧,一手握住病人躁部,以手指按压外躁排骨头下缘并可作推法、按法等治疗,另一手握住前足掌部,向上推拉,帮助患部作背伸活动(图7 一47 )。
( 2 )躁关节蹂屈牵拉法:患者取仰卧或坐位,医生坐于患肢跺部一侧,一手握住病人躁部,另一手握住前足掌部,向下推拉,恢复患部躁关节蹂屈活动(图7 一48 )。
( 3 )躁关节旋转摇动法:患者取仰卧或坐位,医生坐于患肢躁部一侧,医者一手按握病人躁关节,另一手握紧足趾关节,将足向上牵拉,再向外翻,扩大躁关节内侧间隙,后将足部内翻,然后左右摇晃,最后作内外环状活动,用以滑利躁关节,拉松肌肉、韧带(图7 一49 )。
推拿中的被动动作其主要作用是使患处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活动范围,根据病情逐之增大,但必须在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所以在进行被动动作时必须了解熟悉人体各部正常活动范围,故现将人体各处的正常活动的幅度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图7 一47 躁关节背伸牵拉法
图7 一48 蹂关节踱屈牵拉法
图7 一49 躁关节旋转摇动法
图7 一52 一图7 一55 为肩关节活动范围。图7 一56 、图7 一57 为肘关节活动范围。图7 一59 一图7 一62 为髓关节活动范围。116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了、、、
。鲜全呱。哆华冻
群叛啄
Z
C 二}二场
、l 尹
气气I 产


图7 一50 颈段活动范围

汀0o } l 伸30 咬
侧屈200 、300
0
90
/

图7 一51
③ 腰段活动范围
哟叭训‘
口口匕口卜, 1 - ‘备月
. .为‘J .户‘
9 伯
图7 一52 前屈90 ' ,背伸450
图7 一53 外展900 11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300
90 。
判户
800
图7 一54 内旋800 ,外旋3 『
图7 一55 商举9Q '
、、.、
900
创)。
图7 一56 屈曲140 。,伸展180 .
图7 一57 旋前900 ,旋后900 118
尹声z 产
1450
图7 一63 膝关节活动范围
背屈200 一300
图7 一64 躁关节活动范围
五、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中的辅助疗法
在中医推拿历史上,历来有在手法治疗上辅以使用药物来加强治疗作用之举。如在隋唐时期,就有人在体表面皮肤上施行手法时,涂以中药的制膏(有莽草膏、丹参膏、乌头膏、野葛膏、陈元膏、木防己膏等)来发挥作用的,这种方法至今还被一些推拿医生采用。手法辅以药物的治疗方法可使药物与手法的功效相得益彰。压痛点推拿疗法的手法治疗,常也吸收并使用古代的这种方法,尤其是对移动类手法和拨动类手法,可以防止损伤病人的皮肤,同时加强手法的效应。下面介绍在门诊治疗中的常见的膏摩法及处方:(一)处方:
1 .消肿膏:
凡士林、冬青油、薄荷油,以100 克为例:凡士林75 克,冬青油20 克,薄荷油5 克,调成薄糊状即可使用。
适应病症:一切软组织损伤、扭伤、挫伤、拉伤、击伤。120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作用:散痛消肿,止痛活血,祛风散寒。
2 .定痛膏:
红花12 克,当归9 克,生草乌9 克,生川乌9 克,延胡索9 克,川芍9 克,苏木15 克,生大黄9 克,羌活9 克,独活9 克,木香9 克。
先将上药浸泡24 小时,然后熬煎至浓汁状,过滤清后调人凡士林成薄糊状使用。
适应病症:软组织急性损伤,肿胀疼痛,有祛癖止痛功效。3 .解痉祛痹膏:
红花12 克,桃仁9 克,当归9 克,香附子9 克,透骨草9 克,汉防己9 克,威灵仙10 克,五加皮6 克,细辛6 克,桂枝3 克,伸筋草12 克,木通9 克,秦芙9 克,寻骨风9 克,刘寄奴9 克,赤芍9 克,木瓜9 克。
先将上药浸泡4 小时,然后用温火熬煎至浓汁状,经过滤调人凡士林成薄糊状即可使用。
适应病症:软组织损伤后期,肌痉挛、酸痛麻木不仁。治疗筋络挛缩、筋骨酸痛、风湿麻木。
《 史记· 扁鹊传》 中记有:“上古有俞跄者,治病不以汤液醛酒。馋石桥引,案抗毒熨。”其中毒熨为传统中医外治法之一,即将药物炒热,布包,热熨患处,或用药汁以棉布浸渍趁热熨之。目前使用的推拿外用热敷方式,就是沿袭这种古老方法,用于临床治疗。4 .外用中药热敷方:
当归9 克,苏木15 克,寻骨风9 克,威灵仙9 克,五加皮9 克,路路通9 克,伸筋草9 克,菠葵9 克,川夸9 克,延胡索9 克,乳香12 克,没药12 克,落得打9 克,透骨草9 克,稀签草9 克,千年健9 克,红花12 克,海风藤9 克,络石藤9 克,独活9 克,老鹤草9 克,千千活9 克,鸡血藤9 克,鸡屎藤9 克,广木香9 克,丹参9 克,泽兰9 克。上述药量为一帖装袋,用一大锅煎开后,待温度稍降下,用毛巾浸人药汁后,拧干毛巾摊平,在手法治12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疗后,敷于患处并加以轻轻拍打,使药力透人肌肤,辅以手法,增加疗效(图7 一65 )。
图7 一65 热敷法
第二节针灸疗法
在临床中对软组织损伤性颈肩腰腿痛症的治疗,针灸疗法也是常选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对软组织损伤有着解痉镇痛、通经活血、调节神经的作用。另外对因软组织损伤而导致的一系列如内科、妇科、神经科症状也有良好的疗效。针灸疗法在治疗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疗法相互配合应用。
针灸疗法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除了了解软组织损伤局部损伤病情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软组织紧张之外的病理机制外,尚需配合针灸疗法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原则,熟悉经络、穴位的作用,尤其是经络学说中的十二经筋关于肌肉、肌膛、筋膜、韧带等走向、分12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布以及病候。十二经筋是古代医家对软组织损伤治疗经验的记录与总结,对我们治疗软组织损伤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一、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分类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根据经络学说载述:经脉和络脉是分布在人体各部纵横交叉的联络网,从脏腑以至皮肤、肌肉、筋骨等一切组织,都有经络贯穿其间,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即: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外连体表部分。其主要内容,则是经脉和络脉。经脉同络脉的区别是:以主干的,纵行的,分布比较深层的为“经脉”;以分支的,横斜的,分布比较浅表的为“络脉”。经脉与络脉的关系:经脉是主体,络脉是附丽于经脉的分支,经脉与络脉是密切连贯的。经脉除分布在肢体一定部位外,并深人体腔内连属五(六)脏六腑,络脉一般多散布在体表,联系“经筋”和“皮部”。其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一)经脉:经脉主要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三类。十二经的定名,是以阴阳为代名词,即阳分阳明、太阳、少阳,阴分太阴、少阴、厥阴,合起来称为六经。上肢和下肢各有阴阳六经(手六经加上足六经),称为十二经脉(经络中有很多“十二”的名称,其内容都与十二经脉相同)。经络系统中以十二经脉为全部经络的主体,所以后人又叫它为十二正经。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中分出的纵行的支脉,故又称为“别行的正经”。奇经八脉中大部分是十二经脉分出的较大的支脉,其名称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跻脉、阴跻脉、阳维脉、阴维脉,这八条脉同十二经脉、十二经别的循行有些不同,虽然大部分是纵行的,左右对称的,但也有横行的和分布在躯干正中线的,所以说它是“别道奇行”,因而叫做奇经。
(二)络脉:络脉主要有:十五络脉、络脉、孙络、浮络和血络等内容。十五络脉即十二络脉(每条经都有一条络脉)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的大络”,总共十五条,它是所有络脉的主12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体,通常叫做十五大络。十五络脉外另有“胃的大络”,故实际上是十六大络,因脾胃相为表里,所以习惯上称为十五络脉。从十五络脉分出的横斜散布的脉,一般统称络脉。从络脉中分出的细小支脉,称为孙络。络脉浮现于体表的,叫做浮络。络脉(特别是浮络)在皮肤上暴露出的细小血管称为血络。
(三)内属脏腑部分:经络联系着全身的组织、器官,它可以深入体腔连属各个脏器。经脉、经别、奇经、络脉都同内脏有一定的联系,而十二经脉则起着主要的作用。在中医学中,内脏分为脏和腑两类,每一条脉都同有关的一个脏或一个腑相连属,故称“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同时,还根据一个脏和一个腑“表里配合”理论,故连属某一脏或某一腑的经脉必同其表里相合的另一个腑或脏有密切的联系,即属于脏的络于腑,属于腑的络于脏,称为“脏腑属络”关系。此外,还通过经络的循行、交叉等与其他有关内脏通贯连接,构成内脏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四)外连体表部分:经络不仅深人体腔,而且还浅出体表。外连即指经络与体表组织之间的联系。经络与体表组织相联系,主要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经筋是十二经脉及其络脉中的气血所渗灌濡养的筋肉等组织,包括的内容较多,如肌肉、肌膜、筋膜、韧带等。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络脉所分布的皮肤部位,亦即在皮肤的经络分区。经筋、皮部与经脉、络脉有紧密的联系,故称经络“外络于肢节”。
经络系统就是以经脉、络脉为气血运行散布的径路,在体内同有关各脏腑连属,在体表与筋肉、皮肤等联系,内外通贯,纵横交叉,把人体内脏和肢体各部紧密连贯起来,组成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如表7 一4 :
124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表7 一4 经络系统表
对叭经
' - - - ' lj ― 飞脉络
! ― 州
一{
联系径
十二经脉― 内属脏腑,外连肢节十二经别― 从经脉分出,复合于经脉奇经八脉― 别道奇行的经脉分支十五络脉― 主要的络脉(大络)络脉― 从经脉和络脉分出的横斜分支孙络― 络脉的细小分支
浮络― 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内属― 脏腑― 同经脉及部分络脉相连属
内外连属}二_.十二经筋― 分布体表,不人脏腑’外连{,二_. _ .、_. ,二_.… _’士二皮邵― 皮肤鄙分的经络分区
二、经络的分布概况
经脉和络脉都有一定的分布部位,同时它们又是通贯连接,有交叉、交会、分离、汇合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具体内容分别叙述如下:(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分布于全身,主要分内行路线和外行路线两个部分。阴经经脉各内属于五(六)脏中的一脏,外行的都分布于四肢内侧;阳经经脉各内属于六腑中的一腑,外行的都分布于四肢外侧。在躯干部的分布:阳明、太阴,行身之前;少阳、厥阴,行身之侧;太阳行身之后,少阴行身之前。即手三阴,分布于胸部和上肢内侧;手三阳,分布于头面和上肢外侧;足三阳,分布于头面和下肢外侧;足三阴,分布于胸腹和下肢内侧。十二经脉分布于胸背、头面、四肢,均是左右对称,共计二十四条。其中每一条阴经都同另一条阳经在体内是脏腑相互属络,在体表是内侧和外侧表里的相配。经脉在人体内的分布,是十分复杂的。所谓纵行为经,横行为络,是指分布的基本情况。实际上,每一条经的循行,都有或多或少的迂回曲折、交错出人之处。因此,在十二经脉之间,以及经脉与经别、奇经、络脉之间,其循行分布,多有交叉和交会关系。交叉一般在相交以后,走向对侧;交会则大多在相交以后,仍走向与原来一致的方向。这是普遍现象,但也有少数特殊情况。经脉通过12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 ― 袱!里、.产侧内
以下为十二经的分布示意图:
经习
l 叼

‘去t 们}亡妇升心U 撇气
《 灵枢· 经脉》 :“肺手太阴之脉:1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2 .还循胃口,上肠属肺;3 .从肺系,横出腋下,4 .下循屠内,行少阴、心主之前,5 .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人寸口,6 .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7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图7 一66 手太阴肺经分布示意图
126
(灵枢· 经脉》 :“大肠手阳明之脉:1 .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2 .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3 .人肘外廉,上腐外前廉,4 .上肩,出悄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5 .下人缺盆,络肺,6 .下隔,属大肠;7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人下齿中;8 . 还出挟口,交人中― 左之右,右之左― 上挟鼻孔。”
《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 :" 9 .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
图7 一67 手阳明大肠经分布示意图
12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卜,。,
汁了百
《 灵枢· 经脉》 :“胃足阳明之脉:1 .起于鼻,交颇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2 .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3 .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4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人缺盆.5 .下服,属胃,络脾;6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人气街中;7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8 .以下碑关,抵伏兔,下膝殡中,9 ,下循胫外廉,下足跄,人中趾内间;10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人中趾外间;n .其支者,别跄上,人大指间,出其端。”
《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 " 12 ,胃合于三里。”
图7 一68 足阳明胃经分布示意图
128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 灵枢· 经脉》 :“脾足太阴之脉:1 . 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踩前廉,2 .上瑞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3 .上膝股内前廉,4 .入腹,属脾,络胃,5 .上腼,挟咽,连舌本,散舌下;6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肠,注心中。”
图7 一的足太阴脾经分布示意图
《 灵枢· 经脉): “心手少阴之脉:1 .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2 .下服,络小肠;3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4 .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5 . 下循膝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6 .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7 . 人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图7 一70 手少阴心经分布示意圈129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灵枢· 经脉): “小肠手太阳之脉:1 .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踩中,2 .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原文作筋,今从太素)之间,3 .上循蠕外后廉,4 .出肩解,绕肩脚,交肩上,5 .人缺盆,络心,6 .循咽下隔,抵胃,属小肠;7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毗,却入耳中,8 .其支者,别颊上顺,抵鼻,至目内毗,9 .斜络于颧。”
《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 :' 10 .小肠合人于巨虚下廉。”
图7 一71 手太阳小肠经分布示意图
130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 灵枢· 经脉》 :“膀胧足太阳之脉:1 .起于目内毗,上额,交塌;2 .其支者,从炭至耳上角,3 .其直者,从端人络脑,4 .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5 .人循祷,络肾,属膀胧;6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誉入胭中;7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脾,挟脊内,8 . 过辞枢,循稗外,从后廉下合胭中,9 .以下贯瑞内,出外媒之后,10 .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 :" 11 .膀脱合入于委中央。”
图7 一72 足太阳膀肤经分布示意图
131
(灵枢· 经脉): “肾足少阴之脉:1 .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2 .循内赚之后,别人跟中,以上麟内.3 .出胭内廉,上股内后廉,4 .贯脊属肾,络膀胧;5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肠,人肺中,循喉咙,挟舌本;6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脚中。”图7 一73 足少阴肾经分布示愈图
13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一~? ~一匀粉心-? ?
(灵枢· 经脉):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1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肠,历络三焦;2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3 .循肠内,行太阴、少阴之间,4 .人肘中,下仲,行两筋之间,5 .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6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图7 一74 手厥阴心包经分布示意圈
13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 灵枢· 经脉》 :“三焦手少阳之脉:1 .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2 . 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3 .循糯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4 .人缺盆,布脏中,散络心包,下隔遍属三焦;5 .其支者,从胶中,上出缺盆,6 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7 .以屈下颊至顺;8 .其支者,从耳后人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毗。”《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 :" 9 .三焦合人于委阳。”
(灵枢· 本输): “三焦者· 一9 .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人络膀眺。”
图7 一75 手少阳三焦经分布示愈图
134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 灵枢· 经脉》 :“胆足少阳之脉:1 ,起于目锐毗,上抵头角,下耳后,2 .循颈,行手少阳之前,3 .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人缺盆;4 .其支者,从耳后人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毗后;5 .其支者,别锐眺,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颂,6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脚中,7 ,贯隔,络肝,属胆,循胁里,8 .出气街,绕毛际,横人辞厌中;8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10 .下合稗厌中,以下循辞阳,出膝外廉,11 ,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躁之前,12 ,循足盼上,人小指次指之间;13 .其支者,别附上,人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 :" 14 .胆合于入阳陵泉。”
图7 一76 足少阳胆经分布示意圈
13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 灵枢· 经脉》 :“肝足厥阴之脉:1 .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附上廉.去内蹂一寸,2 . 上蹂八寸,交出太阴之后,3 ,上胭内廉,循股阴,4 .人毛中,环阴器,抵小腹,5 .挟胃,属肝,络胆,6 .上贯隔,布胁肋,7 .循喉咙之后,上人顽顺,8 .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嫩;9 .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10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隔,上注肺。”
图7 一77 足厥阴肝经分布示意圈
136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二)十二经别:十二经别的分布都从十二经脉中的同名经在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分出,以后延展散布,进人体腔内部,同各经所属络的脏腑相联系,然后再浅出体表。其循行特点是:先由浅人深,再由深出浅,即先起于四肢部分,再进人胸腹深部,以后又浅出体表、头项等部位。阴经经别和阳经经别当其最后浅出体表时有所区别,阳经经别从体腔内部浅出体表到头颈等部位时,仍旧并人于十二经脉中的同名经脉,阴经经别则不再归人同名经脉,而同与其表里的阳经经别合流。经别的分布,有离合现象,即自十二经脉中别出的现象叫做离,最后再并人于本经经脉的现象叫做合。十二经别依表里分成六组,称为六合,六合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的表里脏腑之间的联系。
(三)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有的分布在人体的正中,有的分布在人体的两侧。其分布在两侧的部分可以看成是十二经脉别出的重要分支。不过它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十二经别等有规则,而是纵横贯串,同十二经中的许多经脉发生紧密联系。这八条奇经,有的分布于人体正中,有的分布于左右两侧,上面到达头面,经历躯干,下面分布到腿足;有的则只在躯干部横斜围绕;某些奇经能深人体腔,联系内脏,但不像十二经脉有脏腑属络和表里相配关系;有的则只分布于体表部分。奇经八脉通过各种不同的分布形式,对全部经脉加强了组合作用。
(四)十五(六)络脉:十五络脉又称十五大络,即十二络脉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的大络。十二络脉是从十二经脉中分出的较大的横斜分布的络脉,每条都从十二经中的同名经脉分出,分出部位都在手腕或足躁以上的一定穴位,经过横斜扩散,再汇合于十二经脉。其分布特点,凡是从属表的阳经分出的,则走向其相合的里经;从属里的阴经分出的,则走向其相合的表经。有些络脉还深入体腔,同有关的脏腑发生联系。另外,任脉的络脉,从胸骨剑突下分出,散布于腹部;督脉的络脉,从尾骨下分出,散布于头部,并走向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脾的大络,出于腋下,散布于胸13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胁部。任脉的络脉联系各条阴经,督脉的络脉联系各条阳经,脾的大络,其分支细脉网罗全身,是十五络脉的统属。十五络脉外,另有“胃的大络”,出于左乳下,上贯横隔,联络肺脏,是宗气积聚的处所。
从十五络脉分出的支脉有络脉、孙络、浮络、血络等已见前述。其中孙络的分布是沿着十五大络分布的区域而向其周围横斜扩散,呈面状散布,主要扩散到周身体表,但也有分布到体腔内脏,并同经脉密切通贯和联系。浮络的分布都在身体浅表部位。(五)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的分布范围,基本上同十二经脉的分布部位一致。经筋分布于四肢末端、腕、躁、肘、膝以及躯干和头项等很多部位,一般不人内脏,并有结聚的特点。其结聚一般多缔结于四肢关节和骨骼的附近,而“前阴者,宗筋之所聚”,故某些经筋还结聚在生殖器部位。
皮部的分布古代文献中仅有“皮者脉之部”、“皮部以经脉为纪,、“诸经皆然”的论述,缺乏具体的记载。后代医家则认为:“循经脉行止所主,则皮部可知。”所以它们的分布区域可以参考十二经脉分布的路线和范围来理解。
以下为与软组织损伤疾患有比较直接关系的经络学说中的“经筋篇”的记载:经筋在周身的分布,都起于四肢末端,上达躯干。太阳、少阴在后;少阳、厥阴在侧;阳明、太阴在前。经筋的分布还有“结”和“聚”等特点,各经筋互相联系。如足太阳之筋,前结于伏锅,上结于完骨,与阳明、少阳相联系;足少阳之筋,前结于伏兔,后结于民部,与阳明、太阳相联系;足阳明之筋,上结于牌枢,后属于脊,与少阳、太阳相联系。另如,足三阴与足阳明之筋并结聚于生殖器部位,故《素问· 厥论》 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足太阴之筋还上腹,着于脊;足少阴之筋还循脊至项,合足太阴;手三阳之筋,并上布头面,结于头角;手三阴之筋,并布达胸内,其中手太阴之筋还延展到胁;手少阴之筋还到达脐部。现将各条经筋具体分布情况介绍如下:
138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1 .十二经筋的分布:
( l )足太阳经筋:起于足小趾,向上结于外躁,斜上结于膝部;其下循足外躁结于脚跟,上循跟结于胭;其分支结于小腿肚(胎)外,上胭中内侧,同胭中的并行向上结于臀部。再向上挟脊柱上项后,其分支另进人结于舌本。其直行的结于枕骨,上头顶,下前额(颜),结于鼻;分支为“目上网”,下结于鼻旁(顺)。另一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肩恨;别支人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分支出缺盆,斜上出于鼻旁(原文及分布见图7 一78 )。( 2 )足少阳经筋:起于足无名趾上,上结于外跺,上循胫外侧结于膝外侧;其分支起于外辅骨,上走牌,前面的结于伏兔上部,后面的结于民孤;其直行的向上布达胁下,过季胁,上走腋前侧,连系乳部,结于缺盆;直行的复从腋部向上延展,通过缺盆,出于足太阳的前面,循耳后上额角,交会于头顶,下走领下,上结于鼻旁;分支结于目外毗(原文及分布见图7 一79 )。
( 3 )足阳明经筋:起于足部的次趾、中趾和无名趾三个足趾,结于足跄上面,斜向外侧上行,布于外辅骨,上结于膝外侧,直上结于脾枢,上循胁肋连属于脊柱;其直行的循胫结于膝,分支络于外辅骨,合于足少阳;从膝部直上的循伏兔向上结于辞部,会聚于阴器;上向分布于腹部,结于缺盆;延展至颈部,上挟口,合于鼻旁,下结于鼻,上合于足太阳为“目上网”;分支从颊结于耳前(原文及分布见图7 一80 )。
( 4 )足太阴经筋:起于足大趾端内侧,上结于内跺;其直行的结于膝内辅骨,上循股内侧结于脾,会聚于阴器;再上行到腹部,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部,散布于胸中;在内的附着于脊柱(原文及分布见图7 一81 )。
( 5 )足厥阴经筋:起于足大趾的上面,上结于内躁之前,循胫内侧,上结于内辅骨下,沿股内侧结于阴器部,联络各条经筋(原文及分布见图7 一82 )。
139
饰l 让
《 灵枢· 经筋》 :“足太阳之筋:1 .起于足小趾,2 .上结于踩,3 .邪上结于膝,4 .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5 .结于胭;6 .其别者,结于瑞外,上胭中内廉,7 .与胭中并上结于臀,8 .上挟脊上项;9 .其支者,别人结于舌本;10 .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11 .下颜,结于鼻;12 .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顺;13 .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悄;14 .其支者,人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15 .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顺。”
图7 一78 足太阳经筋分布示意图
140
经筋图例
口口口.月自. 例声
路处处处经之之之线行结聚布接循所会散连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 . - - . . - ,
犷滩;
《 灵枢· 经筋》 :“足少阳之筋:1 .起于小趾次趾,上结外躁,2 .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3 ,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稗,4 .前者结于伏兔之上,5 .后者结于民;6 .其直者,上乘脸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府乳,结于缺盆;7 .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8 .循耳后,上额角,9 .交巅上,10 .下走领,上结于顺;11 .支者,结于目眺为外维。”图7 一79 足少阳经筋分布示意图
141
万)
《 灵枢· 经筋》 :“足阳明之筋:1 ,起于中三指,结于附上,2 .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3 .直上结于稗枢,4 .上循胁属脊;5 .其直者,上循舒,结于膝;6 ,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7 .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辞,聚于阴器,5 .上应而布,至缺盆而结,9 .上颈,上挟口,合于顺,下结于奥,上合于太阳… … 为目下网;10 .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图7 一80 足阳明经筋分布示意圈
142
《 灵枢· 经筋》 :“足太阴之筋:1 .起于大趾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踩;2 .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3 .上循阴股,结于辞,4 ,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5 .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6 .其内者,着于脊。”
图7 一81 足太阴经筋分布示意图
《 灵枢· 经筋》 :“足厥阴之筋:l , 起于大趾之上,上结于内蹂之前,2 . 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3 .上循阴股,4 .结于阴器,络诸筋。”图7 一82 足厥阴经筋分布示意图14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 6 )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之下,同足太阴之筋斜走内躁之下,结于脚跟部,同足太阳之筋会合,向上结于内辅骨下,同足太阴之筋向上沿股内侧结于阴器部。分支再沿着脊柱,挟普向上至后项,结于枕骨,和足太阳之筋会合(原文及分布见图7 一83 )。( 7 )手太阳经筋:起于手小指之上,向上结于腕背,上沿前臂内侧结于肘内锐骨(胧骨内上躲)之后,延展而结于腋下、其分支向后走腋后侧,向上绕肩脚,沿颈出足太阳之筋的前边,结于耳后完骨;从耳后分出一条支筋,走入耳中;其直行的出于耳上以后,向下结于额下,向上连属于目外毗。还有一条支筋,从额部分出,上至曲牙部,沿耳前,连属于目外毗,上额,结于头角(原文及分布见图7 一84 )。
( 8 )手少阳经筋:起于手无名指的末端,向上结于腕背,上沿前臂结于肘尖部位,循绕上臂外侧上肩走颈,合于手太阳;其分支当下领角后进入连系舌本;有一支筋从曲牙部上行,沿耳前,达目外毗,上过额,结于头角(原文及分布见图7 一85 )。
( 9 )手阳明经筋:起于手食指的末端,向上结于腕背,上循前臂结于肘外,再沿着上臂结于肩髓。其分支绕肩脚,挟脊柱;直行的再从肩锅上颈;分支上面颊结于鼻旁;直行的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额角,络头部,下向右侧额部(原文及分布见图7 一86 )。( 10 )手太阴经筋;起于手拇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际后,沿寸口外侧,上达前臂,结于肘中;再向上臂内侧进人腋下,出于缺盆,结于肩锅前,上结于缺盆,下结于胸里,散行贯腼,在隔下会合,到达季胁(原文及分布见图7 一87 )。
( n )手厥阴经筋:起于手中指,同手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侧,沿上臂内侧结于腋下,向下挟胁肋的前后侧散布;其分支进人腋下,散布于胸中,结于胸隔部(原文及分布见图7 一88 )。144
(灵枢· 经筋》 :“足少阴之筋:1 .起于小趾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跺之下,结于踵,2 .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3 .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4 .循脊内,5 .挟替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图7 一83 足少阴经筋分布示意图
《 灵枢· 经筋》 :“手太阳之筋:1 . 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2 .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 … 3 .人结于腋下;4 .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脾,5 .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6 ,其支者,人耳中;7 .直者,出耳上,8 .下结于领,9 ,上属目外毗… … 10 .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毗,n .上额(额),结于角。”图7 一84 手太阳经筋分布示意图14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陌刹
《 灵枢· 经筋》 :“手少阳之筋:1 .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2 .中循臂,结于肘,3 .上绕播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大阳;4 . 其支者,当曲颊人系舌本;5 .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毗,6 .上乘领(额),结于角。”
七、~
《 灵枢· 经筋》 :“手太阴之筋:1 .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2 .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3 .上孺内廉,入腋下,出缺盆,4 .结肩前锅,5 .上结缺盆,6 .下结胸里,散贯责,合责下抵季胁。”
图7 一87 手太阴经筋分布示意图
《 灵枢· 经筋》 :“手厥阴之筋:1 .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2 .上臂阴,结腋下,3 .下散前后挟胁;4 .其支者,人腋,散胸中,结于责。”
图7 一88 手厥阴经筋分布示意图
( 12 )手少阴经筋:起于手小指的内侧,结于掌后锐骨(豆骨),上结于肘内侧,向上进入腋部,交手太阴到乳房部,结于胸中,沿胸隔向下连系于脐(原文及分布见图7 一89 )。
2 .十二经筋的作用:要明确十二经筋的作用,首先应对经筋的性质有所了解。经筋作为经络系统中的连属部分,主要在于它的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润滋养,同时,经筋的分布部位也与148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十二经脉相一致。从经筋的分布情况结合人体解剖知识进行分析,说明它同肢体的肌肉、肌键,筋膜等有很多相似之处。本书在经络学说形成部分,曾说明当时的解剖知识的积累是形成经络学说的来源之一,经筋则比较明显地说明了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试从经筋的记载分析其与肌肉方面的关系。例如: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躁”,当指伸趾长肌的小趾部分肌健;“斜上结于膝”,当指小腿外侧胖骨长、短肌。“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 似指外展小趾肌;“上循跟,结于胭,其别者,结于胎外”,似指小腿后的排肠肌,此肌下止于跟腔,上起于股骨内、外裸;“上胭中内廉,与胭中并,上结于臀”,与大腿后的股二头肌和半键肌、半膜肌的分布相似;“上挟脊,上项”,
《 灵枢,经筋》 :“手少阴之筋:1 .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2 . 上结肘内廉,3 .上入腋,交太阴,4 .挟乳里,结于胸中,5 .循责,6 . 下系于脐。”
图7 一田手少阴经筋分布示愈图
似指背部的骸棘肌、颈夹肌等;“其支者,别人结于舌本”,似指肩脚舌骨肌;“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似指头部的帽状健膜及其前后的额肌和枕肌;“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顺(颧部)" ,当指眼轮匝肌;“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锅”, 似指背上的斜方肌部分;“其支者,众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后段很可能是指颈旁的胸锁乳突肌;“斜上出于顺”,当指上唇方肌。从经筋的记载可以看出,它不是孤立地讲某一条肌肉,而是根据肌肉方面所反映的功能和病症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如足149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太阳之筋主要就是联合躯干及下肢后面的肌肉,共同所起的后伸作用。从上述的例子可以说明:经筋同肌肉系统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明确了这点,就容易理解筋的作用。《素问· 痪论》 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就是说,经筋主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活动。古代医家并认识到筋有大筋、小筋和膜筋的区别,宗筋当属于大筋一类。((灵枢· 经脉》 并有筋与骨、肉、脉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人体作用的论述,它有一个比喻,叫做“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脉为营”,是指人体的骨骼、筋、肉无不依靠血脉的营养;“骨为干”,主要是说明骨骼对机体所起的支柱作用;包括在运动时所起的杠杆作用;“筋为刚”,主要是指肌肉肌键附着于骨骼,能屈伸活动,表现强劲而有力;又以肌肉(包括皮下脂肪)满布于躯体和四肢的浅部,对全身各部分的组织脏器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所以称“肉为墙”。由于古代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人体中每块肌肉的起止和作用,不可能分析得十分清楚。但这种从总的方面所作的观察还是非常确切的。
十二经筋作为经络系统的连属部分,是因为经筋的功能活动,依靠着经脉和络脉等的渗灌气血而得到濡养。例如医书中称“阳明(胃)者,五脏腑之海,主润宗筋”,就是说明经络渗灌气血于经筋,从而使其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3 .十二经筋的病候:
( l )足太阳经筋病候:足小趾掣强,脚跟肿痛,骨节挛急,脊强反折,颈项拘急,肩不能举,腋部牵掣强直,缺盆部抽痛,不能左右转动。
( 2 )足少阳经筋病候:足第四趾掣强,牵引膝外侧转筋,膝不能屈伸,胭窝筋急,前面牵引稗,后面牵引民能,向上到胁下,季胁部痛,上面牵引缺盆、乳部、颈部,维筋拘急,从左向右则右眼不能张开,向上经过右头角,同断脉并行,左边的络于右边,故伤左角则右足赓废,称为“维筋相交”。
( 3 )足阳明经筋病候:足中趾掣强,小腿转筋,脚跳动坚硬,150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伏兔转筋,牌前肿胀,病气,胀筋拘急,牵引缺盆及面颊。突发口歪,筋急引则目不能闭合;属于热则筋弛纵而目不能张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面颊,牵引口角;有热则筋弛缓不能对应收缩,也会使口角歪斜。
( 4 )足太阴经筋病候:足大趾掣强,内躁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股内侧引骸痛,阴器抽痛,上牵引脐部两胁作痛,牵引胸中脊内痛。
( 5 )足厥阴经筋病候:足大趾掣强,内跺之前痛,膝内辅痛,股内侧痛而转筋,阴器的功能丧失,如果由于房事过度,则阳赓,如伤于寒,则阴缩;伤于热,则阴器纵缓,挺而不收。
( 6 )足少阴经筋病候:足底部转筋,及其所经过和所结部都疼痛及转筋。病发于这些部分的,主痛症、德疽及痉(惊风)。病在外的不能低头弯俯;病在内的不能后仰。故阳病则腰反折(角弓反张)不能俯,阴病则不能仰。
( 7 )手太阳经筋病候:手小指掣强、痛,肘内锐骨后边痛,沿着臂内侧牵连腋下而发生腋下及腋后边痛,绕肩押牵引颈部痛,耳中相应鸣响而痛,向下痛引下领,视力不足。如果颈筋拘急,则为筋赓;颈肿,则是颈部中了寒热之邪。
( 8 )手少阳经筋病候:当所经过的部分掣强、转筋,舌卷。( 9 )手阳明经筋病候:当所经过的部分掣强、痛及转筋,肩不能举,颈不能左右转动。
( 10 )手太阴经筋病候:当所经过的部分掣强、转筋、痛,甚则成为“息责”的则胁部拘急,吐血。
( n )手心主(厥阴)经筋病候:当所经过的部分掣强、转筋,向前累及胸部时,则发生胸痛及息责症。
( 12 )手少阴经筋病候:内部感拘急,心下积聚为“伏梁”,当所经过的部分掣强、转筋、痛。
4 .十二经筋理论的临床意义:从经筋的作用和病候进行分析,对其临床意义也就不难了解。经筋对肌肉、关节的屈伸和肢体运动15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有重要作用,所以,经筋的病候多表现在运动方面,如筋脉的牵引、拘挛、弛缓、转筋、强直和抽搐等。从肌肉的分布来看,任何一个活动关节,都有两组功能不同而又协调的拮抗肌,这种拮抗肌在阴阳协调的情况下,使肢体活动的屈和伸、俯和仰、外屈和内收、旋外和旋内等维持着正常的运动。如果阴阳失于协调,就会使经筋的功能作用发生障碍。中医资料载述的“阳急则反折(如角弓反张等),阴急则俯不伸(腹肌强直收缩等)”。又如“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等,说的就是由于阴阳经筋的失调而出现的病症。关于经筋病候的治疗,对一些局部的病症一般可在其发病部位进行刺激,古代医书中所说的“以痛为瑜”,也就是局部取穴。同时,因它同经络密切联系,所以并可在其有关的经络穴位上进行治疗。对经筋理论的临床应用又有新的发展。从分析肌肉的功能特点出发采取“主带次”、“上带下”的选穴原则,对一些因麻痹肌群萎缩被非麻痹的对坑肌群牵拉而出现畸形的病例,分析其肌力失去平衡的情况进行矫正。中医学所说的“阳缓而阴急,阴缓而阳急”就是指四肢内(阴)外(阳)侧的肌群挛急而出现足内翻或足外翻现象,治疗即在于改变其缓急失衡。其具体内容将在本书治疗部分详细介绍。在刺法方面还有分刺(刺肌肉)、恢刺(刺肌膜)、关刺(刺关节、肌膛)等内容,都是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三、针刺的操作方法介绍
针灸疗法在治疗疾病中以“行针”为主要治疗手段,在古代针对不同症候,采用不同的针及针治手法。
《 内经》 中记载的“九针”,是九种包括针刺、按摩及外科手术的用具(图7 一90 )。① 馋〔 Ch 加馋〕 针,浅刺皮肤,近代已发展为专用的皮肤针;② 圆针,粗大圆头,用于按摩体表;③ 提〔 改低〕 针,钝圆如小棒,用于按压体表;④ 锋针,即现在所称的三棱针,用于放血;⑤ 被〔 PT 披〕 针,两边有锋如剑,用于切开,是外科手术用刀;⑥ 圆利针,针头粗圆,用于排除积液等;⑦ 毫针,针身细小,是针刺的主要用具;⑧ 长针,是毫针的加长,用于深刺;15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⑨ 大针,是毫针的加粗加长(后人于火中烧红后刺外科病症,又称为火针)。
馋针圆针银针锋针被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
图7 一90 古代“九针”
(一)针疗时病者常采用的几种体位(图7 一91 ) :为使医者便于针法操作,病者应尽量采取较为舒适而耐久的体位,这样可防止在治疗中发生病者因不能支持而移动体位以及因针刺激而发生的晕厥现象(晕针)等不利情况。
(二)针刺的几种常用进针方式:针刺治疗时必须选准所要治疗的局部及穴位,在这前提之下则要求进针时手法熟练,透皮要快,透皮入针后则需根据病情需要仔细探取病者对针刺反应感觉,掌握所谓“针入贵速,既人徐进”的原则。
1 .注射式― 拇指、食指夹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2 分许,直接快速刺人穴位皮肤(图7 一92 )。
2 .指压式― 拇指、食指捏着针根部,以中指或无名指抵着穴位周围,针身紧靠指旁,运用手指压力将针尖迅速刺人穴位皮肤(图7 一93 )。
3 ,夹持式― 左手拇指、食指夹住针身下段,针尖对正穴位,右手捏针柄,两手上(右手)捻、下(左手)按,同时配合。多用于长针的进针(图7 一94 )。
15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侧卧位

仰卧位
攀泛么公双})狂二
伏卧位
伏案坐位
仰靠坐位
图7 一91 针灸体位
断灿
图7 一92 注射式进针
图7 一93 指压式进针154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图7 一94 夹持式进针
4 .爪切式― 左手拇指或食指爪甲掐(切)着穴位,右手捏针沿指甲旁边刺人(图7 一95 )。

叮手了
图7 一95 爪切式进针
5 .捏起式― 对皮肉浅薄不能深刺的部位,左手拇指、食指将其捏起进针。如取口旁的地仓穴、眉间的印堂穴等(图7 一96 )。6 ,撑开式― 对皮肤松弛有皱纹的部位,左手拇指、食指,或食指、中指将皮肤撑开,绷紧后进针(图7 一97 )。
图7 一96 捏起式进针图7 一97 撑开式进针(三)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针刺时可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特点、不同要求、局部在解剖位置上的差15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异,采用适当的针刺角度、方向以及必要的深度。
针刺的角度和方向(图7 一98 ) : ( 1 )直刺― 针体与穴位皮肤呈800 一900 角刺人。对肌肉丰厚的腰、臀、腹、四肢部穴位,一般均用直刺;关节附近的穴位,也可沿缝隙直刺;对肌肉薄和邻近重要脏器的穴位,直刺时不可过深。
( 2 )斜刺― 针体与穴位皮肤呈有重要脏器的部位,如胸胁、上背部等
直刺(800 一900
斜刺(300 一500 )
图7 一98 针刺角度300 一500 角刺人。对肌肉薄和,一般可用斜刺以防止过深。
( 3 )横刺― 又称沿皮刺,针体与穴位皮肤面呈10 。一200 角刺入。对肌肉特别薄,正当骨面上的穴位,如头面、胸骨等部多用横刺。
价’\②
图7 一101 多向透156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在针灸治疗疾病中有“多针同用”的刺法。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疾患中常常被采用,这种针法对局部面又比较固定的疼痛病灶有较好的效果。常用四种刺法如下:
( 1 )傍针刺― 正中刺人一针,旁边又加一针,两针同用可加强刺激量。常用于治疗局部而固定的疼痛点(图7 一102 )。( 2 )齐刺― 正中一针,旁边左右又加两针,三针同用可增加针刺的作用。常用于局部较深层的软组织病痛(图7 一103 )。( 3 )扬刺― 正中刺一针,周围再加刺四针,被用于治疗局部疼痛范围较大的病灶(图7 一104 )。
( 4 )丛刺― 对一处治疗部位,集中在一个圈状范围内,多针同用,常施治于比较顽固性的疼痛点上(图7 一105 )。
灌纂馨
图7 一102 傍针刺
圈7 一103 齐刺
曝理鹭梦
图7 一104 扬刺
图7 一105 丛刺15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四、灸法在治疗中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软组织损伤治疗的效果,在针刺后常配合灸法的治疗,针与灸并用来增强疗效。在多年的临床治疗中,我们体会灸法对于一些疼痛部位病灶在较浅层的效果尚好,比如:脊上韧带的损伤、胧骨外上裸炎、茎突键鞘炎及皮下浅层肌肉附着点损伤配用灸法疗效满意。但灸法对于一些深层的病痛,病灶在肌层较深处、深处、深层关节附着则取效就不够理想。故灸法可以根据病情不同而作选用。从我们体会灸法在局部的损伤处的使用,主要对这些损伤病灶有促进血液流通、活血化痰、消肿定痛的作用。常用灸法有以下几种(图7 一106 、图7 一107 ) :
办丈
解痉止痛的作用,对于肩、背、腰、臀部较为适宜,常在推拿、针灸治疗后配用此法,该疗法对浅层或者较浅的肌肉酸痛、紧张不舒有较好的疗效。
(一)罐子的种类:临床上常用的罐子有竹罐、玻璃罐和陶罐三种(图7 一108 )。
158
r ~万二卫
玻璃火罐竹制火罐玻璃大口瓶图7 一108 各种火堪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1 .竹罐:将直径为1 一2 寸的竹子逐节锯断,一端留节做底,一端去节做口。削去竹皮及内膜,做成中段略粗,两端略细的竹筒子。用砂纸磨光,使筒口光滑平整。
2 .陶罐:陶罐是用罐土烧制而成,罐口平滑,吸附力大,但易跌碎。
3 .玻璃罐:用玻璃制成,体大口小,口边光滑平整。其优点是质地透明,吸附后可观察所吸附部位的皮肤变化。
(二)操作方法(图7 一109 ) :
.
图7 一109 拔谁法
1 .选择肌肉丰满易于吸拔的部位,避免毛发多、皮肤松弛和骨骼不平的部位。
2 .火罐口径要适合部位的大小。通常在针放之后拔罐,应将针起出,不要留着针拔罐,避免因肌肉收缩造成弯针。放血拔罐法,于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或皮肤针叩击出血,再行拔罐。3 .点火的方法:用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后向罐底一绕,随即将火罐罩在应拔部位;或用小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火旺时随即罩下;大火罐作刺血拔罐时,为了加强吸力,可用带蜡油纸点火,垫隔湿面饼可增加吸力和防止烫伤。
159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在拔火罐的基础上,又有在火罐口及应推部位涂上一些凡士林或其他油类,火罐吸着后,一手捏罐底略向后倾侧,慢慢向前方推动。这样来回移动,使局部出现红晕状。常用于因软组织损伤而致的一些牵涉痛范围、肌肉紧张的部位(7 一110 )。
六、常用穴位及其功能主治
“推罐法”的应用。其操作方法:
穴位一般可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类。其中阿是穴与软组织损伤时所出现的压痛点是完全一致的,也是软组织损伤中治疗的重要依据,这些损伤病灶所发生疼痛往往是治疗之关键,所以说在这三类穴中,阿是穴常是治疗的重点。同时根据病情可配合经穴以及经外奇穴进行治疗。现将常用的一些穴位、功能主治介绍如下:
(一)头颈部(图7 一111 ) : 1 .人中:
部位:人中沟中上1 乃交界处。
针法:取仰卧位或坐位仰头,直刺或向上斜刺,针0 . 3 一0 . 5 寸。主治:急性腰扭伤、休克、昏厥、口眼部肌肉痉挛等。
2 .上星;
部位:头部正中线,入前发际后1 寸处。
160
上星
百会
下关
人中
图7 一111 头颈部常用穴位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针法:正坐,针尖沿皮纹下斜刺,针0 . 5 一0 . 8 寸。
主治:头部挫伤、头痛。
3 .百会:
部位:后发际正中7 寸,约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针法:坐位,沿皮肤前后左右刺,针0 . 5 一1 寸。
主治:头痛、颈项痛、休克。
4 .下关:
部位:下领骨裸状突前方,颧弓后下缘凹陷处。
针法:正坐,耳前颧骨弓之下凹陷中,闭口取穴,可直刺、斜刺、横刺,针0 . 5 一1 寸。
主治:下领关节损伤、下领关节炎。
5 .颊车:
部位:下领角前上方约一横指,用力咀嚼时肌肉隆起处。针法:坐位头偏向健侧,直刺或斜刺,针0 . 5 一1 寸。主治:下领关节损伤,下领关节炎。
6 .风池:
部位:在枕骨粗隆下凹陷与乳突下缘相平,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取穴。
针法:正坐,直刺1 一1 . 5 寸,或斜刺1 . 5 一2 寸。
主治:颈部肌肉扭伤、挫伤,颈项强直,肩背痛,落枕等。7 .天柱:
部位:在项肌旁,入发际5 分凹陷处。
针法:正坐,直刺0 . 5 一1 寸。
主治:落枕、项肌疼痛。
(二)胸腹部(图7 一112 ) :
1 .天突:
部位:在胸骨切迹上缘正中线上0 . 5 寸处。
针法:仰卧或正坐仰头,直刺或横刺,针0 . 2 一0 . 3 寸。主治:胸锁关节损伤,颈前侧痛。
16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天突
圈7 一1 12 胸腹部常用穴位
2 .擅中:
部位:在胸骨两乳头连线中点上。
针法:仰卧位,斜刺,沿皮向下或向两侧横刺,针0 . 5 一1 寸。主治:胸肋部挫伤、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
3 .期门:
部位:脐上6 寸,乳头直下第六肋间内端处。
针法:仰卧或坐位,直刺,针0 . 3 一0 . 5 寸。
主治:胸肋部挫伤、肋软骨炎、十一肋尖综合征、胸肋部挫伤、胸肋胀痛、肋间神经痛等。
4 .中院:
部位:前正中线,脐上4 寸。
针法:仰卧位,直刺,针1 一2 寸。
主治:腹壁挫伤、腹肌拉伤、腹腔神经丛冲击伤等。5 .章门:
16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部位:腋中线、第十一肋尖端。
针法:侧卧或坐位,直刺或斜刺,针0 . 8 一1 寸。
主治:胸肋部挫伤、十一肋尖综合征、腰背痛、腰部肌肉拉伤、肋间神经痛等。
6 .神胭:
部位:脐窝中央。
针法:仰卧位,艾条或隔姜灸。禁针。
主治:腹壁挫伤、腹肌拉伤、腹壁神经丛冲击伤等。7 .天枢:
部位:神胭穴旁开2 寸处。
针法:仰卧位,直刺,针1 一1 . 5 寸。
主治:腹肌拉伤、腰痛等。
8 .气海:
部位:前正中线,脐下1 . 5 寸处。
针法:仰卧位,向下斜刺,针1 . 5 一2 寸。
主治:腹部肌肉拉伤、腰痛等。
9 .关元:
部位:前正中线,脐下3 寸处。
针法:仰卧位,斜刺或直刺,针1 一1 . 5 寸。
主治:同气海穴。
10 .中极:
部位:前正中线,脐下4 寸处。
针法:仰卧位,于耻骨联合上1 寸取穴,直刺,针1 一1 . 5 寸。主治:腹部扭伤、腰痛等。
(三)腰背部(图7 一113 ) :
1 .大椎:
部位:第7 颈椎与第1 胸椎棘突间正中处。
针法:俯卧位或正坐位低头取穴,针尖稍向上斜刺、针0 . 5 一l 寸。
16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大椎
肩外俞从二肩井
隔俞
肝俞胆俞
旅白不

俞俞俞俞俞俞肾侮肠肠恍环一气大小膀白
命门二腰眼· 腰阳关
图7 一113 腰背部常用穴位
主治:颈痛、肩背痛、颈椎病、落枕、胸闷、肋痛等。2 .肩外俞:
部位:第1 胸椎旁开3 寸,该椎横突部。
针法:俯卧或坐位,直刺,针0 . 5 一0 . 8 寸。主治:落枕、肩背痛、肩背软组织扭伤等。
3 .肩井:
部位:第7 颈椎棘突与肩峰连线之中点处。
针法:正坐位,直刺0 . 5 一1 寸。
主治:落枕、颈椎病、肩背痛、风湿痹症等。4 .天宗:
部位:肩脚下窝凹陷内。
针法:正坐垂肩,直刺0 . 5 一1 寸。
主治:肩后部软组织损伤、肩臂和肩脚区疼痛等。5 .隔俞:
164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部位:第7 胸椎棘突旁开1 . 5 寸处。
针法:坐位或俯卧位,针0 . 5 一1 寸。
主治:胸肋部挫伤、腰背部损伤。
6 .肝俞:
部位:第9 胸椎棘突旁开1 . 5 寸处。
针法:俯卧或正坐,直刺0 . 5 一1 寸。
主治:背部软组织损伤、胸肋部挫伤、肋间神经痛等。7 .胆俞:
部位:第10 胸椎棘突旁开1 . 5 寸处。
针法:俯卧或坐位,直刺,针0 . 5 一1 寸。
主治:胸肋部损伤、坐骨神经痛、胸肋痛等。
8 .命门:
部位:第2 、3 腰椎棘突之间。
针法:俯卧或坐位,直刺,针尖略朝上,针1 一1 . 5 寸。主治: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骸关节扭伤、棘上或棘间韧带损伤、棘突炎、坐骨神经痛、脊柱炎等。
9 .肾俞:
部位:第2 腰椎棘突旁开1 . 5 寸处。
针法:俯卧或正坐,直刺0 . 5 一1 寸。
主治:腰部扭伤、腰肌劳损、腰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他腰痛。
10 .腰眼:
部位:第3 、4 腰椎棘突旁开3 一4 寸处。
针法:俯卧或坐位,直刺或横刺,针1 一1 . 5 寸。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腰背筋膜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肌劳损等。
11 .大肠俞:
部位:第4 腰椎棘突旁开1 . 5 寸。
针法:俯卧或坐位,直刺或斜刺,针1 一2 寸。
16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主治:腰扭伤、腰腿痛、能骼关节炎等。
12 .气海俞:
部位:第3 腰椎棘突旁开1 . 5 寸。
针法:俯卧或正坐位,直刺0 . 5 一1 寸。
主治: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第3 腰椎横突综合征、腹痛等。
13 .腰阳关:
部位:第4 、5 腰椎棘突间。
针法:俯卧位,向上斜刺,针1 一1 . 5 寸。
主治:腰骸关节扭伤、骸骼关节炎、腰腿痛等。
14 .小肠俞:
部位:背正中线旁开1 . 5 寸,平第1 髓后孔。
针法:坐位或俯卧位,直刺或斜刺,针1 一1 . 5 寸。主治:腰骸关节扭伤、能尾部疼痛、坐骨神经痛、马尾神经损伤等。
巧.膀耽俞:
部位:背正中线旁开1 . 5 寸,平第2 骸后孔。
针法:同小肠俞。
主治:腰骸部扭伤、臀部挫伤、坐骨神经痛等。
16 .白环俞:
部位:背正中线旁开1 . 5 寸,平第4 抵后孔。
针法:同小肠俞。
主治:孤尾部挫伤、腰骸痛、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等。17 .夹脊:
部位:自第1 颈椎起至第5 腰椎止,每椎棘突旁开0 . 5 一1 寸,左右共有48 穴。
针法:俯卧位,直刺或斜刺,针1 一1 . 5 寸。
主治:腰背部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风湿性腰背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
166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1 .肩祸:
部位:在锁骨肩峰端下缘,当肩作侧平举时所出现的凹陷处。针法:正坐,举臂于凹陷处取穴,直刺或斜刺,针1 一2 寸。主治:肩臂痛、肩部损伤、肩周炎、颈椎病、肩峰下滑囊炎
等。
2 .肩修:
部位:肩峰后下方,肩平举时后下方凹陷处。
16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针法:正坐,举臂时在肩侣穴后1 寸凹陷中取穴,直刺或斜刺,针1 . 5 一2 寸。
主治:同肩锅。
3 .肩前:
部位:在肩峰与腋前纹连线的中点。
针法:正坐垂肩,直刺1 一1 . 5 寸。
主治:胧二头肌损伤、肩周炎、肪二头肌长腔鞘炎、肩关节痛。
4 .肩贞:
部位:垂肩合腋,在腋后纹头上1 寸处。
针法:正坐垂肩,直刺或斜刺,针0 . 5 一1 寸。
主治:肩周炎、肩部软组织损伤、肩背痛等。
5 .臂孺:
部位:垂肩屈肘,上臂外侧,三角肌止点稍前方。
针法:直刺或斜刺,针0 . 5 一1 寸。
主治:肩部软组织损伤、肩背痛、肩周炎。
6 .天井:
部位:尺骨鹰嘴后上方,屈肘时呈凹陷处。
针法:正坐屈肘,在肘后内外裸之间取穴,直刺,针0 . 5 一1 寸。
主治:颈肩部和腰部扭伤、鹰嘴下滑囊炎等。
7 .曲池:
部位:屈肘90 。在肘横纹头至肚骨外上裸的中点。
针法:直刺,针1 . 5 一2 . 5 寸。
主治:外裸炎、上肢关节痛、手臂肿痛等。
8 .手三里:
部位:在曲池下2 寸。
针法:屈肘,直刺,针1 一2 寸。
主治:外, 裸炎、肩臂痛、腰背痛、手臂麻木等。
168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9 .曲泽:
部位:肘横纹上,肪二头肌膛尺侧。
针法:屈肘,在肘横纹正中,靠肚二头肌内侧取穴。直刺,针0 . 5 一1 寸。
主治:肘、臂、手腕部损伤。
10 .内关:
部位:腕横纹正中直上2 寸,挠侧腕屈肌和掌长肌之间。针法:直刺,针0 , 5 一1 . 5 寸,可透外关。
主治:腕部扭伤、腕管综合征、胸胁痛等。
11 .外关:
部位:手背腕横纹上2 寸,与内关相对应之位置。
针法:直刺1 一1 . 5 寸。
主治:手腕痛、落枕、腕关节扭伤、头臂痛等。
12 .列缺:
部位:腕横纹上1 . 5 寸,挠骨茎突上小凹陷处。
针法:伸腕斜刺,针0 . 5 一1 寸。
主治:挠骨茎突狭窄性健鞘炎、腕及前臂扭伤、头痛、颈项痛等。
13 .大陵:
部位:腕横纹正中,挠侧腕屈肌与掌长肌健之间。
针法:伸掌直刺,针0 . 3 一0 . 5 寸。
主治:腕管综合征、腕关节损伤、掌腕痛、胸胁痛等。14 .阳溪:
部位:伸拇指时,在拇长伸肌键与拇短伸肌健之间凹陷中。针法:伸腕在挠骨茎突下端取穴,直刺,针0 . 3 一1 寸。主治:腕部软组织损伤、挠骨茎突狭窄性健鞘炎、手腕痛等。15 .合谷:
部位:第1 、2 掌骨间,稍偏食指侧。
针法:置腕于中立位,手握拳,于凹陷中取穴,直刺,针0 . 5 169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一1 寸。
主治:手臂痛、腕部劳损等。
16 .养老:
部位:腕背侧,尺骨小头挠侧缘上方缝隙处。
针法:手腕旋前,斜刺向内关方向,针1 一1 . 5 寸。
主治:腕关节损伤、落枕、肩背痛、下尺挠关节损伤、腰痛等。17 .腕骨:
部位:手腕尺侧,第5 掌骨与钩骨、豌豆骨之间凹陷处。针法:握拳,腕稍挠偏,直刺,针0 . 5 一1 寸。
主治:腕关节损伤,指、腕、肘关节痛,肩臂痛等。18 .中诸:
部位:俯掌,第4 、5 掌骨间,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针法:直刺,针0 . 5 一1 寸。
主治:手指关节炎、肩背痛、肋间神经痛等。
19 .后溪:
部位:轻握拳,第5 掌骨关节后,掌横纹尽头处。
针法:握拳直刺,从外侧沿掌骨向内侧刺入,针0 . 5 一1 寸。主治:落枕、腰扭伤、手指及肘背痛、颈项强痛、肋间神经痛等。20 .腰腿点腰痛穴:
部位:在第2 、3 掌骨间和第3 、4 掌骨间中段。
针法:握拳,腕旋前,直刺或斜刺,针0 . 5 一1 寸。主治: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脱出症、腰肌劳损、肩背痛等。21 .落枕:
部位:手背第2 、3 掌骨间,掌指关节中下1 乃交界处。针法:握拳,腕旋前,直刺或斜刺,针0 . 5 一1 寸。主治:落枕、颈项痛、急性腰扭伤、肩臂痛、手指麻木及屈伸不利等。
(五)下肢(图7 一115 ) :
1 .居耀:
170
商丘申脉足临泣一行间
溪墟解丘
份打」骨庭京内
气价
图7 一1 巧下肢常用穴位
部位:骼前上棘与大转子连线的中点。
针法:侧卧位,斜刺或直刺,针2 一2 . 5 寸。
主治:髓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腰腿痛、腰椎间盘脱出症
等。
2 .环跳:
部位: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骸骨裂孔连线的中外1 乃交界
处。
17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针法:侧卧微屈舰,直刺,针2 一2 . 5 寸。
主治:臀部软组织损伤、梨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脱出症等。3 .骸关:
部位:骼前上棘直下,平会阴处。
针法:正坐屈膝900 或仰卧伸膝,于股骨大转子的前下方,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之间取穴,直刺或斜刺,针1 . 5 一2 . 5 寸。主治:股四头肌拉伤、腰痛、髓关节和膝关节疼痛、大腿肌肉萎缩、股外侧皮神经炎。
4 .承扶:
部位:大腿后侧正中线,臀下横纹中点。
针法:俯卧位,直刺,针2 一3 寸。
主治:胭绳肌拉伤、坐骨结节滑囊炎、臀部损伤、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5 .殷门:
部位:承扶穴下6 寸。
针法:俯卧位,直刺,针2 一3 寸。
主治:胭绳肌拉伤、腰背痛、腰椎间盘脱出症、坐骨神经痛。6 .风市:
部位:大腿外侧中线,直立时两手下垂,中指端所指处。针法:侧卧或坐位,直刺,针2 一3 寸。
主治:骼胫束拉伤、股外侧皮神经炎、腰腿痛、下肢肌肉麻痹。
7 .伏兔:
部位:骸骨外上缘直上6 寸处。
针法:正坐屈膝,直刺,针1 . 5 一2 . 5 寸。
主治:股四头肌损伤、大腿肌肉萎缩、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骸骨劳损、下肢麻木。
8 .梁丘:
部位:骸骨外上缘2 寸。
17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针法:同伏兔。
主治: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骸骨劳损、股四头肌萎缩、膝痛、腿痛。
9 .血海:
部位:骸骨内上缘2 寸,股内侧肌内侧缘。
针法:正坐屈膝,直刺,针1 一1 . 5 寸。
主治:膝关节损伤、半月板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骸下脂肪垫损伤、骸骨劳损。
10 .鹤顶:
部位:骸骨上缘中央处。
针法:坐位屈膝,斜刺,针0 . 5 一1 寸。
主治:膝关节损伤、骸骨劳损、半月板损伤等。
11 .膝眼:
部位:屈膝,簇骨下缘,骸韧带两侧凹陷中。
针法:正坐屈膝,直刺或斜刺,针1 . 5 一2 寸。
主治:膝关节损伤、骸骨劳损、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半月板损伤、骸下脂肪垫损伤。
12 .委中:
部位:胭窝横纹中点处。
针法:俯卧位,直刺,针1 一1 . 5 寸。
主治:用卜肠肌痉挛、膝关节痛、慢性腰腿痛、骸骨劳损等。13 .足三里:
部位:外膝眼下3 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
针法:直刺或斜刺,针1 一2 寸。
主治: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运动后肌肉疲劳、小腿筋膜间隔综合征等。
14 .阳陵泉;
部位:膝下1 寸,排骨小头前下缘凹陷处。
针法:正坐屈膝,直刺,针1 一2 . 5 寸。
17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主治: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胖总神经损伤、肋间神经痛、膝关节慢性劳损等。
15 .承山:
部位:小腿后侧中央,当用力伸足时,在小腿后面正中出现“人”字形的凹陷处。
针法:俯卧位,直刺,针1 一1 . 5 寸。
主治:急性腰扭伤、小腿三头肌拉伤、腰椎间盘脱出症、坐骨神经痛、慢性腰腿痛、膝关节肿痛、路键膜挛缩等。
16 .三阴交:
部位:内躁尖直上3 寸,靠胫骨后缘。
针法:直刺,针1 . 5 一2 寸。
主治:内躁韧带扭伤、脚肿、足跟痛等。
17 .悬钟:
部位:足外躁上3 寸,用卜骨后缘和胖骨长肌健之间。针法:直刺,针1 一2 寸。
主治:外躁扭伤、膝关节软组织损伤、落枕、颈项强痛、腰痛、坐骨神经痛等。
18 .解溪:
部位:踩关节前横纹中点,拇长伸肌键与趾长伸肌膜之间。针法:直刺,针0 . 5 一0 . 7 寸。
主治:踩关节扭伤、足背痛、躁关节炎。
19 .太溪:
部位:足内踩尖与跟键连线之中点。
针法:直刺,针0 . 5 一1 寸。
主治:足跟痛、跟键周围炎、跟健拉伤、跟骨上软骨炎、足底痛、腰痛。
20 .昆仑:
部位:足外躁尖与跟腿中点凹陷处。
针法:直刺或斜刺,针0 . 5 一1 . 5 寸。
174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主治:落枕、足跟痛、外躁韧带扭伤、跟健炎、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21 .商丘:
部位:内躁前下方凹陷处。
针法:直刺,针0 . 3 一0 . 5 寸。
主治:躁关节扭伤、内侧副韧带损伤。
22 .申脉:
部位:足外跺下缘凹陷处。
针法:针尖向下斜刺,针0 . 3 一0 . 5 寸。
主治:同昆仑穴。
23 .丘墟:
部位:外躁前下方凹陷中。
针法:在解溪和申脉穴中间取穴,直刺,针1 一1 . 5 寸。主治:外躁扭伤、足躁痛、胸胁痛、坐骨神经痛等。24 .京骨:
部位:第五跟骨粗隆外侧凹陷处。
针法:斜刺,针尖朝向内下方刺人,针0 . 5 一1 寸。主治:外躁韧带扭伤、足趾关节损伤、腰腿痛、颈痛等。25 .足临泣:
部位:第4 、5 跳骨的结合部的前方凹陷中。
针法:直刺,针0 . 3 一0 . 5 寸。
主治:足背损伤肿痛、躁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胸胁痛等。26 .行间:
部位:足第1 、2 趾趾缝间。
针法:斜刺,针0 . 5 一1 寸。
主治:第1 、2 路趾关节扭伤,足背痛,小腿前肌群损伤,肋间神经痛等。
27 .内庭:
部位:足第2 、3 趾的趾缝间隙中。
针法:斜刺向上,针0 . 3 一0 . 8 寸。主治:踉趾关节扭伤、足背痛等。
第三节中草药疗法
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性颈肩腰腿痛症中,中草药的内服、外敷、熏洗等方法也是被广泛选用的一种疗法。在定痛、解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中有良好的作用,中医学中有丰富的经验记录。历代名家也有许多论述。各地也有很多良方、秘方问世。是中华民族在治疗该症中一种常用手段。
现把我们所知和常用的一些基本用方特此归纳介绍。一、外用中草药
1 .生木瓜、生桅子、生大黄、蒲公英、地鳌虫、乳香、没药。共研为细末,加怡糖或凡士林调匀外敷。
适应证:肌肉、筋膜、韧带的急性扭伤,疼痛剧烈,局部肿胀。本方有消寮、退肿、止痛作用。
2 .白凤仙花、生桅子、北细辛、红花、羌独活、当归、制乳香、制没药、老苏木、樟脑、生甘草、公丁香、血余炭、生石膏、山奈、红粘谷子、血竭。
共研为细末,调以怡糖作外敷。
适应证:有消肿止痛、舒筋活血、祛寒通经等功效。3 .生大黄、生川柏、黄春、东丹、天花粉、滑石、芙蓉叶。共研为细末,用怡糖调匀作外敷。
适用证:软组织损伤初期,肿胀作痛。
4 .附子、红花、血余、我术、桂枝、独活、僵蚕、秦芜、麻黄、川乌、草乌、大黄、赤芍、三棱、白芷、香附、当归。共研为细末,加用凡士林调匀。成膏敷前在膏面加用丁香、肉桂粉。敷患处。
适应证:急性跌伤、扭伤、闪挫等症。
176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5 .当归、自然铜、大黄、川断、南星、红花、桂枝、细辛、蟾酥、陈皮、苏木、羌活、独活、地鳌虫、透骨草。
共研为细末,调掺人膏或以怡糖、凡士林调匀做敷膏。适应证:伤处疼痛、作胀作肿。具有活血通络之功。6 .乳香、没药、麻黄、马钱子、赤芍、红花。
共研成末,可用怡糖或蜂蜜调匀外敷。
适应证:局部作痛、作酸、寒冷不舒。具有温经通络、散寒祛湿之效。
7 .黄荆子、紫荆皮、当归、五加皮、木瓜、丹参、羌活、赤芍、片姜黄、独活、甘草、秦芜、牛膝、川芍、连翘、威灵仙、防己、防风、马钱子。
共研为细末,用怡糖调匀成膏。
适应证:消肿止痛、风湿痹痛。
8 ,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细辛。
共研为细末,用凡士林加酒调匀作外敷。
适应证:搜风镇痛、温经通络。有较好的止痛功效。9 .生草乌、生川乌、羌活、独活、生半夏、生桅子、生大黄、生木瓜、路路通、生蒲黄、樟脑、苏木、赤芍、红花、生南星。用白酒、米醋浸泡7 天之后可用药棉蘸该药汁擦患处。适应证:酸痛麻木、筋络挛缩等症。
10 .当归、红花、花椒、肉桂、樟脑、细辛、干姜。用95 %酒精浸泡7 天后可用该药汁揉擦患部。
适应证:活血止痛、散癖消肿。
11 .血竭、红花、乳香、没药、儿茶、唬拍、冰片、薄荷油。共研为细末,用凡士林调匀揉擦患处。
适应证:止痛、活血、消肿。
12 .番木鳖、红花、生半夏、骨碎补、甘草、葱须、米醋。加水煎滚,稍温后熏洗患处。
适应证:损伤初起、疲血肿痛。
17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13 .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椒、川芍、红花、威灵仙、白芷、防风。
装袋扎口,加水煎热,浸洗患处。
适应证:跌伤扭伤、筋伤疼痛。
14 .防风、荆芥、川芍、甘草、当归、黄柏、苍术、丹皮、川椒、苦参、延胡索。
装袋扎口,煎汤,盛热时药汤熏洗患处。
适应证:损伤肿胀、疼痛不舒。
15 .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千年健、刘寄奴、红花、桂枝、苏木、威灵仙、川夸、五加皮、延胡索、桑枝。
装袋扎口,煎热后熏洗患部。
适应证:关节拘紧、筋络挛缩、酸痛不举,常用于上肢疾患。16 .伸筋草、透骨草、五加皮、秦芙、海桐皮、鸡血藤、牛膝、木瓜、红花、苏木。
装袋扎口,煎热后熏洗患处。
适应证:筋脉拘紧、僵直不利、疼痛麻木,常用于下肢各疾症。
二、内服中草药
1 .赤芍、当归、川芍、苏木、陈皮、乳香、桃红、jll 断、乌药、没药、木通、甘草。
煎汤内服。
适应证:通经止痛、活血祛痛,常用于初期损伤。
2 .当归、红花、乳香、没药、五灵脂、川断、蒲黄、秦芜、桃仁。
人适量黄酒,同水煎汤内服。
适应证:损伤后局部痕血肿胀,疼痛不舒。
3 .当归、丹参、香附、川芍、延胡索、小青皮、生积壳、川郁金、制半夏、广木香、大茵香。
煎汤内服。
178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适应证:损伤后气阻血滞、胸院腰腹胀闷不舒、呼吸不畅、疼痛。
4 .羌活、防风、荆芥、独活、当归、续断、青皮、牛膝、五加皮、杜仲、红花、积壳、延胡索。
煎汤内服。
适应证:软组织损伤、筋骨酸痛不舒。
5 .当归、赤芍、姜黄、伸筋草、松节、海桐皮、落得打、路路通、羌活、独活、防风、续断、甘草、川芍、牛膝、桂枝、木香。
适应证:软组织损伤,筋骨酸痛、拘结不展。
6 .党参、当归、赤芍、骨碎补、补骨脂、泽泻、鹿角霜、陈皮、白术。
煎汤内服。
适应证:损伤后腰膝酸软、酸胀不舒、关节掣痛。
7 .赤芍、麻黄、桂枝、红花、白芷、细辛、桃仁、甘草。煎汤内服。
适应证:损伤后兼感酸痛麻木、寒冷不温。
8 .牛芬子、白羡黎、炙僵蚕、白芷、秦芫、制半夏、桑枝、络石藤、牛膝。
煎汤内服。
适应证:关节疼痛、挟寒着湿、活动牵掣。
9 .当归、赤芍、黄蔑、片姜黄、羌活、甘草、防风。煎汤内服。
适应证:损伤后风寒乘虚人络、伤痛兼夹风寒之症。10 .熟地、当归、牛膝、山茱英、获荃、川断、杜仲、白芍、青皮、五加皮。
煎汤内服。
适应证:损伤后期调补肝肾、强壮筋骨。
n .川芍、当归、防风、荆芥、羌活、白芷、细辛、蔓荆子、179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丹参、乳香、没药、桃仁、苏木、泽兰叶。
煎汤内服。
适应证:头颈部损伤、颈椎病等出现头痛、头胀等症。12 .威灵仙、金铃子、川乌、八角茵香、杜仲、制狗脊。煎汤内服。
适应证:腰扭伤、腰痛拘挛不舒。
13 .熟地、杜仲、构祀子、补骨脂、冤丝子、淡从蓉、归尾、山英肉、没药、红花、独活。
煎汤内服。
适应证:腰部损伤后出现腰膝酸软、乏力等肾虚症状,本方具有活血补肾功效。
14 .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芜、获等、桂心、防风、川芍、人参、甘草、当归、白芍、干地黄。
煎汤内服。
适应证:腰背部劳损日久、风湿痹痛。本方能补益肝肾、活血祛湿。
15 .苍术、厚朴、川断、狗脊、白术、附子、甘草、赤荃、生姜。
煎汤内服。
适应证:慢性腰痛兼寒湿阻痹。
16 .天麻、钩藤、石决明、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获神、山桅、黄芬、牛膝、川芍。
煎汤内服。
适应证:常用于颈椎病、颈部软组织损伤而出现头晕、少眠、头痛、头胀等症。
17 .薄荷、荆芥、川芍、细辛、羌活、防风、白芷、炙甘草、延胡索。
煎汤内服。
适应证:目糊头重、偏头痛等症。
180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18 .当归、白芍、川芍、熟地、枣仁、木瓜、麦冬、甘草。煎汤内服。
适应证:患有软组织损伤而年老者或体弱血虚、肢体麻木、筋脉不利、爪甲不荣者。
19 .刘寄奴、当归、赤芍、红花、狗脊、首乌、细辛、牛膝、杜仲、川断。
煎汤内服。
适应证:软组织损伤日久,常感腰背酸痛,下肢酸软乏力。20 .桑枝、虎杖根、金雀根、臭梧桐根、红枣。
煎汤内服。
适应证:腰背酸痛、手脚麻木、血脉不和。
21 .桂枝、赤芍、炙甘草、麻黄、白术、知母、防风、制附子、生姜。
煎汤内服。
适应证:祛风定痛、关节肿痛、肿胀灼热。
22 .羌活、独活、鸭跟草、赤芍、苍术、石膏、知母、防己、西河柳、生甘草。
煎汤内服。
适应证:损伤后腰背酸痛、关节肿痛、口渴苔腻、湿热甚者。23 .桃仁、红花、当归、炙甘草、五灵脂、制香附、炙地龙、秦芙、羌活、乳香、牛膝。
煎汤内服。
适应证:患痛经久不愈,腰背酸痛,“久痛人络”者。具有宣通气血、理气止痛的功效。
24 .炙娱蚁、炙全蝎、炙蜕郎、炙薪蛇、炙地鳌虫、炙蜂房、寻骨风、伸筋草、钻地风、炙甘草、鹿衔草、当归、老鹤草。煎汤内服。
适应证:病症反复、关节僵硬、活动欠利、疼痛。本方具有搜邪通络、活血祛寮、镇痛解痉、壮骨强筋之功。
18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以上为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疾患在各阶段、不同症状所选用的外治内服之中草药。配合其他疗法可协同辨证论治,往往可加强疗效。配合使用得当,中草药在治疗各种情况的软组织损伤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第四节西药疗法
服用药物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常用方法之一。但除了风湿、类风湿等因素的腰痛外,内服药多数不是对软组织损伤病因的治疗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减轻和解除疼痛,从而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松弛,以减轻肌肉对局部病灶处的牵拉,有利于局部损伤病灶的修复。剧烈的疼痛不但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影响睡眠和休息,甚至可造成患者某些生理功能的紊乱。因而,在确定治疗之前,也可先服用适当的镇痛药物。常用的为解热镇痛剂、消炎抗风湿痛剂。
一、解热镇痛剂
这类药物作用于皮层下部、丘脑和网状通路,能抑制丘脑对痛觉的综合及传导功能,同时可影响致痛性化学物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肤等的形成和释放,阻断这些物质对痛觉感受器的刺激。解热镇痛剂可分为水杨酸类、苯胺类和毗哇酮类三种。
(一)水杨酸类:有解热、镇痛、抗风湿等作用,主要用于风湿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病,也可用于软组织损伤腰背痛做镇痛剂。口服后在胃和小肠上部能迅速吸收,能迅速分布到各种组织和关节腔内。但有胃肠道反应,有胃炎和胃溃疡患者一般不宜应用。长期大量服用时可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影响血小板聚集。可用的有阿司匹林和柳酸钠等。
(二)苯胺类:主要有非那西丁和扑热息痛,有解热镇痛作用,颈腰背痛、关节痛均可应用,服药后30 分钟即可发生作用。(三)毗哇酮类药物:这类药物解热镇痛作用强,但副作用多,18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有时可引起急性粒细胞减少、过敏性紫瘫、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一般软组织损伤腰背痛患者不宜应用,包括氨基比林和安乃近等。
二、消炎抗风湿镇痛药
(一)消炎痛:为非激素类消炎、解热、镇痛药。其抗风湿及消炎、镇痛作用较醋柳酸强。口服吸收快,2 一4 小时血药浓度达到高峰。90 %与血浆中蛋白结合,半衰期10 小时,随尿、胆汁、粪便排泄。可用于强直性脊柱炎及各种急慢性腰痛。不良反应较多,20 %一30 %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少数有眩晕、神经紊乱、腹泻及便秘等副作用。饭后服,或与牛奶同服可以减轻不良反应。严重反应者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出血、穿孔、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故应定期检查血象。孕妇、儿童、肾功能不全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禁用。
(二)炎痛静(消炎灵):是一种非激素类消炎镇痛药,具有消炎、解热、镇痛作用,效果较消炎痛强,但抗风湿作用较弱。偶有食欲不振、口渴、头晕、腹泻等反应,停药后即可逐渐消失。(三)甲灭酸(扑湿痛):为邻氨苯甲酸的衍生物,属非激素类消炎镇痛药。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减轻肿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少用于颈肩腰背痛。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四)甲氯灭酸:非激素类消炎、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及腰酸、背痛,有显著疗效。内服无阿司匹林类药物可能引起的胃肠反应及出血之弊。(五)布洛芬(对异丁苯丙酸):属于苯丙酸衍生物,有解热、止痛、抗风湿作用,胃肠反应轻。动物试验证明本品解热作用比阿司匹林、保泰松或扑热息痛强。可用于骨性关节炎及颈肩腰部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其制剂有布洛芬等。副作用有头痛、皮疹、视力模糊,也可影响血液系统,可使转氨酶升高。
三、其他镇痛药
(一)氯哇沙宗片:为中枢性肌肉松弛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18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统的多突触通道而产生肌肉松弛作用。消化道吸收快,4 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在体内几乎全部分解代谢。适用于各种软组织挫伤、扭伤、运动后肌肉酸痛、肌肉劳损所致疼痛,由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痉挛以及慢性筋膜炎等。不良反应以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为主,其次是头昏、头晕、嗜睡等神经系统反应,停药后可缓解。(二)激素:如皮质类固醇,品种较多。此类药物既可口服又可作局部封闭。长期应用副作用和并发症较多,如要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可滥用,急性期应用数周后,即应停药或改用他药。
第五节压痛点封闭疗法
压痛点封闭疗法为软组织损伤性颈肩腰腿痛症常用方法之一。也是压痛点推拿疗法中常用的辅助方法之一。在软组织损伤中,压痛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致病因素,尽快而又准确地消除压痛是很关键的,所以压痛点封闭疗法要求找准所出现的压痛点,区别压痛点的真伪,找到真性痛及病灶所在点。要注意,压痛点在平面皮肤上的只是一个“平面”投影点,同时必须了解压痛点的“立体”问题,即病灶的深浅、层次,使一针下去达到病变的位置,过浅过深,均可无效。一针到病灶才能真正消除压痛点,解除疼痛。1 .压痛点封闭疗法的作用:
① 消除软组织损伤的原发病灶,解除局部疼痛,阻止由压痛点(原发病灶)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反映,如肌紧张、肌痉挛等的发生,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
② 恢复和保护局部由于损伤而导致的神经病理改变,消除肿胀等一系列炎性反应,防止软组织粘连形成。
③ 改善局部的血液淋巴组织液的循环,促进损伤处的组织修复。
2 .压痛点封闭疗法的常用药物选用:
184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① 激素类药物:醋酸氢化可的松(1 而甩srng )、醋酸确炎舒松一A ( lml / 1 omg )、醋酸强的松龙(1 以刀smg )。
② 辅加的局部麻醉剂:盐酸普鲁卡因0 . 5 %一1 %、盐酸利多卡因0 . 25 %。
使用时一般选用1 一2ml 激素类药物中的一种,加上2 一4 而麻醉剂混合后注入压痛点。每周一般为1 次,注射5 次,间隔1 周后再注射。
3 .局封注射后反应处理:封闭前应先作普鲁卡因皮肤试验,排除过敏反应,如有反应者可换用麻醉剂,常改用0 . 25 %的盐酸利多卡因。如果注射后出现头昏、出冷汗、恶心、呕吐者,应立即嘱病人平卧休息,测量病人血压、脉搏,必要时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并密切观察,直至病人恢复正常为止。这类情况易出现在头及颈部的局封注射,如需在头及颈部注射时应选点准,药量尽量少,以免出现上述反应。
第六节软组织损伤的手术疗法
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上海西医骨科专家从运动创伤的医治中逐渐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试用手术,剥离因软组织损伤导致的病灶粘连,起初在一处施行手术切开剥离,以后逐渐扩大,把几处痛点连在一起进行手术,取得一定的近期疗效。从此把手术疗法渐渐扩大,形成大面积的软组织松解手术,手术切口从上腰椎可向下扩展至臀部,对腰臀肌群、筋膜等进行松解剥离。此法引起了许多争论,支持者们认为,当一些保守疗法取效不显时,病症又长期不愈,采用手术大松解,可取得一定效果。反对者们则认为手术剥离,损伤太大,切口太长,出血太多,而且破坏肌力平衡,造成医源性广泛的软组织粘连,近期虽有一定效果,但一旦症状复发很难再用其他疗法予以治疗,后遗症太大,得不偿失。近20 年来成为争论的焦点。
18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本书作者认为,软组织松解手术,在当一切非手术疗法均告失败的情况下,病者痛苦万分,在严格、反复地明确诊断、详细推敲和研究下方可考虑这种手术治疗。必须做到尽量切口小、剥离少、减少损害的前提下给予手术治疗。因为手术疗法毕竟是一种创伤,故应尽量少用,要考虑远期疗效及减少后遗症。此外,我们在临床多年实践中观察到,软组织损伤病者进行过手术松解后,如果病症出现复发时,再去用推拿、针灸等一些非手术疗法治疗可以说很难再取得效果,许多病例完全无效。所以说,软组织松解手术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但对它的使用应该慎之又慎,决不应广泛使用。
第七节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疗法是近10 年在国内兴起的一种治疗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新兴疗法。它是由针灸疗法发展而成的,将中医的针刺疗法和现代西医骨科的手术疗法融为一体,形成小针刀疗法。该疗法的问世无疑使我们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方法中多了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软组织损伤病理机制复杂,患者临床症状多变,损伤软组织的粘连程度、病灶发生的深浅、病处解剖位置的差异错综复杂,目前尚未有一种疗法能解除所有因软组织损伤而出现的各种症状,故当一些传统的中西医疗法在治疗中取效不显时可选用小针刀疗法。小针刀疗法创立者对软组织损伤而引起粘连、疼痛的研究与我们对软组织损伤的理解有许多共同之处,而且也是目前一种较新颖的治疗方法,故将此收人本书,供读者研究及参考。
一、小针刀操作简介
(一)定点:确定所需要治疗的部位,施针部位先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消毒,盖上无菌手术小洞巾。
(二)定向:避开大血管,或使刀锋与大血像、神经和肌肉纤维排列方向平行,将刀锋压在进针点上。
186
图7 一116 几种小针刀样图(单位:奄米)
(三)加压分离:用右手拇指、食指捏定针柄,余指托附针体,稍加压力,使进针点形成凹陷。
(四)继续加压:针部感到有坚硬感,说明刀锋下皮肤已被推挤近骨,这时即可穿皮人针,施行针法,进行治疗。
二、小针刀操作七法
(一)纵行疏通剥离法:在肌键、韧带、筋膜的附着点上将刀锋顺着肌肉韧带等走向平行刺入治疗处,当刀锋接触到粘连病灶处,按刀锋进入方向进行疏剥,如病痛粘连处较宽,可分几条线状疏剥,但不能横行施针刀,以免造成过多的损伤。
(二)横行剥离法:将刀锋顺着患处肌肉或韧带走向平行刺人患处后,当刀锋接触到粘连处骨面时,作肌肉韧带走向垂直铲剥患处,当针下有感松动时,即可起针。
(三)切开剥离法:在肌肉、韧带、筋膜相互粘连时,将刀锋顺着肌肉、韧带走向平行刺入患部,再将相互粘连处切开。(四)铲磨削平法:在骨刺、关节边缘或骨干上的患处,将刀锋垂直骨刺竖轴线刺人,当达骨刺附近,将骨刺尖顶和锐边削去磨平。
(五)疤痕刮除法:在肌肉附着点、肌腹处、膜鞘壁用针刀先沿软组织走向作纵轴切开数个口,然后在切开处反复疏剥几次。18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六)通透剥离法:患部粘连范围面积较大,则在粘连范围内可多点进针,进针点常选在软组织之间的相邻间隙处,将软组织从骨面上铲起和将软组织之间粘连疏剥开。
(七)切割肌纤维法:当肌肉纤维长期处于紧张、痉挛,甚至挛缩时出现肢体功能受限,疼痛日久不去,可将刀锋垂直肌纤维走向刺入,借此切断少量痉挛、挛缩的肌肉纤维,使肌肉得到松解,减轻肌痉挛,如果准达患点上,症状可明显缓解。
三、小针刀疗法注意事项及禁忌
(一)小针刀手术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施行,以预防感染。刀具要高压消毒灭菌,术者双手亦要洗洁和用酒精擦洗。对刀具要作详细检查与保养,发现卷刃应立即处理。施术前必须熟悉了解患处局部解剖,以免损伤神经、血管等组织,预防晕针休克,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小针刀疗法禁忌证:病人患有炎症发烧,患有严重内科疾病,体质虚弱者。针施部位皮肤感染、发炎,组织红肿、化脓。开放性伤口、恶病质体以及血友病患者等,都不宜接受该项治疗。
第/又节松针疗法
松针疗法是由国内肖万坤、郑风洁二位医生在传统针灸疗法基础上对软组织损伤治疗所作的发展,是在祖国医学“松则通”, “通则不痛”的理论指导下,以痛为脑,用松解金针或毫针对肌肉、筋膜、肌健、韧带、睦鞘等软组织进行治疗的一种疗法,今特收集介绍。
一、松解金针针具介绍
松解金针简称“松针”或“金针”。松针是由优质不锈钢丝制成,是专治软组织损伤病症的特殊针具。
(一)松解金针的类型:松针为1 型、n 型、111 型(图7 - n7 、图7 一118 )。此外,还有治疗骨刺用的舒骨针(图7 一119 )。188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 " ' ;
I 型松解金针
1 .针尖4 .针柄
2 .针身5 .针尾
3 .针根
l 型松解金针
1 .松解剑2 .针身3 .针根4 .针柄5 .针尾6 .松解剑正面观7 .松解剑侧面观8 .剑锋9 .剑刃10 .剑脊
图7 一1 17
皿型松解金针
落3
( 1 )双峰月牙针( 2 )三刃月牙针( 3 )组合示意图
(针尖部)(针头部)1 .针头
1 .针头部1 .针头部2 .针身3 图7 一1 19
3 .月牙刃3 .月牙刃4 .斜边刃
针柄5 .针尾
根据针体长度的不同,1 一111 型松针共有9 种不同的号别,故又称之为“松九针”或“金九针”。如工型松针有5 种号别,n 型松针有3 种号别。111 型松针由于专用于机体浅表部位,因此只有1 种(表7 一6 、表7 一7 、表7 一8 )。
舒骨针分2 种,每种各分2 种号别(表7 一9 )。
19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表7 一61 型松针
表7 一7U 型松针
表7 一81 型松针
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
针身长度(毫米)
120
1oo
80
60
40
针身直径(毫米)
1 . 2
1 . 2
1 . 1
1 . 1
0 . 8
针尖形状
圆锥状
圆锥状
圆锥状
圆锥状
圆锥状
针柄长度(毫米)
50
5O
50
50
50
针柄直径(毫米)
3 . 5
3 . 5
3 . 5
3 . 5
3 . 5
1 号
2 号
3 号
针身长度(毫米)
1oo
70
40
针身直径(毫米)
1 . 2
1 . 3
l . l
1 . 2
1 . 1
针尖形状
剑头状
剑头状
剑头状
针柄长度(毫米)
50
50
50
针柄直径(毫米)
3 . 5
4 . 0
3 . 5
3 . 5
名称
规格
针身长度(毫米)
35
针身直径(毫米)
1 . 1
1 . 3
针尖形状
斜口扁刃体
针柄长度(毫米)
(与针根一体式)95
(组合式)80
针柄直径(毫米)
5 . 0 19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表7 一9 舒骨针双峰月牙针
三刃月牙针
姆40 峰。60
针身长度(毫米)针身直径(毫米)针尖形状
针柄长度(毫米)针柄直径(毫米)
1 号60 1 . 1 } 1 . 6
扁刃月牙铲形
扁状月牙三刃体形
关于松针的直径,无论何种类型,都比毫针(图7 一120 )粗得多,这是根据软组织损伤的病理特点和针刺手法的特殊性而设计的。
(二)松解金针的形状、结构与功用:
1 . 1 型松针:l 型松针包括5 种号别。其形状比毫针粗,尖部为圆锥状,柄呈棒状。针身长40 一120 毫米,直径0 . 8 一1 . 2 毫米。专用于松解治疗深浅各部软组织损伤后引起的局部粘连及机化性瘫痕组织,适用于松解针刺疗法的大多数针法。
2 . n 型松针:n 型松针根据针身长度分3 种号别。1 号松针长100 毫米,2 号长70 毫米,3 号长40 毫米。针身的直径:1 号为1 . 2 一1 . 3 毫米,2 号为
图7 一120 在针
圈7 一121 古代被针
1 . 1 一1 . 2 毫米,3 号为1 . 1 毫米。针柄直径:1 号为3 . 5 一4 . 0 毫米,2 号、3 号均为3 . 5 毫米。针柄长度与I 型松针的柄相同。针尖呈剑头状。11 型松针是根据《 内经》 九针中的“被针”(图7 一121 )形状设19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计的,专用于松解治疗机体较浅部位和无重要神经血管的深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粘连和瘫痕性挛缩疼痛病灶以及钙化病灶。3 . 111 型松针:松针是总结了针灸临床中点刺放血的小斜口刀(图7 一122 )之功能,并将其缩小制成。皿型松针既保持了小斜口刀原有的功能,又增加了伸人到组织中切割健鞘炎症的功能。111 型松针只有1 种,此针的针身长35 毫米,直径1 . 1 一1 . 3 毫米,针柄长度95 毫米(组合式80 毫米)。柄的直径5 . 0 毫米。针柄的一端与针根焊接相连。亦可制作成组合式针体,针身的末端呈斜口扁刃体状,因此又称“微型斜口刀”或“微型松解刀”。此针专用于治疗机体浅表部位的健鞘炎,以及用于治疗损伤痕血时放血减压祛癖。
上述松针治病是根据以松为泻的治病原理,以松解粘连与瘫痕组织,解除肌肉的痉挛与挛缩状态,疏通气血,解痉镇痛,平衡阴阳。
4 ,舒骨针:此针是在近代中医骨伤科临床常用的小针刀(图7 一123 )的基础上改进制成的,专用于铲削治疗骨刺。
舒骨针包括两种:一种的刃部形似月牙,故称“月牙双峰舒骨针”,简称“双峰月牙针”。另一种因针的末端有三个刃,故称“三刃月牙舒骨针”,简称“三刃月牙针”。
( 1 )双峰月牙针:此针有40 毫米和60 毫米长两种。每种长度包括两种不同的直径,分别为1 . 1 毫米和1 . 6 毫米。针柄长80 毫米,直径5 . 0 毫米。针身的末端呈扁刃双峰月牙铲形结构。该针专用于铲削骨刺和刮除骨面粘连的瘫痕组织。·
( 2 )三刃月牙针:此针的针身、针柄、长度与双峰月牙针相同。其直径为1 . 6 和2 . 0 毫米。针身的末端呈扁形。针峰的两侧呈向中心倾斜的边刃。两峰之间呈月牙状的扁刃体。整个针头部呈三刃体结构。三刃月牙针的作用是铲削骨刺,刮除骨面瘫痕病灶,以及施纵横摇摆分离手法完成n 型松针之功能。
194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刀柄-一
刀身
图7 一122 小斜口刀针灸临床用以点刺放血的斜口扁刃刀型针具
刀刃__ 圈7 一123
小针刀
(三)松解针刺操作规程:针刺松解术为一种外科性治疗方法,其所用针具多为松针。松针针体比毫针粗,在组织内受力面积和活动范围比毫针大。因此在施术过程中,必须符合外科无菌要求。否则,一旦发生感染,会造成深部脓肿。
1 .针刺环境:有条件的地方,室内须用紫外线消毒灭菌,治疗床及治疗床单必须经常换洗消毒。
2 ,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的病史,必要时测定出凝血时间。3 .寻找准确痛点,用紫药水在皮肤上标记。用3 %碘酒、75 % 酒精常规消毒。有条件的铺无菌小洞巾。
4 .手部消毒:术前用肥皂刷洗干净双手(修剪指甲)后,放在0 . 1 %新洁尔灭液中浸泡5 分钟,再用75 %酒精液浸擦消毒。19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5 .针具消毒:
( 1 )最好甩高压灭菌消毒。
( 2 )开水煮沸20 一30 分钟。
( 3 ) 75 %酒精液浸泡30 分钟,或用过氧乙酸浸泡30 分钟。( 4 )一支消过毒的松针只针刺一个痛点。出针后如需再刺另处痛点时,必须更换无菌松针。针刺完毕后将针洗净,继续浸泡在针具消毒液里。有条件的可使用一次性消毒针具。
6 .针刺时医生、护士应穿干净的白大衣,戴上白帽子和口罩。护士递消毒洞巾及针具时,均应用无菌镊子钳夹传递,勿使针具污染。
7 .处理针孔:为了防止针孔感染,针刺完毕出针后,立即用2 厘米XZ 厘米的无菌纱布块或创可贴敷盖针孔,以胶布固定,24 小时后取掉。毫针刺后的针孔无需任何处置。
(四)松解针刺术前麻醉:
1 .皮肤局部麻醉:针刺前,在已消毒的痛点皮下注入0 , 5 %一1 %的普鲁卡因少许,使成一小皮丘。
2 .病变组织麻醉:
( 1 )位于骨面上的浅部肌筋附着处的粘连机化病变、钙化结节病变和健鞘炎性包块等处末梢神经敏感,针刺松解时异常疼痛,可先用0 . 5 %一1 %的普鲁卡因或0 . 5 %一1 %的利多卡因作痛点麻醉后再进行针刺松解。如挠骨茎突部膛鞘炎、网球肘、冈上肌膛炎等病变均可视情况作痛点麻醉。
( 2 )位于中浅层软组织中的机化瘫痕结节压痛比较清晰,痛点固定集中,可先在病灶结节处准确麻醉后,再进行针刺松解。如果病人身体状况良好,能够忍耐合作,最好不作局部麻醉,直接进针松解。如果病灶痛点较浅较小,用1 型5 号松针或短毫针散刺即可松解者,不必麻醉。此外,深部骨面病变及肌腹部的肌束粘连机化痛点,也不必作痛点麻醉。
(五)进针方法:
196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1 .工型松针进针方法:工型松针进针时针体与皮肤垂直,成900 直角进针。无论长针与短针,均用双手进针法。
( 1 ) 60 毫米以下长度(松凸~刀久
针)进针方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部下压痛点皮肤,分离痛点处的血管神经,右手持针,将针体紧靠指甲缘快速刺入皮下(图7 一124 ) ,再直刺至病灶。
( 2 ) 80 毫米以上长度松针进针方法:进针时,用右手拇食指捏住针身下段,将针紧靠
图7 一1241 型松针指切进针法
加压分离的左手拇指或食指的甲缘(图7 一125 ) ,快速刺入皮下,再缓慢直插进针。边进针边体会手下针感是否触及到粘连机化的组织,并询问病人针感,当找到准确的病变部位时再施松解手法。“双手压柄进针法”(图7 一126 )也适用于80 毫米以上长度的松针。
{
图7 一1251 型松针双手进针法
7 一1261 型松针双手压柄进针法19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2 . fl 型松针进针方法:
( 1 ) 100 毫米长度松针进针方法:同I 型80 毫米以上长度松针进针方法,均为双手进针。所不同的是且型松针末端呈扁形,有剑刃,进针时要将剑刃沿肌纤维纵轴刺入。进针部位要安全可靠,避开主要神经与血管。
(幻70 毫米和40 毫米长度松针进针法:同l 型60 毫米长度以下松针进针方法。进针时注意做好加压分离,以免损伤重要组织。
3 . 111 型松针进针方法:111 型松针的只~
末端呈斜口扁刃体,整个针体的长度约同钢笔的长度。针刺时持针的方法与持笔的方法基本相同(图7 一127 )。进针前先一手固定膛鞘,选准进针部位,避开重要血管与神经。进针时快速穿过皮肤进人皮下,再缓慢接近接触健鞘,沿腔鞘的纵轴作纵向点刺与切割等松解手法。
口欢
图7 一127m 型松针进针法
4 .舒骨针进针方法:结合X 光拍片确定骨刺尖端的位置,将舒骨针的月牙刃在骨刺尖端相对应的皮肤处(压痛最明显部位), 用双手进针法快速穿过皮肤后再直刺摸索缓慢进针,结合手感探查到骨刺尖端进行施治。进针时,事先要根据肌筋走向和骨刺的纵轴而注意调整月牙刃口线。如果用双手压柄进针时,当刺过皮肤后再改用单手进针操作。
5 .注意事项:无论松解剑还是斜口刀,在进针过程中都不许提插和捻转。松解剑进针时,当刺过皮肤后要缓慢直插进入,直达病所后方能施针刺的治疗手法。斜口松解刀进人皮下组织,当探刺接触到病所后,勿作大幅度的切割手法。n 型和班型松针均为有刃的器械,在每次施术前最好先熟悉一下局部解剖,然后再进行治疗。因为此针法是在组织内施闭合性切割,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六)松解针刺方法简述;
198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1 .进针的深度:关于针刺松解术进针的深度要依据病变所在组织的解剖层次及部位而定。要求准确的刺至病所,而不是越深越好。
2 .针刺松解肌筋组织粘连:治疗肌筋组织粘连机化的瘫痕时,要将瘫痕组织穿透。作纵向和横向的摇摆松解手法时,针尖要位于机化组织之中。
3 .针刺松解肌肉或筋膜的广泛粘连:对于痛点不集中并已形成痛区的肌束或筋膜的粘连机化组织,用松针在痛区平面上,将粘连机化组织穿透或刺成稀疏网眼状,使病灶区域的机化组织及周围肌组织的挛缩状态即刻松解,症状即刻缓解。
4 .针刺松解由充分牵拉位暴露出来的压痛点:当活动关节牵拉肌肉时痛点可充分暴露出来,该痛点就是一块或数块肌束与肌筋膜粘连机化的集中点。用松解针刺的方法瞬间准确地松解破坏其走行方向不同的肌纤维粘连集中点,疼痛可即刻缓解。粘连集中点如面积小,松解一次即可治愈。如面积大或不利于手法的位置时,则需要针刺数次方能治愈。其疗效的关键在于针刺时的准确性和所施手法时将粘连组织松解的是否完全。对这种由一定的体位而暴露出来的疼痛部位进行松解针刺治疗的方法,称为“牵拉露痛松解法”或“牵拉阿是针刺法”。
5 .针刺松解附着在骨骼表面的粘连机化瘫痕与肌筋钙化组织:对于附着在骨骼表面上的肌筋钙化组织(如发病数月的网球肘其脓骨外上躲处的钙化结节和已钙化了的冈上肌健,或者由于外伤后粘连在骨骼表面上的肌组织形成的瘫痕),用捣刺散刺松解法。浅表处(骨突表面)的瘫痕病灶,也可用挑刺松解法。目的是将骨表面上的钙化病灶或瘫痕组织破坏而达到松解。注意勿用11 型与班型松针作捣刺散刺松解法。但是,如果肌筋钙化或者机化粘连的瘫痕组织严重,使用l 型松针不能奏效时,可用n 型松针在骨面上铲剥或刮离病灶。如果粘连不严重,可用l 型松针在骨面上的病灶处沿肌纤维的纵轴,与骨面呈直角作横向刮离手法(骨面粘连刮离法)治199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疗。
6 .矫正畸形:对于损伤后引起的肌纤维严重变性挛缩致关节功能畸形者,可用松解剑沿肌纤维的纵轴作部分横断切割,其进针呈“砌砖”式操作。
7 .针刺松解浅部胞鞘炎:治疗浅部的肌膛键鞘炎时(如挠骨茎突部腔鞘炎),可用最细的松针或短毫针在炎症的健鞘包块上面作散刺松解等手法。效果不佳时可改用班型松针切割松解治疗。如果用n 型松针的松解剑进行松解时,当剑刃线沿膛鞘的纵轴刺透腔鞘后要作纵向和横向的摇摆后再出针。
8 .松针松解针刺法在急性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急性软组织挫伤,例如躁关节扭挫及指(趾)末端损伤时,皮下或甲床已出现明显的癖血,局部组织压力增高,循环受阻与剧烈跳痛时,可用n 型或111 型松针在疲血肿胀明显处施点刺放血减压方法(刺络减压祛痕法)治疗。指(趾)的甲床疲血明显者,用工型5 号松针施刺甲减压祛痕法治疗。
对于发生在四肢部位的外伤挤压综合征,在严重的血肿或水肿期,为了防止因组织内高压引起组织坏死,需立即减压治疗时,亦可用n 、皿型松针在肿胀区域,将针体末端刃部沿肌纤维纵向与皮肤呈直角,施稀疏散刺进行减压。针孔数量和针孔间隔根据病变区域大小与严重程度而定。为了使不同层次组织中的液体或血液充分渗流体外,其散刺进针的深度应有深有浅地散刺在不同层次的组织中。用这种松解针刺减压法治疗外伤挤压综合征简便易行,可免去外科手术切开减压之苦。但是,要特别注意,针刺减压必须在绝对无菌的条件下进行,针刺术后要保护好针孔,以防止感染。对于急性无菌性滑囊炎和急性肌膛膛鞘炎(如三角肌下滑囊炎、挠骨茎突部膛鞘炎),则早期作松解治疗效果较好。因为滑囊和腔鞘由于早期急性内膜炎性有大量渗出,致使囊内或腔鞘管内高压而引起剧痛。另一方面由于炎症使键鞘管壁增厚,肿胀增厚的管壁与肌键之间造成挤压摩擦与阻滞。因此在早期进行针刺松解可减200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压镇痛和消除阻滞。局部松解后及时给予舒筋活血、抗炎和抗粘连的辅助治疗,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治愈。否则,不经过松解减压治疗,只单用舒筋活血、抗炎、手法等治疗(尤其是健鞘炎),往往会延续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不愈。
9 .松针松解针刺法在急性软组织损伤中的禁忌:当肌肉韧带组织发生急性损伤后,在组织内形成的新创面,能引起渗出或血肿,至局部组织内压力增高,毛细血管受挤压,微循环不畅,组织缺氧。加之受损的组织细胞释放出大量组织胺及阳性离子(钾离子等)作用于化学感受器,引起较重的疼痛。在这个时期,如果采用松针松解治疗,不但无效,反而会导致损伤的组织再次受损,创面增加,使渗出或出血继续增多而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凡急性软组织损伤者,除严重肿胀必须减压外,一般不适合应用松针治疗。10 .开放与按闭孔穴:如针刺的局部在解剖上不是血管丰富区域,加之操作时组织创伤不多,出针后如针孔无血液外溢,这种情况可不按闭孔穴,目的让其刚被松针松解过的病灶有血液充分浇灌,以促进恢复阴阳平衡。如果针刺部位的血管比较丰富,或者出针后针孔溢血过多,说明组织内损伤血管较多,出针后可按闭孔穴压迫止血片刻,以防止组织内发生血肿。
(七)松解针刺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 .适应证:
( 1 )运动引起腰背四肢的肌肉、筋膜、健鞘、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和形成的后遗症压痛点。
( 2 )损伤或疲劳过度引起的慢性骨膜组织炎。
( 3 )软组织扭挫伤引起的急性癖血或血肿需松解减压者。( 4 )指(趾)末端损伤引起的甲下疲血需减压治疗者。2 .禁忌证:
( 1 )发热及有严重内脏疾病者。
( 2 )针刺部位有皮肤病症或肌肉坏死者。
( 3 )针刺部位红肿或有深部脓肿者。
20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 4 )针刺部位有重要的神经、血管或主要脏器,进针时无法避开者。
( 5 )患者凝血机制不健全者。
( 6 )妇女妊娠期及月经期。
( 7 )软组织挫伤急性炎症期(① 严重血肿或水肿需减压祛痕者除外;② 使用毫针解痉镇痛者除外)。
( 8 )急慢性风湿性疼痛(非适应证)。
( 9 )痛无定处或无明显压痛点者(非适应证)。
( 10 )因内脏疾病反射到体表的牵涉性或放射性疼痛者(非适应证)。
( 11 )凡不属于软组织粘连压迫引起的神经组织功能与神经器质性疼痛的病症(非适应证)。
( 12 )瘫痕组织广泛,粘连严重,必须作松解手术方能治愈者(非适应证)。
(八)注意事项:
1 .注意严密消毒,切勿感染。
2 .熟悉局部解剖。
3 .在针刺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观察病人的精神与神态的变化,以防止晕针及意外情况的发生。
4 ,在有重要器官和重要组织附近进针与施手法时要审慎操作,以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组织。腰背部不可进针太深。5 .在进针过程中出现异常疼痛(异常针感)应立即停止进针,并退出少许,稍加移动针身后再进针。
6 .对体质较差的多处痛点,可先针刺治疗一处,隔日再治疗它处。
7 .治疗后当日内避免过多牵拉患处,以免创面渗出增加,影响治疗效果。但要注意适当运动,以防粘连。
8 .凡风、寒、湿引起的痹证性粘连,在治疗期切勿受凉。凡劳损引起的疼痛勿使患部负重,否则影响治疗效果。
20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9 .针刺前注意仔细检查松针质量,凡有锈蚀、裂痕或隐痕者不可使用,以防发生断针事故。
10 .松解针刺后24 小时内,或局部针灸后2 小时内,不可热疗与按摩,以防血肿或水肿发生。
第九节理疗
利用自然因子或人工方法作用于机体,预防和治疗疾病称为理疗。自然因子包括日光、空气、矿泉水、热砂、淤泥等。人工方法有声、光、电、热、磁等。像软组织损伤这一类以慢性进程为主的疾病,理疗具有良好的作用。目前医院内开展的理疗以人工为主。一、理疗对软组织损伤性颈肩腰背痛的主要治疗作用(一)消炎作用:无论是肌肉、关节、韧带、皮肤、猫膜、神经、器官和内脏的急慢性炎症,理疗均可促使其消炎、吸收。热疗几乎均可选用,如短波、超短波、微波疗法,红外线疗法及蜡疗等。其他如激光、超声波、磁疗亦可选用。
(二)镇痛作用:疼痛是颈肩腰背痛的主要症状,表现在神经、关节、肌肉等部位。针对产生疼痛的原因,选用适宜的物理因子,祛除疼痛原因,均可缓解和消除疼痛。理疗中,凡热疗均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其他如低中频电疗中的直流电药物离子导人法、间动电疗法、干扰电疗法、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及音乐电疗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磁疗、激光亦可选用。(三)软化疤痕、松解粘连、减少疤痕形成作用:早期应用理疗作用可更明显。可用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超声波电疗法、直流电离子导人法等。若能同时配合蜡疗法、水疗法、按摩疗法等则更为理想。
(四)兴奋神经肌肉:对于部分失神经和废用性肌萎缩,主要用低、中频电疗刺激兴奋神经修复再生或作电体操以兴奋肌肉收缩。局部有感觉障碍时,则可用感应电疗法、达松伐电疗法等促使20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感觉恢复。
二、临床上常用于腰背痛的理疗方法
(一)电疗法:
1 .直流电和药物离子导人法:是使用低电压的平稳直流电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目前,单纯应用直流电疗法较少,而通过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入人体(称直流电药物离子导人法)则应用较多。直流电是一种方向不变的电流,根据其强度的变化可分为平稳直流电、不规则直流电、脉冲直流电或断续直流电。直流电有电解作用。治疗用的直流电为低电压,电流强度低于80mA 。根据直流电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在电极和皮肤间放置含有能解离的药物滤纸或敷料,当直流电通过时,药物离子在同名电极的排斥作用下,经毛孔和汗腺等开口处进入体内。
直流电通过人体时,将在组织中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而这些变化的基础是在直流电影响下,组织中的离子、水分子及胶体微粒的转移,主要是离子浓度的改变,从而引起下列治疗作用:( 1 )对组织兴奋性和新陈代谢的影响:在直流电场中,阴极下组织中钾、钠离子聚集较多,组织的兴奋性增高;阳极下组织中钙、镁离子相对地聚集较多,组织的兴奋性下降,同时阴极下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由于电渗作用,阴极下水分增多。而人体蛋白多是亲水性的,水分增多后,蛋白易于吸收水分而分散、膨胀,使组织变得松软。故阴极常用来软化疤痕。此外,阴极下pH 的碱性移行,胆碱脂酶活性降低,水分减少,组织细胞致密,pH 向酸性移行,胆碱脂酶活性增高,兴奋性降低,有镇痛作用。
( 2 )对末梢循环的影响:在直流电作用下,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和管壁的渗透性增加,改善组织的血液供给和营养,提高组织细胞的活力,能使再生过程加强,加速神经的生长和骨折愈合。尤其在阴极下更为明显。
( 3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直流电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因极性、刺激强度、持续时间及人体功能状态的不同,可调节兴奋和抑204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制过程。对自主神经系统能调整其紧张度,使之趋向平衡;对外周神经系统、皮肤感觉末梢有刺激作用;平稳的直流电对运动神经及骨骼肌无明显刺激作用。断续直流电则能兴奋运动神经和肌肉,故常用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或废用性肌萎缩的肌肉的电体操治疗。( 4 )离子导人作用:药物离子经直流电导人后在皮肤内形成离子堆,其中一部分离子变成原子或分子,保持原来的药物性能,并在局部与组织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另一部分离子进人组织间隙,经淋巴循环和血循环带至全身。故直流电药物离子导人,兼有直流电和药物的作用。常用于导人的药物有碘、钙、锌、组织胺及抗生素等。
2 .感应电疗法:感应电流是一种不对称的低频双脉冲电流,是通过感应线圈产生的,其峰值电压约数十伏。目前用一种尖波、单相脉冲电流。感应电流无电解作用,新感应电流因是单向脉冲电流,故有轻度电解作用,并有极性之分。其治疗作用有:( 1 )对运动神经肌肉的作用:能兴奋神经肌肉,出现肌肉强直性收缩,从而可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提高新陈代谢,促进神经再生,防止肌肉萎缩。而对完全丧失神经支配的肌肉无收缩作用,对部分丧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作用也减弱。因长时间制动术后出现的肌萎缩,或由于损伤、炎症等引起的疼痛,反射性地抑制导致肌肉萎缩时,均可用感应电流刺激使之恢复正常功能。
( 2 )对感觉神经的作用:皮肤、勃膜感觉障碍时,感应电流可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促使感觉恢复。弱量的感应电流可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缓解神经痛。
( 3 )对自主神经的作用:感应电亦能兴奋自主神经,提高周围血管的紧张度,提高平滑肌张力。
3 . “电兴奋”疗法:“电兴奋”疗法实为强量直流一感应电疗法,采用大剂量的感应电和断续直流电(以患者能耐受为准)在患部或穴位处作短时间的通电治疗,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物理性能和治疗作用同直流电与感应电疗。
20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电兴奋为腰背痛常用的治疗项目。凡腰痛患者之疼痛部位较广泛或有肌肉紧张时均可应用,以解除肌痉挛,减轻疼痛。对急性患者收效较快,有时可达立竿见影之效。
4 .间动电疗法:在直流电基础上叠加经过半波或全波整流后的50Hz 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间动电疗法。间动电由直流电与脉冲电两部分组成。直流电为基础部分,脉冲电部分由50HZ 的交流电经整流后,通过调制机构,以连续或断续、半波与全波整流交替形式出现叠加在直流电上。其波形为正弦波,有极性之分,通过不同组合构成不同波组。常用的有疏波、密波、疏密波、间开波、断续波、起伏波六种。
间动电治疗的基础是组织内离子分布的改变,从而产生兴奋或抑制等生理反应。对感觉神经的刺激较小,在较弱的强度下即可引起组织代谢增加,同时还有附加直流电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有止痛、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肌肉组织的紧张度等。临床应用主要有神经痛、神经炎、腰肌劳损、落枕、扭伤、废用性肌萎缩等。5 .干扰电疗法:采用两路频率相差的中频正弦电流,交叉地输人人体,在交叉处发生干扰,按差拍原理产生低频调制的脉冲中频电流。干扰电疗法就是利用这种内生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电疗法,又称差频电疗法。
其治疗作用是在两电路交叉处产生由0 一100HZ 的低频调制的脉冲中频电流。它克服了机体对幅度恒定的中频交流电易于适应的缺点,本质上兼有音频电疗法和调制中频正弦电疗的治疗作用。总的来讲,具有止痛(90 一10OHz )、兴奋骨骼肌及平滑肌(1 一IOHz 、25 一SOHz )等作用。同时交感神经有抑制作用(100Hz )。这种电流通过组织时,由于肌肉收缩可感到轻微震颤而有按摩作用,并能促使水肿及渗出物的吸收。临床上用来治疗扭挫伤、劳损、神经痛、关节炎或关节周围炎、废用性肌萎缩等。
6 .音频电疗法:是应用频率在音频范围内的等幅中频正弦电流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电疗法。常用的调制波形有连调、交调、断调206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和变调四种。调制还可用正半波或负半波的形式。全波调制的中频电流无极性之分。
治疗作用主要有止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疤痕、松解粘连,适用于软组织扭伤、疤痕增生、术后粘连、神经痛、关节炎、肌炎。
7 .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这种电流兼有低频电和中频电的特性,常用的调制波形有连调、交调、断调和变调四种。全波调制的中频电流无极性。
应用于扭挫伤、劳损、神经炎、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废用性肌萎缩。
8 .经皮电刺激疗法: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人人体以治疗疼痛。它与传统的神经刺激疗法的区别在于:传统的电刺激主要是刺激运动纤维,经皮电刺激则是专为刺激感觉神经纤维而设计的。它主要用于镇痛。
9 .音乐电疗法:应用与音乐同步的电流治疗疾病,是一种多因素治疗,包括心理、音乐、中低频混合电流等。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和调性三大特性,再辅以速度、力度等因素,将音乐分成A 、B 、C 、D 、E 、F 六组进行治疗。进行腰背痛治疗时,一般均采用快速、节奏强烈、旋律热情、力度强的D 组音乐。
10 .短波电疗法:应用波长10 一100m 的高频电磁波,当高频交变电磁场通过组织时感应产生涡流而引起组织产热,无极性、无电解作用,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由于其热效应,使深部组织充血,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减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和酶的活性。
11 .超短波和微波电疗法:超短波波长1 一10m ,微波波长0 . 01 一lm 。两者的作用除了热效应以外,主要为非热效应,有较明显的白细胞吞噬作用加强,急性炎症过程受控制,有报道认为有加速神经再生的作用。
20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二)光疗:
1 .红外线:红外线为不可见光,所有超过绝对零度(一273 ℃ )的物质均可产生红外线。主要为热的作用,可以消炎、消肿,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临床上主要用于扭挫伤、肌肉劳损、神经炎、神经痛、关节炎等。
2 .激光疗法:激光具有单色性、方向性强、亮度高、相干性好等特性,种类多。利用其热效应、光压作用、光化学效应、磁效应四个方面治疗疾病。临床上在腰背痛治疗时常采用拟氦氖激光。(三)超声波:超声波治疗的作用基础是机械作用、热作用和理化作用。对组织细胞产生细微的按摩作用,使组织软化、增强渗透、提高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神经系统及细胞功能。超声波的热作用在不同界面上产生,如骨膜上产生局部高温。此外尚能使组织pH 向碱性变化,有利于缓解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临床上用于扭伤、硬结、粘连、疤痕、韧带损伤及钙化,软组织的局限性压痛常采用此疗法。
(四)石蜡疗法:利用加温后液体石蜡作为导热体,对机体产生温热作用和机械压迫作用。对于四肢关节扭伤、腰扭伤、慢性腰痛和肋软骨膜炎的效果为佳。
(五)水疗法:主要通过温度、机械、化学因素,以温度和机械作用为主。用于腰背劳损、风湿痛、退行性脊柱炎、陈旧性脊椎骨折、强直性骸骼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有明显止痛作用。(六)冷冻疗法:冷冻疗法最初用于面神经麻痹和三叉神经麻痹,并取得较好疗效。近来有人用冷冻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腰背痛,近期疗效良好。而且术后不影响肌肉运动和皮肤感觉功能。(七)磁疗法:磁疗法是物理治疗的一种,简称磁疗。它是通过磁场作用于患部或者经络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目前磁疗法已发展成磁场疗法、磁性疗法、磁穴疗法、磁铁疗法、磁石疗法等十多种。
208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磁疗法的原理:磁疗是通过一定数量磁块的静磁场或磁场作用(包括场型和梯度的变化)于人体,引起生物电流的变化,并激活酶系统,通过神经一体液的调节来改善血液、体液的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使患处得以恢复。
磁疗法的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血。
磁疗法的作用机理:
① 磁疗法可以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及痛觉的传递。② 磁场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因而可加速炎性渗出物的消散,帮助吸收。
③ 能抑制部分致痛物质的产生,并能促使镇痛物质如内啡肤的生成。
常用的磁疗方法:
① 贴敷疗法:将磁片贴敷于患者体表的患处部位或者穴位上。也可将磁片装于腰带或绷带上,固定在患处。
② 旋磁疗法:旋磁机头安装不同的磁片,可分为同名极和异名极两种。旋磁疗法对急性损伤血肿治疗具有退肿快,见效迅速的优点。
③ 震动磁疗法:该疗法有磁场及轻度按摩的效应,具有止痛、活血、消肿、消炎、放松肌肉的效果,对一般轻度软组织损伤,见效较快,使用方便。
④ 磁针疗法:在皮内针或者耳针上的针尾放上一块磁片,再以胶布封固。以及针刺后在针柄上将磁场电脉冲机头的磁块与针体接合固定,使针刺产生针、磁、电脉冲三者的作用,加强针刺的效果。
磁贴片疗法:近年来上海出现一种磁贴片加用中药膏药合成的磁性药贴片,贴于患处及穴位上,使磁力和膏药作用合二为一,常用于一些较浅表的压痛点或有关穴位上,有较好治疗作用。近几年来因磁疗法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且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使用方法不受场地限制,经济节约,无痛209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苦、无创伤、副作用小,故在治疗中常常被选用或者配合使用。
第十节软组织损伤的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可以改善、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促进损伤后软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尤其是因软组织的损伤,肢体活动功能受限,对迅速恢复生理功能的活动范围有很大作用。此外对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更有促进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的特殊意义。故损伤后恰当的、有针对性的运动对恢复肢体功能及治疗后维持远期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不应把这项具有针对性的运动视为一种辅助手段。应用得当,它对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的恢复是很有效的。它不仅适用于损伤治疗期、治疗后期,而且能增强机体抗御能力,是增强体质的好方法。
我国古代在这方面,创造出许多疗法如大家熟悉的华佗“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赤风髓等。还有在运动中配合气功“明吐纳之道”的导引之术,尚有在运动中不但配合气功之法还结合自我按摩之法的导引方法。《素问· 宜法方宜论》 中说:“中央者,真地平以湿… … 故其病多赓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跻,故导引按跻亦从中央出也。”唐朝王冰注说: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皮肉,跻,谓捷举手足。另外,《史记· 扁鹊传》 中载:“上古有俞跄者,治病不以汤液酸酒,馋石桥引,案抗毒熨。”唐· 司马贞注为:桥者谓之按摩之法,矢桥引身,如熊颈鸟伸也,按(案)抗谓玩灵身体使之调和也。还有唐· 杨上善的《 黄帝内经太上素》 中道:“导引,谓熊经、鸟伸、五禽戏等,还取长生久视也。”晋朝葛洪的《 抱朴子》 中记有:“明吐纳之道者,则为行气,足以延寿矣;知屈伸之法者,则为导引,可以难老矣。”宋代《圣济总录》 记有:“人之五脏腑,百骸九窍,皆一气之所通。气流则形和,数则形病。导引之法所以行气血,利关节,辟除外邪,使不能入也。”传曰:“户枢不蠢,流水不腐,人之形体其亦由是,故修真之士以导引为先。”210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明朝张介宾在《 景岳全书》 中述:“导引可逐客邪于关节,按摩可驱浮淫于肌肉,故宜导引而不导引则使人邪侵关节,固结难通;宜按摩而不按摩则使人淫归肌肉,久留而不消。”另外,在隋朝的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中己记载导引治疗达二百六十多种。可见在我国古代许多朝代已总结了众多的运动疗法,在治疗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运动疗法配合我国传统的气功、自我推拿等,粗略来分析则有以下的作用及效果:
强筋健骨,改善内脏功能:如改善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等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反应能力,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恢复肢体生理功能,舒筋活络:如对局部损伤有促进加快软组织因损伤而造成的水肿、癖血的吸收,防止及减轻损伤后筋膜、关节的粘连,韧带的挛缩,肌肉的紧张和疤痕的僵化。如果长期运动还可以减轻或者杜绝疾患的复发,增强抗病能力,祛病强身。现将几套基本的、常用的运动方法介绍如下:
一、各部常用运动疗法(第一套)
(一)颈部运动:颈部软组织损伤后,颈肌僵直和隐痛,颈肌劳损、落枕、颈椎小关节半脱位复位后,以及颈肩综合征等均可采用。颈部运动由四节组成。
1 .颈部前屈后伸运动(图7 一128 ) :放松站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亦可取坐位)。首先作深吸气,吸气时尽量使颈部前屈,将下领贴近胸口,随后作深呼气,在呼气时抬头后仰,使颈部充分后伸,如法作前屈后伸运动各4 次。
2 .颈部侧屈运动(图7 一129 ) :姿势同前,吸气时头颈向左屈,呼气时头颈回归正中,随后再吸气时头颈向右屈,呼气时再回至止中位。左右各4 次。
21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图7 一128 颐部前屈后伸运动图7 一129 颈部侧届运动
3 .颈部伸展运动(图7 一130 ) :姿势同前。深吸气时头颈尽量向左前方伸展,呼气时头颈回归正中,随后再深吸气时头颈尽量向右前方伸展,呼气时头颈再回归正中,亦各为4 次。
4 .颈部回旋运动(图7 一131 ) :姿势同前。头颈先向左作小回旋,再向右作小回旋,各4 次,继向左右各作大回旋4 次。
笼声
可岌
图7 一130 颈部伸展运动
图7 一131 颈部回旋运动21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二)腰部运动疗法:腰部常用的运动疗法有腰部体操、仰卧练功法和俯卧练功法三种。腰部急、慢性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胸腰椎骨折的恢复期病人,均可分别选用。1 .腰部体操:
( l )腰部前屈后伸运动: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稳、两手叉腰,做好预备姿势。然后稳健地作腰部充分前屈和后伸各4 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 2 )腰部侧屈运动:双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下垂伸直,腰部作左侧屈,左手顺左下肢外侧尽量往下,还原。然后以同样姿势作右侧屈,左右各4 次。
( 3 )单腿伸腰运动:取立正姿势,先以右腿站立,将左腿伸直向后抬起,并同时挺胸还原。继以左腿站立,将右腿伸直向后抬起,并同时挺胸还原。左右各4 次。动作变换越慢效果越佳。( 4 )腰部回旋运动(图7 一132 ) :双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叉腰,腰部作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旋转各1 次,然后由慢到快,由小到大,顺逆交替回旋各8 次。
2 .腰部仰卧运动法(图7 一133 ) :
( 1 )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双侧屈肘、屈膝,以头、双足、双肘五点支撑,用力将腰拱起(亦可用双掌托腰拱起)。反复多次。( 2 )三点支撑法:经过五点支撑锻炼,腰部肌力较好,可把双臂置于胸前,以头及双足三点作支撑,用力作拱腰锻炼,反复多次。
( 3 )四点支撑法:即在前者的基础上,以双手、双足四点作支撑,作拱桥式锻炼,反复多次。
3 .腰部俯卧运动法(图7 一134 ) :
( 1 )抬头挺胸伸臂:俯卧,两上肢紧贴于躯干两侧伸直。作抬头挺胸,反复数次。
( 2 )伸直抬双腿:基本姿势同前。将抬头挺胸改为伸直抬双腿,反复数次。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 3 )抬头挺胸抬腿(飞燕式):基本姿势同前。以腹部着床,头、手、胸及两下肢一起上抬,反复数次。
(三)肩、肘部运动疗法:肩、肘关节损伤较为多见,伤后如不早期加强功能锻炼,极易发生关节粘连,使关节僵直、疼痛。不仅肩、肘关节,上肢任何部位的损伤,都必须早期开始作肩、肘部的活动。
1 .前伸后屈法:两腿叉开与肩同宽,两臂下垂,两手平握拳,然后将两拳交替向前打出,作肩与肘部的前屈后伸运动,反复多次。
2 .弯腰肩部回旋法:两腿叉开站稳,腰前屈90 " ,患侧上肢下垂,用手作顺、逆时针方向划圈,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反复多次(图7 一135 )。
3 .上肢回环法:站立,两足分开,健侧手叉腰,患侧手握拳,整个上肢作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划圈回环,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反复多次。
4 .摸壁压肩法:两足分开站立,患者面对墙壁,用患侧手掌扶墙,逐渐向上摸,再作压肩动作,反复多次(图7 一136 )。/洲一一一~、、_匕
龟心
圈7 一135 弯腰肩部回旋法图7 一136 摸壁压肩法5 .后划臂法:患者取站立位,适当向前弯腰,双手自然下垂同时作向后划水动作,反复多次。
21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6 ,肘部屈伸法:坐位,患肢放在桌面或枕头上,握拳用力徐徐屈肘和伸肘,反复多次,或站位作肘屈伸活动(图7 一137 )。7 .前臂旋前旋后法:患者取立位或坐位,屈肘900 ,掌心向上作旋前旋后动作,反复多次(图7 一138 )。


图7 一137 肘部届伸法
图7 一138 前臂旋前旋后法
(四)手、腕部运动疗法:这种功能锻炼方法适用于肩臂软组织损伤和手腕部损伤。
1 .腕背伸掌屈法:腕关节用力反复作背伸、掌屈的动作(图7 一139 )。
图7 一139 腕背伸掌屈法216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2 .合掌压腕法:屈肘,前臂贴于胸前,指尖垂直向上,合掌并压双腕。
3 .手指屈伸法:同时屈曲诸指关节构成握拳式,再同时伸直各指构成掌式,反复多次。
4 .手指分合法:手指伸直,先用力作五指分开动作,再用力作五指并拢动作,反复多次。
(五)下肢运动疗法:
1 .股四头肌收缩法:下肢的各种损伤,极易引起股四头肌萎缩,膝部损伤,包括股骨干下段骨折和骸骨骨折,极易引起股四头肌粘连而发生膝关节纤维性强直。故应早期开始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此法简单易行,即在肢体伸直,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作有节奏的股四头肌收缩和舒张动作。
2 .伸直抬腿法:仰卧位,两下肢伸直,患肢用力伸直后,徐徐屈耽将下肢抬高,然后再逐渐放回原位,反复多次。
3 .骸膝伸屈法:仰卧位,将患肢伸直抬高450 后,练习碗、膝关节的伸屈活动,以恢复肌力和关节活动功能。
4 .举屈蹬空法:仰卧,两腿伸直,先作几次躁关节背伸和踉屈活动,然后用力伸直抬腿,继作屈膝,再向外上方蹬出,反复多次(图7 一140 )。
\

图7 一140 举屈蹬空法
21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5 .箭步压腿法:立位,患腿向前迈出一大步,呈屈曲前弓,另一腿在后伸直,使足趾和踉关节持力,双手扶住患侧大腿,作压腿动作,反复多次。
6 .足躁屈伸法:患者或仰或坐,先作躁关节最大限度的背伸,然后再作最大限度的跟屈,反复多次。
7 .足躁旋转法:患者或仰或坐,先作躁关节顺时针方向旋转动作,再改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动作,反复多次。
8 .足趾伸屈法:患者仰卧位,先将脚趾用力背伸,然后再用力踉屈,反复多次。
(六)四肢器械运动疗法:有些患者在进行徒手运动治疗时有困难,特别是关节功能有明显障碍,或肢体有神经损伤者,可采用器械练功方式进行锻炼。
1 .上肢器械运动疗法:
( 1 )滑车举肩法:患者坐或站于双把手滑车器下,两手同时各执一滑车器吊绳的手把,以健侧向下拉动牵引绳,使患侧肢体抬起,幅度从小到大,反复多次。
( 2 )侧手扶持下蹲法:侧立于肋木旁,伤臂外展100 ’一1100 , 以手握住肋木的横杠,反复下蹲数次,使肩关节受到牵拉和伸展。( 3 )持棒旋转法(图7 一141 ) :患者立位,伤侧肘屈90 " ,手持一根40 厘米长的短棒中段,使木棒由垂直位交替向左向右旋转到水平位。也可用健手协助,以增进前臂的旋转功能。
、、、、,l 月.厂日日日」
I }尸
图7 一141 持棒旋转法218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 4 )旋转器练习法:直立位,健手叉腰,伤侧上肢向前伸直,以手握住旋转器手柄,作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来回转动。( 5 )手捻双球法:手握两个大小适中的塑料球、钢球或核桃,在手心中作交替滚动,以练习手部功能。
( 6 ) “佛珠”捻动法:利用一串光滑的串球,以双手各指将圆珠逐个向内捻数和向外捻数,如此反复,以增进手指的灵活性。( 7 )弹力装置练指法:利用弹力装置练习手指的伸展与握力。2 .下肢器械运动疗法:
( l )上下台阶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借助于台阶高低的作用,以练习下肢的活动。对骸、膝、踩关节的功能恢复有利。( 2 )蹬车活动法:能全面活动髓、膝、踩三个关节。患者坐在支架式轮车上,两脚放在脚踏上,用健侧足先蹬脚踏以带动患侧下肢的运动。
( 3 )蹬滚运动法:患者坐在椅子上,以脚踩在一个直径巧厘米、长20 厘米左右的圆滚筒上,作前后反复滚动,以练习膝、躁和足部的功能。
( 4 )滑车带伸屈法:患者俯卧,在床架上置一简单的滑车系统,将双足套在滑车带内,练习伸膝与足的背伸功能。
( 5 )足部负重练习法:患者取坐位,伤足带上负重器或小沙袋,反复作稳健的屈伸膝关节的活动,以增进股四头肌肌力和膝、躁关节的功能。
( 6 )划运机械法:伤员坐在简单的划运机上,双手握住把手,以双足的踏脚力使两钱和膝关节伸屈,同时身体向前后划运。二、祛病强身防治功法(第二套)
本功法是本文作者之一吴文豹医师等人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疾患中经长期研究后编制而成的一种祛病健身以自我推拿为主的保健功法。它对长期从事脑力工作、运动少的人十分适用。并且对颈椎病患者更有益处。此外,对因软组织损伤病痛而诱发的一些似为内科疾病的症状都有较明显的效果。
219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预备:
预备姿势:站立、坐位均可(图7 一142 )。
要领:整体放松,目闭神宁,舌抵上愕,心静气平,呼吸自然(闭目0 . 5 一1 分钟)。
第1 节,擦掌抹颊醒脑功:
功效:清心热劳宫,醒脑抹前额。
穴位:劳宫穴― 属心包经。
位置:屈指,中指与无名指之间。
主治:头昏、目糊、头胀、心烦、少眠、精神不振。局部解剖:劳宫穴周围有指掌侧总动脉,分布着正中神经。前额部有额肌,眶上神经,额部动、静脉及眼轮匝肌。
狱一
甲\. )
图7 一142 预备
图7 一143 擦劳宫穴220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图7 一144 抹额
次数:擦劳宫穴2 一3 分钟,分手抹前额16 次(各8 次)。要领:将劳宫穴擦热为度,擦掌速度为每分钟70 次左右。抹额时要有节奏。
作用:平心和气,放松额肌,有助于睡眠。对用脑过度、心情不舒亦能起调节作用。
第2 节,擦异抹耳通窍功:
功效:通窍散风热,抹耳治诸病。
操作:
( l )以两手中指罗纹面往返擦抹睛明至迎香(图7 一145 )。( 2 )分手以两掌面擦抹脸部(起于迎香,沿鼻两侧经过睛明、前额和脸部,至口唇周围)(图7 一146 、图7 一147 )。
( 3 )两手食指抵于耳尖,以拇指螺纹面贴于耳后,中指屈曲贴于耳前,往返抹擦耳廓前后(图7 一148 )。
次数:擦鼻16 次;浴面16 次;抹耳16 次。
要领:柔软、均匀,以热感为度。
( - )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分手浴面可增强面部的血液循环,清除面部衰亡的上皮细胞,改善面部的皮肤呼吸,并有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起到滋润肌肤的作用,从而提高抗病能力。抹耳能加强体内血液和淋巴的循环,对内脏和中枢神经具有调节作用。《灵枢· 口问篇》 曰:“耳者,宗脉之所骤也。”十二经的脉气皆上通于耳,此部同脏腑肢体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有规则的抹耳,可防治内脏、肢体的疾病。
第3 节,按揉五穴明目功:
功效:头痛取五穴,祛风又明目。
穴位一:攒竹穴― 属膀胧经。
位置:眉头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眩、眼眶涩痛。
局部解剖:有额动、静脉及额神经内侧支(图7 一149 )。穴位二:睛明穴― 属膀胧经。
位置:目内毗外一分。
主治:目赤肿痛、见风流泪、毗痒、视力减退。
局部解剖:有内毗动、静脉,深层上方为眼动、静脉,分布着滑车上、下神经,动眼神经和眼神经(图7 一巧0 )。
\一.一声

图7 一149 攒竹穴
图7 一150 睛明穴22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穴位三:瞳子修穴― 属胆经。
位置:目外毗五分。
主治:头痛、目痛、视力衰退、目赤流泪。
局部解剖:有颧动、静脉,分布着颧面神经和颧颖神经,以及面神经的颖支(图7 一151 )。
\一一、/一一2
图7 一151 暄子
穴位四:四白穴― 属胃经,
位置:(正视)目下一寸。
主治:目赤痛、口眼歪斜、面部麻木、局部解剖:有面动、静脉,眶下动、静脉,分布面神经分支、眶下神经(图7 一152 )。
穴位五:迎香穴― 属大肠经。位置:鼻孔旁五分许。
主治:鼻塞、鼻鲤、口角歪斜、/三叉神经痛、面痒、面肿、便秘。厂局部解剖: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分布着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图1 一153 )。
操作:按揉五穴。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瞳子修穴16 次。按揉四白穴祷次。按揉迎香穴16 次。
要领:以酸胀为度,不宜过快,要有节奏。
作用:行气活血,消炎止痛,放松脸面肌群。对近视眼、头痛、眼花、目赤、迎风流泪、鼻塞和口角歪斜等症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对感冒和鼻咽癌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第4 节,提阳梳头祛邪功:
功效:提阳取百会,疏邪取风池。穴位一:百会穴― 属督脉。
图7 一153 迎番穴
位置:两耳尖与头顶正中连线的交点。,
认沪毛乡
\、一二
图7 一15 闷百会穴
穴位二:太阳穴― 属奇经。
位置:眉梢与眼角之间,向后1 寸有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局部解剖:皮下有颧神经分支,深层有颧深前动、静脉和颧深22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神经(图7 一155 )。
穴位三:神庭穴― 属督脉。位置:前正中线上,入前发际五分。
主治:失眠、头痛、眩晕。局部解剖:有额动、静脉分支,分布着额神经分支。
穴位四:风池穴― 属胆经。位置: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上端之间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局部解剖:有枕动、静脉分支,156 )。

图7 一巧5 太阳穴
肩背痛和感冒等。
分布着枕小神经分支(图7 一
( 1 )按揉百会穴16 次;按揉太阳穴16 次;按揉风池穴16 次。( 2 )以两手拇指偏峰按太阳穴,其余四指自然分开,两手小指并拢,由太阳穴划弧至风池穴16 次。两手小指沿前额正中线人发际经过神庭穴、百会穴至枕后(图7 一157 )。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胀)为度。
作用:按揉百会穴,提一身之阳,开窍宁神,平肝熄风,升阳固脱;梳头,则能行气活血,清肝明目,调节阴阳。此功对治疗头痛、感冒、眩晕、失眠、近视、脱肛、颈项强痛以及肩背痛等症均有一定的疗效。
第5 节,揉颈扫拨活血功:
功效:揉颈清心神,活血祛风邪。
穴位一:翁风穴― 属三焦经。
位置:耳垂后凹陷处,张口时有窝即是(图7 一巧8 )。
、、:l , .、,,
图7 一158 璐风穴
主治:耳鸣、耳聋、听力乍降、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口吃、口禁不开。
局部解剖:有耳后动、静脉,颈外静脉,分布着耳大神经。穴位二:风府穴― 属督脉。
位置:颅后陷中,人发际1 寸(项窝之上端,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图7 一159 )。
主治:头痛、项强、咽喉肿痛、中风不语、偏风半身不遂、鼻妞、出虚汗。
局部解剖:有枕动脉分支、枕大神经分支和第3 枕神经分布。穴位三:大椎穴― 属督脉。
22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乞/ 图7 一159 风府穴
位置:第7 颈椎与第1 胸椎之间(图7 一160 )。
图7 一160 大椎穴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
和项强、肺胀胁满、呕吐上气等。
局部解剖:有颈横动脉分支,分
布着第8 颈神经后支及第1 胸神经后
支。
穴位四:肩井穴― 属胆经。
位置:肩上陷中以指按,中指下
陷中(图7 一161 )。
主治:头项强、肩背痛、手臂不
228
图7 一161 肩井穴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举、胸闷、胸痛、中风、难产、气逆等。
局部解剖:有颈横动、静脉,分布着锁骨上神经后支及副神经。操作:
( l )按揉翁风穴16 次;
( 2 )按揉风府穴16 次;
( 3 )按揉大椎穴16 次;
( 4 )按揉肩并穴16 次(左右各8 次)。然后拨捏头颈部。先中(自风府穴至大椎穴),再左(自风池穴至大椎穴旁开3 寸,在颈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部之间),后右(同左)。
次数:先中再左后右,每个部位各按二个八拍(各16 次)(图7 一162 、7 一163 )。

图7 一162 拨捏颈部(中)图7 一163 拨捏颈部(左或右)要领:
( l )按揉璐风穴、风府穴、大椎穴、肩井穴要有得气感(以酸胀为度)。
( 2 )拨捏颈部力稍重,不要跳动和来回摩擦。
作用:疏通经络,祛风散寒,养血熄风,调节阴阳,增强脑部的供血,调节大脑皮层以及中枢神经兴奋与抑制的平衡。松解头颈部肌肉的紧张,消除压痛点。对治疗颈椎病、高血压、头痛、枕项痛、目眩和近视等,均有一定的疗效。对预防感冒和解除疲劳具有229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积极的作用。
第6 节,上肢点穴通络功:
功效:解表揉谷池,通络擦上肢。/穴位一:曲池穴― 属大肠经。/位置:屈肘横纹头陷中(图7 一、164 )。}主治:头痛、牙痛、面肿、咽喉、痛、臂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皮七· · · · 肤干燥、妇人经脉不通等。
局部解剖:有挠侧返动、静脉。分布着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有挠神经。
过一多
曰人
图7 一164 操风池
穴位二:合谷穴― 属大肠经。
位置:第1 掌骨、第2 掌骨间(偏第2 掌骨中间)(图7 一165 )。
礼-一,一
\
图7 一165 揉合谷穴
主治:头痛、牙痛、面肿、咽喉痛、臂痛、口眼歪斜、热病汗
不出、鼻纽不止、口嗦不开、偏风、目视不明等。
局部解剖:有手背静脉网,分布着挠神经浅支。操作:
230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 1 )按揉曲池穴、合谷穴各16 次(左右各8 次)。
( 2 )以右手掌心,从左胸向左上肢内侧至掌指端擦抹,热后由手背指端向上肢外侧至肩颈部作擦抹。
( 3 )拍打擦抹上肢的部位两手交换(图7 一166 、图7 一167 )。
井/一
图7 一167 擦抹上肢外侧
次数:擦抹上肢左右各往返8 次,拍打上肢左右各往返2 次(每次各16 拍)。
要领:在按曲池穴、合谷穴时,以得气感为度。如需镇痛,则在按合谷时加重压力。在擦抹上肢时,速度不宜太快,往返一次以2 一3 秒为度。拍打上肢时,手腕要放松,不要太用力。作用:消炎镇痛,祛风解表,清热利湿,调和营血,疏通经23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络,调节内脏,放松上肢肌群,对治疗头痛、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第7 节,揉腹擦腰强肾功:
功效:强肾治腰痛,健脾利肠胃。穴位一:肾俞穴― 属膀胧经。
位置:第2 、3 腰椎之间旁开
1 . 5 寸(前与脐平)。
主治:遗精、阳痰、遗尿、月
牙痛、臂痛、网球肘
经不调、腰酸腿软、耳鸣、水肿、小便浊、肠鸣等。
局部解剖:有第2 腰动、静脉后支,分布第1 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
穴位二:大肠俞穴― 属膀胧经。
位置:第4 腰椎与第l 能椎之间旁开1 . 5 寸(图7 一168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
卯}'
图7 一168 肾俞穴和大肠俞穴
泻、便秘、腰痛、腹中胀气、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等。局部解剖:有第4 腰动、静脉后支,分布第3 腰神经后支。穴位三:环跳穴― 属胆经。
位置:侧卧,伸下足,屈上足,以拇指指关节按在大转子高点,拇指指向脊椎,拇指尖处。
主治:腰胯痛、下肢赓璧、半身不遂。
局部解剖:内侧为臀下动、静脉。分布着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深部为坐骨神经(图7 一169 )。
23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操作:
( 1 )以右手掌心按于左手掌背,放在肚脐左下方沿顺时针方向揉腹一周(升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图7 一170 )。
( 2 )两手5 指自然屈曲,以第2 掌指关节外侧部着力,放于大肠俞穴(在大肠俞穴与肾俞穴之间往返地摩擦)(图7 一171 )。

圈7 一170 揉腹
图7 一171 擦腰
( 3 )以第2 掌指关节外侧部着力于环跳穴(图7 一172 ) ,按揉环跳穴16 次。然后由环跳穴向两下肢外侧,经过外躁、足背至足23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趾端作擦抹,再由足趾端经过内躁向两下肢内侧至两腹股沟和腹部作擦抹(图7 一173 、图7 一174 )。
图7 一173 下肢外侧擦抹
图7 一174 下肢内侧擦抹234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 4 )拍打擦抹下肢的部位。
次数:揉腹16 次;擦腰16 次;按揉环跳16 次;擦抹下肢外、内侧,经腹股沟至小腹往返16 次;拍打下肢外、内侧,经腹股沟至小腹16 次。
要领:在保健推拿或治便秘时作顺时针揉腹。腹泻、大便塘薄时作逆时针揉腹。擦腰、揉腹时用力要均匀,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在作下肢擦抹时,速度不宜太快,一般以2 至3 秒为宜。拍打下肢时,手腕要放松,不要太用力。
作用:强肾,健腰,明耳目,疏通经络,活血化疲,调节阴阳,调节内脏,调节内分泌激素。促进肠胃的蠕动,帮助消化吸收养料,调节肠胃功能,松解腰背肌的痉挛,并对治疗腰痛、腹痛、腹胀、肠鸣、便秘、腹泻、月经不调等症均有一定的疗效。第8 节,下肢揉擦安神功:
功效:健脾求三里,安神寻涌泉。
穴位一:足三里穴― 属胃经。
位置:外膝眼下3 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图7 一175 )。
图7 一飞75 按揉足三里
23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主治:胃痛、腹胀、消化不良、肠鸣、便秘、头晕、膝痛、真气不足、腹痛食不下等。
局部解剖;有胫前动、静脉。分布着排肠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胖深神经。
穴位二:涌泉穴― 属肾经。
位置:足心人字纹中(图7 一176 )。主治:头顶痛、眩晕、目昏眼花、失眠、咽喉痛、舌干、小便不利、昏厥、心烦、心痛、便秘等。局部解剖:深层有足底弓,分
\

布着第二趾底总神经。
操作:
( l )右手拇指偏峰按揉左足三里,左手拇指偏峰按揉右足三里。( 2 )右手掌心擦左涌泉,左手掌心擦右涌泉。
次数:按揉足三里左右各16 次,擦涌泉左右各16 次。
要领:按揉足三里以得气为度,擦涌泉以热感为度。速度要均匀,
图7 一176 擦涌泉穴
每分钟70 次左右。如坐位按揉足三里后,可擦涌泉。站位可单揉足三里。
作用:足三里属胃经,与脾经相为表里,故按揉足三里便有健脾和胃作用。涌泉属肾经,肾属水,擦涌泉具有通调水道之功。因而按揉足三里,擦涌泉,能起到调理脾胃,调和气血,补虚强肾,养血安神,引火归源的作用,并具有上病下治等功效。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头痛、消化不良、咽喉痛、口干和小便不利等症尤有显著疗效。
236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表7 一10 与本功法有关的穴位表
穴名
经络
位置
百会
督脉
两耳尖与头顶正中连线的交点
劳宫
心包经
屈指,中指与无名指之间
攒竹
膀胧经
眉头凹陷中
睛明
膀胧经
目内毗外1 分
瞳子修
胆经
目外毗五分
四白
胃经
(正视)目下1 寸
迎香
大肠经
鼻孔旁5 分许
太阳
奇经
眉梢与眼角之间,向后1 寸有凹陷处
神庭
督脉
前正中线上,人前发际5 分
风池
胆经
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上端之间凹陷处
聆风
三焦经
耳垂后凹陷处,张口时有窝即是
风府
督脉
颅后陷中,人发际1 寸(项窝之上端,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
大椎
督脉
第7 颈椎与第1 胸椎之间
肩井
胆经
肩上陷中以指按,当中指下陷中
曲池
大肠经
屈肘横纹头陷中
合谷
大肠经
第1 掌骨、第2 掌骨间(偏第2 掌骨中间)
肾俞
膀胧经
第2 、3 腰椎之间旁开1 . 5 寸(前与脐平)
大肠俞
膀胧经
第4 腰椎与第1 能椎之间旁开1 . 5 寸
环跳
胆经
侧卧,伸下足屈上足,以拇指指关节按在大转子高点,拇指指向脊椎,拇指尖处
足三里
胃经
外膝眼下3 寸(胫骨旁开1 横指)
涌泉
肾经
足心人字纹中
23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
百会
、、、‘、、厂
四白.仅必羚
图7 一177
图7 一178
}、、,撼人
翁风
风府
二二沪
肩井
{大椎
图7 一179
图7 一180 238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劳宫
合谷一~、之
图7 一182
)
图7 一183
.肾俞.大肠俞
犊鼻
.环跳
足三里
图7 一184
图7 一18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涌泉
图7 一186
三、全身各部练功运动疗法(第三套)
(一)颈项功(每个动作重复12 一36 次):
1 .与项争力:
预备姿势:两脚立开与肩同宽(或取坐位),两手叉腰。动作:① 抬头望天;② 还原;③ 低头看地;④ 还原。上身腰部不动,呼吸自然(图7 一187 )。
作用:增强颈项部筋肉。可辅助治疗颈部扭伤、劳损,或颈臂综合征、头颈项背筋络酸痛。
2 ,往后观瞧:
预备姿势:同上。
动作:① 头颈向右后转,目视右方;② 还原;③ 头颈向左后转,目视左方;④ 还原(图7 一188 )。
作用:本势也是一个良好的颈部活动,可与上势配合进行。3 .前伸探海:
预备姿势:同上。
动作:① 头颈前伸并转向右前下方,双目前下视似向海底窥探一样;② 还原;③ 头颈前伸并转向左前下方,双目前下视;④ 还原。转动时吸气,还原时呼气(图7 一189 )。
240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图7 一187 与项争力图7 一,88 往后观瞧
图7 一,89 前伸探海
作用:同上。
4 .回头望月:
预备姿势:同上。
动作:① 头颈向右后上方尽力转,双目转视右后上方,似向天空望月亮一样;② 还原;③ 头颈转向左后上方;④ 还原。转动时吸气,还原时呼气。头颈转动时不必向前伸出(图7 一190 )。
作用:同上。
5 .金狮摇头:
预备姿势:同上。
动作:头颈向左右各环绕一周。
作用:同上。本势必须在上述三势轻松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急性损伤慎用。
(二)肩臂功(每个动作重复12 一36 次): 1 .幼鸟受食:
预备姿势:两脚立开与肩同宽,两臂下垂。
图7 一190 回头望月
动作:① 屈肘上提,两手掌与小臂相平,提至胸前与肩平,掌心向下;② 两手掌用力下按,至两臂伸直为度。上提时肩部用力;下按时手掌用力,肩部尽量放松。动作宜慢,呼吸自然(图7 一24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191 )。
作用:增强肩关节筋络和肌肉的活动,能祛除肩部风湿,对风湿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2 .左右开弓:
预备姿势:两脚立开与肩同宽,两掌横放目前,掌心向外,手指稍屈,肘斜向前(图7 一192 )。
动作:① 两掌同时向左右分开,手掌渐握成虚拳,两臂逐渐伸直,胸部尽量向外挺出;② 两臂仍屈肘,两拳放开,掌心向外,恢复预备姿势。拉开时二臂平行伸开,不宜下垂,肩部稍用力,动作应缓慢,逐渐向后拉,使胸挺出(图7 一193 )。
作用:能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对锁骨及肩臂部骨折后期适用。

图7 一191 图7 一192 图7 一193 幼鸟受食左右开弓(一)左右开弓(二)3 .双手托天:
预备姿势:两脚立开与肩同宽,两臂平屈,两手放在腹部,手指交叉,掌心向上(图7 一194 )。
动作:① 反掌上举,掌心向上,同时抬头眼看手掌(图7 一195 ) ;② 还原。初起可由健肢用力帮助患臂向上举起,高度逐渐增24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加,以病人不疼痛为度。
作用:能恢复两臂及肩关节的正常功能,对辅助治疗某些肩部陈伤酸痛有效,如手臂因劳损及风湿引起的不能上举、后旋等。初练时不要勉强上举,适当掌握高度,经过短期锻炼,即能逐渐灵活而活动自如。
4 .弯胧拔刀:
预备姿势:双脚分开立定,两臂下垂。
动作:① 右臂屈肘向上提起,掌心向外,提过头顶,然后向右下落,抱住颈项;左臂同时屈肘,掌心向后,自背后上提,手背贴于腰后(图7 一196 ) ;② 右掌经头顶由前下垂还原,左掌也收回还原;③ 左臂屈肘向上提起,掌心向外,提过头顶,再向后落,抱住颈项;右臂同时屈肘,掌心向后,自背后上提,手背贴于腰后;④ 还原。右臂上举时,头向左转,左臂上举时,头向右转。
图7 一194 双手托天(一)作用:能理气活血,能障碍等作用。
5 .轮转辘护:
预备姿势:左手叉腰
图7 一195 双手托天(二)图7 一196 弯肚拔刀恢复臂力。有辅助治疗肩部损伤引起的功
右手下垂。
24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动作:① 右臂自下,向前,向上,再向后摇一圈(图7 一197 ) ;② 右臂自下,向后,向上,再向前摇一圈;③ 左臂动作与右臂做法相同。这是损伤后期采用的动作,不宜做得太早,用力要轻柔,肩部应放松。
6 .蝎子爬墙:
预备姿势:面对墙头,两脚立开,肘关节屈曲,双手五指张开扶在墙上。
动作:双手或单手用力缓缓向上爬,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缓缓爬回原处(图7 一198 )。
彭二
图7 一1 97 轮转辘转医打一,98 蝎子爬墙
作用:对于肩关节由于外伤及肩周炎而不能抬举的患者,锻炼本法,对向上抬举功能的恢复很有效。
7 .体后拉肩:
预备姿势:两脚立开,健侧之手在身体背后,握住患手。动作:由健手牵拉患侧手臂,必须将患侧肩关节拉动,一拉一推,反复进行(图7 一199 )。
作用:肩关节损伤后遗症往往表现在上举外展和内旋方面,患者往往注意上举的锻炼而忽视内旋的动作,本法重点恢复其内旋功能,促使整个关节功能全面恢复。
244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8 .屈肘挎篮:
预备姿势:两脚立开,两臂下垂。
动作:① 右手握拳,渐渐弯曲肘部(图7 一200 ) ;② 渐渐伸直还原;③ 左手握拳,渐渐弯曲肘部;④ 渐渐伸直还原。
作用:能恢复肘关节伸屈功能,适用于肘部软组织损伤。9 .千斤拗腕:
预备姿势:两脚立开,左手叉腰,右手平举稍屈曲(图7 一201 )。
万易

图7 一199 体后拉肩图7 一200 屈肘挎篮图7 一201 千斤拗腕
动作:① 右手握拳作前臂旋前动作;② 随后渐渐旋后。活动时上臂尽量不动;③ 还原;④ 改以右手叉腰,左手作同样动作。作用:同上势。
(三)腕部功(每个动作重复12 一36 次):
预备姿势:腕部功重点在锻炼腕关节,立位与坐位均可,一般两手臂应前平举。
1 .抓空增力:
动作:将手指尽量伸展张开,然后用力屈曲握拳,左右交替进行(图7 一202 )。
24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 2 )
图7 一202 抓空增力
作用:能改进前臂与手腕的血液循环,消除前臂远端的肿胀,并有助于恢复掌指关节的功能。
2 .拧拳反掌:
动作:两臂前平举时,掌心朝上,逐渐向前旋转,并使掌变拳,握拳过程要有“拧”劲,如同拧毛巾一样(故称拧拳)。还原变掌。要反复练习。
作用:本法能锻炼腕关节旋前、旋后的动作,使损伤后腕关节的旋转功能障碍得以迅速消除。
3 .左右摆掌:
动作:两臂前平举时,掌心向下,两手向尺侧、挠侧来回徐徐摆动,反复练习。
作用:本法亦系腕关节活动方法之一,对各种腕关节损伤后遗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4 .上翘下钩:
动作:将两手掌翘起成立掌的姿势,随后逐渐下垂成钩手,动作要缓慢而有力(图7 一203 )。_
作用:同上述三势配合治疗各种腕关
节附近损伤后之功能障碍。
(四)腰背功(每个动作重复6 一36
次):
1 .转腰推碑:
预备姿势:两脚立开比肩稍宽,两臂
下垂。
动作:① 向左转体,右手成立掌向正
246
图7 一203 上知下钩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前方推出,手臂伸直与肩平;左手握拳抽至左腰际抱肘,目视左后方;② 向右转体,左手变立掌向正前方推出,右掌变拳抽回至右腰际抱肘,目视右后方。呼吸自然,推掌的动作要缓慢,手腕稍用力,臂部不要僵硬;转体时头与腰部同时转动,双腿立定不动;推掌与握拳抽回腰间的两臂速度应该一致(图7 一204 )。
作用:有利于腰背部筋络的活动,且具有固坚养精之功。运用于治疗腰部酸痛及腰部损伤。
2 .掌插华山:
预备姿势:同上势。
动作:① 右手伸向前方,向右掳回右腰际抱肘,左掌向正左方伸出(如用力插物状),身体向右转(图7 一205 )。② 左掌向左方平行掳回左腰际抱肘,右掌向正右方伸出,身向左转。双目注视插出之手掌。
作用:同上势。
、、、、
图7 一204 转腰推碑
图7 一205 掌插华山
3 .风摆荷叶:
预备姿势:两脚立开比肩稍宽,两手叉腰,拇指在前,四指在
后。
24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动作:① 腰部自左向前、右、后作圆周回旋动作(7 一206 ) ; ② 再改为腰部自右向前、左、后作圆周回旋动作,两腿始终伸直,膝部勿屈,两手托护腰部,不要太用劲。回旋的圈子要逐渐增大,上体伸直。
作用:有流通气血的作用,能辅助治疗腰部伤筋,对某些因身体长时间讴楼弯腰所致的腰部酸痛者亦具卓效,并能固肾养精、止虚汗、治遗精。
4 .摇头摆尾:
预备姿势:两足立开比肩稍宽,大腿屈膝蹲平,双手均按于膝上,拇指在内,四指在外。
动作:① 上身向右侧弯(图7 一207 ) ;② 还原;③ 上身向左侧弯;④ 还原。动作力求放松,呼吸自然。
农.
图7 一206 风摆荷叶图7 - - 207 摇头摆尾作用:除同样具有上几势的作用外,对侧弯动作得到锻炼,加强了这部分腰背筋肉的力量。
5 .双手攀足:
预备姿势:两脚立平,两手置腹前,掌心向下。
动作:① 腰向前弯,手掌下按着地(7 一208 ) ;② 还原。两腿要伸直,膝关节勿屈曲。
248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作用:强肾固腰,能治腰部酸痛。
6 .白马分鬃:
预备姿势:两脚立开,两臂下垂双手交叉,如左腰与左肩有病,左手交叉在前;右侧伤痛,右手交叉在前〔 图7 一209 ( 1 )〕 。
动作:① 体向前俯,目视双手,两手交叉举至头顶上端,身体挺直〔 图7 一209 ( 2 )〕 ;② 两臂上举后向两侧分开,恢复预备姿势。上举时如向上攀物状,尽量使筋伸展。向两侧分开时掌心向下成弧形线。
图7 一208 双手攀足
图7 一209 白马分撰
作用:消除肩部运动障碍,促使恢复正常功能,且能防治腰背酸痛、肩背筋络挛缩麻木及风湿等症。
7 .旱鸭赴水:
预备姿势:患者俯卧,头转向一侧,双手置于体侧。动作:① 两腿交替向后作过伸动作;② 两腿同时作过伸动作;③ 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背伸;④ 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⑤ 还原249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时自然呼吸(图7 一210 )。
靡过擎黝( l )
圈7 一210 早鸭赴水
作用:本势是卧位腰背功锻炼的最基本动作。对腰背肌的锻炼作用很显著,对腰痛后遗症的预防起着重要作用,一般伤后就开始锻炼。
8 .鹊桥飞架:
预备姿势:患者仰卧以两手叉腰做支撑点,两腿半屈膝成9 『 ,足掌放在床上。
动作:挺起躯干时,以头后枕部及, 两肘支持上半身,两足支持下半身,成半拱桥形。当挺起躯干架桥时,膝部稍向两边分开(图7 一211 ) ,速度缓慢,初起时作4 一6 次即可。
作用:配合上势加强腰部肌肉力量的锻炼。
9 .按摩腰眼:
预备姿势:坐位与两脚开立均可,两手掌对搓发热以后,紧按腰眼。
动作:用力向下推摩到尾骸部。然后向上再推回到背部,重复250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用推摩手法推36 次(图7 一212 )。
/ \
图7 一211 鹊桥飞架图7 一212 按库腰眼作用:本法选自床上八段锦,认为腰眼部位属于带脉,也系肾脏所在之处,手法能温通督带之经脉,且可增强肾脏功能,久练可防治各种腰痛。临床上往往先做本法然后接着练风摆荷叶势。(五)腿功(每个动作重复12 一36 次):
1 ,左右伏虎: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比肩稍宽,两手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两肘撑开。
动作:① 腰部向右下沉,右腿屈膝下弯,左腿伸直;② 还原;③ 腰部向左下沉,左腿屈膝下弯,右腿伸直;④ 还原。上体伸直,双目平视前方,膝部下弯时不必过分低(图7 一213 )。
作用:这个动作对足部、小腿、大腿、髓部以至腰部的肌肉、经络、筋脉都有增强功能的作用。能辅助治疗髓部筋络的酸痛,对这部分的麻木、萎缩也很有效。尤其是老年人锻炼本势,可保持这部分的机能不致衰退。
2 .白鹤转膝:
预备姿势:两脚立正,脚跟并拢,两膝并紧,身向前俯,两手按于膝上,双目注视前下方(图7 一214 )。
动作:① 双膝自左向后、右、前作回旋动作;② 数次后改为自右向后、左、前作回旋动作。双腿微屈,两足站稳不动。上身微俯,头部向前,双臂稍屈,按膝部之手不必用劲。
25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图7 一213 左右伏虎
图7 一214 白鹤转膝
作用:能恢复膝部功能,可治足膝酸痛,行走乏力,能抵抗衰老。一般膝关节受伤,去除固定后,即可做本动作进行锻炼。3 ,屈膝下蹲: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抱肘。
动作:① 脚尖着地,脚跟轻提,随后两腿下蹲,尽可能臀部下触脚跟,两手放开成掌,两臂伸直平举;② 两腿立起,恢复预备姿势。下蹲程度根据自己的可能,不应勉强。两臂不需用劲,上身挺直,不要前俯后仰(图7 一215 )。
作用:治腰、脆、腿、膝疼痛,酸软无力。对于舰关节病症,可与前势配合进行。
4 .虚实徘徊:
预备姿势:立正,两手叉腰。
动作:① 左脚前进一步,右脚足跟提起,脚尖点地(图7 一216 ) ;② 左脚后退一步,右脚足跟着地,脚尖翘起(图7 一217 ) ; ③ 左换右,各势相同。
作用:本法能锻炼跺关节,促使行走功能迅速恢复。5 .四面摆莲:
预备姿势:两脚立正,双手叉腰,拇指在后,四指在前,也可252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对布
尸咬土匕2 )乞当长爹伙医厅一215 屈膝下蹲图7 一216 虚实徘徊(一)图7 一217 虚实徘徊(二)卧位练习。
动作:① 右腿提起,大腿平,小腿垂直,然后右脚向前踢出,脚尖伸直,脚面蹦紧(图7 一218 ) ;② 右脚落地,左脚提起,大腿平,小腿垂直,然后左脚向前踢出,脚尖伸直脚面蹦紧;③ 左脚落地,右脚后踢,以脚跟触及臀部为度(图7 一219 ) ;④ 右脚落地,左脚后踢,脚跟以触及臀部为度;⑤ 左脚落地,右腿抬平,右脚
图7 一2 , 8 四面摆莲(一)
图7 一219 四面摆莲(二)25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向里横踢,似踢毽子一样(图7 一220 ) ;⑥ 右脚落地,左腿抬平,左脚向里横踢;⑦ 左脚落地,右腿抬起,右脚向外横踢(图7 一221 ) ; ⑧ 右脚落地,左腿抬平,左脚向外横踢。
欲一
乍夕【 和
图7 一220 四面摆莲(三)图7 一221 四面摆莲(四)作用:健腿力,强腰膝,防治下肢风湿麻木,辅助治疗腿部酸痛、筋骨损伤等病。
6 .蹬空增力:
预备姿势:仰卧位,两腿伸直,两手叉腰,或两手自然放置体侧。动作:① 屈钱屈膝的同时躁关节极度背屈;② 向斜上方进行蹬足,足向雄屈,同时将足趾尽力踉屈,如抓东西状;开始时可不做屈俄、屈膝的动作(图7 一222 )。
补二:: : . - s - ' : :燕‘’、
图7 一222 蹬空增力254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常用疗法
作用:以锻炼躁关节为主,使腿部的血液循环畅通,防止腿部肌肉萎缩。且可消除踩关节因损伤所致的肿胀。对足部一些疾病也有治疗作用。
7 .坠举千斤:
预备姿势:仰卧位,两腿伸直,两手叉腰。
动作:直腿抬举动作,抬举开始时45 ' ,以后可锻炼至700 以上,后期还可在跺关节绑沙袋增加重量(图7 一223 )。

丫八
图7 一223 坠举千斤
作用:增加腿部力量,预防股四头肌萎缩,增强膝关节及小腿的力量,并可有助于恢复行走的功能。
8 .足蹬飞轮:
预备姿势:仰卧位,两腿伸直,两手叉腰。
动作:先用一腿做蹬自行车的动作,再用另一腿做,以后也可两腿同时做。
作用:能加速下肢的血液循环,消除足躁部的肿胀,是在卧位姿势中比较全面的锻炼腿部肌肉力量的方法,能防治膝钱等关节功能障碍。
9 .直腿外摆:
预备姿势:仰卧或侧卧位,两腿伸直。
动作:① 将腿伸直做外展动作;② 还原。通过一个阶段锻炼可作扇形向外摆动而达到外展位置。
作用:增加大腿部力量,拉伸下肢肌肉。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