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讯网络交换机:抗日戰爭期間黃河決口經過紀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54:15

抗日戰爭期間黃河決口經過紀實

 劉叔琬

       民國廿七年五月,徐州會戰方酣,日敵於同(五)月中旬,又以土肥原師團由黄河以北,冀魯交界地區渡河,急襲我蘭封歸德。軍事委員會遂於六月一日策定豫東大軍向豫西山地,作戰略上之轉進,同時決定黄河決口計劃,作成大規模之氾濫,阻敵西進。蔣委員長以決口事關重要,當时指定廿集團軍總司令商震負責執行。叔琬時任參謀處陸軍中校工兵參謀,奉命追隨魏處長汝霖前往河堤,晝夜監臨,知之最爲詳盡,事後將目覩情形,撰寫紀實,迄未發表。董顯光著之「蔣總統傳」中英文本及五十四年國父百年誕辰籌委會編印之「國民革命史」,已將事實正式公佈。特將此文公開發表,以供中外各界之參考。(參照附圖一)

   

   

   

    六月四日

    第五十三軍一個團奉蔣委員長電令在中牟縣境趙口掘堤,並限本(四)日夜十二時放水,該團當於上午六時開始工作。(參照附圖第二)

   

   

   

    時敵人已迫開封,並與我守備開封宋肯堂師(一四一師)發生激戰,柳園口至楊橋口之河防,則由劉和鼎軍守備,楊橋口至鄭州黄河鐵道橋河防,則由蔣在珍師守備,此當時之概略形勢也。

   

   

    六月五日

    趙口放水,因決口工程未完成,未能如期施行,正午商總司令奉蔣委員長電話,嚴厲督促實行,商總司令遂攜余等赴趙口視察,並令工兵营营長蔣桂楷携帶大量黄色藥與地雷準備作爆破河堤之用,到趙口後,見擔任工作之五十三軍一團因晝夜未得休息,官兵極度疲勞,又加派三十九軍一團協助之,並懸賞千元,期於當夜工程完成,實行放水。

   

    下午八時許,用炸藥炸開堤內斜面石基,開始放水,僅流丈餘,即因決口兩岸內斜面過於急峻,遂致傾頹,水道阻塞不通,蔣委員長及商總司令聞之,均甚焦灼,仍令各部加緊工作。

   

    是日三十九軍公秉藩師,亦在柳園口與敵接觸,而一四一師之守開封,與敵血戰益爲激烈,情勢危急。

   

   

    六月六日

    五十三軍之一團,(軍長萬福麟)晝夜加工,迄未能將已塌陷之口掘通,水仍未能流出,時三十九軍劉軍長和鼎,以上峯交相責議,自覺第一次決口已告失敗,乃在第一次決口迤東五十米處,另派兵一團,作第二道之決口,着五十三軍之一團仍繼續修理第一道決口之工作。

   

    當時考查第一道決口之失敗原因,蹶有數端:

   

    一、黄河爲季令河,夏季洪水暴漲時,即可與主堤平漕,當時有自行決口之虞,春冬水落,河流去堤甚高,時係初春,水量甚小,故雖令工兵決堤,以水面過低,出漕亦感困難。

   

    二、黄河兩岸堤防道數各地帶不同,通常爲二道或三道,亦有一道者,道數愈多之地,堤反不堅固,如只係一道,則堤工甚大,且多磚石,愈爲堅固,如決堤之趙口與花園口皆爲一道,最厚最堅,均極不易掘開。

   

    三、黄河主堤之高寬不等,趙口堤防之頂點,距水面高約十餘公尺,寬約三十公尺許,但水面比堤外自然地高出約二公尺,土質爲流砂積成,河堤內斜面接近水際部份,爲多年堆積礫石而成,沿河居民,稱此堤爲金堤,以累年重修,用款甚鉅之意,其堅固之程度甚大故也。(參照插圖第一)。

   

    四、爆破藥與地雷等,對土壤之爆炸,效力甚小,因將土壤爆去上空後,仍落於原地,並不能將土拋炸之於他方,而決堤之工作,非將大部土壤搬移於遠方不爲功。

   

    五、此次決口之寬度,在堤頂面不及十米達,待掘至水面不過寬一米達,致呈一細形之深溝,水道甚窄,而兩側斜面又過於急峻,一經放水冲刷,即行塌陷阻塞,同時除土愈深,積土之運移愈不便,雖有一團之眾,亦不能同時工作。(參照插圖第二)

   

   

   

    工兵營長蔣桂楷以所帶爆藥及地雷除用於堤內斜面磚石部之爆炸外,對土堤無效,該營長遂指揮所部,在附近河堤作一中徑兩米之坑道,以期另闢決口之新途徑,上午十時開工。(參照插圖第三)

    時擔任楊橋黃河鐵橋間河防之新八師蔣師長在珍,每日均到決口地帶參觀,伊深慮決口之不成功,迭與魏處長汝霖商議,擬在該師防區內鄭縣屬花園口另作第三道之決口,經轉報商總司令後,當蒙採納,並懸賞二千元獎勵之,蔣師長於本(六)晚召集所部在花園口開始工作。

    是日開封我敵酣戰,業已三日,終以眾寡懸殊,入暮後遂陷於敵手,我軍政守中牟縣南北之線。

   

   

    六月七日

    第三十九軍所開第二道決口工程,於下午七時完成,雖較第一道工程稍爲寬大,但因黃河主要流線北移,決口內面河身發現砂洲,阻塞口門,決口仍告失敗,考其原因即以黄河河底盡係流砂,流線朝夕有變,決口時係選主流最接近之地方施行之,不意決口時主流線尚接近南堤,而放水時已北移數十公尺。

    工兵營之坑道工程,亦於下午八時完成,起初水勢甚猛,後以頹塌阻塞,雖數次懸賞疏通,亦未收效,遂又告失敗。

    蔣委員長及商總司令聞趙口第一二兩道之決口與坑道作業均告失敗,且開封城已不守,敵軍即將趨平漢線而西,異常焦灼,日必三四次詢問決口情形,趙口決口之計劃已屬無望,遂於當晚移駐花園口,與蔣師長珍在同往堤下霍屯,監督花園口之決口工程。(參照附圖第三)

   

   

   

    六月八日

    花園口此次作工,經蔣師長在珍綿密計劃,根據趙口決口屢次塌陷之經驗,遂將決口上口幅員加寬至三十米達。如是則斜面徐緩,放水時不致頹塌阻塞。掘土時復作梯次之除土,同時可容納多數人作工,加以官兵非常努力。故咸諳成功之公算最大,至傍晚已掘下約二十公尺。(插圖第四)

   

   

   

    六月九日

    上午六時起,用炸藥將堤內斜面石基炸壞,九時決口工程完竣,開始放水,初水勢不大,約一小時後因水力冲刷,決口擴至十餘公尺,水勢遂增猛。黃河主流,亦斷斷南移,時值天雨,河水稍大,決口愈冲愈大,水勢漫延而下,由中牟而尉氏,而扶溝、淮揚,由豫而皖而蘇,遂造成廣漠莫大之障礙矣,保國衞民,有功於中華民族者,甚偉,爰記其事,以供學者專家之參考。

   

   

    檢 討

   

    一、黄河決口成功,造成廣漠無比之大氾濫,寬約數十里,水深僅數尺。尤以決口初期,水行極緩,開封南北,全爲沙地。故災區人民,扶老携幼,均平安逃至平漢鐵路豫西地帶,政府分發大量救濟金,非但無任何人員傷亡,即豬狗牛鷄,都隨人走避,並無損失。至於耕地之破壞,村落房屋之湮沒,當所難免。當年全國人民都有焦土抗戰之決心,只要能阻止敵軍,有利抗戰,任何犧牲,決無怨言。

   

    二、當時敵軍乘徐州會戰之餘威,期圖以機械化部隊與騎兵,佔領鄭州,繼續西進,以赶武漢之侧背。故我最高統帥部(在武漢)日必長途電話多次,詢問黄河水勢東進到達情形,最後竟以水行太慢,疑決口并未成功,特派第△軍軍長(現居台北)至決口工程地,視察實情。李軍長初見余等,情急有怒色,大呼「狗撒尿!狗撒尿!」。余與魏處長汝霖,蔣師長在珍及黄河水利會人員,共同详细说明,李軍長似漸明瞭,始半信半疑而去。

   

    三、。回思当时若非由黄河大氾濫阻止日軍,鄭州早已陷敵,西安可能不保.

   

   

   

■ ■ ■ 【以上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