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达铁拳:国学商道:“炼石补天”说女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8:42:38
大道国学者夏商先生曰:前文《国学商道:华夏华人说“华胥”》提到,西方文化的“二元化”思维哲学缺陷,最终往往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合流于“拜物拜金主义”的极端自私自利。从1%西方富国对世界99%穷国的剥削,到美国1%剥削本国99%所引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都说明这五百年来西方文化对世界的扭曲已经到了极限。因此,我们今天要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与世界观,要重新认识和发现中国文化,不但要打破五百年来西方精英文化技术实证思维的“洋迷信”,还要能够打破两千多年尊卑贵贱等级礼教的儒家精英文化“土迷信”,更还要能够打破最近四千年来私有制社会下形成的惯性思维定势。

显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特别是古今中外的官修“正史”,往往并非历史的真实面貌。而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历史故事,也绝不仅仅只是神话传说。因此,后世的人们才不得不对以往的“正史”不断进行“校正”,其中便包括对民间传说的历史真相还原。说到女娲氏的故事,我们还需要首先能够打破父系社会和男权社会的传统思维定势。从盘古氏到有巢氏、燧人氏和华胥氏,直到女娲氏,中国悠远而漫长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事实上都是处于母系社会时代。至于后世传说中,把盘古氏、有巢氏和燧人氏等上古时代的代表人物,都会描述成为男性形象,这便应与后来形成的父系社会与男权社会文化心理有关。但为何偏偏对女娲氏要特别突出女性形象,这或许是中国人接下来进入以伏羲氏为代表的父系社会后,对曾经有过的母系社会时代的最后记忆与眷恋。

从“盘古开辟鸿蒙”到“女娲炼石补天”,这段朦胧而永恒的民族集体记忆,也一直激发着中国人的无限遐想和浪漫情怀。迄今为止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第一回开篇就是以“女娲炼石补天”遗留下来的一块“顽石”,演绎出“通灵宝玉”的传奇故事。而对于“女娲炼石补天”故事的历史背景,我们不妨先做一番简要回顾和链接。

如前所述,自“盘古氏开天辟地”到“有巢氏教民安居乐业”和“燧人氏教民取火熟食”,再到“燧人弇兹氏教民织衣”,人类早期认识“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世界和解决“安居温饱问题”的三大关键技术,至此在中国原始社会相继获得突破和普及应用。燧人弇兹氏自立姓氏为“风”,这是中国人最早之姓。燧人弇兹氏部族晚期的分支几乎遍布中华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弇兹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这里最值得注意的一个分支,就是分布在陕西关中北洛河及渭河流域的华胥氏部落。因为从有巢氏时代到燧人氏时代,中华文明的上古历史,接下来就主要沿着华胥氏、女娲氏及伏羲氏这一线分支演进了。

中国古称华夏,中华民族简称“华人”。在陕西方言中,“华夏”与“华胥”为近谐音。渭河流域东部的渭南地区一带,自古即有“华州”之称,亦便是源于“华胥之州”的简称。所谓华州、华人、华山之说,也是来源于此。在这一带,民间还流传有“华胥古国”的故事。中国古籍中,也有“黄帝梦游华胥国”的记述。黄帝部落,就发源于“华州”北面不远处的姬水(今沮河)流域一带。虽然黄帝时代与华胥时代已经远隔数千年,但这种历史文化精神的一脉相承还应是有迹可循的。

同时,据专家考证和资料显示,“华州”所处的渭河流域,乃至包括甘肃天水秦安(成纪)在内的整个“大关中”地区,不仅是从盘古氏到有巢氏、燧人氏和华胥氏时代中华文明连绵承传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区,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故乡”,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经历兴衰沉浮最后终能屡屡崛起的“风水宝地”。这从后来炎黄部落的发祥和周秦汉唐的兴起,也同样能够找到文化地理上的脉源。那么,具体到女娲氏,民间传说和历史典籍究竟是怎样描述的?

郦道元的《水经注》在讲到渭河支流葫芦河时,特别提到该地古老的“女娲祠”。今天,在葫芦河畔与大地湾遗址相距不远的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有女娲洞,又有女娲庙。当地民俗每年祭祀女娲,因此这里又称“娲皇故里”和“羲皇故里”。《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女娲出生于成纪,亦姓风,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羲立,号曰女胥氏,无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载,不承五远。”

《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 《说文解字》云:“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淮南子·说林篇》云:“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娲所以七十化也。”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博雅》引《世本》云:“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绎史》卷三引《风俗通》载:“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最生动传神的记载,则见于《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还有民间传说这样绘声绘色地描述道,当时,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争帝,共工兵败怒而用头去撞不周山。不周山乃撑天之柱,被共工一撞,发出了惊天动地的一声响。山体崩塌,天柱折断,大地向东南倾斜,海水向陆地上倒灌。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毒虫猛兽也出来残害、吞食人民,人类濒临灭绝的危险。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千年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当天空出现彩虹的时候,就是女娲补天神石放射出的彩光。经过这场浩劫,人类幸存者已经很少。为了使人类能再次发展增多,女娲便以黄土和泥,用双手捏起泥人来。

如前所述,伏羲和女娲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延续和文明发展作用有多大,华胥氏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就有多大。在民间传说和各种历史典籍中,对华胥氏及其子女伏羲和女娲的记述也很多。其中关于女娲的传说演绎,虽然版本各异,但最基本的故事情节却都有着惊人的一致。再从中国各地的女娲庙及其民间对女娲的祭祀崇拜来看,则更体现出中华文化同根同源的发展脉络与精神凝聚力。包括中国南方的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至今仍将女娲尊奉为本民族的始祖,这便是历史与现实的明证。因此,女娲的籍贯究竟该归属哪里,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女娲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奇英雄,她过去是,今天与将来也同样是属于整个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

今天,我们慎终追远寻古探幽,就是为了探究“女娲补天”神话浮云背后,传递给我们的远古信息和智慧启迪。

关于那场遥远的“大洪水”和“天崩地裂”大灾难,首先应是因为一场自然现象。由于宇宙星体运行天文大周期的影响,地球生态气候环境随之就会出现冷热交替的“冰河季”与“雨林季”。这个“融冰开河”大换季过程,就会形成“大暴雨”和“大洪水”。同时,也会伴有“陨石雨”及其引发的地震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由此所造成的人口大量死亡和社会文明的毁灭性损失,给人类形成了难以磨灭的恐怖记忆。当时,中华民族生存延续的希望,大约便主要寄托于“华胥古国”的华胥部族了。而华胥部族很快就从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中振作起来,这便是“女娲炼石补天”故事的由来。那么,这个“补天”的重任,为何会落在一位“女英雄”身上呢?这说明当时的“华胥古国”,依然还处于女性主导的母系氏族社会。而中华女性的“大公无私”和勇敢智慧,也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的“炼五色石”和“积芦灰”,在我们今天抗洪抗涝斗争中也能找到影子。修筑堤坝的白灰和水泥等建材,不就是烧石头“炼”出来的吗?地面防水防潮“止淫水”的麦草秸秆和草木灰,不就是“积芦灰”吗?这里的“抟黄土作人”,既显现出了“华胥古国”与中华文化的黄土地渊源,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与土地家园的密不可分。

从华胥氏及其子女伏羲和女娲的故事传说中,我们也可以约略看出,女娲氏时代已经是华胥时代的后期,也已经是处于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过渡阶段。这时,人们对男女在家庭与社会生活中的角色认知,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男性的作用和地位,也已经在逐渐上升。在“华州”一带的陕西方言中,把小孩按照性别区分为“男娃”和“女娲”。其中“女娃”与“女娲”为近谐音,而“父亲”、“伏羲”与“父系”这几个词也是近谐音。作为口头传说,这些近谐音的语义应是相通的。至于以文字区别开来,则已经是“黄帝命仓颉造字”以后的事了。因此,女娲时代的“伏羲”与伏羲时代的“女娲”,应该是已经相隔了好多代的不同男女。传说版本的混乱,大约便缘于此。

我们关注这个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过渡变化,不仅仅是在于男女平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应关注男女平等的经济基础演化。有人将此归结为“血缘情结”与“物缘情结”和“金钱情结”的转变过程,也可称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向私有化的嬗变过程。

有学者考证指出,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当时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子女只认得自己的母亲,不认得自己的父亲。“女娲造人”的神话并非纯粹杜撰,而正是早期血缘时代之母系社会中女性占据人口生产主导地位的反映。但父系社会的确立,主要是因为当物资生产取代人口生产而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后,男性比之女性具有特殊的有利条件。在血缘时代之母系社会的公社生活中,土地、房屋、森林、水源等生活、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食品、衣服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实行公有、分配制。而在此同时,外出作战、渔猎、放牧的男性,则率先开始了诸如弓箭、鱼叉、抛石索、独木舟等武器以及小型劳动工具的私有化进程,并在以物易物的交换过程中,开始了对牲畜等生活资料的私人占有。

女性在这个过程中,有点太大公无私。男性在私有制建立初期所具有的历史有利条件,以及男性在物资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天生体能优势,使得男性很快成为新的社会主角。人类历史之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的进程,乃是以人口生产为其主导的血缘社会向以物资生产为其主导的物缘社会的转变。此一转变一旦完成,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便不再是血缘情结,而转变成为物缘情结以至金钱情结。物缘关系即物质的依赖关系,成为此时人类社会群体的主要人际关系。物缘关系即物质的依赖关系,成为此时人类社会结构的主要功能要素。在此“物缘时代之父系社会”中,即使是“血缘关系”,也逐渐由女性为中心转变成为以男性为中心。

事实上,这种公有制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逐渐解体,以及私有制的奴隶社会建立,正是后来父系社会的发展产物。那么,从生物学角度讲,女性是否就先天具有大公无私的博大,男性是否就先天具有自私自利的狭隘?我们不能断然下此定论。其实所谓的“血缘情结”与“物缘情结”或“金钱情结”,归根结蒂是“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或“以资为本”的意识思维问题。至于物质与科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有建立公有制社会的基础条件,这也本来就是人类最近一百多年来才形成的思维定势。难道我们能说,“女娲补天”及其以前的古远时代,那时的生产力水平会比此后的奴隶制时代更先进?

“女娲补天”的故事还启示我们,为何不是“改天”而是“补天”?这便是“顺天应道”。天道不可违,人类只能主动认识、发现和利用“自然之道”,以趋利避害并谋求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所谓“大道惟公”与“天人合一”,贵在一个“公”字。否则,失公则失道,而废公失道则后患不远矣!果若此,是为天灾乎?人祸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