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瓦纳斯 8.0:年味·杭州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2:14:21
年味2012-01-18 看庙会,又成为了杭州人过春节的一项精彩内容。 记者 王毅 摄

  拜年:

  一大家子,以拜年的名义团聚一堂

  在堂屋里,把红毡打开,铺在蒲团上,大家互相磕头作揖拜年。

  ——丁玲《过年》

  记者 张向芳

  

  关于拜年,从古到今有过不少的文学描写。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给长辈拜年、给亲戚拜年、跟朋友、同学、邻里之间相互拜年,一系列拜年活动把年味营造得浓浓的。

  在杭州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徐婷婷,每年春节都会以各种方式进行拜年活动,而其中最“重头戏”的拜年活动,是在大年初三这一天。——他们家对拜年习俗做了些小小调整,为的是三十多口人可以欢聚一堂。

  拜年一般的顺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父母家、初三拜亲戚。江苏人徐婷婷家也不例外。大年初一这天,起床后看到长辈她说的第一句话肯定是“新年好”,这句简单的道贺能为她赢得长辈发的一个红包。当然得到红包是工作之前的事,工作后,就轮到她给前来拜年的小辈发红包了。

  初一徐婷婷拜的是本家人,包括爷爷奶奶、叔叔婶婶,这一天是不可以到外婆家去的。大年初二,爸爸妈妈会带着徐婷婷专程到外婆家去拜年。初三开始,徐婷婷就带着礼物到舅舅、姨妈家走走了,也就是“串亲戚”。这样的拜年顺序在徐婷婷读高中的时候进行了小小的修改。几个舅舅商量后提出,是不是大年初三这天全家老少聚一下?

  徐婷婷外婆家人丁兴旺,她有四个舅舅,一个姨妈。大舅有五个孩子,其他人家各有两个孩子。大舅、二舅两家住在乡下,别的人住在县城。这么多亲戚,给拜年造成的一个不方便就是,几乎所有小辈都要马不停蹄地在县城和农村之间往返。那时交通不发达,不管是从县城到乡下,还是从乡下到县城,如果不是骑自行车,就得坐那种透风的三轮摩托车。也算是喜庆中的一丝苦涩吧。

  改规矩那一年,大表哥、二表哥刚买了辆小中巴车跑运输,他们也先后娶妻添了孩子。大年初三早上,大舅、二舅两家十几口人坐着小中巴来到县城外婆家,而徐婷婷的曾外祖父那时身体硬朗得很,“五世同堂”难得地聚在一起。那次家里还专门从照相馆请人来拍了个全家福,徐婷婷算了算,有三十多口人呢。

  从那以后,徐婷婷去外婆家拜年就改在了大年初三。十五年过去了,家里的人数不断在发生着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大年初三的拜年。工作成家有了孩子以后,徐婷婷不是每年都能回老家过春节,但是大年初三那天,往外婆家打电话拜年准没错。

  “拜年”是件很喜庆的事。拜贺新年、施礼道贺,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据说宋代的时候,就有了早期的贺年片,亲朋好友之间相互送帖致贺。到了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词。而信息时代,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方式也络绎不绝地出现。

  这些拜年方式,徐婷婷都会用到。她说,无论拜年形式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远不变的。

  年画:民间百科大全书

  墙上新新旧旧的贴了几张年画,什么《耗子嫁闺女》,《王小二怕媳妇》,大红大绿,涂了一遍。家树从来不曾到过这种地方,现在觉得有一种很奇异的感想。

  ——张恨水《啼笑姻缘》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创造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与不幸,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

  (实习生 赵旭好 整理)

  祈福:求幸福去烦恼

  记者 肖向云

  

  自古以来,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春节祈福,是最源远流长的习俗。寺庙则是人们祈福求福的首选之地。特别是除夕夜,烧头香、撞头钟,博得好彩头,更是盛行。

  除夕,各大小寺庙都会举行头香授带仪式、法师新春开示、传灯法会等。

  大年初一,则进行撞钟、烧香、祈福法会、游园净洒仪式、净化心灵、祈福抄经、庙会闹新春、逛花市、闹社火、跳钟馗等众多祈福活动。

  汉代的《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说: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

  这天,民间辞旧迎新,开展各种祈福活动,怀揣着喜悦的心情过大年。历代皇朝都要举行各种庆贺典仪祈祀等祈福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描述新春福景:“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

  撞钟是喜迎新年的民俗文化传统之一,佛经有云:“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钟声敲打108响,寓意去除人生的108种烦恼,获得吉祥安乐,新年钟声已成为人们迎新祈福的精神图腾。佛教寺院中的钟既是报时之器,也是佛教中智慧的代表。第一响钟声又叫“开诚钟”,包含了佛光普照、消灾免难、迎新纳福、平安吉祥之意。

  灵隐烧头香,六和塔敲头钟,是杭州人最重要的习俗。

  灵隐寺的春节祈福活动,全国闻名。每年除夕和正月里,人山人海。

  除了进香活动,灵隐寺将在除夕夜22点半至23点半推出祈福晚会,市民们可以赶早吃完年夜饭过去参加,再进行上头香活动。

  除了寺庙,在教堂里,也会在除夕夜举行倒数仪式。除夕夜聚集在教堂,唱诗、祈祷、祝福,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

  祈福,是一种对幸福的追求,心愿的诉求,不必扎人堆,非得去名气大的场所,杭州的寺庙众多,春节祈福,还是采取就近原则为宜。

  譬如位于萧山区义桥镇杨岐山南麓的东方文化园,2012年春节的祈福活动将从除夕夜开始,持续到正月初六。除夕夜19点28分到21点30分之间还免费入园。

  香烟袅袅,钟声阵阵,彰显的是人们对新年的憧憬和祝福,象征着来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每年正月初一,我们小孩子都要跟着大人去朝庙子。像高庙子何家寺总是有许多妇女在那里烧香,连平日不大出门的年轻姑娘,也打打扮扮出现在神的面前。

  ——艾芜《我的幼年时代》

  记者 肖向云

  

  过去国人过春节,有一个最热闹的内容就是逛庙会,不仅有丰富的商品和小吃,更有各类民俗表演和文化演出可以欣赏。在张灯结彩的庙会舞台上,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种浓厚的喜庆气氛。

  庙会最早是一种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和娱乐性活动。

  明朝宰相张居正在《元夕行》中,描述当时北京庙会的盛况:“禁城迢迢通长衢,九门万户灯光里,花怯春寒带火开,马冲雾连风云起,弦管纷纷夹道旁,游人何处不相将,花边露洗雕鞍湿,陌上风回珠翠香。”

  近年来,庙会这一传统春节活动在全国各地逐渐恢复,并得到百姓的欢迎。譬如吴山庙会,不仅是杭州最大的庙会,在全国也颇有名气。

  吴山庙会最早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吴国大夫伍子胥。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八,上山的多半是杭州的本地人,为的是辞旧迎新,求得一年好运;二、三月间,杭嘉湖一带香客纷纷涌进杭城,最后也要到吴山进香。端午、立夏等岁时节日,各行各业休假,也都要上吴山赶庙会。此外,各寺庙菩萨生日,都有庙会热闹一番。

  在城隍阁入口处对面的照壁上,镌刻着“吴山大观”四个大字,集清康熙皇帝手书字而成。一楼的南面,竖有大型硬木彩塑画《南宋杭城风情图》,画长31.5米,高3.65米,深2米。集雕、刻、塑、编、扎等多种传统工艺表现手法与技艺,活生生地展现了古时吴山庙会一条街的盛况。

  如今,每年的春节,杭州都要举行吴山庙会。市民除了能吃到各种风味的小吃,还能看到精彩的民俗表演。

  除了吴山庙会,杭州还有宋城庙会、六和塔庙会等。看庙会,又成为了杭州人过春节的一项精彩内容。

  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

  ——老舍《北京的春节》

  庙会:吃喝游乐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