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保护条约:旧社会中国著名大学的国文考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54:31
旧社会中国著名大学的国文考试
佛教文库  http://book.86fo.cn  对于现今的全国统一语文高考标准化试题,近几年人们的质疑已经够
多了。那么,20世纪上半叶——五四以后传统的大学招生国文考试又是
怎样的呢?去年年底,我被这个念头蛊惑着,于是四处打电话寻觅资料。
一位在中青报做记者的朋友告诉我一个线索,说是北大档案馆可能有。   时值岁末,正是学校临近放寒假的时候。我偷了一个空去北大。从西
门进去,横穿过整个校园,才找到坐落在东门的新档案馆。   资料员知悉来意后,便从另一个屋子里抱出一摞牛皮纸袋放在桌上。
我看着封套上用毛笔写的“1932年、1934年、1946年……”
等字样,心里忽然起了一种肃穆之感。纸袋里分别装着当年北京大学入学
考试的各科试卷以及有关的一些材料。   我坐下来,小心地打开纸袋,翻开那一页页已经破损发黄的毛边纸,
很快便找到了国文试卷。可当我抽出来细看时,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怎么总共才一页纸!这哪像堂堂国立北京大学的国文试卷?我仔仔细
细地看了又看,才确信真的只有那么一点点!   请看1932年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试验国文题: ◎ 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试验国文题
  二十一年七月(文法学院用) 一、把这首诗译成散文白话(自加新式标点符号)。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
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
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
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
亦足· 二、下列各书是谁做的或编的?   文史通义 后汉书 论衡 说文解字 日知录 说苑 红楼梦 方言
 文选 三国志 三、什么是“四书五经”?什么叫做“四部”?什么是“三通”?“唐宋
八大家”是谁? 四、试举五部秦以前的书。 五、试举出下列各句中“之”字在文法上的区别:   1·学而时习之
  2·先生将何之
  3·之二虫又何知
  4·南宫绦之妻之姑之丧 六、作文试题(选做一题)。   1·艺术与人生
  2·科学与人生   这份试题,要让今天的考生见了,真不知作何感想。   其余年份的情形也差不多,如1936年的试题: ◎ 国立北京大学新生入学试验国文试题
  民国二十五年八月 (一)作文   (1)叙述你平日作文所感到的困难,并推寻其困难的由来。
  (2)你从读书以来,对于学问的兴趣经过几次转变?试说明其经过
及原因。   注意:两题选作一题;作白话文,不限字数;自己分段,每段第一行
低两格写;自己加标点符号。 (二)文法   (1)用下列的语词分别作成适当的复句   a.到底……还是……
  b.只要……一定……
  c.除非……不能……
  d.与其……宁可……
  e.固然……可是……   (2)改正下列各句的文法错误,并说明致误的原因   a.汗牛之充栋
  b.出人意表之外
  c.方姚卒不之踣
  d.于今六载于兹矣
  e.岂余子可望矣 (三)试分别说明下列各句里“其”字的用法   a.“其”为人也好善。
  b.“其”为政也,善因祸而得福,转败而为功。
  c.“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d.苟有“其”备,何故不可?
  e.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甚至还有比这更简单的。如民国十一年度(1922年)的试题,一
共只有两道: (1)下列之文,试加以标点符号   自入莱芜谷夹路连山百余里水隍多行石涧中出药草饶松柏林藿绵蒙崖
壁相望或倾岑阻径或回岩绝谷清风鸣条山壑俱响凌高降深兼惴栗之惧危蹊
断径过悬度之难未出谷十余里有别谷在孤山谷有清泉泉上数丈有石穴二口
容人行入穴丈余高九尺许广四五丈言是昔人居山之处薪爨烟墨犹存谷中林
木致密行人鲜有能至矣   饶 危蹊 悬度 许   以上四词,试解其意义 (2)作文题   试述五四运动以来青年所得之教训   而“国立北大清华南开三十五年(1946年)度联合招生试题”则
更是简单得“不像样”!请看: ◎ 国立北大清华南开三十五年度联合招生试题 国文 (一)作文(文言语体不拘,但须分段,并须加标点)   题目:学校与社会 (二)解释下列成语的意义   (1)指日可待 (2)变本加厉 (3)隔岸观火 (4)息息相
关   读着这些试题,我的脑子仿佛受了一次震荡,许多问题一涌而出:这
样简约的试题,如何拿“覆盖面”、“知识点”、“分值”、“区分
度”……这些时下流行的概念去解释?如果都是这样的试题,还需要专门
成立一个国家考试中心吗?——当年这只有一页纸的试题,比之今天长达
整整15页,题型五花八门,总字数多达万余字的标准化全国统一语文高
考试题,究竟哪一种更接近中国语文的本质?更有利于中国学生学好自己
的母语?——从20世纪下半叶始,中国语文考试演变到今天,究竟是变
得越来越“科学”,还是越来越背离它的本义?并且,这前后、昔今之间
到底有没有可比性?   带着这些疑问,我和一位原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资深专家聊起这件事。
他认为,当初和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大了,比如考试的规模,考生的人数,
考试制度等都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没有可比性。但我仍然疑惑:因为无论
社会形态发生什么变化,归根结底还是中国语文考试啊!汉语作为中国人
的母语——一种已经积淀、承载了几千年中华文明史的民族语言,它的内
在特质是不会变的啊!就像一条流淌了上千年的大河是不容易改变其河道
和水质一样。那么,作为检测这种语言的掌握水平以及运用能力的考试形
式,是否也应该有其某种相应的历史的内在的恒定性?   出于某种好奇心,我开始寻觅当年参加过这些考试的考生。我先询问
了宗璞先生。她的父亲冯友兰先生曾是当年西南联大的名教授。宗璞先生
很热情,她说自己也是1946年考上西南联大的,但对当年的情形也记
忆模糊了。不过她可以帮我问问别人。就这样,我找到了她的学友——文
洁若先生。文先生告诉我,她至今还记得自己当年的考号——35000
3,前头的“35”是民国三十五年的意思。西南联大是1945年复员
的,那年是三校解散前的最后一次联合招生,考试地点是在沙滩的老北大
红楼。后来这个号就成了她的学号。她的校徽上也是这个号。这枚校徽她
一直保存着,今年清华90年校庆捐给学校了。谈起当年的国文考试,她
说她依稀记得题目中有“社会”两个字,是一篇议论文。我说是不是《学
校与社会》。“对对,就是这个题目。我还发挥得挺好的。因为这个题目
不刁,发挥的余地大。”文先生说。我又问她当年考国文需要不需要复习
准备。“没有什么可准备的,全靠平时的基本功。”她还告诉我,那年考
的人特别多,是三万人里头录取一千人,英若诚先生也是那年的考生。我
又打电话跟英若诚先生联系。他证实了文洁若先生说的一些情况。他还说:
“国文考试嘛,肚子里有多少东西就考多少,没法准备的。”不过他印象
里作文题目是《我理想中的社会》。   尽管时光流逝,半个多世纪过去,当年青春年少的考生都已成了华发
满头的老人。但这些陈旧发黄的试卷以及与此相关的人与事,却给我们提
供了某种值得重视的信息——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语文考试。并且,可
以推想,它与当年的语文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由此而影响了20世纪上半
叶的国民文化素养以及当时的中国文化学术。  〔原载《南方周末》,2001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