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合惠子白雪公主:坚定不移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8:45:24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鸿忠
2012年第1期 ——领导专稿
同志们:
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开得很好。首先是开出了清醒和冷静。国生省长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把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分析得很透彻,这是我们作决策、明方向、定目标的基本前提。再者是开出了决心和信心。参加大会发言的9个地区和单位,展现了全省不同地区、不同战线、不同方面的发展态势和精神风貌,反映了全省上下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第三是开出了激情和振奋。大家为湖北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激情,谋发展、促跨越的氛围很浓,精神区位定得很高。所以,我们说这次会议收获很大,达到了预期目的。下一步,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把全省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办好湖北的事情。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湖北实际,重点强调四个问题。
一、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不动摇
目前,由于欧债危机继续深化,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低迷,国际需求增长乏力,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经济今年增长率较高,明年经济下行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中央确定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这是大势。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湖北的发展态势就是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这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态势、方向和氛围。
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是“应为”,而不是“强为”。2005年和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湖北,赋予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定位、重任和神圣职责。全省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而发展不够,仍然是湖北最大的实际。如果要讲形势,这就是湖北最紧迫的形势,是湖北的“大势”。我们绝不能因宏观形势发生变化,就忘记这个主题、忘记湖北的主攻方向,否则,就有负于历史、有负于湖北人民、有负于党中央的重托。
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是顺势而为、大有可为。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我们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第一脚踢得非常有力。今年全省的GDP将超过1.8万亿元,明年的目标是要跨越2万亿元,实现湖北经济发展新的跨越;到“十二五”末,要达到3万亿元,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番。目前,我省发展态势很好,正朝着这个目标迈进。这个发展态势是干出来的,是实际表现出来的。特别是湖北的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如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等实体经济的占比较高,财政收入等经济效益也不错,千亿元产业去年是7个、今年增加到8个,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开局良好。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形成了干事、谋事、求发展、群情振奋的“湖北大气场”。这不仅是我们自己的感受,而且中央领导、外来投资者都有这个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和信心,没有理由不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和行动。
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关键靠我们自身的努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特别强调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方针。我们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在明年经济工作中实现“五进”。
1、稳神竞进。中央强调的是“稳中求进”。根据湖北省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跨越式发展是应为、可为之事。我们首先要“稳神”,把大势看清楚,把湖北的现实情况看清楚,稳住自己的神情,不因形势的一些变化就轻易地改变我们的目标,而要科学地研判湖北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根据省情来制定政策。当前,湖北最大的省情就是应该并且能够发展得更快一些。因为全国之稳不能一律稳,否则,经济就会下行。在全国“稳进”大局中,有的地方要快一些,有的地方要稍微缓一些,这样才是全国“稳进”大局的合理结构。这个大局当中,湖北扮演的角色就是要“竞进”,这是湖北应该确定的位置、应该担当的责任。中部速度高于东、西两翼,这是中国经济格局变化所决定的,而且湖北有条件、有优势发展得更快一些。我们要把这些优势充分发掘出来,变为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实际生产力。这样,我们的跨越式发展才是真正为全国的稳定增长作贡献。
2、逆势而进。“稳”是全国的大势。但湖北之势和全国的大势有所不同,我们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蓄势待发多年,需要加快发展。因此,我们定下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逆势而进。逆势而进和全国稳进是一种辩证关系,是切合湖北实际的应该之为,是尊重客观规律的顺势之为。我们不能简单地讲“稳”,而是要根据湖北的实际情况,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能搞多快就搞多快。
3、实虚并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抓好明年经济工作的英明之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为之策。就湖北来讲,发展实体经济是有优势、有基础的。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之源。实体经济主要是工业、农业、科技,等等;虚拟经济是金融等部分服务业。就湖北目前发展阶段来看,要以实体经济为主,发挥我们的优势,大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我们常说“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就是要把实体经济摆在第一位,实体产业优先,工业、农业、科技发展优先。实体经济是财富之源,虚拟经济是分割实体经济创造的剩余价值,二者是皮和毛的关系。当生产要素配置发生矛盾时,要向实体经济倾斜,大抓实体经济,突出实体经济,工业、科技项目,这些是重点之重点。土地、金融、环境容量等发展要素要向这些方面倾斜。实体经济对湖北来讲极为重要,所以我们提出做大做实做强四大支柱。
一是做大做实做强投资。目前,湖北的固定资产投资还不足,总体的“底盘”还不够大、不够坚实。特别是与沿海地区相比,我们的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能源等方面的建设都还差得远。基础建设这个“底盘”不做大,好比想在5层楼的地基上盖20层楼,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做大做实做强投资,是我们历史性的任务。明年要在“驾辕之马”上继续加大力度,千方百计做大做实做强投资。
二是做大做实做强工业。工业的发展是经济基础,工业增长要继续保持较高速度。今后,固定资产投资不但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更多地投向产业发展、技术改造。武汉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产业项目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个趋势就很好。
三是做大做实做强现代农业。农业的发展,对湖北有特殊的意义,农业重中之重的地位丝毫不能动摇。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不能有丝毫松懈。发展农业,首先是要保障供给。在CPI构成要素中,食品价格比重最大、影响最大。“衣食住行”是老百姓的“天”,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没有农业的发展,没有农产品的充足供应,就无法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农业发展对稳定物价形势至关重要。今年旱情严重时,我们提出“高价买粮”的应对措施,是及时、正确、有效的。其次是要促进农民增收。农富则国富,农稳则民安。没有农副产品的生产,我们食品工业的发展就是“无米之炊”,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按照“三化同步”、“两增同步”的方针,做大做实做强现代农业。
四是做大做实做强高新技术产业。科教是湖北的优势,我们要把这个优势做强做大。但也要认识到,不是一“科”就灵、一“高”就灵,关键是要实现产业化,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也在于“化”得不够。要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上下更大功夫。
总之,明年要在做大做实做强“四个支柱”上继续加大力度,这“四个支柱”是湖北实体经济的主要内容,是湖北经济的“擎天柱”。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财富。发展经济,根本问题还是要生产、要创造。实体经济是整个经济的基础,以何种体制机制、何种手段去营造有利于发展、有利于产出、有利于创造的环境,这是我们要考虑的根本问题。
同时,要以健康的虚拟经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助推器”。虚拟经济能够产生财富效应,能够体现资源、资产和实体经济的市场价值。可以说,没有虚拟经济,就没有现代市场经济。湖北是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大省,但总体来看,虚拟经济发展不够,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匹配。这是湖北又一大实际。老话讲,过犹不及;反过来,不及也犹过。从一般规律来讲,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规模,大致保持1元GDP对应四个1,即1元的贷款总量、1元的证券市值、1元的房市市值和1元的主权债务总量的比例关系,如此,经济就能实现基本平衡稳定。欧美是过度发展虚拟经济,产生了大量经济泡沫。我国沿海地区的虚拟经济发展比较充分。但我们的问题是发展还很不够,远远低于这个水平。另外,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我们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为战略支点,就必须承担起对周边的辐射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金融、商贸、交通、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辐射作用。所以,在发展虚拟经济问题上,我们不能“东施效颦”,而是要根据我们的实际,在做大做实做强实体经济的同时,加快虚拟经济发展,特别是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一定要加大虚拟经济发展力度,实虚并进,放大财富效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4、扎实推进。近年来,我们按照党中央的定位和总书记的嘱托,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总目标、总任务,形成了“两圈一带”、“一主两副”、“四基地一枢纽”、“四个强省”、“一红一绿”、荆州“壮腰工程”等战略部署。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这些都要继续扎实推进。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是关乎湖北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3个增长极。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来讲,需要有新的增长极。湖北所处的地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得中独厚,九州通衢,市场腹地,资源丰富,条件很好。不利的一面,从沿海经济梯度推进来看,我们属于第三级台阶:第一级是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一线,第二级是湖南、江西、安徽一线,之后才是我们。前几年有个说法,我们是中部,不东也不西。如果不在长远战略上规划好、谋划好,很可能被边缘化。所以,要大胆地在全国总体战略布局上有所推进,紧紧抓住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一突破口,凝聚各方力量,汇聚各种优势,做足做活战略支点的文章,加快形成全国经济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极。湖北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居于要冲,要主动作为,承担更多的职责。最近,中国工程院已经邀请湘鄂赣三省有关方面召开了相关会议,推进工作有一定进展。下一步,要加快推进、扎实推进,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后,凡是涉及湖北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都要扎扎实实地推进,要把各项战略规划和重大工作部署具体化、工程化、项目化。
5、激情奋进。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也是全省的一次三级干部会议。在这个难得的场合,大家都展现出了激情奋进、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这是我们最需要、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首先是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因为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比黄金还宝贵。我们的信心来源于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领导。湖北的发展不是一个孤岛效应,如果全国的总体形势欠佳,唯独我们这里好,也不可能。今年国际经济复苏缓慢,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也是波澜起伏、困难重重,但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纵横捭阖、驾驭自如,市场和政府“两只手”运用自如、娴熟高超。在国际舞台上以中国的国家利益为中心,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化不利为有利。中国经济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而欧洲一些国家能够增长1%多一点都觉得很不容易,可以说是“风景这边独好”。我们的信心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有这样的成就,不是神话创造的,不是谁赐予的,而是我们干出来的,是因为我们的干法对,是因为我们制度的优越性。比如经济制度,欧美是自由市场经济,市场失灵后,政府这只手才上,往往是马后炮,或者见效比较慢。我们是亚当?斯密、凯恩斯两手并用,处理得非常及时。我们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物价的调控都非常及时,这都来源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我们有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很快就可以得到贯彻落实,很快就能稳住形势、扭转局势,这就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加一个政治名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种市场经济制度,宏观调控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又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调节非常有力。我们的企业有社会责任感,以社会的公平正义为目标,不是简单地追求利润,所以整体把握是非常有效的。欧美经济出现问题,根本原因还是体制机制问题。我们最近到欧洲考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的信心来源于科学发展道路的正确性。面对复杂局面,党中央、国务院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给我们以坚定信心。我们的信心来源于湖北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我们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树立高端的精神区位,在明年经济工作中,继续燃烧激情、振奋精神,营造湖北发展的“大气场”,提振一流的精神状态,催生一流的工作效率,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二、倾心倾力抓民生,在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中为湖北人民谋幸福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干事业是为了什么?就是为湖北人民谋幸福。作为领导干部,主要职责就是两条,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政治权益和经济利益。
1、抓民生既是政治职责之所在,也是经济发展之所需。从政治上看,抓民生是我们践行宗旨、为民谋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从这样的高度出发,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抓民生的自觉性。我们这一代人是唱着《东方红》长大的,《东方红》最核心的一句歌词就是毛主席“为人民谋幸福”,所以他才有这样崇高的地位。这实质上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工作的根本意义、全部意义、核心意义、最重要的意义。践行宗旨、为民谋利的自觉性是一个方面,今天我们要强调“必须性”。要把抓民生作为硬要求、实行硬考核,不是倡导,不是号召,而是必须,是政治上的要求。按照“六民要旨”,民苦民痛是失职,如果不践行宗旨、不为民谋利,就是政治上不合格、不负责、不称职。从经济上看,抓民生是转变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扩大内需是经济工作的战略基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消费的必然要求,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需求,没有需求或需求不足,经济就会陷入萧条。现在欧美经济麻烦不断、复苏缓慢,使我们的出口受到很大影响。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更加需要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民生需求往往就是消费需求,抓民生可以提高消费需求在内需中的比重。要大力调整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从总量上看,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从基尼系数看,两极分化也比较严重。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提高普通群众的收入水平,扩大消费需求。要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服务民生的基础工程,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不断改善群众就学、就医、住房、出行等条件,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心消费,有效拉动内需。
2、抓民生要念好“八字经”。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特别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不能“见物不见人”。以人为本,最终落脚于以人民群众为本。民生问题主要是八个字“衣食住行、医教保业”。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医”就是医疗,要病有所医;“教”就是教育,要学有所教;“保”就是保障,要老有所养;“业”就是就业,要劳有所业。这“八字民生经”一定要念好。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工作上要加大力度。经济实力固然是抓好民生的基础,但民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财政收入问题,在同等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下,抓民生的效果可能迥然不同,关键在于党委、政府抓民生的自觉性和工作力度。这也是我们强调必须性的原因。念好“八字经”,一定要瞄准大多数的普通群众,把他们作为党委和政府的主要工作对象,这是我们抓民生的方向、重点,也是由我们的政治立场所决定的。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大多数人服务和谋利。这样做也是遵循经济规律,大多数人的消费需求决定市场,而不是少数的大款和富人,他们在社会财富中所占比例较大,但在消费总额中所占比例很小。我们抓民生一定要立足于基层,考虑大多数群众,关注弱势群体,这是民生的重点。比如,在“三农”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三化同步”、“两增同步”,在促进农产品增产的同时努力实现农民增收,落脚点是农民增收。要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提高普通群众的收入,各级群团组织都要向工会学习,工作对象不能贵族化。要高度重视物价和房价,加大工作力度,完善调节和保障机制,无论价格是高是低,既不能伤农,也不能伤民,两头都不能伤。高价商品房要走市场化之路,但对大多数的普通群众,我们要努力提供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帮助他们安居乐业。对食品药品安全也要高度重视,既不能有危险,也不能太昂贵,如果群众不敢吃、吃不起,就是政府的失职。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规划、推进发展的时候,要教育和引导群众树立大局观念、长远思想,但更重要的是让群众享受阶段性成果,这是主要的方面。规划、谋划长远发展主要是党委、政府的事情,普通老百姓就是看今天和明天、今年和明年的区别,看实实在在的、当前的、阶段性的、现实的利益,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明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将继续提出为人民群众办10件实事,这不光是10件实事的问题,还是一个品牌、一个旗帜、一个导向的问题。市(州)、县(市、区)的同志直接面对群众,一定要坚持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并重,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利益,努力让群众共享最终成果,更重要的是及时享受阶段性成果。
3、抓民生要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真情比黄金更宝贵,感情问题非常重要。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有多深,抓民生的工作力度就会有多大。元旦、春节即将来临,我们要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高度重视“两节”期间的走访慰问工作,特别是对于普通群众、弱势群体、边远偏僻地区的群众,一定要访贫问苦、嘘寒问暖,解决好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中去,做到“阳光普照”、不留死角。2007年我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只有800亿元,今年达到1400亿元,有了很大的提高,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具备了一定的财力基础。当然,能不能做好基层群众、弱势群体的慰问、关怀工作,不是由财力决定的,最重要的还是感情问题。财力再差,给每户困难群众送一床被子、几斤油、几斤米总做得到吧?关键还是我们要把群众放在心上、视为亲人,有了这样的感情、这样的态度,抓民生就会有决心、有力度、有成效。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有利于发展的“湖北气场”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改善投资环境,建设有利于发展的文化,营造有利于发展的“湖北气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1、创新体制机制。要用市场经济理念配置资源,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适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新变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现代经济不是自然经济,在这种情况下,用何种体制机制配置资源是根本。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创新是点石成金的根本,是一抓就灵的根本。我省科技、教育资源丰富,但科技不是一“高”就灵,资源也不是一“多”就灵,核心是市场经济的思维理念、体制机制、方法路径。我们要通过思维理念、体制机制创新,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配置资源、增强活力,发挥我们资源优势的效益。这也是适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加快湖北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不能老是寄希望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根本的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有形之手”在关键时候、在市场失灵的时候要运用,但不能常用,不能把政府“有形之手”变成常态化,否则,就会倒退回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思维理念、体制机制创新是应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必然措施。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特别强调,一定要从政策效应当中,逐步过渡到机制效应。政策效应要用,但不能常用,特别是不能常态化。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机制,具有基础性作用。我们一定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变化,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保持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
2、继续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要用体制机制和文化的力量改善投资环境,建设宜人宜业的高端投资环境。现在的投资环境和过去不一样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趋向高端化。这一点需要特别强调一下,我们明年抓经济工作要高度重视投资环境。投资环境竞争是各地区竞争的关键。现在投资环境进入高端化,因为发展资源更加稀缺,发展标准更高,过去吸引企业家投资,只要简单地把水电路修通、土地平整到位就可以了,现在企业家对投资环境要求更高。投资环境的检验标准主要有两条,初级是宜业,再升级是宜人。宜业,就是要适应产业发展、事业发展的需要。把城市环境、交通等环境建设好,企业就会来,产业就会发展,这是从资源要素、区位来看。更重要的是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创造使企业家感到舒心、舒畅的环境。如果一个地区只是宜业,企业可能来投资,但总部不一定来。如果宜业又宜人,总部就会来。三峡全通涂镀板公司,起初只是决定在宜昌建厂,因为宜昌的环境宜业宜人,后来把总部和整个团队都搬过来了。所以,我们要两级递进,推进投资环境高端化。从旅游业来看,如果某个地方让游客感到舒适,走了会再来,否则,就只会来一次。所以,各地都要更加重视投资环境建设,要由表及里,既要建设干净舒适、交通便利、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硬环境,也要建设高效服务、理解体谅的软环境。
3、培育有利于发展的文化。文化的力量既是软的,又是硬的。软的是核心价值观、道德、精神的力量,硬的是文化生产力的作用。湖北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有相当基础。我们要把湖北的文化资源与时代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经济、文化GDP、文化生产力。这是我们文化建设的根本自觉,也是我们的自信。一是培育开放包容的文化。要建设大码头文化,不要小码头文化。特别是现在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更要有包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支点是什么?不仅仅是支撑湖北的发展,而是要为整个中部地区服务,包容其他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支点作用。二是培育效能通达的文化。道以通为要。特别是我们的政府服务要讲实际、讲有效,规矩和程序要服从效率、效果。常言道,看花看朵更要看瓜看果。花朵很好看,不结果还是没有用。因此,我们一定要求实、务实,不求讲得通,关键要做得通。讲不通不要紧,做好做通才是主要的。企业家、投资者不是看你能不能讲清楚,而是看你能不能做通做好。三是培育重商文化。要倡导全民创业,合理求利,劳动致富,做多做强市场主体。如果市场主体多一些,成功率就高一些。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悦商,尊重企业家。企业创造财富,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发自内心地敬重。要真正形成“先商后政”的氛围,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形成习惯就好了。开会先介绍企业家没有什么,如果是文化理念上的挑战,就要战胜这个挑战。不能动不动就先把领导摆在前面,而是要把投资者、企业家摆在前面,让他真正有荣耀感,焕发他们对湖北的热爱和投资热情。另外,在处理与经济主体的关系问题上,全省各方面都要体现公平正义。该打击的要打击,打击不法商人,打击损害社会利益、偷逃税收、制假售假的行为,这是维护公平正义;保护正当利益、宽容失误也是维护公平正义。除了打击之外,我们也要多想想“保护”这个公正做得怎么样。公平正义既要看出发点,也要看最终效果。通过湖北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让湖北人民富裕起来,这是真正的公平正义,这是根本的公平正义。保护正当利益,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人民富裕,这是真正的重商文化、发展文化、经济文化。四是培育宽容恕谅的文化。我们要追求卓越、崇尚成功、宽容失败。崇尚成功很容易做到,宽容失败不太容易。崇尚成功不是大本事,能够宽容失败、该保护的保护才是大本事。所以我们要形成追求卓越、宽容恕谅,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全民创业的文化。特别是在宏观形势趋紧的情况下,更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湖北气候,积极培育有利于发展的文化,把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都充分激发出来,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形成有利于湖北发展的“大气场”。气场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氛围,是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是一个地区的名声和形象。形成有利于湖北发展的“大气场”,是我们发展的魅力所在、影响力所在,也是投资环境的关键。当前,尽管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但总体上湖北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上升期,发展的态势非常好,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提振精神,努力营造上下同欲、齐心协力、共促发展的干事氛围,形成有利于湖北发展的强大气场。
四、加强党的领导,提能善政
1、提高抓经济工作的能力。一是要以自身的活力来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全国各地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都一样,就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样,湖北也不例外,但可以在大棚里创造小气候,种植反季节蔬菜。要通过努力来适应宏观经济形势,越是形势吃紧,我们越要迸发活力,加大工作力度。比如,国家金融政策强调灵活性、针对性,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千千万,灵活性和针对性主要看服务对象是否灵活,主要还是在我们自身。我们还要学会逆势努力,天冷了人们一般不出门,但多穿点衣服就可以经常出门,不误时节。二是要提升运用政府调控“这只手”的能力。昨天国生省长讲,省政府把调度资金、间歇资金作用发挥到极致,把资金用活,调度到下面去转一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效果很好。明年还将继续增加20亿元,达到60亿元。各级党委、政府都要这样做,千方百计把财政资金、各类资源用足用活,发挥最大效益。三是要加大政府服务市场主体的力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部门和市场主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宏观形势吃紧,我们一方面要求金融机构加强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服务好市场主体。有些企业直接找金融机构有困难,政府要加强协调。去年,赵斌同志亲自帮助三峡全通协调融资,形成银团,共担风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服务市场经济主体,如果企业遇到麻烦不找我们,那我们就失业了。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我们都要积极主动地服务好。四是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要根据物价、资源、环境、生态等形势变化,随时及时地出手调节。要尊重规律,提高抓科学发展的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句空话,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科学用好环境容量,这些都需要我们提升能力。抓发展绝不能放任自流、顺其自然,而是要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主动推进发展。要科学冷静地尊重经济规律,增强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湖北之所以要实虚并进,就是根据省情、经济规律决定的。各地要根据实际,在项目投资、产业发展上尊重规律、干出特色。五是要提升改善投资环境的能力。改善投资环境是能力,不是一般性的号召。首先,绝不能高估了目前湖北的投资环境。我们的目标是创造全国一流的投资环境,但实际上还不是一流,还有很多问题,特别是对于民营经济、中小微型企业而言,总体投资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今天在座的各位就是湖北省投资环境的主要责任人,我和国生同志是湖北省投资环境的第一责任人,各市州、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各地投资环境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下大力气抓投资环境的改善。实现跨越式发展,光我们有信心不行,最终要市场主体有信心,人民群众有信心。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和领导班子本身就是投资环境,主要领导的水平、领导班子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那个地方投资环境的水平。今后各地在分析经济形势的同时,也要分析一下近期投资环境,把投资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抓好投资环境,第一是敢抓敢管,不为私利、情面而破坏规则,无论谁破坏投资环境都要严肃处理;第二是主持公道,谁有道理就支持谁,不能因人而异而偏袒;第三是清正廉明,我们要大胆地与企业家交朋友,但是一定要遵守廉政纪律。
2、提高维稳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维稳、社会管理创新是第一责任。第一要务和第一责任统一于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相辅相成,国际国内形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经济环境复杂。今后,维稳、社会管理任务只会越来越繁重。为此,主要领导同志要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维稳、社会管理创新,抓好第一要务,尽好第一责任,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对社会面的管控能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全省都要学习推广宜昌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半年内要检查各地实施情况,一年内交流经验。抓维稳就是抓发展。总体看,我们对第一要务已经有办法、有思路,比较内行,而第一责任,社会稳定方面的挑战更大、考验更大。从政治的角度看,维护稳定对于我们更为重要,必须抓好。
3、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县市区刚刚换届,今天来开会的相当一部分是新面孔。如果讲经济工作、维稳是一个方面,对年轻同志,要更加重视做好群众工作,这是我们的基本功。党政工作、四套班子的工作从某种意义来讲都是不同形式的群众工作。群众既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也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对象,也是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根本所在。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汉朝的徐乐曾对汉武帝讲:“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何为土崩,就是群众利益没人管,没人去体恤基层,这是一个政权跨台的内因。何为瓦解,就是外敌的入侵,那个不是关键。西方现在对我们进行分化、西化,搞“茉莉花革命”、“松土工程”等,就是企图从最基层瓦解我们。特别是今年中东、北非政权更迭,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只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办好自己的事情,国际形势再复杂也不是主要的问题。湖北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群众,为了人民群众,我们工作的全部意义、根本意义、核心意义、最高意义都体现在群众工作上。要把群众工作视为体现宗旨的核心问题。首先,要善于通过创造平台和工作载体抓群众工作。比如“三万”活动,宣传政策、办实事只是载体和平台,核心是做群众工作,是让群众拥护党、拥护政府,加强我们的群众基础。所以,我们强调不能把挖塘的钱一给了之。面对面、手拉手,才能心连心。要走万村、入万户,要借机密切和群众的联系,多创造“物理空间”,增强群众工作意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其次,群众工作的重心在沟通感情。挖塘为群众谋利益是一方面,但不是利益给得越多群众就越拥护我们,重点是要加强同群众的感情。我们做群众工作的本质是赢得民心,要在深化与群众感情上下功夫。第三,群众工作落脚点就是谋利益。一口塘是小事,但全省20万口塘就是大事了;一个村是小,全省所有的村就大了。小堰塘,大水利;小堰塘,大利益。把小事干好也能赢得大民心。
4、提高抓落实的能力。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靠干部抓落实、提高执行力,提高实干的本领。从作风上看,要真转真变,落实“三短一简”,腾出更多精力抓工作。比如不在高速路口、边界迎送的问题,现在已经做到了。关键在于我们下决心。今后我们抓工作的方法也要转变,要务实。有同志讲,现在基层的干部不怕开会,就怕看。省委政研室下去调研的时候,基层也反映了这个问题,会议开得太多、太长不好,也不管用,但是一看一比较,工作不见成效的同志就会看得满头大汗、心里发悸。这是一种很务实、很管用的方法,从明年开始,每年要组织两到三次拉练式的实地察看,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在用人问题上,选人用人要以务实、能干、有真功夫、真本领为标准。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今天到会的相当部分是市州、县市区党政一把手,选人用人要以服务湖北科学发展为中心,核心是务实、有能力,看花看朵更看开花结果,选人用人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5、要勇于担当。县市区换届后,新任职的同志很多,我们特别强调勇于担当是能力、党性、为政之德的体现,也是一种综合能力。首先,要担责。有职必有责,有职不担责,那是自动去职。封建社会讲,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认为这是基本之责。作为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更要担当。不担当,如此繁重的任务怎么能够完成?其次,要担险。我们强调改革创新,推广鄂州综合改革经验,这都是对未知领域进行开拓,对没有做过的事情进行探索,风险是必然的,非常之事就是有风险之事。第三,要担难。困难与成功、前进与挑战相辅相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回避。明年任务的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完成,都要担当。只有勇于担当的干部,才是我们需要的干部。武汉市、省直机关的治庸问责抓得很好,本身就是勇于担当的体现,是一种正气、为政之德,可嘉可佩。
借此机会,衷心感谢中央驻鄂单位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湖北今天的局面。希望你们在支持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在这里,我们还要向来自县市区的同志表示敬意和问候,大家工作在第一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我们向同志们表示敬意。
同志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克难奋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本文系作者2011年12月30日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订阅服务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http://www.policy.net.cn/
技术支持:捷讯技术  鄂ICP备0900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