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重庆木桶浴哪家好:【百年中国 国画.山水】(0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9:13:06


多福老人欢迎您http://qwp43.360doc.com

*国外油画*国内油画 *精致工笔 *风景人物*雕塑奇石
工艺精品 视频电影学习笔记

【百年中国 国画.山水】(09)2012-01-1620世纪的丰碑以此前任何一个世纪不可替代的艺术特色屹立在无声诗史的群峰之中。它作为东方绘画的代表,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在20世纪世界艺术之林中放射着独异的光彩。20世纪中国画的历史,是与整个中华民族艰辛奋进的里程同步的历史。百年之间,沧桑之变给中国画事业带来过挫折,但中国人依然在内心深处喜爱山水,富有生命力的中国画艺术并不曾因一时的迂回改变它驶向真、善、美的航程,因此,我们可以从20世纪山水画的发展中看到一部无数画家寻找理想家园的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能看到这些精美的画卷,你很幸运!《百年中国》是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画家研究院联合主办“百年中国典藏画展”的系列珍品,以高度的历史性、前瞻性、客观、公正地回顾和审视百年中国画,全方位,多视角,系统展示 各历史阶段的名家名作。精心遴选的1901-2000年间的542位国画名家的551件作品。充分考虑地域风格流派,兼顾已故画家及当代老、中、青作者。兼容人物、山水、花鸟等等各种题材!是100年来迄今为止反映中国最为全面完整的美术历史,让我们在21世纪的今天,直观可触摸的历史,东方既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华山云海图张大千 1936纸本设色46.3×586cm荣宝斋藏  张大千(1899~1983),原名权,改名爰,宇季爰,号大千,斋名大风堂。生于四川内江,祖籍广东番禺。1917年与二哥善孑孑留学日本,在京都学染织。1919年回国后从曾熙、李瑞清学书画。1941年赴敦煌石窟临摹壁画。1949年赴香港暂居,1952年移居阿根廷。1954年移居巴西圣保罗。1956年游欧洲在尼斯会晤毕加索。1958年作品《秋海棠》被美国纽约“国际艺术学会”赠予金质奖章。1968年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授赠荣誉博士学位。1977年返台北筹建“摩耶精舍”,1978年定居台北。从1950年以来在世界各国举办个人展览日。余次,出版有《张大干书画集》等多种选集和著述。  《华山云海图》属于张大千精工细丽的山水长卷。写山状物,色墨精雅,青绿设色,富丽堂皇。华山自古以险峻而著称,张大干在五米多的长卷中,再现了华山连绵不断,气势雄伟,幽谷奇峰,其间白云缭绕,道观寺院如灵楼仙苑,更使人神往。从创作需要,上部空白之处又写以秀美飘逸的书法,更增添了此画的文人气息,自清代二袁以来无人能及。华山云海图张大千 华山云海图张大千 华山云海图(局部1)张大千 华山云海图(局部2)张大千 华山云海图(局部3)张大千 华山云海图(局部4)张大千 华山长空栈张大千 40年代纸本设色135×47cm中央美术学院藏   张大千早年博学杂取,致力于石涛、八大、渐江、老莲、青藤、白阳诸家,继而上朔宋、元,摄取各家以及敦煌壁画之长,同时遍游名山大川,后又至国外开阔视野,厚积薄发,创作渐入化境。这幅作于40年代的《华山长空栈》属于张大千细密风格的作品,峭壁上怪石嶙峋,中间栈道几乎悬于半空,山间奇松傲立,华山雄奇伟岸、势不可挡的气势藉此描绘而得以尽情发挥,突出了华山的雄秀险绝。峨嵋山水图张大千 1944纸本设色80.8×162.5cm中央美术学院藏   《峨嵋山水图》为小青绿山水画。自唐以来,中国山水画有两种风格并行。一是李思训、王希孟、仇英一派工笔青绿山水。精勾细染,富丽堂皇。二是张躁、王维、吴道子所创水墨山水,笔法粗放,富有生气。张大千此画兼用上述二者之长。以水墨皴染为骨架,再以石青、石绿敷染。画面效果既有水墨山水的生动性,又具青绿山水鲜亮厚重的色彩。色与墨相融,互为补充、升华。此图为张大千精品之一。春水归舟张大千 1979纸本设色43×59cm荣宝斋藏   张大干上追宋元,临摹董源、范宽,得其神髓,再加上他遍历名山大川,苦临敦煌壁画,更开扩了对中国画的理解和认识。后在国外写生,经历既多,胸襟益广,画法又有新的突破。晚年的泼彩技法,是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法并参以现代欧洲绘画的色光关系发展而来的。《春水归舟》开创以线为面、色墨交融、工写兼施、没骨写意的泼墨泼彩画法,使主观的意兴、精神创造同表现自然的客观景象水乳交融,使画面同时具有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笔墨情趣和西方现代抽象意味的装饰美,从而在绘画的创作方法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放木排卢子枢 1960纸本设色34×47cm广州美术馆藏   中国现代山水画的优点之一就是善于借景抒情。这不同于古人。古人之作,品高格雅,为士人所独专。明清以降山水之风骤变,一反柔弱之气。面对宇宙间瞬息变化的新气象,艺术家直抒胸臆,放情地讴歌身边美好的生活。《放木排》就是这样一首生活的赞歌。波涛翻滚的江面之上,拥挤的木排几欲跃出画面,两个工人吃力地把排筏摆成一线,画中充满了生活气息。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情怀,在这小小的尺幅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江上林风眠 40年代纸本设色66×67cm上海中国画院藏   林风眠(1900~1991),广东省梅县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进迪戌美术学校、巴黎美术学院、柏林美术学院学习。1925年回国,先后任国立北平艺专校长、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国立杭州艺专-校长、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上海画院画师,并任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等。  林风眠毕生致力于传统中国画的革新,卓有成效地将西画技法融入中国传统绘画之中,在中西融合方面走出了新路,成为后世的楷模。《江上》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意境简远,即使向来追求简练的南宋山水画家也不会把画面简缩到如此的地步。朵朵浮云和江面上浮荡的水气尽量用或浓、或淡的水墨渍染,远处的群山只在氤氲缥缈的墨迹之间露出几个峰头,近处刻画得稍微细致的渔船也颇有几分抽象的意味,正所谓“岚气清润,布景得天真”。泉声咽危石卢子枢 1956纸本设色138×68cm广州美术馆藏  卢子枢(1900~1978),别号不蠹斋主,广东东莞人。早年随祖父学画,毕业于广州高等师范学校。曾与广州国画界同仁组织癸亥合作画社及国画研究会。曾任广东省女子师范学校图画教员、广州市美术学校国画系教授、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市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画,兼长书法及文物鉴定。  卢子枢山水初宗四王,历元四家上追董源、巨然,能得古人法度。此图描绘山林瀑布景致,以中景为主,层峦叠翠,天高气朗。中景中泉水湍奔射石,喷珠溅玉;近景中两株松树,将近景和中景连成一体,构成画面幽深的意境。画中笔墨精细爽利,设色温润,较好地表现了山谷幽深曲折、春日明媚的美丽景色,充分显示出画家深厚的传统功底,以及崇尚平淡恬静的生活情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