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除痘痘红肿:做人应该丢掉的东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14:25

做人应该丢掉的东西

做人不要斤斤计较

 
     
生活中斤斤计较的人并不少见,他们买东西要算计到几分几厘钱,与人交往在意自己是否吃亏上当,一旦有人得罪了自己,他们绝不会忍气吞声,非要争辩出个是非曲直不可。他们计较自己得到了什么,更计较自己失去了什么,到最后他们并没有比别人多得,更没有比别人快乐。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通过多年的研究,以铁的事实证明,凡是太过斤斤计较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人的,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他们90%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爱计较的人常常陷在一事一物的纠缠里,一般都会引起较焦症。爱计较的人在生活常常对人对事充满不满情绪,与人闹意见,分歧不断,内心充满了冲突。爱计较的人,心胸常被堵塞,日积月累便是忧患,忧患中的人怎么会有好日子过?太爱计较的人,也是太想得到的人,而太想得到的人,往往很难轻松地生活。还有,太爱计较的人,必然是一个经常注重阴暗面的人,他总是处处担心,事事设防,内心总是灰色的。另外,太爱计较的人心率一般都较快,常伴有失眠现象、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神经性、皮肤性疾病。
     
威廉的这一总结,得到了全世界同仁的一致肯定,他的有关著作在50多个国家发行,不知点亮了多少愚人内心的明灯。
     
威廉自己曾经是一个很爱斤斤计较的人,正因为这样,他30岁之前得了一身病,总是与医院打交道。在他32岁那年,他终于醒悟了,心胸开始变得开阔,同时,他也开始了关于斤斤计较者的研究,追踪了几百人,得出了惊人的结果。
     
人在社会中生活,总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可能会遭遇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可能会与他人发生误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放过去无伤大局,那就没有必要去纠正它。
     
寻找别人的缺陷,指责别人,远不如及时发现自己的缺陷,指责自己。
     
人们常说:凡事不能不认真,凡事不能太认真。一件事情是否该认真,要视场合而定。有人说了一句你不爱听的话,你买东西的时候多花了五块钱,这些小事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退一步海阔天空,换个思维想一想,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
     
荷马.克罗伊是一个作家,以前他写作的时候,常常被纽约公寓热水管的响声吵得心烦。荷马说:后来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宿营,当我听到木柴烧得很响时,我突然想到,这些声音多像热水管的响声,为什么我会喜欢这种声音,而讨厌那种声音呢?回到家以后,我跟自己说,火堆里木头的爆裂声是一种很好听的声音,跟热水管的声音差不多。我该埋头大睡,不去理会这些噪音。结果我做到了,头几天我还会留意热水管的声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们都忘了。
     
荷马聪明地摆脱了一个小小的困扰,如果他一味地在这件事里纠缠不清,最后不见得能把问题解决,还白白浪费了时间,而他自己也会异常苦恼,那多不划算啊!
     
所以,凡事总会找到解决的途径,只要你肯动脑。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你真的不必太过计较。人生苦短,多留些快乐的日子给自己吧!
做人不要让烦恼困扰你
     
人生如果没有了烦恼那就好比做菜时少放了盐,菜照样可以吃,但总是差了一些味道。更何况,生活不同于做菜,你想吃没有盐的菜可以,但是你想过没有烦恼的日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烦恼是躲不开的,重要的是面对烦恼的态度。这是你能否拥有幸福健康的人生的关键。
     
战胜烦恼的法宝之一是忘怀。有些事情大可不必在记忆中久留,烦恼发生之后,就尽快将它从自己的脑海中消除,不给烦恼困绕你的机会。但是,忘记烦恼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横刀夺爱抢走了你心爱的人;有人算计你,使你失去了加薪升职的机会;有人背叛了你,让你失去爱情或者友情。你烦,你恨,但是这些都于事无补。你要想到,夺走你爱人的人,他一生都要受良心的谴责,所以他未必比你好过。算计你的人只能是一时得逞,他早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对背叛你的人,你大可以心胸宽阔地放下这段情,就当你们只是在生命中擦肩而过,如果是你不好,那么,你要及时改正,如果错不在你,那么,是他们失去了一个很好的爱人和朋友,那是他们的损失,你又何必因为别人的过失而惩罚自己呢?
     
做人不但要忘掉不愉快的事,还要放下沾沾自喜的事,那些情绪往往会让你陷入虚妄之中。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无论你惦记的是快乐的往事还是悲伤的过去,长期生活在过去的记忆里,你就会与现实生活脱节,会严重地威胁你的心理健康和心智的发展。
     
康德是一个非常懂得忘怀之道的人,有一天他发现他最信任的仆人兰佩一直在有计划地偷窃他的财物时,他就把兰佩辞掉了。然后他在日记中写道:记住,要忘掉兰佩。
     
为了尽快地忘掉烦恼,我们可以尽量地使自己忙碌起来,专心地工作,努力地学习,自己的生活充实了,你就没有时间去想那些烦恼的事情了。
战胜烦恼的法宝之二就是要珍惜生活。你因为生病而烦恼,想想你生的仅仅是小病,是不是比那些患了绝症的人幸福得多?你因为失业而烦恼,想想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你是不是也比他们幸运得多?最起码你还有家,还有身边关心你的人。
     
美国一位老水兵曾回忆说:”19453月,我在中南半岛附近276英尺的海下,学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当时日本的布雷舰向我们发射深水炸弹,天崩地裂,6枚炸弹在四周炸开,把我们直压到海底。整整15个小时,有二十几枚炸弹就在离我们50英尺处爆炸,如果深水炸弹距离潜水艇不到17英尺的话,潜艇就会被炸出一个洞来。当时我们奉命躺在自己的床上,我不停地对自己说,这下死定了。这15个小时,我好象过了1500年。过去的生活一一在我眼前浮现,我记起了曾经被当成是烦恼的一些小事,没有钱买自己的房子;没有钱买车;没钱给妻子买好看的衣服;下班回家,常常和妻子因为一点芝麻小事而吵嘴。这些多年前令人烦恼的事在我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都显得那么荒谬可笑。我对自己发誓,如果我还有机会看到太阳和星星,我再也不为那些琐事而烦恼了!
     
生活中,我们大可不必非要等到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才去想以前的行为是不是太过多余。我们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生活在温暖的人群中,我们健康,我们努力,我们已经很幸福了,还想那些烦恼做什么呢?

 
做人不要整天活在抱怨中


     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到了灾难,他也能平安度过;而那些喜欢抱怨的人,即使遇上的是福也会变成祸。
     
在烦恼失意中抱怨,其实等于坐以待毙。聪明的人不会去抱怨,他选择的是行动。抱怨除了使嘴巴痛快一时之外,什么作用都不起,相反还会让人越来越消沉。
     
黑龙江一个农家子弟,患了严重的肌无力,只上过一天学,此后他就与病床为伍,抬一下头都困难。但是这个男孩儿并没有抱怨,他坚强地自学,最后写成了一部几十万字的书《假如让我行走三天》,在全国引起轰动。很多素不相识的人都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生命之路。
     
一个身处如此逆境之中的贫困少年,尚且不用抱怨去解答人生,何况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一点点小小的挫折?
     
不抱怨的人,都是心胸开阔的人,他们始终对生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虽然有时候生活对他们并不公平。
     
我们活在世上,享受欢乐的同时,一定也会面对艰难困苦,很多人都和我们一样。当我们成年之后,可能在某一天忽然发现,曾经不如我们的同学过上了非常富裕的日子,这个时候,有的人可能就会抱怨命运的不公,没有给他机遇,其实,他只是看到了人家华美的表面。人家奋斗的时候,人家流汗的时候,他都没有看见。这样的抱怨毫无意义。不可能人人都比你弱,不可能人人都一成不变,不可能好事只让你一个人占了。想拥有比别人更多吗?自己去做好了,何必抱怨呢?
      W.
戴埃在《你的误区》一书中说:抱怨责怪徒劳无益。你可以尽情地抱怨别人,拼命地责怪他们,但对自己不会有任何帮助。抱怨的惟一作用是为自己开脱,把自己情绪的不快或消沉归咎于其它的人或事。然而,抱怨本身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其实,有的时候命运并不是厚待了谁、偏爱了谁,只不过有的人努力,所以他走在了前面,这个时候你去抱怨命运的不公,显然就有些幼稚。机会是均等的,你应该采取的态度只能是更好地去做,抱怨只是徒劳地浪费时间而已。

做人不要自私自利


     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的本能,人在这个世界上,往往最爱的人就是自己,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最先想到的是,我能得到什么?我会不会受到损失?其实,为自己考虑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地只为自己着想而忽视他人的感受和利益,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去牺牲别人的利益,那就是自私自利了,是极为不妥当的,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还有可能走到犯罪的边缘。
     
为自己谋利并不是什么坏事,比方说你经常加班,一方面你是为公司做事,为社会做事,另外一方面你也是为了赚钱,满足需要。这个时候,一方面体现了你的敬业,一方面你也是在为自己谋利,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没什么不对。如果像有些品德高尚的人,他们帮助别人,不求任何回报,当然,这属于另一种境界了,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先人后已,让我们尊敬。
     
现在媒体上经常报道的贪官司污吏,那都是自私自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后果。他们利用职权之便,贪污公款,行贿受贿,为的是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他们得到的一切并非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来,他们拿走的是国家的钱、纳税人的钱,所以,他们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如果他们不是私心过重,怎么会白白地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呢?
     
这些人在损公肥私的时候,只是在物质上、权势上满足了自己,暂时得到了一点实惠,但他们付出的却是人格和灵魂的代价。他们失去了纯洁美好的良心,一生都得不到安宁。
     
自私者的算计到头来终将是一场空。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那个故事所讲述的道理连幼儿园的小孩子都懂,就是做人做事的时候不能自私,要先人后已。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有的人就忘记了最初受到的那些最浅显也是最重要的教育,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事要时时想着他人,不能光顾自己。这些道理是指引我们一生的明灯,任何时候都不可拋弃。
     
自私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品德不良,时时都想占别人的便宜,而不想付出任何代价;一种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生怕自己的利益受损,所以,处处都极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即使吃一点点小亏都不肯。品德不良的人自不必说,到头来他会为此而付出代价。怕吃亏的人其实完全可以将这一习性改掉,你要想清楚,你帮助了别人,你有需要的时候,别人同样也会帮助你。你虽然付出了,但是别人会对你感激不尽。有的时候你将利益让给了别人,暂时吃了一点小亏,但是,别人看到了你的高风亮节,大家对你的人品赞赏有加,你的人品得到了认可,你获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友情,同时,以后再有一些利益分配的时候,别人也会尽可能地顾及到你的感受。这个世界上不懂得知恩图报的人毕竟是少数,你给乞丐一枚硬币,他尚且还要跟你点点头,说一句谢谢,更何况是与你朝夕相处的同事、朋友呢?
     
得到一点小便宜是小智能,能够牺牲自己为他人着想才是真正的大智能。


做人不要抱着偏见不放


     所谓偏见,就是人们对事物持有的某种观点和信念,而这种观点和信念其实并不符合客观事实或与逻辑推论相违背。
     
严重的偏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困扰,还会阻碍我们的进步和发展。
     
无论对人对事都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他以前错过,不等于他永远都错,他以前对过,不等于他永远都对。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很多时候一个单位招聘员工都是看他没有大学文凭,英语达到了几级,也不管这个单位这个职位是否非得需要这样的文凭,是不是非得需要多高的英语水平,总之,就是文凭决定一切。其实很多工作需要的是技能而非那一纸文赁,那张文凭所能证明的只是他的学习经历,并不能说明他是否适应这份工作。中文系的学生不一定擅长写作,学管理的学生不一定都能当企业家。
     
某文化公司的老板深知能力的重要,他在招聘时打破传统的偏见,新员工进来之前都要进行一番考试,以成绩而非文凭决定是否录取,所以他的记者、编辑很多都不是出自正规院校,但是文笔都非常出色,而且都能吃苦。尤其是一个体育杂志的女编辑,身体患有严重的残疾,这个女孩儿当然不可能考过大学,而且她以前找过很多工作,都被拒之门外。但是这位老板看中了这个女孩儿的文笔和才能,以及也对体育的深深迷恋和理解。于是这个女孩儿成了一名体育编辑,一年以后成了主编,并做得非常出色。
     
打破偏见,往往获利的是自己。那位精明的老板就是如此,所以在同类杂志中,他的杂志一直都保持了非常独到的品位和特色。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按照习惯来决定我们对事物的态度,比如: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定知识渊博;曾经坐过牢的人做事情肯定不牢靠;有钱人家的孩子肯定不会去偷……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偏见呢?首先要谦虚做人,相信别人的力量,自己并不永远都是对的,别人也不会永远都不如你。再有,就是要有宽容的心态,要接受别人,对一件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要进行理性的分析,不可以盲目行事。

做人不要轻易发脾气


     生气是感情冲动的表现。面对与自己意愿相反的事情或听到什么逆耳之言时,往往有人不能用理智、正确的态度来冷静对待,不能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恰当的处理,这个时候的争吵怒骂就是发脾气。
     
愤怒,体现的是理性的不健全。愤怒到极限时,最容易导致理性的丧失,说出本来不该说的话,做出本来不该做的事。
     
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个性,有人温,有人急,有人外向,有人内向,但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性格,在为人处事的时候,都最好不要轻易地发脾气。
可能你的亲人做了错事,可能你的下属办事不力,可能你的朋友得罪了你,这些在生活当中都避免不了。但是这个时候,你如果大发脾气,不但对于已经发生的过失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作用,而且还会破坏你与他人的感情。如果你不发火,做错事的人可能还在自责,还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补救。你一发脾气,一骂人,一讽刺别人,人家的就会受到伤害,这个时候,他不但不会产生悔意,可能还会对你产生怨气。谁都不是圣人,谁都有做错事的时候,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别人一时的过失而乱发脾气。
     
做人要尽量少发脾气,尽可能不发脾气。要尽量合理地宣泄怒气。
     
有一位商人说:当我自知怒气快来时,连忙设法离开不开心的地方,跑到健身房和拳师对打,或猛力击打皮囊,直到发泄完我的怒火为止。其实,消火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逛街,可以静静地一个人呆着,可以去大吃一顿,总之,不要激烈地发脾气就好。
     
曾经在QQ上流一个小故事,一个父亲对他易怒的儿子说,每当你想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家门前的木桩上钉一枚钉子,这个儿子照做了。三个月以后,这个儿子的脾气温和了很多,这个时候父亲对他说,以后每当你想发脾气的时候,你就从木桩上取出一个钉子。这个照做了,因为他的脾气改了很多,并不轻易发火,所以他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将钉子一一拔出。因为一直在以钉钉子和拔钉子的方式消火,这个儿子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和任何人发脾气,周围的人都夸他越来越容易接近了。这个时候,父亲将儿了叫到木桩前告诉他,你的脾气总算变得温和了,这是好事,可是你看木桩上的洞,却无法消除了。所以你对别人的伤害就如同这木桩,一旦打上洞就永远都消除不了。以后要记住,不要轻易地发火,就算事后你向朋友道歉,但是朋友心头的伤却很难抚平。
     
从那以后,这个儿子再也没有发过脾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非等到伤害了别人之后才去补救,要从一开始就做一个大度的人、一个好脾气的人。


做人不要狂妄自大


     人有了才能是好事,但如果因为自己的才能出人而狂妄自大就不是什么好事了。狂妄往往是与无知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人一狂妄往往就会招人反感,自然也很难得到上司的赏识和朋友的认可。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在事业上、生活中有更加长足的进步呢?
     
狂妄的人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过低地估计别人的智能。他们认为谁都不如他,他永远都是正确的,高高在上的。有的人读了几本书,就自以为才高八斗,无人可比;有的人学了几套拳脚,就自以为武功高强,到处称雄。这些狂妄的结局往往是以失败告终。
     
狂妄的人认为自已行,所以往往都不思进取,不肯再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不听别人的意见,我行我素。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祢衡,他第一次见曹操时,就把曹营中的文官武将贬得一文不值,祢衡说别人不行,却认为自己是个能人,上可以致君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当曹操录用他为打鼓更夫时,祢衡击鼓骂曹,扬长而去。祢衡又去见刘表、黄祖,依然是目中无人,见谁贬谁,普天之下就他一个能人。最后他被黄祖砍了脑袋,再也不能狂妄自大了。
     
一个人有多少本事,别人都看在眼里,不用自己吹来吹去的。如果过于狂妄,往往还会为别人留下笑柄。人们常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狂妄有时候反而暴露了自己内心的虚弱,极力表现自己也是生怕别人触到自己的软肋,说自己不行。
     
没人会愿意相信一个言过其实的人,也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出言不逊的人。
     
就算一个人真的很有本领,但因为狂妄,也可能会丧失很多机会。
     
无论是老子还是庄子,还是其它古代先哲,无不在教导我们,做人要踏实、厚道、谦虚,不可狂妄自大!只有踏实谦虚地做人做事,才会更加丰富自己,更加充实自己,收获自然也会更多。


做人不要患得患失

 
     人生无非就是一个得到和失去的过程,只收获不失去是不可能的,人获得了生命,到最后还不是要归于尘埃?
     所以,大可不必在得到与失去之间苦苦地挣扎、徘徊,该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谁也抢不去,不该是你的 你怎么费力气也得不到。得到的时候,不能得意忘形,一时的得意并不代表永久的得意,要看前方的路,你还有很长很远的路要走。失意的时候也不能消极沮丧,谁都有不如意的时候,重要的是振作起来,谁都有重新来过的机会,谁也不能证明你就不行。
     天下万事万物都有正面和反面。你得到了金钱,同时你可能失去了休闲的时间,失去了健康的身体。你失去了爱情,同时你获得了与人相处的智能,知道如何去关心别人、爱护别人,为你日后获取别一份爱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得失之间,需要你细细地去品味和权衡。
     得到的时候不要张狂失态。失去的时候不要太过计较。
     柳下惠是鲁国的大夫,曾任士师,三次被国君免官。但是他没有走,有人对他说:“你怎么不离开鲁国呢?“他回答:”正直清白地做官,到哪里去不会被多次罢黜?没有正义感地做官,那又何必离开自己的国家?“孟子说:柳下惠被免了官也没有怨言,穷得没法了,也不曾显示出可怜的样子。”这就是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为国家着想,为自己清白的良心而活。他宁愿牺牲个人的利益,也不想放弃自己的主张,所以,他一直都是坦然地面对自己生存的环境。这是一个胸怀宽广的大丈夫所为。
     过于注意个人的得失,会使一个人变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目光短浅。人在患得患失间不但会失去快乐,还会失去机会,失去把握人生方向的能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往往与福同在,福中又往往潜伏着祸。得到了不一定是好事,失去了也不见得是坏事。
     得与失都是你迟早的经历,如果在其中苦苦挣扎,那人生未免太过无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古人早在1000多年前就参出了这个道理,何况是我们今天的现代人?
     放开心胸往前看,平静地对待一切荣辱、一切悲欢。你会发现,其实,人生总会有亮丽的色彩,美好的希望总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