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东西白亭最新动态:老子处世智慧(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57:58
  42.在道的指引下提升自我
                     
                  阴柔智识:“道”其实就是教导人如何成为“人”本身,符合日常生活的需求而已。它跟基督教的博爱、佛教的慈悲;回教的清真和儒家的忠恕一样,无非是在劝世导善抑恶,将人性善升华到最高点,作出有益世界之事业。
                     
                  老子说:“有个东西混沌而成,在有天地之前就存在着。它无声而又无形,不靠外力而又永久存在,循环运行,永不休止,可算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我不知它的名字,姑且就把它叫作道。”
                     
                  老子所谓的“道”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表示构成万物的原物质,二是表示万物演化所遵循的基本法则。物质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在空间上是无穷尽的,它不会消失,也不会重新产生,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会改变自己的形式。
                     
                  南朝梁武帝时,有一位掸宗大师,他的悟道偈就说:“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此一道偈中所表达的思想,乃是中国道家老子思想与佛学合流的产物。“有物先天地”,它本无形象,先于天地的存在,宇宙万物的本来就是它。一切万象的种种变化,生起与消灭,那只是两种不同的现象而已,虽然与这超越一切事物的“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却无法影响它的本质。
                     
                  “道”以字来分析,左为走部,右为首部,意为人生之道路应走在人之前头,作为人们之楷模,是众人遵守之目标,亦是大家公认之道理、准则或道路。一个人如为众人之楷模,其言行、举动在食、衣、住、行中表现出来之动作,需合乎大家公认之标准,学习之准则。
                     
                  如何达到此境界呢?先由“内心清化”开始,心与灵合一,思想纯正,脑神经指挥五官,手脚所表现出来之言行举动皆合乎道,一切为人民、社会、国家之福祉而行,就不会受到众生之批评、责难,久而久之,便受到众人之爱戴、尊敬。
                     
                  内心清化意指“相由心造,境由心生”。社会风俗由众人行为习惯所形成,众人之行为由大多数人之思想所表现之,影响大多数人之思想则为大多数人之心态所造成,大多数人之心态由其成员每个人之心态所造成,每个人之心态又受五官(眼、耳、鼻、口、心)所影响。譬如,当眼睛看到美色即动心,所产生之心念是善是恶,依人之修养而定,定静高者,妙明之功大,并提高自己之正念与思想,一切不致产生冲动、侵占和邪念的行为;定静弱者,经不起美色引诱,产生邪恶思想,为占有而攻击此美色,造成伤害对方,如强奸、抢夺等等,造成社会问题不断,故每人应当内心清化,使内心清静,当五官受外界影响所冲击时,内心则可自化,不造成歪念之思想,邪恶之行为。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跟其他宗教有相同性,也就是说所有的宗教基本上都离不开“道”,譬如基督教的“博爱”、佛教的“慈悲”、回教的“清真”、儒家的“忠恕”,而道教讲的是“道德”,个中的精髓无非是在劝世导善抑恶,将人性善升华到最高点,所以“道”其实是在教导人如何成为“人”本身,符合日常生活的需求而已,并非想象中的浮面不实或神秘难测。
                     
                  道教的“道”和“德”是各有所代表的,“道”代表人之内涵,“德”代表人之行为。人如能知“道”之意义,则知圣贤,仙佛之路也。道是靠人走出,做出来的,故大家时常听到“修道”、“行道”、“得道”、“成道”等名词,它们都包含着什么真义呢?
                     
                  道者路也,供众生所遵行之方向,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道”依字来言,为一首一走,首者头也,头者领导或楷模也,要做楷模或领导,必须靠本身思想、行为足为大家学习之榜样,故“修道”,修者,更正或修改错误,达到不二过也,曾子曰:“吾日三省,而十二过也”,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意为道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但是否一生中都做得到,所言所行皆为人之模范,不失体、进退得法,有利于众生,如有犯错而不再犯同样错误呢?真是不简单、也不容易。但是只要有恒心、毅力,时时刻刻警惕自己,养成正心、正念、正思、正为,即时做得到,故曰“非常道”也。修道即是不二过,亦即非常道,要成为常道,只要思想行为正确,习惯成自然,便是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发自内心之德,即是道。
                     
                  “行道”,行字左为双人旁,右为一丁也。行是否双人才能行呢?一人不能行吗?当然一人亦可行,为何行字要双人不单人呢?此意一个人有双我存在:一为灵魂之我,一为肉身之我。当肉身之我往生后,用物体往身上割、打、动时,肉身均无感觉。婴儿出生一刹那“哇”一声,就有喜、怒、哀、乐之觉,此在道教称为“灵性”,在基督教称为“灵魂”。如何使灵性与肉身合一,做到一个壮丁?古时壮丁为保家卫国的,故行之意即为人做到保家卫国之责,此行道是利于众生,所以元始天王太乙先天老祖曰:“行道是把心之德实践出来”,汶罗祖师曰:“行道是良知良能之实践”,太上三清三老祖曰:“行道是清静无为而无所不为以利众生”。
                  
                     
                  “得道”,道从心中来,得道就是得到人心也。得一人之心,为得一人之道;得众生之心,即得众牛之道,众生向你学习、以你为榜样,尊敬你,模仿你之思想、行为,即是得道。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以万物之心为心,既然处处以百姓万物之心为心,所做之行为均利益于百姓、万物。故圣人必可获得百姓、万物之敬仰,故曰得道。人在生之时,既已得众生之道,到处受到欢迎,其人往生后,必获得众生之敬拜及皇帝之尊封,故曰“成道”。
                     
                  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修养自己,内修要怎样来修,做事要怎样来做,就是道教的“修心尽性”这四个字。佛教讲的是“明心见性”,而道教讲的其实就是“修心尽性”。一个人内在的修养要做到“纳、容、忍”三个字:首先要“纳”,就是要对我们每天遇到的任何事情、任何人要接纳他们,如果不接纳而排斥的话,就不可能有沟通,也不可能在一起谈事情,只有敌对,所以,不管对不对,我们应先接纳;第二能够“容”,包容他,如果我们能包容别人的错误,包容别人的批评,包容别人的阻挡,如果我们能包容这些,我们的技艺就更精了;第三个字“忍”,我们除了要坚忍不拔之外,更要忍别人所不能忍。另外三个字,是做事情要“公”,任何事情以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团体利益或公司利益为圭臬,不要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以大公无私之精神来做人处事;第二个字是“正”,不偏不倚,做任何事情要光明正大,符合公理正道;第三个字是“理”,天下任何事情,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要用这六个字作为我们修身处事的原则。
                     
                  善养道体者须具备正心、善心,有此心才能发为有益于众生之行为,此即是德之表现。能行德者才能修内功,修内功须抱道而行,以期自身之品格能修至圣贤仙佛之境地。具有圣贤仙佛慈悲济度精神之人格,可称为神格,神格愈高,其德量愈大,其道格亦愈高,果位自是愈高。因此,仙佛苦口婆心、慈悲教导世人,无非是希望更多人能悟此道理,因而认理归真以向道,且持此无畏之道心做出有益世界之事业,成就一个真正的大我和真我。
                  43.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阴柔智识:从伦理角度讲,诚信是一种道德资源;从事业角度讲,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诚信作为道德资源竞争越激烈,就越能营造大家讲诚信的道德氛围。由此可见,诚信是条纽带,可以带动事业和道德两个轮子并驾齐驱。
                      老子说:“人们说话的可贵之处在于讲诚信。”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强调诚信问题,另如“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的意思是说:因为你对别人诚信不足,别人才不信任你呵!在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中,“诚信”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从语词意义来看,“诚”与“信”是相通的。《说文解字》这样解释:“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们所表征的意义又有一定的差别。“诚”是指道德主体内在的一种品质、信念,即所谓“内诚于心”。“诚”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等。“信”则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趋向,即所谓“外信于人”。“信”表现为讲信义、守信用、重然诺,言行一致。“诚”、“信”合起来使用,则有诚实守信、表里如一、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相统一的丰富内涵。诚信作为一个伦理范畴,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诚实为奉,言行一致。
                     
                  中国历史上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就是古人讲诚信的一个著名典范。在你死我活、事关国家存亡的战场去兑现一个承诺是多么不易,正因为如此,才成为千古美谈。
                     
                  春秋时期,晋文公在国内兴利除弊,在一班贤臣的辅佐下,眼看着晋国一天天强大了,便开始向中原地区发展了。这时候,齐国已衰落,南边的楚国强大起来,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都成了楚国的势力范围,楚成王还不断将自己的势力向北渗透。这么一来,晋、楚两国的矛盾和冲突就变得突出了。
                     
                  楚国于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4年),借宋国投靠晋国为名,发兵攻宋。宋成公派使到晋国求救,晋文公召集群臣商量对策。大将军先轸说:“现在能与晋国抗衡的只有楚国,主公想实现霸业,就一定要战败楚国。”狐偃等人也同意先轸的意见,还说:“楚国不久前把曹国拉过去,又与卫国结成亲家,他们三国现在正是关系最好的时候,曹、卫两国在主公落难时闭门不纳,甚是无礼。我们以此为名出兵去攻打这两个国家,楚国一定会相救,这么一来宋国的围就能解了,我们仇也报仇了,岂非一举两得吗?”这个办法得到大家的赞同,晋文公决意出兵。
                     
                  周襄王二十午(公元前632年),晋国出兵攻打曹国、卫国。晋国人多势众,军法严明,没几天就攻下了这两个小国,可是楚国还是围着宋国不肯撤兵。晋文公感到十分难办,他和先轸说:“若不援救宋国,他势必和我们一刀两断;若去救他,又不免与楚国有一场恶战。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未必就能打败楚国,最好能联合齐、秦两国一同攻楚。只是齐国、秦国素来与楚国无隙,怎样才能使他们帮我们呢?”先辖说:“这又何难?让宋国拿出贵重礼物贿赂齐国、泰国,请这两国帮宋说情。请楚国退兵。如果楚国不同意退兵,两国君主就会认为不给他们面子。那时我们联合他们去攻楚国,准保可成。”
                     
                  过了几天,齐、秦两国的使者正在楚国大将军成得臣面前帮宋国说情。只见有人来报告说宋国仗着晋国的势力,把曹国、卫国的土地都夺了。成得臣大怒之下说道:“宋国表面上要求讲和,却攻占我们的保护国,眼里哪有楚国?这是讲和的样子吗?”齐、秦两国使节弄了个没趣,只得离去。晋文公早就派人等候在半路上,把两位使臣请至晋军大营之中,摆宴款待,向他们说:“楚国将领真狂妄呀,当面羞辱二位。我们马上就要对楚开战,望你们两国多多协助。”两位使臣立即同意。
                     
                  楚成王已听说晋国、齐国、秦国联盟,感到军力有些单薄,就派人通知成得臣退军,并和他说:“晋侯在外奔走多年,现在有60多岁了,极有经验,我们未必斗得过,不如尽快收兵吧。”成得臣回答说:“攻下宋国只不过是早晚的事了,现在撤军太可惜。请主公再给我几天时间,战胜了宋国就班师回朝。”
                     
                  成得臣为早点儿取胜,加强了攻势。宋国军民知道晋国正在帮助宋国抗楚,便坚定了反抗意志,更加拼命抵抗,楚军暂时也攻不进城去。这时晋文公乃设计使曹国、卫国写信与楚国断交,并将成得臣的使者扣下。这一下把个火暴脾气的成得臣气得七窍生烟,命三军立即解除对宋国的包围。集中兵力要与晋军拼个你死我活。
                     
                  这时晋军的力量稍弱于楚军,且远离本国作战。但已占领曹、卫两国当作前进的基地,况且与齐国、秦国已结成联盟,实力也有所加强。当晋、楚两军直接对垒,刚要开战时,狐偃对晋文公说:“当初您在楚为客时曾和楚王说,一旦交战,晋军必当退避三舍,如今可不能失信啊。”晋文公听罢不语。身边的将领都纷纷反对。狐偃却说:“成得臣虽然猖狂,但楚王的恩情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退避三舍,只是对楚王表示谢意,不是怕成得臣啊。”晋文公和大家听狐偃说得有道理,便同意了。
                     
                  楚军看晋退兵,认为晋军害怕了,就在后面追来。晋军兵将奉命撤退。见楚军这样盛气凌人,不由得下定决心,一定要战败楚军。晋兵一退就是90里,待扎下营寨,成得臣派人下的战书也到了。第二天两军对阵,自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都想一举打垮对手。
                     
                  战斗开始,晋军主帅先轸令三军中的下军去攻由陈。蔡联军组成的楚军申的右军。这是楚军的薄弱环节,晋军一个冲锋就将陈、蔡联军打散了。接着先轸又令上军主将狐毛假充中军主帅,迷惑楚军。楚左军主将斗宜申望见晋军主帅旗,就指挥兵士冲杀过来。狐毛抵挡几下,诈败而逃。斗宜申哪知是计,紧紧迫来。眼看就要追到,忽听阵阵鼓声,晋军主帅先轸亲率精锐部队拦腰杀出,狐毛也率队反攻,两边夹攻,楚军顿时大乱。成得臣见势头不好,急命收兵。全军才幸免覆没。
                     
                  楚军战败的消息传到了楚成王那里,他本来就对成得臣一意孤行不满,现在又见伤亡惨重,不禁大骂道:“随他出征的战士阵亡这样多,他还有什么脸回国!”成得臣听到这话羞愧万分,于是自杀了。
                     
                  晋军大胜的消息传至洛邑,周襄王派使慰劳晋文公。晋文公将俘获的1000名楚兵和100辆战车献给周王。周襄王又赐给晋文公红色弓箭和黑色弓箭各100张。在周朝时候,天王赐弓箭给诸侯,是种极高的奖赏,表示赐予这个诸侯自由征伐其他诸侯的权利。晋文公在诸侯中威名赫赫,他借此时机,会合诸侯,歃血为盟,当了霸主。

                     
                  诚信伦理的价值在我国很早就受到高度重视。不仅道家重诚信,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实守信也被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甚至把信摆到了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位置,认为国家的朝政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是立不住脚的。孟子把“信”视为用以维系儒家“五伦”的伦常(基本伦理规范)之一。
                     
                  如果说在以农耕为主的我国传统社会里,在诚信伦理方面,内求诸己的“诚”德实际上更具可行性,而“信”德因社会分工和人际交往的局限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的话,那么在当代社会中,诚信伦理的内外两个方面的道德诉求,缺一不可,其作用日渐彰显。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对自己,要真心诚意地为善左恶,光明磊落;对他人,要开诚布公,不隐瞒,不欺骗。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中国传统伦理中关于诚信的要求,在今天仍然有着很强的适用性。为人诚恳,待人诚实,做事实在,重视然诺,讲究信用,追求信誉,以诚实见信于人,这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道理,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
                  44.给时代把脉,为自己开方
                     
                  阴柔智识:人们应当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采取合宜的措施应对。面对纷繁复杂的时代局势,千万不能雾里看花,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而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全面掌握发展动态,从社会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创造发展条件。
                      老子说:“人们行动要善于审时度势,随时制宜。”
                     
                  老子认为,人们应当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采取合宜的措施应对。面对纷繁复杂的时代局势,千万不能雾里看花,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而是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全面掌握发展动态,从社会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
                     
                  中国战国时期的吕不韦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审时度势,随时制宜的杰出人物。可以说,吕不韦是历史上所有商人中最伟大的商人。商人的本领就是交易和投资,有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的吕不韦是最善于进行长线投资和最大宗贸易。
                     
                  吕不韦的先祖本是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人,后来举家迁居阳翟,遂定居在这。这阳翟,虽然不是通都大邑,地理位置却非常优越。它滨临淮水支流领水,地势平坦,水陆交通都很方便。向西可到秦国都城咸阳,东进可趋齐国都城临淄,北上就是魏国都城大梁和赵国都城邯郸。
                     
                  吕不韦的父亲凭着商人的精明,看准了这是一个经商的好地方,于是果断做起贩贱卖贵的营生。于是阳翟城里,人们经常看到一老一少早出晚归,有时多日不见,回来时肩扛袒挑,全都是异国他乡的奇货特产。就这样父子二人辛苦经营,生意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逐渐地积累起千金家财,虽说算不得富甲天下,却也是阳翟一带远近有名的殷实人家。
                     
                  吕不韦深受其父影响,他完全继承了其父的精明,所不同的是他更善于把握时局发展方向,而且看准了敢于下大赌注,富于冒险精神。物换星移,时光如梭,吕不韦随着父亲跑遍了中原各国,咸阳、大梁、邯郸等通都大邑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但是吕不韦只对赵都邯郸感兴趣。在吕不韦眼里,邯郸是一个发财致富的好地方。当时邯郸城已有数十万人口,人文荟萃,百业兴旺,四方商贾云集,交通顺畅,东可到齐都临淄,西可达三晋腹地,北去有幽燕,南下通大梁,是黄河以北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秦昭王四十年,秦国太子死。昭王四十二年,立昭王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女20余人。其爱姬被立为正夫人,赐号华阳夫人。华阳夫人膝下无子。安国君有一排行居中的儿子子楚,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子楚就被作为秦国的人质生活在赵国。因为秦屡次攻赵,所以赵国对于楚也很不礼貌。
                     
                  子楚作为诸普通公子的一员,居住在赵国为人质,生活用度都不宽裕,经济拮据,日子过得很不称心。一次,正在赵都邯郸做生意的吕不韦巧遇子楚,见此情形,大为感慨地说:“这真是一个难得的可积存的财货啊!”于是就去求见子楚,并对子楚说:“我能让您富有天下贵为天子。”子楚听后笑着说:“您还是自己先富贵,然后再让我富贵吧”吕不韦说:“您有所不知,我的富贵是待您富贵后才能实现啊。”子楚心知吕不韦所指,便和他促膝密语,说了很多肺腑之言。
                     
                  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安国君如今又是太子。我听说安国君最宠爱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膝下无子,如此,能推立继承人的就只有华阳夫人了。您兄弟20余人,而您排行居中,且您长在诸侯作人质,又如何能被安国君重视。如此看来,即使昭王死后,安国君得立为秦王,您也没有多少把握和长兄及诸公子争得女子之位。”子楚深以为然,说:“那依先生之见,该如何是好?”吕不韦说:“您经济不宽裕,又客居在此,既无资财以奉献亲友,也不能结纳门人宾客。我吕不韦虽不富裕,却想用千金之资去为公子游说秦廷,让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公子为继承人。”子楚听后,忙下席跪拜说:“若先生的谋划真得以实现,愿平分秦国与先生共享。”
                     
                  于是,吕不韦便以五百斤金交与子楚,以供日常用度,及结纳宾客贤达之需,又以五百斤金尽购奇珍异宝,自带着来到秦国,遍谒华阳夫人及其姐妹宗亲,广施珠五。并皆于谒进时附言,极赞公子子楚才高德贤,且结纳天下贤士豪杰,又常念道,“华阳夫人是我子楚的精神依靠,日夜泣思父王及夫人。”华阳夫人听后大喜。吕不韦又使其姐对华阳夫人说:“我听说以美色而得宠幸的,等人老色衰时,宠幸也就不再了,现在夫人侍奉太子(安国君),若趁此时让夫人选出继承人,则安国君在位时尊宠,安国君百年之后,其所举荐之子为王,则永不失尊宠之势,这真是一句话而得百代之利啊1倘不在得幸时为身后事做好准备,等到色衰爱弛,虽想进一语,安国君还能如此言听计从吗?现诸公于中,数子楚最为贤孝,但自知排行居中,而且按照国律,次子又不得立为继承人,其母亦不见宠幸,故想依附夫人。夫人如能在此时立子楚为继承人,那夫人将终生得宠于秦国啊!”
                     
                  华阳夫人听后,深有同感。一次,侍奉安国君时,华阳夫人从容地说起子楚,夸他虽身在赵为人质,实是诸公子中最为贤孝者,从赵国来的人都称颂他。接着哭道:“我得大王错爱以服侍左右,却不幸膝下无子,我想让子楚立为继承人,以减贱妾无后之过。”安国君见夫人为了国家如此悲切,就答应了。为防日后生变,又与夫人刻玉符为据,立于楚为继承人。安国君和夫人厚赐子楚,并请吕不韦做子楚的老师,时时侍其左右。子楚因而在诸侯中名声大振。
                     
                  吕不韦在所娶的邯郸诸小妾中,曾与容貌姣好且能歌善舞者同居,并已身怀有孕。一天,子楚和吕不韦对饮,子楚与其小妾一见钟情,心甚爱慕。酒饮至中巡,子楚起身为不韦祝酒,请不韦把那个美姬赐给他。吕不韦一听大怒,但一想到自己已为子楚倾家荡产,并想以此奇货钓得大鱼,于是就勉强答应了。那姬并未把怀孕的事告诉于楚,到临产时,生下子政。于楚因之立此姬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派大将王翦围攻邯郸,情急之下,赵国欲杀子楚,于楚和吕不韦商议,用黄金六百斤赌赂看守,才得以逃脱。赵国欲杀子楚夫人和儿子,子楚的夫人是赵国豪强家的女儿,得以隐匿,因此母子得以活下来。秦昭王五十六年,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千-后,子楚为太子,赵国也把于楚夫人及儿子政送归秦国。
                     
                  安国君即位为王一年后去世,谥号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号襄王。襄王母亲华阳王后封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被尊为夏太后。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赐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他审时度势,因时而谋的能力是中同历史人物中第一流的,因而促成了自己终生的荣华富贵。他是那种善于根据时势发展进行大的策划,并善于实施和完成这种策划的人。他不仅谋得深、算得远,而且谋得全,算得广,他共分了四个步骤来进行谋划:其一,当他看到公子异人时就觉得奇货可居,是一个能够赢得整个未来的上佳投资项目,于是他说服异人听他指挥。其二,这个“奇货”要想推销出去、这份投资由风险转化为巨大利润,还是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和费力的工作。他不仅要安排好接人,而且要安排好放人。他算计到华阳夫人及其弟弟的潜在的、迫切的需要,使华阳夫人能够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为异人奔走,使秦国开始向赵国要人。其三,他又游说赵王,以长远的利益说动赵王送归异人。其四,人接回后,为更上一层楼,他在异人身上下了点工夫,使秦王最终立异人为太子。吕不韦在两国间穿针引线、巧妙安排、运筹得当、步步迭进,他真是一个一流的策划家、设计家。完成他的这次交易,实际上是个大工程。要调动事主、接人的秦国、放人的赵国、认儿子的王后、立太子的秦王等等,庞大而复杂,非得要高屋建瓴和周全细致不可。毫无疑问,吕不韦“动善时”的谋略对我们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45.要在最适应的领域里发展自我
                     
                  阴柔智识:如果一个人离开了自己最适应和擅长的领域,他就发挥不出自己的热情和天分,当然也就做不出什么大的成就了。即使能取得一些成绩,那也肯定不是自己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因此,选择自己最适应和最擅长的领域发展自我,是明智之举。
                      老子说:“鱼儿不可离开水这种自己最适应的环境。”
                     
                  我们都知道,龟儿离不开水,离水必亡。老子这句看似普通的话,所给予我们的启发并不普通,那就是:我们无论生存还是发展,都不要脱离自己最适应、员擅长的领域。如果脱离了,我们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是很难的;即使能取得一些成绩,那也肯定不是自己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因此,选择自己最适应和最擅长的领域发展自我,是明智之举。
                     
                  中国古代大数学家祖冲之一生不改科学研究之路,不肯分心于仕途的做法就是例证。作为科学家的祖冲之出现于从宋孝武帝即位之后,宋王朝衰落时期。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名叫“华林学省”的官署做官。可他到任后根本小把精力放在为官上,而是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和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那时候,有—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
                      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
                     
                  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和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7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是个多面手,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100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祖冲之死后,他的儿子祖暅、孙儿祖皓都继承了祖冲之的事业,刻苦研究数学和历法。他们也跟祖冲之一样,在自己最擅长和量适应的领域里发展自己,并且都为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据说祖暅在研究学问的时候,全神贯注,连天上打响雷也听不到。他常常一面走路,一面思考问题。有一次,他在路上走,前面来了个大官僚徐勉。祖暅根本没有发觉,一头就撞在徐勉身上。等到徐勉招呼他,祖暅才像梦中惊醒—样,慌忙答礼。徐勉知道他研究出了神,也没有责怪他。
                     
                  老子“鱼不可脱于渊”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祖冲之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专心为学而不为官的。如果祖冲之按照朝廷的安排去做官了,他只能使自己混同于中国历史上千千万万个普通官员而已。中国从来就不缺少官员,而缺少科学家。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官员,却只有一个祖冲之。如果他离开了自己最适应和擅长的科学研究领域,恐怕他是无法以官员的身份永垂青史的,因为他几乎所有的兴趣和才学都在那个方面,不在那个方面发展自己,他就展现不出自己的热情和天才,当然也就做不出什么大的成就了。
                  46.主观蛮干者,必将对行动的结果失去控制
                     
                  阴柔智识:任何一个主观蛮干的人,最终都会变得一意孤行,因为他的心灵已被过于自我化的情绪和思想塞满了。由于他认识不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所有的行动都是建立在错误的判断之上的,其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老子说:“勇于主观臆断逞强妄为则将败亡,勇于不敢主观臆断逞强妄为则将生发。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受益,有的受害。”
                     
                  老子所说的“勇于敢则杀”是说勇于主观蛮干,则将败亡。“勇于不敢则活”是说勇于不敢主观蛮干,则将生发。事物的必然性,不会因你的勇而改变,它只要求你去适应它。所以,非道而行之,虽劳不至。不顾客观实际的蛮干妄为,乃是自寻死路。而敢于面对现实,积极热情地肯定事物的必然性,保持宁静泰然的态度,行为遵循其规律而不敢妄意自专者,则将生发。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受益,有的受害。所以,真正的智者,从不对尚不理解的问题凭主观意愿蛮干妄为。
                     
                  中国前秦皇帝苻坚可谓是英明一世,却因在讨伐东晋这一件事上的主观蛮干而国破身亡,真是令人痛惋。十六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分裂割据的时代。北方各少数民族趁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纷纷起兵反晋,先后建立了16个割据政权,进行了长达130多年的混战,出现了70多位君主。但是,最后整个北方都被前秦皇帝苻坚所统一。苻坚的志向不仅限于统一北方,而是统一天下,经过20多年的精心治理,前秦已是国富兵强,只剩下地处东南一角的东晋尚未征服,符坚耿耿于怀。
                     
                  苻坚手下曾有一个管仲一样的辅政重臣名叫王猛,可惜后来死掉了。苻坚在王猛生前对王猛是言听计从的,但是他却没有听王猛临死留下的忠告。
                     
                  王猛认为前秦的敌手是鲜卑人和羌人,但是苻坚却十分信任从前前来投奔他的鲜卑贵族幕容垂和羌族贵族姚苌。王猛劝他不要进攻东晋,但苻坚却把东晋当作惟一的敌人,非把它消灭不可。
                     
                  王猛死后的第三年,苻坚就派他的儿子苻不和慕容垂、姚苌等带了十几万大军,分兵几路进攻东晋的襄阳。守襄阳的晋将朱序坚决抵抗。秦兵花了将近一牛时间,把襄阳攻了下来。
                      苻丕把朱序俘虏了,送到长安。苻坚认为朱序能够为晋国坚守襄阳,是个有气节的忠臣,把他收在秦国做个官员。
                      苻坚接着又派兵十几万从襄阳向东进攻淮南。东晋守将谢石、谢玄率领水陆两路进攻,把秦兵打得一败涂地。
                      但是,苻坚不肯就此罢休。到了公元382年,他认为准备成熟,就下决心大举进攻东晋。
                     
                  这一年十月,苻坚在皇宫里的太极殿召集大臣商量。苻坚说:“我继承王位到现在已快30年。各地的势力差不多都平定了。只有盘踞在东南的晋国,还不肯降服。现在,我们有97万精兵。我打算亲自带领去讨伐晋国,你们认为怎么样?”
                     
                  大臣们纷纷表示反对。大臣权舆说:“晋国虽然弱小,但是他们的国主还没犯什么大错,手下还有像谢安、桓冲那样的文武大臣,团结一致。咱们要大举攻晋,恐怕不是时候。”
                     
                  苻坚听了权舆的话,拉长了脸很不高兴。另一个武将石越说:“晋国有长江作为天然屏障,再加上百姓都想抵抗,只怕我们不能够取胜。”
                     
                  苻坚更加生气,他大声说:“哼,长江天险有什么了不起,我们的军队那么多,大家把手里的马鞭子投到长江里,也可以把长江的水堵塞。他们还能拿什么来做屏障。”
                      大伙儿议论了半天,没有一个结果。苻坚不耐烦地说:
                      “你们都走吧。还是让我自己来决断。”
                      大臣们看见苻坚发火,只好一个个退出宫殿。最后,只有他弟弟苻融还留在殿上。
                     
                  苻坚把苻融拉在他的身边,说:“自古以来,决定国家大计的,总是靠一两个人。今天,大家议论纷纷,没有议出个结果来。这件事还是咱们两人来决定吧。”
                     
                  苻融心情沉重地回答说:“我看攻打晋国确有许多困难。再说,我军连年打仗,兵士们也已经精疲力乏,不想再打。今天这些反对出兵的,都是陛下的忠臣。希望陛下采纳他们的意见。”
                     
                  苻坚没料到苻融也会反对他,马上沉下脸来,说:“连你也会说出这种丧气的话来,真叫人失望。我有精兵百万,兵器、粮草堆积如山,要打下晋国这样残余敌人,哪有不胜的道理。”
                     
                  苻融看见有苻坚这样一意孤行,急得差不多要哭起来。他苦苦劝告苻坚说:“现在要打晋国,不但没有必胜的希望,而且京城里还有许许多多鲜卑人、羌人、羯人。陛下离开长安远征,要是他们起来叛乱,后悔也来不及了。陛下难道忘记王猛临终前讲的一番话吗广
                     
                  打那以后,还有不少大臣劝苻坚不要攻晋。苻坚一概不理睬。有一次,京兆尹慕容垂进宫求见。苻坚要慕容垂谈谈他的看法。幕容垂说:“强国吃掉弱国,大国并吞小国,这是自然的道理。像陛下这样英明的君王,手下有雄师百万,满朝是良将谋士,要灭掉小小晋国,不在话下。陛下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就是,何必去征求许多人的意见呢。”
                     
                  苻坚听了慕容垂的话,高兴得眉开眼笑,说:“看来,能和我一起平定天下的,只有你啦!”说着,马上吩咐左右拿500匹绸缎赏给慕容垂。
                     
                  经过慕容垂一怂恿,苻坚兴奋得连晚上都睡不着觉。他的妃子张夫人听到朝廷内外很多人不赞成出兵,也好言好语劝他。苻坚说:“打仗的事,你们女人家别管。”
                      苻坚最宠爱的小儿子苻铣,也劝苻坚说:“皇叔(指苻融)是最忠于陛下的,陛下为什么不听他的话?”
                      苻坚冷淡地说:“天下大事,孩子别乱插嘴。”
                      苻坚拒绝了大臣和亲人的劝说,决心孤注一掷,进攻东晋。
                      他派苻融、慕容垂充当先锋,又把姚苌封为龙骧将军,指挥益州、梁州的人马,准备出兵攻晋。
                      慕容垂的两个侄儿偷偷地跟慕容垂说:“皇上骄傲得过分了。看来,这次战争,倒是我们恢复燕国的好机会呢!”
                     
                  苻坚就在君臣认识不一的情况下,于建元十九年(383年)五月下达了进攻东晋的命令,随后调集90多万兵力,陆续向东晋进发,大军旗鼓相望,绵延千里。东晋孝武帝虽然昏庸,但其宰相谢安是很有才望的政治家。在前秦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内部矛盾得到缓和,出现了上下齐心、同仇敌忾的局面。他们趁前秦大军尚未完成集结之际,主动在淝水决战。交战前,苻坚急于求胜,在未经核实敌情,不明东晋意图的情况下,不听部将的劝阻,盲目同意退军决战。结果中丁东晋的圈套,一退而不可收拾,导致淝水惨败。不仅前锋统帅苻融被杀,苻坚自己也被流矢射中,落荒而逃。
                     
                  淝水战后,前秦大伤元气。先前被征服的各部族酋豪,纷纷背叛苻坚,建立割据政权。其中前燕宗室慕容垂在公元384年称帝,建立后燕。羌帅贵族姚苌也于公元385年缢杀苻坚称帝,建立后秦。前秦遂告瓦解,北方又重新陷入分裂与战乱中。
                      主观蛮干的苻坚自己以悲剧告终,也使整个中国北方也陷入悲剧之中。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主观蛮干的人,最终都会变得一意孤行,听不进任何别人的明智意见,因为他的心灵已被过于自我化的情绪和思想塞满了。记得毛泽东曾经说过:“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对客观世界的实践,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在它允许的范围内得到自由,这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在不认识它们之前,我们的行动总是带有不自觉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这时我们是蠢人。”另外有位哲人也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这些话都说明主观蛮干者自障其明,认识不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所有的行动都是建立在错误的判断之上的,因此对行动的结果必将失去控制——那么其结局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47.主动退让,是一种变相的前进
                     
                  阴柔智识:凡事认死理,钻牛角尖,一条道跑到黑,自以为是,不肯妥协,不留余地,其实是一种偏执自负的妄念,只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知道适时退让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艺术,尤其是那种战略退却。
                      老子说:“我不敢主动进攻而不得已才应战,我不敢进攻一寸而宁可退后一尺。”
                     
                  高明的武师一般小率先出招,等对方一出手,立刻后发制人。“虽有智慧,不如顺势”,顺着对手的动作四两拨千斤,不费力就能把他摔趴下。因此用兵最忌躁进妄动,一动就有形,就有破绽,敌人马上可以调兵遣将,加以宰割利用。《黄石公三略》说:“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解放战争期间,只要蒋军稍有冒进或者疏虞,就被迅速分割围歼。对付蒋军的主要办法就是大踏步后退,然后伺机黑虎掏心。蒋军在占领城池后分兵守卫,兵势就分散了,几路兵马围追堵截参差不齐,破绽众多,很容易各个击破。《孙膑兵法》说:“善战者不阵”,毛泽东的游击战略、运动战略可谓深得古人心法。太公说:“未见形而战,虽众必败”,主动寻敌作战的一方往往在战略上被动。
                     
                  的确,战略退却是毛泽东非常善于使用的一种智谋,“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是其作为,条重要军事原则来加以贯彻的。他曾说:“弱军对强军的作战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拣弱的打”。他在总结红军三次反围剿均取得胜利的经验时认为,在数量上和强度上都超过我军其远的敌军面前,决不能正面出击,所谓“御敌于国门之外”,而是要采取“避实击虚”的原则,避开敌人的锐气,通过战略退却,打运动战,诱敌深入,在“牵着敌人鼻子走”的过程中—方面把敌军拖得精疲力竭、士气沮丧,一方使敌军逐渐暴露出他们的弱点,然后针对其弱旅或孤立无援之敌,集中兵力,一举全歼。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可能迅速取胜,决不能盲目前进,或死打硬拼,必须避其锐气以保存军事实力,以待机破敌。这是积极的防御战略的实施。这种为了实施有效的攻击而事先采取的战略退却,或战略转移,是非常必要的。毛泽东在阐述这一战略思想时,还援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战例:齐鲁长勺之战、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而取得胜利。
                     
                  毛泽东叹道:“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是如此之多!”而实际上,在中国军事史上对这一原则理解得最为透彻,运用得最为高超的人中就有毛泽东自己。从游击战中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到“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提出,到抗日战争时期的《论持久战》,毛泽东这一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已经成型,并通过成功的实践验证而不断发展。纵观毛泽东戎马生涯,除解放战争后期外,他统领的军队与敌人相比一直处于弱势,有时是很大的弱势,似乎已不堪一击。
                     
                  解放战争初期著名的“延安保卫战”就充分说明这个道理。当时进攻延安的胡宗南23万大军已对延安形成三面夹击之势,毛泽东认为,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如果跟处于优势的敌人硬拼,我们肯定要吃亏,于是果断决定撤离延安,然后在迂回运动中寻找机会,歼灭敌人,终于取得了保卫战的全胜。
                     
                  毛泽东在总结战略退却经验时说:“退却的最后一个要求,是造成和发现敌人的过失。须知任何高明的敌军指挥员,在相当长时间中,要不发生一点过失,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而且我们可以人为地造成敌军的过失,例如孙子所谓‘示形’之类(示形于东而击于西,即所谓声东击西)。”著名的“四泼赤水”就是用示形以动敌的策略,不断制造假象以迷惑和调动敌人,进而声东击西,以打击敌人,达到胜利突围的目的。“四渡赤水”是毛泽东“示形动敌”的得意之作。尾随而至的敌军“只拣到红军的几双破草鞋,而望洋兴叹”。
                     
                  老子的这种思想,以及古今这些著名的战例,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好的启迪,也对我们的处世为人和工作生活提供很好的参考。是啊,退让未必就是失败,“风物长宜放眼量”,退让有时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前进的眼光和另一种意义上的胜利。
                     
                  我们常常认为,对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到底。其实,且不说你坚持的原则和信念是否正确,就是以偏执不变的观念来对付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已是有逆天道,有悖情理了。凡事认死理钻牛角尖或抱残守缺、自以为是、狂妄自大、不懂退让、不肯妥协、不留余地、自恋自迷、一厢情愿、顽固不化,其实是一种偏执自负的妄念,只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没有退路。妄念与固执结果是作茧自缚,自我孤立,“自绝于社会和人民”,不但自己活得难受别人看着也不舒服,只能为自己增添没完没了的焦虑烦恼,带来无穷无尽的挫折和失败。更何况“心有偏执,则百病丛生”,长期偏激妄为,身心劳累,可能连命都要短上几年。
                     
                  我一位朋友在路上规矩开车,忽然从路边逆行冲出一辆吉普车迎头堵上。有你这样开车的?朋友打灯按喇叭,对方就是不理,道路两旁停满了车又无法避开,双方僵持互不相让。友人下车气冲冲地跑过去责问:“你到底退不退?”对方不屑一顾,“不退!”“真的不退?!”“就不退!”“好,你不退我退。”朋友回去把车退走,围观的人都笑了。事后朋友说,你笑我傻瓜也好,骂我懦弱也罢,夸我有风度也行,我退让了,虽没有什么“海阔天空”之感,但我这一退路通了,气也顺了,因为我可以按我的计划去办事,不用跟这无聊人在这里怄气浪费时间。
                      其实,退让不一定就吃亏,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感受,看实际的效果。
                     
                  在北京我认识一位业界颇有影响的CEO,他告诉我,当年他在美国学成回来到这家公司应聘,公司安排他跑营销,既累工资又低,曾一度想退出,但公司的品牌吸引了他,最终还是妥协留下来,经过多年的历练,他终于成为这家品牌公司的品牌。提起往事他无不感慨:“你说,当初如果我不退让妥协,能有今天?”
                     
                  老子认为,退让是一种非常积极高尚的人生观,也是一种高妙的境界,此言不虚。当你的事业处于巅峰不能再发展,当你的收获已经够丰盛了、或资源已经被你利用得差不多、或引起人们敌意的时候,见好就收,急流勇退,这未尝不是一种成功。孙子说“兵无常式,水无常形”,天地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万事万物,随时而变,随地而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运转轮回,老天爷不可能总呵护着你,好运也不可能与你长相守,倘若你能够放下心中妄念,从容理性、胸怀宽广、心平气和、该退则退、该让则让,以变应变,你完全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一旦时机成熟,你即可反败为胜。你看,从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谈判、停战协定、投资合作到人与人之间的朋友交往、恋爱婚姻、洽谈生意,哪个不是在双方相互退让、互相妥协的情况下达成共识的结果?
                     
                  当然,退让不是遇事哆哆嗦嗦,懦弱退却,消极回避,纵容丑恶;也不是挨打一次骂一句“儿子打老子”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更不是你打了我的左脸我再把右脸送上去的麻木不仁。退让,要有分寸,肚里有度好撑船,退让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人生在世,为人处事如行车走路,正如前面那位仁兄开车,实在走不了,你又不肯退,那只好我退。退则通,通则顺,一顺百顺,顺风顺水,顺心顺利,何乐而不退?何苦而不让?退让,其实也是前进,是变相的前进。
                  48.牙齿虽硬,最终却由柔舌为它送行
                     
                  阴柔智识:把贵柔的意识渗进我们的人生观,并不会使我们软弱;怀有守雌的意望,决不会使我们无能。因为贵柔守雌的理念,是将韧性、耐性和智性融会贯通后而形成的一种既超脱而又适用的生存法则和处世哲学,它是一种变相的和辩证的进取和强大,而且这种进取和强大是时间意义上的最终胜利者。
                      老子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驾驭天下虽坚硬的东西。”
                     
                  老子提出的“柔弱胜刚强”是一伟大的哲学命题。它反映在自然、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人类哲学发展思想史的贡献来看,它完全可以与“神与人”、“精神与物质”等等这些哲学命题相媲美。当一般人都以刚强为美德的时候,老子却发现了柔弱的价值。《道德经》称:“弱者道之用”,把柔弱视为“道”的性质和作用。老子认为,“道”正因为其柔弱而能永恒长存。与刚强相比,柔弱乃是生命的象征。比如人活着的时候柔弱,死的时候便僵硬;草木生的时候柔软,死的时候则枯槁。又比如,舌头由于是柔的,故能长存;牙齿坚硬,则容易折断。同时,老子还通过水的例子证明柔弱胜过刚强。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水滴石穿的道理。
                     
                  由贵柔的主张,老子引出居后不争的政治与生活态度。《道德经》中有“三宝”的提法,指的是“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不过,这“三宝”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老子说:“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勇、广、成器长才是要达到的日的。老子的贵柔、不争并不意味着懦弱或者消极,他是以退为进,以柔为刚,以弱为强,表现出根深刻的智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道德经》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这是说,圣人以居后的态度处世,反而可以处在前列;不大考虑自己的利益,反而可以获得利益。正是因为他的无私,才能够成就圣人的私。
                     
                  这是一种辩证的智慧,这种智慧是通过无而实现有,通过表面的否定达到事实上的肯定。老子准确地把握了世界上对立事物的普遍存在,以及它们之间既对立又转化的关系,并且把这种知识化为生活的智慧。这种智慧看起来与常识是相反的,如常识都认为有为、刚强是好的,老子却发现了它们的诸多弊端,转而强调尤为、柔弱的价值。在他看来,无为、柔弱可以达到有为、刚强不能达到的结果。《道德经》把这概括为“柔弱胜刚强”。
                      我们来看看运用贵柔意识的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例。
                     
                  战国时期,掌握了晋国大权的四家大夫——智伯瑶、赵襄子、魏担子和韩康子之间发生厂矛盾。始先,智家自恃势力强大,胁迫其他三家各交出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及具户门。虽非心甘情愿,魏、韩两家不得不勉强按要求交出了土地及其户口,惟赵家以维护先人的祖业为由,拒绝交出属于自己的这一部分势力范围。
                     
                  智家就胁迫魏、韩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赵襄子率领兵马坚守在晋阳城内,因城内粮草武器充足,又获得老百姓的支持,三家兵马将晋阳围困了两年多,也没有能把晋阳攻下来。后来,智伯瑶想了个土意,让士兵将晋水改道,直冲晋阳城,将大半个晋阳城池淹没了,但晋阳城内的军民,依然不肯投降。
                     
                  看见城破在即,得意忘形的智伯瑶,无意中说出了在日后必要时,同样要用水来攻打魏、韩两家。此语令魏桓子和韩康子如坐针毡,不寒而栗,唇亡齿寒的现实,终于促使魏、韩两家反戈一击,联合被围困在晋阳城内的赵家兵马,将晋水引入智家的营寨,向智家的兵马发起了猛烈的反攻,杀了智伯瑶,将智家的全部财产、土地和户口,按三家各一等份平分了。
                      日后,这三家的后代废了形同虚设的晋国国君,形成了韩、赵、魏三国,这也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
                      这个故事,至少从两个方面说明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一方面,智伯瑶的失败,不仅是军事与政治上的失败,更是处世方面的失败,他以恃强欺弱始,以自取灭亡终。另—方面,是智伯瑶最先想到了用无坚不摧的水来围攻顽强抵抗的赵家军兵,殊不知,这个方法被后来联合起来的赵、韩、魏三家借了过去,柔弱的水,也就成为了三家最后战胜智伯瑶的不可或缺的法宝。
                     
                  理解了贵柔的人生意识,据此再去反观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受意志驱使的雌雄之争,不难发现,许多事原是不值作雌雄之争的。人生十分短促,似燧石相碰而撞击出的火花;人生的舞台十分狭窄,似局限在蜗牛角上……此生此地,老作那些无谓的雌雄之争,只会浪费了生命的光阴,忘记了人生的使命。
                     
                  至于身负重任者,就更不应为一己之私而作拟分出雌雄的意气之争。在这方面,战国时代赵国蔺相如的作为,最为人称道。他因成功出使秦国,不辱使命,被赵王拜为相国后,大将廉颇不服,认为他仅靠耍嘴皮子,不应位居在自己之上,并扬言碰见他时,定要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知道廉颇这番心思后,总是避开与廉颇见面:手下人不解其故,他就解释自己如此做的目的,不是怕廉颇,而是防止出现两虎争斗,秦国得利的状况,一切以维护赵国的安全为上。
                     
                  后来,蔺相如的这番苦衷被廉颇知道后,廉颇深受触动,他就背负荆条,登门向蔺相如赔罪,两人终于重归于好,将相和,刚柔开济,齐心协力地保卫赵国。
                     
                  可见,蔺相如探明不作雌雄之争的必要性及其策略,因此,他选择了示弱,以避廉颇的锋芒,养精蓄锐,蓄势待发,其理与古人的韬光养晦、潜龙勿用的道理,是一致的,也正是老子所说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即知道了雄壮刚强的欠缺,那就应守在雌伏柔弱之处,这样,才可成为汇集天下之水的溪谷。可见,柔弱、守雌的人生智慧,具有更广的包容性和更多的灵活伸缩性。
                     
                  观之古今,在大自然中,蜥蜴曾是恐龙的同类,恐龙早就灭亡了,蜥蜴却存活下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恐龙体积过于庞大,不便保护自己,而又所食甚多;蜥蜴则小巧灵活,虽然纤弱,却便于隐藏自己,从而得以生存至今。
                     
                  观之古今,在人类社会中,不少强悍的人,动辄立下雄心壮志,热血沸腾,非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不可,可惜,不是热情难以持久,就是稍遇挫折便一蹶不振。相反,那些处于弱势的人,凡事不逞能,凡事忍让,没有豪言壮语,心境平和宽容,能抛除私心杂念,不受外人干扰,做事能够持之以恒,即使受到打击,也不会万念俱灰。因为心境平和,所以不论是身处顺境或逆境,都能处之泰然,一时虽然跑不快,但能坚持到终点,笑到最后。
                     
                  把贵柔的意识渗透进我们的人生观,并不会使我们变得软弱。怀有守雌不雄的意识和愿望,决不会使我们变得无能。因为贵守柔雌的思想观念,是将韧性、耐性和智性融会贯通后而形成的一种既超脱而又适用的生存原则和处世哲学,它是一种变相的和辩证的进取和强大,而且这种进取和强大是时间意义上的最终胜利者。
                  49.做难事从易处入手,做大事从小处着眼
                     
                  阴柔智识:庞大的目标都是由若干个很微小的单元组成的;艰难的任务都是由许多个很容易的工作组成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把一件件小事和易事做好,天下就没有做不成的大事和难事。
                     
                  老子说:“解决困难要从容易处着手,干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天下的难事,必定是从容易处开始;天下的大事,必定是从细微处开始。因此,圣人始终不待把问题酿大,所以能成就他的大业。”
                     
                  老子这段话阐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事物在“难”的形成前,有一段相对的“易”的过程;在“大”的堆积前,必有细小的积累。善于做事的人知道“难易相成,高下相倾”的自然规律,抓住其易为的,贴近其难为的;积累其细微的,成就其伟大的;告诫人们不可好高骛远,好人喜功,急功近利,而在于扎扎实实地重视开头细微的,看似容易的点滴基础;看重扎扎实实的“图难”、“为大”的过程,最终会筑成人生大业的千丈高台,成就生命旅程的万里之行。
                     
                  在小国非常著名的“愚公移山”故事中其实就包含着“囤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思想和智慧。用人工移去一座大山可谓是一件难事和大事,但愚公及子孙们并未被难住,他们从一锹一石这样简单而轻易的小事扎扎实实地做起——他们每次工作时并不用“移山”这样的大概念和大目标来吓唬自己,而是认为自己每大所要完成的只是把一些碎石移动个地方这样一个个小活计和小目标,通过完成一个个这样的小目标,那个移山的大目标和难任务也就逐渐完成了。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这个故事。
                     
                  那还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已经快90岁了,他的家门正好面对着这两座大山。由于交通阻塞,与外界交往要绕很远很远的路,极为不便。为此,他将全家人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愚公提议:“我们全家人齐心合力,共同来搬掉屋门前的这两座大山,开辟一条直通豫州南部的大道,一直到达汉水南岸。你们说可以吗?”大家七嘴八占地表示赞同这一主张。
                     
                  这时,只有愚公的老伴有些担心,她瞧着丈夫说:“靠您的这把老骨头,恐怕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丘都削不平,又怎么对付得了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再说啦,您每天挖出来的泥土石块,又往哪儿搁呢?”儿孙们听后,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将那些泥土、石块都扔到渤海湾去不就行了?”
                     
                  决心既下,愚公即刻率领子孙三人挑上担子,打起锄头,于了起来。他们砸石块,挖泥土,用藤筐将其运往渤海湾。他家有个邻居是寡妇,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也跳跳蹦蹦地赶来帮忙,工地上好不热闹!任凭寒来暑往,愚公祖孙很少回家休息。
                     
                  有个住在河曲名叫智叟的人,看到愚公率子孙每天辛辛苦苦地挖山,感到十分可笑。他劝阻愚公说:“你也真是傻帽儿到家了!凭着你这一大把年纪,恐怕连山上的—棵树也撼不动,你又怎么能搬走这两座山呢?”
                     
                  愚公听后,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对智叟说:“你的思想呀,简直是到了顽固不化的地步,还不如那位寡妇和她的小儿子哩!当然,我的确是活不了几天了。可是,我死了以后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还会生儿子,这样子子孙孙生息繁衍下去,是没有穷尽的。而眼前这两座山却是再也不会长高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挖下去,还愁会挖不平吗?”面对愚公如此坚定的信念,智叟无言以对。
                     
                  我们再来看一个“纪昌学射箭”的故事,从平常的角度来看,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神箭手是件很难的事,但如果你肯从基本功方面一步一步练起,每天所做的只是一些很简单的重复性小型训练项目,那么你扎扎实实地做下去,终有一天会达成当初你心目中那个非常高难的目标。古代神箭手纪昌就是这样成功的。这个故事是这样的,甘蝇是古时候的一位射箭能手。他只要一拉弓射箭,将箭射向野兽,野兽就应声而倒;将箭射向天空飞翔着的飞鸟,飞鸟就会顷刻间从空中坠落下来。只要看到过甘蝇射箭的人,没有哪—个不称赞他是射箭能手,真是箭无虚发,百发百中。甘蝇的学生叫飞卫,他跟着甘蝇学射箭非常刻苦,几年以后,飞卫射箭的本领赶上了他的老师甘蝇,真是名师出高徒。后来,又有一个名叫纪昌的人,来拜飞卫为师,跟着飞卫学射箭。
                     
                  飞卫收下纪昌作徒弟后,对纪昌学习射箭可真叫严啦!刚开始学射箭时,飞卫对纪昌说:“你是真的要跟我学射箭吗?要知道不下苦工夫是学不到真本领的。”纪昌表示:只要能学会射箭,我不怕吃苦,愿听老师指教。于是,飞卫很严肃地对纪昌说:“你要先学会不眨眼,做到了不眨眼后才可以谈得上学射箭。”
                     
                  纪昌为了学会射箭,回到家里,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面,两眼一眨不眨地直盯着他妻子织布时不停地踩动着的踏脚板。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心里想着飞卫老师对他的要求和自己向飞卫表示过的决心。要想学到真功大,成为一名箭无虚发的神箭手,就要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这样坚持练了两年,从不间断;即使锥子的尖端刺到了眼眶边,他的双眼也一眨不眨。纪昌于是整理行装,离别妻子到飞卫那里去了。飞卫听完纪昌的汇报后却对纪昌说:“还没有学到家哩。要学好射箭,你还必须练好眼力才行,要练到看小的东西像看到大的一样,看隐约模糊的东西像明显的东西一样。你还要继续练,练到了那个时候,你再来告诉我。”
                    
                     
                  纪昌又—次回到家里,选一根最细的牦牛尾巴上的毛,一端系上一个小虱子,另一端悬挂在自家的窗口上,两眼注视着吊在窗口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看着,看着,目不转睛地看着。10天不到,那虱子似乎渐渐地变大了。纪昌仍然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他继续看着,看着,目不转睛地看着。3年过去了,眼中看着那个系在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又渐渐地变大了,大得仿佛像车轮一样大小了。纪昌再看其他的东西,简直全都变大了,大得竟像是巨大的山丘了。于是,纪昌马上找来用北方生长的牛角所装饰的强弓,用出产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利箭,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转睛地瞄准那仿佛车轮大小的虱子,将箭射过去,箭头恰好从虱子的中心穿过,而悬挂虱子的牦牛毛却没有被射断。这时,纪昌才深深体会到要想成为神箭手必须踏踏实实把日常的基本功练好才行。他便把这一成绩告诉飞卫。
                    
                     
                  飞卫听了很为纪昌高兴,甚至高兴得跳了起来,井还用手拍着胸脯,走过去向纪昌表示祝贺说:“你成功了。对射箭的奥妙,你已经掌握了啊!”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所从事的都是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些具体琐碎事情的每一个细节都与事业紧密关联,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我们办任何事情都必须从细微处入手,切忌粗枝大叶,因小失大。同时,我们从以上例子中也可以学到一个相当实用的智慧,那就是当我们去完成一项高难任务和实现一个重大目标时,我们要善于分解任务和目标,把大事化解成若干个小事,大任化解成若干个小务,然后有规划有步骤地完成这些小事小务,难题自然逐渐轻易解决。总结一下可以这样表达:庞大的目标都是由若干个很微小的单元组成的;艰难的任务都是由许多个很容易的工作组成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把一件件小事和易事做好,天下就没有做不成的大事和难事。
                  50.人贵有自知之明
                    
                  阴柔智识: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这双眼睛能观天文、识地理、看社会,惟独对眼皮上的睫毛视而不见。由此可以悟到,一般情况下,我们发现别人的短处和劣势较容易,而发现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就如“目不见睫”一样困难了。
                      老子说:“能自知者可谓高明。”
                     
                  老子认为,能觉悟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者可谓高明。老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要做到自知是很不容易的,古往今来的人们都承认这一点,而且在说到自知的不易时常以“目不见睫”这个成语作比喻。是啊,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这双眼睛能观天文、识地理、看社会,惟独对眼皮上的睫毛视而不见,所以唐代诗人杜牧也发出了“睫在眼前长不见”的感叹。由此可以悟到,一般情况下,我们发现别人的短处和劣势较容易,而发现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就如“目不见睫”一样困难了。所以,人们要用一个“贵”字来形容自知之明的难能可贵和崇高的价值。
                     
                  楚汉相争,刘邦打败项羽,有人为他歌功颂德,他却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明末清初博学多才的顾炎武,在《广师》一文中说:“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学中;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石。”
                     
                  刘邦、顾炎武都讲了三个“吾不如”。刘邦是封建皇帝,顾炎武是饱学之士。尽管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和阶级地位不同,所说的“吾不如”的内容也有区别,但其精神实质却是差不多的。共同之点是人贵有自知之明,勇于自以为非。有位伟人曾说:自知之明是一个人能够有所进步、有所成就的内在精神力量。如果缺乏对自己的正确估量,目空一切,自以为是,那小则影响个人进步,大则影响事业的兴衰。但是要真正做到“自知”非常不易,我们来看一个这方面的故事。
                      齐王的相国邹忌长得相貌堂堂,身高八尺,体格魁梧。与邹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长得一表人才,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
                     
                  一天早晨,邹忌起床后,穿戴整齐,信步走到镜子面前仔细端详自己一番并随口问妻子说:“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漂亮?”他的妻子走上前去,一边帮他整理衣襟,一边回答说:“那徐先生怎么68跟您比呢?”邹忌心里不大相信,因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大家公认的美男子,自己恐怕还比不上他,所以他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些呢?”他的妾连忙说:”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来访,邹忌陪他坐着聊天,想起昨天的事,就顺便又问客人说:“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客人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您比他漂亮多了。”邹忌前后问了三次,大家一致都认为他比徐公漂亮。可是邹忌毕竟是个冷静的人,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恰巧有一天,城北徐公到邹忌家登门拜访。邹忌第一眼就被徐公的气宇轩昂、光彩照人怔住了。两人交谈时,邹忌不住地打量着徐公。再从镜子里面看看自己,结果真觉得自己长得比徐公差。
                     
                  邹忌反复地思考着这件事。既然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什么妻、妾和那个客人却都说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后,他总算找到了问题的结论。“原来这些人都是在恭维我啊!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看起来,我是受了身边人的恭维赞扬而认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一个人要做到具有自知之明真是很难,需要有一个冷静而智慧的头脑,即使在一片赞扬声里也要保持清醒而不沾沾自喜,这样才不会迷失自我,误判自我。
                     
                  君不见从古至今,有些人就把“吾不如”颠倒过来,变成了“不如吾”。历史上最典型的恐怕要算三国时期的那位称衡,他初见曹操,就把曹营文武将官尽数贬得一文不值,说“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招,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悖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这位老兄把别人看成豆腐渣,却把自己比为一朵花,大言不惭地声称自己“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岂与俗子共论乎!”曹操自然没收留这个眼空四海的狂徒。他又去见刘表、黄祖,还是走一处骂一处,最后终于被黄祖砍了脑袋,为后人留下了个笑柄。
                     
                  当然,象称衡这等典型的狂徒,在历史上可能不会很多,但与这种潜意识相关联的人不乏具例。比如,有些人当他们看到别人被社会所承认,取得了成绩,就不服气地说:“他只是走了狗屎运而已,其实在这些地方他还不如我呢!”看到其他人职位得到提升,也总喜欢拿自己的长处同别人的短处比,认为在品德上,张三不如我;在能力上李四不如我;在勤政上王五不如我;在实绩上赵六不如我,等等。
                     
                  世界上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长和所短。对自己认识清楚了,就能扬长补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使自己不断进步;就能眼界开阔,知己短,知人长,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看到天外有天,不至于盲目、狂妄而有所作为。
                     
                  人站在太阳底下,影子会因角度不同而缩小或扩大,时刻用身体而不是影子来衡量自己,才是明智之举。一个人究竟怎样,应当多让别人去评判,而且对别人的过奖之处还要明察。当自己评价自己时,若把自己看得过重,评价过高,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当然也不能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吾不如”、讲谦虚,绝非一味贬低自己,而是要求人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自己,既不自高自大,也不自暴自弃。关于这一点,谢觉哉说得非常好:“一味看不起人不对;一味看得起人也不甚好。应该是看得起人又看不起人。任何人都有胜过我处,任何人也必有不足我处。”
                     
                  总之,我们归结全文可以作这样的表述:不要因为自己高于他人便目空一切,要知道“高处不胜寒”,你随时都有被打人“冷宫”的危险;不要因为自己低于他人而闷闷不乐,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前提下,你终将改变你目前的状况。闭起你的眼睛,让你的心完全平静下来,仔细地回想一下你所经历过的一切,给自己一个公正的评价,然后摆正自己的位置。
                  51.理想的力量是惊人的
                     
                  阴柔智识:理想的力量是惊人的,它对于一个想要成就一番事业者的作用尤为重要。在生命的旅途中,人们常常会陷入到某些意想不到的困境,这时,理想和信念犹如心理的平衡器,能帮助人们保持平稳的心态,防止偏离人生轨道,进入心理暗区。
                      老子说:“自强不息者可谓有志。”
                     
                  “理想”这个词,在老子时代称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老子所说的“强行”,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意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人有修,乃有恒;有恒者,人助之,天助之。天助自助,自强者可谓是与天合其德。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定不移之志。”这些古圣先贤之言都反映出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对于一个有志成功的人来讲,无论遇到什么因素的干扰、阻碍和威胁,都要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从鉴真东渡的故事中,我们能看出鉴真和尚就是一个其志不可夺的强行者,那种坚定与执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令人钦佩。佛教自公元6世纪传人日本以来,至公元七八世纪也达于鼎盛时期,成为日本的主要宗教。但从佛教正统传承上来看,当年将佛教传人日本的僧人中没有具备授具足戒资格的高僧,因此日本佛教戒法不全。
                      日本佛教界高僧通过日本政府向中国唐朝政府提出,邀请鉴真赴日本传授戒律,获得应允。
                     
                  鉴真生于唐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扬州人,自幼便喜欢钻研各种学问。他14岁在扬州大云寺出家,潜心研究佛教经典,同时对医药学也作过深入钻研,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举世无二”的大德高僧。
                     
                  自从鉴真接受闩僧邀请,他不仅要克服“沧海淼漫”的自然障碍,而且还要面对更为复杂的社会阻力,在11年的时间里,前后6次东渡,5次失败。
                     
                  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三月,鉴真做了一切东渡的准备,正待起航,不意浙东一带出现了海盗,随行的僧徒中间又发生了意见纠纷。道航认为高丽僧人如海学行欠缺,不应带他同行,如海遂向官府诬告,说道航等私通海盗,淮南采访使班景倩立即将荣睿、普照、道航等人拘捕,事后真相大白,荣睿等人已饱尝了4个月的铁窗风味。当释放时淮南采访使仍认为“今海贼大动,不得过海!”第一次东渡计划失败了。
                     
                  同年十二月下旬,鉴真一行85人,在十二月下旬的一个月明之夜从扬州悄悄开航。但船到浪沟浦即遇风暴,浪击破船,停留一月修船,再度厂海,船至扬子江口,又遇风浪,停泊一月,再次起航,不幸在衢州群岛触礁船沉,船上东西全被海浪卷走。全体人员登上一个荒岛,后被官船送回明州(宁波),大部分人遣送回乡,17位僧人被送到浙江鄞县阿育王寺。第二次东渡又失败了。
                     
                  第二年春,鉴真一行受聘到越州(绍兴)龙兴寺讲律授戒,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秋归阿育王寺。因越州僧人不理解鉴真东渡的意义,向官府控告说荣睿引诱鉴真,官府随即逮捕了荣睿,普照因躲在民家未被逮去。荣睿在押送解京途中,在杭州得病,假称病死,才得脱难,第三次东渡计划又夭折了。
                     
                  天宝三年冬,鉴真派人先去福建购买船只,备办海粮,自己率徒众30余人,声称巡礼圣迹,秘密从浙江小路往福州取齐。但扬州龙兴寺的弟子灵佑不忍鉴真远适异域,发起僧徒阻止鉴真赴日,汀东道采访使遂下牒诸州,追踪拦截,鉴真一行在黄岩禅林寺被官差截获,强行押解回扬州,第四次东渡计划又成了泡影。
                     
                  在这样的形势下,荣睿、普照感到再留在扬州龙兴寺使得官厅对鉴真的监视会不放松。为了回避风潮,他们遂移居同安郡(安徽安庆附近),在那里足足等待了3年。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两位日僧来到扬州崇福寺,鉴真又悄悄作第五次东渡准备。“买香药,备办百物,一如天宝二载所备。”鉴真及其弟子,加上荣睿、普照共有14位僧徒,其他尚有申请同行的35人,船员18人,共计60多人。
                     
                  他们在6月26日夜从扬州新河秘密登舟,尚未出海,即遇风浪,飘到浙江海面,先后在三塔山、署风山各停住1个月。10月16日登程后又遇狂风怒涛,在大海中整整漂流了14天,最后漂到了海南岛。然后辗转从雷州海峡,经由广西、广东、江西、安徽,返回扬州,一路上历尽艰辛,前后历时2年。日僧荣睿在路过端州(广东肇庆市)不幸逝世,埋骨异乡。跟随鉴真始终如一的祥彦,在途经吉州时也病死了。鉴真因受暑热得了眼疾,治疗无效,不幸双目失明。鉴真虽遭受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但他了解到日本众生对佛法戒律的渴望,明确赴日传戒是他作为一个佛门弟子的使命,以“不遂本愿”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又准备作第六次东渡壮举。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日本第十次遣唐使藤原清河归国前,特来扬州拜访鉴真,鉴真决意乘遣唐使船渡日。为了避开官府及僧人的阻拦,鉴真及其弟子于10月17日夜秘密乘船离开扬州,普照从郑山阿育王寺赶来,大家会合后,一行24人搭上了遣唐使船,于11月15日夜启锚。这样,鉴真一行又踏上了第六次东渡的征途,次年(公元754年)二月到达当时日本的首都奈良,那时鉴真已经是66岁失明的老人了。
                      鉴真抵日后,讲律授戒,许多日本僧人得以完成正规的受戒仪式。从此佛教中的佛法在日本才算具备了完整的传承。
                     
                  鉴真初到日本后,便治愈了光明皇太后的疾病。隋唐年间,虽中国医药知识及医药典籍相继传人日本,但日本人对于鉴别药物品种的真伪、规格、好坏尚缺乏经验。鉴真抵日后,尽管双目失明,但是,他利用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手指的触觉,将有关药物的知识传授给日本人,矫正了过去不少错误;同时对于药物的收藏、炮炙、使用、配伍等知识,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日本人。
                     
                  据日本《皇国名医传》里指出,自鉴真东渡日本面授医药知识,使日本人真正掌握辨认药品之知识,从此日本医道才完备。14世纪以前,日本医道把鉴真奉为医药始祖,直到德川时代,日本药袋上还贴有鉴真的图像,可见其影响之深。
                     
                  鉴真东渡日本,把盛唐文化全面地介绍给日本,对日本的佛学、医药学、工艺技术等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日本因此称他为过海大师。
                     
                  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是人生重要的精神“营养素”。理想与信念的力量是惊人的,它对于一个想要成就一番大业者的作用尤为重要。在生命的旅途中,人们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失败,会陷入到某些意想不到的困境,这时,理想和信念犹如心理的平衡器,它能帮助人们保持平稳的心态,度过坎坷与挫折,防止偏离人生轨道,进入心理暗区。
                  一个人真正有到理想,有志向的人,必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奋斗者。我们看到鉴真和尚,无论受到怎样严峻的考验,始终坚贞不屈,他的思想与意志,一直都没有丝毫动摇,因此他取得了成功。
                  52.保住立身之本,方可平安长久
                     
                  阴柔智识:世间万物及各色人等都有自己的立身之本,能持守这种立身之本者,方可保全自我,长久而顺利地生存和发展下去。比如,智商低的人,情商必须高,否则一个人既无能力做事,又不会亲切人,如何生存?
                      老子说:“不丧失立身之本者,方可平安长久。”
                     
                  老子认为,万物遵道保德乃为万物立身之本,能保持这种立身之本者,方可保全自我,长久而顺利地生存和发展下去。世间各个物种都有其立身之本,例如,有些昆虫为逃避捕食者的注意,常常将自身伪装成一种非生命物质;而那些对于鸟来说味道不好的昆虫,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具备了非常漂亮的警戒色,以防被偶然抓住。对于这些昆虫来说,运用各种巧妙的方式保全自我就是立身之本,失去这个“所”,失去这个根本性的东西,则生命必不能长久。
                     
                  人类当中的各色人等都有自己的立身之本,不同性情、才具、品性、身份和职位的人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立身之本和生存之道,不失去这种“本”和“道”,才能平安长久。我们拿君王这种职位的人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作为一个君王,最主要的是能够把自己的心思用在兴国安民方面,并且在做各种重大决策的过程中,能够集思广益,多听臣民意见,以保证决策正确而英明,利国利民。这才是有道明君的做法,这才是君王的立身之本,行政之本,如此方可平安长久。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唐太宗就是如此做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个典故就是出自他主政期间,他的治国理念与智慧并不是都出自他的头脑,有很多是纳自魏征等这些臣下的意见——而这正是他的伟大与英明之处,这表明他深知“不失其所者久”的道理,并且肯于和善于保“所”致“久”。
                     
                  我们来看一下唐太宗如果对待魏征这个喜欢提意见的人,就明白了。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厂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于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
                     
                  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厂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
                     
                  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
                      魏征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文言是居安思危)。”
                     
                  以后,魏征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厂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太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厂。
                      后来,他不但不记魏征的恨,反而夸奖魏征说:  “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可爱的地方哩!”
                     
                  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由于唐太宗以国事为重,能够重视人才,肯于采纳大臣的直谏——“不失其所”,所以他主政期间政治开明,生产发展,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也非常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
                     
                  我们在上面说过,君王有君王的立身之本,常人有常人的立身之本,因此,我们不妨再列举一些有关常人的立身之本:商人重在谋取利润之手段,农人重在致力丰收之途径,军人重在克敌制胜之方略,医者重在治病教人之德术,等等。我们也曾说过,不同性情、才具和品性的人也都有各自的立身之本,此亦不是虚妄之言。比如诚实者必须聪明,没有聪明的保驾护航,则会受挫和吃亏。有聪明保护的诚实,则会使一个人成为大德大智之人;智商低的人,情商必须高,否则一个人既无能力做事,又不会亲切人,如何生存?等等。总而言之,只要我们记住老子这句“不失其所者久”这句告诫,根据各自的情形,持守安身之本,过好我们的人生,成就我们的事业,不亦智乎?不亦乐乎?
                    
                  53.有一种伟大的生态境界,名叫天人合一
                     
                  阴柔智识:”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是说人只是宇宙很渺小的一个分子,尊重自然规律,顺从环保理念,是人类应当遵循的法则。惟有自然万物得以健康生存,才能有人类的健康生存。
                      老子说:“人事以地道为取法,地道又以天道为取法,天道又以大道为取法,大道取法于自然,自然而然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先从表层来理解老子的这段话。老子认为:从精神角度讲,慈悲永远是人伦的正则。“民以食为天”,皆务衣食奉养之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三权鼎立,讲组织讲结构等等,都是从属于地的法则,这就是人事以地道为取法;太乙在八个星座中次第移宫,大地上就有春夏秋冬的节候与之呼应,万物也随之变迁。在《易经》中,作为万物通常的法则,坤卦以乾卦为君。反映在人事上,大众要由王来统率,便是一种仿效,这就是地道又以天道为取法;太乙的巡回又是由阴阳五行的原理决定的。日月盈缩、时间、空间的相对,无不是道的规则化成。反映在人事上,王者也以大道来资治社会,得道则昌、失道则亡,这就是天道又以大道为取法;我们知道,繁复是由简单演绎成的,剥茧抽丝,道理越到最后,越是简单。“万法本闲,唯人自闹”,我们从事物的规律法则角度一级级追溯上去,最终将会找到什么呢?这就是大道取法于自然。
                     
                  老子的这段话中饱含着天与人之间密切呼应的生态关系问题,其中的生态智慧令人敬佩不已。可以说,在我国的古典文献中,尤以老子的《道德经》最富有生态的含意。他深深地关切着宇宙自然的平衡与和谐,他在五千言的《道德经》中,以“天人合一”的思想,高度概括和阐释“无为、不争、清静、自然’,的修养观念,这些光辉的思想在今天已经成为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准则。“天人合一”观,是最高的环保境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人类生态高度和谐,阴阳互为平衡的完美结局,是天地间所有生灵因遵循自然真理而获得的共同解脱。
                     
                  我们先来看道法自然。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分析老子的真意可知,并不是在道以外还有一个更高的原则叫做“自然”,并不是道在效法自然,而是道就是自然,道的法则就是自然。道之所以为道,就是让万物各自依照它们自己的方式去生生死死;万物各自依照它们自己的方式生生死死,就是“道”。“道”并不是在万物之外,道不是预先制订一个法则叫做“自然”,而令万物遵守。道就在万物之内;道就是万物的生生不息的法则,生生死死的法则;道,就是生的法则,也就是万物的本身。所以,蝴蝶是道,小鱼是道,蜻蜓是道,坐在溪边体会天地的人也是道,濯足清流是道,眼观花丛是道。
                     
                  我们再来看地法天,天法道。并不是天去效法道,而是天就是道。天跟道是同一本质,只不过我们所说的天只是宇宙的一部分,只是道的一部分。但虽然只是一部分,它所呈现的却是宇宙全体的同一本质,就如一滴水呈现了万斛水的同一本质,小溪的水和大海的水同一本质。但天也可以讲得更广,它可以指地球以外的一切宇宙,浩渺星空,与星空之外我们所不知的东西。这÷切我们所见和所不见,所知和所不知的宇宙,即是天。这天,其实就是道。如果从外层空间看,如果站在月球上外望,则天就包括了地球,则地球就是“道”。地球真的是道。山高水深,朝风暮雨,鸢飞鱼跃,鸟鸣花开,万物繁衍交配,大道流行——哪一样不是道?惟有人,在道上出了岔错。
                     
                  人以外的万物,不论有生的还是无生的,都是道,都是道的呈现。因为从地球上观天,天是地球以外的一切星辰宇宙,如果从月球上观天,天又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星辰宇宙,是以“地”本来就在“天”里;“地”是“天”的一部分;“地”的法则就是“天”的法则;“地”不会去“效法”天,无需效法,无从效法,因为“地”已经是完满俱足的大地,它是宇宙的生生不息,它本身就是宇宙,就是道。它的“法则”就是“自然”——自己然尔。正如天的法则也是“自然”——自己然尔。只不过,地的自然法则所呈现的是宇宙最活泼、最热闹、最复杂、最好玩的一种——是以生命的形态所呈现的宇宙法则。
                     
                  所以说,“道”不是“法”自然,而是道就是自然;天不是法遭;天就是道;地不是法天,地就是天。地、天、道、自然.都是同一种东西,在下曰地,在上曰天,在一切万物之中曰道,而道,不造不为,一任自然。
                     
                  我们最后来看人法地。所有的问题一一经济问题、环境问题、政治问题、道德问题、生态问题——都出在“人法地”这个层面上。因为人不再是单纯的“地”;人跟地不再能互相叠合认同。人的“质”已不再同于地的质,不再同于天的质。而如果说,地与天,它们的质都是“道”,则人的质就不完全是道;如果说,地与天是合于遭的,则人就不再完全合于道;如果说,地与天的法则就是“自然”,则人的法则已不再完全自然。
                     
                  “道”的法则是“自然”,天的法则是自然,地的法则是自然;或说,道即是自然,天即是自然,地即是自然;然而,在天地中的人却不再是自然;他的法则也不再是自然。人的法则要比自然“异”出得太多,他是自然的“异”体,他的行为,借用一个政治术语,“异化”得太多,也有着“异化”所产生的病毒。希腊神话中有潘杜拉的盒子,这盒子如若打开,一切罪恶、疾病都从之而出。其实,人类就是这潘杜拉的盒子——并不只是人类的“好奇心”打开了这个盒子,而是那盒子里面的一切罪恶与疾病乃是人类的“好奇心”和其他的意念。而自古以来的圣人贤哲所终身努力的,就是想把这潘杜拉的盒子中狂奔出来的罪恶安抚下来——让它们平静下来,哄它们乖乖入睡,甚至会重新回到盒中,关起来,像阿拉丁神灯一样,重新丢人大海。
                     
                  老子的整部《道德经》中都在用各式各样的方式做着这样的事:人法地。老子要人类去效法地,而地是天,天是道,道是自然,也就是,要已经不自然了的人类重回自然。因为在老子看来,这是惟一的救赎,惟一的活路。
                     
                  老子是以他广大的胸怀深爱着人类和万物,深爱这片生育万千有情的大地,不遗余力地推崇着自然和谐,清静不争,生机妙成的万物生长规律和模式,并且以他的高度智能将环保的理念提升到从未有过的巅峰——“天人合一”的伟大境界。
                     
                  “天人合一”就是说人只是宇宙很渺小的一个分子,尊重自然规律,顺从环保理念,是人类应当遵循的法则,惟有自然万物得以健康生存,才能有人类的健康生存,这个健康的、安全的、与生俱来的生态链是一个完整的巨系统,为害环境,就是危害人类本身,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命线,这个道理已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老子的生态观、环保观非常博大精深,深入地学习和实践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对人类的环境事业和健康事业无疑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重拾圣人之言,发扬光大,这些真理之光必将照耀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54.不要傲慢,因为它跟愚蠢有血缘关系
                     
                  阴柔智识: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能知道自己还有渺小之处,能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能知道自己也有可能犯错误,并且能用谦虚这种态度和方法为自己预留天地。同时,还能知道谦虚是一块海绵,能使你吸收更多的东西。
                     
                  老子说:“自我炫耀见解的人别人不觉得高明;自以为星的人不能光辉受敬;自吹自擂的人投有功劳;自我矜持傲慢摆架子的人不能高大。”
                     
                  “天下文章自己的最好”,人们的心理往往是从自己的本位出发去衡量别人,这是人们的心理通病;一个人自见自是,别人首先就会觉得他不谦虚,心理上就自发地认为他并没有多少了不起;再加上他盖夺了别人表现的欲望,就会招致无端的贬低。没人捧场,他就光耀不起来。有的人什么本领没有,但会溜须拍马,八面玲珑,反而能爬上去。因此。自伐自矜容易招致诋毁。有见解有才能有功劳,是怎样就怎样,公道自在人心;要是自己去炫耀之,等于拔苗助长。我们知道,一个人过食将会损害五脏清明活跃的生机,太饱了便犯困,久之能撑出病来,肥胖症很拖累人。对道而言,这些行为就像是过食的、累赘的东西,有时会招致正常事物的厌恶。因此有道者不做这种益之反损的事情。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发生在元代,话说湖北地界有一位生平好道的姚善人,名崇高。年轻时他曾在仕途为官,因看淡世情而辞职告者还乡,与家人共享田园之乐。
                     
                  姚善人住家庄园附近有一座遇仙观,他与观内住持道长友善交好,平时他遇到出家修行人就像见到了亲人,不管其是道功还是道术,都要相见叙谈一番为快。遇仙观南来北往的僧道出家人很多,亦常在观中留宿。姚善人嘱咐住持道长,凡有好的出家修行人,一定要通知他见面,推荐他庄上叙谈。
                     
                  有一天,遇仙观中来了一位自称已寿高96岁的有道之士。他说在武当山中修行,已数次遇到张三丰、吕洞宾显神点拨于他;并说达摩是他的师父,济颠是与他神交的朋友;自己不仅会行功打坐,并深通参玄坐禅,还侃侃而谈释家承负彼岸之因果、道门无量度人之功德。当住持道长请教他的道名之称号时,他说因毕生穷研天人自然之玄机,故不记姓名,而号称浑然子。
                     
                  住持道长见他所说不仅是自己平生闻所未闻之理,且高谈阔论甚有气魄,遂亲自将他带往姚府,推荐作为姚善人日常修持问难的顾问道土,常年享受姚府的衣食供奉。
                     
                  谁知这浑然子说话竟毫无忌讳,开口即称:“和尚是色中饿鬼,道士是气中魔王。既成不了仙亦作不了佛!只有像我浑子这样,万事看破,一尘不染,方是真正的修行之人。”并称学其道者,至少亦可驻世延龄数百年。
                     
                  当浑然子讥讽轻慢佛道、海阔天空胡吹之时,那送他来姚府的遇仙观住持就坐不住了。心想:我看你一把年纪,同为出家修行人,方推荐你到姚府伴遭受长久供养,你怎么为了抬高自己,竟当着我的面就毁谤道释。你既然天上地下懂得这么多的深刻道理,难道连“欲揭房上瓦,且看檐下人”这句俗话都不懂吗?我一定要留心找一位真正懂得道功道术的人来与你理论理论!想到这里,便辞别姚善人回观中去了。
                     
                  好在天遂人愿,不多久,一个名叫王玉阳的道士亦来遇仙观挂单投宿。这王玉阳是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王重阳的弟子,也是道教全真派七子之一,曾面对大海站功九年,人称“铁脚先生”,而人于大妙,功成道备,大著灵异。住持当时并不认识他,但见他气宇轩昂,举止潇洒,言谈深符道要精髓,深信他必是有道之人;又见他终日打坐,精神爽健,更加坚信要驳倒浑然子必须此人前往才行!但要讲明是去与浑然子争高下论高低,像他这样的有道之士必然是不肯出面的。
                     
                  于是心生一计,对王玉阳说:“附近庄园姚庄主家来了一位修行人,能坐禅十余日不倒桩,我想与道友一道去拜访他,不知道道友是否愿意去?”王玉阳听说有这样的修行高人,当然愿意去参访问道了。
                      阿人一同来到姚府,姚崇高亲自迎来客厅敬茶,尚未言谈来意,便有一个白头老人晃悠悠踱着方步走了进来。
                     
                  王玉阳一见这老人生得粗眉细跟,鼻仰颧高,唇齿掀露,面方耳长,唇下略拖几根胡须,头上稀披几根白毛。要光看形态,真以为是个老太婆呢!
                     
                  这老人走进来,大咧咧地往上方的木椅上一坐,住持即向王玉阳介绍了挥然子,王玉阳即趋前施礼。可是浑然子昴然不动、傲然地向王玉刚问道:“你这道友是栽松还是插柳?”
                     
                  手工阳未想自己谦逊地与他为礼,他却将自己全不放在眼里,所以对他的问话还茫然未及回答。浑然子忽又紧急地问道:“你可有妻室吗?”
                    
                      王玉阳未想他会问如此庸俗的问题,于是照实答道:“妻室倒有,但却抛别在家中。”
                     
                  浑然子哈哈大笑道:“你真枉自出家一场,连这几句话都听不懂!”遂以教训的口吻说,“栽松者,少年出家之谓也;插柳者,乃为小年出家。而问你妻室,是看你是否已得了真阴消息。你既答以世俗之语,是不知道了。若问以怀胎,你就更不懂了。”
                     
                  王玉阳是一位真正的有道之士,倒不介意浑然子这几句故意羞辱人的话,但是遇仙观住持是为维护道教、维护出家人声誉而来的,脸上如何挂得住?当时已羞得满脸通红。
                     
                  王玉阳看到如此情景,觉得这浑然子逼人非要与他辩论几句,乃笑着说:“适才老先生所说真阴,这真阴到底是什么?又讲怀胎,但不知这胎从何而结?所怀之胎又是什么?”
                     
浑然子没想到这个被他瞧不起眼的道人还有如此一问,一时竟答不出话来,支吾半天,方强笑道:“玄机不可泄露,岂可与汝轻言。”
                     
                  遇仙观住持道知道浑然子是不懂装懂,故意摆那莫测高深的架子,遂长长吐了一口所积压甚久的怒气,对王玉阳说:“道友不要问他,既然不肯答复,显然是他不知道了,你尽管说来。”姚庄主见如此情景,同时也因为素常好道成性,也催促王玉阳为大家详言“真阴”、“怀胎”之道。
                     
                  浑然子听遇仙观住持故意用渲染的语气讲他不知道“真阴”、“怀胎”气得当时就要发作。王玉阳见状,忙用调和的语气说:“老先生不是不知道,是不肯说。还是我将其道理讲出来,请诸位参研指点。”遂滔滔不绝地讲起养生之道的切要关键所在。
                     
                  据王玉阳所说,所谓真阴真阳,是指阴阳二气而言。道家养生学认为:真阳之气藏于肝,真阴之气聚于肺。肝在五行中属木,道家言是聚魂之所。肺在五行中属金,谓为藏魄之地。五行配八卦,金为兑女,木为震男。配合方位而言,木旺于东,金产于西,故喻以东家郎,西家女。而欲使金木相逢,魂不离魄,如夫恋妻,如妻依夫。这就是道家阴阳会合之理。而所谓家室,需借黄婆牵引,方得相见。黄婆即真意之谓,金木供真意会通,方两无间隔如夫妻之好。意属土而金情,其色黄而好动,故喻之谓黄婆;东西往来,会通两家,如煤妁一般,故能会通魂魄。所谓怀胎,是真气凝结丹田之内如有孕之状。真气具足,发现于神,所以讲神为气之子,气乃神之母,故有婴儿降生之言。如果到这种地步,那么就丹道成功了,可以与天地同老,日月同休!
                     
                  姚崇高闻言称赞不已。浑然子恐怕王玉阳夺走他的饭碗,还是假装不以为然地讲大话说:“有德者不必多言,有言者不一定有德。要敢与我坐功,二三日水米不沾,方算有功夫!”
                      王玉阳见他如此骄横不明事理,亦有意除去其骄气,乘机点化他,遂说:“若是打坐三二日,小道尚能奉陪,时日久便不能坐了。”
                      遇仙观住持和姚庄主都想一广见识,忙帮着在客厅中铺下毡褥。王玉阳与浑然子遂并肩而坐,赛起功夫来。
                     
                  这浑然子本来确实能坐三两日而不沾水米,但与王玉阳论道棋输一着,愤恨在心,遂要与王玉阳比赛打坐,心中已有许多烦恼,如何做得安宁?何况亦有些年纪了,所以一时想吃茶吃水,一时又要净手方便,一日下单数次。刚刚第二日便忍不住了,竟下单来饮食了,待上单后却又鼾声如雷地打起瞌睡来了。
                     
                  王玉阳坐到第三日下单来,反觉得神清所爽。姚崇高连称:“师父坐功,那老先生不能及!”王玉阳谦虚地说:非老先生不及我,而是他年事已高,人老气衰。我到他那岁数,只怕连半日也坐不下来啊。
                     
                  浑然子听王玉阳如此对姚庄主说,十分感动,心悦诚服地佩服他的道德学问。再不好意思倚老卖老,自高自大,而渐渐虚心下气,重新与王玉阳叙谈论道,所获甚丰。
                  在姚庄主的邀请下,王玉阳在姚府住了几日,并将玄功教给了姚庄主和浑然子,相互间甚是融洽。
                     
                  谦虚柔和是老子教导我们立身处事的至尊法则。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能知道自己的短处,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认识到自己认为的知,可能是不知,认识到自己认为的是,可能是不是。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无论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更不要知道了一点东西就自傲得不得了,仿佛这世间已装不下自己,那是极其愚蠢的。满招损,谦受益。老子说:“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知道自己有可能犯错误,要用谦虚这种态度和方法为自己预留天地。只有谦虚方能明道,为人处事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柔顺自然,持中和之道,无过无不及。虚则明道,柔能克刚,不盈则弊不新成。这就是老子谆谆教导我们的真意和苦心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