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的夏亚 人物:【引用】谈 画 竹 艺 术(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18:01
       

        父亲于一九八三年七月在《国画研究》第三期上发表过《谈画竹艺术》,全文较长,在此按“画竹的由来”、“画竹的艺术”、“怎样画竹”,分几篇陆续介绍,并配上父亲相关的墨竹图。

 

画竹的艺术

我国的画竹艺术,历史悠久,自三国、晋开始,及至南北朝隋唐五代逐渐发展,经两宋的提倡,在画竹的艺术创作技法和理论探讨上,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唐以前多着重对竹的生机形态自然美的表现,形式上多钩勒着色。两宋以后还盛行墨竹,文苏提倡“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是以景促情,借景抒情,重作者的感受和表现。在表现形式上,形成为工笔、写意或兼工带写,不过南宋以后更偏重墨竹艺术的发展。以下就其艺术特点从两方面略述个人的看法。

 

 

(一)师造化,情景交融

画竹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贯穿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正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说:“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是中国绘画理论的基本原则。

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源泉,没有生活就谈不到创作。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人类的智慧是富于想象力,从西游记、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到今天的收音机以至宇宙航天飞船,也就是由幻想到现实的创造。因此人类不满足于直观的自然造化,它要求比现实更凝炼,更高深,更富于想象的艺术品,注重生动的意趣,不取法于呆板的自然模仿。

鲁迅主张美术创作要进行美术加工,他说:“一曰天物,二曰思想,三曰美化,是美术家活动的三要素。”我理解天物即生活的自然素材。思想可以说是艺术家的感受体会,也就是感情移入,富于想象境界。美化应是情景交融统一的艺术品,从生活到艺术创作需要一个过程。宋·苏东坡有这样一段画竹的话:“……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之,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苏辙《墨竹赋》:“朝与竹乎为游,暮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这样来观察竹的变化,深得其感受。於是“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画竹首先必须到自然生活中去,了解之,熟悉之,对竹的生态十分清楚,掌握了竹的形象规律,真正领会到自然美的所在,才能“胸有成竹”达到“修竹森然”的效果。

宋朝以来,在画竹艺术理论上已探索到绘画的本质不在模仿,而在表现。师造化不是抄袭自然,不是自然的再现,画家更不能成为自然的奴隶。元朝画竹名家吴镇自题画竹句:“始由笔墨成,渐次忘笔墨,心手两相忘,融化同造物。”苏东坡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这是达到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化境。郑板桥云:“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这些都具有同样的美学观,把人与物、情与景,主观与客观联结在一起。同样一个画竹的题材,在不同画家笔下画出来的竹就不相同。所谓画如其人,体现出画家各人的品德素养和艺术水平各自不同。一幅好的画, 是画家把自己的心灵融化于自然景物之中,也就是见景生情,以情入画。对竹的某些美的特征,加以艺术处理,夸张美化,舍去非本质的次要和繁杂的东西,以达到画家感到美的意境,“无穷出清新”,抒发画家的情怀,而给人们以美的共同享受。

 

 

 

(二)学传统,借古开今

1、创造性

社会一切事物都在发展,艺术是社会产物,必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文与可画竹,历史上都认为是代表人物,苏东坡继承了文与可的画竹艺术,在艺术理论上也有所发展。他虽感兴而画竹,但却能构思精到画《万竿烟雨图》,看到灵壁怪石而画《丑石凤竹图》,有时兴起,一笔直上中间不分节次。有说他在衙内兴到即用案上朱笔画朱竹,在笔墨技法和题材配景上,不是墨守陈规,而是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从画竹艺术发展上看,唐以前多系赋色,重自然生态的描写。宋以后则多用水墨,重情景交融的表现。用墨色作画,使主题更集中,更单纯精炼,更加鲜明突出,是画竹艺术的发展。石涛说:寓情于画,情景常新,笔墨就不落窠臼,提倡我师我法,反对泥古不化。由于思想上的豪放不羁,带来艺术上的创新。八大石涛发展水墨花鸟画,扬州画派则把这一进步画凤发展下来。郑板桥说:“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在艺术作品里重自己的创造和个性发挥,笔墨豪放舒展,不过分拘泥于细节的是非,发展了大写意泼墨画法。吴昌硕也认为画之所贵,贵在有我,“借古以开今”,推动艺术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至今艺坛仍受到很大的影响。学传统的创造性,这是第一点。

 

 

 

2、时代性

       在画竹艺术的传统中,含有强烈的社会性。古人画竹于劲拔凌云,瘦节不辱和坚贞气质等,给人们以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板桥说:“盖竹之体,瘦劲孤高,凌云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是画竹也是画家自己心灵的写照,既真实写竹的本性,又表现人的高洁情操。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四君子”(梅、兰、菊、竹)和岁寒三友(松、竹、梅),成为人们所喜爱的题材。蒲华与吴昌硕曾合作《岁寒交》梅竹图,是他们心灵美的写照,虽然在生活困逼的环境中,能以凌寒不辱的高尚情怀挺然发出馨香。又如徐悲鸿的《风雨鸡鸣图》。在旧社会内外交迫的情况下,画竹以表现风雨,闻鸡起舞,不正是给人以振作精神奋发图强的鼓舞作用吗?同是画竹的题材,古人和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不同,认识和感受也不同,继承优良传统,不能单纯理解只是表现形式和技术的问题。而更主要的应该包括画家的思想境界和各方面的修养认识,如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等。才能够画出具有今天时代气息,闪烁着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作品。这是第二点。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