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疗:父子两教授子叫易中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0:19:30

连日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著名会计学家易庭源先生心情格外好:自己刚过87岁生日,儿子易中天又于上周六回家探望他。近日,记者走进易庭源教授的家,探访他和儿子易中天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儿子从小爱“说书”

易庭源穿着中山装,头发花白,精神矍铄。他是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1953年从湖南国立商学院调入原中南财经学院,主要从事“成本”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创立了“资金运动会计理论”和“利润分块理论”。

谈起儿子易中天,老人显得格外高兴。“中天从小爱看书、说书,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央视‘百家讲坛’说书的本领是在校北区1号楼门前的槐树底下练就的。”易庭源笑着说,易中天6岁时随他来汉,高中毕业后去了新疆,1978年考上武大研究生后留校任教,在武汉共生活二十多年。“他从小就很有人缘,每天都有一帮小伙伴们缠着他,向他借书,听他讲故事。”

虽然易庭源是学理科出身,但他却依着孩子的文学爱好。易庭源说:“那时候,我工作忙,靠爱人照顾中天。爱人也在学校工作,经常给中天看一些史籍和古典小说。真没想到中天说书说出了名。”

“我曾帮中天带孩子”

与所有的父母一样,易庭源退休后,义务照顾起孙辈们。易庭源说,中天平时工作忙,孙女贝贝从小和他生活在一起。

贝贝很听话,也孝敬老人。易庭源的写字桌上,放着一个放大镜。易庭源说,放大镜就是孙女贝贝小时候送给他的,“那时候她才八九岁,有一次,她的一篇文章在《芳草》上发表,杂志社寄来9元钱稿费,细心的她就给我买了这个放大镜,我一直用到现在。”

这两年,易中天很少回家,孙女贝贝担负起了照顾爷爷的任务,直到外出工作。易庭源时常思念贝贝,跟孙女通电话的次数比儿子还多。

“以前老伴在世时,每次想到中天为了事业常年在外奔波,都会悄悄流泪。如果能看到儿子今天的成就,一定也会很高兴。”易庭源说,现在儿子出的书比他多,也有很好的社会名声,他很满足。

“儿子比我聪明多了”

说到易中天的“品三国”,易庭源说,由于听力不好,他很少看电视。易中天最早在央视“百家讲坛”品三国时,他看过一两次,“那时还不知道他出名了,直到有一天,他把自己写的书都拿给我看。”

易庭源说,实际上,除了“品三国”外,儿子在学术上还有许多成果。中天比他聪明多了,可以下笔万言、倚马可待,而自己只能慢慢地抠。

易庭源谈话也不时引用三国人物作比喻。老人说,“我在写一本书,名叫《资金运动会计理论》,实际上讲的就是’账房先生’,‘账房先生’要像诸葛亮一样,辅佐老总们管理公司,从数据和成本出发,多提意见,出主意,这样‘刘备们’才能成功。”

做学问要创新

易庭源出过三本书,都是用同一个书名——《资金运动会计理论》。易庭源说,书的内容要跟着市场和时代变化,不断创新。

“第一本书是1986年出的,那时市场经济刚起步。现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一个相对应的理论知识。”目前,易庭源正在整理这本书的第四版,初稿已经完成,正待付梓。“每天我都要抽出时间写作,这些都是我毕生教学和研究的心血,也是我为会计学界尽的一份绵薄之力。”

易庭源1990年退休后,经常到一些工厂和企业做调查,十余年共发表论文63篇。直到今年上半年,他还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追求创新,是易庭源一生的学术态度。对孩子,他也是从小这样严格要求。“中天从小不喜欢照搬照抄,这一点他很像我。”易庭源说,易中天“品三国”,很少用专业术语和文言,而是以自己创新式的语言,通俗诙谐地翻译正史。无论是“正说”、“趣说”还是“妙说”,这本身就是不断地创新。

87岁的易庭源,每天都吃素食,坚持上下楼梯,进行简单的锻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一号楼是易中天儿时生活的地方,天气晴好的时候,易庭源会到那边溜达一圈。“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会花上个把小时,整个校园到处走走。一个建筑,一片树木,都有我对孩子们的一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