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定时任务:【生物】生物复习,你避开这些误区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24:37
   温馨提示:本文摘自2012版《试题调研》第6辑生物课标版,更多内容请在当地书店及网上购买正版《试题调研》。

     寒假到了,童鞋们在与亲朋好友欢度春节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高考这等人生大事哦,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才能在6月的高考中战无不胜。为使童鞋们在寒假期间有较高的复习效率,现对生物复习中应规避的13个误区进行公示,希望能帮到你哦!

    1.误认为噬菌体能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上直接培养

     噬菌体是一种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能利用宿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但不能直接利用培养基中的物质,所以在普通培养基中病毒无法生存。因此病毒的DNA复制、转录、翻译及RNA复制、逆转录等过程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

   2.误认为mRNA、tRNA、rRNA都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也含有DNA,可以进行转录,同时这两个细胞器内还含有少量核糖体,能进行一部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即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既有转录过程,又有翻译过程。故mRNA、tRNA、rRNA可以在细胞核中合成,也可以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合成。

    3.误认为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一定具有线粒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具有叶绿体

    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无线粒体,但仍可进行有氧呼吸;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的非绿色部位和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原核生物如蓝藻也可进行光合作用。

    5. 误认为种子萌发过程中,幼叶出现才有光合作用

    在子叶展开前细胞只有呼吸作用而没有光合作用,子叶中有机物逐渐被消耗,干重也越来越小。在子叶展开后就能进行光合作用了,有机物开始积累。幼叶的出现使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速率加快。

    6.易混淆单倍体、一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判断的关键在于形成该个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是否经历了受精作用,只要没有经历受精作用不管其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判断二倍体和多倍体是由经历受精作用的个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决定的。一倍体是一种特殊的单倍体,是二倍体的单倍体,因其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而得名。

   7.易混淆种群和物种

    ①概念不同: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和繁殖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个体。

    ②范围不同:一般来讲,种群是指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而物种是由许多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种生物的种群组成。

    ③判断标准不同:种群是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它通过个体间的交配而保持一个共同的基因库;物种的标准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的物种间具有明显的形态差异,凡属于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一般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物种的个体,一般不能交配,即使交配也往往不育,或产生的后代不育。

    8.误判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别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染色体变异有两种类型: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结果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引起性状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是指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染色体变异可以看做以基因为单位发生的遗传物质的改变。

   9.易混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发生时期比较广泛,有相互易位和转位之分,前者指两条染色体间相互交换了片段,较为常见,后者指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转移到了另一条染色体上即单向易位,它们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正常的基因重组现象,交叉互换使得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多产生了配子,且是正常配子,不会使后代产生遗传病。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易位的遗传效应主要体现在产生部分异常的配子,使配子的可育性降低或产生有遗传病的后代。

    10.易混淆“自交”不等于“自由交配”

    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杂合子连续自交时,尽管基因频率不变,但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表现为纯合子的概率不断增大,杂合子的概率

不断减小。自由交配:指各种基因型的个体随机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

    1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辨析

    (1)概念不同:基因频率是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即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总数÷(该基因总数+其等位基因的总数);基因型频率是指群体中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2)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之间的计算:①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一个基因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加上它的杂合子频率的一半。②通过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即在一个遵循遗传平衡定律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在代代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如果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而p+q=1,则(p+q)2=p2+2pq+q2,其中,p2代表纯合子AA的频率,2pq代表杂合子Aa的频率,q2代表纯合子aa的频率。

   12.错误区分能量流动过程中的“最多”与“最少”

    一般情况下,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在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中,若题干中未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最高效率为20%。在已知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所需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时,若求“最多”值时,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低”效率传递,若求“最少”值时,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高”效率传递。反之,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传递给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时,若求“最多”值时,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高”效率传递;若求“最少”值时,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低”效率传递。

   13.误认为克隆动物是100%复制供核亲本

    克隆动物绝大部分的DNA来自供体细胞核,但其核外还有少量的DNA,即线粒体中的DNA是来自受体卵母细胞。所以,用教材中所述的方法克隆的动物不是对供核动物完全相同的复制。此外,即便动物的遗传基础完全相同,但动物的一些行为、习性的形成与所处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克隆动物生活的环境与供核动物所生活的环境不会完全相同,其形成的行为、习性也不可能和供核动物完全相同。另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供体动物没有的性状。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克隆动物不会是供体动物100%的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