氙气强光手电筒:光棍节特辑——历史上终生不娶的伟人和牛人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17:29


光棍节特辑——历史上终生不娶的伟人和牛人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伊曼努尔·康德生于东普鲁士的格尼斯堡(该地自1945年以后,成为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的领土),父亲是一个马鞍匠。康德的家庭信奉路德宗的虔信派(Puritianism),康德从小在教会办的学校受教育,1740年进入格尼斯堡大学神学院,1745年毕业后当了九年的家庭教师。从1755开始,康德一直在格尼斯堡大学任教,当了多年的编外讲师,1770年才晋升为教授。
康德一生没有离开格尼斯堡,每天生活极有规律。他每天下午都要在一条街道(它后来被命名为“康德小道)上散步,他准时到这种程度,以至当地居民按照他出来的时间校正手表。但是,他那刻板和平静的表面生活与他的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着革命思想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在普鲁士这个边远小城,注视着世界的最新发展,讨论着时代的前沿问题。他在创造了深刻反映启蒙精神的批判哲学之后,又明确地提出了“什么是是启蒙运动”这一至今还吸引着哲学家的问题;他一生中只有一次离家到一个一百公里外的城市旅行的经历,便他却像一个阅历丰富的旅行家那样,在人类学著作中对各国风土人情做了详细而生动的描写;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但他的理性宗教观却被普鲁士政论指责为“歪曲蔑视《圣经》和基督教的基本学说”。康德是卢梭的崇拜者,他与卢梭一样,是一个平民哲学家。他说:“我生性是个探求者,我渴望知识,急切地要知道更多的东西,有所发明才觉得快乐。我曾经相信这才能给予人的生活以尊严,并蔑视无知的普通民众。卢梭纠正了我,我想象中的优越感消失了,我学会了尊重人,除非我的哲学恢复一切人的公共权利,我并不认为自己比普通劳动者更有用。”
《纯粹理性批判》发表之后,康德成了青年学生向往的导师,政府也不断向他咨询各种问题,但为了捍卫思想自由,他不顾政府的禁令,在退休之后发表了《学院之争》(1798),继续讨论宗教问题。
人们为常说,康德的生平就是他的著作。康德的著作以1770年为界,分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批判时期的著作又分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著作。理论哲学的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或A版,1781;第三版或B版,1787)和它的简写本《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3);实践哲学的著作有《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1785)、《实践理性批判》(1788)、《完全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1793)和《道德形而上学》(1797)等。他的《判断力批判》是一部内容特殊的著作,其中关于审美判断和目的性判断的论述可以解释为联系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媒介,也可解释为前两部批判的补充。

列奥纳多·达芬奇1(意大利语:Leonard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他不但是个大画家,同样还是一位未来学家、建筑师、数学家、音乐家、发明家、解剖学家、雕塑家、物理学家和机械工程师。他因自己高超的绘画技巧而闻名于世。他还设计了许多在当时无法实现,但是却现身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总的来说,达芬奇大大超越了当时的建筑学,解剖学和天文学的水平,但是却未能推动其发展。
达芬奇于1452年出生于佛罗伦萨,是一名私生子,因此并无冠上父姓,其名字在意大利文中是“芬奇村来的李奥纳多”之意,但因为早期时的中文环境对于欧洲人的命名不是非常了解,误将“达芬奇”以为是他的姓氏,长期使用下来也变成一个众所皆知的称呼方式,直呼他为“达芬奇”。
达芬奇年轻时在佛罗伦萨画派画家韦罗基奥的工作室学画,1481年离开佛罗伦萨去米兰,其后获法王法兰西斯一世(Francis I)邀请,前往法国。达芬奇是当时世界的一位天才,他的主要才能表现在科学发现和想象上,他曾经设计过直升机、飞行器、热气球、攻城器,设计过城市防御体系、排水系统,研究过人体解剖、比例、透视。他是欧洲第一位描画风景的画家,他以科学、清晰的头脑著称。当然,也有人认为他很少动手实现他的设想,很少做出真正的成绩,因此在科学上他只是虚名。在文艺复兴“三杰”中(另两位是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和拉斐尔Raphael)他画中的人物真实、栩栩如生,构图严谨、稳重。他最著名的画作是为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作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画《蒙娜·丽莎》、《岩间圣母》,著作有《绘画论》。
晚年达芬奇定居于法国罗瓦河谷的克劳城堡(Chateau De Clos Luce),并在该处完成他的自画像。晚年的达芬奇却变得泰然、宁静,致力研究信仰与自然的关系。他于1519年在克劳城堡去世。
“一日充实,可以安睡;一生充实,可以无憾。”是他遗嘱中的名句。(《地球深道行 II - 破解达芬奇密码》,电视节目,2006) 英語

米开朗基罗(1475-1564)是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六岁时丧母,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的家里,因此从小就对雕塑发生兴趣。父亲送他进拉丁文与希腊文学校学习,但是他学画画,父亲训斥也无用,十三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画室学画;1489年转到另一个画家学雕塑。后来当上美术学校的学生兼助手。那里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人文主义学者集中的地方。在那里干了十四年,在思想和艺术上被培养成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使他离开佛罗伦萨到罗马。二十四岁作为雕塑家开始从事创作,制作了著名的<<大卫>>(雕塑)和<<圣家族>>(壁画),又为教皇在梵蒂冈的西斯廷小教堂画壁画,用了四年时间凭一个人在五百多平方米的天顶上画了三百四十三人,对于如此宏大的工程,找来一些人作助手,最后中意的只有一个调制颜料干杂活的,绘画都由他自己动手。米开朗基罗画的这些巨人充满超人力量,善于表现丰富的运动,并达到戏剧性高潮。人们从中感受到的是对人类的庄严颂歌。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专稿建筑。他的作品雄壮宏伟,因此他所画的女性也具有男性的气质。一生未婚,纯讲精神而不涉及肉体。

牛顿(1642-1727)英国伟大的科学家
有人说,因为有了牛顿,全世界所有的独身者,都将不再孤单。信哉斯言!和克林顿一样,他们都是父亲的遗腹子(废话啊,有母亲的遗腹子一说吗,呵呵),他的出生,毫不夸张地说,改变了整个世界。
不要再说上帝砸他的苹果了,还有他煮熟的手表,以及给大小猫各开一洞的美谈,反正历史总是越传越悬乎,只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事实是:他是现代力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的发现者,分析过白色光的组成,与莱布尼兹同步发现了微积分......
牛顿的一生,几乎没有亲近女色的纪录,他孤独的走完伟大的一生,晚年在宗教中寻找慰藉(有一点应该强调:科学与宗教是可以并存的),1727年3月,他被安葬在著名的西敏寺大教堂。

伏尔泰在巴黎出生,并在巴黎耶稣会的路易大帝学院(Collège Louis-le-Grand)受教育。据说伏尔泰非常聪明,3岁能够背诵文学名著,12岁能够作诗。其早期文学作品对王室进行辛辣的讽刺,因而被关入巴士底狱。出狱后被驱逐出境,流亡英国。
伏尔泰在英国流亡期间 (1726年-1728年) 对当地的政治、社会、宗教、科学等状况非常感兴趣。他很快地掌握了使用英文的能力,后来并且出版了《关于英吉利国的书信》 (英语:Letters Concerning the English Nation,法文:Lettres philosophiques sur les Anglais) 。
伏尔泰结束流亡回到法国以后不久便开始与夏特莱侯爵夫人 (Marquise du Chtelet, Gabrielle milie le Tonnelier de Breteuil) 长达十五年的爱情关系。除了哲学上的讨论以外,他们在同居处设立物理实验室,一起研读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并且夏特莱侯爵夫人是最早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拉丁文翻译成法文的人。
伏尔泰死前几年就经常被公认是启蒙时代最主要的哲学家,受到法国大多数人民的爱戴。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安东·布鲁克纳 (Anton Bruckner,1824-1896),奥地利作曲家及管风琴家,生于安斯斐尔登,十一岁学习风琴和音乐理论,十三岁入教堂唱诗班,二十四岁任教堂管风琴师。作有九部交响曲和大批宗教乐曲,其中第四交响曲(《浪漫主义》)和第七交响曲颇为著名。其交响曲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显著的管风琴音响效果,把对宗教的信仰,体现到极宏伟的音乐形式之中。
他不满足于一般的和声配器手段,而是借鉴新浪漫主义的成就(特别是瓦格纳的音乐),利用瓦格纳改革的纯外在特征:激情、处理的细腻和鲜明的配器手段,而不是通过诗、文学或造型艺术的题材起作用。其交响乐风格从贝多芬出发,复调方面从巴赫出发,同时还把交响乐的传统技法同古代众赞歌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这些特点使得他与同时代的勃拉姆斯的风格有相似之处,但不如后者的音乐有那么大的影响。近年来,好象已经过了时的布鲁克纳交响乐,又重新在音乐厅响起。严肃的作品使听众从中得到美的感受,在西欧日益引人注目。

笛卡儿是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1596年3月31日生于图伦一个贵族家庭,1650年2月11日卒于斯德哥尔摩。
笛卡儿早年就读于拉弗莱什公学时,因孱弱多病,被允许早晨在床上读书,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的习惯。1612年在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四年后获博士学位。1618年从军,到过荷兰、丹麦、德国。1621年回国,因法国内乱,又去荷兰、瑞士、意大利旅行,1625年返回巴黎。1628年移居荷兰,从事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并通过数学家梅森神父与欧洲主要学者保持密切联系。他的著作几乎全都是在荷兰完成的。1949年冬天,他应邀去为瑞典女王授课,1650年初患肺炎,同年2月病逝。

詹姆士·布坎南 美国第十五任总统
詹姆斯·布坎南,1791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詹姆斯·布坎南在一家店铺里工作。小布坎南是父亲的第二个孩子,父亲把自己的名字给了他。布坎南从狄更斯学院毕业后继续律师职业。
他曾5次被推选进入众议院;后在州议会和美国众议院工作。属杰克逊一派的民主党人。1831年任驻俄公使。1834年当选参议员。1845年任国务卿。1853年任英国公使。出任总统前,任公职达40年,颇有成就。1856年被民主党提名总统候选人,在竟选中获胜。布坎南出任总统时,正值美国处于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关头。当时,南北双方在奴隶制问题上的斗争愈演愈烈。执政后,奴隶制引起的危机日益加深,南北冲突步步升级,国内形势日趋严峻,而民主党四分五裂。许多对内对外计划均因国内奴隶制问题的矛盾尖锐化而未得到实现。
詹姆士·布坎南不谋求连任,民主党内又推举不出像样的候选人,于是,1860年的大选让共和党人林肯赢得。布坎南卸任后回到宾夕法尼亚。退休一个多月内战爆发,他敦促民主党人支持林肯。由此他受到指责,成了替罪羊。但是,布坎南也遭到一些非议,说他支持南方分裂主义者,从而吃到了一些苦头。曾著书阐述在任后期政府政策以表明他对内战的爆发无责任。
77年里他一直独身。虽然在28岁时曾订婚,但未婚妻在1819年由于过量服用镇静剂死亡。从此他再没提过订婚或结婚之事。77岁时病故。

诺贝尔(1833-1895) 瑞典著名化学家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母亲是以发现淋巴管(约1653年)而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O.鲁德贝克的后裔。诺贝尔从父亲那里学习了工程学基础,同父亲一样具有发明才能。诺贝尔于1842年随家离开斯德哥尔摩同当时正在俄国圣彼得堡的父亲团聚。1850年离开俄国赴巴黎学习化学,一年后又赴美国在J.埃里克森(铁甲舰“蒙尼陀”号的建造者)的指导下工作了4年。返回圣彼得堡后,在他父亲的工厂里工作,直到1859年该工厂破产为止。
诺贝尔重返瑞典后开始制造液体炸药硝化甘油。在这种炸药投产后不久的1864年,工厂发生爆炸,诺贝尔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另外4人被炸死。由于危险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这座工厂,被认为是“科学疯子”的诺贝尔,只好在湖面的一支船上进行实验。为了防止发生意外,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诺贝尔称它为达纳炸药,并于1867年获得专利。1875年诺贝尔将火棉(纤维素六硝酸酯)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得到胶状物质,称为炸胶,比达纳炸药有更强的爆炸力,于1876年获得专利,1887年诺贝尔发明了无烟炸药。
意大利圣雷莫诺贝尔旧居
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圣雷莫逝世。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诺贝尔的墓碑是一座高约3米的灰色尖顶石碑,看上去很普通。石碑正面刻有“nobel”几个金字和诺贝尔的生卒年月,墓碑两侧刻有诺贝尔4位亲人的名字和生卒。墓碑右侧的地上,插着编号牌:170/1678。周围是10棵一人多高的柏树。

20岁那年,在当时著名的小提琴家约阿希姆的引荐下,勃拉姆斯与舒曼相识了。在舒曼的家中,勃拉姆斯第一次见到比自己年长14岁的舒曼的妻子克拉拉。他对克拉拉一见钟情,终身难忘。从此,开始了他与克拉拉长达43年的未了情,并导致勃拉姆斯终身未娶。
舒曼对这个年轻人十分赏识,甚至在他主办的《新音乐杂志》上发表题为《新的道路》的文章,公开推荐勃拉姆斯是音乐界的“新生力量”。克拉拉也在见到勃拉姆斯当天的日记中写到:“他的每一个音符都洋溢着强烈的情感,形式上也极尽完美,充满了想像力。”
从1854年,舒曼投河自尽被救,直到两年后在医院病逝,这期间,勃拉姆斯一直陪伴在克拉拉身边,成为她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为此,勃拉姆斯放弃了许多出名和赚钱的机会。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们除了谈及音乐和舒曼的病情之外,面对感情,两人却始终缄默不语。舒曼病逝后,勃拉姆斯在为舒曼守完灵后便悄然离开,从此与克拉拉天各一方,再没见面。
勃拉姆斯离开克拉拉,是因为,他越来越感到他的爱情是道义所不容许的。而且,他对克拉拉的这份爱情,也并不能填补克拉拉失去舒曼的精神缺憾。克拉拉带着自己和舒曼的七个孩子独自生活,但她从未忘记对勃拉姆斯的关怀。1896年,77岁的克拉拉在临去世前的13天,仍记着勃拉姆斯的生日,她用颤巍巍的手写下了几行温柔祝福的话语寄给了他。
克拉拉于1896年5月在法兰克福去世。在接到克拉拉去世的电报时,63岁的勃拉姆斯正在距离法兰克福200公里的瑞士休养抱病之躯。他匆忙赶往法兰克福,忙中出错,竟然上了方向相反的火车。辗转奔波了两天两夜,他才赶到克拉拉的墓地。据说,在克拉拉墓地,勃拉姆斯独自一人为克拉拉拉了一首小提琴曲。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啊!天苍苍,地茫茫,猎风吹,悠琴响。天地间,只有勃拉姆斯一人和克拉拉的魂灵相对,那忧伤的琴声,正是那一份深藏了43年至死不渝的真情写照。
勃拉姆斯一生所作的曲子许多都与克拉拉有关。
一首是《C大调钢琴奏鸣曲》,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克拉拉时为舒曼和克拉拉演奏的钢琴曲。他就是在这支曲子中望见了克拉拉,并从此与她结下不解之缘。
一首是1859年创作的A大调第二号《小夜曲》,勃拉姆斯一生中只写了两首《小夜曲》,这一年的9月13日,他将这首《小夜曲》的第二、第三乐章寄给了克拉拉。这一天,是克拉拉40岁的生日。她独自带着七个孩子,为抚养孩子们在外不停地演出。这一年,是舒曼逝世后的第三年,勃拉姆斯刚刚26岁。克拉拉收到这份生日礼物后,给勃拉姆斯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克拉拉称赞那首《小夜曲》美得:“就像我正在看着一朵美丽的花朵中的根根花蕊。”
一首是《c小调钢琴四重奏》,这首曲子勃拉姆斯一改再改,竟用了整整20年的心血才得以完成。勃拉姆斯曾毫不隐晦地说,这首曲子是自己爱的美好纪念和爱的痛苦结晶。他将这首乐曲交给出版商时明确指出:“你在封面上必须画上一幅图画:一个用手枪对准的头。这样你就可以形成一个音乐观念。”歌德的少年维特就是用手枪自杀的。勃拉姆斯是想告诉人们,这部作品倾吐了自己对克拉拉少年维特式的爱和痛苦。
还有一首是《四首最严肃的歌》,这是用圣经里的词句编写的乐曲,是1896年克拉拉去世前不久创作的。这四首曲子的名字分别是《因为它走向人间》、《我转身看见》、《死亡是多么冷酷》和《我用人的语言和天使的语言》。这是勃拉姆斯专门为克拉拉生日而做的音乐,但克拉拉却没能听见。这首乐曲是勃拉姆斯最后的作品,在此之后他再没写别的乐曲。克拉拉去世后,勃拉姆斯大病一场,在克拉拉离开11个月之后,也随她而去。
勃拉姆斯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他沉默寡言,一生深入简出,厌恶社交。他的音乐也不是那种热情洋溢,急于宣泄自己的情感。他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深沉、蕴藉的,是秋高气爽的蓝天,是烟波浩淼的湖水。须慢慢听,细细品,才能听出其间的万般柔情。这如同他对克拉拉的感情一样。勃拉姆斯在缅怀一生钟爱的女人克拉拉时曾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
克拉拉一生,以一人之力,造就了两位音乐巨人,可谓是举世难觅的奇女子。

金岳霖(1895-1984) 哲学家、逻辑学家。
金岳霖,字龙荪。湖南长沙人。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192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1926年应清华学校大学部之聘,任哲学系教授,是清华大学哲学系创办人之一。抗战期间,执教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抗战胜利后,随清华大学回北平,仍为哲学系教授。1949年后,曾任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等职。1952年院系调整后,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委;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是全国政协第二至六届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主要著作有《逻辑》、《论道》、《知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