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字体效果:高中地理必修模块学习和教学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37:13
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要求
(必修模块)
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针对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实际,对课程标准各模块的“内容标准”提出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学习要求包含知识内容与学习目标。知识内容是“内容标准”的具体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包含知识和技能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目标按从低到高分水平层次界定,一般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了低层次的要求。教学建议的实施主体是教师,而培养对象是学生,实施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方式、课程开发等;教师教学遵循的原则主要是:基础性、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可行性;编写教学建议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教学成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从图文材料、在生活生产的实际中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形成基本地理思维方式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素养(包括基本技能),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地理课程目标具体表述如下:
1.知识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具体学习要求
了解
要求对所列地理基础知识的含义及其相关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理解
对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地理事物及现象有正确的领会,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如解释或说明)问题。
应用
将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运用于新情境中,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2.过程方法与要求
过程方法
具体要求
获取和运用
信息
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能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发现和探讨
问题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描述和阐释
事物
能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目标与要求
情感目标
具体测试要求
认同
完成由“知”到“信”的转化。在学习中表现为能够表达感受、态度,并进行价值判断等。
领悟
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观念等。在学习中表现为能结合实例运用正确的信念、价值观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并且能做到举一反三、知行统一。
三维目标作为有机整体,必须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同时综合地予以实施,尤其是体验性目标必须在教与学互动过程中予以实现。
必 修 模 块
地理1
本模块主要阐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个部分。必修模块“地理1”内容是高中地理知识和理论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地理基本知识,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习方法,形成基本地理思维,养成地理基本素养,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培养科学宇宙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途径。
1.地球在宇宙中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了解宇宙中的天体及其类别。
通过一些天体的照片、视频或天文观察,引导学生直观认识这些天体及其类别。
理解天体系统及其不同级别的关系,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结合天体系统图及其有关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分析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
2.让学生填绘天体系统的层次框图。
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运用太阳系模式图与八大行星的结构、运动特征图表,通过活动探究、比较分析,确认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运用日地距离、地球质量与体积以及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有关数据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的行星。
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
从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这三大生命存在要素,运用合作探究或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地球上适宜于生命生存与繁衍的条件和原因 。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科学的宇宙观,增强热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
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信息,
激发其探索宇宙奥秘、地外文明的兴趣。
2.引导学生在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及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中达成目标。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图材料或媒体演示,了解太阳能量来源于其内部发生的核聚变反应。
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通过学生阅读地理图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了解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及太阳大气中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引导学生结合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图和太阳活动的图片,了解太阳的外部结构及其主要活动类型。
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1.指导学生观察太阳黑子等天文现象,结合图文、案例材料,运用活动探究方式,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2.学生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等方面的影响。
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引导学生能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人类活动既产生有利的影响,也产生不利的影响。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掌握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等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引导学生掌握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等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2.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地理图像,从图像中获取信息,达到目标。
3.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分析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1.通过地球自转运动的模拟演示,解释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2.运用昼夜半球图等相关的图像,结合生活实例,解释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3.运用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联系实际进行时区与区时换算。
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
1.运用媒体演示或图示方法,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引导学生建构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空间概念。
2.指导学生绘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培养学生空间的思维能力。
理解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及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四季的形成原因。
1.通过多媒体演示、观测实验、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及四季的变化现象。
2.通过读图思考,结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引导学生探究,在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共同作用下,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季节变化规律,理解四季产生的形成原因。
3.结合光照图,指导学生学会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指导学生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剖面图,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2.结合地理图像、采用启发式教学或自学等教学方式,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分界面。
3.运用比较法概括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的主要特点。
了解岩石圈的组成。
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地理图像,获取信息或通过绘图引导学生掌握岩石圈的范围及其组成。
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结合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球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及相互关系的信息。
2.指导学生列表比较分析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主要特点。
3.联系实例和学生经验,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环境观。
指导学生从地球内部物质处于不断运动和循环及地球外部圈层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关系中,领悟人类与环境要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观。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了解岩石的分类及其成因。
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归纳岩石的分类及其成因。
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加以说明。
1.通过展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启发学生理解归纳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及其各环节所表示的地理意义。
2.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示意图,并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掌握内外力作用的区别。
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法,从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方面说明内外力作用的区别。
能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主要原因的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迁移。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通过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结合实例及相关的图像简要了解大气的组成。
2.通过实际案例引入课题,利用板图或多媒体课件等方式,比较归纳三种辐射的概念。
3.运用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的不同特点,理解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4.利用教材活动题以及具体实例加深对大气逆辐射(温室效应)的理解。学生能根据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1.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2.引导学生通过绘制热力环流的形成的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3.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实例和练习交流对热力环流的理解。
掌握风的形成。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速的方法。
1.利用示意图,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并让学生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转力、摩擦力与风向的关系。
2.指导学生在等压线图上正确判断风向和风速。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
1.设计两种问题情景(地球均质与不自转,均质与自转),让学生探讨由单圈环流至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采用板画(动画)和模型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表面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移动。
3.通过作业,引导学生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
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掌握季风的形成和特征。
1.结合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说明海陆分布对风带、气压带的影响。
2.结合示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北半球不同季节的气压中心分布状况。
3.利用教材的“活动”和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分布状况及本地的季风现象,掌握季风的形成和特征。
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能应用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气候现象和原因。
1.利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归纳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气候的形成和特点。
2.通过教材中的“活动”或练习,引导学生探讨地面状况对气候特殊现象的影响。
3.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理解锋的概念、分类及其天气特征。
利用示意图启发学生分析冷暖气团的物理性质及锋面天气的一般特征。
掌握锋面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点。
1.利用板图和动画,引导学生理解锋的类型和天气过程。
2.展示示意图,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探讨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情况。
理解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近地面风向规律及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特点与天气现象的关系。
1.引导学生从等压线图风向的确定引入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的水平气流;由水平气流推出垂直方向气流运动,再由垂直方向气流运动推出一般的天气状况。
2.引导学生在南北半球的等压线图上比较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水平气流、中心气流以及天气特点。
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各天气系统的天气特点并做简单的天气预报。
利用等压线天气图、剖面图以及其他类型的图表数据,指导学生分析天气系统,预报天气状况。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通过水循环的各环节的相互关系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1.结合地图或影象,学生会说明陆地上的不同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2.通过板图或动画,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3.通过教材中的“活动”以及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应用资料、图表和实例,引导学生归纳水循环对全球地理环境的影响。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了解洋流的概念和性质。
1.从实例(如漂流瓶等)引入洋流的概念。
2.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判断暖流和寒流。
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
1.运用盛行风(风带和季风)及地转偏向力等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洋流的产生过程。
2.结合风带的分布图和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3.通过绘图作业,进一步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
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指导学生学生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关地图,学生学会归纳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了解自然地理要素组成。
以学生熟悉的区域为例,让学生了解地理要素组成。
理解某自然地理要素变化怎样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
以生物等某一要素为案例,提供生物循环示意图及文字等相应的材料,引导学生应用案例迁移法,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变化怎样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
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的角度理解自然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
1.应用案例分析等教学法,以自然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作用,如以生物循环、土壤的侵蚀过程、水循环等为例,引导学生理解自然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
2.利用各教材和“课标解读”等课程资源所提供的典型案例,如 “人类对环境的作用”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学或解答问题,加深理解自然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
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的角度领悟保护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
1.以家乡的某条河流或地下水等为例,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开发与治理的设想。
2.在分析家乡河流或地下水的案例中让学生领悟保护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理解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
1.引导学生以某一熟悉的区域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
2.以生物等要素为案例,同时注意案例的迁移应用,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要素如何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及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3.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的图像和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图等,理解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
分析某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
1.以森林、草原的覆盖率变化或其他要素的变化为例,同时注意案例分析法的迁移应用,引导学生归纳某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
2.通过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等实验或应用相关图示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某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
理解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以学生熟悉或重要的典型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为例分析,理解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应用图表、文字资料进行分析,达成上述目标。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引导学生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合成卫星影象所显示的地球表面差异”等图,从宏观上把握地域分异。
2.通过绘制板图、多媒体课件等方法,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了解地域分异。
归纳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通过分析“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及相关景观图等图像资料,学生学会归纳规律并解释其成因。
2.通过设计旅游路线引导学生掌握南北向或沿海向内陆的相应地域分异规律。
3.应用多媒体课件或绘制板图、各种示意图等方法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理解沿海向内陆及山地垂直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析山地垂直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以喜马拉雅山等垂直地域分异明显的山地为案例,运用图像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山地垂直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解释其成因。
2.引导学生从山区农业开发利用实例中,领悟山地垂直的地域分异规律。
3.绘制板图及应用挂图、多媒体课件等方法,分析山地垂直的地域分异规律。
理解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1.运用多媒体课件、板图等图像资料,以地形、地质、河湖、海陆分布等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2.运用学生熟悉的案例让学生归纳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地理图表和生活中案例,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分布、成因和形状等方面的影响。
分析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运用区域地形和地势图、人口与城市分布图、交通分布图以及相关图表,结合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交通运输线路延伸方向等方面的影响。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周期。
阅读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图等有关图表资料,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全球气候的变化,并探究影响近代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利用有关图文资料,运用案例教学法,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工业、人居环境、人体健康等的影响。
了解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念、全球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观。
通过观看全球气候变暖的科教片,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及对策。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
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分类。2。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其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
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运用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对人类的影响。
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以典型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为例,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问题探究,交流学习成果。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理解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运用相关知识及地理图表、数据资料等,引导学生活动探究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其发生规律及危害。
了解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并简要分析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以当地常见自然灾害为例,制定观察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的活动方案,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认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及行动策略。
地理2
本模块是人文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三个部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经典内容,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1.人口与城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了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1.呈现有关人口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其定义。
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如图表、文字、数字等,表达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了解人口自然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分布的不均衡。
通过相关图表资料,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分析世界上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运用统计图表,如“人口增长典线图”和“人口金字塔图”等,引导学生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归纳出人口增长模式的不同类型和特点。
2.组织学生讨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有利与不利之处,以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
3.引导学生运用福建省或本地有关人口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或统计图,在合作交流与反思中,探究区域人口发展模式。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采用图表分析法,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资料,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
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形成科学的人口观。
介绍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达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的目的。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例,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让学生区别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两个概念,以加深对人口迁移含义的了解。
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关材料,采用问题探究和自主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教师利用板书呈现知识结构图,并利用案例教学进行迁移运用。
理解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引导学生运用本地或其他熟悉的区域有关的人口资料,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及主要成因,掌握分析人口迁移的一般方法。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其区别;了解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1.采用讲授法,联系生活实例,介绍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能解释人与环境、人与资源存在矛盾的主要原因,并能提出治理、保护的设想或措施。
1.通过相关资料,运用“木桶效应”原理,从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入手,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理解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和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并能寻找其解决措施。
2.结合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和我国人口的现状,讨论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分析城市外部形态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利用典型的城市形态图,引导学生比较城市外部形态特点及其差异,进而分析城市外部形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
1.采用读图分析法,利用学生所在的城市或其熟悉的城市平面图,引导学生根据城市地图学生能说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
2.联系城市景观图等相关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能归纳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分布的特点。
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并理解其形成原因。
1.应用案例分析法,启发学生运用有关地理原理说明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重点分析经济因素(付租能力)对城市结构形成的影响,可利用板图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加深理解。
2.利用课件、板图等方式,展示不同方案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图,让学生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以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理解不同规模的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规模的变化。
运用材料创设情境,或开展地理调查活动,联系学生的体验和实际,探究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及范围的关系。
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充分利用案例并结合实际,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图”,从感性认识出发,通过讨论交流,问题解决等形式,深入浅出运用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地理理性思维。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理解城市化的含义。
联系本地实际及相关材料,归纳城市化的概念,以所学的知识为基础,如人口迁移及城市的不同等级等,加深对城市化概念的理解。
学会使用图表、数字等资料,归纳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1.采用资料分析法,如呈现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有关材料等资料,通过图文转换、列表比较等方式,从一般到具体,引导学生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及特点。
2.收集本地相关材料,进行资料整理与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养成保护城市环境的意识。
1.运用统计资料和其他相关材料,启发学生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生态环境的影响。
2.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理解城市化对城市居住区内环境的影响。
3.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结合实例,讨论城市化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验,并结合图片等相关资料,归纳地域文化的概念。
举例说明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地区,人们对人口问题的看法不同。
1.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说明某一地域文化影响下人们对人口问题的看法;案例的选择兼顾国内与国外。
2.可结合当地人群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人口的关系,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
举例说明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地区,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结构特色各异。
1.采用案例迁移分析法,让学生分析说明某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2.引导学生列举典型的、身边熟悉的案例来说明问题。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及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1.提供材料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出两层区位含义。
2.联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联系生活实际和当地典型案例,理解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通过图表资料,指导学生归纳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理解不同农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结合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掌握不同农业部门的区位选择。
2.联系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结合实际,展示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理解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及形成条件,领悟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观念。
1.运用综合分析法,联系案例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及形成条件。
2.引导学生收集本区域资料,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3.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评价某地的农业生产活动。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1.联系图表,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2.  联系实例,掌握影响不同指向型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
学会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养成环保意识。
1。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  联系实例,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
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结合工厂污染的类型,引导学生掌握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4.选择当地某一工厂,让学生分析工厂区位选择的优势条件和主导因素。
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工业的集聚和分散,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1.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工业联
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之间的关系。
2.参照不同版本教材关于工业地域的划分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工业地域的类型。
3.联系案例,让学生理解工业分散形成的原因、状况和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4.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及其他教学活动中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分析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进一步论证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影响的基本原理。
1.通过案例,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比较归纳不同工业地域的特点及发展条件。
2.收集和调查本地工业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本地工业的主导因素,并能对本地的工业布局进行评价,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运用案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有利和不利影响,树立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组织学生收集本地的相关资料,讨论工业或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针对不利影响尝试提出解决的措施。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了解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掌握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主要方式的特点。
1.提供材料指导学生阅读,让其了解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重要性。
2.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根据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结合实例,组织学生讨论,确定最佳交通运输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运用案例,分析影响交通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学会分析该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1.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交通线、点布局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技术因素。
2.指导学生调查本地交通线和站点布局的情况,用所学知识解释布局的原因,并做出简单评价。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认识地理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形成发展的观点。
1.运用图表资料,引导学生归纳聚落分布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2.联系案例,让学生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展示图表资料,说明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密度的关系。
2.引导学生联系案例,理解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
3.组织学生调查当地商业网点布局,分析它们与交通运输线路、居民区布局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大致经历及人地思想在各历史演变阶段的主要特点。
通过网络或查阅文献,分组收集古今中外人类对地理环境认识的看法、观念或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材料,运用图表的方法对人地思想在各历史演变阶段的主要特点进行概括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1.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环境问题的概念。
2.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将环境问题的表现进行分类。
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根源。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制作演示文稿,课堂各小组进行交流,并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
2.结合图表资料,如列举当今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实例,引导学生归纳世界主要环境问题。
3.联系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读“环境污染的形成示意图”,结合案例,运用联系框图等方法,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领悟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
1.通过视频、图片等素材展示学生身边环境问题实例,强化学生对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
2.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比较和判断,帮助学生领悟正确的环境观。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基本原则。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举正反典型事例加以说明,以加深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
2.采用讨论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时空两个角度进行剖析,并概括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联系“21世纪议程”、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联系“21世纪议程”有关内容,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课堂探究活动,讨论如何因地制宜实现人地协调发展。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采用案例分析法,如结合我国实际,引导学生讨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必然选择的原因。
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采用案例分析法,如以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为案例,运用联系框图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2.以绿色消费等生活实例为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初步认识自己在可持续发展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
通过社会调查、环境保护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或联系本地实际,撰写一篇有关环境治理或生态保护的小论文等方式,从观念走向行动,强化学生在可持续发展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
地理3
本模块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理1”、“地理2”的基础上,在基本了解地理环境的组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人地环境协调等有关知识的前提下,以区域研究为背景,将地理基本原理应用于实际,倡导应用案例分析法,重视对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了解区域的含义。
了解区域的概念与划分。
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区域的概念。
2.展示不同类型的区域,让学生领会区域是客观性(地理差异)与主观性(目的、指标不同)的统一体。
理解区域具有的一般特性(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1.联系初中地理所涉及的大小不同等级的区域,领会区域的层次性。
2.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特点,以某一区域(如西北地区)为例,引导学生说明区域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特点。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学会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1.以两个级别相当的典型区域为例,根据提供的图文材料分别从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行比较。
2.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区域的分析比较,注意应兼顾相同点的归纳。
通过比较,探究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增强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生产的意识。
1.指导学生从气候条件、土地条件(地形、土壤、水源等)入手分析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产业活动应结合地理2所学区位原理进行分析。
3.根据相关材料,对不同区域特色产业进行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观念。
通过查找资料,认识人类生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不同地区服饰、饮食、住房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了解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
联系工业或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原理,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而变化的。
了解区域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以典型地区(如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为例,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区域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认识区域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学会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的不同影响,树立科学发展观。
选择学生熟悉的某区域(如鲁尔区的兴衰),分析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规模等方面的变化,主学生归纳出资源和环境在不同阶段对区域发展的不同影响,进而树立协调人地关系的科学发展观。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图表,让学生自主归纳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类型。
2.各版本教材在产业概念的引入上各有特色,可参考。
理解产生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1.参考“课标解读”,通过实例说明产业转移的本质原因和直接原因。
2.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通过完成所提供的思考练习分别说明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通过师生互动,归纳总结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
了解我国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工程。
1.可直接列举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型案例(如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等),并适当展开说明。
2.以某个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为例,指导学生读图,自主学习建设工程的基本概况,如线路、经过的省区、地形区等相关知识。
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可通过“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或“南水北调”等工程中的某个案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师生共同活动,归纳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理解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个别版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高出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该突出“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学。
2.指导学生收集材料,通过比较法分析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产业迁出区、迁入区及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和调配中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包括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3.参考其他版本教材的阅读材料及案例。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1.课标的行为动词是“举例说明”,在掌握认知内容的基础上,需要帮助学生总结认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并引导其通过其他案例(如我国其他地区案例或本地案例)的说明来检验知识的迁移能力。
2.指导学生回答案例后的问题思考,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2.区域可持续发展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了解“区域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基本含义。
1.通过实例简要介绍区域环境和发展问题,即包括①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生态破坏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资源开发问题(如森林、湿地的开发等)。②由环境问题造成的阻碍区域发展方面的问题。
2.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复习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关概述性内容,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
理解环境问题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1.以教材为载体,展示景观图片、区域地图、其他多媒体课件和导学提纲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具体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和发生的区域背景。
2.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和图表,通过列表比较不同问题产生的原因、典型地区、产生的危害。注意兼顾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分析。
理解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方法,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
1.针对不同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提供导学问题,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分组讨论或收集材料,并进行集体交流,形成结论。
2.有些版本教材的内容编制较接近课标要求,应加以参考。
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某区域环境问题危害描述、成因分析、综合治理的说明。
1.选择世界、中国或本地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
2.充分利用“阅读”、“活动”或“问题(案例)研究”内容,指导学生举一反三。
3.指导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如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原因、危害和综合治理问题,并在班级进行交流和评价。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了解某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
1.通过教材提供的案例,指导学生收集、处理、运用地图、文字和数据资料,逐一分析流域的地理背景。重点是指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抓住文字材料中的关键词。
2.可采用比较法等,列表展示。
3.参考不同版本教材的图像和文字材料,有效地进行优化组合。
能根据流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探究流域发展的方向及其综合治理的对策。培养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1.以教材案例为载体,通过讲述法等分析流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
2.布置讨论提纲,分组分项目归纳流域综合治理的具体对策,交流、展示和内化讨论结果。
借鉴与运用知识,进行案例迁移。
1.该条目旨在学生掌握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及过程,重在迁移和运用。
2.教学中可适当引入我国某流域案例(或乡土案例)开展讨论,以深化对教材案例的理解,培养知识迁移、原理应用的能力。
3.具体案例分析讨论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不必过分强调结论。重视以问题情景拓展学习,培养发思维。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了解某一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主要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1.学生在前述课标条目的学习中已经基本掌握了有关区域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分析方法,在此可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2.教师可根据需要,适当补充有关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等资料。
了解区域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和问题。
1.提供区域农业布局图和地理要素分布图,用比较法分析不同的农业生产布局特点与自然、人文条件的关系。
2.根据教学实际,补充必要的农业发展问题的背景材料,创设情景,让学生感悟资料,挖掘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帮助学生理顺“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和途径”这一思维主线。
2.根据区域发展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探究问题,组织探究活动。
运用教材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探究过程进行案例迁移。感受“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1.参考不同版本案例或本地案例,指导学生再现学习过程。
2.指导学生“问题研究”式学习,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分析。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理解能源、矿产资源的概念、分类、特点和相互关系。
1.用讲授法、列表比较法等讲述。注意讲清能源资源与矿产资源的相互关系。
2.及时通过练习加深对要点内容的理解。
了解区域能源、矿产开发的背景条件。
1.理清研究和评价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选择和展示能说明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图表、活动及阅读材料,通过师生互动、探究,得出结论。
了解能源、矿产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指导学生探究区域能源或矿产开发中遇到的主要矛盾。
2.部分版本在问题与矛盾的挖掘方面能够较好地落实课标要求,可参考。
了解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树立合理利用和开发区域资源,因地制宜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应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引导:途径与对策产生的原因;途径与对策的具体表现;文字与图像的解读。
2.根据不同的内容,变换教学方式,分别采取提纲引路、组织讨论、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
拓展案例分析,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总结类似案例分析的基本模式,指导学生通过其他实例进行案例迁移。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联系地理2城市化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作用,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某经济发达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了解该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学会分析地理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根据图文资料,结合工业区位原理,引导学生分析导致某经济发达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其中的关键因素。
理解某经济发达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推进过程的特点及其原因。
提供图文资料,引导学生从主导产业、区位因素、发展速度及其原因等方面对某经济发达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不同阶段进行比较分析。
理解某经济发达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推进过程的特点及其原因。
结合某经济发达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变化图,引导学生归纳该地区城市化特点,领会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分析某经济发达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学会简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价与总结的方式,认识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应用此案例所学方法进行迁移,学以致用。
应用所学知识,提供某经济发达区域(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关图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该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探究城市等级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对城市协调发展的影响。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1.联系本地实际,针对某工厂的区位条件、发展状况、存在问题、调整措施等方面开展研究性学习。
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并撰写发言稿或电脑演示文稿,班上交流讨论,教师最后归纳总结。
3.信息技术的应用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了解遥感(RS)的概念。
展示图片或列举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归纳遥感的概念。
了解遥感的主要工作过程。
1.用图示法分步骤启发式讲授遥感的主要环节,利用图像增强对遥感技术的感性认识。
2.对于遥感工作原理不要求涉及“专业机理”,只定位在“工作过程”即可。
了解遥感的工作原理。
通过“几种地物的反射波谱图”等类似图表,分析地物的波谱特性,认识遥感图像进行地物判读的原理。
用实例说明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总结遥感技术的优点,认识遥感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1.结合案例(如长江流域洪涝监测),采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感受遥感技术的神奇功能。
2.通过传统工作方法与遥感工作方法对比,引导学生总结遥感技术的优点;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了解遥感的广泛应用。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通过实例引入,指导学生阅读图文资料,自主归纳。
通过车载GPS案例,认识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导航原理及作用。
1.利用图文资料,结合GPS的三个组成,领会信息的传递过程。
2.对GPS工作原理不要求深入分析,着重介绍GPS在定位导航中的主要作用。
了解GPS的主要应用领域,感受GPS的神奇功能。
通过上网搜索有关GPS应用的信息,引导学生归纳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用途,探讨我国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和简要程序。
1.对GIS的概念、工作原理只要求作一般的介绍,不需展开。
2.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对MapInfo软件的简单操作,初步学会地理信息的构建过程。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电子地图、地图的区别。
提供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了解GIS与电子地图、地图的区别,归纳GIS的优点,感受GIS的强大功能。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利用城市电子地图或网络“城市通”的实际操作(或界面截图),让学生领会城市地理系统可对城市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查询、修改、补充等工作,为城市管理提供方便。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明确地理信息以空间信息区别于一般信息。
了解GIS、GPS、RS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认识“3S”技术之间以及“3S”技术与数字地球之间的关系。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与应用。
收集有关数字地球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的材料,加强学生对数字地球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