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售货员不能过年:peiyangxingqu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17:58
兴趣具有探讨的倾向,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心理成份,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兴趣是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最有效的途径,对教学成败有很大影响。下面浅谈本人的做法和心得体会。 一、由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数学兴趣。 初中生好奇心、好胜心强,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这种优良心理品质,将其引导到对数学的喜爱和兴趣上。 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安排一些小竞赛活动。如在讲完“有理数加法法则”后,教师出不同类型的加法题让学生比赛给予打分,对答得快和对的学生进行鼓励。为了加强练习常以竞赛形式出现。如男、女分组或小组进行必答、抢答、评优。这种形式既能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有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和对新的知识的掌握又能克服课堂中后10分钟精力不集中的弊端。 好奇往往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教师在每个教学内容的开始,就要给学生创造一种新鲜、好奇的情境,使其随着教师的授课内容自觉自愿地进入思考、分析境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情绪高涨,兴趣油然而生。如讲(a+b)2 = a2+2ab+b2的应用时,开头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个位是5两位数的平方”速算比赛,然后讲解速算出结果的奥妙就在两数和的平方公式里。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数学公式的单调呆板,枯燥乏味,会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地思考问题。 新教材安排了许多有趣的数学典故和游戏,教师也可以结合授课内容自编材料,把一些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思维由潜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由初中生思维特征,培养数学兴趣。 直观形象教学只是一种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过渡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看到本质,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使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到大纲和教材规定的程度。 抽象性是数学一个特点,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特别是初一学生,由于长期的小学教育,已经形成“经验型”的思维方式。在数学上,他们比较喜欢认识具体和形象的事物,重计算,轻概念;重记忆,轻理解,刚一接触到代数,如用字母表示数,由于字母在表示数上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具有“变”和“代”的抽象性,他们原有的对数的认识就感到不适应,根据这一思维特征,对数学概念的引入,法则的说明,要注意加强直观形象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处理成符合学生原有认识水平上的东西,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数轴”概念的教学,教师可以拿着温度计上课,根据温度计的液面不同位置可以读出不同的数,测量不同的温度……,与温度计类似,我们可以在一条直线上刻度,标出读数和方向,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于是引出了数轴的定义。这样的讲解,生动具体,使学生看有实物,想有形象,记有特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由初中生的学习意志,培养数学兴趣。 初中生的学习意志正在锻炼之中。他们中的大多数意志还较薄弱,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持久性,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根据这些心理品质教师应坚决地抛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边讲边练”精讲多练。初一学生每节课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以后年级逐步减少)留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例如n边形内角和的教学,先让学生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去考虑,启发学生四边形可以通过任意顶点作对角线将其分成两个三角形,得到四边形内角和为180°×2。类似的、五边形、六边形……,于是猜想n边形可以通过任意顶点作对角线分成(n-2)个三角形,从而得出n边形内角和为(n-2)•180°。整个过程由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画图、观察、归纳,学生学得活,记得牢。韦达定理的教学也是如此,当学生自己得出根与系数的关系后,学习情绪高涨。其次要结合教材安排,分散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内容,低起点、小步子、循序渐进、逐步解决。 四、兴趣的持续有赖于成功 “成功”与“兴趣”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是解决了一些不很复杂的问题,学生也会象完成了一项重大科研一样感到高兴,继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亲切之感。成功后的愉快可使学生经常保持积极的“天天向上”的进取心态。对差生,特别要耐心启发,因势利导,对于他们在学习中很微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增加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因此要求教师的课堂设计,难易深浅,胸中有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回答正确,以鼓励为主,创造课堂教学和谐的气氛。 教师还要重视课外时间的因材施教,一般校中也有少数数学成绩优良的学生。年段可以成立数学兴趣小组,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开数学讲座,开展数学竞赛,培养数学优生,使他们继续大踏步前进。对于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学生除了课堂教学加以关照,作业有所区别外,还要给吃“小灶”,课余时间多为他们扶一扶,帮他们打基础,解疑难,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点燃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于上进。教师要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自己有进步,让他们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就会产生向上的力量。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师的“教”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主动而又积极地“学”,才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出来。初中数学教师不应单纯地传授数学知识,而应根据初中生的特点,科学地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数学知识的境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上数学课是心理上的需要,知识上的探索,精神上的享受和能力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