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yohotn1237:西部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47:21

西部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

原载:社会科学研究(成都)2001年05期,第81~84页
彭岚嘉,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甘肃 兰州 730070。

  内容提要:在经济开发的同时,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中不应忽视的重要问题 之一。西部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决定西部文化整体发展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抢救保护和合理 利用西部的文化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开发 的基点;文化资源是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开发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资源化的 人文经济,乃是西部腾飞的要津之一。
  关 键 词:西部开发/文化生态/保护/文化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F124.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1)05-0081-04

  中国西部是一个文化资源极为富集的地区,这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历史文化遗迹,还有不 同民族的人文景观、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西部大开发在经济开发的同时,如何利用这些得 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也就成为不应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多样性:西部文化生态
  西部是一个资源富集的地区,对其自然资源我们已经了解不少,但对人文资源却不是一清 二楚。由于历史悠久和民族众多,西部的文化生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多姿多彩,地理单元的 独特性与相对封闭性,造就了一方天地的文化品格;历史的连贯性与延续性,又延伸着本区 域的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
  西部地处欧亚大陆之间,是一片高原,处于世界四大古代文化之中,即处于阿拉伯文化、 地中海文化、南亚文化、东方文化之中。西部是自然地理的高原,也是文化的高地,于是西 部就成了东西文化的融会点,从而形成了西部的六大文化圈。亚欧大陆上的四大古文化在中 国西部不是直接碰撞衔接的,而是渐次波及邻近地区,经过多次转递才交汇融合的,并逐渐 形成了由阿拉伯文化、地中海文化、中国中原汉文化和其他文化因子融合而成的新疆伊斯兰 文化圈;由中国中原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雪域高原的本教文化和其他文化因子融合而成的 青藏吐蕃文化圈;由中国中原文化汇合西域其他文化因子融合而成的陕甘儒道释文化圈;由 草原游牧文化和喇嘛教相结合基础上融会其他文化因子形成的蒙宁西夏文化圈;由山地农耕 文 化与来自不同方向的汉族文化结合而成的巴蜀儒道释文化圈;由山地狩猎文化与外来屯堡文 化杂合而成的滇黔桂的多神崇拜文化圈。在中国西部的各文化圈之间,又由四线,即丝绸之 路、唐蕃古道、博南古道(亦称南方丝绸之路)、草原之路四条文化通道相联。这四条文化线 由古长安开始,向正西、西南、南、北辐射,将中国西部的四个文化圈和世界四大古文化区 衔接连贯为一个网络状的整体。
  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曾经是经济和文化相对发达的区域。西 部文化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腊玛古猿、元谋猿人、蓝田猿人证明这片土地曾 是人类起源的关键地区,大地湾遗址、半坡遗址、三星堆遗址与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则是 人类原始生活留下的浓重的历史痕迹。原始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生成胚胎,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历史上西部曾是繁盛之地。安史之 乱之后,西部社会经济文化受到严重摧残,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开始向东南地带悄然转移。几 千年的历史风云的激荡造就了生生不息的文化源脉,使这片广袤的大地上遍布辉煌灿烂的文 化遗存,古朴原始的遗址、蜿蜒起伏的长城、雄伟恢弘的王都、苍凉浑厚的城址、绚丽多姿 的庙宇、巍峨壮观的建筑、精美绝伦的石窟、瑰丽神秘的墓葬、古拙粗犷的岩画、浑然天成 的彩陶……从巍巍昆仑之巅到滔滔江河之滨,其间文物古迹、名胜景点灿若星辰,在我国列 入世界保护遗产27处中,西部就占了10个,就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而言,西部毫无疑问可以 称得上是三分天下而居其一。99座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中西部就有34座,占1/3;117处国 家级重点名胜区中,西部多达43处,1/3略强一点;而在75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西部共有221处,约占1/3。西部的地理空间是阔大的,西部的人文空间则是丰赡的。
  西部地区散居或聚居着51个少数民族,占西部土地面积的80%以上,占西部总人口的30%。 各 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是经过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积累而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文化之间有 它们的相通性,但也有各自的独立性和独创性,每一种文化的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 其它的文化所无法完全代替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和睦相处,长期并存,构成了世界上 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共生地带。西部地区语言丰富,几乎每个民族都保留有自己的语言, 而且语言类型多样,有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有汉藏语系的 藏缅语族诸语言。在宗教上,不仅存留着种类繁多的自然宗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而且 在长期的儒、道、释多重交融中产生形形色色的宗教类型和流派,并形成了民间广泛信奉的 以三教合流为特色的世俗化宗教。从自然宗教、儒教、道教、佛教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乃至 萨满教,在这块地域上交错并立着。所以西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文化生态上就具有多 样性。这些不同民族的繁衍生息过程中,根据自己所依赖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 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造就不同的文化传统,剽悍勇猛的民族习性,淳厚 质朴的民族风俗,异彩纷呈的民族节日,独树一帜的民族建筑,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闻名 世界的民族史诗,曲调悠扬的民族歌舞,色泽艳丽的民族绘画……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生 成于民族生活之中的民族文化,皆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这些 民族的文化历史和汉族一样悠长、一样重要和一样珍贵。历史上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相互 交融,不断发展,形成了特点鲜明、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艺术,使中华民族文化得以斑谰 多姿。这些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在这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文化背景下,必将产生新的变化 和有新的发展。
  西部是一个人文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这里不仅有各种历史文化遗址,还有各种不同民族 的人文景观、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以及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而这些具有多样性的文化资 源正是现代人所需要的,如不同文化的差异会增加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参与不同民族 形式的艺术活动,会给紧张的生活带来轻松与舒缓,名胜古迹的参观旅游会给人们增加自然 地理和历史知识。因此,在一些自然风景优美、人文资源丰富、民俗文化和艺术又富有特点 的地方,并不一定要发展与当地不适宜的工业,而应建成一个天然的生态博物馆,将一些珍 贵的文化遗产尽可能地原生态的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让旅游者在 参观这些文化遗产的同时,能在这些文化遗产所产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体验到其中的 内涵,并还能看到由这些文化流传并发展下来的现在的当地文化,这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 活的文化。在西部有不少地方可以建立这样的既不破坏环境又不破坏古代文化遗产和当地民 风习俗的生态博物馆。在西部一味地强调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增长,而无视文化传统的巨大作 用,不仅不利于开发的持续发展,而且有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的全面整体的进步。
      保护:开发的基点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每时每刻都有不少传统的土生土长的文化在消失。一种 传统的地域文化的消失,或许引不起广泛的注意,但当成批的文化群落都在相继消失以后, 人们才会幡然醒悟。以人为中心的观念正使生物圈内的文化种类正在递减,文化生态的毁坏 是人类历史的最大悲哀。众所周知,自然生态的破坏、自然资源的损耗,已使人类面临着种 种困境,但文化生态的毁坏、文化资源的减少的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涸泽而渔, 草枯而牧。在过去几十年中,西部既有成功的经验,但更多的却是教训。如新疆自治区的库 木吐拉千佛洞,就因为附近修建水库,使其陷于毁灭一旦的危险境地。大型基建使胜金口佛 寺遗址、洋海古墓葬、轮台古城、尼雅遗址中民居、塔里木盆地古墓葬遭到程度不同的破坏 。西部文物保护工作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而一些地方在利用文物发展旅游和地方经济方面 ,由于缺少文物部门的参与,毁坏文物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地方在旧城改造以及修铁路、 公路、铺设输油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很少考虑地面古建筑的保护,地下的古墓群更是 无暇顾及了。有些地方为了进行商业性开发,单纯追求旅游业的高利润,一窝蜂地修建高速 公路和娱乐设施,严重地破坏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协调性。西部的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 化的城市建设浪潮中,也追风逐潮,高楼林立、大厦遍地的城市失去了历史文化固有的内涵 。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不在于只保留几个景点,而是尽可能多地保留历史风貌。
  西部开发中最令人担忧的就是开发旗帜下的破坏,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修一些假的景观 ,人造的文物。有些庙宇景观和废墟遗址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要与那种荒凉的、幽深的、旷 远的大的自然地理环境融为一体,现代化的柏油马路固然方便了来往游客,却使文物与环境 协 调性被破坏了。汉墓本来是没有栏杆的,但有些不懂历史知识的旅游开发者,完全按照现在 的审美观念,画蛇添足地围上一圈汉白玉的栏杆,花钱费力不说,硬是把一个真文物变成了 一个假古董。陕北的黄帝陵是近年十分引人的一个追根寻祖的朝觐旅游区,环卫黄帝陵周围 的山很有讲究,分别被称为龙山、凤山、虎山、龟山,为了修一条公路就将一个山坡给铲平 了,人文景观的整体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文化环境的保护是第一位的,但对文化生态的保 护既要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又要有深远的文化眼光,文化资源保护是一个整体,怎样让文物 和它的历史、它的环境协调起来,而不是孤立地为保护而保护,这是应当十分重视的问题。 保护西部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使这两个环境相协调,保持它原生态的状况,这在开发 利用中是极为重要的。
  西部既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之地,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 底蕴和特色鲜明、样式众多的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西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 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应有之义。西部开 发涉及几十个民族,没有文化的沟通与认同,就会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引起不必要的民族纠 纷,甚至会影响到整个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鸿篇巨制的史 诗,绚丽古朴的服饰,轻曼刚健的歌舞,多彩多姿的节日,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回族的花儿 ,纳西古乐,东巴象形文字,藏区唐卡,南方铜鼓,草原赛马,高山天葬,彝族火把节,傣 族泼水节……各民族丰富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愈益受到世界的关注。 如何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已成为西部文化建设的重要课 题。在强调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就是保存人类文明的结晶,保存人类创造的文明足迹后,还 应 当强调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富生机活力的部分,没有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刻理解 和扶植保护,不仅难以全面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也难以完成建设新文 化的历史使命。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活力的源泉和体现,而体现文化多样性的我国民族 民间文化日益受到现代文化的挑战。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媒体文化的冲击等,使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土壤正在逐渐丧失。开发过程中对民族民间文化 保护得好坏,也就决定了开发的深度与广度。
  每一个民族群体,即使是人口甚微的各少数民族,都有同等的权利保持和传承自己所特有 的文化传统。伴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猛发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 及文化交流也迅速扩大。任何一个民族,如果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其特定的文化系统终将 走向单一化。社会文化群体的闭塞排他就像生物基因群落的故步自封那样,无自我改进和自 我更新,最终所面临的只能是种群的退化和堙灭。民族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强力冲击下 ,正以惊人的速度与现代文化融合或逐渐走向弱化,失去它固有的特色和个性,因此,要像 保护物种多样性那样保护西部文化的多样性,像关注自然生态那样关注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态 。有形的民族民间文化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而无形的民族民间文化则更是重视不够。其实 ,对许多少数民族来说,许多重要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如口传历史、表演艺术、风俗习惯 、节日及礼仪等,更是民族基本识别的标记,是维系民族、社区存在的生命线,尤其需要我 们加以保护。贵州率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苗族文化生态博物馆 ,并相继要在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仡佬族聚居区建立新的文化生态博物馆或民族文 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内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明显。聚居在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其文化 是一种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相对单纯的农业文明。也同样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文化生态,纳西 人建立了东巴文化研究所,翻译东巴经,对东巴古文化进行诠释和整理。民族文化生态的保 护与开发,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倘若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生态,其利用也就无从谈起 。而保护又是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开放性的保护,逐步调整民族文化对现代文化的适应能力和 消化能力,使民族文化在注入新的文化因子的同时,又不失去本民族固有的文化要素,并不 断地获得新的发展,民族文化在向现代文化转型时也就寻找到新的平衡,民族文化不仅没有 成为民族经济的障碍,反而使民族经济发展呈示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
      开发:发挥资源优势  物质生活的富有并不是人类的全部内容,人的精神生活有赖于文化环境的宽松,倘使失去 了人的精神的自由度,富足的物质生活将会导致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民族团结、边疆稳定 都系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和向心力。再则,人类精神生活高度的判断只能是文化气质的 ,而非物质实物的。我们认为,在一切可持续利用资源中,文化资源是最高层次、也是最具 开发价值的资源,文化资源是前人对一切可利用资源加以利用的结果,是历史演进过程中人 的智力资源的结晶。多样性的文化、多重性的知识系统、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为即将全面展 开的知识创新、知识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潜能,为具有高文化含量的新型人文经济的形成开 辟可观前景。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随着条件的变化,文化也会发生转型。西部文化以自然经济为基础 ,商品经济的介入必然导致文化转型。保护和传承并不是要把该地区人民同现代生活隔绝开 来,而应通过转型使当地人民适应工业文明、都市文明;通过创新和开发文化资源提高文化 的品位,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质的同时享受到现代文明。丽江原来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社会 ,现在纳西人利用文化优势闯出文化加旅游的路子,把自己的特色文化当作旅游商品推出, 真正迈向市场。通过书画、工艺品的制作,发展文化产业;对东巴文字进行整理,使之适合 于现代生活;创作东巴卡通片,促进文化建设;丽江古乐在整理、新创后走向世界舞台。西 部在文化方面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促成不同文化之间多重选择下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实现各 种文化互补中的优化和创新,开发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资源化的人文经济,乃 是西部腾飞的要津之一。文化的产业化不但可以使西部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使 西部获得可持续性发展,使西部所属的地方文化优势转化为地缘优势,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 优势。这种转轨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不是破旧立新,而是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的一种 自然延伸,故而少有阵痛,更不会以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其优势显而易见。文化资源的开 发与利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既保护和发扬了民族文化,又促进和发展了民族地区的经 济,一举两得,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在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中,文化景 观必须和创新型的文化活动、文化组织结合起来,才会成为新的有活力的文化动力源,才会 走上多种经营、综合发展之路。
  西部文化开发战略一定要结合国家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有关政策,要考虑地区尤其 是民族自治地区的特殊历史和人文景观,还应当注意结合和利用当地原有的“象征资源”, 例如语言、仪式、操演等等。少数民族在学习、适应、掌握和利用现代化物质和文化资本的 同时,一定会求助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说,他们要对传统文化的边界、政治经济的边 界、人格心理边界作重新调整,以求得在国际文化、国内主流文化和本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 某种“人文生态平衡”。西部地区是各民族的聚居区,有丰富的民间信仰,这些民间信仰对 保护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神山信仰、树木信仰、水神信仰,等等,这 些信仰对保护森林、水资源都具有潜在而不可低估的作用。西部还有一些宗教,比如佛教、 道教,也对保护自然具有积极的作用,佛教不杀生,这就对保护动物有利,道教崇尚自然, 讲天人合一,崇尚洞天福地,这也对保护环境有利。对这些有利于环保的隐性文化,不应与 其他落后愚昧的迷信活动等量齐观,而应当充分重视其精神力量和社会功用。与其通过政令 性的强制措施推行环保,不如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传统中与环保主旨一致的文化观念的作用, 恢复西部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将对西部开发产生重要影响,这既是文化发展面 临的机遇,也是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数字化生存并不是人类最理想的生活状态,物质生活 与精神生活的平衡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这就必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要求。在 西部开发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把文化产业放到一个战略位置,这是更具有现实性和可 持续性的。文化是双刃剑,先进的文化可以促使西部跳跃式发展,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西部 的深度发展。不可否认,由于历史原因,西部传统文化中还沉淀着一些保守封闭的因素,使 得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商品优势,传统的历史文化优势难以转变为综合创新 的新文化优势。西部的落后表现在自然生态的失衡,而其本质是人文生态的失衡。古丝绸之 路上曾经出现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后来却变成一堆废墟,这既是自然生态恶化所致,也是人 文生态没落所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只好弃城另迁了。因 而西部大开发中构建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要有勇气打破现有重经济轻文化的格局,在大开 放中实现文化大开发。从长远来讲,西部既要与现代社会进展相适应,又要保持特有的民族 文化个性,才能真正向前发展。西部大开发既担负着经济目标,也承载着文化使命。因为太 古老也将太沉重,过于深厚的文化积淀虽闪烁着历史久远的光辉,但必然又固执得可怕。所 以,可以预见,开发西部,就其本质讲必将成为一个再造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运动,或 者说是一次彻底的民族新文化运动。

参考文献:
  [1] 邹东涛.中国西部大开发全书(四部) [M].人民出版社,2000.
  [2] 方立.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3]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4] 焦雪岱,买买提·祖农主编.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 9.
  [5] 贾应生,等.中国西北地区社会现代化的困惑与出路[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6] 徐新建.西南研究论[M].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