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2016游戏手机版ios:中考思想品德知识点全程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10:09

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知识点全程解析

一、认识自我,培养品质,战胜挫折,沟通交往,尊重宽容

1、青春期的困惑(理解)。(1)青春期身体变化:①身体外形变化②身体内部器官完善③性机能的成熟等。(2)▲正确认识青春期心理矛盾:心理充满着矛盾。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也会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的阻力。(3)▲处理心理矛盾方法:可以向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自己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如听音乐、打球、聊天、写信等等。

3、产生烦恼的原因:①自我意识增强;②年龄代沟

4、 逆反心理(理解)表现: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好,我偏说那好;让我信这,我偏信那。危害:逆反心理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要求:为了不伤害自己最亲近的人,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要知道严是一种爱,要理解体谅父母的苦心。
1、认识自我的途径(理解)(1)通过自我观察(2)通过他人了解(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孝敬父母(理解):与父母关系不可改变:①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②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孝敬父母原因:①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成功,教我们做人。②孝亲敬长是我国优良传统。③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做到:①要落实到具体行为之中,要从小事做起。②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最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与父母交往的艺术:(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要宽容。

5、新型师生关系:(理解)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沟通的方法:主动沟通是前提。 A 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B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C 原谅老师的错误。D礼貌待师。  E 注意场合。 F 勿失分寸。

6、▲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 (理解)①意义: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合作团结的氛围。② 交往原则: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尊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注意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7、诚实守信(理解)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诚实的核心是“善”。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诚信守则:①坚持实事求是,②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要求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③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要求站在长远利益一边。④在情与法的冲突时,要求站在法律一边。

8、尊重、宽容他人(理解):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宽容他人:为人宽容,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9、▲交友的原则(1)平等互惠。(2)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3)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4)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6、▲发掘潜能的方法:①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②想象出一个更好的“自我”形象,③在实践中才能激发潜能,要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

2、调节情绪(理解)。 情绪最常见的有喜、怒、哀、惧。▲方法:①注意转移法。②合理发泄法。③理智控制法(自我暗示法、自我激励法、心理换位法、升华法)

7、做自己学习的管理者(理解)(1)学会自主学习(2)提高学习效率(3)科学安排时间(4)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习压力:(理解)①压力过大产生焦虑,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②压力适度可激发干劲、潜能,使我们表现更积极。

从容面对考试(理解):①树立正确考试观念;②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③增强自身实力。

3、怎样追寻高雅的生活情趣? (分析)①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②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③丰富的我们的文化生活。④提升情操为情感。情趣源于兴趣,情趣有高雅和庸俗之分。

1、挫折(分析):造成挫折的因素:自然因素(天灾)社会因素(人祸)人为因素(学校、家庭、个人等)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智慧。挫折的作用:挫折消极作用使人产生忧愁、焦虑、恐惧等心理。积极作用:意志坚强的人挑战挫折,获得成功实现生命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有利于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⑷自我疏导(其方法: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1、自尊和尊重他人(理解)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自尊和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尊重他人最基本的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要求: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具体原则:①善于欣赏接纳他人,赞美别人优点;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2、自信(分析)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都是以我为中心。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乐观、好奇、专注。▲培养自信方法:  ①发现自己的长处(自信的基础)②增强信心和实力,(实力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③做自信的中国人。

3、自立(分析):自立的表现见考标P24.培养自立能力:①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②多实践多锻炼。③主动告别依赖。④学会自主(自立的前提条件)

4、自强(分析)表现:在困难面前:①不低头,不丧气;②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④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作用: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方法: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②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③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5、坚强意志(分析):表现①目的明确,迎难而上(自觉性);②处理果断,行动坚决(果断性);③自制力强,胜不骄,败不馁(自制性);④顽强毅力,勇战挫折(坚韧性)。▲作用:①能有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②能走出失败的阴影。③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④能成就一番事业。磨励意志方法 ①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②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③善于管理自己。④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人生理想(理解):理想的作用: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能激励我们不断地超越自我,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家庭生活的一种目标,由于环境和自身条件局限,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实现理想的途经①需要我们对人生作出规划;②要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具体理想,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学会选择:①首先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收集信息,学会考虑目标的重要性和实现的可能性。②树立正确的选择观念,勇于选择,担负责任。③学会自己合理选择,享受成功快乐;④不断开拓创新,发展个人智慧发挥团队精神;⑤终身学习,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

 

二、责任、奉献、合作竞争,公平正义

1、▲责任(理解):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承诺来源:①对他人的承诺 ②分配的任务 ③上级的任命 ④职业的要求 ⑤法律规定 ⑥传统习俗 ⑦公民身份 ⑧道德原则

2角色及责任(理解):子女:孝敬父母;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朋友:忠诚,互助,互谅;陌生人:扶危济困;普通公民:位卑未敢忘忧国;社会成员: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

3代价与回报(分析):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知识和技能。代价: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会受到责备或处罚。

3、▲创建新集体(理解):①要有共同的目标;②要各尽其能,发挥特长,奉献集体;③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

4、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理解):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②集体保障个人利益,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③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5、关爱集体有哪些表现(理解):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③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6、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分析)①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②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③我们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做到 ①做责任的主人。②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承担责任的意义:自尊自信的表现,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走向成功的重要标志。

7、▲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理解)①艰苦奋斗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精神主要内容,在革命战争年代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扬光大。②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更需要大力提供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③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8、竞争(分析)积极作用: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提高自己的水平;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消极作用:产生自卑感;引起过分紧张和焦虑;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9、合作(分析)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科技的辉煌等,都是合作共享的结果。▲合作的作用能集聚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作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9、在合作中竞争(分析):①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②善于找准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于他人竞争;③认识到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不以成败论英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①合作与竞争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合作之中有竞争,竞争之中有合作。②竞争与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使我们每个人更快地进步。

10、▲在竞争中合作(分析):①“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体现“双赢”原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②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③要发扬团队精神。形成团队精神: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

11、公平合作(理解)“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推动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12、公平(理解)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公平包括:①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到的;②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公平作用:①社会稳定离不开公平;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才能充分调动社会人员的积极性,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推进社会持续发展。

13、面对不公平现象(理解),我们应该(1)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2)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3)崇尚公平,主持公道。

14、正义与公平的关系(理解)①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②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正义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正义感的具体内容:①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②而面对非正义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自觉维护正义:①从小自觉树立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意识,养成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②做有正义感的人。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应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三、生命健康权

1、生命健康权(理解)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首要的人格权。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非法禁闭、非法拘禁。关爱生命: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②生命既顽强,又脆弱,要呵护生命。③每种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要尊重他人生命。

2、如何珍爱生命(理解):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尊重和善待他人的生命,当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意放弃生命的希望,当他人生命遇难需要帮助,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做到:(1)任何时间,无论挫折多大,永不放弃生的希望。(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3)▲延伸生命的价值:①生命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内涵。②让有限的生命烦发光彩,不断延伸生命价值。这就就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回报社会,造福人类。让有限的生命拥有无限的内涵。

3、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特殊保护(理解):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济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①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有健康体魄。②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④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有处于安全的环境,是受他人的侵害,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成抛弃。⑤轻生与自残是违法行为。⑥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即使是大义灭亲,也不允许。⑦关爱生灵,远离暴力,遵纪守法,乐于助人。

4、我国保护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中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

四、辨别是非,自我保护,权利义务,法律保护,宪法法律

1、战胜不良诱惑(理解)不良诱惑有:金钱、网吧、游戏、黄赌毒、邪教等诱惑。▲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具体方法:避开诱因,婉言谢绝,提高自制力,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

2、网络(理解):网络交往特点:突破了传统交往的限制,扩大了交往领域对象,改变了交往方式,丰富了人生经验。网络具有两面性是把双刃剑。网络具有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利: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求助求救,弊:如果沉迷于网络,就会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诱惑欺诈,容易受到不健康内容的影响,导致违法犯罪。▲自我保护:(1)提高安全防范意识;(2)提高辨别觉察能力;(3)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文明上网: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上网更要遵守法律。

4、防范侵害,自我保护 (理解)(1)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侵害的前提)(2)用智慧保护自己(3)用法律保护自己。▲自我保护的方法有: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时,有能力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没有能力将其制服的,利用周围环境机智求救,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人身安全第一,将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利益。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1、法律(理解)含义: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规范。▲显著特征: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我国法律的作用:①规范作用;②保护作用。

2、依法治国(分析):含义: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意义: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要求

3、宪法(理解)构成:1982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大法: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7、犯罪(理解)含义: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①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特征)。②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预防犯罪(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等一般违法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要认清犯罪的危害,防患于未然,那种认为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如何加强自我防范:①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依法自律②加强修养,践行道德,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③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不良习气。

公民的基本权利(分析):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依法获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儿童、老人、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公民的基本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保守国家秘密;③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④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⑤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⑥依法纳税。

8、▲如何履行义务教育的义务:①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③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初中生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包括自己的家长。同时,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中途缀学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处罚。义务教育(分析),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法》是法律保障。▲义务教育特征①强制性;②公益性;③统一性。

受教育(理解)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现代社会应具备终身受教育的观念。

10、▲人身权利(理解)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其中人格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人格尊严权(理解)包括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肖像、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侵犯名誉权的行为①侮辱、诽谤、新闻报道失实、诬告。 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侵害肖像权行为: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保护隐私意义:是人独立自由的需要,是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隐私权的内容:私人生活安宁权、个人信息保密权、私人通信保密权。

财产财产包括: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维护财产所有权的方式: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公民可以请求法院维护自己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方式有:①确认财产所有权。②返还原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5、▲继承(理解)遗产: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的合法财产,必备的条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16、▲法定继承人(理解)范围: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人不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没有或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人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最大优点按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愿处分财产。

17、智力成果(理解)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智力成果权,也就是知识产权。它是法律上确认和保护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精神领域创造的“产品”所具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商业秘密权等。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

16、▲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理解)①安全权;②知情权;③自主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⑤依法求偿权;⑥结社权;⑦获得教育权;⑧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⑨监督权等。消费者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维权方式: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关仲裁。⑤向人民法院起诉。

17、合理消费:①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②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③适度的消费节俭。④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后,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追求。

18、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是未成年人维权的最有力武器,非诉讼维权是常用的手段,诉讼维权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诉讼分刑事、民事、行政三种诉讼。

19、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24、政治权利(理解):内容: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根本的首要政治权)②批评、申诉、控告、检举权③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行使建议和监督权: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督。④要依法进行。

我国的政治制度:(理解)人民如何当家作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利机关。主要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25、▲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分析)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即是享爱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正确地行使公民权利(分析))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26、▲如何忠实履行义务?(分析) 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五、文化、教育、科学、精神文明

1、▲如何面对世界文化差异(理解):尊重差异,加强沟通,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①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②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③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中华文化更具生机和活力。

2、中华文化(理解):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民族精神(分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特点: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抗震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怎样培育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②我们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③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作用意义:始终是鼓励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和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分析):地位: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保证。指导思想: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基础工程。)▲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6、▲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分析):①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实意识为重点。②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③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发展教育和科学(理解)只有把教育和科学搞上去 ①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实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效形式:①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创三优”活动: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②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

和谐社会:基本内涵(理解):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科教兴国战略(分析):重要性: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③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④教育决定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的最根本事业。必要性:中国科技的现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定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如神州六、七号,嫦娥二号等,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怎样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①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①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②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③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自主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④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要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六、国情、国策、战略、经济、环保、科学兴国

1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2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党的基本路线(理解):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意义: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5、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6、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7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①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8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理解)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9、“一国两制”(理解) 含义:“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保持了繁荣稳定,证明了“一国两制”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怎样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②两岸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③我们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决不动摇;④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⑤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⑥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⑦两岸统一是中华复兴的历史必然,一定能实现。

10、对外开放的必要性: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②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的意义: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理解):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12、计划生育(分析)必要性: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意义: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3、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①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②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③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

14、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分析):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5、我国的资源特点: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16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分析):①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②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17可持续发展(分析)含义: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必要性: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1、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2共同富裕(理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3国有经济(理解)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因为:①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②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③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④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⑤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24、集体经济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25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原则: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确立的依据: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26、▲小康: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②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④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⑤对外更加开放;⑥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