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 比卡丘模型:诸葛亮南征:千古演绎的辉煌征程_云南_大理旅游攻略/图片/游记/地图-快旅网kuailv....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6:40:26
在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流传着诸葛亮的故事。如傣族,传说其特有的竹楼就是仿诸葛亮的帽子而建造的;布依族,其“三月三…‘闹水”节,也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兴起的。云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诸葛亮的传说呢?这得从诸葛亮南征说起。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今山东沂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青年时代即知遇于刘备,上著名的“隆中对”,帮助刘备击败曹操,入蜀 ,形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刘备死后,他又辅佐后主刘禅,多次北伐中原,欲统一全国,兴复汉室。诸葛亮南征,就是发生在其北伐前的一件大事。

  一

  东汉末年,所谓的南中地区就是指益州郡(以滇池地区为中心,包括今滇中和滇东地区)、永昌郡(今滇西和滇西南地区,治所在今保I山,一说在今施甸)、越篙郡(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包括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的广大地区)、群柯郡(包括有今贵州大部、四川东南部和云南南部部分地区)和犍为南部都尉辖地(后改为朱提郡,今云南昭通一带和贵州的毕节等地区)。这一片地区是所谓西蜀的后院,在经济上、战略上都有很大的价值。诸葛亮在初见刘备时,给刘备作的战略分析(隆中对)中,就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荆州乃今两湖地区,益州不是前面提到的益州郡,而是益州部,即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地区。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则主要指要处理好和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关系。这说明诸葛亮很早就注意到了南中地区重要的战略价值。后刘备入蜀,初步实现了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即“跨有荆、益”。接下来,关羽领荆州之众北攻襄、樊,连得胜利,曹操甚至有迁都以避其锋的想法。后孙权遣吕蒙袭了荆州,杀了关羽。刘备亲率军东征复仇。又被陆逊打败,刘备也病死于白帝城。这是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的事。诸葛亮隆中对的设想,可以说已破灭了一半,蜀汉政权僻处于四川盆地,在三国中是最局促的。这个时候,南中地区对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就更有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汉武帝开南中设郡县以来,有大量的内地移民来到了南中地区,他们和当地的少数民族一起共同开发,使南中地区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南中地区距当时的中心地区太远,民族情况又复杂,封建王朝对其的控制较为困难,不得不在当地汉族移民中扶持一批人作为自己的统治支柱,这批人逐步发展,就成为所谓的“大姓”,成为南中地区重要的政治力量。到东汉末年,全国大乱,军阀}昆战,他们便趁机和少数民族的首领(所谓的“夷帅”)相互联结,把持了南中地区的大权。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以后,设床降都督,先后以邓方、李恢等为都督,驻在朱提郡的南昌(今云南镇雄,一说在今贵州毕节),总摄南中数郡的安抚治理事。但其时蜀汉政权草创,无暇南顾,除了朱提以外.床降都督对南中地区的统治只具形式,并未能深入,南中的广大地区还是为大姓势力所直接控制。

  当时三国鼎峙,各国争夺激烈,孙吴就插手南中地区的事务,委任大姓为当地官员,以牵制蜀汉的力量。大姓在复杂的政治形势下,也各自寻找政治上的靠山,企图保持和扩大自己的势力。在益州郡,大姓雍闽内结夷帅,外联孙吴,将蜀汉政权任命的太守正昂杀害,继任太守张裔被其缚送江东给孙吴邀功;在群柯郡,朱褒为郡丞,领太守事,也反蜀,杀上级派来巡视的官员常房;在越揭郡,夷帅高定元自立为王,杀蜀之将军焦璜。蜀汉任命的太守不能到郡,只能遥领。当然,也有和蜀汉政权合作的大姓,如永昌郡的大姓吕凯就和郡丞王伉保境安民,多次拒绝了雍闽等人的威胁利诱,但他们孤悬边外,和蜀汉的联系为雍闙所阻。如此,蜀汉政权在南中地区不仅连名义上的统治也难以维持,战乱甚至可能波及到蜀汉政权统治的核心地区。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平定南中地区,诸葛亮不要说出兵北伐以兴复汉室,就是稳定对蜀中的控制也很困难。因此,诸葛亮在刘备死后,花了三年时间安定内部,练兵屯粮,做了充分的准备后,于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天,兴师南征,准备一举解决后顾之忧。

  诸葛亮部署南征,分兵三路,以李恢率军攻益州郡雍闽所部,以马忠率军击群柯郡的朱褒,自率大军亲征最跋扈的越蒿郡的夷帅高定元。由于现在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记载不够详细,对诸葛亮南征的路线,学术界历来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自秦汉以来,从四川成都到南中地区,主要有两条交通路线,一是从四川邛徕而下,渡大渡河到越嵩,这就是汉代所谓的牦牛道,再从越蒿南下,渡金沙江,到云南姚安一带,再到滇池地区或洱海地区,这条道即唐代的清溪关道。另一条则沿岷江而下,至犍为,再从犍为南下朱提,从朱提到滇池地区,这一条线路就是秦汉时著名的五尺道,到唐代被称为石门道。

  在两汉时期,牦牛道是一条连接成都平原和南中地区的交通干线,封建王朝发兵南中镇压当地民众的反抗,见于记载者,很多都走这条路。诸葛亮南征,首先打击的是越蒿郡的夷帅高定元,再从越嵩南下平定益州、永昌等地,因此。不少人就以为,诸葛亮南征,走的就是牦牛道,从邛徕直到越篙,平定越嵩郡后,又直接南下,在今元谋渡金沙江,再和由平夷(今贵州毕节)而来的李恢和由群柯而来的马忠等会师于滇池地区。

  著名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方国瑜先生不同意上述的看法。他经过对大量史料的钩沉稽隐,排比研究,认为在东汉后期,由于当地少数民族牦牛羌反抗东汉王朝的压迫,举行起义,这条路就被阻塞了达百余年之久,直到三国时张嶷来任越篙太守,才招徕牦牛羌,恢复了这条从成都到越嵩的大道,而这个时候已经是蜀延熙三年(公元240年)时的事了,距诸葛南征已十多年,因此,诸葛亮南征不可能走牦牛道,而是另有进军路线。这条路线就是安上水道。

  安上在汉时是越篙郡的一个县,约在今四川屏山县西120里之新市镇,有水路可直通越嵩。当时蜀汉政权所任命的越蒿大守无法到郡,就驻在安上,故此地成为蜀汉政权经营南中地区的重要据点。诸葛亮南征,是由成都南下,至金沙江边的焚道(今四川宜宾),以焚道为交通要冲,在此分兵:李恢率军直取益州,马忠东击群柯,诸葛亮则率大军沿水路至安上,再从安上溯水而进,。直取越蒿。

  诸葛亮从安上出发,顺马湖江而上,至卑水县,距越蒿三百里,屯兵不进。因为高定元的兵力分散驻守在各地,诸葛亮希望能等待高定元纠合其军队,一举歼灭。果然高定元中计,将各地的军队调集在一起来和诸葛亮决战,结果连战连败,高定元被杀。诸葛亮趁胜平定了越蒿郡。益州大姓雍闽来援高定元,和高定元的部属发生冲突,高之部属袭杀雍闙,雍闙部下便拥孟获为主,退回滇池地区。

  平定越嵩后,诸葛亮移师南下,进一步平定南中地区的反抗势力。这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的“五月渡泸”。泸即金沙江。关于渡江地点,有人认为是从元谋渡江,有人认为是从蜻蛉县(今云南之大姚、永仁)一带渡江,因为这是汉代越嵩通往滇池地区的益州郡和滇西的永昌郡的大路。诸葛亮渡江后的行程不见于记载,方先生认为今保山一带有大量诸葛亮的传说,诸葛亮可能曾至永昌郡安抚。但从战事的发展来看,诸葛亮军进击的主要目标是孟获所率的益州郡的地方势力,渡泸后其兵锋应指向滇池地区,平定滇池地区以后,诸葛亮很快就回师北返,不太可能有时间再西行至一直忠顺于蜀汉政权的永昌地区安抚。

  其他两路军队的路线,马忠从焚道进攻群柯郡之朱褒,击杀朱褒后,即留屯群柯驻守,并未来滇池会师。李恢从焚道进攻益州郡,在滇东一带被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所围困。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峙,李恢趁懈进击,大败当地武装,进军滇池,和诸葛亮会师。

  诸葛亮从南中地区回师成都,是在当年年底,是从滇池经味县(今曲靖),再到汉阳(今贵州威宁),再回焚道,折返成都。这就是诸葛亮南征的大体路线。云南很多地方留下的诸葛遗迹,应该说大多是人们为怀念诸葛亮而传出的附会之说,不足为史家所征信。

  二

  诸葛亮南征中最著名的战事就是“七擒孟获’’了。读过小说《三国演义》的人对书中描写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一定都津津乐道。的确,小说的尽情渲染做为艺术给了我们极大的享受,但是历史上真的有七擒孟获的事吗?

  现存记载诸葛亮南征事最早、最直接的资料是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但该书记事简略,并没有提及诸葛亮南征的具体战事。在南征后100多年即公元4世纪中后期写成的两部历史著作《汉晋春秋》和《华阳国志》里,都提到了诸葛亮七擒孟获之事,《汉晋春秋》这样说:

  “

  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克捷。闻孟获者,为胡汉所服,募生致之,使观于营阵之间,而问之日:“此军若何?”日:“不知虚实,故败。知之,定易胜也。”之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日:“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华阳国志》的记载略同于上。可见,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就有七擒盂获的故事在流传,并且为史家所记录。接着,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用了《汉晋春秋》的说法,到了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在编写巨著《资治通鉴》的时候,也完全使用了上述的资料。后来还有人甚至专门做过七擒七纵的地点的考证,如清初冯鞋作《滇考》,述七擒孟获之地:第一次在白崖(今弥渡);第二次在银坑豪猪洞,诸葛亮进军破擒之,在今邓川东;盂获又逃到佛光寨,约在今漾濞,诸葛亮从山后进军,遇毒泉,得苗药方解,又破孟获;又纵孟获北走纠众迎战,从点苍山出发又擒住了他;又放孟获南走庆甸,庆甸乃孟获旧属,感诸葛亮的仁德,缚孟获/ti降;再释,盂获计穷,西走骠国(缅甸古国名),引兵来战,在今保山的潞江边被诸葛亮打败,孟获又被俘;再释之,孟获找了缅夷、木鹿等国,借藤甲兵来战,不畏刀剑,诸葛亮计诱其入山谷中纵火,全歼了藤甲兵。如此凡七次,从洱海一带一直打到缅甸,孟获才最终降伏。冯骾的这一考说主要是根据流传的诸葛亮故事而作的,并无文献史料的依据,但可以说,在过去一千多年里,史学家们大都认为七擒孟获是真事而很少加以怀疑,《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不过是加以艺术的加工罢了。

  到了近代,很多人开始对此表示怀疑。有人写了《孟获辩》一文,否认有孟获其人,更没有七擒七纵这样的事,认为皆是后人附会出来的。可是,《华阳国志》里有孟获其人的很多事迹,还记其为诸葛亮请至成都,任命为御史中丞(管监察的官名)。盂获是益州大姓,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因《三国志》没有提到孟获,就说没有其人,显然是不恰当的。

  但是,从上面诸葛亮南征路线的考订,我们也应该看到,诸葛亮南征的主要战事是发生在越蒿一带,在此即歼灭了南中反抗势力的主力。后来南下是一路穷追,应该没有发生大的战事。所以《三国志》主要记了越蒿的战事,而对南下渡江后则很少记载。并且诸葛亮在南中停留的时间很短。春天出兵,冬天回到成都,还不足一年,如从其‘‘五月渡泸”算起,还不到半年时间。姑且不论有没有七擒七纵的必要,仅就时间而论,也很难完成这件事。方国瑜先生认为,“诸葛亮平定越嵩,渡泸水追击,孟获屡败退,凡七战,至滇池,孟获乃降。事盖如此,战地不详。”此乃平允之论。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史籍记有七擒孟获的故事呢,从文献中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三国志》裴松之注中提到:马谡(就是失街亭被诸葛亮斩了的马谡)南征前对诸葛亮说:“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愿公服其心而已。”诸葛亮采纳了他的意见,‘‘赦孟获以服南方。”孟获是继高、雍被杀之后率领南中地方势力抵抗蜀汉的首领,多次和蜀军作战,其人也深得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信服。诸葛亮得盂获而不杀,是表示和南中地方势力和解,故后人就传出了“七擒孟获”的故事,载之史乘,而为大众所信,又附会出很多七擒孟获的遗迹来。这大概就是历史的真相吧。

  三

  诸葛亮在战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南中地区的治理,直接影响到了南中地区在接下来的几百年的社会发展。战后,诸葛亮首先对南中地区的行政区划作了调整。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割越嵩郡之南部和建宁郡之西部新设云南郡(大体以洱海区域为中心),割群柯郡之南部为兴古郡,加上犍为南部都尉改置的朱提郡,和越筒、群柯、永昌,合称南中七郡,移康降都督于味县(今曲靖),统辖南中地区。 以云南为主的南中地区第一次得到了高级政区(当时是州,元以后是省)的地位,尽管还是一种特别的行政区,但之后西晋统一全国,就在南中地区设置了宁州,和全国其他地方 的行政建置统一了起来。

  诸葛亮对南中地区的治理,主要依靠当地大姓的力量,并没有专门留驻军队。他任命南中的大姓李恢为床降都督、建宁太守,吕凯为云南太守,以当地人为当地主官,这在当时是没有先例的。他还将反抗的少数民族分给大姓为部曲,使大姓的私人武装合法化,成为蜀汉政权在南中地区统治的基础。大姓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另外一方面,诸葛亮从南中地区选调少数民族中的勇士人蜀,成为蜀汉北伐中原的精锐部队,“所当无前,号为飞军。”一些有威望的大姓也征调入蜀做官,如盂获、爨习、孟琰等人都到了成都为官,有的还参加了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还从南中地区征调大量物资以充实国用,所谓“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南中地区成为蜀汉政权的大后方,为北伐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文献还记载,诸葛亮还赐给各少数民族的首领“瑞锦铁卷”和绘有天地日月、官府、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向官府进贡的图卷。大概这是诸葛亮用图像的形式,将少数民族对蜀汉政权应进的贡赋与少数民族首领做了某种约定,这就可以避免过去贪婪的地方官吏对各民族的苛虐。

  有的人批评诸葛亮在南中地区的民族政策,认为诸葛亮扶植大姓势力,对少数民族进行残酷的剥削。这种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当然也是对的。但是我们如果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上来分析,就可以发现,诸葛亮虽然扶持了南中大姓的势力,但是由于其施政的平允,并没有激化民族矛盾。史书上说自后至蜀汉灭亡,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一直没有反抗,这是有夸张的地方,但是,南中地区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大的起义和反抗,也是事实。诸葛亮也有其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要其完全奉行民族平等的政策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南征后,本来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的南中地区得到了平稳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不能不说是诸葛亮政策的成功之处。更何况当时蜀汉政权忙于北伐,如果采取措施来打击大姓势力,势必在南中地区引起新的战乱,这也未必是南中各族人民所希望的。

  诸葛亮的南征,打击了当地的割据势力,巩固了蜀汉政权对南中地区的统治,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南中地区的民族矛盾,使南中地区得到了一段和平发展的时间。这在南中地区的各民族心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记忆。这些记忆一代代流传,又一代代的加工,并随着民族间的交流,更广泛地得到流传,形成了今天流传在云南为数众多的诸葛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