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论破大结局:不为石油——为什么美国下一目标锁定伊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47:42

不为石油——为什么美国下一目标锁定伊朗?  

2012-01-15 09:08:12|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不是为石油——

为什么美国下一目标锁定伊朗?


作者:一天到晚打麻将 转帖:wanshi
讨论对伊朗的军事打击,首先得搞清楚对伊朗动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听媒体和政客的言论,我们很容易陷入很多的伪命题之中。
美国的高明之处,在于其从来就是将其最高的战略目标隐藏在一层层的堂而皇之的意识形态说辞之后。如当初打伊拉克,表面理由是萨达姆拥有大杀器,这个当然是用来骗国际无知P民的。而大多数的人,都会心照不宣地认为美国的目的是伊拉克的石油。但美国呢,却堂而皇之地否认。美国政府只用几句话就把那些反战分子驳了回去—— “说我们是去抢石油,我们一没有占有伊拉克的油田,二也没把油运回美国。甚至美国的石油公司在油田竞标时,也没占什么便宜。更主要的是,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油,美国国内的油怎么还更贵了呢?

  那么美国占领伊拉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一些精英人士反对阴谋论,往往就会用一句地缘政治(Geopolitical Reason)的话含糊过去了。这个地缘政治原因到底是什么,他们又可以拿出诸如维护地区的稳定,全球大民主计划的推广,阻止恐怖主义的泛滥等等,总之是美国自己的说辞版本讲得你团团转。
    
    其实美国的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油,只不过不是为了公开抢油,也不是为了搞便宜的油,这种目标太笨。美国的真正目标并不是直接抢油,而是为了控制伊拉克的这个油可以卖给谁,不可以卖给谁。这才是美国要控制中东地区的真实目的。
           要达到这一目的,伊拉克只是第一步,利比亚是第二步。如果下一步再把伊朗拿下,那么海湾石油资源就全在美国的控制之下。到那时,任何国家如果不愿出让更多的利益给美国,和美国翻脸,都必须先想一想,美国如果施压要求欧佩克、海湾国家都不卖油给它,后果会如何?         对于中国来说,如果没有中东的油,如果再进一步美国屯兵南海后,将南海海路封杀——那么中国经济的能源和生命线就被一剑封喉了!只有陆上俄罗斯一条路了。而俄罗斯的未来可靠吗?
        所以说,伊拉克问题,伊朗问题,本质就是中国问题。        因为美国很清楚,中国的威胁,才是最大的挑战。伊朗的核问题,对以色列来说,是关乎其生存的问题,但对美国来说,仅是次一级的问题。而对中国来说,伊朗问题,是关乎未来国运和生存命脉的核心利益问题!
  但是,美国已经陷入两场战争,连年财政吃紧,债务突破底线,失业居高不下的当前形势下,再发动一场对伊朗的战争,难度确是不小。所以决策层的路径选择很有讲究。目前看来,可能只有一个选项。
  
  最近美国正在悄悄进行一场舆论攻势。高明的是,这些媒体和专家们,可以用虚拟的理由合乎逻辑的推演,利用巧妙的结构安排,来诱导国际社会接受他们所期望的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以色列可能不经美国的默许,私自对伊朗动手。     诚然,美以之间不仅有表面上作戏般的不和,也确有实质上的利益和战略分歧。但绝不会有以色列可能不经美国的默许,私自对伊朗动手的可能。许多人目前还是将信将疑,所以这场舆论引导非常重要。
      其实今年如果美国最终对伊朗动手,最佳选择就是由以色列先发制人,美国作无辜无知状。在轰炸目标完成后,伊朗不敢直接对美报复而会先对以色列报复。此时美出面劝说以色列克制不要再反报复,同时警告伊朗适可而止,不要扩大事态,否则将被打回石器时代。
     如果伊朗屈从,则达到摧毁其核潜力的目的。如伊朗非要你死我活地斗下去,那就全面开打、大打。到那时,美国国内会觉得美国也是被动卷入,也就没多少人会反对了。

美国人推演伊朗战争
来源:http://mil.m4.cn/1148224.shtml  
  美国前资深情报官菲利普—吉拉尔迪2012年1月在“反战”网站(antiwar)撰文,推演美国与伊朗战争一旦开始将如何进行。         文章认为,双方战争很可能是由一次小冲突引起,随后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进而引发与美军交火。根据模拟,伊朗会使用俄罗斯防空系统击落以色列来袭飞机,使用中国制造的巡航导弹击毁美国的航母以及主力战舰,同时在西方多个城市发动袭击制造恐慌。在此场景下,美国将威胁伊朗如果不停止攻击并投降,将会对伊朗动用核武器。
  
  在伊朗问题上,尽管奥巴马总统曾承诺会为伊朗敞开对话大门,但是他却食言了。他拒绝了伊朗的对话倡议,甚至不愿意和伊朗进行任何水平的谈判。最近美国对伊朗银行系统实施的制裁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战争举动,特别是在伊朗没有任何宣战行动的情况下。未来美国还可能针对伊朗能源进口领域施加制裁,而这种举措会使伊朗经济受到重创。目前已经有迹象显示伊朗政府迫于民众压力需要采取措施应对这种局面。其措施可能会是必然不会有好结果的对抗美国海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必要推演一下可能会爆发的美伊战端。
  
  美对伊朗战争推演的文章继续说,美伊战争很可能是由一次小冲突引起,而其中可能会出现伊朗革命卫队的小型武装舰艇的踪迹。尽管通常人们把霍尔木兹海峡视为国际水道,但伊朗则宣称该海峡近半位于其领海之内。为应对日渐加紧的制裁,德黑兰宣布,其有权决定谁可以使用这个海峡,并称伊朗会采取措施,禁止美国战舰进入霍尔木兹海峡。美国“英格拉罕”号导弹护卫舰在伊朗南部港口城市布什尔附近巡逻,遭遇伊朗革命卫队小型舰艇,在被要求停航之后表示拒绝。伊朗指挥官无视上级领导有关遭遇美国海军时后退的命令,向“英格拉罕”号护卫舰发射火箭推进式榴弹。美军护卫舰密集阵(Phalanx)近程武器系统立刻发炮回应,摧毁了伊朗革命卫队的舰艇。期间,伊朗全体舰员罹难,美军2人阵亡,4人受伤。
  
  美对伊朗战争推演的文章称,事件发生后,“约翰?C?斯坦尼斯”号航母舰载战机即刻起飞,摧毁了被毁伊朗舰艇母港。奥巴马总统召开新闻发布会,将伊朗此举称为战争行为,并发誓竭尽全力支持美军在中东地区的行动,但并未表示对伊发动全面战争。联合国安理会仓促召开会议,会议期间针对是否对伊采取克制态度进行了投票,结果17票赞成,只有华盛顿投了反对票。在联合国大会上,只有美国、以色列、密克罗尼西亚和哥斯达黎加支持对伊采取军事行动。
  
  美国内部对伊发动军事行动的情绪不断高涨,以色列趁机针对伊朗核设施发动攻击。攻击导致伊朗布舍尔核反应堆被毁,现场13名俄罗斯技术人员死亡。此外,伊朗纳坦兹核研究设施的地面建筑也被夷为平地。期间,俄罗斯向伊朗提供的防空系统击落了6架以色列飞机。对于以色列的攻击,华盛顿并未接到事先通知,但攻击之前其确实了解到一些情况,并且知道未来有事情要发生。其没有试图阻止以色列飞机进入伊朗领空。
  
  美国国会及媒体支持以色列,要求美国对伊开战。美国众议院一项法案呼吁白宫采取军事行动,支持以色列。此外,参议院一项类似法案仅有两票反对。虽然奥巴马有所犹豫,但仍批准针对伊朗展开局部进攻,直接针对伊朗军队、核设施,以及伊朗革命卫队重要设施发动攻击。在最初的几天里,美空海两军压倒性的优势摧毁了伊朗主要空军、海军和陆军基地。伊朗革命卫队设施,以及核研发机构遭到彻底破坏。局部进攻很快发生改变,美军利用战略轰炸机,投放了重达3万磅的“Big BLU”巨型钻地弹,攻击伊朗地下实验室和处理中心。其利用智能武器毁坏通信中心和指挥控制设施,但却避开了人口密集中心。尽管如此,战争仍造成了大量伊朗平民伤亡,因为许多目标核设施都靠近城镇或位于城镇内部。伊朗基础设施也会受到攻击,特别是靠近重要核研究中心和军事场地的桥梁、公路和发电站。
  
  美对伊朗战争推演的文章称,美对伊朗战争推演的文章称,面对美军的进攻,伊朗奋起反击。在近十年的准备后,德黑兰已成功隐藏并强化了其许多军事与核设施,其中大部分未受战争波及。在阿曼湾行动的美海军“斯坦尼斯”号航母会不幸被一枚中国制造的“蚕 式(YJ系列)巡航导弹击中——该来袭导弹飞行高度低,成功了突破了航母的防空网。之后,“斯坦尼斯”号退至巴林港口。在伊朗革命卫队小型舰艇的“蜂群”攻击下,美海军另外3艘补给舰也被击中,并严重受损——伊朗的这种攻击行动与二战期间日本神风特攻队不无相似之处。来袭伊朗舰艇均被歼灭,但五角大楼拒绝透露美国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
  
  战争打响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生亲伊暴动。在黎巴嫩南部,真主党向以色列发射大量火箭弹,打击特拉维夫市,致数百名以色列人死亡。以色列做出回应,轰击黎巴嫩和支持攻击行动的叙利亚。伊朗还利用升级后的Shahab-3导弹袭击以色列,造成更多平民伤亡。以色列国防军全面动员,并向北部边境派遣部队。叙利亚和黎巴嫩也调动了自己的部队。巴格达的暴动者袭击美国大使馆,美国大使馆则要求伊拉克政府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但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却称情况已经失去控制,不予回应。伊拉克民众举行大规模示威,要求国家与伊朗一起,共同反击美国。
  
  美对伊朗战争推演的文章称,什叶派与伊朗呼应,破坏沙特东部油田。沙特安全部队击毙数百名暴乱分子。从科威特出发的油轮遭到“蚕式”导弹攻击,被迫停在浅水区以免沉没。还有一艘他油轮则触到水雷。伦敦劳合社的保险公司拒绝为任何通过波斯湾的油轮投保,称战争期间发生的损失并不在保险范围内。中东地区石油运输完全中断--占世界石油运输总量的1/4--每桶油价飙升至300美元。华尔街因此蒙受20年来的最大损失,道琼斯指数暴跌900多点。
  
  美国要求伊朗停战,但遭到德黑兰拒绝。两天后,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被听命于德黑兰的贴身护卫暗杀。巴基斯坦宣布在冲突中保持中立,命令美国大使馆减少50%的人员,包括在巴中情局站站长及其副手。阿巴两国陷入混乱,巴国军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关闭与阿富汗的边境。北约要求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开始撤出在陷入阿富汗的空军和多国部队,留下了很多武器和重型装备。
  
  美对伊朗战争推演的文章称,北约部队撤离后,塔利班支持的民兵组织占领喀布尔和坎大哈。阿富汗要地马扎里沙里夫(大部分为什叶派)宣布自己是伊朗的一部分。贝鲁特政府会解散,真主党组成新政府。伊朗发射大量“蚕式”导弹,破坏沙特东部油田。沙特和阿联酋向德黑兰发出紧急外交信息,宣布他们在战争中的“中立”立场,不会以任何方式帮助美国。科威特也会发出这种信息,而埃及志愿者则在与伊朗边境处的西奈集合,要求开罗采取措施,支持他们的黎巴嫩的阿拉伯兄弟。科威特拒绝允许美国使用其在多哈军营的兵力和物资打击伊朗。在巴林,大量什叶派民众罢免国王阿勒哈利法,成立新的伊斯兰共和国,迫使美国第五舰队放弃其在该区唯一的安全基地。道琼斯指出再降低1000点。
  
  美国试图让中国和俄罗斯与伊朗进行调解从而结束这场战斗,但是中俄拒绝给美国帮忙,声称在事前已经表示过反对意见,但指出有许多同胞在美国的攻击中死亡。伦敦、华盛顿、纽约和洛杉矶纷纷发生自杀性爆炸袭击。虽然这些袭击因为计划不周只造成少量伤亡,但是却引起恐慌使,使公众要求各自政府采取相应措施。美国告诉伊朗政府,若再不停止反抗,便使用核武器攻击既定目标。印度和巴基斯坦被美国的这一威胁吓到,要求各自核部队进入高度警戒状态,以色列也选择这样做。俄罗斯与中国也在提高他们的战备水平,应对这一危机。
  
  美对伊朗战争推演的文章称,伊朗仍拒绝投降,伊朗人民纷纷在政府附近集会。美国公众呼吁政府采取措施。随着霍尔木兹海峡的持续关闭,石油价格继续激增,石油供应稳定性受到质疑。在波斯湾巡逻的另一艘美国舰船因自杀式爆炸袭击严重受损。位于该地区的所有美国使馆都受到攻击。雅加达(印尼首都)、吉隆坡(马来西亚首都)以及达卡(孟加拉首都)发生反美骚乱。美国位于巴基斯坦卡拉奇市的总领事馆被洗劫并焚毁。美国海军陆战队开火,造成40名美国人以及大量巴基斯坦人丧生。
  
  尽管没有发生新恐怖袭击事件,但处于红色安全戒备下的美国城市居民却心生恐慌。美国国内航空旅行量下降50%以上。华盛顿采取防范措施,大量逮捕美国穆斯林领导者。按照军事委员会法案以及20国防授权法案的规定,一些反战积极分子被关进包括关塔那摩在内的军事监狱。以色列继续遭到来自黎巴嫩的轰炸。为阻止这种攻击,以色列选择空袭黎巴嫩,但收效甚微。之后,以色列政府垮台,由前外长阿维格多o利伯曼带领的极右政权上台。暴乱动摇约旦河西岸和加沙,迫使巴勒斯坦总统辞职马哈茂德o阿巴斯辞职并逃往巴黎。哈马斯组建临时政府。印度威胁称,如果巴基斯坦的核武库出现任何安全问题,新德里便会攻击伊斯兰堡。
  
  美对伊朗战争推演的文章称,美国使用一枚中子型炸弹攻击位于纳坦兹的伊朗主要核研究中心,并称若伊朗继续抵抗则再发射一枚炸弹。伊朗继续反抗,向美国舰船发射“蚕”式导弹并击中一艘舰艇。俄罗斯与中国核武部队进入最高警戒状态。巴基斯坦军方在军队和情报机构中激进分子的帮助下,取得政府的控制权。印度抢先攻击巴基斯坦位于Wah和Multan的主要核中心--据信巴国的军火库就集中在那里。然而,此前巴基斯坦已经使用卡车,运走了一些核武器,能够利用这些核弹反击新德里。
  
  就这样,美国与伊朗军队在波斯湾的一场小规模交火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