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术士奥蕾莉丝云盘:望而知之谓之神——读《中医望诊相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1:38:46
          仿佛居士陆锦川先生编著的《中医望诊相法》,全书分九篇,从阴阳五行、气血盛衰、面相寿夭、身相善恶、脏腑安危、气色晦明、年忌四时等九个方面,对望诊相法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依我个人的看法,这本书主要是对古人、特别是《黄帝内经》在望诊方面的理论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扩展、演释——虽然没有多少原创性,但可以说是独辟蹊径、自成体系,蔚然为望诊之“集大成者”。
  
   我们知道,中医看病,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而其中,望诊应该算是境界最高的了——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是也!
  
   如果说西医是“数字医学”——因其总是拿各种指标以考核人体健康与否,那么,我认为中医应该是属于“意念医学”了——也就是所谓的“医者,意也”。中医总是习惯于拿“阴阳五行”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合、相对应,来解释人体内部脏器以及生理的规律性运动,处处体现“天人合一”、“人身小宇宙”的道理。这是古人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很理性的东西,并没有什么神秘的色彩,只是我们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层次,便以之为深不可测、太过玄虚了!
  
   中医望诊相法当然也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依据,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在这里,我想谈的是望诊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有诸内必形诸外”。“歧黄相法,重在五内,脏腑气血,情志好恶,皆欲内外应合。故曰‘有诸内必形诸外’,而有诸外,又必有诸内也,内外相应,外以察形态,内以窥脏腑,则吉凶寿夭,祸福休咎,自无遁形。”这种“内”与“外”的必然联系,在“气血盛衰”、“面相寿夭”、“气色晦明”等篇中均有所体现——
  
   (一)气血盛衰与毛发良莠之关系。“《内经》以人之气血盛衰,但望其毛发之良莠便知。”“毛发美长,则主富贵!”就此,陆锦川先生举例以佐证之——“《三国演义》谓魏文帝曹丕,弱冠时即发长委地,相士预言其贵不可言!后果称帝。”“不唯毛发,胡须亦如是。关云长之美髯,亦主大贵云尔。”气血盛衰与毛发良莠之关系,《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有许多文字述及,这里就不作赘述。
  
   (二) 面相好坏与寿夭之关系。有关“面相寿夭”的问题,陆锦川先生在《内经》的基础上,同时也采纳了传统相学中的一些说法。在看相玄学中“相”的意义一般是指面相,也概指整个相貌。其中,让我感兴趣的是有关“三停”之说。所谓“三停”,即额际至眉际为“上停”,主一生之中之“初年”;眉端至鼻端为“中停”,主一生之中之“中年”;鼻尖至颏尖为“下停”,主一生之中之“晚年”。“若三停得配,五脏六腑安和,自然无病康乐,富贵寿考也。”依陆锦川先生的说法:上停属天,应高;中停属人,应挺;下停属地,应厚。人为天地之本,故观鼻相中柱,又为相中第一要着!这是古人在阅人无数的基础上得出的规律性的结论。
  
   ——“昔汉高祖刘邦,人号‘山东隆准公’!史传其相,隆准大颏,当主大贵!其丈善相,一见奇之,妻以长女吕雉,期日后为后,后果然。”“后世相家,尝以此相格观衡大小富贵之家,百不失一!亦奇也。”
  
   然而,并非人人都能生就一幅“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之好相。佛家言:“相由心生,相随心转”,即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作为,可以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假如一个人因生活、工作压力或其它因素,心中总是怀着妒忌、不满、怨恨、愤怒、忧虑等种种不良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甚至于产生毒素,导致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并诱发疾病。佛家所说的戒除“贪、嗔、痴”三毒,从生理学上讲,是有其道理的。这也是中医所说的情志致病的问题。
  
   “心好命就好”。但愿每个人都能有个好的心态,修身行善积德,以变化气质,改造自己的命运。
  
   (三)气色晦明与吉凶、病厄康健之关系。医谚曰:“望诊易,察色难”。望“气色”是中医望诊最惯用、也是最为玄妙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中医望诊之机微、玄妙、神奇! 古人说:“进门休问荣枯事,气色一观便得知。”相家也有语云:“骨格定一世之荣枯,气色决目下之吉凶。”观人气色之法,陆锦川先生根据《黄帝内经》将之概括为“浮沉、清浊、泽夭、散抟、微甚”十纲。医者,意也;经者,道也。其理之深奥玄妙,“惟颖于意而知行道者”才能有所得 。
  
   说到望诊,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广为人知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不知道是否有人把“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作为一个中医望诊的典型医案加以研究?蔡桓公到底得了什么病?而扁鹊又是如何在没有进行任何常规检查、也没有B超、CT等现代医疗诊断器械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望气、望色,居然就能够诊断出蔡桓公之“疾在腠理,疾在肌肤,疾在肠胃,疾在骨髓”的呢?——其医术之高明已经达到了“知几其神乎”的境界!对此,后汉张仲景也叹曰:“余每览越人(也就是扁鹊)入虢之诊,望齐侯(即蔡桓公)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应该说,扁鹊是几千年来独步杏林之望诊高手。
  
   中医望诊相学,其技玄奥,几近失传,可以说是一门绝学了。现在坐堂的中医师中,有谁能够达到“望而知之”的境界呢?——相信仿佛居士陆锦川先生编著的这本书,在中医望诊的传承和发展上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