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 落地签 小费:中医面诊内容探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03:20
    从牙齿帮你看出疾病来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齿乃骨之余。齿与龈和肾﹑胃及大肠都密切相关,因此观察齿和龈可以初步测知肾和肠胃的病变。

 一、牙齿稀疏或齿根外露,可能肾气亏。

  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如果一个人牙齿发育不好,通常肾也不好。如成人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同时要警惕有无肾脏方面的疾病。如小孩牙齿久落不长,也可能是肾气亏所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六味地黄丸等。

  二、牙龈红肿,胃炎或疲劳。

  中医认为,牙龈与胃肠相关。如出现单纯的牙龈红肿,多是胃火上炎所致,也可能与胃炎有关;如果红肿的同时,还伴有牙齿松动、强烈口臭等症状,多为牙周病。患此病的原因,除了钙质摄取不足或刷牙刷得不干净外,也与过度疲劳造成免疫力降低有关。

  三、牙龈出血,肠胃消化不好。

  牙龈容易出血的情形不仅会发生在牙龈炎或牙周病患者身上,肠胃不好的人也有这种倾向,应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如牙缝变宽伴随牙龈出血,在糖尿病、甲亢等疾病中常见;如在生病过程中,出现牙齿变黑或有寒冷感、牙齿变长而污垢、齿瓣变黄如豆瓣色,多预示着疾病变得严重,应提高警惕。

  四、牙齿松动,骨质疏松的标志之一。

  牙齿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牙槽骨不坚固,而牙槽骨的不坚固多由骨质疏松导致。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提早预防,如提早服用钙片,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并经常叩齿。

  另外,牙齿松动脱落和牙齿不洁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调查显示,掉牙多的老年人中风的风险很高。因此,多做咀嚼,可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反过来说,心脏本就不太好的人,也更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唇诊秘籍 [转]唇诊秘籍
<内经 五脏生成篇>:脾之合肉也,其荣在唇.
<六节脏象论>: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舌在口腔之内,唇显露在外,一内一外,相为表里.五脏六腑之气通于舌,然亦达于脾,脏腑不和,在舌上必呈现不同的苔,在唇上亦显露不同的色.故观唇之荣枯,可知脾胃的强弱,审视唇色的燥润,可晓气血的盛衰.
唇质的诊断.
唇诊是望诊的一部分,其内容主要表现在唇质和唇色两方面.
唇质:常人唇质,柔细均匀.如唇上出现唇屑,或唇茧,唇缩,唇疮,唇裂,唇颤动,唇歪斜等,均属唇质疾患.
一 唇屑
唇上生长皮屑,如鱼甲翻起,唇皮有绷痒不适的感觉,撕揭则疼痛出血,老屑脱落,新屑复生,绵绵难愈.此因风燥之邪,干扰上焦,导致血不濡燥,液不养血之故.
辨证:此疾如用滋阴润燥之剂,往往无效;应知病的主因是”风”,因”风”以致燥,”风”是主邪,”燥”是客邪.此疾首治风,风息而燥平.
治则:以辛散疏解风邪,佐甘寒平其燥.药如:薄荷 荆芥 蝉衣 牛蒡 蔓荆 僵蚕 桑叶等.”轻可去实”之味甚效.
验案:一15岁男孩,上下唇皮鳞起,奇痒,撕皮则血出,痛难忍,已治数年无效.
陆老断为”风燥”,用僵蚕10 蝉衣10 牛蒡15 荆芥10 白芷10 防风12 散其上郁之风.桑叶10 菊花10 竹叶10 枇杷叶20 旱莲草25 瓜霜12 柿霜12.平其燥,三剂而愈.
病孩过去服滋阴之药过多,致风邪不得发越,转而更加燥化,陆老识此,以轻扬宣透,佐甘寒之剂而愈.唇质柔匀,不再生屑.
二 唇茧
<类证治裁>谓:唇口紧小不能开合,名唇茧.
唇茧者,上下唇绷急,唇口开合困难,饮食言笑受限,极感痛苦.此因心脾积热不解,液聚化为痰火所致.
辨证:唇色乌紫兼黄,口苦痰多不利咽喉不适.唇色乌紫,热积之象,兼黄色,乃积热在脾.热郁则口苦,郁则痰亦不利,津液不能上濡,咽喉自感不适,上唇尖属心,下唇属脾,痰火循经上犯,发生唇茧.
治则:用软坚化痰之味,兼降心脾郁热.药如:竺黄,蒌仁,覆花,莲子心,胡黄连等.
验案:男,患唇茧,治五月未愈.其人黑瘦,唇口紧小,开合困难,唇色乌紫黄,咽不适,痰不利.此痰为患.方用海藻10 昆布10 竺黄10 蒌仁10 锻牙皂10 覆花10 莲子心15胡黄连10 降香10 ,六剂而愈.

唇缩
形态和病因病机:上下唇各收缩露齿,唇皮骤然缩短,或两唇日渐短缩,唇肌显枯萎之象。
卒然收缩者,其病多实。日渐收缩唇肌枯萎者,其症多虚。唇缩之疾,实者多因中风闭症,或中暑,或痰闭。虚证,或因寒中三阴,或因痉厥,或因癫痫,或脾肾元气日衰,或暴脱,皆能导致唇缩。
辨证:按上唇属肾,下唇属脾,人到老年肾气衰,上唇向内收缩,按生理规律,不算是病。如年未老而因病唇缩者,除实症而外,病势均重。实症唇缩,唇肌略显滞黄色,虚症唇缩,唇肌必显枯萎之象。但又当细查唇质,如唇质荣和,病虽重亦无妨,因脏气尚未败坏。如唇质枯晦,一则病邪深入难解,一则脏气亏竭,病势必将逆转,故非佳兆。
治则:暑闭唇缩,以苦寒清邪,兼芳香驱秽,寒中三阴之急候,急当温里,如脾肾元衰,又当摄补,中下并治。痉厥唇缩,法当泻中寓补,癫痫唇缩,又应于育阴镇逆之中,开豁经隧。
病案:吴X,男,41岁。患者诊时,将入室而昏倒,急按脉,闭而不显,唇肌向上收复缩,体温39。8度,无汗,自言头痛,欲吐不出,心情躁扰,略现神昏。
经诊断为“暑闭”(时7月),急服紫雪一瓶,少时再诊,脉已洪大满指。用石膏20 薄荷10 蒲公英30 漏庐20 佛手8 杭菊10,用辛寒之药清热解毒。紫雪午晚各服一瓶,同时调药服。服后神清,躁烦定,唇肌亦恢复正常,但唇色转现淡白,脉突变棉软,热虽退而额上汗不止。此因暑伤元气。改用明参30 黄芪25 白术12 桂枝10 白芍10 扁豆25 甘草3 淮山药25,服二剂,汗止,脉已有力,以‘参苓白术散’方,调理而愈。

唇疮
形态和病因病机:疮生上唇,唇质皱厚色紫,多属心肺火郁。疮生下唇,唇质粗糙色乌,多系脾经蕴热。如疮生唇之四角,多是膏梁厚味沃积之邪火,蕴积肠胃。
辨证:唇疮,火热之症为多,然有用清火败毒不效者,因单纯清火,测验有除湿故无效,唇疮多兼夹湿邪。疮中多包含黄水,湿邪粘着,虽清火热,然火热为湿所郁,故不得解。如苦寒过甚,转伤胃气,而湿与火反两不得解。疮势流连转甚,经久难愈,耗伤气血。
治则:宣散上焦郁火,渗利脾经湿邪,忌用滋柔之药。
病案:已故中医黄绪香,治一50岁男性,患者满唇生疮,经久不愈。唇色深红兼黄,黄老用大青叶,枝子,以清热败毒,重用防风以升散粘恋之湿邪,甘草居中而和,佐以通草滑石利湿。从上至下开邪之出路。每服水药一杯,咀嚼红参少许,兼食大枣一枚,以固胃气,服药三付,病愈。

唇疔
形态与病因病机:唇上生疔,疔头白亮大如粟,唇肌四周白肉烧灼红肿,剧痛,如弄破疔头,走黄散毒,有生命危险!此因毒火内聚,垒积日久而发,病势险恶.
辨证:凡看唇疔,唇外白肉红肿为顺,如现乌黄之色为逆,口中唾液粘涎者为轻,唾液清而无沾涎者重.
治则:用辛寒败毒之剂,兼佐苦降.病势甚者,急用:”醒消丸”(古方)清酒和水炖化,服一丸,服后卧床静躺,醒后巨痛即消.此丸能护心祛毒,一切疔毒,服之皆可见奇效.唇疔切忌用发散之药,谨防散毒.

唇裂
形态与病因病机:唇肌裂口,裂缝处于痛出血,唇内侧出现黄色,唇质干燥.
此疾如治不得当,流连不愈,甚有唇裂出血至二~三十年不愈,成为痼疾者.<类证治裁>谓此疾为”心脾之热”,但亦有心脾之虚而唇裂者,又当细辨.
辨证:唇裂虽属热病为多,然投苦寒而无效,且久服寒凉,转至寒中,唇裂更甚.心脾伏郁之热,无由得出,须用发越之剂引伸之,唇即因之而愈.林老主用’泻黄饮子’(云苓 防风 白芷 法夏 升麻 枳壳 石斛 甘草),余在临床上多作其法加减,效好.又有寒邪郁于上焦,血郁化燥唇裂出血者,唇皮光亮,质粗厚,病见咳逆痰多声嘶,用’麻黄汤’主之.又有阴虚唇裂口者,白日不疼,入夜裂口处烧灼痛,此阴虚血中伏火之故.还有唇裂干痛于白日,夜则安静者,此脾阳不足,风冷之气所致.
治则:1 心脾郁热,’泻黄饮子’减石斛,加葛根清热升散.
        2        寒邪入肺络,’麻黄汤’温散之..
        3         阴虚血热,’玉女煎’滋阴降火.

唇颤动
形态与病因病机:唇肌颤动,老人久病多有此象,此因脾肾虚,内风暗动之兆.老人中阳虚,误服阴腻之药,致阳气愈伤,内风亦循脾经鼓动而唇颤;青壮年唇颤,多属邪火风痰犯络所致.
辨证:老年脾肾阳衰唇颤动,其唇色必谈胖无华;青壮年因痰火唇颤动,唇质多于涩紫红.
治则:老年虚弱唇颤,温补脾肾,’六君子汤’加桂,附,芪,益智,羊藿.青壮年痰火唇颤动,’导痰汤’加降香,苏子,山枝仁.
                                                      唇色的诊断
一胭脂红色的唇象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胭脂之红,其色鲜艳甚至于常人,此色多因脏腑久受湿热,蕴郁不解,化生蛔虫。
辨证:凡见此唇色,验其大便,必有蛔卵。如兼紫色,略欠鲜明者,乃寒热交杂之蛔症。临证稍加留意,则一目了然。
治则:如系湿热化生之蛔虫,师乌梅丸法,按症化裁治之。
二下唇深红
形态和病因病机:下唇深红,但红而晦黯无华,多属脾虚运化不强,症现食少神倦四肢困乏等象。
辨证:色虽深红而不明匀,唇上神气不充,晦而不润。
治则:温补脾肾,增强运化,六君子汤加益智仁,砂仁,淫羊藿。
三唇色红如血染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红如血染,两唇闭口合缝处,隐现烟熏之色,此三焦热炽之象。如唇外侧红如血染,内侧反现淡白无华,此为脾寒胃冷之故。
辨证:唇侧现烟熏色,热邪入营,证多见喉疼齿痛,心烦,便秘,溲赤,此三焦之热闭郁不得疏解之故。唇外侧虽红如血染,而内侧唇肌反淡白,乃脾土虚寒,故外唇反红如血染。证见清唾满口,兼有腹满胃胀,四肢疲乏,便溏等象,且环唇白肉多现青黄之色。
治则:治三焦郁热,用辛苦寒凉,佐以清营解毒。治脾寒,温中扶阳药中少加一味苦寒,以从治之,其效佳。
四干红色唇象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干红,出现此种现象,多因血热之故。
辨证:唇皮干红不润,唇深红无泽,白肉处隐现紫赤,此为液燥血热的表现。其症有热气上冲,眩晕,烦躁,或兼失血征象。
治则:甘寒凉血清降。
五上下唇异色
形态和病因病机:上唇深红,下唇淡白。上唇属胃,上唇白肉和人中属肾,上唇左右两角属胃和大肠。因胃中伏热不解,故上唇深红。下唇属脾,下唇白肉凹处属脾和肝胆。下唇两角,属膀胱和小肠,下唇淡白,系脾寒血不充于下唇之象。
辨证:上唇戏而鲜明,下唇淡白微青,症多现能食易泻,面赤四肢倦等,此为胃热脾寒之像。下唇深红,上唇淡白,乃胃冷脾热之象,症见欲呕,不思食,头昏闷,胸痞。
治则:治胃热脾寒,当温脾清胃。治脾热胃冷,当凉脾暖胃。
六灰黑色唇象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略灰黑,唇质微胖。此种唇象多属于痰饮为患。
辨证:唇皮略现光亮,症见眩晕咳逆,大便结,小便黄。有时略感恶心,此为中阳不足,痰饮内停之象。
治则:当用辛甘温化阳气,兼涤饮除痰。
王老案:老人,年70,眩晕发喘,不食,便秘溲热。医用二陈汤用清利之剂,转剧。王老见唇色略灰黑,且唇胖,脉长,按之劲而鼓指,舌苔干黄,中有灰黑苔。为寒水浊痰,留聚中宫,中下之阳不能鼓运所致。用大剂苓桂术甘汤加老姜,附子,半夏,四剂而愈。
七微黑唇色兼紫红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微黑中兼见紫红。此种唇色,多内实之邪淤积大腑。
辨证:其色鲜明,症多见于心烦口干思饮。腹坚,夜不能眠等象。
治则:攻其淤积,通其雍滞,使其邪从大便出,自愈。
案:张X,症如前。余用桃仁承气汤加败酱草,黄连,连服三剂无效。其丈人何X,为山乡医,加大我方中大黄,再加韭子12。服后泻大便多,愈。
八乌黑唇色皮厚
形态和病因病机:此淤热壅于上焦,肺气失其清肃,心阳失其宣化所致.
辨证:此症多见于老人,多表现心悸气喘,下肢肿胀,行动困难.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壅,诸气均壅,当急平其壅.
治则:宜清邪行水,通淤清肺,使肺气通畅,不致壅堵.
案:田X,证如上.治以自拟红败汤:败酱草30,红藤30,通草10,茜草15,紫草12,苡仁30,冬瓜仁30,桃仁12,白茅根30,豆卷30.十剂而愈.
九唇色紫黑如猪肝
形态和病因病机:此系淤血攻心之象.
辨证:产妇血晕以及剧烈的心绞痛多现此唇色.
治则:用攻淤活血.如血热,加凉血之品,血寒加温血之品,虚者,又当清中寓补.
案:闫姓妇,产后昏迷.唇色乌黑,肢冷,口流乌血水,诸医皆谓不治之症.余断为淤血攻心,用三七,莪术,白芷,当归,韭子,桂枝,生姜,山甲,加西洋参,童便,水酒为引,服之即醒,原方加减而愈.
十蓝色唇象
形态和病因病机:少见.然偶有骤染时疫,外唇呈现浅蓝色,唇皮燥裂,此火毒炽甚之象.
辨证:唇见蓝色,则病危.肝胆急性疾病,唇上偶现浅蓝,卒中也可见.如唇肌枯萎无华,唇色发蓝,是肝之真气将败,难治.
治则:时疫火毒,黄连泻心汤加木香,青黛,助泻以散肝胆积水.卒中暑毒,紫雪调益元散服,以清之.
十一淡白色唇象
形态和病因病机:证多因气血虚寒,不能充营于唇所致.
辨证:淡白唇色,多见失血过多或妇女崩漏,症象多见萎顿,唇色白,乃气衰血少之故.
治则:偏于血寒气虚的,宜温补气血.偏于阴虚气弱的,宜育阴摄气.
案:卓师治一女子,病带下,唇淡白,晦而不明,形萎顿.卓老云:此气血两虚,兼夹湿邪肝郁.用归脾汤去远志,加柴胡,香附以舒肝郁,菌陈苍术以除湿邪,服之而愈.
十二黄色唇象
形态和病因病机:此多因饮食内伤,兼湿热郁于肝脾之故.
辨证:此病主因脾虚,中运不强,易伤于饮食.土弱木壅,湿热亦因之而生.此唇色多现精神倦,四肢冷,头晕等象.
治则:消导药中兼固脾疏肝,使土实不为木邪所乘.
案:见高老治一学生.症如上,高谓:本属脾虚,兼夹湿热,又内伤饮食,此内外虚实交杂之症.用二芽,二术,二苓(均土炒)青陈皮,酒炒黄连,防风,木香,炙柴胡,大枣,炒黄柏,砂仁,苏条参.十剂而愈.

根据疼痛部位诊病
    了解疼痛的部位,对分辨病变在何脏腑,何经络有非常重在的临床参考意义。具体有:
    1.头痛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的气血皆上注于头,所于无论外感时邪或脏腑内伤皆可引起头痛。
    外感头痛,一般起病急,病程比较短,疼痛剧烈,属实证。分为:
   (1)如果病人头痛连及颈,背,兼见恶风畏寒,且舌苔白,口不渴,喜裹头,则为风寒头痛。
   (2)如果病人头胀痛,兼见发热恶风,面红,咽喉痛,口渴口干,舌苔黄,则属于风热头痛。
   (1)如果病人头痛如裹,兼见肢体沉重或胃纳呆,舌苔白腻,属于风湿头痛,因外感风湿之邪所致。内伤头痛,一般起病较慢病程长,疼痛会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多属虚证。分为;
    (1)如果病人头痛且眩晕,兼见心动不安,面色苍白,舌色淡,属于血虚头痛,因血虚脑府失养所致。
    (2)如果病从头痛时发时止,劳作时更甚,兼见体倦无力,气短自汗,属气虚头痛,因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不利所致。
    (3)如果病人头痛,伴随腰膝酸软,耳鸣,常有遗精或带下等,则属肾虚头痛,因肾虚精髓不足所致。
    (4)如果病人头痛,兼见胸脘痞闷,纳呆恶心或呕吐痰液,舌苔白腻,此属痰浊头痛。因病人脾失健运,痰阻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致。
    (5)如果病人头痛而眩,兼见目胀畏光,心烦易怒,面红,口苦,胁痛,舌红等,则属肝阳上亢头痛。因为病人情志换调,肝气化火,风火上扰所致。
    (6)如果病人头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反复发作,长久不愈,舌紫暗,属于瘀血头痛。一般为外伤或久入络,气滞血瘀,经络痹阻造成。
    2.胸痛    胸藏心肺,为清阳所聚之处,如果胸部气机闭塞,经脉不通可以引发胸痛。
   (1)如果胸痛并有咳喘,以烧且面红耳赤,吐出的痰似铁锈,苔色黄,则属于肺热咳喘,是因为外感风热犯肺,肺气不利所致。
   (2)如果胸痛而叶腥臭脓痰,甚至叶脓血,伴随有发热,烦躁干渴,舌红苔黄,则肺痈胸痛,是因为热毒蕴肺,气滞血瘀,瘀血内聚结成痈。
    (3)如果胸痛而干咳,出现咯血或痰中带血,午后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则属肺痨胸痛,是因为阴虚火旺,虚火损伤肺络所致。
    (4)如果胸胀痛,时痛时停,病人急躁易怒,口苦,胃纳少,此属气滞胸痛,因为情志郁结,以致气机不畅而致。
    (5)如果胸部刺痛,夜晚会加剧,心动不安,舌紫黑色,则属血瘀胸痛,多数由于胸部外伤或气郁日久,使气血运行不畅而致。
    (6)如果胸闷胀痛,痛及肩背部,且有喘咳,叶痰量多,舌苔白腻,则属痰湿胸痛,是因为心阳不振,痰湿内蕴,气机不畅抽致。
    (7)如果胸痛波及背部,遇冷环境时加剧,兼有气短,喘息,面色苍白,肢体寒冷舌苔白,此属寒凝胸痛,因为病人素体阳虚,寒邪入侵,财致气机闭阻,胸阳失宜所致。
   (8)如果胸痛如针刺,面色表灰,四肢冰冷,冷汗淋漓,称为真心痛,是因为心阳不足,血瘀痰阻,导致血脉急速闭塞不通。
   3。胁痛    右胁为肝胆之居所,肝胆经络循环于两胁,所以肝胆及其经络病变,均可引起胁痛。
  (1)如果胁痛脘胀,兼发热恶寒,黄疸,口苦纳呆,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则属肝胆湿热。因湿热侵袭肝胆,肝胆失于疏泄而致。
  (2)如果胁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动而变化,而且食少,嗳气,舌苔薄,此为肝气郁结。因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气机郁结,肝络不通而致。
  (3)如果胁灼痛,兼有面红目赤,烦燥口干,二便不畅,舌红苔黄,皮为肝火郁滞,为气郁化火所致。
  (4)如果胁刺痛,夜间更甚,胁下有时可见瘀块,舌质紫黯色,属于瘀血内阻。因为气郁日久,气滞血瘀,亦会因跌打损伤,瘀血内停,经络痹阻而致。
  (5)如果胁胀痛,咳则加剧,兼有咳嗽,气喘促,咳吐涎沫,舌苔白,属于悬饮。因为水饮停留胁间,脉络受阻,气机升降不利而致。
  (6)如果胁肋隐隐作痛,长久不消,且口干咽干头晕目眩,心烦闷,舌红苔少,则属肝阴不足。因为肝阴不足,致使肝络失养而疼痛。
   4.胃痛   胃位于上腹中部剑突之下,主要受纳腐熟水谷,凡寒,热,虚,气滞,血瘀,食积等因素均可引发胃痛。
  (1)如果胃脘灼热疼痛,兼口干喜冷饮,尿赤便秘,舌苔黄,属热盛胃痛。因为邪热蕴结于胃,气机郁滞而痛。
  (2)如果胃痛剧烈,得热痛减,兼畏寒喜暖,不口渴,舌药品白,则属寒凝胃痛。因为寒性凝滞,寒邪损伤胃中阳气,胃脘拘紧,胃气阻滞而疼痛。
  (3)如果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兼吞酸,叶吐酸后痛减,大便恶臭不爽,舌苔厚腻,则属食积胃痛。因为食滞胃脘,胃失和降,气机不畅而痛。
  (4)如果胃脘胀痛,连及两胁,有嗳气时则症状减轻,有怒气时则痛甚,舌苔薄白,此则为气滞疼痛。因为气郁不舒,肝气犯胃而致。
  (5)如果胃脘胀痛,连及两胁,痛势较急,兼烦燥易怒,口苦口干,舌红,苔黄,为肝胃火热。因为气郁日久化火,气机阻滞而致
  (6)如果胃脘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甚至出现黑便,吐紫黑血,舌质紫黯或有瘀斑,则属血瘀疼痛。因为瘀血内停,胃络痹阻而痛。
  (7)如果胃脘隐隐作痛,缠绵不休,喜暖喜按,进食时症状减轻,兼体倦乏力,有时吐清水,纳少便溏,舌淡,此属脾胃虚寒。因脾胃阳虚生寒,胃失温煦所致。
  (8)如果胃痛日久,缠绵难愈,胃脘隐隐作痛,口干咽干,口渴,饥不欲食,便秘,舌红少苔,则属胃阴不足。因为阴虚生热,虚热内扰所致。
  5.腹痛   腹痛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腹部内藏有脾,胃,肝,胆,大小肠,膀胱,子宫等脏腑,如有任何致病因素损伤这些脏腑及其相关的经脉,均可能引起腹部疼痛。如果腹痛时喜热恶凉,得热痛减者,多属寒证;腹部灼痛,痛而喜冷者,多属热证;腹痛暴发,痛势剧烈,拒按,得食痛增者,多属实证;痛势较缓,喜按,得食痛减减者,多属虚证。
  I,脐腹痛   是指脐部周围疼痛,又称绕脐痛。
  (1)如果脐腹突然疼痛,且痛势剧烈,无休止,得温稍减,兼出现肠鸣,大便泄泻,舌苔白,此属寒冷积滞证,多因寒邪侵袭脐腹,或过食生冷,损伤阳气,以致寒凝冷积,气机阻滞不通而痛。
  (2)如果脐腹冷痛,缠绵不止,进轻时重,喜温喜按,兼见神疲倦怠,畏寒肢冷,大便溏泻,舌淡苔白,则属于脾肾虚寒证。因为脾肾阳虚,寒内生,寒凝气滞而致。
  (3)如果腹痛绕脐,拒按,手足汗出,便秘,或泻下稀水,有恶臭,则属于胃热证。因为实热积滞聚结于肠胃,令腑气不通而痛。
  (4)如果脐腹剧痛,有气胀感,情志不畅时会疼痛加剧,此为肠胃气滞证。多因为脾胃不调,气机升降失调,气滞于内,郁结不通而痛。
  (5)如果脐腹剧痛,有时可见腹部积块突起,按之可移动,停止疼痛后无其它症状,兼面黄肌瘦,有时会吐清水,或睡觉时磨牙齿,此为虫积证,是因为蛔虫等内扰或阻塞肠道,气滞阻塞不通而引致疼痛。
  II。小腹痛   脐下正中部疼痛称为小腹痛。其原因多与膀胱,子宫和冲任经脉病变有关,临床常见于湿热侵袭膀胱,亦或瘀血,细砂阻塞膀胱,下焦蓄血以及妇女经,带胎,分娩病变的证候中。
  III,少腹痛   脐下偏左或偏右的部位疼痛称为少腹痛,其发生多与大肠和肝经病变有关。临床常见有:
  (1)如果少腹冷痛牵引到阴部,遇到寒冷时疼痛加剧,兼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者,因寒滞肝脉,经脉拘急收缩而致。
  (2)如果腰部冷痛,且转侧不利,病人遇冷或阴雨天气加剧,舌苔白腻,属寒湿腰痛。因为寒湿袭腰,阻塞经络,气血不畅而致。
  (3)如果病人腰脊酸软,喜按,卧下不可减轻症状,体力劳动时剧痛加重,反反复复,则属于肾虚腰痛。偏肾阳虚者,则伴有畏寒,少腹拘急等;偏肾阴虚者则伴有五心烦热等症状。
  (4)如果病人腰痛,发病急骤,以前曾有外伤,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日轻夜重,拒按,为瘀血腹痛,为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5)如果病人腰痛,痛处伴有热感,同时肢节红肿,小便赤痛,舌苔黄腻等,则属湿热腰痛。因为湿热侵袭腰部,经脉不通所致。
  7。四肢疼痛    指的是四肢肌肉,关节,筋骨疼痛或酸软,其外因多为风寒湿邪侵袭,或湿热蕴结;内因为气血,肝肾亏虚,或有瘀血,痰浊阻塞等到。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病因:
  (1)风寒湿热痹阻经络   四肢疼痛因所受病邪的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如四肢关节游走窜痛者,称为行痹;四肢关节冷痛,痛处不移,痛势剧烈者,称为痛痹;四肢关节酸痛,痛处不移,或肌肤麻木者,称为着痹;关节出现红肿,灼热疼痛,并且小便赤浊,舌苔黄腻,称为热痹。
  (2)痰瘀阻塞经络    四肢疼痛日久不能痊愈,反复发作,关节肿大,疼痛且麻木,甚者骨胳僵硬弯曲,痛处不移,是因为经络气血被外邪壅滞,运行不利而引致血瘀痰浊。如果兼有关节 红肿,发热者,为湿热挟瘀;如果兼有关节冷痛,遇寒而加剧者,为寒湿挟瘀,痰。
  (3)肝肾亏虚    病人筋骨松驰或有酸痛,腰膝酸软,或有足跟痛,运动时症状加剧,是因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所致
------------------------------------------
本文转载自:天际彩虹: [转]唇诊秘籍

五脏六腑手指望诊

手指—主头,主心血管。手掌—主五脏六腑。手背—主背部。脚趾—与头的关系较大。
拇指——关连肺脾,主全头疼
看:过于粗壮:心情偏激,易动肝火;过于扁平薄弱:体质较差,神经衰弱,失眠,工作紧张,办事缺乏耐性,眼看有活也不想干;介于两者中间较好。指出现青筋,易发冠状动脉硬化。指关节出现多的横线,早期易发心脏疾病,吸收功能差。掌节,上粗下细,吸收功能差,身体瘦弱;上粗下粗。
按:用手指按下,放开后立即起来的性欲正常;不能起来的,早泄、遗精、女性会性冷淡。
大鱼际——心脏,按下起不来的,心供血不足。
食指——主连肠胃,主前头疼
指节下面属吸收系统,三个指节正常的转化吸收好;出现青、白、无力、弯曲,疲劳、精神不振。小孩食指有青筋,病情严重。大人出现青筋,有肩周炎。
中指——关连心脏,主头顶部头疼
中指是心包经,主人的情志。感到无力,细、小、弯曲、不均匀、有横纹,生活不规律,易发脑血管疾病。出现青筋,易发脑动脉硬化;青筋扭曲并厉害,易中风,失眠多梦。
环指——关连肝胆,主三焦经,膜的系统、分泌系统,主偏头疼
太长,生活规律不好,影响健康;太短,先天元气不足;出现弯曲,横纹较多,内分泌失调,身上有一种讲不出来的不舒服的感觉。
小指——关连心肾、睾丸、子宫(男女生殖系统)主后头疼
指头,主心经;指根,主小肠经。与环指比,低于二节、弯曲心脏、肾都不好。特别是肾和泌尿生殖系统,性功能也有关系。细、小、短,女子月经不调,特别小,生育很难。男士肾亏、腰疼。经常揉一揉较好。小指过三关,人逢绝处照生还,有惊无险过难关。不够长久让它长指甲来弥补。
观指形:
健壮,五脏好,反之就差。五指并拢,直的,性格直,比较自信、做事坚定、行动力较强、比较执着、有时固执,睡眠好,但火气盛;弯曲,想得多,易精神衰弱,失眠多梦,漏财。长的,喜欢用脑、灵活、转弯较快,指挥别人干;短的,很用力,体力劳动,亲自干。血色白,气血不足,身体瘦弱,手脚怕凉;红的,比较热;过于红的血气补偿,易疲劳;手指头红的、手指根不红的血脂高、血粘稠;手指头发紫,代表头部脑动脉硬化,心脏供血不足,易中风、心肌梗塞;如果全掌都灰暗,可考虑肿瘤问题。
指形的规律:
粗、大、短、壮。体力好、反应快、性格豪爽,运动员、体力劳动者,喜爱动,血气旺,肝火盛,易出现血压高,糖尿病,中风,脑血管病,如果手背鼓起来的人,更是这种情况,很固执、很粗鲁。主意打打太极拳和静坐运动。尖、长、细、弱。血回流慢,呼吸系统不好,不喜欢用力,喜欢静坐,脑袋聪明,愿思考问题,易做办公室、艺术等工作,思维越明显,越易钻牛角尖,易精神紧张,体质较弱,思维过渡,脾胃不好,长计不长肉。处在两者之间较好。
手腕—主五脏;胳膊腕—主六腑。也叫四关。
手指脚趾多柔柔,失眠头疼不用愁;强揉拇指健大脑,常揉食指胃肠好;常揉中指能强心;常揉环指肝平安;常揉小指壮双肾。
十指对力强心脏,双手对插头脑清,旋转关节通经脉,反掌伸展松筋骨,揉揉十指祛头疼,甲指切切精神爽,按摩四关行血气,摇肩转腰松颈椎。





阴阳五行颜面望诊
肝胆——三角区(太阳穴)和鼻梁中间为肝区,老人斑都长在这个区域。鼻梁两侧的位置为胆区。胆不好的人在鼻梁两侧都会有斑点或肉瘤,代表肝胆有毛病。若此部位有红血丝状、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后嘴里发苦,说明胆部有了轻微炎症;若有斑,可能有胆囊炎。若此部位有竖褶子、或笑时有竖褶子,说明此人胆囊有问题。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证明胆功能先天不足。眼袋晦暗亦证明胆不好。若肝胆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或者凹凸不平,也有可能是脂肪肝。若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部位有青春痘(疙瘩),证明此人肝火旺,情绪不稳定、更年期等。若这两处都有明显的斑,且脸色晦暗无华,看起来很难看,人也比较清瘦,即说明此人有肝病(肝炎或肝硬化)。
大肠系统——眼睛外侧划下来到鼻孔的位置。如女人的蝴蝶斑,还可引起便秘。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痦子,说明此人大肠排泄功能失调,一般会大便干燥、便秘或便溏,若此部位有呈半月状的斑,证明此人是便秘或痔疮。
直肠——鼻根下部线和外眼角下垂线交点处是,此处有斑是痔疮,若此处发红或有白点,有直肠癌变的可能。大肠内侧代表小肠,小肠主要负责吸收的,脾胃不好的人,小肠自然也跟着不好,若此部位有、青春痘、斑、痣或痦子,证明小肠吸收功能不好,一般人会瘦弱,小肠区域有明显的红血丝,很多可能是低血压引起的,或者家族有血压不正常的遗传基因。
呼吸系统(肺)——眉毛分成二段,中间的这一块。如果这个部位毛孔粗大、或发红,代表呼吸系统有问题。长期吸烟的人会长斑、色素。若额头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明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如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或明显的川字纹,则证明此人易患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同时也可遗传给自己的子女。肺功能不好的人,一般大肠排泄功能不好。
心脏系统——额头上方三分之一处(发际边),此处出现青春痘(疙瘩),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若出现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心脏——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可能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若出现的横纹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心脏病者一般小肠功能不好;还能引发血管、脑、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疾病。下耳唇有皱纹是冠心病,嘴唇发紫是心脏病。
脑——在两眉头之间,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证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烦躁等,眼睛周围发暗,证明大脑供血不足或睡眠休息不好。
胸(乳) ——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若男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他胸闷气短。若女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她经期时乳房胀痛。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子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突起,说明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胸膜炎。若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女性乳腺增生或乳腺积瘤。
  
         五脏在手掌的分布疗法



十指连心,如《手掌反射区图》所示,大拇指指根附近是心脏的反射区,刺激这一区域能有效地治疗心悸、胸闷、心律不齐等心脏疾病;肩部的反射区位于食指和小脂的根部,患有肩酸和肩周炎的人只要认真刺激这两个区域就会感觉轻松;血压的反射区在中指上,刺激这一区域可以调整血压;食指的根部是失眠反射区,经常失眠的人可以通过刺激它来缓解精神的紧张和兴奋,帮助睡眠;五脏的反射区则分布在手掌中央,刺激这一区域能治疗五脏疾病……
    饮食(谷肉果菜)五味(甘酸咸苦辛)调养五脏(脾肝肾心肺):甘味——脾胃(土):粳(jing)米、牛肉、大枣、葵等
        酸味——肝脏(木):小豆、犬肉、李子、韭菜等
        咸味——肾脏(水):黑豆、猪肉、栗子、霍(豆叶)等
        苦味——心脏(火):麦、羊肉、杏、薤(xie)白等
        辛味——肺脏(金):黄黍(shu)、鸡肉、桃、葱等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拇指通脾、食指通肝、中指通心脏、无名指通肺、小指通肾

     人的性能力与手指有关。如果男子的无名指比食指长,他的雄性荷尔蒙分泌就比一般人多。女人相反。

      

中医面诊内容探秘

一、 总论
l、脸上长痣、痦子;表示该部位脏器先天功能不足。
      2、脸上长斑:表示该部位长期慢性耗损形成的慢性疾病(3~5年形成)。
3、脸上长青春痘:表示该部位脏器现阶段正存在炎症病变(短期形成)。
4、全脸青春痘、斑:是内分泌失调或肝脏免疫功能下降。
二、各论
1、心理压力:反射区域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此处出现青春痘:(疙瘩),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若出现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2、心脏: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证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若出现的横纹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心脏病者一般小肠功能不好;还能引发血管、脑、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疾病。下耳唇有皱纹是冠心病,嘴唇发紫是心脏病。
3、脑:反射区域在两眉头之间,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证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烦躁等
4、肺:(呼吸系统、咽喉、气管、扁桃腺等):反射区域在两眉1/2之间;额头1/3以下的部位。若额头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朗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如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则证明此人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眉头向上部有凸起,也是有肺疾。肺功能不好的人,一般大肠排泄功能不好。
5、胸(乳):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若男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他胸闷气短。若女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她经期时乳房胀痛。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子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突起,说明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胸膜炎。若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女性乳腺增生或乳腺积瘤。
6、肝;反射区在两眉1/2处至太阳穴以上,额头1/3以下的部位,及鼻梁中段 (即鼻梁最高处)。若这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而此人比较年轻或是有钱的老板或是大官,可能是脂肪肝。若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部位有青春痘(疙瘩),证明此人肝火旺。若太阳穴处有斑,证明肝功能衰弱。若鼻梁高处有斑,还可能是肝火大,情绪不稳定、更年期等。若这两处都有明显的班,且脸色晦暗无华,看起来很难看,人也比较清瘦,即说明此人有肝病(肝炎或肝硬化)。眉中央有痣,眼球发黄,且面色非常黄是乙肝。从鼻梁处一直青到鼻头可能是癌或瘤!
7、胆:反射区域在鼻梁高处的外测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状、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后嘴里发苦,说明胆部有了较微炎症;若有斑,可能有胆囊炎。若此部位有竖褶子、或笑时有竖褶子,说明此人胆囊有问题。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证明胆功能先天不足。若把右手放在右肋下(胆就在此部位),左手握拳击打右手背,若此部位疼痛的话,即是胆囊炎;若刺痛的厉害的话,可能是胆结石。胆有问题的人可能肥胖。眼下面胆区有一对明显的斑或有痣、痦子,是胆结石。眼袋晦暗亦证明胆不好。
8、肾:反射区在眼外角平线与耳中部垂起直线相交向下至下巴的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或有斑,证明此人肾虚,一般倦怠,腰背及腿部酸疼。此部位有很深且大的斑,极有可能是肾结石。若此部位有病或痞子证明此人肾功能先天不足,也会腰、腿及背部酸疼。肾虚可导致膀胱、生殖系统、性腺等疾病。眼角有很深的鱼尾纹。耳旁有竖褶子,也是肾虚的表现。肾区如有病或痦子且脑区竖纹很深,证明此人患有高血压或预示将来要患有脑血栓疾病。
9、膀胱:反射区域在鼻下人中两侧的鼻根部位。此部位发红,有红血丝、青春痘、生疮等,证明有膀胱炎,会出现小便赤黄、稍频急等症,膀胱炎也可引起腰部酸痛。女性患膀胱炎,有时是妇科有问题。鼻根发红,但尿不频、急且整个鼻梁骨发红,证明是鼻炎。
10、脾:反射区域在鼻头。若鼻头发红或酒糟鼻者或鼻头肿大,证明脾热或脾大,一般感觉头重,脸颊疼,心烦等。若鼻头发黄或白,是脾虚,会出现汗多、畏风、四肢懒动,倦怠、不嗜食等。
11、胃:反射区域在鼻翼。若鼻翼发红,是胃火,易饥饿,口臭。有红血丝且比较严重,一般是胃炎。饭前胃疼,一般是胃炎。饭后一、二小时腹疼是胃溃疡,压痛点在腹部正中或稍偏左处;饭后二到四小时腹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痛法在两排胁骨中间靠近心窝的地方,类似针刺一般,严重者可痛到后背,压痛点在腹部稍偏右处。若鼻翼灰青,是胃寒,与其握手时能感到此人手指尖发凉,此人受风寒肚子痛,拉稀等。而鼻翼部青瘪者,一般以前胃痛,形成病根,可引起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引发胃癌的可能性较大。鼻翼薄且沟深证明是萎缩性胃炎。
12、小肠: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内侧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或痦子,证明小肠吸收功能不好,一般人会瘦弱。
13、大肠: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外侧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痦子,说明此人大肠排泄功能失调,一般会大便干燥、便秘或便溏,若此部位有呈半月状的斑,证明此人是便秘或痔疮。鼻根下部线和外眼角下垂线交点处是直肠反射区,此处有斑是痔疮,若此处发红或有白点,有直肠癌变的可能。
14、生殖系统:反射区域在人中及嘴唇四周部位。若女性嘴唇下面有痣、痦子、下巴发红、而肾的反射区域比较光洁的话,证明此人子宫后倾,腰部酸痛。若女性嘴唇四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或女性的嘴唇四周发青、发乌或发白,肾的反射区域也不好,这两种情况一般都证明此人性冷淡。若女性人中有痦子,一般是她子宫有疾病。若男性嘴唇上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说明此人生殖系统有问题。若40岁以上的男性的上嘴唇比较厚,可能是前列腺增大;若上嘴唇有粉刺,且好了又生者,可能是前列腺炎。男性上嘴唇不平,有沟沟,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上嘴唇两边发红,也是前列腺炎。
附:(1)上眼皮有痣,证明头晕。(2)任何部位反射区有痣或痦子,证明祖上都患过该部位疾病。(3)糖尿病:鼻头坑坑洼洼且肾区有红血丝及鼻翼发红。大眼皮浮肿嘴爆皮舌中间有红线可能是糖尿病。(4)眼睛周围发暗,证明大脑供血不足。易引起三叉神经疼及睡眠不良。(5)喉咙如有两条青筋,证明是风湿性关节炎。(6)整个面部有斑,属于血小板减少症。
额头靠近发迹三分之一处,如果有症状,代表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如果有痣,则表示心血管机能先天不良。如果是疙瘩或红肿、发青、发紫、发黑、发暗,则表示现在或已有一段时间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如果是斑或色素沉淀,则表示心血管机能长期不良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两眉间及两眉二分之一处,靠中间画圈部分,代表呼吸系统肺、咽、喉。两眉二分之一处靠外画圈部分包括太阳穴,代表肝脏。两眼下方,颧骨上方代表胆。两眼之间的鼻根处,代表心脑血管。两眼与鼻根两侧间,男代表胸腔、女代表乳腺,男女都是交叉着看的。肝脏的另外一个位置是在鼻梁中断,胆的位置在鼻梁中断两侧,所谓肝胆相连,肝胆相照。鼻头代表脾,鼻翼代表胃。颧骨下方至鼻头下端大U字平行处,偏外侧代表大肠。偏内侧小U字处代表小肠。颧骨至耳之间包括耳朵、脸颊区域,代表肾功能。人中代表膀胱。嘴四周代表生殖系统。下巴代表肾或身上有酸痛;全脸青春痘,代表精神压力大或体内机能失衡。

中医面诊实用诊法
现代面诊法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生物全息论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面部相应脏器分布、诊察方法上与传统中医面诊有所不同。身体的异常变化,可能发生在面部变化出现之前或之后。检查面部,可发现有骨的形状、肌肉紧张度、弹性、收缩力的变化,还可有肿胀、皱纹、结痂、缺陷、面部皮肤颜色改变及充血、疼痛等。如欲知哪一脏器有病,只要看一下面部所表示的部位,有无上述异常变化,如有,即表明其对应脏器有疾病,一般判断如下:
1、如果在面部出现皱纹、斑点和皮色改变,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失调。
2、如面部出现小疙瘩、充血、肿胀,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遭受病菌感染,侵入血液。
3、黑眼眶,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病。
4、巩膜黄染表明肝脏有病。
现代面诊方法简便易掌握,而且诊断准确率亦较高,是现代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
现代面诊研究

由于面诊在中医诊断疾病上有很重要的价值,不仅已引起许多现代中医学者的重视,且对面诊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成果,对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的价值。
一、面部蟹爪纹颁与疾病
根据临床观察,蟹爪纹在面部颁与主病有一定规律,心病以颞区布纹为主;肝病、肝肾同病以鼻、颊区为主;肺病以颧区为主;肾病以颊区为主;脾病缺乏特异性。经对肺癌、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等观察,发现面部蟹爪纹的颁和深浅对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面部色诊与危重
面部色诊不仅对慢性病有诊断价值,而且对危重病也有诊断意义。如心衰病人面色黧黑,凡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者面色萎黄,双颧微红;肝硬变和肝癌病菌人面色甚黑;慢性肾炎尿毒症病人面色黯黑萎黄。
总之,色深沉、重晦暗,主内病、重病、久病;色浅光泽明显主外病、轻病、新病;介于枯晦与明润之间者,其病不甚;若病色如云之飞,则病将愈;如博聚凝滞一团,则病进而难治。
三、胃胆疾病与色诊
据临床观察证明,胃下垂患者脸部多呈青褐色,形如豆状,色素的深浅与病程长短有关,其色深者为久病。胆囊炎患者鼻翼两则呈浅黄色或深绿色,豆样,呈椭圆形。
四、小儿疾病与色诊
临床因小儿脉来疾速,难以凭其诊断疾病,帮以察色为主,如面赤多泪,眼泪汪汪为麻疹之前驱症状;面青主惊风;面白为中气不足,多主泄泻吐利;面黄为脾虚久伤或湿热内蕴等,此外,在小儿患急腹症时,面呈灰色;重症白喉患儿呈蜡样苍白。
面部的天庭,是人体头部和面部器官组织的反应区,这一区域如果出现病色,说明头部或面部出现了病变。天庭直下,眉心区域之上的这一块范围,称之为“阙上”,是人体咽喉的反应区。这一区域如果出现病色,则反应咽喉区域器官组织的疾病。两眉之间的这一区域,既称之为“眉心”,又称之为“阙中”,它是肺的外部表现区。如果这一区域出现病色,则说明肺脏的病变。从阙中直下,是鼻的根部,也称为“山根”,古称“下极”,此地是心脏的外部显象区。当此处出现病色时,反应出心脏的内部病变。

从下极直下的部位,古代医家称为“鼻柱”,相家称为“年寿”。鼻柱应当平而直,不宜起节、偏斜、歪曲。鼻柱年寿区的对应内脏是肝脏。肝和胆互为脏腑表里,所以年寿的左右区域,是胆的反应区;年寿的下方,是鼻尖区,古代医家将这一区域称之为"面王"和"明堂"。相家则将它称为“准头”、“土星”和“中岳”。准头的位置处于整个面部的中央,它的五行属性为土,对应于内脏则是脾。准头左右两侧是鼻翼,古代医家称为“方上”,相家则将它们称之为“兰台”和“廷尉”,脾和胃这一对脏腑互为里表,脾居内而胃处外,所以它们是胃腑的外反对应区。鼻翼的外侧即相家所说的“法令纹”内侧,这一区域有针灸所用的迎香穴,这个区域是大肠的对应区,在横断面上仍然处于面部的中央,所以医经里还是把它称为“中央”。肺、心、肝、脾四个内脏在腹部内,都处于腹膜之中,它们的外部反应区,都居于面部中线上的鼻区。唯独肾脏,由于它在解剖学上居于腹膜后位的脊柱两侧,所以它在面部的对应区也远离于中线,分布于法令纹外侧的大肠区水平线上。此即"挟大肠者,肾也"。肾脏与脐相对,脐在面部的对应区位于两颊肾区的下方。鼻准头水平线的上方,胆区的外下方,所对应的是小肠。此即"面王以上者,小肠也"。准头中线之下是“人中”区,对应于膀胱和繁衍后代的生殖器区。此即"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子处,指男女内外生殖器。相家也指出"
人中平浅而且不生胡须者,多主无子。妇人也以人中深长者,善于产育。"
以上重点先介绍五脏六腑在面部的对应反应区,国内近代中医的少数著述者,在标注和解释部位时,可能由于未经师传,或没有经过自己的内功验证,因而有错误的阐述出现,应当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以免错讹相传,误了后人,使传统中医这一诊断绝技蒙羞。

望面部诊病法
父母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通过面部观察来测知孩子的健康状况是极为方便的一种方法。有素称望面识病的说法,主要是观察面部的气色,中医说:“看病必察色,察色必观面。”正常人的面色微黄,略红润而有光泽。患病时色泽异常,即是疾病变化的表现,称为病色。望诊对观察孩子健康状况有一定意义。中医理论中,将面部颜色分为青、赤、黄、白、黑五色。每种颜色又主不同病症。
    (1)面色青紫:一般来说,面部青紫为缺氧的表现。中医认为是气血不通,经脉阻滞。多见于寒证、疼痛、惊风。当小儿高热时,面部出现青色,以鼻柱与两眉及口唇四周较易察见,此是惊风的预兆。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如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都可能出现面色青紫。当胃部或肠痉挛性疼痛、胆道疾病引起的绞痛发作时,亦可使面色青紫。

    (2)面色红:为血液充盈皮肤脉络而致。血得热则行,用脉络充盈,所以热证多见赤色。但有实热、虚热的不同,实证红色,常满面通红;虚证面红,多在久病后再现出现,如肺结核午后两颧发红。赤色见于面颊及腮上,是心脏有病的表现。煤气中毒时,面部也会泛出樱桃红色。如面色通红、伴有口渴舌燥甚至抽搐,常见于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性疾病。

    (3)面色发黄:面色黄有面色萎黄和面色鲜黄之分。对于面色发黄的儿童首先要区别是因为进食不当引起发黄还是由疾病引起发黄。如食胡萝卜过量,或小孩子吃桔子汁时,鼻旁会发黄,停食后即消退。如果不是进食引起发黄,面色萎黄,多是脾胃虚弱。面黄还多见于黄疸病。如巩膜及全身都为黄色,多为黄疸型肝炎、胆道结石等。此外,新生儿出生后2-5天,皮肤可有发黄的现象,一周内消退,叫生理黄疸。如果一周后黄疸仍不消退或是消退后再重新出现黄疸,这就是疾病现象。


    (4)面色白:健康儿童的皮肤是白里透红而且细嫩。如果面如白蜡无红润之色,多为贫血之病态。如面色苍白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剧烈腹痛、外寒的恶寒战栗,寄生虫病、血液病、休克等。中医认为,面色苍白属于虚证和寒证。苍白枯槁、唇淡为血虚。


    (5)面色发黑:面色暗黑多是慢性病的征兆,患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心肺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者可出现面色变黑的现象。此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等,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面色变黑,但停药后又恢复正常。中医认为,面色黑多是寒重或血瘀的表现。
望面色要注意区别正常颜色的客色与病色,中医所说的客色即是健康儿童的面部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或由运动、情绪变化、日晒、情绪激动、哭闹时都能引起暂时的面部潮红;寒冷、惊恐等刺激引起的毛细血管强烈收缩,则可使面色变得苍白。
应当说明,望诊所见是身体或疾病变化在外在现象,只能把这些现象作为诊断的向导,还必须结合其他诊法,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总论:
   1、脸上长痣,痦子:表示这部位脏器先天不足。
   2、脸上长斑:表示这部位长期慢性耗损形成的慢性病。
   3、脸上长青春痘:表示这部位脏器现阶段正存在炎症病变。
   4、全脸青春痘、斑:表示内分泌失调或肝脏免疫功能下降。
  各论:
   1、眉毛尾部长有黑又硬的长眉(长寿眉):肝功能不足。眉毛1/2处至太阳穴为肝脏
     反应区,如眉毛脱落,很少,颜色发暗:表示肝功能不足。
   2、上下眼睑眼圈发青(黑):表示心脏功能不足。
    (1)近期熬夜(2)长期肾功能不好(3)女孩月经期
   3 U字线长斑或痣表示:
    (1)长期便秘(2)长期腹泻(3)便秘、腹泻交替 4、下巴上青春痘:是身体上
       有酸痛部,如腰痛、背痛。
一、肝(胆)--
  1. 反射部位:
   (1)眉毛1/2外至发际及鼻梁中段为肝区。
   (2)鼻梁中的两侧斜坡处为胆区,以上两处长痦子,为"先天不足、易生病"。如长
      痘痘,为近期15天之内有病变,另如长斑,可考虑1-2年及3-5年的积累。
  
2. 颜面望诊:
   (1)肝区发青为肝功能弱,肝区与鼻梁侧有暗影为胆囊炎。
   (2)爪甲不华、面目萎黄,为肝胆不好。
   (3)近期出现黑疙瘩,考虑有病变。
   (4)额头上有皱纹增加,表明肝脏负担过重。
   (5)满脸雀斑,先天性肝功能不足。
  3. 发病原因:
   (1)情绪:怒伤肝、脾气暴躁;
   (2)气候:风、湿、火;
   (3)饮食:伤食、暴饮暴食、饮酒过量、偏食、营养不良、酸食伤肝;
二、心(小肠)--
   1. 反射部位:
   (1)额头上1/3处;
   (2)鼻梁上端最凹处(山根处);
   (3)脸颊内侧为小肠区;
   (4)眼的四周;
   2. 颜面望诊:
   (1)额头上1/3处,长痦子为先天心功能弱,长痘痘为近期心脏有负担,有压力
      ,长斑为心脏病以形成。
   (2)山根处有横纹,为心脑血管有问题,可能血压不稳,血稠、血脂高动脉硬化、
      冠心病等。
   (3)印堂有竖纹,为神经衰弱,睡眠不好或过多。
   (4)两眉中间有痦子、痘痘、斑均为脑区有病,如头痛、脑梗、血栓等。
   (5)嘴唇:暗红--高血压;发白--低血压。
   (6)观察小肠区,心脏病人一般表现为小肠不好,严重时可影响至内分泌及甲状腺
      等。
   3 发病原因:
   (1)情绪:喜伤心,注意七情刺激、性急。
   (2)气候:风、湿、暑、火
   (3)烟酒过量,苦味伤心。
   (4)滥用药物:服用医治其他病而刺激心脏的药,如长年服用外伤药
   (5)环境污染:噪音袭击。
   (6)劳逸:过度劳累称之劳力过度;劳力伤血,脑力劳动过量,生活工作紧张,压力大;过度房劳、伤气、伤血、伤肾;退休没事、过度安逸,打乱了正常生活规律。
   中医之号脉补充一些中医之号脉
2009-06-11 11:01


 脉诊,即切脉,俗称“号脉”。切脉诊病,由来已久。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记载了医家诊脉治病的内容,而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西汉)墓中出土的简帛医书中,已有“脉法”的内容。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产生于晋朝,其中的诊脉方法和理论已相当完备。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所以,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肺气敷布,血液方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气,肾气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故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后,必然从脉搏上表现出来,呈现病理脉象,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号脉方法:::
早期的切脉方法比较复杂,要切按头颈、手、足等多处部位的脉动。以后逐渐简化为只切按手腕部的脉搏,称为“寸口”诊法。在这短短寸许长的脉动部位上,古代医家做足了文章。他们将腕横纹向上约一寸长的这段脉动分成了三“寸、关、尺”三部。

  左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分属不同的脏腑,认为可以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况,右关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肾(命门);左寸反映心,左关反映肝,左尺反映肾与膀胱。
  仔细观察,大家可以发现:远端的寸部对应的是人体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与循环系统);中间的关部,对应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统);近端的尺部对应肾、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统)。如此,小小的“寸口”,却俨然成为人体五脏六腑的全息窗口。

  仅此还不够,在切脉的时候,还要用三种不同的指力去按压脉搏,轻轻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为“中取”;重用力按至筋骨为“沉取”。寸、关、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脉,临床意义不同。通常,脉浮于外者,病位浅,沉于里者病位深。

  切脉时还有许多讲究。首先,要求安静,包括外环境的安静与医患两者心神的安静。患者在诊脉前要休息片刻,待安静后方可诊脉。医者切脉前一定要静心,调整呼吸,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指下,细心切按一分钟以上。诊脉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手腕舒展,掌心向上。

  其次,切按时医者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定好关部,再根据患者身高调整三个手指的疏密。若患者身材高大,布指宜疏;矮小者,布指宜密,小儿则用一指(拇指)诊脉,不分三部。

  学习诊脉,必须先了解正常的脉象。正常脉称为“平脉”、“常脉”。每分钟跳动70—80次左右,节律规则,脉型不粗不细,不浮不沉,不刚不弱。但正常脉象常随季节、年龄、性别、体质等会有差异。如春、夏、秋季的脉大多偏浮,而且搏动有力;冬季的脉多沉伏于里。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脉多强而有力,老年人的脉较弱;身材高大的人脉多长,矮小的人脉较短,瘦人脉多浮,胖人脉多沉;饱食后及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多软弱。如果发现相反脉象,如冬天脉浮、胖人脉浮、瘦人脉沉等,提示脉象异常。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时间
  诊脉的时间最好是清晨。《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因为清晨时间病人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容易鉴别病脉。但也不是说其它时间就不能诊脉,汪机认为:“若遇有病,则随时皆可以诊,不必以平旦为拘也。”总的来说,诊脉时要求有一个安静的内外环境。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使气血平静,诊室也要保持安静,以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病人情绪的波动,有利于医生体会脉象。在特殊情况下应随时随地诊察病人,不必拘泥于这些条件。

  2、体位
  要让病人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背垫上布枕,以便于切脉。不正确的体位,会影响局部气血的运行而影响脉象。

  3、指法
正确手法


错误手法



  医生和病人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诊病人的左手。诊脉下指时,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较为灵敏。布指的疏密要和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部位取准之后,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为了重点地体会某一部脉象,也可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称为单按。如诊寸脉时,微微提起中指和无名指;诊关脉则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脉,则微提食指和中指,临床上总按、单按常配合使用。

  诊小儿脉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因小儿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关尺,且易哭闹,不合作。

  4、举按寻
  这是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和挪移,以探索脉象的一种手法。

  滑伯仁《诊家枢要》说:“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按、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伏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冲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叫举,又叫浮取或轻取;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间,叫按,又叫沉取或重取;指力不轻不重,还可亦轻亦重,以委曲求之叫寻。此外,当三部脉有独异时,还必须逐渐挪移指位,内外推寻。寻者寻找之意,不是中取之义。因此诊脉必须注意体会举、按、寻之间的脉象变化。

  5、平息
  一呼一吸叫做一息。诊脉时,医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匀,用一呼一吸的时间去计算病人脉搏的至数,如脉之迟数,均以息计。另外,还提示医生诊脉时,要虚心冷静,思想集中,全神贯注的体会脉象,《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6、五十动
  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即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其意义是:一方面借以了解脉搏跳动五十次中有没有出现结、代、促脉。必要时可以延至第二或第三个五十动,总以达到辨清脉象为目的,所以每次候脉时间以3~5分钟为宜;另一方面,又提醒医生诊脉时不得三举两按草率从事,张仲景说:“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平脉:::

  1、特点
  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平脉形态是三部有脉,一息四至(闰以太息五至,相当于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正常变化。平脉有胃,神,根三个特点。

  (1)胃 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是人体营卫气血之源,人之死生,决定于胃气的有无,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因此,脉亦以胃气为本,有胃气的脉象,古人说法很多,如《灵枢·终始》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或中取以候胃气。总的说来,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是为有胃气。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徐和之象,便是有胃气。诊察胃气的盛衰有无,对判断疾病的进退凶吉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神 脉贵有神,心主血而藏神,脉为血之府,血气充盈,心神便健旺,脉象自然有神,脉神的形态是柔和有力,即使微弱的脉,微弱之中不至于完全无力的为有神;弦实的脉,弦实之中仍带有柔和之象的为有神。总之,脉之有胃,有神,都是具有冲和之象,有胃即有神,所以有胃有神的脉象形态是一致的。

  (3)根 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肾气足,反映于脉象必有根,沉以候肾,尺以候肾,尺脉沉取应指有力,就是有根的脉象形态,若病中肾气犹存,先天之本未绝,尺脉沉取尚可见,便还有生机,正如《脉诀》所说的:“寸口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

  2、平脉的生理性变化。
  (1)四季气候 由于受气候的影响,平脉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变化,因为春季虽然阳气已升,但寒未尽除,气机有约束之象,故脉稍弦。夏天阳气隆盛,脉气来势盛而去势衰,故脉稍洪。秋天阳气欲敛,脉象来势洪盛已减,轻而如毛,故脉稍浮。冬天阳气潜藏,脉气来势沉而搏指。


  (2)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也能影响脉象,南方地处低下、气候偏温、空气湿润,人体肌腠缓疏,故脉多细软或略数;北方地势高,空气干燥,气候偏寒,人体肌腠紧缩,故脉多表现沉实。

  (3)性别 妇女脉象一般较男子稍弱而略快,妇女婚后妊娠,脉常见滑数而冲和。

  (4)年龄 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婴儿每分钟脉搏120~140次;五、六岁的幼儿,每分钟脉搏90~110次;年龄渐长则脉象渐和缓。青年体壮脉搏有力;老人气血虚弱,精力渐衰,脉搏较弱。

  (5)体格 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肌肉薄,脉常浮,肥胖的人,皮下脂肪厚,脉常沉。凡常见六脉沉细等同,而无病象的,叫做六阴脉;六脉常见洪大等同,而无病象的,叫做六阳脉。

  (6)情志 一时性的精神刺激,脉象也发生变化,如喜则伤心而脉缓,怒则伤肝而脉急,惊则气乱而脉动等,当情志恢复平静之后,脉象也就恢复正常。

  (7)劳逸 剧烈运动和远行之后,脉多急疾,人入睡之后,脉多迟缓,脑力劳动之人,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

  (8)饮食 饭后,酒后脉多数而有力;饥饿时脉象稍缓而无力。

  此外,有一些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飞脉;若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反关脉,还有出现于腕部其他位置的,都是生理特异的脉位,即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病脉。

:::常见的异常脉象:::
  浮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表浅的一种脉,轻取即得,重按反而变弱。一般情况下,提示病邪在表。脉浮而有力者为表实,浮而无力者为表虚。
浮脉脉图


  沉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较深的一种脉,轻取不得,重按始见。通常主里证,沉而有力者为里实证,沉而无力者为里虚证。
沉脉脉图


  迟脉,脉来较慢,每分钟60次以下。多主寒证,因寒可使血流速度减慢。迟而有力者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者为阳虚证。
迟脉脉图


  数脉,脉来较快,每分钟90次以上,来去急促。多主热证,因热可使血流速度加速,数而有力者为实热证,数而无力者为虚热证。
数脉脉图


  细脉,又称小脉,脉如细线,软弱少力,但应指尚明显。是湿证与虚证之象。因湿邪阻滞脉道或气血虚而不能充盈脉道所致。
细脉脉图


  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如洪水。大多主邪热亢盛的实证。

  弦脉,脉形端直,如按琴弦。常见于有肝胆病、痰饮证、疼痛证的患者。
弦脉脉图


  滑脉,脉来流(滑)利,如盘走珠。是实热证、痰饮证、伤食证,或妊娠的脉象。

  涩脉,脉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为气滞证、瘀血证、精血亏少证之征象。

  虚脉,三部脉举按皆无力,隐隐蠕动于指下,为一切无力脉之总称。是虚证之象,主要为气虚或气血两虚证。

  实脉,三部脉举按皆有力,脉来盛而坚实,为一切有力脉的总称。是实证之象,提示邪气实而正气不虚。

  促结代脉,即促脉、结脉、代脉,均为节律异常、有间歇的脉。促脉为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促而有力者为阳热亢盛之证,促而无力者多为气虚将脱之象;结脉为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有阴盛、气结、寒痰、瘀血等多种主病;代脉为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间歇,间歇时间较长。为脏气衰微或气滞血瘀之证。

  脉象还有许多,以上是最主要的几种脉象。中医临床治病,除了望、闻、问诊外,切脉也非常重要。唐代名医孙思邈就说:“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辨证时,脉象常常起决定作用。

:::脉象与疾病的关系:::
  当然,疾病的病因与病理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因此临床上所见的病脉往往也很复杂,常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脉象并见,如脉浮数、沉迟、滑数、弦涩等。还有脉证相符与不相符的问题,不相符时,就须决定是舍症从脉,还是舍脉从症等。另外,理论上谈脉诊不难,但实际操作中要确定是何脉、解释分析脉与病的关系等不是一日之功。古人就说:“脉理精微,非言可尽,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不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细心体会,不用心去悟、去比较,是不可能真正把握脉诊的。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 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 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 经”。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 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 其中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 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 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阴维 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 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 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 督脉会合。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 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踵阳跷 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 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 少阳经。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 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 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 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 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 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督脉与 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 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 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 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 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 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 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 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 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 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 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 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 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惟任、 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 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 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 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 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凡是看过中医的患者,往往会看到医生先给病人“号脉”教科书上叫“切脉”,切脉的同时医生会先“看”,看病人的“动”、“静”,也就是病人的“神”然后观察病人气色、通过气色的明快和晦暗以及脉象的迟数和尺肤的寒温,分清疾病属“阴”属“阳”属“寒”属“热”,再看病人的舌,舌体分上、中、下,舌质,舌底,上以求上“心、肺、头、上焦”,中以求中“脾胃、中焦”,下以求下“肝肾、下焦”。通过舌苔的厚薄,以及脉象的浮沉,探求疾病的“表里”,通过脉象的有力、无力,分清患者的“虚实”。“八纲”既明,通过病人对疾病的主诉,进一步辨明疾病所属的脏腑、经络。以此辩证,论治。
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 颜面望诊一、 脸所反映的脏器疾患
总论

l、脸上长痣、痦子;表示该部位脏器先天功能不足。
2、脸上长斑:表示该部位长期慢性耗损形成的慢性疾病(3~5年形成)。
3、脸上长青春痘:表示该部位脏器现阶段正存在炎症病变(短期形成)。
4、全脸青春痘、斑:是内分泌失调或肝脏免疫功能下降。
各论
1、心理压力:反射区域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此处出现青春痘:(疙瘩),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若出现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2、心脏: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证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若出现的横纹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心脏病者一般小肠功能不好;还能引发血管、脑、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疾病。下耳唇有皱纹是冠心病,嘴唇发紫是心脏病。
3、脑:反射区域在两眉头之间,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证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烦躁等
4、肺:(呼吸系统、咽喉、气管、扁桃腺等):反射区域在两眉1/2之间;额头1/3以下的部位。若额头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朗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如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则证明此人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眉头向上部有凸起,也是有肺疾。肺功能不好的人,一般大肠排泄功能不好。
5、胸(乳):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若男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他胸闷气短。若女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她经期时乳房胀痛。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子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突起,说明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胸膜炎。若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女性乳腺增生或乳腺积瘤。
6、肝;反射区在两眉1/2处至太阳穴以上,额头1/3以下的部位,及鼻梁中段 (即鼻梁最高处)。若这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而此人比较年轻或是有钱的老板或是大官,可能是脂肪肝。若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部位有青春痘(疙瘩),证明此人肝火旺。若太阳穴处有斑,证明肝功能衰弱。若鼻梁高处有斑,还可能是肝火大,情绪不稳定、更年期等。若这两处都有明显的班,且脸色晦暗无华,看起来很难看,人也比较清瘦,即说明此人有肝病(肝炎或肝硬化)。眉中央有痣,眼球发黄,且面色非常黄是乙肝。从鼻梁处一直青到鼻头可能是癌或瘤!
7、胆:反射区域在鼻梁高处的外测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状、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后嘴里发苦,说明胆部有了较微炎症;若有斑,可能有胆囊炎。若此部位有竖褶子、或笑时有竖褶子,说明此人胆囊有问题。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证明胆功能先天不足。若把右手放在右肋下(胆就在此部位),左手握拳击打右手背,若此部位疼痛的话,即是胆囊炎;若刺痛的厉害的话,可能是胆结石。胆有问题的人可能肥胖。眼下面胆区有一对明显的斑或有痣、痦子,是胆结石。眼袋晦暗亦证明胆不好。
8、肾:反射区在眼外角平线与耳中部垂起直线相交向下至下巴的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或有斑,证明此人肾虚,一般倦怠,腰背及腿部酸疼。此部位有很深且大的斑,极有可能是肾结石。若此部位有病或痞子证明此人肾功能先天不足,也会腰、腿及背部酸疼。肾虚可导致膀胱、生殖系统、性腺等疾病。眼角有很深的鱼尾纹。耳旁有竖褶子,也是肾虚的表现。肾区如有病或痦子且脑区竖纹很深,证明此人患有高血压或预示将来要患有脑血栓疾病。
9、膀胱:反射区域在鼻下人中两侧的鼻根部位。此部位发红,有红血丝、青春痘、生疮等,证明有膀胱炎,会出现小便赤黄、稍频急等症,膀胱炎也可引起腰部酸痛。女性患膀胱炎,有时是妇科有问题。鼻根发红,但尿不频、急且整个鼻梁骨发红,证明是鼻炎。
10、脾:反射区域在鼻头。若鼻头发红或酒糟鼻者或鼻头肿大,证明脾热或脾大,一般感觉头重,脸颊疼,心烦等。若鼻头发黄或白,是脾虚,会出现汗多、畏风、四肢懒动,倦怠、不嗜食等。
11、胃:反射区域在鼻翼。若鼻翼发红,是胃火,易饥饿,口臭。有红血丝且比较严重,一般是胃炎。饭前胃疼,一般是胃炎。饭后一、二小时腹疼是胃溃疡,压痛点在腹部正中或稍偏左处;饭后二到四小时腹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痛法在两排胁骨中间靠近心窝的地方,类似针刺一般,严重者可痛到后背,压痛点在腹部稍偏右处。若鼻翼灰青,是胃寒,与其握手时能感到此人手指尖发凉,此人受风寒肚子痛,拉稀等。而鼻翼部青瘪者,一般以前胃痛,形成病根,可引起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引发胃癌的可能性较大。鼻翼薄且沟深证明是萎缩性胃炎。
12、小肠: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内侧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或痦子,证明小肠吸收功能不好,一般人会瘦弱。
13、大肠: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外侧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痦子,说明此人大肠排泄功能失调,一般会大便干燥、便秘或便溏,若此部位有呈半月状的斑,证明此人是便秘或痔疮。鼻根下部线和外眼角下垂线交点处是直肠反射区,此处有斑是痔疮,若此处发红或有白点,有直肠癌变的可能。
14、生殖系统:反射区域在人中及嘴唇四周部位。若女性嘴唇下面有痣、痦子、下巴发红、而肾的反射区域比较光洁的话,证明此人子宫后倾,腰部酸痛。若女性嘴唇四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或女性的嘴唇四周发青、发乌或发白,肾的反射区域也不好,这两种情况一般都证明此人性冷淡。若女性人中有痦子,一般是她子宫有疾病。若男性嘴唇上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说明此人生殖系统有问题。若40岁以上的男性的上嘴唇比较厚,可能是前列腺增大;若上嘴唇有粉刺,且好了又生者,可能是前列腺炎。男性上嘴唇不平,有沟沟,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上嘴唇两边发红,也是前列腺炎。
附:(1)上眼皮有痣,证明头晕。(2)任何部位反射区有痣或痦子,证明祖上都患过该部位疾病。(3)糖尿病:鼻头坑坑洼洼且肾区有红血丝及鼻翼发红。大眼皮浮肿嘴爆皮舌中间有红线可能是糖尿病。(4)眼睛周围发暗,证明大脑供血不足。易引起三叉神经疼及睡眠不良。(5)喉咙如有两条青筋,证明是风湿性关节炎。(6)整个面部有斑,属于血小板减少症。
额头靠近发迹三分之一处,如果有症状,代表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如果有痣,则表示心血管机能先天不良。如果是疙瘩或红肿、发青、发紫、发黑、发暗,则表示现在或已有一段时间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如果是斑或色素沉淀,则表示心血管机能长期不良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两眉间及两眉二分之一处,靠中间画圈部分,代表呼吸系统肺、咽、喉。两眉二分之一处靠外画圈部分包括太阳穴,代表肝脏。两眼下方,颧骨上方代表胆。两眼之间的鼻根处,代表心脑血管。两眼与鼻根两侧间,男代表胸腔、女代表乳腺,男女都是交叉着看的。肝脏的另外一个位置是在鼻梁中断,胆的位置在鼻梁中断两侧,所谓肝胆相连,肝胆相照。鼻头代表脾,鼻翼代表胃。颧骨下方至鼻头下端大U字平行处,偏外侧代表大肠。偏内侧小U字处代表小肠。颧骨至耳之间包括耳朵、脸颊区域,代表肾功能。人中代表膀胱。嘴四周代表生殖系统。下巴代表肾或身上有酸痛;全脸青春痘,代表精神压力大或体内机能失衡。
二、面部色诊
面部色诊,主要是通过望诊来观察面部各部位的色泽变化,了解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面色是脏腑气血的外观,也是疾病变化的反映。正常人的面色微黄而带红润,略有光泽,称为“常色”。有病时,皮肤的光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一、白色
白色主虚、寒证、虫症。常见的面白色有如下几种:
(一)面色发白,虚浮
多属阴虚,可见于慢性肾炎、哮喘、甲状腺功能减退。
(二)面色淡白无华
多属血虚,见于贫血病人。
(三)面色苍白
多见于急性病的阳气暴脱。如大出血、休克引起的血容量急剧下降,以及剧烈的疼痛。
(四)面色灰白
多见于铅中毒、肠内寄生虫病(面部灰白兼见白点或白斑)。
此外,若白色见于两眉之间,是肺脏有病;肝病见白色为难治之病。
二、面赤
面赤主虚热、实热、血瘀。
高血压面部红亮;结核病两颧部呈现绯红色;红斑狼疮面颊出现蝶型红斑;心脏有病两颐(两颊及腮)呈赤色;煤气中毒时,面部也泛出樱桃红色;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常见面部通红并伴有口渴,甚至出现抽搐。
三、面青色
面青色主寒、痛、瘀血、惊风。临床常见面部青色变化,有如下几种:
(一)面色青白
多见于阴寒内盛,气血凝滞。常见风寒头痛或里寒腹痛。
(二)面色发青
以鼻柱、眉间、口唇为甚,在小儿高热时为惊风之兆。
(三)面色青紫
多见于周围循环衰竭、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缺氧及某些内脏剧痛疾病,如心绞痛和胆绞痛等。
四、黄色
面黄色主湿、主脾虚。临床常见面部黄色变化,有如下几种:
(一)黄色鲜明
色如金色属湿热,为阳黄。多见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及中毒性肝炎。
(二)黄色晦暗
色黄如土少光泽,属寒湿,为阴黄。多见于肝硬变、肝癌、胰头癌等。
(三)面色淡黄
干枯或虚肿同时见口唇苍白,但巩膜不黄,称为"萎黄",是脾胃气虚之象,也是黄肿病的见证。多由于失血或大病之后气血亏耗或寄生虫病等原因所致。
五、面黑色
面黑色主寒、痛、瘀血、水饮,肾虚。临床常见面部黑色变化,有如下几种:
(一)面色黧黑
多为长期慢性疾病,肾精亏损。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二)面色青黑
多见于寒凝瘀阻、剧烈疼痛。
(三)紫点、灰黑
常见于症瘕积聚、心肺瘀滞,如肝硬变、肝癌、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
综上所述,根据面部色泽望诊,可以很快了解疾病的性质及部位。如面色现隐黑的多为神色外现,隐黄的系脾色外露,色青主肝病,色白为肺虚,色赤为心火等。尤为可贵的是,通过分部位望诊可进一步确定病位,如颐黑多为肾病,眦青为肝病,颧赤为心病,鼻黄为脾病,印堂发白为肺病。因此,色诊在疾病定性、定位方面有很大意义。医者可根据面诊图,再通过色泽变化来确定内脏疾病。

三、颜面望诊口诀

凡看病,望为先。精气神,最重要。脏腑位,要牢记。多重影,应分清。
病多端,起气血。面色青,主寒痛。面色泽,气血充。面色赤,定有火。
赤如妆,乃虚火。面色黑,肝肾见。白无华,是血虚。面黄泽,为湿热。
面黄暗,病肝肾。额头亮,精神爽。额头暗,有灾殃。眼有神,无大病。
眼无神,精气虚。眼色红,内有火。眼白黄,病肝胆。虹膜缺,主脑病。
胃环大,有中毒。黑纵线,是炎症。黑凹陷,伤器质。皮炎痒,虹周灰。
血管硬,白圆环。虹膜诊,学问大。同心圆,是关键。多节段,排成环。
环环扣,象全身。眼为鱼,贵明亮。鼻光泽,无大病。鼻色青,主寒伤。
鼻色白,主伤血。鼻土偶,胃气绝。鼻不正,病不轻。鼻有痣,病陷危。
人中明,无大病。泪堂下,宜饱满。青黑干,主肾虚。夜不寢,多伤神。
沟平坦,性无力。人中疔,主胃火。人中歪,命不长。唇淡红,无大病。
唇色红,无大病。唇色白,主伤血。唇青紫,寒痛阏。面光亮,为水积。
面黄黑,脂肪肝。耳面焦,宜小心。如无病,必长肉。十步外,眉目清。
无重病,必长寿。部位明,五色清。知色克,可万全。
四、注意事项
1.学会颜面望诊,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千万不要乱说,乱发表自己的意见,观察要随时随地,发表意见要注意场合,不得乱下结论,否则人家会掌你的嘴吧!不到万不得已,天机不可泄露!
2.颜面望诊不是绝对,中医辨证必须做到四诊合参(望、闻、问、切),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要注意勤学勤练,天机自得,不妨你也试试看!


            近日,不断有朋友反应,称博文中关于疾病的的分布纹线及病理符号看不明白。为了进一步将掌诊知识普及化,让大家通过博文对照,能自行诊断,提前预防疾病,今天教大家用五分钟学会掌诊初步诊疗的一些小窍门。





注:除掌上标明的器官以外,其余与男性大体部位相同






纹线及病理符号

长一字纹,此纹的出现是一种危险病纹,出现在震方位代表转癌的危险,出现在生命线上,病情较重,有生命之虑。看分别出现在手掌的哪一部位,一定要结合掌诊图谱看.
十字线的出现代表炎症。在相学上代表灵感纹。
叉形纹的出现代表肿块,在生命线上出现就严重了,结合各部位的线纹及颜色看。
米字纹代表重度炎症,象征结石,糜烂,出血,血管硬化,中风等纹线。
井字纹代表反流。
口字纹代表手术纹,空洞,气肺。
三角形纹代表外伤。
交叉纹代表血管流畅受阻,疼痛
斜方块代表血管瘤。
岛纹代表肿瘤,癌症.如:子宫癌,颅内肿瘤等
弧线纹代表骨质状况,有弧线纹出现证明骨质增生。
丰字纹代表精神压抑,如精神忧郁症,自我紧张。
Y形纹代表生殖及性功能损害状况。
连环岛纹代表眼疾,听力功能的故障。
核桃纹是癌症的象征。
半月纹代表绝育的象征,如女性不孕症。
毛穗纹也属于炎症状况。
黑点象征血瘀。
叶片纹代表器官增生、肥大。
毛穗纹也属于炎症状况。
黑点象征血瘀。
叶片纹代表器官增生、肥大。    手诊图精要
胃脾胆肝小心中,大肺膀胱肾小史。
高烧惊风及三椎,全在拇指反应点。
胆肝结石和发炎,失眠多梦食指显。
左右头痛高低压,就在中指一二三。
肠肺神炎吐癌症,无名指上反应全。
膀肾石炎糖尿瘤,小指上下都出现。
感冒便燥头麻晕,气管耳聋指节间。
中道疾病离坎线,要知死门在坤边。
大肠有病坎上寻,上下腹痛找兑乾。
乏肝硬大巽上下,生殖妇科腕中见。
心脾癫痉湿淋前,尽在艮震地纹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