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水世界剧情分析:隔夜的剩菜吃了能中毒吗?饮食10大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1:18:39

隔夜的剩菜吃了能中毒吗?饮食10大误区

健康 2010-05-03 13:27:10 阅读4 评论0   字号: 订阅

隔夜的剩菜吃了能中毒是真的吗?
据科学测定,有些隔夜菜特别是隔夜的绿叶蔬菜,非但营养价值不高,还会产生致病的亚硝酸盐。储藏蔬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随着储藏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而增多,而如果将蔬菜放在冰箱中冷藏(2—6摄氏度),则其亚硝酸盐的增加较少。时值冬季,有些家庭认为天气寒冷,剩菜不用放冰箱,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现在,城市中冰箱的普及使用,使人们从食物中摄入的亚硝酸盐含量下降,但并不等于把蔬菜放进冰箱就完全可以放心了;时间长了,亚硝酸盐的含量仍然会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种类的蔬菜在相同储藏条件下,亚硝酸盐的生成量是不一致的。通常茎叶类蔬菜最高,瓜类蔬菜稍低,根茎类和花菜类居中。因此,如果同时购买了不同种类的蔬菜,应该先吃茎叶类的,比如大白菜、菠菜等。如果准备多做一些菜第二天热着吃的话,应尽量少做茎叶类蔬菜,而选择瓜类蔬菜。
炒熟后的菜里有油、盐,隔了一夜,菜里的维生素都氧化了,使得亚硝酸含量大幅度增高,进入胃后变成亚硝酸盐,硝酸盐虽然不是直接致癌的物质,但却是健康的一大隐患。亚硝酸盐进入胃之后,在具备特定条件后会生成一种称为NC(N—亚硝基化合物)的物质,它是诱发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尤其是在天气热的时候,隔夜的饭菜受到细菌污染,会大量繁殖,很容易引发胃肠炎,食物中毒。
炒熟的菜中,很多吃不完存放起来,尤其是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更是吃不得。空气中的有害细菌会在2个小时内附着在剩菜上开始繁殖,大家都知道蛋白质和脂肪在细菌的作用下,大部分都会产生有害物质,如硫化氢、胺、酚等,这些物质对人体有害。长期吃剩菜容易致癌,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说隔夜菜不能吃,在做菜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量体裁衣,而不能损害健康!

对付剩菜有3招

春节的餐桌上,永远是鱼肉满桌、菜肴超量的状态。人们唯恐食物不够丰盛,几乎每一餐都要做新菜,而被美食弄得胃肠疲惫之后,冰箱中也无奈地堆满了各种剩菜。为了不剩菜拼命地吃吧,身体受不了那么多的脂肪蛋白质;假如不把菜吃完,又只好继续剩菜。到最后,往往是客人们散去,家里人吃上好几天剩菜,直吃得毫无食欲,甚至健康指标发生异常。那么,剩菜到底该怎么办?如何处理这些剩菜?

◆宁剩荤菜 不剩蔬菜

放在冰箱里的荤菜,只要在吃之前彻底加热,可以保存1-2天,虽然损失一些B族维生素,但蛋白质可以完全保留,也不至于产生有害物质。而蔬菜储藏中轻易产生亚硝酸盐,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和维生素C、叶酸等在储藏和反复加热之后损失极其严重。另一方面,荤菜再次加热时味道仍然不错,而蔬菜再热之后几乎失去其美食价值。故而一餐中应尽量集中精力号召大家把蔬菜吃完,而荤菜可以留到下一餐再吃。在荤菜当中,最应先吃完的是水产品,而肉类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把握翻新技术 剩菜变成新菜

过年吃剩菜,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美食享受上,都显得不那么轻易接受,不过假如把剩菜变成新菜,感觉就大不一样了。其实对于很多荤菜来说,剩菜变新菜一点不难。比如说,原本剩了红烧排骨,就可以加咖喱粉炒些洋葱、蘑菇、土豆、胡萝卜等,然后把剩排骨切碎,混进去做成咖喱洋葱炒排骨,肯定会大受欢迎。剩炒肉丁肉片之类也是一样,先把其中的蔬菜部分吃掉,然后把肉的部分配合到新炒的新鲜蔬菜当中去。

假如是大块的带骨肉,可以考虑煮成汤,添加海带、蘑菇、萝卜、青菜等配合;假如是没有骨头的大块肉,还可以考虑把它弄碎,比如把猪肉切成肉碎,鸡撕成鸡丝,酱肉片切成肉丝,然后和凉拌蔬菜搭配在一起,或者做成馅饼、春卷的原料。假如原本剩了油焖大虾,只需把油去掉,炒点番茄酱,改造成番茄大虾,又是一番风味。鱿鱼、虾仁等河鲜海鲜可以拿来做汤和汤面的配料。这样做,实际上就等于在新的一餐中引入蔬菜,而不再增加荤菜,有利于改善营养平衡。

假如剩了米饭就更简单了,加黑芝麻、红枣、燕麦、莲子之类一起煮成粥,味道真的很不错,而且相当健康。

◆合理计划餐桌 分批消灭剩菜

每一餐都可能有新菜变成剩菜,而经过旧菜翻新之后的菜仍然可能被剩下来。所以,假如不控制一餐中菜肴的总量,剩菜将不可避免,而且会逐渐积累。故而,应当尽量控制每一餐的菜肴数量才不会大量剩菜,每餐推出新的素菜,同时有计划地推出翻新旧菜,而上新的荤菜应当十分谨慎。

冰箱里的剩菜可能有五六样甚至更多,但绝不能在一餐之中全部翻新,因为那样势必会造成大量新的剩菜。故而,可以按照先水产后肉类,先清淡菜肴后浓味菜肴的顺序,每餐上两样翻新菜,而且保证这些翻新菜不再剩下。

虽说以上建议,对储藏和处理春节剩菜或许有所帮助,但究竟剩菜还是不如新菜好,假如能够在节日尽量合理安排食物数量,就不会让自己陷入剩菜满冰箱的烦恼当中。如今已经是食物供给极大丰富的时代,春节期间超市商场也都开门营业,春节的饮食观念就该与时俱进,何必要遵循一些已经过时的老习惯,让家人天天皱着眉头吃剩菜呢?

这里一定要提醒一句,万不可以因为怕浪费剩菜而强迫自己饮食过量。假如已经反复加热两天之后还在继续剩菜,建议还是把这些剩食物丢弃掉,宁可浪费资源,也不能损害健康。

饮食要避免10大误区

误区1:米越白,质量越高

解析:米的洁白程度和米外层的米糠去除程度有关,米糠去除程度越高,虽然米是白了,但营养损失亦越多。米糠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米的胚芽含有维生素E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提醒:经常食用精白米的人需要从其他食物中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

误区2:肾结石的病人不能补钙

解析:肾结石大多是草酸钙在尿中沉积,主要是草酸摄入过多,在泌尿道排除时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沉积形成肾结石。防治肾结石的关键是减少摄入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竹笋、茭白等;这些食物应少吃,吃时应煮沸,去除草酸含量。流行病学的人群资料亦表明钙摄入量多的人群比钙摄入量少的人群,肾结石的发生率要低。

提醒:一般居民膳食中钙摄入是不足的,应当增加钙的摄入,钙在消化道内增加,与草酸形成草酸钙,减少草酸的吸收,也减少肾结石的发生。

误区3:没有鳞的鱼胆固醇高

解析:这个归纳不够全面。的确有一些没有鳞的鱼胆固醇较高,如银鱼、河鳗、泥鳅、黄鳝、鳕鱼胆固醇含量较高;但不是所有无鳞的鱼胆固醇都高,带鱼、鲨鱼与有鳞的草鱼、黄鱼、鲳鱼、鲈鱼等胆固醇含量相当。

误区4:少吃荤油,多吃素油

解析:素油亦是脂肪,脂肪摄入过多,易造成肥胖、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对心血管反而不利;且素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氧化,成环氧化和物,有害于人体健康。

提醒:素油摄入也不宜过多,成人每日摄入量宜在20至25克,选择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的植物油,如橄榄油或茶油为佳。

误区5:糖尿病人吃主食越少越好

解析:血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有关。糖尿病病人应当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防止血糖超标,应在维持正常体重的条件下,维持正常能量的摄入,碳水化合物仍应保持占能量的60%至65%,以多糖为好。每次应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片、新鲜蔬菜等,使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缓慢,血糖不会升高过快,水平亦较稳定;如果单纯的少食碳水化合物反而使消化吸收快,血糖很快升高,且持续时间短,容易发生低血糖,出现心悸、头晕、出冷汗等。

提醒:糖尿病病人进食碳水化合物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应该合理安排。

误区6:晚上只吃菜可以减肥

解析: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能量摄入过多,消耗太少,能量在体内转为脂肪积聚,形成肥胖。产生能量的三大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1克脂肪可产生9千卡能量,1克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可产生4千卡的能量。

提醒:少吃主食可少摄入碳水化合物,减少摄入能量,但多吃菜肴会多摄入脂肪,产生的能量更高,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反使摄入的营养素不能平衡,不利于健康。

误区7:胡萝卜素只在胡萝卜中才有

解析:胡萝卜素除胡萝卜中含量较高外,其他新鲜的黄绿蔬菜中也都含有。例如豌豆苗、番茄、红辣椒、甜椒、油菜、小白菜、苋菜中也都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

误区8:老人饮牛奶会引起白内障

解析:有人说由于牛奶含有半胱氨酸,氧化后易损伤眼睛的晶体,使晶体混浊,发生白内障,因此老年人不宜饮牛奶。但这仅仅是动物实验的资料,缺乏流行病学资料,事实是有些外国人天天饮牛奶,他们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未见有高于我国人群的报道。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是膳食中钙的很重要的来源,牛奶中的酪蛋白亦是优质蛋白,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利用。

提醒:白内障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老年人的抗氧化能力低,可以补充抗氧化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叶黄素、微量元素硒、锌等营养素来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误区9:冬令进补就要补蛋白粉

解析:所谓补是针对缺而言,缺什么补什么,不缺就不补。根据全国第二次营养调查,我国居民膳食中蛋白质供给量是够的,一般人群没有必要再补充蛋白质;且蛋白质补充过多,反而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增加钙的排出,更容易产生缺钙,因此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再补充蛋白质,只有在某些疾病时或特殊需要增加时才要补充。

提醒:在居民的膳食中缺少的营养素是:维生素A(占需要供给量的75.7%),维生素B2(占75%),维生素B1(占91%),钙(占57%),锌(占88%),因此,补充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才是补得有针对性。

误区10:补维生素C易发生肾结石

解析:维生素C是酶的辅因子,与胶原的合成、创伤的愈合、血管的脆性有关,维C还有抗氧化、促进铁的吸收和免疫功能的作用,成人每日的推荐摄入量为100毫克,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1000毫克。

提醒:维生素C的补充,只要每天的摄入量在1000毫克以内,是不会发生肾结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