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听课记录范文:南海Ⅰ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10:10

南海Ⅰ号

《 光明日报 》( 2012年01月13日   15 版)纪录片《南海Ⅰ号》拍摄现场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文物局联手打造的三集纪录片《南海Ⅰ号》于2011年12月2日到4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从1987年中英联合打捞队的偶然发现、到1989年中日联合考古队的探寻、再到2001年开始的大规模探查,在这部纪录片中,通过纪实再现和亲历者的回忆,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引领观众去触摸这条古沉船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足迹,我们选取了第一集《南海沉船》中的一段解说词摘登出来,希望读者可以透过文字共同感受那段历史带来的惊喜、无奈、感动和震撼。

    2002年4月的南海,海水变得温暖了许多。崔勇像往常一样跃入海中,开始作业。27米深的海水,几分钟就可潜入海底,然而,这一天崔勇视野中的海水比往日清澈了许多。于是,他沿着海底慢慢前行。突然,一段木头状的物体清晰显现出来,对于这位水下考古队员来说,这正是他此前无数次触摸到,却又从未看清过的海底文物。影像最终见证了惊喜的发现,一段尘封海底的历史即将浮出水面。10年后,距离崔勇下海十几海里的地方,一次特殊的考古试掘即将进行。对象是一条古代沉船,沉船距今800多年,属于南宋时期,被称为“南海Ⅰ号”。

    从1987年这条古沉船第一次进入视野,每当人们一次次想靠近它的时候,它却像一位神秘的朋友,忽而留下些许惊喜,忽而却又不知所踪。这样的波折,让20多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也让一代代考古人员和越来越多的公众对这次试掘满怀期待。试掘探方分别位于船头和船尾,船头探方内,考古队员突然有了发现。船板木料依然如新,附着的海洋生物仿佛还有生命,一如当年和这条船共同破浪远航。800多年前的时空,就这样定格。紧挨着舷板,船货层层叠叠,不同器型的瓷器错落摆放,狭小的空间被最大程度利用起来。一件件瓷器不断出土,冲刷过后的洁白、温润,仿佛流逝的时光从未起过作用。文物数量巨大、保存如新,也是这个沉船遗址的特点。

    20多年来,对“南海Ⅰ号”的发掘总是这样的结果,大量文物的出现却带来一个个未知的期待。即便是像眼前,如此贴近的注视,我们还是无法完全洞悉“南海Ⅰ号”完整的身世。这究竟是怎样一条沉船?

    在广州打捞局的历史档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荷兰图书馆,查到一条名为‘莱茵堡’号的古沉船。该船属东印度公司,载有白银6箱,锡锭300多吨。当年8月份,中国救捞总公司决定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合作打捞这艘外国沉船,由下属广州打捞局具体承担这一业务。”尹干洪是当年那次打捞行动的现场总指挥。在海底寻找沉船,无论掌握多么详尽的资料,拥有多么先进的仪器,都无异于大海捞针一般艰难。这是多年海上作业经历带给尹干洪最大的感受。而1987年的这次中英联合打捞行动,便是一次印证。

    带着专门从英国运来的先进仪器,在资料记载的范围内,联合打捞队开始了探测作业。时间一天天过去,预定海域也被搜寻了多遍,打捞队员甚至走访了当地的渔民。然而,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那条神秘的“莱茵堡”号沉船竟然杳无踪迹。他们除了找到几条现代沉船外,一无所获。

    中英联合打捞队资金即将用尽,台风将至,最初的希望已近绝望。这天上午九点,声纳被再次放到海中。几轮搜寻之后,突然,仪器显示海床表面有一个小小的凸起,大小也许只有1米见方,很难与排水量达800多吨的“莱茵堡”号产生关联。以至于英方负责检测仪器的凯尔文先生视而不见。然而,尹干洪却突然对这个凸起物产生了兴趣。他决定立刻派潜水员下水。那里是南海上下川岛海域范围,海水深度有27米,由于洋流带起的泥沙,海底能见度几乎为零。靠着微弱的潜水灯光,潜水员在海底小心翼翼地仔细搜寻。不久,他便发现了凸起在海床之上的一块物体,再靠近观察和触摸,这块仿佛礁石的凸起物上还挂着密密麻麻的渔网。七、八米长,两、三米高,这似乎是一条船的桅杆。难道这就是两个月来苦苦寻找的那条“莱茵堡”号古沉船吗?于是,潜水员从凸起物上抠下一块样本后,立刻浮出了海面。

    样本是一块木头,外表包裹着海底泥沙,尹干洪与英方商量后,决定用机械抓斗试抓。在广州打捞局的调度日志上,中英联合打捞队的这次作业被详细记录下来。在第一抓斗没有什么收获的情况下,第二抓斗又下水了,十几分钟后,满满一抓斗海泥,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出水了。一点一点的冲刷,露出来的依然是瓷器碎片,人们的眼光也随之渐渐黯淡。突然,淤泥中,一个特别的物件出现了,一位潜水员立即将它从泥沙中拿出来,冲洗干净后发现,这居然是一条长长的金链。

    金链的出现,引起了一阵惊呼,因为它的长度和分量,似乎超出了现代人对黄金饰物的想象,船上终于有了久违的笑语。最后清理的结果,还有许多完整如新的瓷器。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现实,带来惊喜的器物却明显不属于苦苦找寻的“莱茵堡”号。几经考量之后,中方果断中断了这次打捞,将这些器物带回广州鉴定。 

    1974年,广东省博物馆在西沙群岛开展考古发掘,也许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海洋的考古行动。今年78岁的徐恒彬教授,是当年的考古队队员,他在西沙群岛第一次看到了位于海底的中国文物,不过大多都是碎片。13年后,徐恒彬已是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一天,交通部广州打捞局送来了一批海底出水的器物请求鉴定。刹那间,徐恒彬感到了自己心跳的加速。这些器物是那样的似曾相识,徐恒彬的记忆立刻回到了1974年,在西沙考古现场所看到的瓷器碎片。此时,当这些瓷器以完整的形态出现在他的面前,徐恒彬知道,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即将到来。

    送来的这批器物有瓷器、铜器共247件,以瓷器为主,年代大约为宋元时期,它们应该来自一条海底沉船。1987年8月,广东省文物部门正式宣布,在广东台山上下川岛海域发现了一艘古沉船,沉船遗址被命名为“广东南海宋元沉船遗址”。来自那条沉船的部分文物,无论是晶莹剔透的瓷器,还是粗朴厚重的陶器,都器型完好、质地如新。它们分别来自景德镇、龙泉、德化、磁灶等不同窑址。宋元时期,不同窑口的瓷器如此集中地出现,在中国考古发现上,这还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这条沉船完成了惊鸿一瞥的亮相,而这,只是它日后传奇故事的开始。(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