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李幺傻微博:解析《道德经》 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26:16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解析】

提倡的东西越多,则越容易使人偏离本心、偏离道,使民众只知顺从于世俗社会的伦理而忘记了最最根本的“道”。所以放弃对圣人与智慧的赞扬与提倡,对民众的利益反而百倍于今;放弃对仁义的宣扬,反而能使民众突破仁义瓶颈而复归于道,找回本心、找回孝慈;放弃对取巧争利的倡导,则天下不再有盗贼。光把以上所述三点制成条文还不够,所以在此将之进一步具体化、以便着手:要让心灵保持朴素纯净、不被凡尘所染,要少一些个人私欲,要摒弃背离于道的学说、使自己抛开不必要的忧虑。

有些东西在给我们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在另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消极作用;让我们受惠的东西,往往也是让我们受制的东西。既然如此,与其搞成一团乱麻、眼花缭乱,还不如简单朴素、清新自然些,好就是好、差就是差,快乐就是快乐、悲伤就是悲伤,一切简单洒脱、自然纯粹,不用复杂多变、不用百感交集、不用剪不断理还乱。

小孩子天真烂漫、成人却被社会逼着圆滑世故、而老了又返璞归真,这是否就如同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想我们终是要返璞归真的,只不过“返璞归真”还是比起初的“天真”高出两个层次,因为这是在我们经历了世间种种之后感悟出来的,它已经融入了高级元素,它让我们明白了朴素的真谛从而懂得真正把握住朴素,而非起初的“根本不知朴素与非朴素及其各种好与坏、根本不知自己真正需要把握的是什么”的境界。

【画龙点睛】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是因为他遗世独立、从不入世,而是因为他经历了世间种种之后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