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品十大贵妇品牌:*净慧法师证悟法语连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32:57

净慧法师法语每日三则

摘自《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净慧法师



研究佛法的人在义理上下功夫,可得理悟,也叫理性成佛。得理悟的人在学佛上能容易一些,少走弯路。有功德有好处,就像你要去北京,却连北京听都没听过的话,去的过程相对困难些。但是注意,理悟不等于实证,理悟没有超越五蕴五浊。别以为听点佛法,理悟了,明白了。人生是一个大实验场,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和佛的理论在搞实验,只有把自己的身体降伏了,才证明实验成功了。若是只研究理论,研究明白了把它束之高阁。用现在话讲,你生产出再好的产品,不投放市场,就不能实现它的价值。佛法如此,读佛经如此,理悟也如此。你知道多少佛经,没进入试验场,没有实践,也没有实际价值和意义。所以说,理悟不如体悟,千劫理悟不如一刻体悟。还是修证要紧。一刻体悟是你实修实证的,千年理悟或万劫理悟,那都是佛的,不是你自己的。肉体有生有灭,佛法恒久不灭。这个地球在宇宙中化为灰烬,佛法又会在其他星球兴隆昌盛。所以我们要放下理悟,去体悟。有一刻体悟就有开悟的那天,有一刻体悟就有了生脱死的那天,一刻体悟就是往生极乐的开端,否则你始终在生灭当中。体悟来源于心,心体同系,超越五浊,有体悟的人超越不了。我想把烦恼都去掉,但是无法达到一心不乱,前念息,后念又起,还是五蕴织盛。你说你能不能往生啊?我曾问过几位高僧,修得非常好,我问他能不能往生啊,他们的回答是没有把握。我只见到两位,你都不用问,佛法已经现前,随时都可以往生。这样人说起话来底气足,谈起话来都是超世间的话,谈起佛法,滔滔不绝。但说的都是人话,不是佛话。说佛话的人是理悟,用人话说出佛法的人才是体悟有实证的人。得到体悟就万事大吉了么?不是。体悟是进入证悟的开始,只有在自心下功夫的人有修证,从证得体悟到证悟。有证悟的人才能证果,才能分出声闻缘觉菩萨等不同品级。声闻中分四个果位的罗汉,每果罗汉还有不同品位阶段。菩萨还有五十五个品级。证悟里面有千差万别啊。从初学到成佛,处处都有无限风光、无限说道。从自身下功夫的人自然会有佛菩萨接引你。在这个世界上,你修到哪,佛菩萨都知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不求,没发这个勇猛精进心,肯定达不到。有人纳闷, “佛法这么好,那么好,我咋没遇到呢?咋没人接引我来呢?”心外求法的人,你永远求不到。遇到也会错过。只有向内心求法,修到时候自然有人接引你了。以什么身得度者,自然化现什么身去度你。


摘自《达摩与明心见性》修正版-净慧法师

修塔造庙与证悟不是一回事。修塔造庙是福田,是为证悟增加福报因缘。功德来源于见性与解脱;证悟出世间智慧为见性,修道成道明心为解脱。证悟是功德的表现形式,有道必是证果人;道即功德。修塔造庙是功德事,是有为法。在家人上庙烧香、供养等,出家人为他人诵经、做法事等,统统是有为法;静坐禅定得到出世间的智慧,才是无为法。否则,未达无为,有为的福慧不能出三界。有证悟以后,读诵佛经立即就明白;没有证悟前,怎么读诵也不明白。佛法的真含妙义被文字掩盖住了,没有真功夫,内含就显现不出来。理论有很多法义,也很深妙;但不是自己修证而得,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鹦鹉学舌。最实在的行入方法就是静坐念佛,坐一个小时是一个小时,没静坐念佛就仅是理入。理论再高,没一日静坐,没有修持,还是在研究理论,做西行的准备工作,如蚂蚁啃西瓜,尽在皮上转。

现在的一些人认为,我心是佛,我就是佛。这里,达摩祖师是对性说的,我心里存有佛性,佛性存于心中;离开自心外无佛性,离开佛性外无自心。佛性觉而不迷,具足功德;只是被无始劫来无明覆盖。所以,要明白法理实相。知实相而苦修,苦尽则甘来,甘来则明心,明心则见性,见性则成佛。有证悟的人明白,实相是修证过程。我们用佛法修持,去掉心里的杂染,增长心里福慧功德,达到了见佛性。见性是佛,就是我们的自性佛,一旦发挥自然功用,立刻就明了心发挥的必然功用;未见性前是心识之必然藏裹性识,见性后性识之自然空无心识。

今天有人请法说:“我的业报这么重,还能不能成佛道?”我讲:你的性上没有业报。那一页翻过去,从当下开始,依法修持,随着福慧的增长,身心的业报自消;福慧增长消业如烈日化雪,顷刻即无;否则,以业消业如斗量海水,劫尽无休。依法修持是回过头来明心见性;首先,要明我们体内的三界心,用智慧光明,去除见、思二惑;然后,要见三界外十地菩萨性,用功德具足见,等觉、妙觉、佛无上正等正觉。

摘自--【指导学佛人信解行证的偈语集】--净慧法师

布施
日夜忙碌只为钱,财宝富贵人人贪。谁肯将钱送别人,无求布施难上难。
人修布施为圆满,内财外财一起捐。一切的一一一切,无有休止穷极限。
持戒
佛住世时师是戒,佛入涅槃戒是师。尊戒持戒如佛在,绍隆佛种入经藏。
身是法器戒是船,掌舵无漏奔彼岸。离戒无师空往来,法体戒行自庄严。
忍辱
贫贱人受辱,将以命相搏。称霸人受辱,将加倍奉还。
平常人受辱,将相宜回敬。善良人受辱,将一笑了然。
忍字之上利刃悬,忍无可忍箭上弦。无忍之忍显大善,仁者无敌大道宽。
精进
人生寿命时限短,沉迷觉醒日三杆。五蕴识盛心难稳,六贼相逼长散乱。
都摄六根锁心辕,净念相继意马栓。精字里面含玄妙,头陀笨功火中莲。
禅定
开启智慧一灵感,定能生慧别见天。风息月明入三昧,金鸡破啼过玄关。
日禅夜禅定相连,久禅必定滴石穿。苦尽甘来智无碍,昆仑顶上话无言。
般若
佛显智慧度愚顽,菩提庄严心境转。六度利他物外闲,万行入世无圣凡。
初行般若择法眼,再行般若求师难。佛曾求法舍王位,顶首楞严智慧观。  摘自《妙法莲华经》浅释--净慧法师

佛住世时,佛的弟子没有研究经文,他们就有证悟,因为他们不怕吃苦,勇猛精进。不像现在的我们这样安逸,有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有的学佛人,平时讲书本,讲得一套一套的,那经书研究的才透呢,认为众生都是可怜悯者,到最后,他遇到点麻烦反让众生怜悯起他来了。你说你这道是修哪去了。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用正法的精神去学,我说你要是拿蹲监狱的一半精神去修肯定能修成;或者拿出农民干农活一半的劲头,你也能修成;你要是给人家打工十二个小时的,你拿出六个小时打坐,你就能修成,相对轻巧地多。可是现在人一打坐就来身障,身体疼痛。但一切的乐都是从苦中来的,所以佛在这让从禅定入门。佛讲法,你一定要注意,要看到“禅定解脱三昧,身如如地,未曾有法”。佛赞叹的就是“禅定”。你看《楞严经》告诉你随佛多闻。你累劫随佛多闻,不如一日修无漏法。让你去参禅打坐、静坐念佛。再比如《心经》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深”即行入深禅次定。不都是从禅定开始么?

咱们学佛讲,一定要从静坐念佛开始,离开这个东西,不都摄六根,光讲理论,很难使自己思维不放逸。只有静坐念佛的人,而且要持六字洪名,身体才能有所转化。特别是“南无”二字,它是打开我们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舍弃不得。念“南无”时,这个声音似在我们喉轮之下,我们胸部位置发出的,而念“阿弥陀佛”四字洪名,是在我们脑袋里发出的,你自己体会一下。静坐念佛的人都知道这个事情。不静坐念佛,光思维在念,还是五蕴织盛,打不开心灵之窗。静坐念佛是佛怎么做,我们怎么做。佛提倡禅定,不打坐能进入禅定么?佛给他弟子讲法的时候就提倡禅定,佛住世时,开始时转五比丘,讲完理论后,怎么做啊?怎么成罗汉啊?听完佛法就能成罗汉么?现在人就爱听这话。一听说哪里有法师是某佛转世,听完他讲法就成四果罗汉了,那可真好,都去攀缘。不是这么回事。佛给你讲法也得你自己坐。那时候的人修行就容易。佛在雪山苦坐六年,都不例外。

佛说,修行禅定,得三昧的人是怎样得无量福德,增长无量善慧的呢!有七因缘、三时。七因缘为,一是从欲因缘;从修行开始,欲求无上佛道相伴生,为证菩提才修行禅定得三昧。二是从精进因缘;只有真精进的人,才肯苦行;肯苦行才修行禅定,得三昧乐。三是从心因缘;自愿自觉修禅,无怨无悔行作。四是从慧因缘;从听经闻法而开智慧,开智慧则明法眼,知修行禅定,又在三昧中证得智慧。五是从闻因缘;闻法后听善知识教,趣入心要。六是从思因缘;闻法受教后能善思维,悟入正道。七是从修因缘;正思维后起修,专注一心,无有间杂。三时为;一是生时,有善因缘不生邪见之家;生到信佛行善之家,从小能受法益。二是住时,成年后在家与出家,都有机缘受三皈戒法,听善知识教,如法修行。三是增时,修行一段时间后,福慧增长,依法而行。凡夫有禅有定,禅行间杂;初至四禅有退有住有增,禅行有退而禅定之力不退,禅行有住是定力保持不动,禅行有增是定力证入圣道;圣人禅有住有增无退。因为,三禅有粗乐,四禅有轻安,圣人禅有乐。一切道心与解脱,一切种智与见法性,一切神通与自在,都来源于禅定三昧功德。

摘自--指导学佛人如何信、解、行、证的偈语集!--净慧法师

四加行境界
春日里明媚暖乐,夏日里清凉风悦。秋日里光明爽眼,冬日里雪花晶身。
修行自有四加行,各自阶段有不同。时间第一你莫喜,更有喜乐在上重。

如何行证
佛法不须说,证悟靠行入。行入平凡里,才见转身处。
谁来试问你,巧饰佛外衣。身高说大法,敢笑梁武帝。

无记
偶然无记属自然,飘逸次第九重天。旧人不识熟人面,在家找家不唐涓。
此地风光莫圣解,意静灵动互逆间。当头棒喝宜开悟,无记无念双峰山。  摘自【大般涅槃经】略释--净慧法师

佛说,菩萨受持此经,观念是漏。一切凡夫若遇到让人身心痛苦烦恼的事件,心里会生起种种恶念。如自身有病和自己原因的心里痛苦,或外部原因伤害造成的身心痛苦和财产损失等烦恼,身口意容易起恶心,作恶事。因解一时之很,逞一时之强,图一时之快,而用愚蠢的心态支配愚蠢的行动,造作三恶道之漏业。这种没有智慧的念头,为念漏。菩萨于无量劫时间观念是漏,知以恶念为因,恶因缘苦报为果。所以,身心害怕恶念,不起恶念,转化各种苦恼之事,趋于善念,才远离轮回。菩萨观念是漏,还要躲避贪、嗔、痴、慢、疑五钝使的追逐,看破眼、耳、鼻、舌、身、意;六贼之谋,乘上佛法之舟筏,才能登上生死彼岸。

佛说,菩萨受持此经,观身如匣。即身体如地水火风四大毒蛇,天天见触、气、齿毒。众生见毒而起恶心,触毒而起恶心,气毒而起恶心,齿毒而起恶心。见毒有坚固性,见到起贪为毒;触毒有深性,欲壑难填为毒;气毒有热性,火气高万丈为毒;齿毒有动性,喜欢吃什么就去吃为毒。菩萨知身体四大毒性,视为正见,触为正见,触为正法,气为正精进,齿为正定。众生若为四毒所害,必落三恶道,因为身体被欲望所牵,造作众恶,恶业因转果,必遭恶报。诸佛菩萨心里害怕身体的欲望,而修圣道,观五蕴皆空,远离八苦。

佛说,菩萨受持此经,观贪爱为生死根本。在贪嗔痴慢疑五钝使当中,贪爱是伪善,让凡夫之人神魂颠倒,爱的死去活来;实际性质是轮回烦恼之本,生死苦痛之根。众生于贪爱难舍难离,于生死也难离难舍,从而远离一切善法。菩萨深观贪爱,诈亲伪善,以智慧力,见而不染著;声闻缘觉也是这样远离贪爱。菩萨深观贪爱,心生极度害怕。因为,贪爱有一定的迷惑性、欺骗性、表面性,能惑一切众生,无始无终,很难远离,当下也难舍,明日也难离。所以,一切众生远离大涅槃而近于生死;远常乐我净而近于无常苦;远于智慧而近于无明。   摘自【大般涅槃经】略释--净慧法师

大般涅槃经卷到此全部略释完毕。只有一个问题,与诸位探讨并作为结束语。我们与佛比差在哪里。有的说差在智慧上,

有的说差在功德上,有的说差在神通自在上,有的说差在生死解脱上等。诸位说的都对。而让我说,诸位都是顺着比,

没有逆着比。怎么逆着比,佛没有贪欲而我有;佛没有憎爱而我有;佛没有嗔痴而我有;佛没有慢、

慢慢而我有;佛没见世间过错而我有;佛没有杀盗淫妄酒而我有;佛没有欺诈而我有……

而佛有智慧我没有;而佛有功德我没有;而佛有神通自在我没有;而佛有慈悲我没有;而佛有解脱我没有……

知道我有什么了,是与佛的真差距;通过修行让我没有的才能圆满。怎么圆满,对佛法的信解行证。


摘自《优婆塞戒经》浅释--净慧法师

戒与法的关系


法是众生与宇宙一切事物现象和变化的规律,众生离不开法,众生一切的造作都是法。佛法是觉悟者之法,

佛法分经律论三藏。简单地说,佛法就是让众生转迷为悟,转痴为智,转凡为圣的规律,这也是一种因果规律,

这就是佛法,谁也改变不了。谁不按这个法行,谁就成不了佛;谁按照这个法行,必定成佛。戒是佛法中的一部分,

是修行人共同遵守、共同奉行的规则;既约束自己,也约束别人;持戒是共同遵守、

自愿遵守。戒是为修行人前行保驾护航的;一犯戒,道行马上停滞,前进不了。有戒,法船才能正常航行。既要守戒,

又要积极去持戒修行,这才是菩萨行人的愿力。修行过程中不犯戒,积极去持戒,心里不觉戒的存在,又处处是戒,

无一不是戒,有这样证悟的人都是大乘之人。正常的守戒多为初行者,觉得有戒律存在,身、口、

意为戒律所约束。佛法与戒同行;一是受三皈依的时候,受三皈就有戒;二是承传佛法时,同时受戒。


再讲一下破戒的危害,佛说三途轮回报。佛不度无缘之人,

法不度破戒之人。不管修学什么法门,一旦破戒,

法在身上就失效。为什么说对一位圣人或有修行的人起疑惑心的时候,法就已经为不度。

“法不度”什么概念?人同样载法,护法善神不护佑,心被邪见所蔽。还有,

破戒的果报从人直到阿鼻地狱,破戒之人不可能生天。有人不愿守戒,是由于自己的业习、

业因感召,无量劫造作的,今生就有这个魔蕴。谁有业习,魔就会去找谁。“业习”

就是我执我见我慢,通过第七意识反映出来,有习惯力,

不受理智的控制或控制不住。抽烟、酗酒、吸毒、贪欲等都是业习感召,

习惯力在起作用。再有,修行人心有所求,著相前行,心意自狭;就是有贪著心、

往生极乐心、求法心。一有求,就把自己的心量变小,本来心有一丈,一有求心,

变成五尺。心量一小,做起事情功德就变成福报。自己不觉,善知识、

护法善神一下就知道。贪善也为贪,贪不到的时候,马上变为嗔。有些人求善法,

求不到心就生嗔。心量自狭的人难求圣果。贪求善境界,心有贪念都是小乘人的心魔所致,

心魔无始劫来与人同行,魔时时刻刻如影随形。心魔是自己内在的魔,顺逆二境来的时候,

击败人的心智,让人心智散乱,明白转糊涂。遇到自己心魔的时候,

败者多胜者少。胜者就是出离,败者就是六道众生。心魔在人这一道,最主要的时候,

有心魔就召人魔、事魔,世俗的是是非非。然后是外魔,比如想出门,就遇暴雨,

或者生老病死等,都属于外魔之事。修行人有一定圣果的时候,

肯定召天魔;天魔魔成就之身。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破魔军,魔王、魔子、

魔民全上来。我们体内有魔因,自性有魔才召外魔。魔考过关了,成圣;魔考没过关,

败下来,那就是众生。什么保护修行人?戒律。没有戒,内魔没守住,

外魔破不了。降伏不了内魔,外魔一击就败。心里想喝酒,那里一召呼喝酒,

乐颠的肯定就去;心里想打麻将,那边一召呼就走。一个修行人,要做坏事的时候,

心里有两个声音,一个说“去做”,另一个说“不要去做”。凡夫认为做“坏事”

是天经地义的,“坏事”指的是吃肉、喝酒、找小姐,世俗人眼里的好事,

内心还有个声音催促快去,都是不知不觉做了不守戒的事情,

才种下业因。明白因果的人才知害怕,宁可自己被杀也不能作犯戒的事。戒与法的关系,

戒是保护依法修行的。   摘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修正版-净慧法师



禅定的境界什么样,“色、声、香、味、触、法”不起作用。佛说“以色身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是你没有进入禅定的境界。否则绝不会用音声、燃香供养等有为的形式,求出三界。不入禅定的时候,一切皆是有为造作,不解决根本问题,还是五蕴思维在想。一些学佛人,几十年不入道,只研究理论,不依法修行,不进入禅定,只是做表面文章。正如一些法师讲的,以水济水,水越发越大;以火济火,火越烧越旺,去除妄想无有出期,都是不明白佛教真相。达摩祖师问他的弟子,“你们从我这得到什么了?”众弟子大多用语言回答,自称如何如何,只有一个弟子不言语只磕头,他才真正得道。用音声、言语,道就断了,因为那是虚妄有为的。进入禅定境界,没有语言。没有达到定的境界,很难逃出火宅。有人会问:“我们修净土的还有没有可能成就?”光念佛号不去静坐,成就是以后的事情。但现在还是要从当下做起,这是学佛的基础,学佛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身体。我怎么哄着你都不如你踏踏实实去坐,今天坐一个小时,以后就少坐一个小时,只要坐了就不会空过,肯定有成就的一天。脑子的念头多啊,念头就是身体五欲的需要。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身体是法界中物,身体总是有我需要,以法生心,离不开外部的世界,听什么染什么、见什么染什么。这个身体本身就是法,但是这个法是颠倒之法,这是有为的身体,功用、妙用都有。性是本源,住法生心,众生随种种法而著种种法生心。所以,有偈云“这点灵光道上来,只因逐妄随尘埃,今君要见回乡路,悟得心经道法开。”学佛证道要从空入手,“他人难用力,自度自家身,智者超三界,愚者生死轮”。自己不修无人代替,看别人吃饭,说别人吃饭,不解决自己饿的问题,他人帮不了你,当你证得空的境界时,才知“往来不相代,你我谁是谁”,这个世界好恐怖,“不觉两泪流”。为什么开悟的人都哭?这些年,这些时间白白浪费,今天才找到回家路,他谁都不怨,不怨天、不怨地、不怨佛,只恨自己,“有岸不回头”。观察自己,“随妄惹尘埃”,随业现像不识面,我们今天租这个屋,明天又租那个屋,改形换态到现在还不知主人公是谁。随业往来,随业现形;今生是狗,来生是猪。你看狗不咋地,你曾为狗,“无始劫来自租屋,至今不识主人公,随业现形不识面,地地道道可怜虫。”这是法师开示众生的证悟语。什么人最可怜?身在六道轮回中,自己浑然未觉;改形换态异新命时,还在感叹现代文明的好。佛教不排斥文明,修证的人,当你证到一定境界能去四王天时,会觉得宫殿很不一般。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原来如此。这真是颠倒的,你都不想多待一会儿。所以,佛菩萨倒驾慈航,来接引我们的主人公。我们的主人公是自性,方便说是神识,是心。把它接出去,不再改形换态,别再租屋子了,这个屋租到期了,“尽此一报身”,这才是我讲这部《心经》要明确的大义:从缘起讲到经名,只是从大义上给诸位略讲。

从空的境界上说“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从实相上说,“上有佛道可成,下有众生可度”,这是让人在空相上无执著。为什么?由于人“有佛道可成”这一念,是空当中一种执著心,“下有众生可度”也是一种执著心。所以,一定要从空的境界上有那种智慧观照。从实相上说,我们天天在干什么?从静坐开始为了什么?这就是“上有佛道可成”,成佛后度众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未来的事情,不是现在的事情,是达到彼岸智慧成就后自然而然升起的一种行为、一种心态。有种人,一听说“人人是佛”就不修了,就去弘法,在家人有这种状况,出家人也有。从当下开始静坐,从实相上说,上成佛道,成阿罗汉都不究竟,不发菩提心成就不了自己的法身、化身,八万四千大劫后堕落;必须积功累德,广度众生,最后成佛,佛寿无量劫。有人说释迦牟尼佛不也活八十多岁?我不修行不也活八十多岁吗?那是示现尔。不要看佛肉身,那是化身佛示现的。十方佛国土,无量亿化身,佛寿无量,无时无刻不在为众生说法,佛的生命状态就是这样,随时可以化现。人就不能化现,因为人不能给人化现,不具有化现的能量和智慧。人死有的做鬼,只能让家人有病,消耗别人体能,没有别的能力。 并不是鬼让人有病,而是它常在人身边,身体就像贴了一块冰,人体的热能就让它吸去,人有鬼秽病就是这个道理。佛能给人带来能量,法能给人带来快乐幸福。


“般若”是梵语,译成中文是“智慧”。从广义上说(或者从大的方面说),从一句南无佛开始到成佛的那一天,整个过程都是“行般若”的过程。修行人虽然乞食化缘,一句南无佛号,开始进入般若状态,开始自觅“衣中珠”。有人感觉念佛号时一句一句好像都往心里装,那是我们平时经常念南无佛得来的;狭义的“般若”,是从新发意菩萨开始直至成佛的过程。人和人不一样,各有各的因缘,有的今生去坐就能成就品位菩萨,看自己坐的怎么样,实际上这个过程当中就在行智慧,也是积功累德的过程。例如,人从幼儿园开始(有的是胎教)的整个修学的过程都是培育他的智慧,不可能一个人在深山里出来就是博士后,从开始到有结果的过程都是般若。智慧是什么?智慧是功德圆满时了见佛性,智慧是自性具足。修行过程当中就有功德,做善事的过程也是功德,只是不让人贪著;智慧是超越人思维的灵感,是一种觉知,是神识本身具有的,是自性本身具足的能量,是万能的本源,也是彼岸无极限的。整个宇宙是法性身毗卢遮那佛在那支撑着呢。这个世界是五火神下界,各有各的神在那主宰着,这都是禅定当中依靠智慧所观察到的。四果罗汉能观察到八万四千大劫以内的事情,佛能超越,这才是彼岸无极限的智慧。什么是方法(技巧)?佛教认为是“善巧方便”。具体的说,就是根据什么人讲什么法,是智慧的显用,而不是智慧的本源,讲“善巧方便”的根本是智慧。佛、观世音菩萨的智慧我们现在不具足,那我们世间人应具有的智慧是什么?我问一个人“什么人最有智慧?”能找到什么人最有智慧,就知道什么人最愚蠢。如果光在理论上研究,肯定回答不了,所以不要把智慧和现实生活隔离开来,这个人没能答出。我告诉他,“欢迎别人帮助他的人最有智慧,也就是欢迎批评你的人,微笑面对天天给你出难题的人和说你不好的人,能做到这些的人最有智慧。反之,拒绝别人帮助的人最愚蠢。”你学佛别人帮助你,说你某某地方不足,你的“知见障”很严重,你能接受吗?观世音菩萨化成一个乞婆,到你跟前考验你,你能接受这种反面帮助吗?张子房他师父让他拣三次鞋,他都恭恭敬敬地把鞋递给师父,他师父才把治国之术、治军之术传给他。所以,拒绝从反面帮助的人最愚蠢,捧你多高,摔的多狠;经常从反面给你提出意见的人,让你时时注意克服自己的过失。谁要是说你三言两语,你就脾气来了,嗔恨心上来了,能说你有智慧吗?说智慧不是智慧,做智慧才是智慧!谁要是批评你,正是从反面帮你。佛说提婆达多的例子,正是这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对手高,才能成就英雄,你的对手多高,你的本事就有多大,你要是不能克服自己的反面,不但没智慧,而且后果很可怕;若是还不改,将来地狱会帮你;你不是好嗔恨吗?让你脱生成毒蛇、毒虫等,非得把你的过失矫正过来;你有能耐你好斗,就让你脱生成修罗,让你天天打架直至业了为止。学佛的人不拒绝任何从反面提出的不同意见,而且还要热烈欢迎、由衷感谢、欣然接受。你帮助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帮倒忙。有的人不知道对方是什么状况,也不知道他的根基怎么样,就劝他学佛。我们帮助人的时候,要注意效果,如果一个人根基不够,若劝他信佛还会落埋怨。       摘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净慧法师

读这部经要知怎么找心,开悟的人立刻知道心在哪里,禅宗讲开悟,开悟的楞严吗!为什么让人找心?找到心的人就开悟了,开悟的人就找到心了。修密宗的人神识离体立刻就找到心;修净土的人念佛三昧出现,立刻就找到心了。念佛的人,今天念两句明天念两句;修密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修禅的人,腿疼了就不禅行了;然后,就说我怎么就找不着心呢?我怎么就不开悟呢?最后一世无成,一生空过。所以,修行从哪里锲入?修净土的人,要从静坐开始锲入;修密的人,要好好静坐持咒锲入;修禅的人,要从多参多悟锲入。时间到了自然开悟,都离不开一个坐和念,这样下去就能开悟。

佛为众生一大因缘来到世间,我为自己一大因缘来到世间,干什么来?解决生死问题。我信佛修行听经是为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死。所以,我听经给我自己听,我自己的生死解决不了,我如何去度众生,去帮助他人解决生死!自己的资粮都没有,能帮助解决他人的问题吗!什么是攀缘心?人的思维意识,被其它五根所转,追逐权贵名闻利养等,都是攀缘心的反应。认为人的思维意识就是自性,人一死拉倒,认为心是自己的意识,大脑的思维就是自性,这就是第一个颠倒。由于自己体内有一个圆明的晶体,它从无始劫来本自清净。但白白易污,夭夭易折,如不修行易被无明覆盖,就像久存的黄金被遮盖上一层灰尘。无始劫来这个自性被无明烦恼所覆盖,放到什么世界就被什么无明所污染,本来是一张白布染成花的了。从哪来的颠倒;一是意识,二是习气。由于无明烦恼的习气所遮盖而颠倒。自性本来具足一切,没有修行,功用不得发挥。说众生天天在红尘中行做,而不知自己有一个真如本性,白白的在六道轮回中循环。今天是蚂蚁,明天是人,后天是狗猫,往来六趣还不知道,在各条路上颠颠倒倒的走。有人说灵能离体就开悟,那些蛇妖的灵能离体,它怎么不开悟?是由于它的习气所致,智慧不足;虽是灵能离体,上这个人的体,上那个人的体,它没有功德。它这个灵是有业报覆盖的,灵能高度上不去,当到一定高度各界天神不允许它往上升,只能在忉利天以下或者四王天以下,在这个世间走动,其它的地方去不了。为什么让人去正法修行,就是用邪术搞到的魔通不真实,必须是正修正行,将来才能进入四圣道。

说人往生是否是第八阿赖耶识?因为读经会遇到这个问题,往生时为神识。神识在人体内时为第八阿赖耶识,相当于体内的心,相当于库房也可以,这里有石头有黄金有瓦块。神识是通过修行,黄金增多,就是功德在增多。石头瓦块减少,就是无明减少,神识得以纯净,它才能去往生呢。如果它有业报,第八阿赖耶识不能往生。修行人修证的是神识得以纯净,功德得以增长,才能达到往生条件。否则,第八阿赖耶识一离开人的肉体就变成中阴身。为什么在人体内出不来,是被人的六根所困所扰。为什么被困扰?有业报有无明。为什么修行人灵能出离,因为他能把业报消掉,功德增长,神识得到纯净,离体非常清明。开悟的人发现自己的体内有个神识,立刻就转身找到心了。是通过一种极静达到的,立刻转身知道内里有一个心。人的神识在动,超越思维有一种智慧。现在有人说潜意识,那是第七识。达到净心念佛三昧时,人的思维没起作用。是谁在这念佛?这句佛号的力量怎么这么大?神识在起作用找到心了。达到念佛三昧的人,禅宗开悟的人,神识离体的人,才知开悟是修行的开始,而不是终止修行。在这之前都在借假修真,还没见道。道就是果位,有的人说平常心是道,没开悟没见道,有道才有平常心。     摘自《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浅释--净慧法师

文殊菩萨又向佛请法,云何叫《金刚经》?这里指本部经。

金刚比喻我们的自性,经者比喻我们的自心,修行人明白自己有个心,通过修行,找到自己的性。有的人开悟以后,一切佛法,一看就通达什么意思。佛说的就那么回事。一样的佛经,你自己没修、没证,容易变成你的理障法执。

佛说,如果有人能明自心,见自性,这个人自己身中就有佛经。即自性是佛,法从自心流出。

所谓“六根门头,常放光明。照天照地,具足恒沙功德。”眼根不着色,清净心不被所迷,长观佛的法身在庙宇中无处不在。
眼睛看到处处都是般若,一切万物都自有规律。五行相生相克,生出万法,可以为人们利用。这是具足眼功德。

耳根转贪声带来的境界,去掉自性本空的障碍,世间声声都是佛圆音说法。听得明白是佛圆音说法,听不明白就是障碍自己的自性,沉沦万劫迷不知。这是具足耳根的功德。

鼻根转贪香气带来的境界,香臭不喜不烦,常闻自性功德妙香,非是处来,本自具足。

舌根转贪众味带来的境界,不食众生之肉就是慈悲不杀众生之命。再用舌去说诚实语、佛法语、清净语、柔顺语,赞叹三宝,恭敬父母和他人,常餐佛法之味。这样的功德才能常放光明。

身根离触带来的境界,昼夜处在法喜之中,生有涅槃之乐,去得涅槃之乐。转一切诸恶行杀盗淫,为一切善行戒定慧。身心常接受诸佛慈光照触,增长身功德。

意根空诸法相所生境界,转触境攀缘,贪嗔邪见为恒住净戒、随喜功德;转一切诸恶从意根生,为一切诸善从意根生;转诸非三业为清净三业。这样六根具足的功德,才能生出声闻四果,缘觉四向,菩萨十地和佛果。

所以佛说一切功德,都是从自心的心地修成,不是从外边得到的。明心见性之人,常闻自性心佛说法度众生,现神通,做佛事,得金刚不坏之身。为什么要找自性观世音。讲法要直指人心,修行人向内求不要向外求。不要眼睛专门挑别人毛病,口专说别人的是非。自己的心声时时监督自己的行做。这样就名义上听懂这部经了,真懂还得去证悟。

佛法难闻,不管年龄大小,在这个世界上,听一部佛经,无量劫来有的人还是第一次,不要以为这个容易。就说现在这个世界,哪位法师在讲法、哪位法师在讲真正的法,你有机缘亲临道场去听,亲临到场和听录音完全是两回事,感应很不一样。所以说,能到道场来亲自听是无量劫来最大的好事。就是无量劫种善根的人,今生能听闻到佛法都是三生有幸,都不容易。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个事情再重要、再大,因为它解决的是永久的利益,其它的事情,都是暂时的利益。可能是你今生今世的利益,而佛法是你生生世世的利益,永远没有享尽的那一天。你今天挣多少钱可能随时会失掉,你做的事情,爱也好、恨也好都是生灭法,会随着历史的推移一一忘掉。但听闻佛法是最好的事,一生不遗憾,生生世世不遗憾,直至你成佛那一天。我是从听经闻法开始的,从当下这一念心开始的,明天的事我不知道,今天就把持在当下。

刚才讲经不是说了么,你得做得了自己的主,你当下一念心可能做得了主,这叫当下一念,你长久能做得了主、做不了主;只有有证悟的人、有果位的人、有道的人做得了主,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做得了主,我可以随缘、我可以不随缘,做得了主。否则,只在当下一念做得了主;念念就像表的秒针一样,滴答走过,无量劫来就这么一下下地过去,却做不了主。所以说听闻佛法对什么人都确实是好事,是万幸的事。     摘自《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浅释--净慧法师

文殊菩萨又向佛请法:“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满虚空这么大的福,用整个娑婆世界为七宝去供养,也不如诵持四句偈的功德。因为金刚经上讲四句偈,其它经上也讲四句偈,是说受持四句偈的功德要胜过物质的功德,受持四句偈的功德大于用满虚空七宝供养佛的功德。

为什么这样?满虚空的七宝是外物、外财,本来就不属于你,你只是暂时使用它、支配它,你不在这个世界上它又随别人去了,又被别人所支配。它具有这个物性,是受别人支配的。对于一个饿了几天几宿的人,拿着黄金不能当饭吃,饭要比黄金贵重;对于家财万贯,不愁吃、不愁穿的人,黄金比什么都贵重。佛法的四句偈也如此。听闻到佛法,入我们的内心,使我们的内心起变化,这在道家叫柔能克刚。这柔的东西无声、无色、无言、无说、无香、无味。这四句偈,入到我们的心田里,能够生根、开花、结果,可以改变我们身体状态。你我都有肉体,没证悟的时候,那叫业报之身;有证悟、有道果的人,那是快乐之身。你成天不是愁这个,就是愁那个,烦心的事成天围绕着你。难以忍受的时候,就去找寄托。小孩儿闹心上网吧,然后被网吧这些事迷惑;大人闹心喝酒、赌博,然后就被酒局迷惑、被赌局迷惑。总而言之,心被外边这些东西牵着走,被这些一牵着,那就是邪惑,那就没受持四句偈。被牵着走的,就是畜生。贪著赌之乐的,邪魔鬼祟;贪著饮酒之乐的,魔子魔民;贪著网络游戏之乐的,将来就当蜘蛛织网去;专门见别人过错、说别人毛病的,让你脱生飞蛾、蝴蝶之类。它们怎么样呢?蛾产卵,卵变虫、虫再蛹、蛹变蛾,这么一种循环。你自己不是专门爱搞是非这方面的邪见吗?各种业报感召的,都是当初你自己的各种业因不一样。所以,四句偈指的是从我们的内心起变化,胜过你外部的事情。

佛说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塔,也是这样。你造七宝塔再雄伟壮严,也有坏灭的那一天,你坐一须臾,你这一须臾,永远不失掉。你今生坐一须臾,下生再坐一须臾,慢慢积累,总有成佛的那一天。造别的塔是福报,你的塔自己就造出来了才是真功德。所以说布施,你用外财布施千万亿劫,你得的都是人天福报,而受持佛讲的四句偈,那是自性之佛。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包括蠕动含灵,自性本来就是不生而不灭,只因迷悟不同而升而沉。升就是升天,沉就是三恶道。为什么是这样呢?众生是长迷不觉。长期处在沉迷之中,出了三恶道,又被“人”这一道的酒、色、财、气四大魔军牵着走。

所以说人颠倒,把世界上这个钱看的比命还重要,把外边的事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别人说两句坏话就放在心里,就为这两句坏话活着,成天想着怎么不让别人说我坏话。这么想有用么?你成佛了,还有人说你坏话呢,你能改得了吗?你就做你的,别为别人活着,你自己认为对得起良心就行,你自己认为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别人的看法是别人的事情。你做得最好的一件事,也有人说你坏;你做得最坏的一件事,也有人说你好。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是非各占百分之五十。你说你有理,对他人也有百分之五十是错的;你说你没理,对他人也有百分之五十对的。你说那个人坏,却有一帮人跟着他、拥护他,他还得势;你说你好,还有一帮人整治你。你想想,一切事物都是如此,各种事物都是各占百分之五十,这叫两边。众生是由于“迷”和各方面业感召的自性显现。因为经常堕落三恶道,嗔恨心重、欲爱心重,所以对佛法、对善心很难接受,这样的人是不觉不悟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佛道。     摘自【大般涅槃经】略释--净慧法师



佛说,世间法如贼盗牛,被妄心所迷,众生执著肉身生灭,不知佛法,不信佛法,不修佛法,将自身具足的常住佛性散失六趣。虽有些人修戒、定、慧,由于没有证得出世间的智慧解脱,而不得常戒、常定、常慧的解脱。出世间法如王退群贼,即闭住自心六贼。清净之业,证知出世间的真常,戒定慧的解脱;证知真正的佛法僧三宝常住;证知世间法的诸法实相,诸法空性;证知出世间法的诸法空性,诸法实相。最后具足佛的常乐我净。是诸佛法性入常乐我净。




这部经多处提到如来秘密之藏,世间的秘密之藏表现为身、口、意秘,再深一点说,修行方法秘,修行口诀秘,承传形式秘。出世间的秘密之藏表现为佛、法、僧秘,深一点说,第一妙高峰如何真相,宇宙与众生如何安立与出离,菩萨以何相何方式何地等承传佛的家业,在经中佛只说众生皆有佛性佛之密藏。这些密藏须自己证知,实无秘密,靠东寻西找是徒劳无益的。如佛家有坐脱立亡之法,证得此法之人至死不说不传给弟子,谁证谁得,可用可不用。多说一句,大家不要心思用在密藏上,而用在当下修行上。须知林内事,入林便自知。生生世世迷,还世世生生。




一切虚妄,皆入真实之苦。众生欺诈别人,别人没把他怎样,而有三恶道等着他。欺诈别人时不苦,而有苦报相等待。诸佛所说大乘是真实。声闻缘觉断诸烦恼是真实,而烦恼之根未拔出又为不真实。集是五蕴和合而生,是断灭无常苦是实;佛性不是可断灭的五蕴之因的集性,如虚空一样。灭是烦恼灭,二乘得灭为无常,暂时灭或阶段灭。诸佛得灭是常为正法,是真实的。佛性不灭,只灭烦恼,常与不常不是说的,是证知常住无变为实,如虚空。
道能断烦恼,依法而修证道断烦恼是常,不修行的烦恼相是无常,是真实的。佛已证虚空佛性,无道可修,无烦恼可断,无无常也是真实的。佛者是真实,佛性真实者。
佛说,有苦就有苦因,有苦因就有苦到尽头的一天,有苦到头的一天又有新的苦因在等待对应。苦有为有漏,无乐;佛无为无漏,有乐。这是真而又真,实而又实。       摘自《达摩与明心见性》修正版-净慧法师


有人问:什么是善知识?

达摩祖师说:见性者为善知识;法中无我,可以做善知识。
善知识是众生超凡入圣的引路人,恶知识是三途业报的引领者。证得法中无我,了见性中真我,可为众生的善知识;否则,不够善知识的标准。能称得起是善知识的人,一定要明心见性,证悟到人、法二空,得无生法忍。为众生说法,用自己的实证悟语,讲出了义佛法,让人一听就懂;用最普通、最简单、最直接的悟语,让人懂了就能行做。傻子行做能成就,科学家行做也能成就。所以,善知识是见性之人,讲的是见性之法,什么人都可以去行做。没去行做,就不能成就。善知识还应具足,说什么法都能说出真谛,都能释解真实义理,闻者受益。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这是很关键的一句法语,告诉我们人体内有个神识,即第八阿赖耶识,也称心识。这个心是杂染之心,既有无明覆盖,又有业习存中。只有把心里的杂染、业障去掉,了见佛性后,才能圆成佛道。但有些人却不研究如何去掉杂染、业障;就直接说,知道我有个心,心里有个性,心即是佛,我就是佛。实际上,是人误解圣人超凡的法语了。我在和一位住持长老探讨过程中,谈到地府洗心垢。一般人乍一听,理解不了。修行人往生的时候必然到地府洗心垢;洗心垢,就是人站在地府的洗心垢处,上面流下的瀑布冲在身上,心里识体的污垢(第八阿赖耶识的杂染汁液)立刻被冲下来;就像水洗沙子里的土一样,立即全部洗下来;又如一瓶墨水分离后,墨是墨,水是水。墨是业报,被去除掉;水本纯净,是人自心。只有这样,才是身心清净,可以往生佛净土。这才是依法修行明心,禅行证悟见性的真实义理。

末法时代修行人不静坐禅行,妄图速成捷径,一句佛号,四字洪名,就想往生,能往生到哪里去?以末法的心态、末法的方法去修行;万人修行,一人得度。明白了这样的法理,就不要继续在理论、文字上研究了,快去静坐念佛或禅修密行吧。


净慧法师法语每日三则,只涉及净慧法师佛经浅释中部分内容,应欲览全文的网友之请,现将全文链接如下:
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修正版 【菩提社区】
http://bbs.heshang.net/viewthread.php?tid=81586&extra=page%3D2
2.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修正版  【菩提社区】
http://bbs.heshang.net/viewthread.php?tid=81509&extra=page%3D2
3. 《达摩与明心见性》修正版--净慧法师  【菩提社区】
http://bbs.heshang.net/viewthread.php?tid=80376&extra=page%3D2
4.净慧法师对修行人的开示(修正版) 【菩提社区】
http://bbs.heshang.net/viewthread.php?tid=79863&extra=page%3D2
5.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浅释修正版  【菩提社区】
http://bbs.heshang.net/viewthread.php?tid=83803&extra=page%3D1
6.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修正版  【 论坛】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170016&highlight=%BE%BB%BB%DB%B7%A8%CA%A6
7.《妙法莲华经》浅释修正版  【佛缘论坛】
http://bbs.foyuan.net/viewthread.php?tid=46745&highlight=%2B%D6%C7%B4%C8
8.《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 论坛】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124084&highlight=%BE%BB%BB%DB%B7%A8%CA%A6
9. 妙语如珠、充满智慧的伟大经典《维摩诘所说经》浅释——净慧法师 【 论坛】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93469&highlight=%BE%BB%BB%DB%B7%A8%CA%A6
10. 不可思议的伟大经典《大般涅槃经》略释——净慧法师 【 论坛】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88577&highlight=%BE%BB%BB%DB%B7%A8%CA%A6
11. 【梵網经菩萨戒本】札记--净慧法师(欢迎诵持,切莫生谤!)【 论坛】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153258&highlight=%BE%BB%BB%DB%B7%A8%CA%A6
12. 在家佛子必读的伟大经典——《优婆塞戒经》浅释——净慧法师 【 论坛】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104870&highlight=%BE%BB%BB%DB%B7%A8%CA%A6

下载中心:http://iask.sina.com.cn/user/my_ishare.php?uid=1431756470         摘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净慧法师

只有心在身体,体内的眼和心还有思维是一体相随的,身体在哪里,心在哪里。它们若不相随,体内无心,心内无体,那修行就有成就了。有没有啊,化身菩萨就是这样。他的心不在身,他的心在宇宙中分身无量无边。有人说,没心怎么活?所以,众生就是众生,在五行中,七魄住于体内,替神识做管家,神识是仓库,六根是贪吏。神识不住体内的人,七魄都回归本位,才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心不在体内,不受七魄束缚;所以,佛打的手印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七魄是受五行相生相克的,只有修证到那里,才不在五行中,也生不着它,也克不着它。七魄离体没有神识住体,是什么住体?是阿弥陀佛的不死之胶住于体内。所以,只见一片光而找不到心。众生迷惘各处找心,用众生和外道的心去观察佛和菩萨,累劫观察连边都观察不到。人的能知之心潜伏在眼睛里不是那么回事,心没在眼睛里。

佛说的法非常有深度,以色声来见佛,见佛现在的肉身,佛的肉身是暂时的,是要灭度的。真佛在没在这?化身成就只是一片光而已,看见佛了吗?深度就在于此。真正的佛无来无去;而肉身佛不论住世多长时间,二十小劫或四十小劫,都得入涅槃。如果有人说我肉身成佛,那我告诉这样的人赶紧离开这里,是神识去往生,自性去成佛呀。现在有的人说,我活八十岁时也得死,我成佛也得死,那我成佛干吗呀?这就是平常人不信佛法,不信佛教的众生见。人不是体内有个心吗?那应当先观察体内的事情,然后再观察体外的事情。现在能观察自己体内的事情吗?观察不了。什么人能观察?入定的人能观察。内里一片光明,而不是漆黑一片,往内里越观察越感到无常,暂时的住所,破烂不堪,里面有十万条虫子,一个大虫窟,臭秽不堪,一点不值得留恋,感召到其它住所都比这强。观察完内里才能观察外面的世界和事情,不颠倒的观察不同人的根基和心性才能是正见。用心在定中去观去照,而不是用色目去看。人看不到细菌的存在,看不到电波的存在,看见与否都存在,看不见但从其它方面感知存在。人的真心,又在体内又不在体内。观察到体内的状况了吗?一般的人不能观察到,连体内的心肝脾肺肾都观察不到,只能借助外力;怎么能观察外面呢?体内有个心都觉察不到,内里有心,人都不承认。

目就是人的眼睛,心就是人的意识。有的人修行一段时间后,就说观见各种不同景象了,实际是意识心幻化出来的;不是自性观得的,自性无想无说无作。观见不同景象是业习通过意识的一种流露。如果在定中,见到化身佛,现僧像用心能观见。释迦牟尼佛的肉身,是要入涅槃的。有人说佛不是不生不灭吗?怎么入涅槃了呢?成佛是自性菩提,肉身只是化身示现;通过肉身示现来度化众生。佛的相貌有神变化身,有报身,有法性身。法性身是常住的,报身是常住的,化身无量亿也是常住的。凡是执著于肉身佛的都是邪见。人们要问,释迦牟尼佛不是人吗?那法不是人说的吗?问题表面上很简单,深层次上是两回事,非常深刻。释迦牟尼佛肉身要灭度,不常住;而法性身常住,化身常住。释迦牟尼佛虽示现涅槃,但佛化身还在,佛的法还在,佛的化身还在化度众生。当人修有成就时,佛亲自来摩顶,用开悟人的话说灵山会还没有散。出世间智慧是指自性上说的;虽然肉身外相上一样,但心的内涵不一样,用科技测量不到,测知不了。如果找不到心,就不能降伏世间的尘劳,被红尘所累。这时的阿难还没证到四果罗汉。没证到无漏,虽发菩提心,还受尘劳。众生在轮回,没有终始,处在一种不是生就是死,不是天堂就是地狱的六道之中。       摘自《楞严经》浅释--净慧法师

说人往生是否是第八阿赖耶识?因为读经会遇到这个问题,往生时为神识。神识在人体内时为第八阿赖耶识,相当于体内的心,相当于库房也可以,这里有石头有黄金有瓦块。神识是通过修行,黄金增多,就是功德在增多。石头瓦块减少,就是无明减少,神识得以纯净,它才能去往生呢。如果它有业报,第八阿赖耶识不能往生。修行人修证的是神识得以纯净,功德得以增长,才能达到往生条件。否则,第八阿赖耶识一离开人的肉体就变成中阴身。为什么在人体内出不来,是被人的六根所困所扰。为什么被困扰?有业报有无明。为什么修行人灵能出离,因为他能把业报消掉,功德增长,神识得到纯净,离体非常清明。开悟的人发现自己的体内有个神识,立刻就转身找到心了。是通过一种极静达到的,立刻转身知道内里有一个心。人的神识在动,超越思维有一种智慧。现在有人说潜意识,那是第七识。达到净心念佛三昧时,人的思维没起作用。是谁在这念佛?这句佛号的力量怎么这么大?神识在起作用找到心了。达到念佛三昧的人,禅宗开悟的人,神识离体的人,才知开悟是修行的开始,而不是终止修行。在这之前都在借假修真,还没见道。道就是果位,有的人说平常心是道,没开悟没见道,有道才有平常心。


佛为众生一大因缘来到世间,我为自己一大因缘来到世间,干什么来?解决生死问题。我信佛修行听经是为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死。所以,我听经给我自己听,我自己的生死解决不了,我如何去度众生,去帮助他人解决生死!自己的资粮都没有,能帮助解决他人的问题吗!什么是攀缘心?人的思维意识,被其它五根所转,追逐权贵名闻利养等,都是攀缘心的反应。认为人的思维意识就是自性,人一死拉倒,认为心是自己的意识,大脑的思维就是自性,这就是第一个颠倒。由于自己体内有一个圆明的晶体,它从无始劫来本自清净。但白白易污,夭夭易折,如不修行易被无明覆盖,就像久存的黄金被遮盖上一层灰尘。无始劫来这个自性被无明烦恼所覆盖,放到什么世界就被什么无明所污染,本来是一张白布染成花的了。从哪来的颠倒;一是意识,二是习气。由于无明烦恼的习气所遮盖而颠倒。自性本来具足一切,没有修行,功用不得发挥。说众生天天在红尘中行做,而不知自己有一个真如本性,白白的在六道轮回中循环。今天是蚂蚁,明天是人,后天是狗猫,往来六趣还不知道,在各条路上颠颠倒倒的走。有人说灵能离体就开悟,那些蛇妖的灵能离体,它怎么不开悟?是由于它的习气所致,智慧不足;虽是灵能离体,上这个人的体,上那个人的体,它没有功德。它这个灵是有业报覆盖的,灵能高度上不去,当到一定高度各界天神不允许它往上升,只能在忉利天以下或者四王天以下,在这个世间走动,其它的地方去不了。为什么让人去正法修行,就是用邪术搞到的魔通不真实,必须是正修正行,将来才能进入四圣道。

真如本性被这些尘劳覆盖着;从无量劫到今生认贼作父,意识就是自己的贼,还觉得它怎么想自己就怎么做,是贼替自己当家做主呢。六贼当中的意识在体内,意贼替自己当家做主,能好吗?能修到佛净土去吗?天天帮助打妄想,天天帮助出坏主意,天天执著这个思维,把它当作至高无上的,我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我的名誉是至高无上的,都是这个意识在作怪。所以,众生往来六道,白遭罪。要知道普通的众生是贼当家作主,修行人通过修行去掉贼性,认识到这世上还有修行这个事,开始停止贼当家作主,有的修一步退二步,天天都在妄想之中。没开悟前只能是贼性弱了,要知忏悔,认识到这个真理。现在虽然是贼在给自己当家做主,要把这个贼性降到最低程度。为什么不见道、没开悟的人找不着心呢?是因为贼替自己当家做主,上哪找去。修过来的人或找到心的人才知道原来如此呀,无始劫来都是贼在给自己当家作主。修行人明心见性是弃转习气的结果,弃转习气就是让人的意识这个贼性能接受转化。根基不在于人的贼性强弱,在于人的神识被无明覆盖的程度。     摘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净慧法师


现在人经常说一句话,说活着能念经,若死了还能念经吗?死了还能听经、念佛吗?谁会念?神识会念,神识念佛才是真的。肉体一死痛苦不堪,早把佛号丢一边去了,再加上天寒地冷,身体疼痛,神识烦恼无边。众生业报就是这样,黑白无常用法器一收就走,哪有念佛的声音呢。所以,不是自念靠不住,必须让心去念,神识会念佛,督摄六根,净念相继。否则,想往生不可能。佛在这部经都说明白了,是准确的。人死了还会读经念佛吗?都不会。往生不是肉体的人去往生,是肉体里有个神识,神识去往生;若是去轮回去投胎,都由它去。这里还有自性的问题,心只是笫八阿赖耶识的总称,它有主宰,是自性做佛祖,不是心做佛祖,自性做佛是了义,心做佛那是方便。阿难,你若觉得这里有个心,心必有一个体,身又是一个体,那人或有两体或多体,找到了吗?找不到。人的心什么样子不确定,众生一天修行功夫都没有,看一看一般的经典,理解一些法义就很好了。真正修行没几天,还怨佛经太深太难懂了,就不怨自己空过几十年,还觉着自己很好呢,不知忏悔,生生世世在轮回之中,迷茫而不明法义。佛来这世上奉献多大呀,示现人生苦行破魔说法等,吃很多苦。一些菩萨行人来到这个世上用身命财为代价,为众生做奉献。有的人不知佛菩萨的慈悲,不知佛说法的实相,只认知世间法的假相,还拿着假相怨这个那个呢?所以,众生刚强难度。别怨佛经难懂,是身障太重。佛用了很多比喻,说如果碰人的头,脚有没有反应。人都是一个身体,碰哪大脑思维都知道,是思维感知到的。不是头或脚感知的,是意识思维。通过眼耳等器官感知的,死人的思维停止不能感知。人的神识是不能用物体碰撞感知的,物体对神识无碍一下就过去,想跟谁说话或用手推谁,谁也不觉知。因为人的肉体无法感知它的存在,外面的雷电,劈不着、也烧不着。


说修行人不执著于心,也不执著于身,还不执著于中间。为什么阿难找不到自己的心?没有禅定功夫。如果他入禅次定时,就找到心了。不知身体里还有一个神识存在,这就是众生迷惘,吃什么什么香,有钱就有用,把心拿出来看看我也信,众生迷惘执著我身我见。为身体的需要造作无量无边的业力,巧取豪夺得到手,挖空心机算计他人,占尽便宜,不论采用什么卑劣手段,只要弄到钱为我所用都可以干;所以,众生业报重就在于此。重在他心里的欲望,不计后果,不择手段;重在这种贪欲根源,外在的是根据捞来的非法财产多少确立业报。觉知分明心性如虚空是存在的,世间水下的、空中飞行的,森罗万象包含一切,不执著于它,说有、还是没有,都存在,不可否认。就像有人说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是精神世界想象的,这不真实呀,那我还去不去呀?我对诸位讲,极乐世界是实有的物质世界,那里是莲花化身,阿惟越致菩萨是有身体的丈六金身;所谓的金身是金刚不坏之身,金刚那样的身体是一种比喻。如果不是真实的物质世界,佛也不会说这个世界什么样,那个世界什么样。我真实的讲,极乐世界如同经书上说的一模一样,如语者实语者。极乐世界在娑婆世界的西方,是物质世界,不是虚幻的精神世界,什么物质都是实有的!想不想那个世界都存在,去不去那个世界都存在;去者为智者,到那享福;不去者就是愚迷,六道轮回。所以,修行人发心往生极乐世界,那是一个幸福的世界。存在的就是存在,不存在的不能说存在,不因为这人执著不执著,执著也存在,不执著也存在;太阳东升西落,想不想都按它的规律而运行,法的世界也如此。不是想象的观察不在内也不在外,一切事物都不能随人的主观想象而存在,思维想象的空不是空,圣人说空不是想象的空。这个空明明存在,说它不存在了也存在;想象的空不是空,空的存在不能用分别心推理想象。

读这部经要知怎么找心,开悟的人立刻知道心在哪里,禅宗讲开悟,开悟的楞严吗!为什么让人找心?找到心的人就开悟了,开悟的人就找到心了。修密宗的人神识离体立刻就找到心;修净土的人念佛三昧出现,立刻就找到心了。念佛的人,今天念两句明天念两句;修密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修禅的人,腿疼了就不禅行了;然后,就说我怎么就找不着心呢?我怎么就不开悟呢?最后一世无成,一生空过。所以,修行从哪里锲入?修净土的人,要从静坐开始锲入;修密的人,要好好静坐持咒锲入;修禅的人,要从多参多悟锲入。时间到了自然开悟,都离不开一个坐和念,这样下去就能开悟。佛说这部经不是为普通修行人说的,而是说给佛的弟子们的,包括阿难,都是有一定修为的人。现在有的人没修几天就想把《楞严经》弄明白,一下子理解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修证功夫作基础,用思维理论去探讨研究,永远也研究不明白。现在的专家教授也证明不了人还有这么个心。如果专家教授能找到心,那就不是佛学而是科学。为什么有些人开始信佛呢?不是他多伟大,而是有难事,没有办法了又没什么能力解决,才从求观世音菩萨开始,这是一种。真正懂得佛法的,是从信佛修证开始的。一旦出家遇到法师有师徒传承的,立刻就进入一种修行状态。如果在家人听了经,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一静坐腿疼不坐了,一有俗事把念佛丢到九霄云外去了,那还是没有锲入,想找到心连门都没有。       摘自《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净慧法师


读诵、受持此经与众生和修行有什么关系?一定要知道,不论修学什么法门,不妨碍诵持佛经;广闻佛经,不影响一门深入。初学人一门深入是正确的,广闻佛经只能坚固其修道之心。没有任何一位法师讲,跟他修这个法门,就不要听经,听经会妨碍修行;只是告诉弟子,要放下我、法二执的知见。佛给弟子说法,开始让人一门深入去修行,后来是广开法门,让弟子多闻多听,从法理上去明白。这就是读诵、受持此经与众生的关系。为什么不讲“人”而讲“众生”?因为说人太单一,众生还包括天龙八部、鬼类、龙神等,人只不过是众生之一。【嘱累品】中佛将六道众生付嘱给地藏菩萨,六道众生想出离这个世界,必须读诵、受持此经,非常重要。有人又会问,那其他经典好不好?不妨碍修行都好;不要有分别心。众生不读诵、受持此经,不畏因惧果,不了恶业,想了脱生死是妄想。如果修持其他法门,只是不知不觉当中,地藏菩萨帮助了业而已。读诵、受持此经会知道,原来我修持这个法门,修学那个法门,都是地藏菩萨帮助了却或承担了一些业报;才知道佛的慈悲,地藏菩萨愿力之大。


佛说,这个世界的众生为“刚强众生”。“刚”就是无比坚硬;“强”就是无人能敌。什么最硬?我、法二执最硬。思维的执著硬过钢铁,无形的执著心比坚固的钢铁还硬。一听 “苦乐法”,我们要知道,众生有八苦,外加地狱苦。世间的八苦之中不含地狱苦,因为世人不知道有地狱。说有地狱苦,世人不信。佛赞地藏菩萨修苦乐法,没说地藏菩萨修生灭法,要注意这个区别;苦乐法是行菩萨道的人所修,生灭法是修行人所修。佛曾告诫弟子,佛灭度以后,要以戒为师。那十方诸佛以何为师?十方诸佛以“苦”为师,以“苦”为良师。只有“苦”才能成就人脱离六道;只有“苦”才能成就人菩萨行;只有“苦”才能成就人的慈悲心;只有“苦”才能成就人的道业。苦行能使人的道业逐渐增长,使人从反面接受帮助。若离开“苦”,一事无成。世人有点烦恼,遇到不顺心的事,还烦躁苦闷。证道的人都知道,越苦、越烦恼的时候越是考验人的时候;过关,是修行人;没过关,重来。所以,只有菩萨才有资格修行苦乐法。诸位要知道,“苦”指的是众生的苦,菩萨的苦是示现众生苦,因为菩萨不修生灭法,不受生灭之苦,只是往返这个世界度众生的时候承受一些苦。一些菩萨行人来到这个世界,有的示现有病,肉体受苦;有的示现被大卸八块;还有挨打、受骂,都是苦。释迦牟尼佛还示现受苦,提婆达多用山石砸他,辱他、骂他。这些就是佛和菩萨示现众生的苦。正是这些苦,成就了佛,成就了菩萨,这就是苦乐法。不是菩萨,就要修忍辱,受一些逆境,克服一些逆缘,正是我们在修行了脱生死的法门,谈不上苦乐法。一字之差,就是凡圣之别。


现在许多修行人不静坐,只念一句佛号,而且是四字洪名,六字都不念,这样做只种善根,成佛道是以后的事情,只能说是有成就佛道那一天。准确地说,要成就佛道,必须念六字洪名;否则,在这个世界上,西方三圣来接引的时候,莲台摆在面前,念四字洪名,没有“南无”两字,都进不去。不要以为直接念佛号亲切,“南无”是进入莲台的钥匙,也是我们念佛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过去佛就说,端坐念佛。不论学律、学净、学禅、学密,离开静坐,就很难成就。出家人有早晚两课,供养三宝是正常应该做的。这样做只能多种善根、种植德本,增添人天福报,将来有一天会成就。我师父介绍过,静坐是真正的修行方法,过去不论修学什么法门都静坐;释迦牟尼佛在雪山静坐六年,连佛都不例外,我们更加不例外。       今日三则摘自《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修正版净慧法师

鬼王与阎罗天子向佛请法说,六道众生受地藏菩萨百千度脱,为什么出离不久又堕入恶道。为什么众生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脱之路呢?凡是向佛请法的都是菩萨,不是菩萨不够在忉利天向佛请法的资格。
佛告鬼王阎罗天子说,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这里的性是心性,不是人的自性。自性即是佛性,心之习性表现为性格。其性刚强,即难调难伏。难调就是烦恼障、业障;难伏就是智障。烦恼障使众生迷失本性,根偶尘合,颠倒因缘,五浊为命。业障使众生妄遭诸难,轮回六道,生死苦受,业业相缠。智障使众生邪执不觉,失于正见,五蕴炽盛,自失种性。信佛停留在法相上,不知行入法体;有一些人,没文化还好度,能够删繁就简,直指人心,一门深入,易得成道。若是文化程度高点,再读点佛经,不能顺学取义,明法获益;而是拿着这部佛经去对照那部佛经,这里说“阿鼻地狱的罪不能赦免”,那里又说“阿鼻地狱的罪能赦免”,抽象地将经文对立起来。人修持的法门不一样,诵持的佛号不一样,度人的方式不一样,要达到的目的不一样。如有亲属犯法,要被判坐牢,不找法官、刑警,而去找房地产老板,不解决问题。佛经之间本来并不矛盾、不冲突,只是被自己理障而已。辩经与行入是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可以相互转化,不可以相互对立。

结恶习重,旋入旋出。就是结集恶业,旧习又加重新习;如水轮旋转,互为高下。在家人的酒色财气,出家人的名闻利养,不学就会,而六度万行教也不会;所以,结善难,结恶易。习气这种惯力又推着人往前走,理智还难控制。这个世界美男美女都是一堆堆白骨,今日谁还见到吕布与貂蝉,唐明皇与杨贵妃,早已化作白骨。修行人修白骨观,有利于脱离苦道。世间的美事、好事都是陷阱,必有苦事、坏事相伴。苦事、坏事是从反面帮助我们。幸福的人学佛修道更难,靠体力挣钱的穷人,生活清苦却容易入道。修禅的人修到一定境界,幻象出现,修罗女现前,被眼前幻象所转,一下就入魔。若没有传承或善知识指点,不建议人修禅、修密。修密的人想带弟子,一般得自己修十三年,最少也要七年。否则,没有带弟子的资格。

有些修行人,静坐念佛一段时间,身体生病。这就是身障,业力现前;也是人身五浊里的劫浊。信佛行善须有因缘,静坐念佛须有功德。有的修行人,静坐念佛十几年或二十几年时间,身体也生病。但这种生病与普通人生病不一样,若是修行方法不当,当参访同修及时对治;既调身心,又调方法,气顺神合,净念一体。若是往生前的清帐,用金钱代替不了,只能用身体还账;当凝心静气,从容念佛,耐住考验,自然过关。我们修行人,应广结善缘,广行善事,广护善戒,广修善法;转化业报,减少苦报,避免余报。听闻哪部佛经都受法益,不论修行什么法门,都应诵持《地藏菩萨本愿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