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润一郎读后感:决策前12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33:56

决策前12

 

为了帮高阶主管检讨决策,我们设计了一份检查清单,内有12道问题,目的是发掘思考中的瑕疵,找出提案团队的认知偏见。

决策者该自问的问题

1、有理由怀疑提案团队因自利而犯了动机性的错误吗?

研究显示,即使专业人士真的相信自己的决策“毫无利益挂勾”(例如医生),仍可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

当然,每项建议一定都会偏好某个结果,因此决策者需要评估的,不是“是否有动机性错误”,而是评估那个错误是否严重。一群提案者如果可从某项结果中获得特别多的利益,包括财务利益,或是更常见的组织权力、声誉或职涯选择的利益,就要特别注意决策的品质。如果建议的多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务实的,而这个选项又正好是提议者偏好的选项,那么评估者就应特别小心。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必须更注意检查清单上的其他问题,尤其是那些有关乐观偏见的问题。

2、提出建议的团队是否极偏爱这个建议案?

每个人都会受到情感推论法(affect heuristic)的影响,我们在评估喜欢的东西时,通常会忽视那个东西的风险和成本,并凸显它的优点,评估讨厌的东西时则正好相反。在涉及情感因素的决策中,例如,攸关员工、品牌或地点的决策,高阶主管常会看到这种现象。

这个问题最好也不要直接问,不过通常很容易找出答案。如果提出建议的团队成员对那个案子过于偏爱,解决方法就是彻底检查建议的内容,以及可能影响建议者的所有偏见。

3、提出建议案的团队里有异议吗?

如果有,是否充分探究过那些异议了?在很多企业文化中,对高层提案的团队都会宣称,他们全体意见一致。有时意见一致是真的,有时则可能是团队领导人强加的假性一致,或是一种人云亦云式的团体迷思(group think)。如果团队成员的背景和观点差不多,就特别容易出现团体迷思。

负责解决复杂问题的团队,如果完全没有异议,不管共识这么高的原因是什么,都应该是个警讯。长期而言,高阶主管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气氛,让大家把异议视为决策流程的一部分,可以带来良好成效,而且可以客观地解决,而不是把异议当成个人之间的冲突,并加以压制。短期而言,如果建议案的异议明显受到压制,决策者的选项就较少。因此最好的做法是向提出建议案的团队小心征询异议,或许是私下会面询问。对那些勇于推翻决策流程一致性的人,他们的意见特别值得注意。

决策者该问提案团队的问题

4、他们对情况的分析判断,是否受到明显类比例子的影响?

很多建议案会以过去的成功个案为例,以鼓励决策者批准提案,复制过去的成果。当然,这么做的风险,在于过去的案子可能和现在这个案子没多大关联,此外,只举一、两个个案来类比,几乎一定会得出有缺陷的推论。

像这样用一个特别显著的事件来做类比,是一种认知缺陷,称为显著偏见(saliency bias)。如果决策者怀疑提案团队举的特殊前例犯了显著偏见的错,就应该要求他们改采其他方式来分析判断。可以要求团队做出更多类比,严谨分析那些案例之间的相似度究竟有多高。这种技巧称为参考类别预测。决策者也可运用非正式的方式,鼓励团队做更广泛的比较。

5、其他可靠选项都考虑过了吗?

良好的决策流程,会根据事实、客观地充分评估其他选项。但要解决问题时,个人和团队通常会提出一个貌似合理的假设,然后就只寻找支持那个假设的证据。

比较好的做法,是要求员工在主要的建议案以外,一定要再提出至少一、两个替代方案,并说明各自的优、缺点。决策者应该问:你考虑了哪些其他方案?你在哪个阶段放弃那些方案?你是否积极寻求可能推翻主要假设的资讯,还是只找那些确认你最后建议案的证据?有些提案只敷衍地列出“风险和减少风险的行动”,或是一些不合理的其他选项,好让提案相形之下显得更有吸引力。管理者应鼓励员工坦然承认提案的不确定性和多重选择。

6、如果一年后,还要再做一次同样的决定,那么你会想要什么资讯?现在可以取得更多这类资讯吗?

高阶主管评估建议案时面临的一项挑战是:WYSIATI假设:你看到的就是全部了(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我们的直觉思考,是根据手边的证据来建立一个一致的说法,弥补其中的漏洞,所以我们往往会忽视缺少的部分。很多时候,你想要的资料都无法取得,不过有些时候会发现一些实用的资讯。同时,列出各种决策应搜集的资讯种类,制作成检查清单,也会有些帮助。

7、你知道数字从哪里来的吗?

深入检查提案的关键数字,可以帮决策者看出是否有定锚偏见。该问的问题包括:这个计划里的哪些数字是事实,哪些是估计值?这些估计值是调整其他数字得来的吗?谁先提出这个数字的?

商业决策中常见的定锚偏见有三种。最典型的情况下,最初的估计值通常是用最佳臆测数字,没人质疑那数字的准确性。更常见的情况是,估计值是根据历史资料推算出来的。最后一种,有些基准点是刻意订出来的,例如,买家在谈判价格时,会设定较低的底价。基准点的陷阱是,大家都觉得自己会排除基准点的影响,但事实不然。如果提案看来是以最初的参考数字为基准,而且那个数字又有很大的影响力,那么决策者应要求团队更换基准点,然后调整预测值。

8、你看到光环效应了吗?

如果我们把事情看得过度简单、情感上过度一致时,就是光环效应。这个效应导致人们把公司的成败,归因于领导人的人格特质。一般认为“卓越”的公司,往往都有光环效应,一旦专家认定他们很卓越以后,大家往往就会以为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也都足以作为典范。

在此应该要问的是,这样的推论是否合理,团队是否有那家公司决策的相关资料?还是他们只是根据那家公司的声誉做假设?如果那家公司的投资真的很成功,原因有多少是出于机运,例如,时机抓得正巧?

9、提议者是否深受过去决策的影响?

公司不是天天从头开始,他们的历史,以及从历史中学到的东西很重要。但如果我们评估选项时,参考的是过去的起始点,而非未来,那么历史可能会误导我们,最明显的后果是“沉没成本谬误”(sunk-cost fallacy):考虑新投资时,我们不该考虑不影响未来成本或营收的过往投资,偏偏我们就是做不到。

用来评估提案的问题

10、可能情境设定得太乐观吗?

大多数建议案会提出预测,那些预测可能太过乐观,原因之一是过于自信。另一个经常出现的原因是规划谬误,规划谬误是“内在观点”思维造成的,只注意到手边的个案,忽略类似专案过去的情况。这就好像预测公司的未来时,只考虑到公司的计划,和预期的障碍。第三个因素,是没有预期竞争对手会如何因应这个决策。

预测值和目标值之间,免不了会互相影响,经常混淆,导致这些偏见在大多数组织里,变得更加严重。预测应该正确,目标应该远大,管理高层不该混淆这两组数字。

修正乐观偏见很难,要求团队修改估计值还不够,决策者必须带头采取外在观点,而不是像提案者那样采取内在观点。有几个技巧,可以促使提案者采取外在观点。有时候,移除看似宝贵的资讯,可以得出较好的估计值。有些时候,决策者也会站在竞争者的角度思考。“模拟演习”可以有效防止提案者忽略了竞争对手的反应。

11、最糟情境够糟吗?

很多公司在做重大决策时,会要求策略团队提出多种情境分析,或是至少分析最佳与最糟的情境。可惜他们想的最糟情境通常不够糟。决策者应该问:最糟情境怎么来的?和竞争者的反应有多密切?什么事是我们没想到,却可能发生的?

在这种情况下,有个实用的技巧叫“事后分析”,这是心理学家盖瑞·克莱恩(Gary Klein)率先提出的概念。参与者想象未来发生了最糟的情况,并构思一个故事来描述那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接着,他们可以思考究竟是要降低风险,还是重新评估提案。

12、提出建议案的团队过于谨慎吗?

相反地,过度保守也是导致组织长期绩效不彰的原因,虽然这个情况不是那么明显,却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很多高阶主管抱怨,说他们的团队提出的计划缺乏创意或雄心。

这个议题很难处理,原因有两个。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建议者容易倾向避免损失,他们思考高风险决策时,想回避损失的念头,往往比获利的渴望还强烈,没有人或团队想为失败的专案负责。第二,很少公司明确说明愿意承担多少风险,这更强化了主管避免损失的倾向。

很多公司推出新事业时,会另外成立单位,目标和预算都不同于既有组织,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要如何因应“一般”的营运当中过度保守的想法,仍是一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