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者txt百度云:『名人面对面』?李健:好的原创歌手不需要改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47:49
 他曾是风靡一时的内地组合“水木年华”最初的两位成员之一,却在势头正好时因为要坚持自己的音乐理念而主动退出;因为原创作品《传奇》被王菲在春晚舞台上翻唱,他再次从小部分歌迷心中走进大众视野,却依然低调、内敛、安静、自我,一如从前。他的声音空灵、飘逸而有质感,带着一种天生的理智与沉静,从容有度、温暖安宁,很容易就能触及人的心灵。他是李健。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李健多年来坚持具备浓郁个人风格的原创音乐,演唱、写词、编曲皆独立完成。他的创作才华在北京娱乐圈内是公认的,很多明星如那英、赵薇、陆毅、郑钧,都自称是他的粉丝,王菲更是几乎会唱他所有的歌。但水一般淡泊的性情和卓尔不群的音乐风格,让李健在热闹喧嚣、光怪陆离的流行乐坛上,显得既不主流,也不时尚。对此他处之泰然:“我的歌迷的确不多,可他们都会去买我的专辑好好听歌,一听到我要办演唱会也都赶着要来。与其有十个去捧你的人,不如有一个人真心欣赏你的歌。”

 

许戈辉:当年“水木年华”推出的第一张专辑《一生有你》就一炮而红,对于一个喜爱音乐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鼓励,也是非常好的机遇,为什么选择退出?

李健:首先我发现我们虽然红了,但跟“红”相关的素质没有拥有,比方说不会表演,不知道怎么面对镜头,我不太适应舞台。更重要的是我和小卢(“水木年华”另一位成员卢庚戌)在创作上有分歧,他喜欢有外在表现力的东西,而我喜欢安安静静地唱歌,在音乐这个层面我很难妥协。

许戈辉:在音乐上追求完美可以理解,但当时你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没有想过退出组合会影响你的发展吗?

李健:的确,水木年华当时已经挺有名,而我离开之后没有了这个名号,肯定要从头做起。尽管离开的时候我还没有一首自己写的歌,未来会怎么样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写的东西,可能不是流行的,也可能没什么商业价值,但它一定能够真正打动人心。

许戈辉:你在2002年写的《传奇》直到2010年王菲唱过才被大家认可,在这之前,很多人遗憾李健在离开水木年华之后似乎沉寂了。

李健:可能需要经历这一段吧,对我来讲倒不是特别在意,因为我始终对自己的音乐很自信。像2003年我出第一张个人唱片,没有太多销量,却赢得了那些苛刻的乐评人、DJ和某些歌手的特别喜欢。被这些专业的人认可说明我的音乐没问题,只是大众需要时间去消化,事实也验证了我当初的设想。比方我第一张唱片可能只有三四十个歌迷,第二张就有七八十,第三张可能会有三四百,它是一种累积,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许戈辉:如今唱片行业整体低迷的大环境对于身为歌手和创作者的你来说,有怎样的影响?

李健:还好,我不仅能创作,还能演唱。作为歌手我可能会挣很多钱,但只做词曲作者的话是很难生活的。比如《传奇》这首歌已经算很火了,但作为作者我只拿到四五万块钱,而这么少的钱也不是每个作者都有运气得到。其实在这么多行业中,音乐是很能赚钱的,仅彩铃一项就能够赚几百个亿,但我们的市场中没有人来保护创作者的利益。

许戈辉:我和汪峰聊的时候他也说过,版权应该得到严格的保护,因为音乐的创作者相对于歌手来说实在辛苦太多,如果利益得不到保护的话,谁还愿意那么呕心沥血地去创作呢?

李健:这也是造成今天这种相声、小品都衰落的原因,没有人愿意写。写一个小品就几千块,和表演者的报酬相差太多,而恰恰他的劳动是非常巨大的,我太清楚创作工作有多艰难。在美国或欧洲,词曲作者有一首歌火了,可能他半辈子都不需要再工作,而在我们目前的环境下这根本不可能。国外的网络下载管理也非常规范,像去年itunes下载了17亿首歌,一首歌一美金,一分不少。

许戈辉:国外对创作者的劳动和作品如此尊重,如果我们也有这样的环境,创作者不仅会拥有更多的财富,也会有更大的创作热情。

李健:对我来说,只要拥有能做好唱片的财富就满足了。这次的新专辑我第一次实现了去国外制作的梦想,其实好的制作是拿钱堆出来的,因为你需要非常棒的录音师、乐手、设备等等。我们这么努力做一张唱片,每个频段的音律都做得很精细,可一首四五十兆的CD压成三四兆的MP3放到网上,这些工作都废掉了。不是在于版权,而是那么多的细节用mp3根本听不出来。

许戈辉:在我们的音乐市场对版权缺乏保护的前提下,创作者可能更需要保护自己内心那种最原始的创作欲望和信念。

李健:对,这个时代是这样,但对于创作者来讲不应该管那么多,或者环境越差你就应该出得越多、越有水准,这才是最好的验证和姿态。现在大家都在抱怨版权保护,难道因为得不到保护就停止创作吗?那是没有意义的。像你说的汪峰,在这样一个唱片基本变成宣传品的时代,他花那么多钱做双张唱片,录26首歌,我觉得这是一个逆流而上的特别好的姿态——我是创作者,我不能停止创作,环境再糟糕、再没人保护版权,我依然有音乐理念、音乐热情去释放。对我来讲也一样。

 

有不凡实力能唱出好歌的歌手很多,但能在大环境中不为名利所动、坚持自己理想做音乐的,却少之又少。李健不是一个被乐坛包装得模糊掉个人特质的歌手——反而是他强烈的个人风格,与内地乐坛现有的几种流行音乐路数都不相似。从第一张专辑《似水流年》到最新专辑《依然》,李健的作品一直如此清澈纯净、细腻温暖,仿佛未染半点俗世尘埃,同时带着诗一般的浪漫、优美与忧伤。

 

许戈辉:《依然》这个名字包含着哪些含义?

李健:我依然保持着对创作的热爱,依然做我自己喜欢的音乐,虽然比原来有名有钱,但依然只做我喜欢的事情。我坚持两年做一张专辑,一年半写歌半年制作,这张是第五张,从我离开水木年华算起,今年刚好是我入行十年。

许戈辉:你的轨迹对于热爱音乐或者怀有梦想的人来说,可能会很有启发,梳理一下这十年来你的音乐和人生经历吧。

李健:我的每张专辑,都是对我的情感和生命色彩的记录。第一张《似水流年》,只有两个字“寒冷”。因为那年冬天我住在四合院,特别冷,没有暖气,所有的歌都在昏暗的灯光下冻着写的。第二张《为你而来》是“明媚”,那段时间我经常去风光美好的北海公园跑步、打球。第三张《想念你》是“伤感”,那时第一次面临至亲的离开,对我来说是一种特别大的成长。第四张《音乐傲骨》更多是“希望”,因为开始有很多人认可我,事业上有了更多机会。而这张《依然》是“自由”,我不在意它是否卖钱,只按自己的意愿去写,非常放松。

许戈辉:很多人说你的歌都太相似,而我们总强调在艺术上要有突破和超越,你是否希望自己的音乐永远一成不变?

李健:任何一个原创歌手都有自己的创作方式,其实好的音乐是不需要改变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听巴赫的曲子很多都会觉得是一样的,肖邦的曲子也是美得都差不多,但肖邦和巴赫完全不一样。其实正因为他的风格就是这样,才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我个人觉得改变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好的原创歌手是不需要改变的,他永远是在一条路上走得越来越深、越来越远。音乐最大的魅力在于独特性,一种音乐风格做到极致一定是没问题的。

许戈辉:我想起采访过的一个演员,他也是这样说,现在有人把“突破”理解得太浅显,觉得今天演教师,明天演土匪,后天演乞丐,这才叫突破。实际上这蒙外行还可以,在内行看来是最容易的事情,而不容易的是他演三个教师,却都不一样。

李健:他说得很对,比如非常优秀的演员像德尼罗、阿尔帕西诺,很多人都觉得他们是本色演员,因为每个角色都有他们自己的影子,一种非常强有力的个人特质。其实一个创作者要特别自信才会坚持走自己的风格,但这种风格并不意味着单一,而是一脉相承。

许戈辉:这张专辑里有一首歌叫做《舍得》,我想知道你除了坚持,有什么是要舍弃的?

李健:这首歌原来叫《舍不得》。舍不得很浅显,但舍得就变得很有意义。就像作品一样,我写了很多作品,但要放到唱片里,差一点我都不会要,宁缺毋滥。在创作上也要舍得,我也喜欢爵士乐,尝试过几次,但后来发现我根本没有那个律动。人都有局限性,如果音乐是一个面,每个人最擅长的就是一条线,其它的即使喜欢也要舍弃。

许戈辉:从“舍不得”到“舍得”,似乎也让人经历了一种人生境界的跨越。

李健:对,我以前追求歌词写法上的对仗、工整、押韵,但我逐渐越来越喜欢像这张唱片里特别口语化的方式。很多人觉得我的歌词读起来很美、押韵,还有一些所谓的新古典主义词汇,但其实这仅仅是表象,我喜欢那些真正像白话一样的词。林夕有些作品做到了这样,比如“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这是非常口语化的两句话,但放在一起就有了完全不一样的逻辑和感觉。

许戈辉:你希望自己的歌迷从这张专辑里体会到什么?

李健:很多时候我的听友都会说一些很感激的话,说我的音乐给他们很多安慰和帮助,但我恰恰觉得自己从他们身上获益更多。在我早期比较艰难的时候,他们给了我非常大的信心,而当有一天我很好的时候,我也为他们高兴,因为他们终于不用再多次地向别人解释自己喜欢的这个李健是谁了。专辑最后一首歌叫《谢谢你》,就是写给这些一路追随我,而不是只听了《传奇》这样一两首歌的朋友,就像歌词写的一样:“尽管我一路追求自我,可是我依然怕让你失落。”他们对这张唱片的反映很好,很喜欢、很满意,所以我已经非常欣慰知足。

 

 

凤凰卫视中文台《名人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