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校园欺凌的措施:细说成语典故【一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21:56
 

细说成语典故

   本书为“细说中国文化系列”的第五本,整体包装沿袭了《细说汉字》《细说汉字部首》《细说万物由来》等书精制作、高品位的风格。书中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1111个常用成语典故的起源与演变,并配有大量插图。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国学大师文怀沙为本书作了推荐序。 

序言

格律诗人王成纲执其新稿《细说成语典故》见过,因念及曩岁客蜀,正值发奋之顷,逢书辄读,见疑必究,偶思及“莫名其妙”一语,未知出典,遍寻不得。数十年间,先后质之黎劭西、陆保田、罗莘田、陆颖民、吕叔湘 诸公,俱不得其解。后询老友钱默存,复函曰:“承询‘莫名其妙’出处,不知所以,只得师张铁生之缴白卷尔。”

  启元白尝过谈,谓作文用典,须知出处,不尔,用则不错,问则不知,徒遗笑柄。余以为黎、钱诸公俱博览群书,虽不知“莫名其妙”之从出,而未必遗笑于今日也。凡来自口头之成语典故,愈俚俗者愈不易稽其来历。

  十数年来 ,余目成纲乃当代格律专家。其注编之《华夏吟友》六大卷,足正。不意其涉猎典故,成果亦颇可观。据谓执笔者有其友,有其徒,有其子,成纲总其成。助力至多者乃其次子其方。其方年未而立,便具只眼。释“胸有成竹”云:“苏轼所言‘胸有成竹’,是说画竹落笔之前,心中已有了鲜活的竹子形象。”鲜活哉,鲜活哉,此“鲜活”二字乃前人所未尝言也。克绍箕裘,可喜可贺。

  见识,学识,人多含混其辞。昔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广闻见:“行万里路” ,然后可以言“见”;“读万卷书”,然后可以言“学”。有“识”者必待“见”与“学”;有“见”与“学”者,未必有“识”。具卓“识”者其在“思”乎?然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忆章实斋所谓史有三长,曰才、曰学、曰识。学而达于识,必因才以佐成之,才学有高下,其识之高下亦然。

以论见闻,余未必如前数诸公之广博;以论读书,亦未必如诸公之繁富;惟论了悟,则不甘居人后。自知平生病在信口雌黄,成纲命为《细说成语典故》作序,谑近乎虐矣。

 

文怀沙

2005 年8月30日于云何寂孤斋

 


    编者注:黎锦熙,字劭西; 陆志韦,又名保田;罗常培,字莘田;陆宗达,字颖民;钱钟书,字默存。以上皆为当代语言学、国学大家。章学诚,字实斋,清代史学家。启元白,名功,字元白,原姓爱新觉罗。

前言

编写《细说成语典故》,首先应该说一说什么是成语典故。“成语典故”本身,既不是成语,也不是典故,而是短语(词组),并列关系的联合短语(词组)。因此,成语典故=成语+典故。

  什么是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词组)。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乱七八糟”、“不折不扣”等,有些成语则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其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

  什么是典故?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以上对成语和典故的解释,就是对“成语典故”的解释。

  由此可见,成语是成语,典故是典故,这是两个意义相近却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尽管好多成语是典故,好多典故也是成语,但是,成语和典故之间并不存在完全相等的关系。

  本书以相当的篇幅细述那些不是成语的典故,如:干支、万岁、阴阳、社稷、

  再说一说怎么个“细说”。我们给“细说”的定位是“详细的解释”。其具体作法是:首行先标明(语条目)的读音(不考虑音变);其次解释字面上的意义和整个条目的意义;然后指出其原始出处(一般在唐、宋以前)并酌情予以绎释。我们采取“引文大意是 ”的方式,不作生硬的直译。或在指出典故出处之后,直接用语体文叙述原文的内容(往往略有增减)。个别极为精彩的原文,则把释语放在括号中,由读者自行理解和欣赏,以免点金成铁。一些条目中安排了例句,用来验证该条目的实践意义,表明一下,这个条目至今仍然在人们的语言中活蹦乱跳。没有例句的条目,并不是说该条目丧失了活力,而只表明没有安排例句的必要而已。

  许多书对一般常见的典故,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多就故事说故事;本书则尽管讲清楚这个故事出现的背景以及说故事者想要达到的目的。——这也算做一个“细”吧。引文中不时出现通假字。释文时每遇见这种情况,均一一注明此字与何字相通,以便增加读者古文字知识。——这也算是有一个“细”吧。

  考据性、知识性、趣味性,是本书自律的原则。对所释条目,不允许停留在工具书上,而是自觉去探寻其原始出处。这是个相当艰难的探寻过程。“见《史记•△△列传》”,就必须认真阅读《△△列传》。老眼昏花,视而不见的情况时有发生。出现这种情况便只好再读。因此,一两个小时了无所获,是常有的事。

  把一个条目的绎释写得有些趣味,对包含情节的条目来说,并不困难。当然,如果要想写得精彩,仍是很难很难的。如果面对的是一个纯知识性的条目,便只能权宜行事了。

  本书共选894个成语典故。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条目主条往往有“别名”,而且有时有好几个别名,例如“守株待兔”,也作“待兔守株”、“守株守兔” 。这些“别名”可以叫副条。再有,一个条目(主条的出处中,还蕴藏着其他的成语或典故,例如“负荆请罪”,其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节选中还有“刎颈之交”。这些兼生的条目也叫做副条。全书的副条共计950个。

  本书《目录》的主条以第一个字的笔画为序。笔画相同者以丿一丨为序。主条排宋体字。有副条者列主条之下,用楷体排印。

  书后附《索引》。一律以汉语拼音为序,主条仍排宋体,副条仍排楷体。

  参与本书撰写的人员(姓氏笔画为序):王其方、祁辛、冷眉、洪林、侯雁、皋磊、龚厚、路钧、程滨。由王成纲主编并总其成。

  我的忘年交,九十六岁的国学大师文怀沙教授在百忙中为本书撰序,谨致谢忱。

  文怀沙、欧阳中石、王学仲三位书法家为本书提供了书法精作,谨致谢忱。

  李安民为本书配置了不少精美的插图,深信读者阅文识图,定将有所裨益。谨致谢忱。

  本书的《目录》和《索引》,梦茵出力甚多,谨致谢忱。

  期待着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王成纲

  2005年9月30日

于京西系孤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yīrén dédào, jīquǎn shēng tiān

  故事讲的是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成仙的传说。

  据汉代王充撰《论衡•道虚》记载:“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引文大意是,儒书上记载,淮南王刘安学习道法,招集天下有道法的人才——道士。他不惜放下一国之尊的架子,礼待那些道士。于是,各地的道士,一起到淮南来聚会,争先恐后地显示各自的神奇招法和怪异的道术。如此一来,淮南王刘安终于学成了道法,全家飞升上了天。连淮南王府里的家禽也都成了神仙,淮南王的狗在天上叫,淮南王的鸡在云彩里打鸣。

  这个故事在晋代葛洪所著《神仙传•刘安》中亦有记载。据此书言,刘安将剩下的仙药置于庭中,他家的鸡和狗吃了剩药之后,也“得道”升天。

  后以此典谓一人得势,与其有牵连者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之意。

  另外,随刘安升天的鸡狗后被称作“淮王鸡狗”,亦是典故。用以比喻攀附他人而得势的人。

  (王其方)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yīfūdāng guān,wàn fūmòkāi

  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人都不能闯过。

  源于《淮南子•兵略训》:“大山名塞,龙蛇蟠,发笱(gǒu,捕鱼装置,其口可入而不可出。俗称“鱼蒙子”)门,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

  这段引文描绘的是军事家心目中最理想的作战地形。其大意说,高山峻岭、边塞要地,其形状有如龙蛇盘踞,曲折难测;又像捕鱼竹篓的门一样,可进不可出。像这样险峻的地势,只要有一个人把守,千万个人也不能闯过。

  引文中“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也”后演为典故“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亦作“一夫当关,万夫莫摧”、“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一夫当关,万夫莫闯”。

  或简作“一夫当关”。

  (王其方)

  一日三秋 yīrìsān qiū

  过一天就像过三年一样。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缩写版。形容对异性的热切思恋。似乎专用于恋情。三秋,三个秋天。也有人说是三个秋季的,欠妥;如依原出处,则是。

  典出《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劳动者口头创作的旨在表现和歌颂彼此伟大、纯真之友谊的民歌”(《诗经鉴赏辞典》,任自斌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把这首传诵两千多年的《诗经》名篇定性为“友谊的民歌”,怕是没人赞同。设想,两个男人或两个女人,彼此间日思月想以致达到“一日三秋”的地步,那么,他把他的配偶放在什么位置?很明显,把这首诗定性为“友谊之歌”,违反了基本的人性。纵观中国(不如也加上外国)历史,同性之间可以刎颈、可以挂剑、可以高山流水,却未曾见“一日三秋”的!

  原诗中的主人公应该是男性,因为那时的男人负责打猎、耕作、打仗,女人负责纺织、采摘、炊灶。主人公的思恋对象,先是采葛、后是采萧、再是采艾,分明是位勤快的劳动姑娘。

  至于“三月”、“三秋”、“三岁”的逐层递进,只是思恋之情逐层深化之需要。把“不见”的“一日”夸张为“三月”、“三秋”或“三岁”,都是一个意思:你不在我身边,时光过得很慢很慢。

  (龚 厚)

  一见如旧 yījiàn rújiù

  初次相见就意气相投,有如老朋友。

  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鲁襄公二十八年(前545),吴国君主馀祭为与各国通好,派出公子札到各国访问。

  公子札访问到郑国时,见到了郑国大臣子产(即公孙侨,又名公孙成子)。他们虽是初次见面,却“如旧相识”一样亲密。久谈之后,公子札十分佩服子产的执政能力,倾慕子产的风骨。公子札献给子产白绢大带,以示尊崇。子产回赠给公子札麻布衣服,以示亲好。几天后,公子札转道卫国,临行前,公子札对子产说:“郑国国君平素过于奢侈,祸难将会降临。贵国政权必会落到您的手中。您执掌国政,要用礼仪谨慎行事。若不然,郑国将会覆灭。”子产对公子札的提醒十分感激。

  后将子产与公子札的这次交往概括为典故“一见如旧”。

  亦作“一见如故”。

  (王成纲)

  一见钟情 yī jiàn zhōng qíng

  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

  “钟情”,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这则故事讲的是,王戎(“竹林七贤”之一,官任尚书令)的儿子王绥(字万子)夭折了,山简(字季伦,官至尚书左仆射)来探望他,看到他悲痛难已,便安慰他说:“孩子还小,不知道死的痛苦,您为何如此悲哀呢?”王戎说:“圣人可以忘掉感情,愚者谈不上有感情。最富于感情的正是我们这些圣、愚之间的人(我怎能不悲伤)。”

  后将“情之所钟”炼为“钟情”,谓感情专注,又特指爱情专注。

  “一见钟情”始见于清代李渔《比目鱼•发端》:“刘旦生来饶艳质,谭生一见钟情极。”

  也作“一见倾心”。

(王成纲)

一毛不拔 yīmáo bùbá

  一毛,一根毛。比喻细小轻微的事物。

  “一毛不拔”语本《孟子•尽心上》:“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为之。’”

  孟子所说的杨子是指战国时期的杨朱(字子居),又称阳子、阳生。相传,杨朱反对墨子的“兼爱”和儒家的伦理思想,主张“贵生”、“重己”,他在《韩非子》中被称为“轻物重生之士”。

  杨朱的思想在战国初期颇为流行,而孟子对其却极力抨击。引文说的是,孟子说:“杨朱主张为我(已自私到极点),哪怕是拔根毫毛便有利于天下的事情,他也不肯做。墨子主张兼爱,哪怕摩秃头顶,走破脚跟(竭尽全力),只要对天下有利,一切都肯做。”

  后将孟子之语“拔一毛而利天下”炼为典故“一毛不拔”,用以形容极端吝啬。

  又,引文中的“摩顶放踵”亦是典故,用以形容不辞辛苦,舍己为人。也可省作“摩顶”、“摩踵”。

  (程 滨 王其方)

  一孔之见 yīkǒng zhījiàn

  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汉代桓宽《盐铁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意思是,拿着圆规却否定直尺,拿着水平仪却否定墨斗,打通一个孔,只明白一个道理而不懂得作比较看变化。《礼记•中庸》“反古之道”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唐代孔颖达解释说:“孔谓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途。今惟晓知一孔之人,不知余孔通达,惟守此一处,故云晓一孔之人。”

  后因称狭隘片面的见解为“一孔之见”。老舍《四世同堂•九六》:“他对国际事务的知识很欠缺,然而又自有他的一孔之见。”

  (王成纲)

  一叶知秋 yīyèzhīqiū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要来临。

  典出《淮南子•说山训》:“尝一脔肉,知一镬(huò)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一壶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

  这段引文用了显而易见的生活常识和自然规律,诠释了两个高明而深刻的哲理——以小明大、以近论远。

  引文大意说,尝一小片肉,即可知道整锅肉的味道;将一片羽毛悬挂于木炭上方,即可知道木炭干燥与否,这说明通过局部可以知道整体。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要来临;看一壶水的结冰情况,可知道天下有多寒冷,这说明通过眼前的现象,可了解到将来的状况。

  后将“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炼为典故“一叶知秋”,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

  亦作“一叶报秋”,或省作“一叶秋”。

  (王成纲)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yīyèbìmù,bùjiàntàishān

  蔽,遮挡、遮挡。眼睛被一片树叶遮挡后即使是泰山也看不见。

  语出《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通“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

  天则,天然的规则。引文讲的是,人的耳朵的职责是听声音,眼睛的职责是看东西。若用一片树叶遮住眼睛,那即便是泰山也看不见;两只耳朵被塞豆子后,即便是雷霆之响也听不见。

  后以“一叶蔽目,不见泰山”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蒙蔽,看不见全局和整体。

  常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洪 林)

  一丘之貉 yīqiūzhīhé

  同一山丘上的貉。丘,亦作“邱”。貉,哺乳动物,似狸,锐头尖鼻,昼伏夜出,皮毛为珍贵裘料。比喻同类无所差别。

  典出《汉书•杨恽传》。

  杨恽,字子幼,司马迁的外孙,汉宣帝时官任中郎将。杨恽因告发霍光谋反有功,被封为平通侯。

  杨恽博学多才,为官清廉,轻财好义,很受汉宣帝器重,因此他总有些自大情绪,从而得罪了一些官员。

  一天,杨恽听说匈奴单于被杀,他评议说:“无道的君主漠视贤臣的良策,自然会得到如此下场。秦二世胡亥若不是宠信奸臣,迫害忠良,说不定秦朝会持续至今。总而言之,‘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杨恽只顾口舌之快,却不曾料到“一丘之貉”使他丢官失爵。太仆戴长乐上书宣帝状告杨恽,说他以亡国之事诽谤当世,并用“一丘之貉”讥讽当今君。

  宣帝看了戴长乐的上书后非常生气,立即将杨恽削职为民。

  杨恽官爵尽失,只为后人留下了“一丘之貉”这则典故。

  此典今用多含贬义。亦省作“一丘貉”。

  (程 滨 王其方)

  一发千钧 yīfà qiān jūn

  一根头发吊着千钧的重物。钧,古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比喻情况或形势万分危急。

  典出《?书•枚乘传》。

  汉景帝(汉武帝父亲)时吴王刘濞(bì)阴谋反叛朝廷,他的郎中(官名。内充侍卫,外从作战, 并起草诏策文书)枚乘上书谏阻,陈述安危之道:“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通“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hài)而惊之;系方绝而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队(通“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jiàn)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引文大意是,凭借一根绳儿的承担能力,吊上千钧的重物,上边空悬的是没有边的高度,下边临近的是深不可测的深渊。这种情势,尽管再愚蠢的人,也知道哀怜它快要完蛋了。马正在受惊,你却再吓唬它;绳儿都快断了,再添点分量压上它。绳儿被吊断是因为客观规律,不可能再让它连上,掉进了深渊更难再出来。——您采取行动还是不采取行动,这两者之间的缝隙放不进一根头发。您如果能够听从忠臣的意见,做一切事情便能免除灾祸。如果您一定要按照您的想法去做,“危如累卵”(见256页“危如累卵”);如果现在改变您的想法和作法,“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后人把“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炼为“一发千钧”或“千钧一发”。

  另,句中“难于上天”也是典故,形容不可能做到的事。唐代李白在《蜀道难》中就曾高吟:“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后,“难于上青天”也成了典故。

  句末“易于反掌”也作“易如反掌”,也是典故。比喻极其容易。

  “安于泰山”也作“安如泰山”(见199页),也是典故。比喻情势安定稳固,不可动摇或没有危险。

(王成纲)

一丝不挂 yīsībùguà

  佛教禅宗语,本作“寸丝不挂”。原指鱼类不受钓丝的纠缠、挂碍。

  《景德传灯录•普愿禅师》:“陆(亘)异日又谓师曰:‘弟子亦薄会佛法。’师便问:‘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陆亘的意思是,我一天到晚不受任何俗念的牵挂——大超脱也。

  不知何时量词的“寸”变成了数词的“一”,“寸丝不挂”变作“一丝不挂”。宋代苏轼《戏赠虔州慈云鉴老》:“遍界难藏真薄相,一丝不挂且逢场。”

  宋代黄庭坚《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把世情荣枯得丧,看作行云流水,一丝不挂。”

  以上三例,可以看出,“一丝不挂”的本义便是摆脱或超脱的意思。

  人的想像力极强。从钓丝的丝联想到纺织的丝,于是“一丝不挂”便用来描写赤身裸体。宋代杨万里《清晓洪放闸》:“放闸老兵殊耐冷,一丝不挂下冰滩。”

  “一丝不挂”也形容不加装饰,显露全部真相。梁启超《节本明儒学•忠宪高景逸先生攀龙说》:“学问只要一丝不挂,其体方真,体既真,用自裕,到用功夫时,即功夫一切放下,方是功夫。”

  (王成纲)

  一字千金 yīzìqiān jīn

  一个字值一千两金子。

  典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这个典故极言文章价值的贵重。

  又,据汉代桓谭《新论•本造》记载,淮南王刘安著《淮南子》,亦悬赏千金,征求士人意见。

  亦指书法作品珍贵。唐代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贯。”

  也作“一字值千金”。唐代吴融《赠(biàn)光上人草书歌》:“不系知之与不知,须言一字千金值。”宋代戴复古《望江南》:“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清代李渔《意中缘•入幕》:“‘一字值千金’是说文理值钱的意思。”

  “一字连城”与“一字千金”同义。《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 勰曰:‘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连城,璧名,即和氏璧。

  (王成纲)

  一字师 yīzìshī

  因订正一字之误而成为老师。

  典出有三。

  据五代王定保《唐摭(zhí,拾取)言》记载:唐代李相读《春秋》,孙叔之“(chuò或ruò)”应读“敕略切”,李相误为“敕晷(guǐ)切”,小吏指出了,李相很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切,又叫“反切”,是古代注音的方法:取前字之声与后字之韵连读。由于字音随年代而变化,现在已不适用,但却是了解古音的重要依据。

  据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记载:“杨诚斋(即杨万里)与同舍谈及于宝。一吏进曰:‘乃干宝,非于宝也。’问何以知之?吏取韵书以呈,‘干’字下注云:晋有干宝。诚斋大喜曰:‘汝乃吾一字之师。’”

  又,乾隆时有某方伯(地方长官)莅浙,见文牍中有“鳖子(读wěi,意为勤勉、美、进入、修养等;又读mén,意为如门之处或指门。此处读mén)”三字。一吏谓“”见于《大雅•凫(yī,鸥)》,旧注“门”。方伯谓“子即吾一字师”。(见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鳖子》)

  以上三例中,诚斋难得,“大喜”二字,其闻过则喜之情栩栩然也。

  “一字师”也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宋代魏庆之《诗人玉屑•一字师》:“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寒梅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元代萨天锡送天渊入朝,有“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之句,“闻者无不脍炙,惟山东一叟鄙之 曰:‘措词固善,但闻字与听字合一耳!’公曰:‘当以何字易之? ’叟徐曰:‘看天竺雨。’诘其‘看’字,叟曰:‘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公俯首拜为‘一字师’。”(见明代黄溥《闲中古今录•卷一》)

  宋代曾吉父《送汪内相赴临川》有“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韩子苍改“中”为“深”,改“里”为“冷”。吉父闻之以韩子苍为一字师。(见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卷三》)

  又,五代张迥《寄远》有“蝉鬓凋将尽,虬髯白也无”句。齐己改“白也”为“黑在”,迥遂拜作一字师。(见宋代阮阅《诗话总龟•评论三》)

  (王成纲)

  一衣带水 yīyīdài shuǐ

  “一衣带水”谓像一条衣带那么宽的河流,形容其狭窄或逼近。后亦泛指江河湖海不足为阻。

  《南史•陈纪下》记载,隋将要讨伐陈,隋文帝对仆射高(jiǒng)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因陈在长江之南,故云。

  明代袁宏道《戏作三星行送曹子野归楚时予亦将归里》:“望江上之青峰,指湘皋之云树。汉沔相踞,一衣带水,俟君于汉口之渡。”

  冰心《樱花和友谊》中有:“消息传来,隔着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都感到非常的高兴。”

  (程 滨)

  一成不变 yīchéng bùbiàn

  一成,谓一经成就。“一成不变”初谓刑法一经制定,不容改变。

  源于《礼记•王制》:“凡制五刑,必即天伦,邮(过失)罚丽(依附)于事。 刑者,(xíng,定型之物)也。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这段引文讲的是,制定五刑(五刑指:墨,即刺字;劓,即割鼻;刖,砍脚;宫,阉割生殖器;大辟,杀头),必定是奉照天意而定的。所以,断罪量刑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犯罪事实,不可妄断臆测。 刑法一经制定形成,便不可变更,君子理案必当明察秋毫,竭尽心力。

  引文“刑者 不可变”,孔颖达阐释为,刑是刑罚,是体。训刑罚为体,言刑罚加人体也。体是人成就形貌,形貌一成之后,若以刀锯凿之,断者不可继,死者不可生,故云“不可变”。

  此典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洪 林)

一至于此 yīzhìyúcǐ

  竟然到如此地步。一,竟然。副词。

  源于《吕氏春秋•知士》:“宣王太息动于颜色曰:‘静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高诱注:“一,犹乃也。”乃,竟然。

  唐代李白《上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

  孙中山《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我们的祖宗是很富强的,为什么现在贫弱一至于此呢?”

  也作“一至于斯”。唐代刘知几《史通•核才》:“向之数子所撰者,盖不过偏记杂说,小卷短书而已,犹且乖滥中非驳(chǔn bó,错误、杂乱),一至于斯!”

  (王成纲)

  一网打尽 yīwǎng dǎjìng

  一张网便捕获尽所有该捕获的东西。比喻彻底肃清。

  典出《宋史•苏舜钦传》:“刘待制元瑜,既弹苏舜钦,而连坐者甚众,同时俊彦为之一空。刘见宰相曰:‘聊为相公一网打尽。’舜钦死,欧阳文忠公序其文集,曰:‘一时俊彦,举网而尽矣!’盖述御史之言也。”

  苏舜钦,字子美,铜山(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是北宋名臣、文学家。他岳父杜衍任宰相,因整饬政务而得罪了不少人。于是便有人罗织罪名,陷害苏舜钦,以达到打击杜衍的目的。引文所述即为其中一个情节。

  翰林院的轮职顾问刘元瑜已经完成对苏舜钦的揭发检举,并且连带许多人遭到处罚,当时的出众人才几乎一个不剩。刘元瑜就对新任宰相说:“勉强算是为老大人‘一网打尽’吧。”

  苏舜钦去世后,欧阳修(“文忠”是他的谥号)为他的文集作序,序文中说:“一时俊彦,举网而尽矣!”这一句大约就是转述刘元瑜的话。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谁知铁生见了门氏也羡慕他,思量一网打尽,两美俱备,方称心愿。”       (祁 辛)

  一尘不染 yīchén bùrǎn

  佛家认为,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一尘不染”本谓修道者达到真性清静,不为六尘所污染。

  《景德传灯录•弘忍大师》中记述了一则以“一尘不染”为主题的故事。

  唐高宗咸亨年间,弘忍大师要传承法嗣(衣钵),召集七百余名僧人,要求每人自叙一偈(jì,佛经中的唱词),以便了解各人的道行深浅。其中有位法号神秀的僧人,在寺院的廊壁上作了一首偈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大师见到后大为赞赏,让其他僧人都来诵念此偈。

  一天,负责舂米的慧能听到此偈,感叹道:“确实很美啊!可惜,境界不是很高。”夜间,慧能在神秀的“高作”的旁边也题了一首偈诗:“菩提本非树,心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假拂尘埃。”假,凭借。偈诗的大意是说,已经是一尘不染了,还有什么尘埃可扫呢?

  后用“一尘不染”形容清净廉洁,品格高尚。

  宋代张耒(lěi)《腊初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王其方)

  一沐三捉发 yīmùsān zhuōfà

  谓一次沐浴要三次握住已经散乱的头发。

  典出《吕氏春秋•谨听》:“昔者禹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

  这段引文描绘的是勤政、贤明的圣君大禹的形象。其大意说,大禹在沐浴的时候三度握住散乱的头发,吃一顿饭要三次起身——这表明大禹无时无刻地思考国家大事。大禹对待有道之士从来都是以礼相待,用以补充自身的不足之处。

  后以“一沐三捉发”形容求贤殷切或事务繁劳。多用君王或较高等级的领袖人物身上。

  亦作“一沐三握发”,“吐哺握发”。

  (程 滨 王其方)

  一言以蔽之 yīyán yǐbìzhī

  用一句话来概括。

  源于《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即现在人们常说的《诗经》,古代只称作《诗》,汉武帝以后才加一“经”字,叫做《诗经》。与《书》(即《尚书》)、《易》(即《易经》)、《礼》(即《礼记》)、《春秋》(即《左传》)合称“五经”。今天见到的《诗经》,篇目共三百十一,六篇有题无内容,实存三百零五篇。

  引文的大意是,孔子说:“三百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内容,就是‘思无邪’。”思,助词,无义。

  《诗•鲁颂•(jiōng)》是《诗经》中唯一的通篇咏马的作品,结尾是“思无邪,思马斯(cú)。”意思是,这马没有邪念,尽力地往前跑。以此类推,孔子说的“思无邪”便是“没有邪念”的意思。

  (王成纲)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yīyán jìchū,sìmǎnán zhuī

  一句话说出了口,四匹马驾的车也难以追上。驷,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四匹马共同拉的车。形容话一经说出,便无法收回,一定要算数。

  典出《论语•颜渊》:“棘(gé)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为文?’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kuò,去毛的兽皮)犹犬羊之。’”

  引文大意是,棘子成说:“君子重视内容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形式呢?”子贡说:“你如此轻视形式,真令人惋惜啊,孔子批评的就是你这种观点啊。错话说出口了吧,驷马也追不上啦(‘驷不及舌’)。孔子说,形式的重要和内容是一致的,内容的重要和形式也是一样的。如果去了毛,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其中“驷不及舌”便是“驷马难追”的意思。因此,《论语》中棘子成和子贡的对话,应视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出处。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从宋代起,才开始在文章中完整出现。如,“俗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所谓不及舌也。”(欧阳修《笔说》)既然是“俗云”,可以证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先风行在人们口头上的。其时间,应在宋之前。

   (程 雁)

一劳永逸 yīláo yǒng yì

  谓劳苦一次就可以得到永久的安逸。

  语本扬雄《谏勿许单于朝疏》:“以为不一劳者不久佚(yì),不暂费者不永宁,是以忍百万之师,摧饿虎之喙(huì),运府库之财填卢山之壑而不悔也。”

  这篇疏文是扬雄劝谏汉成帝剿灭匈奴而作。扬雄认为,匈奴强悍骁勇,嚣张跋扈,若不彻底消灭,汉室江山将无法获得永远的安逸。

  引文的大意是说,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劳苦作战,难以得到长久的安逸;不付出足够的代价,难以得到永久的安宁,即使以百万之师去攻击饿虎之喙,以所有的库藏填充卢山的沟壑(虽说微不足道),也是绝对值得,没有什么后悔的。

  后将“不一劳者不久佚”炼为“一劳永逸”。

  亦作“一劳久逸”。

  (王其方)

  一张一弛 yīzhāng yīchí

  张,紧张,拉紧弓弦;弛,松弛,放松弓弦。相传周文王和周武王处理政事像使用弓弩一样,有拉紧的时候,有放松的时候,宽严相济,松紧相谐。现多比喻工作、生活要合理安排,有紧有松,劳逸结合。

  源于《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郑玄注:“张弛,以弓弩喻人也。弓弩久张之,则绝其力;久弛之,则失其体。”

  明代李贤《赐游西苑记》:“夫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赐游西苑,有弛之意焉。然张可久而弛不可多。”

  也作“一弛一张”。汉代王充《论衡•儒增》:“故张而不弛,文王不为。弛而不张,文王不行。一弛一张,文王以为当。”

  茅盾《关于长篇小说〈李自成〉的通信•五•关于〈李自成突围到鄂西〉》:“笔锋从义军转向没落王朝的内外交困,这种横云断峰的布局,书中屡见,这构成了全书一弛一张的节奏。”

  (王成纲)

  一鸣惊人 yīmíng jīng rén

  一叫就惊动别人。比喻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语出《史记•滑(gǔ)稽列传》。滑稽是言辞流利,正言反出,思维敏捷,没有阻难之意。后世用作诙谐幽默之意。《滑稽列传》记载,淳于髡(kūn)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功罚过;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

  《韩非子•喻老》也记有类似的故事:楚庄王为政三年,无所作为。右司马御座而和楚庄王说隐语:“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mò)然无声,此为何名?”王说:“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放心)之,不谷(君主谦称)知之矣。”过了半年,乃自听政,被废黜的有十人,起用九人,诛大臣五人,举用处士六人,国家大治。合诸侯于宋,称霸天下。

  也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程 滨)

  一往情深 yīwǎng qíng shēn

  对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

  源于《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谢安)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桓子野就是桓伊,曾与谢玄(谢安之侄)在淝水以八千人战胜前秦苻坚几十万人马。桓伊善吹笛,江左第一。据《晋书•桓伊传》记载,桓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 王徽之(王羲之之子) 谓伊曰:“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是时已显贵,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床(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类似现在的“马札”),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据《神奇秘谱》记载,琴曲《梅花三弄》即据此改编而成。后因以“桓伊三弄”指《梅花三弄》曲,也借指梅花而成为典故,如:“又争奈,桓伊三弄,开遍西湖,春意烂。”(宋代高观国《贺新郎•赋梅》)

  引文的大意是,桓伊每听到有人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总是感慨地呼叫:“怎么办呢?”谢安听说了桓伊的慨叹,便说:“子野(桓伊的字)可说是‘一往情深’了。”——谢安怎会如此关心桓伊呢?这里有故事。

  桓伊为江州刺史,善吹笛,独擅江左。谢安位显功盛,为人所谗,孝武帝疑之。会帝召(桓)伊饮宴,(谢)安侍坐。帝命伊吹笛,吹一弄后,伊请弹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慷慨。(谢)安泣下沾衿,乃越席捋其须曰:“使君(对州长官的尊称)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晋书•桓伊传》)

  由此可知,作为谢玄叔父的谢安,陷于谗诬时,是桓伊用音乐为他解的难。这就不难理解谢安为什么慨叹桓伊“一往有深情”了。

  “一往有深情”后被炼为典故“一往情深”。也作“一往而深”。

  又,桓伊为孝武帝吹笛也留下了“桓伊笛”的典故,是说用乐曲传达心曲。

(王成纲)

一诺千金 yīnuòqiān jīn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记载: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擅长辞令,能言善辩,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写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等到曹丘先生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介绍信终于得到,便起程去了。曹丘先派人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着曹丘的到来。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再说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送他丰厚的礼物。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宋代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生死同,一诺千金重。”也作“千金一诺”。

  (程 滨 王成纲)

  一顾之荣 yīgù zhīróng

  看一眼的荣誉。比喻埋没的人才被发现,或有才能的人遇到知音。

  典出《战国策•燕策》。

  春秋时,秦国有个叫孙阳的,最善相(xiàng,察看)马。他认为,相一般的良马,可以看它的外形和筋骨;而相千里马,则必须“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由于孙阳精通相马之术,于是人们就把天上主管天马的星宿(xiù)伯乐,用来作为他的代称,以至好多人只知伯乐,不知孙阳。

  事实正是如此。“人有卖骏马者,比(连着)三旦(早晨。古代市场皆多早市,近午则散)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我)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xuán,通‘旋’,快些、立即)而视之,去(离开)而顾(回头看)之,臣请献一朝市贾(通‘价’,一个早晨的销售收入)。’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引文大意是,有个卖骏马的人,一连三个早晨在市场出售他的骏马。人们不了解他的马好不好。于是他去见伯乐,对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想卖掉,一连三个早市都没有卖出去,人们没有和我谈生意的。请你快点到我那个摊位看看,看一眼就走,走了以后再回头看看,如果你答应了我这么做,我愿意给你一个摊位早市的收入。 ”伯乐按照他的要求做了,立即去他的摊位看了看,马上便离开,走了不远又回头看了看。果然,这匹马的价钱就涨了十倍。

  伯乐(孙阳)凭仗他精于相马的本事,和由此生成的名牌效应,出色地完成了“卖骏马者”的托付。这大约就是最原始的“托儿”罢。

  这个故事被炼为典故“一顾之荣”。也作“伯乐一顾”,或者作“伯乐顾”。

  (王成纲)

  一笔勾销 yī bǐ gōu xiāo

  把本册上的记载,一笔抹掉,表示彻底否定。

  典出宋代朱熹《五朝名臣言录》。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与副手韩琦、富弼(bì)一起,认真处理政事,进行吏治改革。范仲淹令人取来官吏档案,一个个地考察他们的政绩,凡是遇见不称职的官员,便“一笔勾销”。空出的位置,从下一级官员中委任。

  富弼往常把范仲淹奉为长辈,范排行十二,富称范为“十二公”。富弼见范仲淹对不称职的官员如此不留情面,大刀阔斧,就在一旁说:“十二公啊,您就这么轻轻勾一笔,怎么知道被免职的官吏一家哭啊。”

  范仲淹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于是,该免职的,一个不剩地全免了职。

  “一笔勾销”也作“一笔勾断”。

  “一路哭”也是典故,是说一个地区的人民因受害而悲伤哭泣。

  但是,范仲淹终于敌不过朝廷中的顽固势力,第二年他被贬官。接着应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太守滕子京之请,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王成纲)

  一钱不值 yī qián bù zhí

  谓毫无价值。值,本作“直”。

  典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灌贤)曰:‘生平毁程不识不直(值)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嗫(chè niè)耳语!’”

  这段话的意思是,灌夫没有地方发火,就骂他侄子临汝侯灌贤,说:“你平日诋毁程不识一钱不值,今天你叔叔我来给魏其侯窦婴祝寿,你小子却跟娘们似的同程不识嘀嘀咕咕。—?灌夫是西汉有名的“炮筒子”,他在寿筵上的一通詈骂,留下了“一钱不值”典故。

  也作“一文不值”。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有时候说自己的作文的根底全是同情,有时将校对者骂得一文不值。”

  “一文不值”如打个对折便是“半文不值”,更是毫无价值。章炳麟《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大凡讲学问施教育的,不可像卖古玩一样,一时许多客人来看,就贵到非常的贵;一时没有客人来,就贱到半文不值。”

(王成纲)

一棒一条痕 yībàng yītiáo hén

  本为佛教禅宗习用语,后用以比喻做事步步抓紧、着着落实或说话切中要害。

  源于《朱子语类•卷十》:“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看人文字,要当如此,岂可忽略?”明代王守仁《传习录•卷下》:“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

  也作“一鞭一条痕”。《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一掴一掌血”同义。例同。

  (王成纲)

  一意孤行 yīyìgūxíng

  形容不听从任何劝告,固执己见地做事,独断专用。贬义。茅盾《子夜•一○》:“说不定他一片好心劝杜竹斋抑制着吴荪甫的一意孤行那番话,杜竹斋也已经告诉了荪甫。”

  “一意孤行”的本义却是:谢绝请求托付,坚持按自己的主张行事。是个褒义词。

  源于《史记•酷吏列传》:“(周)禹用廉为令史,事太尉(军队的最高长官)亚夫(即周亚夫,见387页“细柳营”)。 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毋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专心)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引文的大意是,周禹作官十分清廉,他曾经在太尉周亚夫的手下任职。周禹为人不谋私利,律己极严。任职以来,家中没有门客。朝廷的大臣请他吃饭,他一个也不答应。周禹就是这样专心任职,拒绝一切远近朋友的邀请,固执己见地做人做事,“孤立行一意而已”。

  最后一句被炼为典故“一意孤行”。

  “一意孤行”如何由褒义变成贬义,则不得而知。

  (王成纲)

  一鼓作气 yī gǔ zuò qì

  古时作战,靠击鼓组织进攻并鼓舞士兵斗志。后用以比喻抓住时机,一股劲儿办成事情。

  典出《左传•庄公十五年》。

  春秋时鲁庄公十五年(前684),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作战,双方军队在鲁国的长勺对阵。

  鲁庄公亲自统率军队,指挥作战,并请谋士曹刿(guì)同乘一辆战车,以便随时向他咨询。

  阵势刚刚列好,鲁庄公就下令击鼓进军,曹刿急忙阻止,说:“不可!要等一等,看齐国有何动静。”

  这时,对阵的齐国擂起了战鼓,但发现鲁国军队一片寂然,毫无行动的迹象。于是,只听战鼓响,却不敢贸然进攻。双方对峙着。好一段时间,没有动静。

  齐国军队沉不住气了,又擂起了第二通战鼓。曹刿对鲁庄公说:“别答理他们,再看看。”

  齐国的第二通战鼓又白敲了,鲁国军队还是没有动静。双方的军队仍然对峙着。

  齐国军队又擂响了第三通战鼓,又发出了进攻的信号。曹刿立即对鲁庄公说:“下令击鼓,进攻!”

  鲁军阵内鼓声大作,将士们勇猛地扑向敌阵,一举打败了齐军。

  齐军被杀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鲁庄公下令追击,曹刿急忙阻止:“请等一等。”于是曹刿下车看了看齐军的车辙,又登车望了一阵,才说:“请大王下令追击。”

  鲁军锐不可挡,将士们纷纷斩将夺旗。鲁军大获全胜。

  战后,鲁庄公向曹刿请教克敌制胜的道理,曹刿说:“夫勇,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打仗靠的是勇气。擂第一通鼓,可以激发起勇气来;擂第二通鼓时,这勇气就不那么足了;擂第三通鼓时,那勇气就一点儿都没有了。——曹刿用的是以最大的勇气去拼杀失去了勇气的敌人的方法。

  至于追击,曹刿说:“我担心齐军佯退,怕中埋伏。但我一见他们混乱的车辙和摞倒的战旗,就知道他们已经溃不成军了。所以建议大王下令追击。”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为后人留下了典故“一鼓作气”。

  (王成纲)

  一概而论 yīgàiér lùn

  用同一的标准论断或处理。概,旧时量粮食时用以刮平升、斗的器具。此处代指量具。

  典出屈原《九章•怀沙》。

  《怀沙》是屈原自沉不久前所作的名篇。原文高古,不易理解。现将文怀沙先生的今译节选录下:

  正当初夏,好一个悠长的天气;

  茂盛的草木,一望无际。

  我伤怀,我沉入长久的悲哀里,

  我毅然奔向那南方的边地。

  前途是那么渺茫,当我瞩目一瞥——

  悄悄地没有人声,四周这般静谧。

  重重的委曲和痛苦,在我心头郁积,

  自从遭受忧患,我的穷困是长期的。

  扪心自问,久久评析着自己的心意,

  这满腹冤屈,只有强自压抑。

  我不妨把方的东西,改削成圆的,

  可是,合理的法则却不能远离。

  如果把原有的善良的本质也抛弃,

  正道?人们将认为可鄙。

  这好比工匠的规画和绳墨应该明确牢记,

  我们过去的法度,也同样不容改易。

  而敦厚的内在和正直的本质,

  那正是君子们所赞美的。

  如果巧(古代有名的巧匠)不举起他的斧子,

  谁又能认识到他的神技?

  暗色的文采放在光线不充足的地方,

  光眼瞎子一定会说看不清楚。

  明察秋毫的离娄(离娄,黄帝时人,目明,能见百步之外的秋毫之末),不费力地看了一眼,

  瞎子却误认为对方和自己一样。

  把白的颜色,看作黑的颜色;

  又把上下颠倒,在我们这个世界上。

  被关在笼子里的,是美丽的凤凰,

  家鸡和鹭鸶,反倒得意地飞翔。

  宝玉和顽石混杂在一起,

  毫无区别地予以等价相量。(下略)

  以上抒写了诗人被奸佞诌害,以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其最后两句的原文是:“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这便是典故“一概而论”的由来

(王成纲)

一暴十寒 yī pù shí hán

  暴,晒。原指如果晒一天,冻十天,那么植物便不能生长。比喻学习没有恒心,时而勤奋,时而荒疏。

  源于《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无或(通“惑”)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为弈之为数(技),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天鹅)将至,思援弓缴(zhuó,系着生丝的箭)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引文大意是,孟子说:“对于大王自认为不怎么聪明,这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尽管世上有非常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也没有能活下来的。我的见识太少了,我退步了,而且学习荒疏到了极点,我却还能有所醒悟,为什么呢?”接下来,孟子举出二人学弈的故事,表示自己从中受到“专心致志”的教育,也从而教育齐王。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被炼为典故“一暴十寒”。又,“专心致志”也是典故,形容聚精会神,即注意力非常集中。

  (王成纲)

  一箭双雕 yījiàn shuāng diāo

  一箭射下两只雕。

  典出《北史•长孙晟(zhǎng sūn shèng,长孙,复姓)》。长孙晟,字季晟,武艺精湛,先仕北周,北周亡后仕隋朝,深得隋文帝赏识。

  书中记载,长孙晟任北周司卫上士(负责保卫工作)时,突厥君主摄图向北周求姻,北君主将赵王的女儿许配给突厥,长孙晟参加了护送公主的任务。护送途中,摄图看到长孙晟射技精伦,武超群雄,对他十分器重,常与他一起狩猎。在一次狩猎中,摄图见到空中有两只大雕争抢一块肉,盘旋跌宕,相互撕啄,残羽纷飞,难解难分。摄图想借此机会考验长孙晟的箭术,他取出两只箭,请长孙晟一显身手。长孙晟接过双箭,驱马上前,趁双雕又纠缠在一起时,将两只箭一次射出,双雕应弦而落,观者无不叫绝。

  后将这则故事称作“一箭双雕”,形容射术高明。常用以比喻一举两得。

  (王其方)

  一蟹不如一蟹 yī xiè bù rú yīxiè

  据说是宋代苏轼撰写的《艾子杂说》有如下记载:“艾子行于海上,见一物圆而扁,且多足,问居人曰:‘此何物也?’曰:‘蝤(yóu móu,即梭子蟹)也。’既又见一物,圆扁多足,问居人曰:‘此何物也?’曰:‘螃蟹也。’又于后得一物,状貌皆若前所见而极小,问居人曰:‘此何物也?’曰:‘彭越(也写作“彭月”“彭”,即彭蜞,似蟹而小)也。’艾子喟然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后用以比喻一年不如一年,一拨不如一拨、一时不如一时、一阵儿不如一阵儿等。有每况愈下之意。

  金代王若虚《滹南遗老集•三五》:“晏殊以为柳(永)胜韩(缜),李淑又谓刘(禹锡)胜柳。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

  “一蟹饥”与此同义。此典始见于宋代无名氏《圣宋掇遗》:“陶谷奉使吴越,忠宴之。以其嗜蟹,自蝤至彭,凡罗列十余种。笑曰:‘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后因以“一蟹讥”为典。也有每况愈下之意。柳亚子《论诗六绝句》:“一卷生吞杜老诗,圣人伎俩只如斯。兰陵学术传秦相,难免陶家一蟹讥。”

(王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