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 电影下载:朱德群 流动的火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13:52:52

朱德群 流动的火光

 

□595 朱德群 

流动的火光

布面 油画

签名:朱德群 CHU-TEU-CHUN 90 

展览:1992年,朱德群个展,吉玛瑞画廊,巴黎,法国。

73×60cm. 28 3/4×23 5/8 in.

RMB:800,000-1,000,000

    在朱德群长达半世纪的旅居巴黎岁月中,自然景象、光线的变化与浓厚的人文气息,促使他能完全投入在绘画的世界中。巴黎的光线在他笔下变得更加微妙细致,他试图表现它们的色彩,逐步理清和组织他的各种感受。使视象具体化,使感觉形象化,这是再生。朱德群的每一幅画都在画面中融合了他所发现的乐土。在这想象的世界里,充满了耐人寻味和五彩缤纷的回忆,以及留在记忆中日积月累的各种形象,恰如光线照射着这个世界:拂晓时淡薄柔和、正午时光明炙艳,夕阳西下时又云蒸霞蔚。变幻的气氛、交替的季节和各样的光线,伴随着熊熊的火焰,汹涌的波涛和宁静的休止,混合着跌入视线。在朱德群70-80年代後的作品中,画面中表现绽放的光感,让观众如瞥见雷殛丛林、火生原野,混沌宇宙中宝石透出绚目的光芒。另外线条和泼墨式的点、块是朱德群作品构图的主要元素,蜿蜒流畅的线条,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律动与节奏感。吴冠中曾以“大弦嘈嘈似急雨,小弦切切似私语”来形容,真是恰当不过了。在经历长达数十年的探索与思虑,朱德群重新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的故乡,画中绚丽激荡的色彩是他最强烈的感情来源;在细腻中见灵巧,在激情中见和谐。

    要探究朱德群作品的发展脉络,应先从他的水墨、书法开始,在他长时间不间歇的书法水墨练习下,朱德群从中国书法线条与水墨中,发展出了他独到的绘画新理论与表现方式。中国传统的山水、气韵、线条,在朱德群的笔下,得到无限的舒展与自在。 古代道家智慧的所云:理解即是分享,艺术家与大自然的精神融合是建立在一种内在的静思基础上。朱德群的画作置身於充满能量和张力之中,绚丽的色彩充满了画面,他的绘画与宋代画家及西方莫内的关系是显然的,这些画家皆以抒情主义的激情,造就了比现实更为真实的画境。那些中国历代以来歌颂自然的诗词,大胆丰富了朱德群对风景的感受,其中尤以唐代传奇般地大诗人王维、以及董源、范宽,和南宋知名的诗人陆游,最为推崇。

    继1960年,朱德群在莱珍?亨利特画廊举行首次个展後,便一举成功挤身巴黎艺术界,随即更应邀参加了当时享有盛誉的五月沙龙,自此开始在海外频繁地展出作品。朱德群在50年代末乃至60、70年代的作品,更成为了朱德群创作中心思想的源点与高峰,画中的意境常令人联想到如诗词般引人入胜的想象世界,另外在画面中如墨黑般跃韵律、节奏雄健的线条表现,令人强烈联想到古代书法中草书利落潇洒的用笔,以及中国武学中运气使剑所产生的流畅力道与美感,使作品不陷入浮面的表现,而力求中国精神中精、气、神合一的境界。另外就其意境、情感传达的层面上来看,亦实践了朱德群贯彻中国文人画中“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境界,将诗、画、意境三者的完美结合,这不仅是朱德群创作的中心思维并成功延伸了中国绘画之精神。

    中国传统书法绘画技巧与精神在朱德群的油画创作上,有着深厚的影响及延伸。他的抽象画中带有强烈的书法性,其线条快速灵活的流转於画面上,凝聚成神秘的山水形貌。这是直观自然、感悟对象、抒发情怀的浪漫精神,真实地反映绘画与宇宙律动的合谐共鸣。海德格在《艺术与空间》中提到,在朱德群的画:“无限的宽广—透过此宽度,便存有一开口让每个憩息中的事物舒放、开绽。朱德群画的是变动的宽广,开扩和限制”。

    朱德群的作品营造出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一个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开天辟地的梦想世界。色彩如旋律般跳跃的律动,在时空里形成短暂与永恒的交会。朱德群的画面正摆动与称枰上的均衡间:一面是中国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承担,另一方面是20世纪西方绘画的冲击,从康丁斯基,至波洛克,以至蒙里德里安到方兹克兰,放置於两个文化之间的艺术,朱德群显然已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中西绘画表现根本最大的不同,在於用毛笔画成的线条一直都是中国绘画的要素,而欧洲绘画虽以线条开始,却渐渐地转移到轮廓内的事物中去,把注意力放到光影、体积、柔化轮廓,或者使轮廓模糊的种种表现法上,从而削弱了线条的重要性。中国绘画的特质在於倾向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具有建筑的形态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心诗境为景,以留白表现“虚即实”的宇宙观。

    朱德群的抽象,不只是纯粹符号的抽象,而是写意的抽象,是艺术家内在情感粹炼的反射。在朱德群作品中不难看到大自然中的大山大水、瀑布流泉,给予观看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与自在,让观看朱德群的画,不仅仅只是跟艺术家的心灵沟通,同时也是和宇宙、大自然的对话。在朱德群近期的作品中,画中的画境已达到中国画中所谓的气韵生动、山水意趣。中国书法中的线条变得更为抽象,半透明的色块组合堆叠也更加繁复,展现中国山水无限的空间感。朱德群曾提及中国古代山水画对他的影响,在众多大师中,他尤以范宽作品中所展现的磅礴气势和生动的气韵最为欣赏。这些传统山水画精神与特性在朱德群的作品中,有了重新的诠释,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发现了现代抽象绘画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精神的桥梁。

    欣赏朱德群的的绘画如同是一种旅行,是穿越作品所反映的想象世界的遨游,这绘画滋生於中国,却征服了世界。

    我对於绘画忠诚热爱,故幻想洋溢,追求美的实现成为生命的需要。大自然给予了启发与灵感,不断的思索体会、领悟、积六十年不懈工作,经验的积累,渐渐地进入得心应手、物我两忘、人画合一,感情自然流露的境界。这种心灵的感受与日俱增。抽象绘画不受形象的约束,接近中国绘画重意不重形的观念。如范宽所云:“与其师於人者未若师於物,与其师於物者未若师於心”。即是说心灵与自然是紧密相连的,西方抽象大师康定斯基则说:“抽象绘画远非脱离自然,相反地它比以往的任何艺术都更密切地联系着大自然。”所有的外在事物均必定包含着内在的因素,克利则一语道破艺术的真谛:“同样是说艺术不是对自然外形的描摹,而是对内在涵意的表现。”中国古代画家注重文化修养,以诗词充实绘画,抽象画家同样注重修养,康定斯基便特别强调:“艺术、尤重绘画中的精神性。”其实,西方绘画的浪漫注意已渐与中国文人画的观念接近,中国唐代诗人王维便曾创造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作品,只是中国绘画中的“意境”概念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而西方自19世纪末才开始有类似的观念,但西方艺术发展很快,在一个世纪之间,便发展到“无形”的形态。我借鉴西方的经验,并发展唐宋美学思想而画出“无形”的画,这正是中国绘画精神的延伸,通过40馀年的思索和追求,体会和领悟,我在抽象绘画中找到了自我。 ——  朱德群 

    在朱德群的自述中,曾提及中国古代山水画对他的影响,在众多大师中,他尤以范宽作品中所展现的磅礴气势和生动的气韵最为欣赏。这些传统山水画精神与特性在朱德群的作品中,有了重新的诠释,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发现了现代抽象绘画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精神的桥梁。

    中国传统中对笔墨运转及对绢或宣纸质感、肌理的讲究创造了东方绘画宜近看而耐人寻味的特点。德群在大刀阔斧的油画挥写中竭力发展中国笔韵、墨趣的时代性、世界性。朱德群的作品确是远看西洋画、近看中国画,他的创造性的手法正适合借来作为我的观点的阐明。德群表现中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透明性,粘糊糊的油彩织成了透明的新装,那种半透明效果本是中国宣纸特有的风彩,另西方可望不可攀的风彩。朱德群的抽象绘画不受远景近景具体物象的约束,他竭力追求深远的空间感与具体笔墨的韵律相结合,是纵深感与形象性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吴冠中  

(局部一)

(局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