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四级一箭双雕在线:太极拳的“松”有标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4:11:18
“松”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以下的文章讨论得很透澈 :<论太极拳的“松”: 是对运动技能,非静止状态的要求>       论及太极拳,“松”可说是涉及最多,也是最基本的议题了。“要放松”是初学太极者遇到的第一个要求。“如何放松”也是初学者要求老师释疑的第一难题。但是,许多习太极者最终还是没能“放松”。而为师者最终还是未能明白地向习拳者指点“如何放松”。原因何在,只因太极拳中的“松”究竟何所指,似乎应该是尽人皆知的常识而实际上却是人思人异,至今尚无定论的议题。 什麼叫“松”,最通常的回答是肌肉放松,不要用力。但又有行家说,力总是要用的,否则就“散”了,或说“懈”了。於是说“松”就是不要用“蛮力”、“僵力”。但怎麼才算是“蛮力”、“僵力”呢?又有些说不清楚。因此,习惯用“蛮力”者还是以“松”不是不用力为由而继续使用蛮力,僵力,甚至美其名曰“刚劲”;而“懈散”者仍旧可能陶醉於自己的“松”“轻”之中自得其乐。於是乎究竟如何理解“松”好像只得依赖於对太极的“悟性”了。 与学员推手,学员说我很“松”。然而,当我与老师推手时,往往遇到最多的批评就是我还不够“松”。老师对学员还常会有“你比过去松些了”的赞扬。由此可见,“松”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松”与“僵”对练拳者个人而言是不同时期相比较的结果。就两个练拳者而言,则是在推手或其他竞技过程中表现出的相对技能的比较结果。一个壮实的人肌肉的收缩力比体弱者大,但是在太极推手过程中,体弱者不一定比强壮者“松”。 那麼,判断“松”与“僵”当从何著手呢?我认为,主要可由以下三方面来考察。 一,肌肉的张、弛 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有些练拳者的手臂肌肉在盘架,推手或其他竞技过程中始终是绷得紧紧的,那肯定是没能放松。尤其是在盘架过程中,手上根本就没有实际地提握物件,前臂肌肉最多只是承担著空手运转的任务,哪需要那麼强的肌肉收缩力。由此我们可说这手不够“松”。在用手提物时,肌肉必须较空手时收缩更多,但如果把手臂肌肉仅收缩到刚好能将物品提起,仍然可说“松”透了。 超过实际需要的用力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人们不妨注意一下在超市买东西,推购货小车时,其实你的手只需轻轻扶著车把,控制一下方向,藉腿力向前行进就可以了。但是往往人们会用手紧紧地握著车把,在手臂上使的力基本无助於手推车的前进,化在手臂上的力,作了无用功。我们可说这种推车人不“松”。同样,初学骑自行车时,往往也是死抓著车把,不但浪费了体力,更增加了维持车身平衡的困难。练太极拳就要避免使用这种吃力不讨好,有碍体态平衡的“僵”力。 於是我们可以为“僵力”作出这样的定义,即在运动中超出实际需要所使用的力。除了上面提及的例子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当运动前臂时,前臂本身的肌肉完全是无所作为的。但是初学者,往往会将前臂的肌肉绷得紧紧的。这前臂所使的力就是“僵力”。同样,在推手中向正前方推击对手时,就如前述推购货车一样,主要是藉腿力将重心前移,腰起掌控方向的作用,双臂只要使用能保持原始与身体的相对位置所需要的力,使腿上的力能全部传递到对方身上即可。所以,在这种推进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完全绷紧双臂的必要。如果,谁在这种推进中也绷紧双臂的肌肉,那也就是在使用“僵力”了。何为“蛮力”呢?“蛮力”应该是指,太极推手中,在与对手接触之处,使用与来力方向绝然相反的顶力。在推手中,体弱者使用“蛮力”,身强者善用“巧力”的情况也并不罕见。在太极运动中,使用这种“僵力”、“蛮力”便是不“松”的表现。 通过练太极逐渐培养识别并避免使用这种不必要的“僵力”、“蛮力”的过程也就是逐渐放松的过程。太极拳大师张达泉把体力比作本钱,技击比作做生意。他说做生意不能没本钱,但应学会用小本钱做大生意,避免化大本钱做小生意。这确实可说是对“松”的通俗解释。由此可见“松”实际上是一种运动的技能,而不只是一种静止的状态。 我们说放松肌肉的“松”主要是指上身的肌肉。太极拳强调“上虚下实”,相对於手、臂、颈、肩等上身肢体而言,练太极拳时,腿、足、腰就要辛苦得多。只有下盘坚实,稳定才可能做到上身的轻灵。然而,在维持下盘的稳,实中,仍然要维持各关节的灵活性。我们知道太极拳的平衡强调的是单腿负重。所以,为了保持重心在双腿中平稳地转移,下体的各关节的活动也必须十分轻灵,协调。在腰、腿、胯的伸、曲、转向等运动过程中,为保证各关节的灵活,相关的肌肉也需张、弛有序。如果为了求“下实”,把所有腰腿肌肉一起收紧,那麼全身也会变得僵硬不堪。所以,在盘架中,为了“松”。我们也必须时时检察,下盘是否存在不该有的肌肉紧缩,如有就必须及时把它松弛下来。当然,理论上说,如果把该收紧的肌肉也松弛了,全身也就要散架了。但是,现实练拳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因自身肌肉的松弛而跌到於地的。 二,肌腱的运动 在练太极拳时,关节转动的不灵活是不“松”的另一种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肌腱本身功能性的问题。例如由於缺少运动锻炼,韧带太紧,或者由於曾经受过的肌体损伤限制了关节活动。 这种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与治疗来改善。但大部分人并不存在这种功能性的障碍。造成不“松”是因为以前在行动中较少注意对某些关节的控制。例如,因为人们不习惯于利用运动胯关节来调整人体的平衡,尽管胯关节实际上能够转动,但在机车急刹车时还是会因为没有及时调整胯关节最终因失去平衡而跌到。我们也可能因为不知如何通过调整胯和其他关节来维持平衡,结果从独木桥上坠落。这种关节的失控也是太极拳要避免的“不松”现象。还有如在运动中习惯性的耸肩、抬肘、转身时双腿负重,等不适当的运动方式,也会造成关节运转及反应失灵使得体态僵硬或说不“松”。 三,感受及调节外力及平衡状态的灵敏度 以上两种“松”不下,我们可以在个人的盘架中来感受与改善。现在所说的第三种现象主要地就必须通过推手或其他竞技来检测了。那就是前面所提及的,在推手或竞技中总是技高者显得比技低者善於“松”。这说明“松”还体现在感觉的灵敏度与对攻击的反应速度上。 在推手时,如果不能探测到对手运动方向与力度的变化,找不到对手的重心所在,那麼就像瞎子与聋子一样根本就失去了调节自身,适应对手的依据,当然其动作就会显得僵硬无序了。哪有“松”可言。有些人盘架时很能“松”,但是推手时,一旦与对手肌体接触,便全身不知所措了。感受不到对方的变化,或虽感受到但由於缺乏锻炼,不能即时地作出反应,临阵还要想一下怎麼办,当然会显得僵硬而难免要用“蛮力”或“僵力”。这属於技击性的“僵硬”。在推手与技击中不能克服习惯性地过多使用上身也是造成不“松”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松”就必须确立下身是实施攻防及调控体态平衡的主力的意识。由此而论,这第三类可以归结为击技性的“松”。 上述三项因素之间存在著相互影响的关系。肌肉过度收缩用力,就会减低探测外力变化的灵敏度。再则,肌体的任何一个动作,必然地都由部分肌肉的收缩及相应地另一部分肌肉的舒张来完成的。将原来应该舒张的肌肉也不必要地收紧了。这样就会造成关节运转的障碍。反之,对外力变化反应迟钝,造成体态的失衡时,人们便会企图借助收缩肌肉,在挣扎中求平衡,造成肌肉的僵硬。所以,我们在求“松”的过程中,必须同时从改善上述三个方面著手。 肌肉的松紧、张弛,需要由意识来调节。关节的转动需要意识来控制,对外力反应的灵敏度也决定於意识从得到讯息到发出合适指令的速度。这些都离不开意识的控制。一旦意识或说情绪紧张了,便会造成全身功能失调,这种情况下求“松”只能是空口白话了。 由此可见,要“松”,首先应该是指意识的清静。相对而言,手、臂,等肌肉放松只是“松”的部分含义,肌肉能“松”了,意识未必能“松”,也就未必能消除其他造成松不开的因素。但意识、精神能“松”了,达到意识的清静,那麼肌肉伸缩自如便容易了。对初学太极者偏重於要求肌肉的放松,这并没有抓住要害。要“松”,首先要著力于引导初学者精神、意识的松弛。 缺乏运动、锻炼的人,胯关节总是意识控制的最薄弱环节。练太极首先必须把习惯於关注上身动作的注意力引导到控制下体的足、腿、胯及腰的动作上去,尤其是要建立对胯关节的有意识的控制。注意了脚、腿、腰、胯的动作,减少手、臂的独立运动,相对而言就减少了对手、臂的过度关注,手、臂也就自然地会逐渐减少不必要的紧缩。下盘稳定,灵活了,有利於达到上身虚灵的要求,也就有利於上身的“松”。具体地说,如何使自己逐渐“松”下来呢? 对初学者而言,肌肉应该松到什麼程度很难把握,我们不妨可以先采取自然的站立姿势,有意识的把全身肌肉收紧。然后,尽量慢地把肌肉松弛下来,直到自己觉得无法再放松为止。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身子的重心好像慢慢地下沉,可以感觉到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逐渐增加,手指会有些舒张感,甚至手臂中会有股走向手指的流动感,并可以感受到手指上的脉动。我们可以从反复地做这样的有意识的收紧,放松。从中去体念“松”的感觉,我们在盘架时就可以藉静心地寻找类似的感觉,逐渐达到意识松弛并掌控肌肉的必要张弛变替。在这样的松弛中,我们还会进一步地体念到更多的如含胸拔背,虚领顶劲等感觉。 在这种放松的过程中人们会感到重心的下移。其实,人体的重心位置在这过程中并没有改变。这种感觉由何而来?这还得由人们的习惯说起。在日常生活中,当有所行动时一般总是上身先有动作,随之有必要才会运动下身。所以当你收紧全身时,实际上总是上身肌肉收缩程度的变化先於,而且大於下身肌肉的收缩。不分情由的全身肌肉的收缩总会造成僵硬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使人感到沉重。所以,全身收缩便会引起头重脚轻的幻觉。而当开始逐渐放松肌肉时,同样地必定会先放松上身的肌肉然后才逐渐往下放松。这样便产生了整个放松过程中似乎重心下沉了。我们正可以由此来找寻“松”的感觉。 在盘架过程中,尽量地静下心来,放慢速度使各肌体的运动协调均衡,时时地注意在移动重心或转体时,脚、腿、胯、腰各部位的肌肉收缩,舒展情况与身体平衡的关系。要记住最佳平衡运动状态下,不同部位肌肉的收缩或舒展状态。有些练拳者在盘架时,对於自以为熟悉的动作就不再严加注视,一带而过;有的则动作虽慢,但思想开了小差;有的则静得无所思,甚至处於麻木状态,没有去认真关注太极运动过程中的平衡状态与各部肌肉的张弛状态的调节细节。这都不利於全身肌体的协调运作。最终不是“紧”便是“散”,都不利於“松”。 不少人把太极拳术语“松”主要看作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他们注意的是某个时刻,肌肉放松了吗?关节放松了吗。或者心静下来了吗?其实,离开了太极运动,肌肉的松紧变得无关紧要;更无所谓关节的松紧。“松”既然没有绝对的标准,又主要地表现在一个运动的过程之中,似乎把它看作一种运动的技能更确切些。由此,我愿意给“松”下个这样的定义:“松”就是“在太极运动过程中,由清静的意识严密控制全身肌体,协调地,以最小能耗达到保持全身平衡的技能。”根据这一定义,我还想对老生常谈『要“松而不散”』的忠告说几句。 

仔细分析,这种忠告是出於他们把“松”仅狭义地看作是肌肉的放松。正是对“松”的这种理解,要求“松”可能会引起就是要将全身肌肉无条件地松弛下来的误解。要不然,这种忠告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我上述分析成立的话,那麼“松” 不只是对肌肉状态而言,更主要的是对如何适度调节肌肉、关节状态及提高意识反应提出的要求。这样它就与意识的“清静”统一起来了。大家知道,意识的清静必定有利於各肢体的协调,所以,“松”不可能导致“散”。我们不必要在求“松”的时候去顾忌是否会产生“散”的弊病。更排除了以防“散”为由而为保留“蛮力”、“僵力”寻找藉口的依据。其实,“散”主要是指在运动中身体各部分的不协调。如前所述,在太极运动中,由於肌肉的放松而造成身体站立不住,甚至“散架”是不可能的。产生“散”的病根是意识的不清静,造成各肌体的无意识运动,使得劲不往一处使。并进一步由於各肢体运动的不协调而破坏体态的平衡。可见“散”与使用“僵力”、“蛮力”倒是互为因果的。“松”正是克服“散”的必要条件。我建议初学者无所顾忌地,尽情地去求“松”。当然有个前提,你要认同我对“松”、“僵力”及“蛮力”所下的上述定义。 通过持续的锻炼,我们就可以将主要肌肉的张弛的交替过程置於意识的严密控制之下。进而以全新的意识建立起全新的肌体运动习惯。以致最终能把“松”这一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达到意识清静,心身灵巧,何愁不乐观、健壮。 最后,我认为当代太极的传授者,如能把前辈的经典理论,用现代人们熟悉的语言加以演释。将原始的五行相生相克等理论翻译为今人活的语言,这样会有助於在太极探索中揭开神秘,玄乎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