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真汉:[知青]一别四十年 相聚泪涟涟[原创]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4:20:48

[知青] 一别四十年 相聚泪涟涟


[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
[ 二00八年金秋十月,在景德镇的三龙和进贤永桥农场共有三百多名当年的知青竟然在离别四十年后再次相聚在一起。聚会搞得规模相当大,会场也非常热闹。

当天下午,景德镇本地和当年上海来的知青在金叶大酒店聚会;第二天,我们又一起驱车去进贤永桥农场。

当年的“五七大军”的营长和连长都已经是满头白发了。当他们看到我们这些战友时,都不停地说:“你们也都老了!”可不是吗,在他们的记忆中,我们还只是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和大姑娘,因为在他们的记忆中,是永远地把我们定格在那个年龄段。看到我们两鬓显现的白发,已经初显老态,怎么不令人感慨万端。当年的知青都已老啰,有许多女知青已经变成了奶奶和外婆了;也有不少男知青也成了爷爷和外公了。

四十年了,我们了走过了人生的大半路程。在四十年前,当我们还处在花季年段时,却开始踏上了崎岖的人生道路。那是怎样的人生历程?现在想起来都令人心酸,记忆的浪花在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当年知青四十年后重回农场)

四十年前,在一首“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歌曲声中,我们抛弃了学业,告别了家庭亲人,来到了建设兵团当一名“五七战士”。聚会中第一个节目就是这首歌曲的大合唱,歌声把我们再次拉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拉回到了对那个年代的深度回忆之中。

我们这一代人,这一批知青,吃尽了人生中本不该吃的辛苦;经历了人世间那么多本不应有的艰难;在花季之年却要去承受那么繁重的社会责任,差点成为现代社会的弃儿;以后又是一路坎坷,几乎被沉重的生活所压垮。
但是,我们毕竟挺过来了,好不容易地走了过来。

在聚会中,许多知青眼眶中始终满含着泪水,许多人忍不住走出会场,在会场外掩面而泣。想起当年的往事,我们中断学业,离开城市,到艰苦的农村去,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贡献给了国家,为国家作出了最大的牺牲。但是当我们再回城市的时候,我们一无技术知识文凭,二无社会人脉关系,仅仅成了最廉价的,任人挑剔摆布的普通劳力。命运对我们如此不济,社会对我们又如此不公。除去少数骄骄者外,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有一首段子是对我们这一代人最真实的描写:

“当我们需要长身体时,吃不饱饭;
当我们需要读书时,碰上文化革命;
当我们需要参加工作时,下放农村;
当我们需要生孩子时,国家计划生育;
当我们认真工作时,晋级提拔要文凭;
当我们养家糊口时,遭遇改制下岗。”

已经四十年了,这四十年过得太不容易了。四十年后,当我们再次聚会相逢时,不禁又勾起了对于当年的回忆。四十年间往事历历在目,令人难忘,叫人心酸。

昨天下午晚餐时,有几位女知青在餐厅外相逢,她们止不住热泪盈眶,相拥抱头痛哭。为这么多年来的苦难艰辛,为今天老姊妹还能得以再次相逢,聚会者皆同命相连,莫不感慨不已。

晚餐后,上海知青需留宿东乡,第二天乘车回上海,而我们景德镇的知青则当晚就要乘车回景市。
分别的时刻到了,大家依依不舍,挥手告别。特别是那些上海女知青最为感人,到我们每一部车上与每位战友握手告别,她们差不多是每握一下手,就要擦一下眼泪。真是相逢时难别亦难,不知何年我们再相聚?
透过车窗,我们车上车下齐挥手。

再见了,我们的知青兄弟姐妹!
再见了,我们当年的五七战友!
从此,我们又将天各一方,用我们生命的余力去涂抹自己的晚霞。
再见,不知还能否期待十年以后的再次聚会?



[本帖最后由 玉清 于 2010-9-19 20:04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