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逃港的终结有感:青岛茅房史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50:38
 

 

青岛厕所史话

 

旧时,北方地区农家猪圈多建于家舍西南侧,故猪圈古称“厕”或“猪厕”(“厕”有“侧”意),猪圈除饲养家畜外,家人便溺也在其中。猪圈上方用茅草搭棚遮风挡雨,下方挖方形土坑储存粪肥,或另在圈内置一陶缸存放人粪便,用于菜地施肥。故农村厕所有“茅厕”、“茅坑”、“茅缸”等多种称谓。城里人厕所多建于简易茅草房内,故称“茅房”。中国人历来不注重厕所的规划建设,历代厕所大多简陋不洁。《左传》记载,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姬獳内急出恭不慎跌入粪坑而亡,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皇家宫厕之粗陋。外国人参观故宫,常问及皇宫大殿是否设有卫生间,答案为:“无”。皇帝老儿出恭也只能屈就老式马桶。旧社会,由于粪便、垃圾等污物疏于管理,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造成细菌、病毒严重扩散,成为引发时疫的主要渊源。

1897年11月,德国侵占青岛。入侵者随地便溺,清洁饮水供应不足,引发了传染病,德国官兵死于伤寒、痢疾者达30多人。1899年2月履职的第四任德国胶澳总督叶世克,两年后死于斑疹伤寒,成为惟一亡故胶澳占领地的德国总督。1898年4月,殖民当局颁布了整治市容和环卫的规章,城区公共卫生管理逐步走上正规。1900年12月当局规定:市区每栋房屋都要设立公用厕所。在欧人聚居的青岛区和华人居住的大鲍岛区,不准挖掘地坑式旱厕所,居民要备用铁桶或木桶盛装粪便,由巡捕局雇人用粪桶清运粪便。后为便于管理,由官方制作较民用马桶大3~4倍的带盖标准马桶,约按每10人配给一桶,租给居民使用。马桶较坑式旱厕方便、卫生,在青岛城区沿用了50多年。1912年,大鲍岛区新建了通下水的蹲式旱厕。此后,小鲍岛、台东、台西华人居住区陆续增建了此类厕所,逐步取代了马桶厕所,城区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为整治市区公共环境卫生,1901年胶澳德国当局在青岛区和大鲍岛区修建了4座带围墙的公共厕所。同年,一家欧人企业承包了市区的环卫业务,负责公厕卫生和粪便、垃圾清运,并由警方派员监督。1902年,德军兵营使用了配有上下水管道的盥洗室和冲水厕所。1905年,青岛区上下水道工程竣工,外国人开始使用水冲式便所(时称“机器便所”)。为防止蚊蝇孳生,减少疾病传播,当局规定城区不许晒粪,粪便集中运往团岛贮粪池,由海上转运海西红石崖乡张戈庄海湾售给农户,或晒制粪干出售,故张戈庄海湾时称“粪湾”。至1922年,青岛城区有17座公共厕所。1937年达到32座。由于管理维护不善,市区公共厕所损毁严重。1949年,市区29座公共厕所中,25座残缺不全、15座下水道不通,公共厕所严重不敷使用。其时,粪工用粪勺、粪桶淘取粪便,以肩担运或以人力车、畜力车运输,市区人工清除的粪便约占60%,其余进入污水管道排除。中山路以西区域粪肥由商办肥料运销处在团岛粪场自营,中山路以东区域粪肥分包给个体粪户和郊区农民运销。另在台东七路设肥料运销所,管理郊区农民进城运尿及交费业务。

1950年,市区公用厕所不再使用马桶,马桶厕所先后改为多蹲位旱厕所。1956年,仲家洼和太平村一带,取消一户一厕的露天旱厕所,改建室内公用厕所,市郊公共环境卫生明显好转。1953~1958年,全市开展了“除四害讲卫生,争创五洁四无城市”的爱国卫生运动,自然环境得到有效维护,人民健康水平迅速提升。50年代末,青岛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猛增至60岁。

20世纪70年代以前,居民住宅多为一个楼层或一个院落一座公用厕所,较大院落则建有数座公用厕所。此类厕所蹲位多无隔板或有隔板无门,如厕者无隐私可言。清晨,偏街陋巷等候如厕的人群排成长队,因蹲位不足抢先如厕屡屡引发邻里纠纷。老人夜间多在家中方

 

便,痰盂、尿罐、便桶是居家必备之物。1964年,市区公用厕所增加到2511座,其中多为旱厕。清洁工人只负责淘粪和简单的卫生清理,由于清扫不及时,厕内经常粪便横流,如厕只能捂着鼻子进去,掂着脚尖出来,居民苦不堪言。路人如厕问路,居民通常道:“向前走几步,闻着味就找着了”。80年代,市区公用厕所逐步改建为冲水厕所或升级为公共厕所。90年代,新建居民小区实现一户一厕,除部分老式民居外,岛城市民居家“如厕难”的问题基本解决。

1987年,市区公共厕所总数增至125座,其中,甲级、乙级、丙级公共厕所分别为36、78、11座,总建筑面积7384平方米,男女蹲位分别为708个、647个。为解决经费不足,公厕开始实行收费。1990年,市区246座公共厕所全部改为水冲式,其中244座达到部颁二类标准。粪便清运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人工清除的粪便仅占25%。

20世纪末,城市家庭厕所大多经装修改造,厕所多改称“卫生间”或“洗手间”。新建高档住宅小区,家庭厕所从一卫改换为两卫,卫生间内摆设了鲜花、缎带、香袋、樟丸等,彰显了现代幸福生活的高档品位。

21世纪初,设计美观的“星级公厕”相继亮相青岛各大旅游区。星级厕所宽敞明亮,配备卫生纸、洗手液、干手机及残疾人专用厕位,内设自动感应系统和鲜花、壁画等装饰品。现代厕所的建立,对提升岛城的对外形象,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008年5月1日始,青岛市公共厕所实行免费开放,居民和外地旅客无不欢欣称赞。

改革开放以来,新建城区少见配套公厕,流动人口迅速膨胀,“如厕难”成为国内城市的通病。全市公用设施配置最为完备的市南区,面积30平方公里,现有环卫统管公厕47座、单位自管公厕11座,公厕总蹲位约600个。按每平方公里至少应设置3处公厕的内定标准,公厕配置缺额尚在30%以上。城市随地便溺屡禁不止,公厕设施不足是主要原因。为解决旅游旺季“如厕难”的问题,市区各旅游景点主要街道增设了流动公厕,但城区“如厕难”的问题仍尚未得到完全解决。

厕所建设折射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高低。据测算,人每日平均上厕所6~8次,每年约2500次,一生中约有2 年时间在厕所中,如厕堪称人生的大事。2001年11月19日,3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新加坡举行了第一届厕所峰会,会议决定将11月19日定为“世界厕所日”,难登大雅之堂的厕所问题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报告显示:目前全球40%的人没有清洁安全的厕所,由此造成传染病肆虐,每年要夺去200多万条生命。2002年厕所峰会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到:2015年将让世界上缺少厕所的人使用上厕所。到2025年,全世界的人将全部使用上洁净卫生的厕所。

2004年11月19日,第四届世界厕所峰会在京开幕,会议主题是“以人为本,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会议就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及各国乡村的厕所建设、引导公众文明如厕、实现厕所无害化处理等项议题达成了共识。“群众利益无小事、不以厕小而不为”,厕所建设已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