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工资高吗:2011年最搞笑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5:16:48
本文引用自╰※ゞ尤物※╯《2011年最搞笑总结》

*2011年最搞笑总结*

1、这一年,“我爸是李刚”拉开了中国人拚爹的序幕,大量的富二代官二代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孔子基本派不上用场,最后还是老子说了算。
2、这一年,重庆的打黑运动让我们明白:公仆还是黑社会,关键是不是站错队。
3、这一年,地球将模式调成了震动,上帝的子民陷入苦海;日本9.0级地震震垮了核电站,也震坏了国人的神经,几袋碘盐以为奇货可居了。
4、这一年,国与民争利达到高潮,财政收入连创新高,GDP世界第二,人民却存在营养不良,牛肉面基本没有牛肉,人民还是进不了人民大会堂。
5、这一年,在苹果砸中牛顿沉寂数百年后,以数码产品的姿态席卷全球。让我们看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有人买苹果四代,有人买不起四袋苹果。
6、这一年,期待已久的世界杯如约而至,比赛的胜负还是“保罗”说了算。
7、这一年,小孩被碾,不敢救了,老人跌倒,不敢扶了,当然,不安的人们也开始反省:什么是道德底线思想。
8、这一年,各地下雨全是百年不遇,武汉的海景成为新的城市名片。号称特大护舒宝的成都,长沙,南京,相续都被老天爷扇了一记耳光。
9、这一年,蒙牛公司开始转型成为农药公司,国内牛奶原来都在免费赠送丰乳霜。
10、这一年,高铁一夜之间长满祖国大地,号称世界领先的动车让人们悲怆的发现,吃的,住的,坐的竟没有一种让人蛋定。
11、这一年,雷公也成了弱势群体,悲催的替铁道部背了黑锅。当我们在盘点中国事故责任人时,发现他们都是临时工、临时工。。。听听,玉帝也在喊:雷公也是临时工啊。
11、这一年,李刚没有出名,李刚的儿子也没有出名,但是李刚的儿子的爸爸出名了。
12、这一年,郭美美郭美玲接过了李薇的接力棒,以认证"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身份,住豪宅,开豪车,善良的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爱心很可能变成"红会"的避孕套。几千年的传统思想被颠覆了:人上人不是苦中苦能吃出来滴,是要睡出来滴。
13、这一年,让人相信一山更比一山高,美美也有人在赶超。卢美美卢星宇的气势胜过郭美美,20多岁出任中非希望工程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全球华商未来领袖俱乐部秘书长。媒体人的执着,让百姓知道,世界级的协会可以家族承办,官职全家瓜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14、这一年,灰太郎对喜洋洋说:我咬你,你不要动,我们要和谐。
15、这一年,拉登被毙了;卡扎菲也死了;乔帮主去世了,没有爱疯5;大S闪婚浮云了;凤姐移民了;芙蓉姐姐论斤只有85了;高晓松醉了。
16、这一年,谢霆锋终于意识到自己对柏芝的了解始终超越不了天涯上的民工,于是他放弃了。男人,无论好坏,都翻不过那道绿帽砌成的坎,只不过,有的立马摊牌,有的秋后算帐。
17、这一年,中国依然举办一年一度的春晚,只是赵本山越来越像冯小刚,刘谦的魔术越来越话剧,小虎队的貌合神离让人感叹时光短暂。
18、这一年,中华已不再是56个名族,已初步形成一个由李刚族、月光族、啃老族、打工族、蜗居族、蚁族、牢骚族、抱怨族、行骗族、逐利族和隐婚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19、这一年,温州动车亲嘴了,上海地铁追尾了,北京火车出轨了,湖南轮船落水了,飞豹战机坠毁了,南海领土只能动嘴了,到了泰国,人可能变成孤魂野鬼。
20、这一年,电脑好像生活照,尽显社会黑暗,官员腐败,恶势力横行,民不聊生,仿佛世界就要灭亡。
21、这一年,电视还像婚纱照,呈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国内形势一片大好,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

2011年----史上最纠结的一年

2011年,我们面临好多的无奈选择。2011年,我们经历好多进退两难的纠结事。这些“选择”给我们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空间,让人深思。(见2011年12月9日人民网)
2011年,我们面临好多无奈选择——老人,扶还是不扶?生病,看还是不看?食品,真还是伪劣?良知,有还是沦陷?学校,上还是不上?油价,稳还是暗涨?晒族,福还是祸根?家暴,忍还是抵抗?2011年,我们在夹缝中寻求活法——住房,买还是不买?医院,爱还是不爱?北广,逃还是固守?汽车,要还是不要?猪肉,吃还是不吃?批评,删还是保留?发言,信还是不信?过年,回还是不回?
……
住房,买还是不买?
一年来,“降价”、“降价”,喊声不断。2011年底开始,还真开始降了。相比前几年,确实微降了些许。然而,感觉还是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知道那家明降,那家暗升?有人问,房价还会降吗?再涨起来么办?然而,已买房的人则更纠结了,当初以高房价预订,目前还未拿到钥匙,“差价”谁来埋单?若不退“差价”,退房再买房,算不算“违约”?总之,有好多好多的问题困绕着人们。话又说回来,房子本身就是商品,价格有升有降属于正常现象,这也是健康的市场规律。当然,少数“炒房者”除外。如今楼市降了,能降几何?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买与不买,权当自己把握。
老人,扶还是不扶?
有相当长的时间,湖北武汉88岁老人摔倒无人扶致使身亡引发了广泛关注。其实,这场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在众目睽睽下,老人在痛苦的挣扎中死去。人们谴责少数武汉市民面对倒地老人冷漠的同时,呼唤人性和良知的复苏。反之,其他地方因路人扶了摔倒的老人一把,结果其家属非要路人承担医疗费,从而导致了一场无奈的“官司”。2011年11月28日,深圳市起草了《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助人行为原则上将被免责,并由被救助人承担举证责任,为社会热心人做好人好事解除“后顾之忧”。从根上解决“救还是不救,扶还是不扶”,既要重塑社会道德,又要加强社会底层教育资源,提升民众素质,更要为底层民众提供健完的社会保障。
生病,看还是不看?
今天,在各个城市涌现了成千上万的外来工,可是,他们却面临着很多艰难和现实的问题:工资少不说,生病了却看不起,多半时候只有拖着坚持工作,实在拖不下去了,才去医院。如此看来,只能说明一点,我们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要尽快建立一种满足外来工在异地工作,也能享有医疗和社会保障的制度。让他们安心、舒心和放心地在城市工作,建设城市和美化城市。现实中,外来工在城市治病成为了第一大难题。不仅是小病治不治的问题,有时候遇大病都不敢在城里治,难道患了一个病还要回家乡治吗?管理者当反省反思。
发言,信还是不信?
过去的一年,我们听到最多的莫过于:重塑公信力,唤醒“老不信”。昔日权威声音如今难获信任,公信力缘何被削弱?身为老百姓,除了信自己,还能相信谁?政府、官员、专家及商品等公信力受损,导致社会信任度不断降低,在一系列热点事件面前,老百姓成了“老不信”。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缺失和迷失的主要困境,既有企业诚信的沦落,又有产品诚信的沦丧;既有政府诚信的迷失,又有政务诚信的不为,既有官员诚信的迷思,又有百姓诚信的缺失……涉及政府诚信的,国家红十字会;涉及组织诚信的,中国铁道部;涉及政务诚信的,“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涉及官员诚信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反正我信了”……当务之急,只要各级政府部门能够真正做到洁身自好、一心为民,那么重新找回百姓的信任就不再是难事。面对信任危机,主动应对比逃避拖延更理性,用心疏导比一味堵塞更管用,未雨绸缪比应急救火更重要。只要政府能够切实推行“鱼缸”式透明操作,全面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公共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曾经的“权威声音”就一定能够重新赢得民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