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情 香港 百度网盘:《千古才情万古对》之李调元妙对称巨擘(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11:26

李调元妙对称巨擘(上)

    清代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和学者李调元(1734—1802年),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蠢翁,绵州罗江( 今四川德阳市) 人,是当地颇有盛名的才子,与彭端淑、张问陶并称清代文坛的“蜀中三杰”,后于乾隆年间中进士,历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等。他博学多才,著作等身,共计达50种之多,长于趣对,人称“联坛巨擘”、“唐伯虎式的才子”。民间至今仍流传着许多关于他智对奇联妙对的故事。李调元天资聪颖,好学敏求,5岁入私塾读书,听老师教诵《四书》、《尔雅》,即能过目成诵,7 岁时开始写诗,所写五绝《疏雨滴梧桐》云:
    浮云来万里,窗外雨霖霖;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
    很为老师赏识。乡人均称他是“小神童”。
    传说李调元小时候很顽皮。有一年春天,他随父亲李化楠和老师赵亮外出踏青春游,走到一个名叫百花渠的地方时,老师赵亮见有人正在碾米,触景生情,想到半副好上联,便把李调元拉到跟前说:“我就眼前碾上情景出半联,你敢对否?”李调元很有礼貌地回答说:“请示出句,敢不从命?”老师当即吟半联道:
    一木压滚调圆(元)。
    李调元听出老师有意将自己的名字用谐音嵌入句中,便认真思索着下联。说来也真巧,他猛一抬头,看见不远处的半山上有一座古庙,庙门前的大木杆上挂着一盏九莲彩灯,于是脱口对道:
    两石夹柱照(赵)亮。
    父亲李化楠听罢暗暗称奇,但觉得儿子直呼老师的名字未免失礼,便斥责道:“怎么如此不懂师长之礼?”老师赵亮倒并未介意,笑了笑说:“师徒对中有师徒名,好,好!只要对句好,并不妨事。”见老师没有生气,李化楠放了心,不过,他还想再考考儿子,便说:“我也出半联。若对不出,一并受罚。”说着,便以农家屋檐下的蛛网为题,念出上联:
    蜘蛛有网难罗雀。
    意思是说,蜘蛛虽善于牵丝结网,但这种网只能网住蚊蝇之类的小虫,怎能网住鸟雀呢?而且语带双关,意在训戒儿子,你小小年纪有多大学问,竟敢对老师不尊不敬?李调元当然明白父亲出句的含义,但他并不示弱,理直气壮地对下联道:
    蚯蚓无鳞欲成龙。
    父亲和老师听罢相视而笑,连夸李调元胸有大志,将来前途无量。
李调元小时聪明顽皮。有年夏天,他和两三个学童趁私塾老师午睡之机,爬上桑树偷吃桑椹,将桑树枝桑树叶抛得满地都是。老师醒来发现后勃然大怒,手拿戒尺猛拍书案,学童们一看不好,拔腿就溜。唯独李调元走到老师面前认错。老师问:“哼!你知道桑叶作何用?”他回答说:“喂蚕。”老师追问:“蚕又何用?”李调元见老师的口气有所缓和,心中一动,说出半比联句来:
    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绫罗绸缎暖人间。
    老师闻句,果然消了气,道:“那好,你今天就给我对出这副对子吧!”李调元早就在等这句话了。老师的话音刚落,他就提笔书对上联道:
    狼生毫,毫扎笔,笔写锦绣文章传天下。
    ①民间流传着不少与此相似的对联故事。一说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幼时曾对其舅父出句。一说明代“两脚书柜”丘琼山在潘员外家教书并向潘员外的女儿求婚时对潘夫人出句。另一说称从前四川北部安乐镇李林求婚时对女母出句。
    老师看罢,连忙放下了手中的戒尺。
    乾隆某年,李调元上京赴试。船出三峡,乘骑北上,来到一州,正逢州官设宴传经书院,宴请名人学士,为赴考举子送行。李调元仰慕此州山水人物,也乘兴前往书院。进得院来,只见人人衣冠楚楚,个个笑语频频。院内正厅上悬一匾额,大书“起凤来龙”4 个大字。右厢题名“大块”,内引当地名士文章;左厢题名“玉珠”,内藏州内墨客诗词。李调元正浏览间,酒宴开始。李调元正欲抽身离去,众人见他是文士打扮,便邀他坐在末座,李调元并不推辞,随和入座,以广见闻。饮酒间,大家谈论诗文,酒酣耳热,旁若无人,大有“天下奇才尽此州,此州奇才唯我独”之慨。座中忽有一人谈到蜀中李白、三苏,意颇推崇。忽一人随口吟道:“‘白也诗无敌’,我看亦平平。”另一人接口道:“三苏文浅薄,不如《三字经》。”众人拍手称是。这时,又有人说道:“近来听说四川出了个李调元,很有才气,诗文两绝。”首席一人哼了一声说:“我见过。实则文乃胡说,诗如放屁耳!”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李调元却不动声色,耐心观看他们的“表演”。这时,州官命人拿出文房四宝,请众人题诗作对。并规定对联上联以右厢“大块”2字起句,以厅匾“起凤”的“起”字落末字。下联以左厢“玉珠”2 字起句,以“来龙”的“来”字落末字。众人闻言,均欲逞能,急忙搜肠刮肚,抓耳挠腮,跃跃欲试。但却个个无从下笔。不料李调元从容来到桌边,挽袖挥毫,立时写成一联:
    大块投河,方知文从胡说起;玉珠击鼓,始信诗由放屁来。
    众人一看,明知被骂,又奈何他不得。一时间羞、惭、愧、恼交集一起,只好硬着头皮询问他的姓名。李调元更不答话,挥笔写成一首诗:
    李白诗名传千古,调奇律雅格尤高。元明多少风骚客,也为斯人尽折腰。
    写毕,将笔一掷,飘然离去。众人相对愕然。忽一人发现这是一首藏头诗,连起来是“李调元也”4字,不觉失声惊呼:“天哪,原来他就是李调元!”
    大家又重新品味他写的对联,但对“大块投河”与“玉珠击鼓”仍茫然不解,不知出自何典。正纷纷推敲苦索,书院守门人在一旁插道:“这有啥难解的?‘投河’‘击鼓’的声音都是‘噗通’——不通。李调元是笑你们那些‘大块’‘玉珠’都不通啊!”满院的名人学士一听,个个涨红着脸,羞惭得无地自容。
    李调元上京赶考,考前雇了一乘大轿在北京城里游玩,途中和另一乘大轿相遇,各不相让。只听那个大轿上传出问话:“对面何人?”李调元回答说:
    骑青牛,过函谷,老子李。
    接着转问:“问话者何人?”对面轿主人高声回答:
    斩白蛇,跨邙砀,高祖刘。
    ②民间另传,古时有“神童”刘靖宋曾对一人称“李歪才”的李富阳出句。又传清代平江人李元度( 字次青) 工文学,颇有文名,四川人刘乃香慕名前去拜访,二人见面后互相答问,乃成此联。还有民间传说称,有李、刘二人路遇,互问互答以斗对,不知其名。此联民间传说有异文。一作: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斩白蛇,入淞吴,高祖是刘。一为: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斩白蛇,入武关,高祖是刘。一传作:贵姓?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转教!斩白蟒,定天下,高祖是刘!
    李调元闻句,急忙命仆人调转轿头回客店,还连声称赞:“此人才高,此人才高!”那一年,李调元在北京参加会试,3场考完,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一样感到轻松愉快,中与不中,只等放榜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客栈内寂寞无聊,便带上书僮上街闲逛。京城之地确实繁华非凡,店铺商号陈设琳琅满目,车水马龙,南宦北旅川流不息。李调元避开拥挤的人流,专拣冷清的街道走,不觉间来到一街角转弯处,见粉墙上高高贴着一张醒目的招贴,一大群人正在围观。李调元也挤进人群观看。原来是新建的四川会馆落成,在悬赏征求正门楹联呢。李调元看罢招贴,灵机一动,急忙拉着书僮返回客栈,命书僮备好笔墨纸砚,他在房中踱步沉吟。不一会,李调元构思成熟,用恭楷写了两张花笺,分别用两个封套封好,然后找到店东家,问明四川会馆地址,又吩咐书僮如此如此前去投送。书僮来到四川会馆,按主人吩咐将第一个封套交给门差传了进去。会馆的会董们,正在一大叠应征稿笺中遴选楹联。应征对联着实不少,有的文理深奥,有的空洞玄虚,有的平淡俚俗,有的缺少文采,会董们边选边摇头。正在这时,门差送进来一个应征楹联封套。会董们忙拆封一看,见写的应征联是: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眉秀、巴山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东坡文、太白诗、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会董们看罢,禁不住拍案叫绝!因为此联不仅对仗工稳典雅,立意清新,更可贵的是把四川的地理、人文巧妙地融汇其中。这样的对联,用在四川会馆正门上,真是绝妙好联。北京城里,各个省份几乎都设有会馆,正门上也都少不了楹联。相比之下,他们认为这一联可压倒任何一家会馆正门上的楹联,且无不为撰联者的才华而惊叹,忙看联末,仅有“癸未秋撰写”5个字,没有署名。会董们忙问门差:“此封是何人送来的?”门差说:“看样子是一个年轻书僮,现在门外等候回话。”会董忙命门差将书僮带进来,问道:“此联系何人所写?”书僮答:“我家主人!”“你主人姓甚名谁? ”书僮又答:“我家主人命我送来应征对联,说若是你们选中了,就请把奖银带回。若不中意,请将原联退回以便呈还主人。别的不曾吩咐。”会董忙问:“好,好!”一边说着,一边开了一张20两纹银的银票,交给书僮道:“请问你家主人高姓大名。”书僮这才不慌不忙地将纹银揣好,从怀中掏出第二个封套,交与会董说:“这里面写得清清楚楚,请过目。”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会董拆开封套,乃是楷书七绝一首:
    李白诗名传千古,调奇律雅格尤高;元明多少风骚客,也为斯人尽折腰。
    会董细细把玩,蓦地发现是一首藏头诗,将4句诗的头一个字联起来,便是“李调元也”4 个字。
    李调元此次赴京会试,虽未名列榜首,仅中进士,但由于他才华横溢,诗文高雅,士林倾倒,名满京华。不久,被放为两江主考。消息传出,两江士林,议论纷纷。这些人,或由于习性狂傲,或出于地域偏见,对李调元本就不服,又听说他是蜀人,更加轻慢。
    李调元到了州地,刚一驻马,便去探视他少年时的书友刘某,行走在街上,听到了很多对自己的议论。一书生说:“哼!只读过一本‘人之初’的四川人,也要来当主考!”另一举子模样的接口道:“怕连‘人之初’也未必读懂了呢!”李调元心想,你轻慢我倒不要紧,轻及全蜀之人,也未免过狂了!岂不知蜀地出过多少文章巨擘、诗词泰斗啊!想到此,便存心要教训教训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士子们。边走边想,不觉间已来到刘某家门首。一打听才知道,刘某不幸已经谢世,仅遗一子,靠刻版印书过活,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李调元极感悲痛,满怀凄楚,他抚慰刘子一番后,问他所售木版书中有没有《三字经》。刘子从架上取下仅存的一本交给李调元。李调元说:“我拿去作批注,明早你来取回,立即刻印数千册。切记,切记!”李调元回到衙院,连夜挑灯,引古论今,旁征博引,将《三字经》逐字逐句详加批注,真个是立论宏奇,释解透辟,令人叹为观止。次晨,学友刘某之子来到衙院取书,李调元又在封皮上写道:“虽乃启蒙学,义理贯史经。凭将书一本,拔尔出清贫。”刘子不解其意。李调元说:“你只管将书刻印出来就行。”考期一到,众秀才考场开卷一看,考题竟是“人之初”3字,禁不住个个哑然失笑,以为浅俗易作。哪知提起笔来,却又不知从何写起。一个个这才慌了神,绞尽脑汁,勉强成篇,可心里却还糊糊涂涂,不知说了些什么。
    二场开卷,考题为“性本善”,是《三字经》的第二句。众人苦思冥想,只凑了几行便交了卷。三场考题“性相近”,乃是《三字经》的第三句,直考得秀才们个个垂头丧气,叫苦连天,翻肠倒肚,才勉强挤出几句。出场后,秀才们都埋怨主考出题不正,存心不公。李调元说:“可笑你们连‘人之初’都未读懂,也来赶考?回去好好读上3年再来吧!”众秀才不得已,只好到各书坊去购买《三字经》。别的书坊无书,竞相将刘子新刻印的《三字经》抢购一空,使他盈利不少。尤其是购得此书的两江秀才们读完此书,细细品味李调元的批注,这才惊了、服了,长了不少见识和学问。
    李调元出任两江主考,三场考题及其范文传出后,两江士林大哗,当地一些文人学士及官僚豪绅十分嫉妒他的才学。一天,知州设宴,事先就密谋策划要在宴前出句讥讽李调元,让他当众出丑。果然,宴会上知州手指着一盆事先摆好的棕树说:“今天以这棕树为题,我出一比上联,特请大人赐对!”李调元不知是计,说:“请教了! ”那位知州出句道:
    蜀西老棕,枝长叶大根基浅。
    语带双关,话含讥讽。李调元当即警觉到今天这个宴会来者不善,特意沉着应战。这时,正好有一道名菜“金钩兰片”端上桌来。李调元也不打话,抢先尝了一口,连称:“好菜,好菜!怪不得敝地人都夸江南嫩笋。”知州全然不知此乃李调元施计,问:“怎么个夸法?”李调元笑对下句:
    江南嫩笋,嘴尖皮厚肚腹空。
    ③民间故事传明代“神童才子”解缙曾有联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以此嘲不学无术者。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得工稳、贴切,形容生动,且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知州自讨没趣,只好苦笑两声,不再吭气。
    一日,一位朋友请李调元前去他家里作客,用珍贵的纹江鳜鱼招待他,他吃得很满意。这鳜鱼嘴大、四鳃、背黄绿、腹灰白,肉细嫩而味美,且无飞刺。正如苏东坡《赤壁赋》所言:“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在送他回归的路上,朋友对李调元说,这鱼是他自己养的,而且养得不少,可以天天给李调元送一些这种鱼,但必须要答应对一副对联。李调元欣然同意。朋友便领着李调元来到鱼池边,指着水中游鱼,吟出早已琢磨好了的半联:
    青草塘内青草鱼,鱼戏青草,青草戏鱼。
    李调元反复吟咏试对,却难有满意的对句。朋友见状,忙说:“你先把鱼拿去,改日再对不迟。”李调元却说:“多谢年兄,等我对好下联,再来取鱼。”说罢便告辞回府去了。
冬去春来,眨眼间半年过去了。一天,李调元出城游春,只见满地油菜开花,一片金黄。黄花丛中,人影晃动,忽见一农家姑娘在田埂上疾行,满身都是金黄色的花瓣。李调元不禁触景生情,顿生灵感,匆忙回到家中,很快写好下联,命人送到那位朋友家中。那朋友展纸一看,见书对的下联是:
    黄花田中黄花女,女弄黄花,黄花弄女。
    ④民间另有传说称,清代才子蒋士铨曾替一因无法对出打鱼草人出句而冤死之秀才足对,平息了当地的“闹鬼”风波。其联为:青草鱼塘青草鱼,口衔青草;红花村庄红花女,头戴红花。民间另传,说此联成了“绝联”,后世为对者甚众。
    朋友看罢感慨地说:“一比对句,如此认真,真是一个虚怀若谷的有心人!”
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李调元奉诏出任广东学政。这一日,李调元途经湖南。湖南巡抚在洞庭湖畔为他设宴接风洗尘。宴席上,一位候补道想在巡抚面前卖弄才华,便即席向李调元施礼道:“学政大人,久闻巴山蜀水,诗人辈出,才子云集,不唯能诗善文,而且长于趣对。不才敢求教于学政大人,不知大人肯否赐教?”
    坐在首席的湖南巡抚,知道这位候补道肚中确有墨水,只是捻须微笑,任凭幕僚和属下的文人打趣相邀。李调元含笑道:“学生才疏学浅,但众位盛情实难推却,不才只好班门弄斧了。还望诸公不要见笑。”那位候补道见有巡抚大人默许,又自恃自幼善对,便吟半联道:
    四维罗,夕夕多,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这半联刁钻古怪,而又含挖苦刻薄之意。李调元知道候补道是把自己比作观音,而把他们一伙比作罗汉,似乎罗汉强于观音,明明是把自己比作观音女流了,这在男尊女卑的当时,是属于正统派思想的,因而这半联一出,巡抚面带喜色,众属下也都交口称赞,都认为析字巧妙,又很不易对。哪知李调元冷冷一笑,脱口对道:
    弓长张,又又双,张生戏红娘,男单女成双。
    ⑤民间又传陈毅元帅当年转战泰州时曾与人斗对,妙对过此联。
    这半副对句,不仅用典有据,对仗工稳,而且针锋相对,反讥对方是女流之辈,是配张生的红娘。这么神速地对出联句,而且反唇相讥,乐得巡抚也忘了身份,要敬李调元双杯。候补道顿时被噎得瞠目结舌,但他仍不肯善罢甘休,随手在湖畔的一棵果实累累的李子树上摘下一颗李子,扔在洞庭湖中,笑出半联:
    李打鲤,鲤沉底,鲤浮李沉。
    吟罢,候补道又补充道:“学政大人,这半联叙眼前之景,抒胸中之情,对句若能如此,在下甘拜下风。”当时,正值仲夏,瓜花献蜜,蜜蜂飞来飞去,李调元眼观此景,对句道:
    风吹蜂,蜂扑地,蜂飞风息。
    ⑥相传唐代诗人李群玉曾路遇一塾师,结为知己,一路斗对,千里归家,对过此联。
    半联一出,众皆叹服,连巡抚大人和其他幕僚也暗暗责怪这位候补道多事。候补道至此方知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据说竟因此无心仕途,乃一面养花养蜂,一面习文。
    李调元任广东学政两年间,搜集民歌民谣,进行了大量的民间文化和民俗采风。
    一次,李调元进一家小吃店喝茶。这是一对老夫妇开的店,生意不好。李调元请老伯拿出纸笔,要为小店写副对联招徕顾客。铺好纸,蘸足墨,刚要下笔,老婆婆给他端来一碗荷包蛋,请他先趁热吃了。李调元一时走了神,竟挥笔写下5 个大字:
    两个荷包蛋。
    写完才发觉有误,禁不住哈哈笑道:“我怎么随笔写了这几个字?不妥,不妥! 请再拿纸来吧!”老大伯忙说:“我只有一张万年红纸,裁成三条了,没有多余的。”李调元略一思索,心想,索性写个现成的话吧。又挥笔写道:
    一张万年红。
    老伯伯一看是非常吉利的话,连声夸赞说“好,好!”李调元又写出了横披:好好
    自从小店贴出这副对联后,人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争相观看李调元的墨宝,门前热闹非凡。看过名人题写的对联之后,又不免要进店里打听李调元的故事,自然还要吃上“两个荷包蛋”,从此小店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了。
    四川汉州名士张云谷的二儿子张怀,9 岁能诗,且“略谙字学”,有神童之称。有一次,他好奇地问塾师:“矮字委矢也,宜音射;射字寸身也,宜音矮。古人反以矮为射,以射为矮,何故也?”塾师无言以对,但却对9岁小儿竟能提出如此深奥有趣的问题而感到十分惊异,从此格外器重。一天,塾师出了一比成语下联,让张怀集句对出上联。下联是:
    清风徐来。
    张怀听罢,即知系借用苏东坡《赤壁赋》中的句子,略加思索,妙对上联道:
    明月正上。
    ⑦据李调元《雨村诗话》。⑧⑨同此。
    此联乃《琵琶赏荷》的成句。这集句联乃是对联中难度较大的体式。一般说来,应对者若没有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学识,则很难对出佳句。而张怀小小年纪不仅应对敏捷,而且选句工妙准确,与出句天然合璧,塾师连夸奇才不已。稍顷,再出半联:
    树怜平仲绿。
    张怀听后,轻展秀眉,对出妙句:
    草爱寄奴青。
    塾师闻句欣喜非常,急忙告知其父张云谷,并预言说:“此子日后必以诗名。”
说来凑巧,正当他们谈笑时,与张云谷交往甚深的李调元来到张家,塾师又将张怀之才向李调元学说一番。李调元听罢也感到惊奇,顿生爱心,也出句让张怀当场应对。时值春花烂漫季节,李调元便以花为题出句道:
    雨过花始放。
    张怀面对名士出句,镇静自若,只见他精明的眼珠机灵地转动着,一比下联如同流玉吐珠:
    春来鸟自鸣。
    李调元听后也连连夸奖:“此子非同一般,将来不鸣则已,一鸣必定惊人也! ”遂转身拱手向张云谷作揖道:“我李某高攀贵府朱第,愿将小女许配令郎,乞张兄允诺。”张云谷与李调元乃是莫逆之交,便当场谈定了这桩婚事。
    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话一点不错。李调元虽然博学多才,聪敏非凡,却也有被考题难住之时,就在他任广东学政的时候,就被难倒过一次。说来也真叫人难以置信,把他难倒的既不是横纵善辩之人,也不是经纶饱学之士,而是一个不过7岁的小小孩童。
    原来李调元在任时,家并不住在衙门里,而是住在离城数里的郊外。他每日上衙或回家,都要经过一座由3 块巨石彻成的石桥,名叫磊桥,取3 石搭磊之意。一天,李调元乘轿回家过桥时,有一孩童在桥上磊石块玩耍。随从喝道急,轿夫走得快,孩童刚一闪开,轿夫便将他用小石块搭成的小桥踏倒了。孩童不依,拉住轿夫索要赔偿。轿夫吆喝道:“放手,轿内坐的是学政大人!”孩童一听,反倒把轿夫拉得更紧了,提高声音说:“好呀!听说这位学政大人很会对对子,我今天要他与我比试比试,如果对得出,就放他过去,若对不出,就得赔我的桥!”李调元忙从轿内探出身去,见孩童天真活泼,眼含机智,满脸稚气,十分可爱,便温和地说:“你且出上联来。”孩童说:好,就以刚才之事为题出半联:
    踏倒磊桥三块石。
    李调元起初以为不过是随口俚语,觉得易对。不料一想再想,一时竟对不出来。沉吟甚久,仍难成对,便歉然地对孩童说:“我一时还想不出好句,待我回去想一想,明早桥上答对。”小孩点头应允。
    李调元回到家里,左思右想,仍对不出好句,苦思冥想,茶不思,饭不想,坐立不安,在房里踱来踱去。他夫人在一旁剪花样,见丈夫心神不安,眉头紧锁,问他有何难事。他便把桥上遇到的事简述一遍。夫人一听,笑道:这有何难,可对以:
    剪开出字两重山。
    ⑩民间传说此联来历甚多,流传颇广。并说李调元所遇这个“神童”名叫傅嘉。另有一说,称明代徐渭挡道难窦太师;有说是一无名童出句难某知县;有说是宋朝时磊城县令杜文走马上任之日路遇神童出句,遭童子奚落;有说是江南某府贾文通遭“神童”出句讥笑。联文与此稍异。作:踢开磊城三块石;剪断出字两重山。或作:踢破磊桥三个石;分开出字两重山。亦传作:踢破磊桥三块石;剪开出字两重山。但据《八闽志》载:有个叫宋翁点的人在福建莆田凤凰山广化寺读书,夜醉击钟。一人呵之,问宋能属对否,语以出句曰:拆破磊文三石独。宋翁点足对以:分开出字两山单。其人闻而颔之,曰“正郎”,言毕不见。后宋翁点果然官至正郎。《八闽志》还特为注明,石独、山单皆闽中花名。足见联作者匠心独运,不同凡响。
    李调元一听大喜过望,连声称妙。
    第二天一早,李调元欣然前往赴约,过桥时,见那小童已在桥上等候多时了。李调元说:我已对出来了——
    剪开出字两重山。
    没料到这孩童拍手笑道:“这不是你对的,不是你对的!”李调元听罢更是吃了一惊,忙问:“你怎么知道不是我对的?”孩童说:“男子汉气度大,当用劈、砍之类有气魄的字来对。你又不用剪刀,不会想到‘剪’字,岂非妇人之所为也?”李调元又问:“那么你猜是何人所为?”小童说:“多半是你夫人所对。”李调元一听,面红耳赤,只好承认,且深为叹服。
    李调元见这小孩悟性过人,十分喜爱,道:“你真聪明。我也出个对头,你试对对。”顺手指着桥头大树出句道:
    老树千年。
    话音刚落,孩童即顺口答对:
    昙花一现。
    李调元一听,默然良久未语,隐约感到有一种不祥之兆。回衙后,便命人把孩童的父亲找来,拿出自己的俸银百两,要他送孩子入学,并说这孩子将来定可超过自己,必成大器。
离任后,李调元仍时时惦念着这个孩童。数年后,因公外出,李调元又绕道广东去探望这孩童,不料这个“神童”竟因平时太不注意身体而患病,过早地夭折了,李调元唏嘘不已,又专程到孩童的坟上吊唁,并续前对为挽联,抒发感慨,给孩童立在墓前。联曰:
    昙花一现,怜尔有才偏早逝;老树千年,愧我无能却后凋。
    爱才谦逊,推人自抑之情,溢于言表,至今仍传为美谈。李调元在广东学政任上,着意设立书院,传播文化,培育人才,使重行好学风尚在广东蔚然成风。加之他为官清正,体恤民情,因此,不仅深为士林推重,而且备受老百姓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