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萨布兰卡机场购物: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58:37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2012-01-10 22:22:51) 转载标签:

庄灿煌整理

分类: 文化巡礼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1.烽火:古代一种警报。2.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3.“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4.饮马:yìnmǎ,给马喂水。

    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凄厉;或听到细君公主琵琶声幽怨更多。
    野营万里广漠荒凉得看不见城郭;大雪霏霏迷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鸣着夜夜惊飞不停;胡人的士兵痛哭着个个泪流滂沱。
    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
    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李颀:(690?— 751?),赵郡(今 河北赵县)人,长期居颍水之阴的东川别业(在今河南登封)。偶尔出游东西两京,结交当代文士。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及第,不久任新乡尉。经五次考绩,未得迁调,因辞官归东川。其诗以边塞诗著称,可与高适、岑参、王昌龄等相颉颃;描写音乐的诗篇,亦具特色。他在唐代诗坛地位颇高。    
    李颀性格超脱,厌薄世俗,以写诗称著,与诗人王维、王昌龄、高适等来往密切。他的诗秀丽雄浑,内容与体裁颇为广泛。又以五言、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见长。他尤以边塞诗著称,格调雄浑奔放,慷慨激昂。李颀的代表作有《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房给事》。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三、四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公主琵琶”是指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一、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那么夜晚又如何呢?三、四句接着描绘: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景象是多么肃穆而凄凉!“行人”,是指出征将士,这样就与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声,引起共鸣了。
    接着,诗人又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以上六句,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接下来,似乎应该正面点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可是诗人却别具机杼,背面傅粉,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更不必说远戍到此的“行人”了。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力量。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没有人不想班师复员。可是办不到。“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这里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随后,诗人又压一句,罢兵不能,“应将性命逐轻车”,只有跟着本部的将领“轻车将军”去与敌军拼命,这一句其份量压倒了上面八句。下面一句,再接再厉。拼命死战的结果无外乎“战骨埋荒外”。诗人用“年年”两字,指出了这种情况的经常性。全诗一步紧一步,由军中平时生活,到战时紧急情况,最后说到死,为的是什么?这十一句的压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
    “蒲桃”就是葡萄。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阿拉伯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桃和苜蓿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之旁,弥望皆是。这里“空见蒲桃入汉家”一句,用此典故,讥讽好大喜功的帝王,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言外之意,可见帝王是怎样的草菅人命了。
    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第一句开头两字“白日”都是入声,具有开场鼓板的意味。三、四两句中的“刁斗”和“琵琶”,运用双声,以增强音节美。中段转入声韵,“双双落”是江阳韵与入声的配合,犹如云锣与鼓板合奏,一广一窄,一放一收,音节最美。中段入声韵后,末段却又选用了张口最大的六麻韵。以五音而论,首段是羽音,中段是角音,末段是商音,音节错落,各极其致。全诗先后用“纷纷”、“夜夜”、“双双”、“年年”等叠字,不但强调了语意,而且叠字叠韵,在音节上生色不少。
    诗人放眼于历史上和亲与交战反反复复的现象,把笔触伸入到积怨不解的胡汉双方,最后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不惜以百姓鲜血满足一己私欲的统治者。诗中对被征讨的“胡儿”也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在唐人诗中不可多得,可说是把边塞诗的思想境界提到了新的高度。诗中以偶间散,押韵平仄互换的形式和卢、骆以来的歌行大体相承,但气势的动荡开阖却是新的发展。诗中大量运用双声叠韵和叠字,在节奏上又多变化,例如每两句的句尾轮换使用双音词和单音词,读来铿锵跳宕,韵味悠长。
    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约翰?斯坦贝克的名作《愤怒的葡萄》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恐慌期间大批农民破产逃荒,在生死线上挣扎、反抗的情景。而此诗则写中国的汉军将士为君王出生入死,得来的不过是他个人的生活享受。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最终换取了一串串无谓的葡萄,这葡萄里如何能不饱含人们的怨怒和愤慨?
    此诗与前诗一样均是写军旅生活这个主题,只是手法有些不同。前诗细致激越;这一首则粗大平缓,最后一句速度奇快,但仍整体透出塞外的风物与气氛。
    开篇一、二句写战士白天至黄昏的工作情况,三、四句写夜晚风沙漫漫的凄清情状。“刁斗”指古代军中铜制饮具,容量一斗。白日用于煮饭,夜里用于打更。“公主琵琶”出自汉朝公主远嫁外番时所弹奏的琵琶怨曲。这里比喻塞外的荒凉以及征夫的思乡之情。五、六句写具体地理之苍凉严酷。七、八句,不正面写汉军战士,而借“胡雁”(本地雁子)“胡儿”(本地人)哀鸣、落泪的样子来暗指边塞战士的悲苦之心。
    慢慢写完以上惨况后,诗人再往前疾进一大笔,速度增快。“闻道玉门犹被遮”典出《史记?大宛传》: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
    既然玉门关已被遮断,汉军将土的性命就只能“逐轻车”了,作抵死相拼,并最后战死荒野。这样残酷的血战为什么呢?
    最后一句,诗人凌空掷出答案,打来战去,死伤无数,换来的只是一些西域的葡萄。此句举重若轻,承接前十一句的层层递进、铺排,显出诗人不愧是真正的作诗高手。他顺势直写,到终点时又陡起一笔,婉转接应,天衣无缝。前面十—句来得平稳,最后一句则来一个急转弯。收笔之妙在于意味突拔又速度奇快。
    帝王为了区区葡萄竟然可以牺牲这么多年轻的生命,可见这帝王是多么坏呀!这小小的葡萄里酝酿了多少愤怒自然也可想而知了。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岂止葡萄里面有愤怒,荔枝里头也有骂意。(杜牧《过华清宫》)
    “天山积雪连天高,直从平地翻银涛。”这便是边塞雄奇壮丽的风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关外天气总是这样变幻无常的。“汉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征战将士们就是这样艰难地行军打仗。“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既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也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既是对不义战争的控诉,也是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既展现了从军将士的洒脱,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
    异彩纷呈的边塞诗词,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彻云天,或愁肠寸断,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血战沙场……这就是边塞诗,让我们回到那金戈铁马、朔风呼啸的岁月,追思古人的情怀,聆听千年岁月谱就的一曲曲雄浑跌宕的边塞曲吧!
    玉门关与阳关均在敦煌以西,而丝绸之路的南北分道正缘于此。自汉代确立此道,它不仅是南北两道的分起点,同时也是商旅和货物往来的集散地,所以稍远的阳关和玉门关也成了控扼南北两道的咽喉。还因为东西方文化交汇于此,它们又成为日后佛教的传播与影响的中继站,因此也才顺理成章地有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廓,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遥想当年战事风起时,诸多的将士远行千山万水,到得如此空旷死寂之处,那悬着的心儿永远也不得安歇,每日受着饥饿疲病以及可能战死的煎熬,无人为伴,无人可以诉苦,命尚不保,何况家人?
    如今,玉门关已残破成一堵城墙。睹物追昔,那么多胡汉军兵,那么多生灵涂炭,竟只为了“一将功成”,为着穷兵黩武,统治者总是要轻启战事之门。
    战事之门即是罪恶之门,因此,从南北朝到唐代以至至今,这两座关城就成了中国人十分熟悉的绝域悲凄与塞外荒凉的母地。 

  “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等字句,每每想之念之,一字一顿,都是一个个令人伤心胆怯的寒颤。
    不知道曾经有多少如岳飞“踏平贺兰山缺”或豪情万丈或苍凉的心事堆积在大漠的荒烟里!三根白骨,两段折戟,任你一缕羌笛怨杨柳,纵然将阑干拍遍,白首搔烂,仰天长啸,仍只遗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空愁。
    “年年战骨埋荒外”,反映出拓边战争费时久,损失大,代价昂贵,兵士命运悲惨,只落得埋骨于荒野之间的结局。“空见蒲桃入汉家”,反衬出战争收获之小,蒲桃即葡萄,代指从西城虏掠来的一点财物,损失如此之大的战争,不过换来“葡萄”一类的东西,而就连这些东西也被皇帝霸占享用了。这里的对比,并非仅仅在于揭示所付代价与收获之间的巨大矛盾,而且在于进一步揭露唐玄宗自私、虚伪与残暴。从而使读者深刻意识到拓边战争并非“神圣”。
    描写战争带来的苦难是当时一个习见的主题。如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无论战争是与非,就个人而言,总是意味着别离、苦难与牺牲。对于当时的边塞战争,诗人不作单纯的谴责或颂扬,而是揭示其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人带来的痛苦,实际上是对和平安宁的渴望。
    战鼓轰鸣,旌旗飞扬,千军万马前赴后继,万死不辞——战争的磅礴气势,也不过如此吧。翻开中国封建王朝的拓边史,随处可见刀光剑影。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以马蹄可到之处为限,搏命厮杀,生灵涂炭。可是,究竟为什么要发动这样的战争呢?
    李颀写下《古从军行》的时候,是希望能够找到战争的答案的。与岑参、高适不同,李颀在书写边塞的问题时,是始终抱着探究本原的心态去思考和揣摩的。这就为塞外横陈的悲剧身上,笼罩了一层珍贵的理性。
    诗歌开篇描绘了军旅生活。用烽火传递军情,是中国从商周时代留下的防御手段。燃狼烟,报警戒,说明唐军时刻处于高度戒备中。黄昏时,饮马交河河畔,军队行进速度又可见一斑。白天就这样转瞬即逝,军旅的夜晚却来得更为凄苦了。
    三、四两句着眼点,就是边塞上的军旅夜晚。这两句诗,是同类题材的诗歌中难得一见的佳句。古人行军所用的炊具叫“刁斗”。又称“金柝”、“焦斗”。是带柄的铜器。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敲打巡更。虽然是金属质地,但声音钝痛,听来揪心。本来天就黑,结果又起风沙,打更的声音已经无力穿透三步开外,飘飘摇摇,混混沌沌。这时不知道哪里传来幽怨的琵琶曲,出征的将士因此而想起远方的家乡,心底最后一丝温暖和坚强被彻底抽离。那里还能打什么仗啊!
    如若能在天地之间寻求到一种慰藉,作为精神支持的话,情况也许会好过点。但残忍的李颀,一个顿笔就戳破了这种奢望。军队孤军深入,无险可守,无城可据,举目四望,处处荒凉。雨雪纷飞而至,像是大漠压来。趁冬末苦寒进军,乃用兵之大忌。又要时刻担心即刻而至的敌兵铁骑。这不叫拿命去死拼,还能叫什么呢?
    被战火殃及的,不仅是中土将士。“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两句诗包含着让人肃然的人道关怀。在战争中,没有胜者,只有更伤心者。中土皇帝把外族成为蛮夷。挥师灭夷,理由充沛。可是胡儿也是人,连胡雁都哀鸣连天的时候,胡儿又怎能不痛?强加而至的战争要到何时才算完呢?
    班师回朝吧。这是解决眼前战局,挽回无辜生命的最快捷的办法了。马放南山,春种秋收,一家老少围炉叙闲,这些场景不知被那些疲乏绝望的将士们反复想了多少遍——也只能是想想罢了。“闻道玉门犹被遮”——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打大宛国,久攻不下,将士请求退兵。汉武帝闻言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道:“军有敢入者辄斩之!”本来前途就一片黑暗,唯一的退路又被天子斩断了,深陷绝境的将士只得“应将性命逐轻车”。
    如此这般,抛尸荒野,就只能是众多将士们唯一的结局了。
    也只有在悲剧的大幕缓缓落下的时候,诗人才能狠下心来让人们得知最残酷的真相。所有的牺牲是为了保家卫国吗?所有的死亡是为了期盼明天吗?不,都不是的。只是为了满足皇帝的个人喜好罢了。当大宛的汗血宝马终于踏着层层尸骨来到中原,当葡萄也从传说中盛入帝王的黄金盘里的时,皇帝御赐的史书中,还会不会有那么一章,写满了“天阴雨湿声啾啾”呢?(作者:李建峰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小国的无奈:胡儿眼泪双双落
    “白日登高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盛唐诗人李颀在吟唱着《古从军行》,哀叹着原来将士们“年年战骨埋荒处 ”,只换得“空见蒲桃入汉家”。
    电视剧《还珠格格》中,背熟这首诗正是乾隆带小燕子南巡的条件。真不知道他为什么选这首反战的作品,分明记得,那也是一个对西部用兵频繁的皇帝。
    交河坐落在亚尔乃孜河谷中一个柳叶形的河心洲上,四周悬崖,两河相交环绕,从这古城遗址的脚下缓缓流过。它是汉代前车师国的首都。《汉书·西域传》中说:“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在冷兵器时代,河水可以说是军事防守的天然屏障,扎在河心洲上的车师国,把自己牢牢地定位在防守的位置上。可惜,即使占据了有利地形,交河仍阻隔不住一次次的战火纷飞。
    它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吐鲁番盆地的门户,通达焉耆的“银山道”,西去乌鲁木齐的“白水涧道”、北抵吉米萨尔地区的“金岭道”在此交汇,这是块人人要争夺的宝地。中原王朝与匈奴在城下多次交锋,公元前108年汉朝攻破姑师,到公元前60年间,西汉就与匈奴“五争车师”,战争以西汉的胜利而结束。
    公元450年,匈奴困车师国达八年之久,车师王弃城而走,从此,交河被并入了高昌,车师的名字从历史上消失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苍茫的沙漠中策马扬鞭,追逐天边的落日,看马蹄过处扬起的细细飞沙,人生的豪迈快意莫过于此!燃起一堆篝火,捧一碗冒着热气的马奶,这样的情形怕是神仙也羡慕吧。
    “呜……”号角声声响起,战鼓声声震天!漫天的黄沙放肆地飞舞着,打在人们的脸上,也刻在人们的心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连年的战事给这大漠添了一份肃杀,不论结果如何,百姓总是最苦的,“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大漠何止埋了万骨,怕是十万、百万也有吧?从此,人们更愿相信,那粒粒黄沙是将士们风干的眼泪。
    古往今来的人们都厌恶和恐惧的,首先是战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之后,战争一直没有停息,数千上万年前的狼烟一直飘到现在。庄子在《则阳》篇中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在蜗牛左角上建立国家的叫触氏,在蜗牛右角建国的叫蛮氏,蛮触两国常为争地而战,遗尸成万。庄子用这个故事来讽刺春秋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混战。秦失其鹿,天下逐之,自秦朝统一天下而又失去天下后,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伴随着连绵不断的战争,在大规模的战争中间还有觊觎皇位的阴谋和叛乱,有开拓疆土或保护疆土的对外战争。“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这是魏晋时代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的凄凉的心声。“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是魏晋时期战乱之后的惨景。“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这是唐代诗人对统治者以正义为幌子发起的战争的怀疑。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传说中的黄帝就指出兵为凶器,春秋战国时范蠡谏越王勾践说:“臣闻兵者凶器也!”但人类的无尽贪欲,使战争连绵不息。“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直到今天,争夺土地和资源仍是战争的起因,现代战争与古代的区别,只是武器先进了,杀伤力强了,有了大炮、坦克、战斗机,一颗炸弹可以炸死一大片人,一颗导弹可以毁灭半个城市,如果动用核弹,可能毁灭一个国家。
    几千年了,在这块曾是大海的厚土上,不知演绎了多少雄武悲壮、惊险动人的历史活剧。据考古发现,一万年前的吐鲁番就有了人迹;两千年前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王国,就曾在交河的黄土高岗上举行过开国大典;大唐盛世时,西域的最高司令部--安西督护府就设在交河古城。
    古老的交河,曾是西汉王朝和匈奴相互争战的前线,互望的烽火台至今还见当年战乱的熏烟。曾盛极一时的佛教势力,也在这里固守了数百年之久,矗立在古城西南的佛塔残柱上,端座其间的观音普贤,就是昔日辉煌的最好见证。
    交河古城和它的漫长历史,是回鹘、匈奴和汉人的共同创造。它和毗邻的高昌古城一道,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滋润繁荣了"丝绸之路"一千多年,从而铭刻历史。
    走出古城,已是暮霭沉沉。作为它的仰慕者,虽渴望古代戍边人那"白日登高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的壮丽人生,却不希望再有"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的残酷争战。
    就让这记载着几千年血泪沧桑的交河古城,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远成为陈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