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盛誉养殖场 v:猫的性格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01:29

中国人的动物性(2):猫的性格特点

2012-01-09 23:20:34

浏览 7233 次 | 评论 5 条

2、猫的性格特点

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地被驯化,故而仍然保有部分野性。除了宠物猫与人较为亲近,普通家猫与人常常是若即若离,人们对于家猫大多以实用主义的心态对待,所谓“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著名学者钱钟书的名作《猫》即以猫喻人,暗讽女主人李太太表面上如猫一般温柔可爱,八面玲珑,实则虚荣阴险。钱先生之所以要拿猫来开涮女人,大概源于钱先生饱受西洋文化影响而得此灵感,因为在西方尤其是英国,人们将黑猫与女巫联系在一起,英语的“猫”便含有“心地恶毒的女人,爱说人坏话的女人”等意思,例如,“She is a cat.”意思是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猫的第一个特点是善变。陈志岁《载敬堂集》载:“与狗相比,猫则秉性大不如狗,但要谁家有美食可口,有良窝可安,猫便乐不思蜀,不念原主。”其《狗猫谣》云:“豢狗莫养猫,猫狗不同趣。猫饱不捉鼠,人富它来聚。狗饿还守家,主贫驱不去。”猫因为弱小,没有能力与强敌对抗争食,要么只能吃嗟来之食,要么就吃其他动物很少捕食的耗子,在人都不能温饱的穷人家,哪里会有鱼骨给猫食用,而没有鱼骨可食的猫会失去夜视能力而不能捕鼠为食,于是只能随机应变攀富结贵以图生存,可以说这是弱者的一种生存智慧。传说“猫有九命条”,一种说法是猫的脚有软垫,能从高处摔下而不死,也就是常说的“命大”;另一说法大概是指猫善于因应环境的变化择主而事。但是,善变毕竟是陋习,亦为人类所不齿。

第二特点是性情温顺。虽然猫被冠以“猫科”动物的代表,但是与同为猫科的老虎的性情正好是两个极端,老虎被称为“百兽之王”,威武而凶猛,猫的秉性却是温顺可爱,灵气、神秘、敏感、狡猾、任性、蛊惑、娇媚、妖娆等,历来的文人与性情中人都喜好把自己中意的女人形容像猫一样可爱,因为女人大多有类似性格:敏感、任性、妩媚、可爱、娇弱、性感、有时还有点难以捉摸……难怪人们常说女人如猫,男人如狗。

第三特点是谄媚;假装老实。猫在人面前常常是一副柔顺老实相,看上去似乎总在向主子献媚,猫有时把主人看作父母,像小孩一样爱撒娇,它觉得寂寞时会爬上主人的膝盖,或者随地跳到摊开的报纸上坐着,尽显娇态。猫有利爪,通常都是藏而不露,但是在危急时也会“张牙舞爪”,所谓猫急了也会抓人,猫在饿急时还会偷吃,国人把偷情喻为“偷腥”即是受猫爱偷吃的启发,而把不当得利喻为猫腻也是因为这利是偷来的。
日本人很喜欢猫,猫被视为能带来好运的吉祥动物,在很多公司及民居的门口都摆放有陶制的招财猫,一如中国人喜欢摆放貔貅。另一方面,日本人也发现了猫的不良习性,日语“猫をかぶる”的意思是假装安详,假装老实,“猫なで声 ”意思是撒娇,谄媚。

第四个特点是任性。猫颇为任性,喜欢我行我素。本来猫是喜欢单独行动的动物,不像狗一样,听从主人的命令,集体行动。因而它不将主人视为君主,唯命是从。有时候,你怎么叫它,它都当没听见。猫和主人并不是主从关系,把它们看成平等的朋友关系更好一些。

 

0 您可能也喜欢: 人是容易自杀的动物 中国人的鬼门关 老军001:从日本人的扭曲性格看日本国家心态 中国各省人性格特征大揭秘之三十:甘肃人 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3上一篇 << 中国人的动物性(2):猫的性格特点     

  • 郭砼bull [2012-01-10 10:15:21 AM]

    我感觉猫挺好的,我喜欢猫,为什么老是把猫拟人化,说来话索取还是人的问题。。。猫再怎么样也是单纯的,纯属为了生存,但人呢?认识最自私、最恶毒的动物。。。试问天下有比人类更阴险、恶毒、自私的动物吗?没有。。。

    中国人的动物性(1):狗的性格特点

    2011-12-28 00:49:15

    浏览 711 次 | 评论 0 条

    中国人的动物性(1

     

     

     

    以动物喻人,自古即有,古代先哲之所以能创造出十二生肖,一定是基于长期观察与思考得来。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人类原本就是由动物进化而来,必然带有动物的某些根性。

     

    人类好以动物彰显自己的个性品格或凸显本国的特产,例如,山姆大叔习称为鹰(白头雕),寓意勇猛与机智,俄国人被称为北极熊,印度象、太极虎分别指称印度人与韩国人,中国人通常被称为中国龙等等。别的国家暂且不说,先只说中国龙。龙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乃蛇、蜥、凤、鹿、鱼、虎六种动物的合体,看上去似乎很威猛英武,可是这几种动物中间四种都是属于易被强食的“弱肉”,蛇,虎固然可怕,然而中国龙形象中的蛇只取其尾巴而不见真正致命的毒牙,虎只取几根胡须,并不能彰显虎虎生威的气概,倒是有些虚张声势的“纸老虎”之感,虎头蛇尾倒是颇能比拟中国人的处事特点。同时,中国龙亦不能给出中国人的具体形象,更无法概括其品格,其蛟龙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本事似乎只能留给想象。自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的精神确实挺立了三十年,近些年中国龙在经济上也出现了腾飞的架势,可是好不容易挺立起来的精神似乎又出现了“阳痿”的症状。说来说去,用龙来比拟中国人似乎还为时过早。

     

    如果要把中国人与他国人相区别的特质提取出来,笔者以为狗,猫,猴,牛四种动物的合体最能代表中国人的特质。万分遗憾的是,近三十年来,国人的牛劲已快速退化,恐怕仅仅只有一部分年龄四十岁以上的山民还保留着代表中华民族最优良品格之吃苦耐劳精神,故而牛已不能比拟中国人的品格。要说在现阶段,也只有狗、猫、猴三种动物最能作代表了。

     

    1、狗的性格特点

       

    本文先从狗说起,后面再讲猫与猴。狗系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至1.5万年前,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吾观狗之德性其实颇为复杂,并非打了折扣的狼,狗之天性可谓好坏参半,其优点往往又是缺点,缺点亦为优点。本文仅讨论土狗,狼狗、藏獒与宠物狗不在讨论之列。

     

    狗的第一特点是忠诚。狗通常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不嫌家贫”的品格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陈志岁《载敬堂集》载:“狗秉性谨忠,固德。一旦主人抱养过它,而后不管主人多么贫寒,饿煞都不会忘家,不会离家出走。主人无食可供,而心爱之,欲使另处生存,几回送之,竟是绝之不得。白日间出,野食返家,镇夜警门。主人跋涉谋生,它总‘咿咿’,逼裾紧随,教人滋泪。”主人逝去,狗守孝至死以及千里寻旧主的故事屡有报道,确实令人感动。

    而忠诚的另一面是愚忠。狗是没有是非善恶观念的,也没有自己的意志,主子的意志便是狗的意志,狗只会对主子唯命是从,只要主子一声令下,不管对象是谁,都会猛扑过去。战争年代,狗便充当了纳粹与日本鬼子的帮凶,几多生命都是丧身于狗的尖爪与利齿之下。

     

    狗的第二个特点是低贱。无论主子家多么贫穷,狗都能安贫若素,处之泰然。狗对吃甚为随便,正所谓“狗改不了吃屎的习惯”,主人的残羹剩饭甚至排泄物都是狗的好食料,狗对居住环境也是要求极低,几捆稻草,几片破瓦即可成“家”,在广东等炎热地区,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可蓝天当被,泥土作床。但是,如果细加观察,狗还是有嫌贫爱富的根性,如果在狗还小的时候,一开始便给狗吃香喝辣,狗也会变得“贵气”,再喂它粗食,它也会挑肥拣瘦,不肯下嘴。正如同人一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另外,民间传说狗有七条命,即使把狗打“死”了,只要不离开地面,狗还能起“死”回生,其实说的是狗的命大,生命力强。因而在“万恶的旧社会”,贫穷的老百姓常常喜欢给男孩起小名叫“狗剩子”,期望男孩能像狗一般命贱,易养活,能够传宗接代。

     

    第三个特点是等级观念重。狗在群居时,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入了人家,那养在富贵人家的狗在耳濡目染之下,也会“狗眼看人低”。从前,有钱人家养的狗便“看不起”衣衫褴褛的乞丐,乞丐向有钱人家讨饭或从门前经过,常常会被狗咬,故而乞丐必须配备一件“武器”——打狗棍。

     

    第四个特点是欺弱怕强。首先是土狗怕狼狗,笔者曾经亲眼看到三条土狗在自家的大院里遇到一条别人牵来的、块头并不雄伟的狼狗,开始只有一条“勇敢“的土狗试探性靠近狼狗,在狼狗猛地一击之后,三条土狗都“落荒而逃”。

    其次是狗仗人势,狗之凶猛或温顺多半要看主人的威势,狗颇会察言观色,在主子强势而对方主子弱势的情况下,狗便会很嚣张,反之则畏首畏尾。有一次,笔者参与拆除违建行动时,亲见平时“英勇无畏”的狗们全然没有了半点脾气,一百多条狗面对庞大的拆迁队伍与隆隆开进的钩机,竟然连叫都不敢叫一声,只是躲在远远的山坡上静静地看热闹。

    其三是虚张声势,俗话说:“爱叫的狗不咬人”,往往越是叫得凶的狗越不咬人,只要人拉出攻击的架势,狗便会掉头而逃,反而是那些不太叫的狗才真正伤人。

    0 您可能也喜欢: 中国人的动物性(2):猫的性格特点 中国人的动物性(2): 对号入座:中国32省人的性格分析 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1上一篇 << 白种人结盟,黄种人结怨      下一篇 >> 一个内地人对香港经济前景的臆测 中国人的动物性(2):猫的性格特点

    • 一个内地人对香港经济前景的臆测
    • 中国人的动物性(1):狗的性格特点
    • 白种人结盟,黄种人结怨
    • 对官员的私生活应该实行“双规”
    • 日本的公务车使用见闻
    • 日本人对中国有两怕
    • 中国社会为何充满了暴戾之气?
    • 达芬奇的公关术并不高明
    • “达芬奇”不配达·芬奇的名头